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A卷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模拟试卷A卷

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模拟试卷A卷

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模拟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使用5×目镜、10×物镜,第二次使用10×目镜、40×物镜,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A . 视野亮,细胞数目多B . 视野暗,细胞数目少C . 视野暗,细胞数目多D . 视野亮,细胞数目少2. (2分)任何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环境与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必须适应环境,否则就会被淘汰。

分析以下生物的特性,可能会被环境淘汰的是()A . 根系发达的旱生植物B . 能用巧妙的方法把自己隐藏在环境中的变色龙C . 竹叶虫的形状像竹叶或树枝D . 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蚯蚓3. (2分)当你在一个陌生城市旅游时,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A . 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B . 世界地图C . 中国地图D . 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4. (2分)下列自然现象可以反映地壳变动信息的是()①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上有海洋生物活动遗迹②华山北坡大断崖③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④采石场上有弯曲的岩石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③④5. (2分)将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8克;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相同杯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ρ酒精=0.8×103千克/米3)()A . 15克B . 10克C . 12.5克D . 8克6. (2分)叶片的叶肉属于哪种组织()A . 输导组织B . 保护组织C . 营养组织D . 分生组织7. (2分)如图是小珂同学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 .B .C .D .8. (2分)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实验探究的()A . 假设B . 实验C . 观察D . 作出结论9. (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能够运动的都是生物B . 能生长的都是生物C . 只有少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 . 银杉树属于生物,掉落的树叶不属于生物10. (2分)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潮虫的数量(如表所示)。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浙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浙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浙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2006年8月24日,2500位国际天文学家代表投票表决,决定将冥王星从九大行星中除去,划为“矮行星”。

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B .科学可以改变人的观念C .因为冥王星消失了D .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提高的2、长江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喷发的岩浆和固态物堆积而成B.地震使海洋上升而形成C.地球内力作用,板块移动而形成D.地球外力作用,江河夹带泥沙,长期堆积而成3、能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是( )。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4、在天平、刻度尺、温度计、量筒这几种常见的测量仪器中,哪个不是它们都具备的( )A .最小刻度B .测量范围C .测量单位D .零刻度5、下列四幅图中的P 点,既位于中纬度,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A B C D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第6—8小题: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 )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是突出的病征。

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

因此常可能引起脑膜炎、胰腺炎等症状。

6、 腮腺炎病毒属于生物,以下不是其作为生物的依据的是( )A 、腮腺炎病毒能够复制从而繁殖后代B 、腮腺炎病毒能够进行新陈代谢C 、腮腺炎病毒具有严整的结构和很强的变异能力D 、腮腺炎病毒很小,肉眼不可见,能致病7、 由于传染性强,腮腺炎极易在学校流行,校医到班级调查学生患病情况时通常询问每个学生是否发热,张口或咀嚼时是否感到局部疼痛,并摸一摸两侧耳垂下是否肿大,她这样做属于探究中的 ( )A 、合作与交流B 、获取事实和证据C 、制定计划D 、检验与评价8、 两位同学因疑似腮腺炎而去医务室量体温,用体温计测得甲同学的体温是38.2℃,而忘了用力甩几下,消毒后立即去测乙同学的体温,结果仍为38.2℃,则乙同学的真实体温是 ( )504030302010102030304050A、无法确定B、一定不小于38.2℃C、一定不大于38.2℃D、一定等于38.2℃9、某同学要称取50克水,操作方法曾经做过以下几步:(1)称量一只100ML的烧杯质量为m (2)加水到天平平衡(3)调节天平平衡 (4)再在右盘加50克砝码(5)拿下烧杯整理天平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1)(2)(3)(4)(5)B.(3)(2)(1)(4)(5)C.(3)(1)(4)(2)(5)D.(1)(5)(3)(2)(4)10、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A. 调节天平的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左侧就停止调节B. 调节天平的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右侧就停止调节C. 使用的砝码已经磨损D. 测量者的头部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右侧,造成视线与指针不垂直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12、小军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0℃时水银柱长6毫米;在100℃时水银柱长206毫米。

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测试)

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测试)

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9.5ml的液体可用100mL的量筒B.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C.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D.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2 . 导致世界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B.人类的填海造陆活动C.河流的冲击作用D.全球气候变化3 . 七年级小华同学对正常情况的自己进行了科学测试,其中明显有问题的是()A.身体质量是48000克B.体温32.5℃C.脉搏跳动75次所用的时间是60秒D.身高165.3厘米4 . 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白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

下列对于张衡的这一理论的认识,你认为最确切的是A.张衡的这一理论是完全错误的B.张衡的这一理论虽很不科学,但在当时条件下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C.张衡的这一理论与“地心说”一样,应该遭到批判D.张衡的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5 .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盛放在相同的两容器中,用阻值相同的电阻丝加热,如图所示,现记录了每隔2分钟时水和某种液体的温度(如表)。

设电阻丝放出的热全部被水和液体吸收,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液体的比热容为3.2×103J/(kg•℃)B.该液体的比热容为5.6×103J/(kg•℃)C.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大于该液体吸收的热量D.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小于该液体吸收的热量6 . 2013年10月1日为新中国64华诞,北京国庆庆典将气势宏大,令国人振奋。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五星红旗迎风飘扬B.飞机梯队燃放彩烟C.少先队员翻花组字D.合唱队员歌声嘹亮7 . 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A.A B.B C.C D.D8 . 测量液体体积的常用工具是()A.量杯B.试管C.天平D.刻度尺9 . 观察哺乳纲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四种生物中共同特征较多的是()生物人黑猩猩猎豹猫纲哺乳纲哺乳纲哺乳纲哺乳纲目灵长木灵长木食肉目食肉目科人科猩猩科猫科猫科属人属黑猩猩属猎豹属猫属A.猫和猎豹B.人和猫C.人和黑猩猩D.猎豹和黑猩猩10 . 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球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湿球温度计的球部被湿棉纱布包着,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测试)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测试)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研究人员对衣藻、酵母菌、草履虫、大肠杆菌的结构进行各种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你认为该研究人员的实验记录不正确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衣藻√√√√√酵母菌√√×√×草履虫×√√√×大肠杆菌√√×√×A.衣藻B.酵母菌C.草履虫D.大肠杆菌2 . 在探索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甲烷、氢气、氨气和水蒸气等混合成一种和原始大气成分基本一致的气体,放入真空密闭的玻璃容器中进行模拟实验。

一个星期后,他惊奇的发现仪器中有数种氨基酸生成。

下列关于米勒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发生物理变化B.发生了化学变化C.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D.形成了原始生命3 . “人体全身的骨骼和肌肉、马铃薯、人体皮肤的表皮、受精卵”所对应的结构层次与下列哪组相同A.神经系统、心脏、血液、衣藻B.运动系统、果实、花、甘薯C.呼吸系统、种子、茎、鸭蛋D.消化系统、肝脏、萝卜、香菇4 . 春天里,池塘里的水常常发绿,其原因是()A.绿色工业废水大量流入池塘B.陆地上的绿草、绿树倒映在水中C.水中绿色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D.水中绿色的苔藓植物大量繁殖5 . 细胞体积的增大是由于()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分裂和分化D.细胞的生长6 . 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7 . 生活中碗炖食物,如图所示,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里的水()A.同时沸腾B.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C.稍后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8 . 关于地球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麦哲伦环球航行、日食的照片、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的照片都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B.内地核呈固态,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态,所以火山喷发时的岩浆来自于外地核C.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D.板块的碰撞和张裂一定会引起火山和地震9 . 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给液体加热B . 闻气体气味C . 读液体体积D . 熄灭酒精灯2. 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编号环境条件1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低温(0℃),黑暗中,适量浇水5室温(20℃),光照充足,不浇水A . 比较1号和3号可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B . 比较1号和2号可研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C . 比较1号和5号可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D . 比较2号和5号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3.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

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偏大B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偏大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偏大D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视线未与刻度尺垂直偏大A . AB . BC . CD . D4. 报上报导,最近一些花店用“黄莺”来插花,经证实这是有“植物杀手”之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这种植物的强大繁殖力是通过根和种子两种方式进行。

专家提醒市民观赏后,不要随地丢弃。

否则,生根、开花、结子,成熟的种子可能随风飘散,对城市绿化造成破坏和危害本土植物。

由上述的报导,可判定“黄莺”是属于()A . 藻类植物B . 蕨类植物C . 裸子植物D . 被子植物5. 如图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

现有下列操作,请你其中选择适合的操作并排序()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物镜转换器⑤移动载玻片A . ⑤④③②B . ⑤④③①C . ④⑤③②D . ④⑤③①6. 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B . 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C . 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结缔组织D . 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7. 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B . 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C .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 . 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8.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 一名中学生的步长约为3米B .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C C . 课桌的高度约为800毫米D . 一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20毫升9. 家住黑龙江省的小丽暑假去新疆旅游,发现新疆在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太阳还没落山,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 . 地形地势的差异B . 海陆位置的差异C .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D .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10. 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B . 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C . 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D . 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资11. 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浙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浙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浙教版(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 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正在四楼考试的学生,遇到地震应该(▲)A、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后,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B、拔腿就跑C、从窗子跳出去D、惊慌失措2、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 )A.0.2m=0.2m×100cm=20cm B. 0.2m=0.2×100cm=20cmC.0.2m=0.2×100=20cm D.0.2m=0.2m×l00=20cm3.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蛋白质C.器官D.组织4、下列科学量不属于物质的特性的是(▲)A、熔点B、比热C、密度D、质量5.下列图示的实验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读取水的体积C.点燃酒精灯D.称取食盐质量6.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取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

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充分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步骤B.实验前用简单的文字或图表设计出实验步骤流程图C.实验前把实验报告中相关的现象和结论预先填好,以便在实验时对照进行D.实验前要尽量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防止发生安全意外7.温岭钓浜洞下有一段美丽的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海水里却感到凉爽。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C.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8.有一种固体,加热时其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此固体( ▲ )A.一定是晶体B.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C.没有固定的熔点D.玻璃加热时的温度变化与此相似9.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10.我们的学校校园中,有桂花、蕨、青苔和柏树等植物。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浙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浙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浙教版答题须知:试卷共7页,三大题,44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30题共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功能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下列选项属于科学假设的是(▲)A、食物变化是否和微生物有关B、食物变坏和哪些因素有关C、食物变质和微生物的生长有关D、以上选项都是3、在古代,人们通过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发明了各种工具。

北京“中华世纪坛”有一个巨大的“日晷”(如下左图),“日晷”是古代人用来计量(▲)A、质量B、体积C、时间D、长度4、宁波的市花是茶花,关于构成一株茶花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茶花个体B、细胞、组织、器官、茶花个体C、细胞、器官、组织、茶花个体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茶花个体5、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6、爬行动物体表的鳞片或甲的作用是(▲)A、利于运动B、保护皮肤C、利于防御敌害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并有保护作用7、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A、1.8米=1.8×1000=1800毫米B、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1.8米=1.8米×1000=1800毫米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太阳活动的是.......................................()A、太阳黑子B、日珥C、太阳的东升西落D、耀斑9、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分类的依据。

如果有人将猫头鹰、蝙蝠、啄木鸟归为一类,将蛇、鲨鱼、海豚归为一类。

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A、陆生或水生B、食草或食肉C、会飞或不会飞D、有鳞片或无鲜片10、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生活在不同地区的生物们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 检查装置的气密B . 稀释浓硫酸C . 滴加试液D . 倾倒液体2. (2分)下列家用电器正常工作20min消耗电能最多的是()A . 电饭煲B . 电热毯C . 电视机D . 电风扇3. (2分)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 碳酸容易分解B . 甲烷极难溶于水C . 乙醇可以燃烧D . 稀有气体很稳定4.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都将得益于化学科学的发展B . 化学只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与新物质的合成毫无关系C . 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目前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D .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5. (2分)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

A . 平原B . 高原C . 山地D . 丘陵6. (2分)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 . 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B . 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C . 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有腐蚀性)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D . 使用火焰、红热的玻璃和金属时若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和浸泡7. (2分)下列关于一棵大豆和一只麻雀的叙述,错误的是()A . 它们的个体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B .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C .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D . 大豆的种子、麻雀的心脏都属于器官8. (2分)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A . 20℃B . 30℃C . 40℃D . 60℃9. (2分)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将油桃和蟠桃进行杂交,培育了油蟠桃,其利用的是()A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 遗传的多样性C . 环境的多样性D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0. (2分)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A . 分子可以再分B . 分子之间有间隔C . 分子在不断运动D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11. (2分)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A .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B . 通过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变成二个子细胞C . 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D . 细胞分裂会形成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12. (2分)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内容物.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 .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 .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 .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 .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13. (2分)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B .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 .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D .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14. (2分)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2.12 cm、2.13 cm、2.13 cm、2.44 cm,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A . 2.12 cmB . 2.127 cmC . 2.13 cmD . 2.21 cm15. (2分)植物的叶一般是绿色的,但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如红枫,叶呈红、橙黄或黄绿色。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检测)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检测)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在一堂科技社团活动课上,戴村镇中科技社的社员们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其中正确的是()①小沈认为:中国古人对天地的认识是“天圆地方”的观点。

②小洪认为: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

③小董认为: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

④小姜认为:全球的六大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并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张裂,形成高山和裂谷。

⑤小徐认为: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非常相似,也分为三层。

⑥小方认为: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剧烈表现,是有力的证据之一。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②③④⑤⑥2 . 实验室里,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A.广口瓶B.集气瓶C.细口瓶D.试管3 . 生命之美不仅美在其宏观形态上,更美在其微观结构上。

细胞的精妙结构决定了它的特定功能。

如图所示细胞能()A.控制动物行为B.完成反射活动C.调节生命活动D.产生并传导兴奋4 . 如图为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吉祥物的动物原型-犰狳.犰狳体温恒定,妊娠期为40-120天,每胎产仔2-4只,在遇到危险时会缩成球形,犰狳在动物分类上属于()A.鸟类B.两栖类C.爬行类D.哺乳类5 . 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6 . 下列按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神经系统、心脏、血液、衣藻B.运动系统、果实、叶的表皮、甘薯C.呼吸系统、种子、茎、鸭蛋D.消化系统、肝脏、萝卜、香菇7 . 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小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几种蔬菜汁液使其褪色,结果如下:蔬菜汁种类黄瓜汁青椒汁芹菜汁白菜汁蔬菜汁滴加量14滴8滴15滴11滴据上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A.黄瓜B.青椒C.芹菜D.白菜8 . 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C.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D.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杏有六个器官,其中的果实—白果可以入药B.法国梧桐树到了冬天叶子就会变黄并且落叶,而松树依然青绿,说明梧桐树不适应寒冷的天气而松树能适应寒冷的冬季C.荔枝果肉细胞内糖份含量很高,这些糖份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细胞质中D.照明充分的情况下,在显微镜下可看清洋葱表皮细胞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测试)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测试)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以下是温州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细纹刻纸B.泰顺米酒C.黄杨木雕D.温州瓯绣2 . “人体全身的骨骼和肌肉、马铃薯、人体皮肤的表皮、受精卵”所对应的结构层次与下列哪组相同A.神经系统、心脏、血液、衣藻B.运动系统、果实、花、甘薯C.呼吸系统、种子、茎、鸭蛋D.消化系统、肝脏、萝卜、香菇3 . 在地震中,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被砸伤致死,而是由于种种不当行为“扼杀”自己。

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A.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B.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C.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D.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4 . 在动物实验中,正确设置对照组不容易。

例如,要选择20个完全相似的动物,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就比较困难,那么,进行这种实验时;你认为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A.从20个动物中,选出两个相似的动物,一个作为实验组一个作为对照组B.将这20个动物随机分成病组,每组10个,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C.将这20个动物分成10对,每对相似,一个放在实验组,一个放在对照组D.将这20个动物放在一组,先进行实险处理,然后恢复原状观察5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若酸碱溶液溅入眼睛内,立即用手揉眼睛,随后用大量清水清洗B.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原瓶中C.实验室里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有白色固体,为分清是白糖、食盐,可用品尝的方法区别开来D.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烧伤膏6 . 关于水生低等植物藻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含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都是单细胞生物C.有些藻类有根、茎、叶的分化D.易吸收营养物质,但不易吸收氧气7 . 下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BC段物质的内能增加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8 . 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道: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对南半球。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变化中,与其它3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 . 电灯发光B . 木炭燃烧C . 食物霉变D . 燃放烟花2. (2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非常重要,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 .3. (2分)”望梅止渴”说明生物具有哪一特征()A . 适应性B . 对刺激作出反应C . 多样性D . 生长与繁殖4. (2分)为了纪念一些科学家对科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很多科学量的单位是用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下列用这种方法来命名单位的量是()①力②长度③电阻④质量⑤大气压⑥密度A . ①②⑤B . ①②④C . ①③⑤D . ②⑧⑤5. (2分)下列依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A . 神经系统、肝趣、叶、衣藻B . 运动系统、果实、茎、鸭蛋C . 呼吸系统、种子、血液、醇母菌D . 消化系统、皮肤、萝卜、草履虫6. (2分)将晒过的玉米粒随机分为相同的两份,其中一份烘干,另一份不作处理.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温度的食用油中加热,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利用玉米粒制得爆米花必须要具备的条件是()A . 较高的温度B . 适量的水分C . 较大的质量D . 较高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7. (2分)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这是因为菠菜细胞被沸水杀死,细胞中的物质流到了水中。

如果把菠菜浸到冷水中,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这说明细胞中的哪种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A . 细胞壁B . 细胞膜C . 细胞核D . 细胞质8. (2分)我校田径运动会刚刚结束上,小敏对裁判使用皮卷尺测量自己跳远的成绩有想法,认为测量的成绩偏小,下列有关申述理由正确的是()A . 沙堆有隆起时就直接测量B . 测量时皮卷尺绷得太紧C . 起跳的点和皮卷尺上2cm刻度处对齐D . 没有跳到正前方时,直接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9. (2分)如图是供选择的目镜和物镜,若想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增多,则选择的镜头组合是()A . 4和5D . 2和610. (2分)小明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他通过测量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关于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 图象中的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B . 冰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冰是晶体C .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沸腾也需要吸热D . 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11. (2分)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B . 物质放热越多,比热容越大C . 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D . 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和温度无关12. (2分)下列现象可以作为对应假说(或学说)的证据的是()①我国的中华龙鸟化石:自然选择学说②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分子间存在间隙③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④气球的充气膨大实验:大爆炸宇宙论C . ①③④D . ②③④13. (2分)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模拟测试卷A卷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模拟测试卷A卷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模拟测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测定溶液的pHB . 稀释浓硫酸C . 点燃酒精灯D . 蒸发溶液2. (2分)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 . 被火围困可迅速从电梯撤离B . 浓硫酸沾手时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C . 不用NaNO2代替食盐用于烹调D . 夜晚煤气泄漏开灯检查3. (2分)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①将20只生理状况相同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②甲组大鼠每天喂2毫升桑叶提取液,乙组大鼠每天喂等量蒸馏水,期间各组大鼠均喂相同的食物,③30天后,甲组大鼠血糖浓度明显下降,乙组大鼠血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的错误的是()A . 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桑叶提取液能否治疗糖尿病B . 乙组大鼠所起的作用是作为对照C . 桑叶提取液的作用类似于甲状腺激素D . 每组用10只大鼠而不是1只,目的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4. (2分)下列现象与解释相对应的是()A . 盆景弯向窗口生长﹣﹣向光性B . 小偷看到警察就跑﹣﹣非条件反射C . 人出现中暑现象﹣﹣散热大于产热D . 呆小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5. (2分)小明同学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23厘米、2.22厘米、2.83厘米、2.2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A . 2.38厘米B . 2.23厘米C . 2.227厘米D . 2.2267厘米6. (2分)用托盘天平称某物体质量时,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

若天平平衡时,左盘上放着50克和10克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读数为4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物体的质量是64克B . 物体的质量是56克C . 测不出质量D . 虽能测出质量,但误差较大7. (2分)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实验室里给物体加热的常用仪器是()A . 电炉B . 酒精灯C . 煤炉D . 蜡烛2. (2分)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

请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实验的变量是幼苗的高度和存活率B . 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②号,实验组是①号C . 蚂蚁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对其生长有害D . 实验表明,蚂蚁“侵食”金合欢,可提高幼苗存活率并能促进幼苗的生长3. (2分)小潘同学用天平称一本书的每张纸的平均质量,该书共有200页。

她调好天平后,将书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加砝码,并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为140 9,游码示数为2.5g,则每张纸的质量接近下面哪个值()A . 140gB . 2.5gC . 0.7gD . 1.4g4. (2分)科学家在我国辽宁首次发现了迄今最早的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李氏果”。

判断“李氏果”是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A . 有根、茎、叶的分化B . 有种子C . 有果实D . 叶片较大5. (2分)一位同学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在视野内看到一小黑点,分别移动载玻片和目镜,小黑点都不动,则黑点可能在()A . 反光镜上B . 物镜上C . 盖玻片上D . 目镜上6. (2分)猕猴桃是我县特产之一,关于构成一株猕猴桃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猕猴桃树B . 细胞、器官、组织、猕猴桃树C .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猕猴桃树D . 细胞、组织、器官、猕猴桃树7. (2分)“此地陶公有钓矶,湖山漠漠鹭群飞”是清朝学者李邺嗣对宁波东钱湖的描述。

如图所示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白鹭属于无脊椎动物B . 白鹭在水中成的是等大的实像C . 白鹭的生命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D . 以水中的白鹭为参照物,水面上的白鹭是静止的8. (2分)生活处处是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同学们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

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A . 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0.15米B . 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35立方米C . 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600毫升D . 我们的课桌高度约为750毫米9. (2分)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主要是因为()A . 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B . 地球的自转C . 地球的公转D .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一个夹角10. (2分)浙江丽水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的泥石流造成 20多幢房子被埋,多人死亡。

人类的下列做法可以减少泥石流发生或危害的是()A .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破坏植被B . 在开矿、采石时不合理堆放矿渣、弃土等C . 在修建公路、铁路水渠及其他建筑活动中,破坏山坡表面D . 植树造林,还地球一片蓝天、绿地11. (2分)世界火山和地震带分布是()A . 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带B . 环太平洋-印度洋带C . 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大西洋带D . 环太平洋-印度洋带-大西洋带12. (2分)图中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A .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B . 保护动物的栖息地C . 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D . 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13. (2分)你一定能猜出“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的谜底是花生.那么构成“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的主要组织各是()A .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B . 保护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C . 保护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D .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营养组织14. (2分)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 . 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B . 台风掀起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C . 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 . 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小——玻璃管倾斜15. (2分)冰在生活中有多种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冰熔化成水后,分子结构发生改变B . 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C . 冰熔化时温度不变D . 冰熔化成水后,内能增加16. (2分)家庭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铁锅生锈B . 大米霉变C . 煤气燃烧D . 豆腐切块二、填空题 (共11题;共32分)17. (2分)________ 和 ________是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18. (4分)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

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

用它测得《科学》课本页码从第1页至188页的厚度为9.4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_厘米。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________℃。

19. (5分)请结合图中的有关动物回答问题:(1)与脊椎动物比,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____,①~⑥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①属于________动物,该类动物有些可用来培养珍珠。

(3)⑤是哺乳动物,该类动物生殖发育方面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

(4)①~⑥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__(填序号)。

(5) ________(填序号)是两栖动物,主要以农业害虫为食,被称为“农田卫士”。

20. (2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________是动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除具有与动物细胞相同的基本结构外,一般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结构中________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代谢。

(3)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薄膜,叫________,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1. (3分)如图是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________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填“动物”或“植物”)(2)图中1能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称为 ________ 。

(填细胞结构名称)(3)控制生命活动的遗传物质位于________ 。

(填序号)22. (4分)如图所示的植物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________ 。

23. (2分)下面是猫和老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这些现象分别体现了生物的哪种基本特征.(1)老猫吃老鼠,老鼠吃粮食,体现了________;(2)老猫睡觉时打呼噜,体现了________;(3)老鼠随处排尿,体现了________;(4)老鼠听到老猫叫,立即躲进洞里,体现了________;(5)猫生小猫,小猫长大成老猫,体现了________;(6)小猫具有捉老鼠的天性,老鼠的儿子具有会打洞的天性,体现了________.24. (4分)根据如图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你把图上的比例尺改为数字式:1∶________,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_米。

(2)用直尺量一下,可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实地直线距离是________米。

(3)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方向。

(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________;试估算山顶甲的海拔________。

(5)若山顶乙的海拔为495米,计算乙山顶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

(6)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

(7)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的名称: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8)估算E的相对高度(深度)是________。

25. (2分)对二甲苯(简称 PX)是塑料和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微毒、具有可燃性。

PX 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

(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 PX 的一点化学性质:________。

(2)常温下液态 PX 易蒸发变成气态,若环境温度升高,PX 的蒸发快慢将如何变化?________。

(3)由于人们对 PX 的认识不同,导致对建设 PX 化工厂的看法不一。

下列观点中属于不支持建设 PX 化工厂的有。

(可多选)A . 我国 PX 供需缺口不断增大,且国内现有生产 PX 地区均未见影响居民健康的报道B . 针对我国现有的技术设备,国外生产 PX 的成功案例可参考价值不高C . 生产 PX 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 . 生产 PX 的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目前没有相关专业机构可以鉴定26. (2分)用一根金属丝在圆杆铅笔上,密绕20圈,如上右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出20圈的宽度是________,那么这根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mm。

27. (2分)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室温下极易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可以营造烟雾缭绕的舞台效果,还可以使运输中的食品保持较低温度。

人类首次制得二氧化碳是在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煅烧得到。

(1)将石灰石煅烧制得二氧化碳的变化是__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根据干冰用途,可推测干冰的物理性质: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19分)28. (4分)海藻酸钠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碘和甘露醇之后的副产物,是一种天然多糖,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海藻酸钠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较慢,使用时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配制溶液,对日常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探究哪些因素可以加快海藻酸钠的溶解速度,小科同学按下表进行了实验实验序号海藻酸钠质量/克水的质量/毫升水的温度/℃是否搅拌完全溶解的时间/秒1 1.410020否2 1.410020是3 1.410030是4 1.410040是(1)本实验中小明研究了________对海藻酸钠的溶解速度的影响。

(2)小科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加入一定量3%浓度的六偏溶液可加快溶解速度。

为了探究加入六偏溶液多少对海藻酸钠溶解速度的影响,请参照上表数据设计该实验方案________。

29. (6分)某位同学在实验室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细胞结构。

(1)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她作了如下记录:拿一块清洁的载玻片,在其中滴一滴清水,用凉开水把口漱净,取一根消过毒的牙签,在口腔内壁上刮几下,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上涂一下,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