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床机构的设计教材

合集下载

插床主体机构的设计---说明书

插床主体机构的设计---说明书

学院《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生姓名_________班级12 材料本 ___________学号1201240041 _________指导教师郭国谊老师教研室主任 _______ 起止日期2014-06-20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4)第三章设计内容及方案分析 (6)1)插刀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6)2 )数据及函数曲线分析 (10)3)凸轮机构设计 (13)4)齿轮机构设计 (14)第四章设计体会 (15)第五章参考文献 (16)附图 (16)第一章绪论一、设计的题目:插床运动系统方案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二、工作原理插床机械系统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由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组成。

下图为其参考示意图,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 2 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使装有刀具的滑块6沿导路y—y 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的切削运动。

刀具向下运动时切削,在切削行程H中,前后各有一段0.05H的空刀距离,工作阻力F为常数;刀具向上运动时为空回行程,无阻力。

为了缩短回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Q 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l O D和其它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

三,此设计是工科专业在学习《机械原理》后进行的一次较全面的综合设计训练,其目的:1. 巩固理论知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2. 建立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机构设计与分析概念;3. 进行计算、绘图、正确应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经验数据的能力训练。

四、主要内容:1、根据插床机械的工作原理,拟定2〜3个其他形式的执行机构(连杆机构),并对这些机构进行分析对比。

2、根据给定的数据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

要求用图解法设计,并将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

3、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分析导杆摆到两个极限位置及摆到与机架QQ位于同一直线位置时,滑块 6 的速度和加速度。

插床导杆机构设计课程设计

插床导杆机构设计课程设计

插床导杆机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插床导杆机构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2. 了解插床导杆机构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3. 掌握插床导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及动力学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插床导杆机构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插床导杆机构三维建模和运动仿真的技能;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专业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CAD软件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插床导杆机构的设计与计算任务,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插床导杆机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插床导杆机构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2. 插床导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分析插床导杆机构的运动规律,介绍设计方法及步骤。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3. 插床导杆机构的结构特点:讲解插床导杆机构的结构设计,分析其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4. 插床导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介绍运动学分析方法,进行速度、加速度等计算。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5. 插床导杆机构的动力学计算:讲解动力学计算方法,分析受力情况,计算动力和力矩。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6. 插床导杆机构设计实例: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完成插床导杆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六节7. CAD软件在插床导杆机构设计中的应用:介绍CAD软件在插床导杆机构三维建模和运动仿真中的应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导杆机构设计.docx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导杆机构设计.docx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引言图1是插床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该机构主要由导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所组成。

导杆机构是由曲柄1,滑块2、5,导杆3, 5连杆4和机架6所组成。

其中曲柄1为原动件。

当曲柄1以恒速〃1转动时,导杆3绕。

3轴来回摆动,通过连杆4,使装有刀具的滑块5沿导路y-y作上下移动。

当滑块5沿导路向下移动时,刀具切削工件。

图151.4286° =334.2857°| o 2 23= 2 血1 = 2.3.14159」3° =13.6136 (rad/s)160 60表中:K——行程速度变化系数;H——滑块5的冲程;,6 =o3 --------- 饺链中心。

2和。

3之间的距离;等I B C/lo3 B杆长比;---曲柄1的转速;F——切削力;G3——导杆3的重量;Gg ------ 滑块5的重量;O——机器运转的不均匀系数;Js3 ——导杆3对其质心轴的转动惯量;§ 2插床导杆机构综合及运动分析一、已知条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饺链中心。

2和。

3之间的距离,6,滑块5的冲程H,杆长比& 滑块5沿导路方向y—y垂直于导杆3摆角巾的分角线。

3。

2,并使导杆机构在整个行程中都能得到较小的压力角,曲柄转速〃1及指定的相对运动图解法的作业位置。

二、插床导杆机构的综合如图 1 所示,简记/[ = l o2 A ',3 =,o3 B '=,BC ',6 =o3 , h= l oo^根据给定的已知条件,可按下列步骤确定插床导杆机构的有关尺寸1)计算极位角e及导杆摆角WW=0=1XO°KT =1湘° L8T =51.4286°(1)K+1 1.8+1式中:K为行程速度变化系数2)求ZiI =/sin 妇7»布51.4286°=73 7602 (mm) (2)16 2 2式中:16为饺链中心。

插床导杆机构课程设计

插床导杆机构课程设计

插床导杆机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插床导杆机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插床导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了解插床导杆机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能够分析其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插床导杆机构知识,进行简单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插床导杆机构的调试与优化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插床导杆机构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机械原理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插床导杆机构的分析与设计任务。

3.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能够从实际应用中提出改进插床导杆机构方案,提高其性能。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插床导杆机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插床导杆机构的定义、分类及用途,使学生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插床导杆机构的结构组成:详细讲解插床导杆机构的各个部分,如导杆、滑块、导向件等,并分析各部分的功能。

3. 插床导杆机构的工作原理:阐述其运动规律,包括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以及运动副的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

4. 插床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教授运动学分析方法,如解析法、图解法等,使学生能够进行运动计算和分析。

5. 插床导杆机构的强度计算:介绍强度计算的基本原理,讲解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强度校核。

6. 插床导杆机构的优化设计:分析影响机构性能的因素,教授优化设计方法,提高机构的性能。

插床机构设计课程设计

插床机构设计课程设计

插床机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插床机构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

2. 学生能掌握插床机构的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机构的设计。

3. 学生能了解插床机构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理解其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插床机构的初步设计,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运动仿真。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插床机构的组装与调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插床机构设计,培养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插床机构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工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合作共赢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机械设计类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但需进一步培养创新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插床机构原理:讲解插床机构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插床机构的核心理论知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插床机构原理- 内容:插床机构定义、组成、运动规律、工作原理。

2. 插床机构设计方法:学习插床机构的设计方法,包括结构设计、运动设计和动力设计等,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插床机构设计方法- 内容:结构设计、运动设计、动力设计、设计注意事项。

3. CAD软件应用:运用CAD软件进行插床机构的辅助设计,使学生掌握现代设计工具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 CAD软件应用- 内容:CAD软件操作、插床机构建模、运动仿真、工程图绘制。

插床主体机构课程设计

插床主体机构课程设计

插床主体机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插床主体机构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插床主体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特点;(2)掌握插床主体机构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3)熟悉插床主体机构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插床主体机构相关问题;(2)具备绘制插床主体机构图纸的能力;(3)能够进行插床主体机构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勤奋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插床主体机构的组成和原理;2.插床主体机构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3.插床主体机构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4.插床主体机构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周:插床主体机构的组成和原理;第2周:插床主体机构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第3周:插床主体机构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第4周:插床主体机构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插床主体机构的原理、结构和应用;2.讨论法:分组讨论插床主体机构的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考;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插床主体机构在工程中的应用;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插床主体机构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插床主体机构设计与应用》;2.参考书: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3.多媒体资料:插床主体机构的动画、视频等;4.实验设备:插床主体机构模型、工具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实验操作等环节,记录学生的表现,占总成绩的30%;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20%;3.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5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设计

深航北方科技学院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设计题目名称插床机构设计学生学院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一设计任务书 (1)1、工作原理 (1)2、设计数据 (2)二参数设计 (3)1.倒杆机构的方案选型 (3)(1)方案I (3)(2)方案II (3)(3)方案III (4)2、导杆机构分析与设计 (4)(1)导杆机构尺寸计算 (4)(2)导杆在1位置的运动分析 (5)1)速度分析 (5)3)加速度分析 (6)(2)凸轮机构设计 (7)(1) 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 (7)(2) 凸轮廓线的绘制 (9)(4)齿轮的设计计算 (11)1)设计原理 (11)2)小齿轮参数计算 (11)3)大齿轮参数计算 (11)三小结 (13)一设计任务书1、工作原理插床机械系统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由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组成。

图1.1为其参考示意图,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3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使装有刀具的滑块5沿导路y—y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的切削运动。

刀具向下运动时切削,在切削行程H中,前后各有一段0.05H的空刀距离,工作阻力F为常数;刀具向上运动时为空回行程,无阻力。

为了缩短回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2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DOl8和其它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

图1.1 插床工作原理图2、设计数据二 参数设计1.倒杆机构的方案选型(1)方案I该方案如图2—1由两个四杆机构组成。

使b>a, 构件1、2、3、6便构成摆动导杆机构,基本参数为b/a=λ。

构件3、4、5、6构成摇杆滑块机构。

图2—1方案特点如下:1).是一种平面连杆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承受较大载荷。

2).具有急回作用,其行程速比系数00(180)/(180)k θθ=+-,而arcsin(1/)θλ=。

只要正确选择λ,即可满足行程速比系数k 的要求。

插床机构课程设计

插床机构课程设计

插床机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插床机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插床机构的结构组成,了解各部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3. 学生能掌握插床机构的运动规律,了解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插床机构的运动特性,进行简单的机构设计;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插床机构的故障问题;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进行插床机构的绘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插床机构,培养对机械加工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学生能够认识到插床机构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以插床机构为研究对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插床机构的基本知识、设计方法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插床机构的了解有限,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其专业素养。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实物展示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插床机构基本概念:包括插床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2. 插床机构结构组成:详细讲解插床各部件的名称、功能及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3. 插床机构工作原理:分析插床机构的运动规律,阐述其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4. 插床机构设计方法:介绍插床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5. 插床机构故障分析:分析插床机构常见故障及原因,探讨解决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6. 插床机构CAD绘图:教授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插床机构绘图的方法。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插床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插床机构

一 插床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分析1.插床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插床主要由齿轮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如图2-1,a 所示。

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图中只画出齿轮1z 、2z )使曲柄1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导路y-y 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

为了缩短空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有急回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2O 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杆D O 4和其他有关机构来完成的。

设计数据表 设计内容 导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符号 1n K HB O BCl l 3 32O O la b c单位 min r mm mm数据 652120116055551251.设计内容和步骤已知 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行程速比系数)K ,滑块5的冲程H ,中心距32O O l ,比值BO BCl l 3,各构件重心S 的位置,曲柄每分钟转数 1n 。

要求 设计导杆机构,作机构两个位置的速度多边行和加速度多边形,做滑块的运动线图。

步骤1)设计导杆机构。

按已知条件确定导杆机构的各未知参数。

其中滑块5的导路y y -的位置可根据连杆4传力给滑块5的最有利条件来确定,即y y -应位于B 点所画圆弧高的平分线上。

2)作机构运动简图。

选取长度比例尺)(mm m l μ,按表22-所分配的两个曲柄位置作出机构运动简图,其中一个位置用粗线画出。

曲柄位置的作法如图22-;取滑块5在上极限时所对应的曲柄位置为起始位置1 ,按转向将曲柄圆周十二等分,得12个曲柄位置,显然位置9对应于滑块5处于下极限时的位置。

再作出开始切削和终止切削所对应的'1和'8两个位置。

3)作速度、加速度多边形。

选取速度比例尺⎪⎭⎫⎝⎛mm s m v μ和加速度比例尺⎪⎪⎭⎫ ⎝⎛mm s m a 2μ,用相应运动图解法作该两个位置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并将其结果列入下表:项目位置1ω2A v23A A v 3A v CB v C v 3S vω大小 方向 106.28 0.471 0. 14 0.450 0.04 0.2 0.26 2.1逆时针单位 s 1 s m s 1项目 位置 2A a K A A a23 n A a 3t A a 3n CB a C a 3S a ε2.96 0.6 0.96 0.04 0.016 0.04 0.54单位2s m 21s4)作滑块的运动线图。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

返回
刀具上极限
A1
刀具下极限

O2
O1
A2
返回
刀具上极限
C2
O B 2B 1 2是等边三角形
B 是平行四边形 1B 2C 2C 1
H100
刀具下极限
A1
C1
B2

O1
100 60
O2
B1
A2
返回
C2
1 2 3
C3
C1
l y yO 2
1
B2
2
3
B
O2
B1
返回
细实线 刀具最下端对应位置图 点划线 j1位置图 双点划线 j2位置图
sva分析矢量方程矢量图及结果3工作台进给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对工作原理进行说明4列表5总结6参考文献返回刀具下极限刀具上极限返回刀具下极限刀具上极限10060是等边三角形返回标题栏摆动导杆机构运动简图位置图双点划线位置图点划线刀具最下端对应位置图细实线刀具最上端对应位置图粗实线曲柄转角线图点位移曲柄转角线图点速度曲柄转角线图点加速度
返回 目录
(一)运动基本要求:
⒈单向连续转动到往复直线移动的变换; ⒉刀具运动应具有的急回作用:K=2; ⒊机构运动应灵活、轻巧; ⒋刀具切削行程H=100mm;
(二)刀具主运动机构基本方案
电动机(加减速器)→摆动导杆机构→刀具
1.按急回运动要求确定曲柄1长度
按行程速比系数K=2可算出极位夹角θ=60º , 据此作图:曲柄1与导杆3垂直时,刀具(即滑块5) 处于上或下两极限位置,此时曲柄对应位置所夹 锐角应为极位夹角θ。作图分析 l sin O O A 根据几何关系:l A O O O 1 2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刀具主运动机构的运动设 计与分析 第三部分 工作台进给运动传动方案 设计 第四部分 设计计算说明书

插床机构说明书

插床机构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说明书负责人:廖昭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机械1102班学号: 0806110515 日期: 2013年 7月11日1.设计任务及原始参数1.1插床简介工作原理插床实际是一种立式刨床,在结构原理上与牛头刨床同属一类。

插刀随滑枕在垂直方向上的直线往复运动是主运动,工件沿纵向横向及圆周三个方向分别所作的间歇运动是进给运动。

插床的生产效率较低,加工表面粗糙度Ra为6.3-1.6微米,加工面的垂直度为0.025/300毫米。

插床的主参数是最大插削长度。

特点插床用于插削平面、成型面及键槽等,并能插倾斜度在10°范围内的模具等工作物,适用于单个或小批量生产的企业。

插床的工作台具有三种不同方向的进给(纵向、横向和回转),故工作物经过一次装夹后,在本机床加工几个表面。

1.2设计任务1.针对图所示的插床的执行机构方案,依据设计要求和已知参数,确定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假设曲柄1等速转动,画出滑块C的位移和速度的变化规律曲线;3.在插床工作过程中,插刀所受的阻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各处摩擦、其他构件重力和惯性力的条件下,分析曲柄所需的驱动力矩;4.取曲柄轴为等效构件,确定应加于曲柄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5.用软件(VB、MATLAB、ADAMS或SOLIDWORKS等均可)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并画出输出机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

6.图纸上绘出最终方案的机构运动简图并编写说明书。

1.3原始参数参数项目数据曲柄转速n(r/min) 65行程速比系数K 1.8插程H(mm) 150连杆与导杆之比LO3B/LBC 0.8工作阻力Fr(N) 3500空程阻力Ff(N) 175Lo2o3(mm) 150滑块质量m2,m5(kg) 50杆件线密度(kg/m) 200不均匀系数 0.052.运动方案设计2.1主机构方案(1)运动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该机构中构件n=5。

插床机构运动课程设计

插床机构运动课程设计

插床机构运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插床机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组成和运动原理;2. 学生能掌握插床机构运动方程的推导方法,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3. 学生能了解插床机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绘制插床机构的运动简图;2.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工具,对插床机构的运动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插床机构的运动仿真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插床机构的运动课程,培养对机械运动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3. 学生能够关注插床机构在工程领域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插床机构的运动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采用讲授、实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插床机构基本概念:介绍插床机构的概念、分类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内容列举:插床机构的定义、类型、特点。

2. 插床机构结构组成与运动原理:分析插床机构的结构组成,阐述其运动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内容列举:插床机构的结构、运动副、传动方式。

3. 插床机构运动方程及其推导:讲解插床机构运动方程的建立与推导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 内容列举:运动方程的建立、求解方法、参数计算。

4. 插床机构运动参数计算与分析:介绍插床机构运动参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 内容列举:运动参数计算公式、实例操作。

5. 插床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学习如何运用绘图工具绘制插床机构的运动简图。

插床机构课程设计

插床机构课程设计

插床机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插床机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和结构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插床机构的工作原理,了解其运动规律。

3. 学生能够了解插床机构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掌握相关工艺参数。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插床机构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插床机构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软件,绘制插床机构的示意图,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插床机构,培养对机械制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插床机构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制造业的认同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制造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插床机构概述- 插床机构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 插床机构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2. 插床机构工作原理- 运动规律及其分析- 传动系统及其工作原理3. 插床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基本设计原则- 相关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计算4. 插床机构的调试与维护- 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维护保养方法5. 插床机构应用案例- 案例分析- 实际操作演示6. 插床机构绘图与识图- 绘图软件的使用- 插床机构示意图的绘制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插床机构概述第二周:插床机构工作原理第三周:插床机构的设计与计算第四周:插床机构的调试与维护第五周:插床机构应用案例及实际操作演示第六周:插床机构绘图与识图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机械加工基本概念第二章:插床机构概述第三章:插床机构工作原理第四章:插床机构设计与计算第五章:插床机构的调试与维护第六章:插床机构应用案例及绘图识图技巧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插床主体机构的设计---说明书

插床主体机构的设计---说明书

学院《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生姓名_________班级12 材料本 ___________学号1201240041 _________指导教师郭国谊老师教研室主任 _______ 起止日期2014-06-20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4)第三章设计内容及方案分析 (6)1)插刀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6)2 )数据及函数曲线分析 (10)3)凸轮机构设计 (13)4)齿轮机构设计 (14)第四章设计体会 (15)第五章参考文献 (16)附图 (16)第一章绪论一、设计的题目:插床运动系统方案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二、工作原理插床机械系统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由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组成。

下图为其参考示意图,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 2 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使装有刀具的滑块6沿导路y—y 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的切削运动。

刀具向下运动时切削,在切削行程H中,前后各有一段0.05H的空刀距离,工作阻力F为常数;刀具向上运动时为空回行程,无阻力。

为了缩短回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Q 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l O D和其它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

三,此设计是工科专业在学习《机械原理》后进行的一次较全面的综合设计训练,其目的:1. 巩固理论知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2. 建立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机构设计与分析概念;3. 进行计算、绘图、正确应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经验数据的能力训练。

四、主要内容:1、根据插床机械的工作原理,拟定2〜3个其他形式的执行机构(连杆机构),并对这些机构进行分析对比。

2、根据给定的数据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

要求用图解法设计,并将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

3、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分析导杆摆到两个极限位置及摆到与机架QQ位于同一直线位置时,滑块 6 的速度和加速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PPT课件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PPT课件
作图分析,ly-yO2=93mm
导轨y-y落在图中两点划线之间时,压力角相对较 小。
10
1.速度分析
利用已知曲柄转速n1(逆时针转动)及前面完成的机 构尺寸设计,按矢量方程图解法每人分析两个位置j1,j2
(起点是刀具处于最上端时)的速度。
注意:具体目标有Vc1,VS51,VS31 ,Vc2,VS52,VS32的 大小和方向(C点速度以向下为正)
3.利用速度影像法求成VB和VS3 4.列速度方程
VC VB VCB 分析大小方,按 向比例作图求解
5.VS5=VC
12
加速度分析
A点
aA 3an A (o 3 )2 aA t (o 3 )2 an A 2an A 2ak A3 A ar A 23
b点由加速度影像 C点
aCaBaC n BaC t B
15
返回
刀具上极限 刀具下极限
O2
A1
O1
A2
16
返回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5
3.工作台进给运动机构传动方案设计(3 个工作日)
上下滑板1和2进给运动的机构传动方案 设计;回转台3分度运动的机构传动方案设 计;刀具与工作台在运动中的协调性分析;
4.整理和编写计算说明书(1个工作日) 5.设计总结和答辩(1个工作日)
6
课程设计考核及要求如下:
1.考勤 考勤时间: 上午:8:00~11:30; 下午:14:00~17:30 2.图纸质量 3.设计计算说明书质量 4.答辩成绩

插床传动系统机构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插床传动系统机构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课题:插床机构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针对图1所示的插床的执行机构(插削机构和送料机构)方案,依据设计要求和已知参数,确定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假设曲柄1等速转动,画出滑块C的位移和速度的变化规律曲线;3)在插床工作过程中,插刀所受的阻力变化曲线如图H 0.05G0.05HO S5图6-1插刀所受阻力曲线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2017年5月22日注:本表下发学生一份,指导教师一份,栏目不够请另附页。

课程设计任务书装订于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封面之后,目录页之前。

矿业学院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课题名称 插床机构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要求:1)针对图1所示的插床的执行机构(插削机构和送料机构)方案,依据设计要求和已知参数,确定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假设曲柄1等速转动,画出滑块C 的位移和速度的变化规律曲线;3) 在插床工作过程中,插刀所受的阻力变化曲线如图6-1所示,在不考虑各处摩擦、其他构件重力和惯性力的条件下,分析曲柄所需的驱动力矩;4)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5)感想与建议。

指导教师评语建议成绩: 指导教师:课H0.05G0.05H OS 5图6-1插刀所受阻力曲线年月日目录一、概述、、、、、、、、、、、、、、、、、、、、、、、、、、、、、、、、、、、、、、、、、、、、、、、、、1二、方案确定、、、、、、、、、、、、、、、、、、、、、、、、、、、、、、、、、、、、、、、、、、、、、1三、主体机构尺寸综合设计、、、、、、、、、、、、、、、、、、、、、、、、、、、、、、、、、2四、切削主体结构运动分析、、、、、、、、、、、、、、、、、、、、、、、、、、、、、、、、、5五、切削主体结构受力分析、、、、、、、、、、、、、、、、、、、、、、、、、、、、、、、、12六、重要数据及函数曲线分析、、、、、、、、、、、、、、、、、、、、、、、、、、、、、、14七、总结、、、、、、、、、、、、、、、、、、、、、、、、、、、、、、、、、、、、、、、、、、、、、、、17八、参考文献、、、、、、、、、、、、、、、、、、、、、、、、、、、、、、、、、、、、、、、、、、、17第一部分概述插床是利用插刀的竖直往复运动插削键槽和型孔的机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设计

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插床机构设计1.2 插床简介定义:金属切削机床,用来加工键槽。

加工时工作台上的工件做纵向、横向或旋转运动,插刀做上下往复运动,切削工件。

介绍:利用插刀的竖直往复运动插削键槽和型孔的直线运动机床。

插床与刨床一样,也是使用单刃刀具(插刀)来切削工件,但刨床是卧式布局,插床是立式布局。

插床的生产率和精度都较低,多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中加工内孔键槽或花键孔,也可以加工平面、方孔或多边形孔等,在批量生产中常被铣床或拉床代替。

普通插床的滑枕带着刀架沿立柱的导轨作上下往复运动,装有工件的工作台可利用上下滑座作纵向、横向和回转进给运动。

键槽插床的工作台与床身联成一体,从床身穿过工件孔向上伸出的刀杆带着插刀边做上下往复运动,边做断续的进给运动,工件安装不像普通插床那样受到立柱的限制,故多用于加工大型零件(如螺旋桨等)孔中的键槽。

工作原理:插床实际是一种立式刨床,在结构原理上与牛头刨床同属一类。

插刀随滑枕在垂直方向上的直线往复运动是主运动,工件沿纵向横向及圆周三个方向分别所作的间歇运动是进给运动。

插床的主参数是最大插削长度。

插床是用于加工中小尺寸垂直方向的平面或直槽的金属切削机床,多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图1 插床示意图图5 从动件运动规律线图图6 凸轮轮廓曲线与刀具中心轨迹图7 凸轮理论廓线与滚子包络线设 计 计 算 与 说 明主 要 结 果8.插床导杆机构的综合及运动分析 曲柄转速147/n rad s = 曲柄长度72AB L mm = 插刀行程140H mm = 行程速度比系数 1.7K =连杆与导杆之比/0.60DE CD L L = 力臂120d mm = 工作阻力7500F N = 导杆3的质量326m kg =导杆3的转动惯量23 1.3S J kgm = 滑块5的质量545m kg =147/n rad s =72AB L mm =140H mm =1.7K =/0.60DE CD L L =120d mm =7500F N =326m kg =23 1.3S J kgm =545m kg =8.1 插床导杆机构的综合1、计算极位夹角 ,曲柄角速度1ω,曲柄角加速度1ε118046.6671K K θ-=︒=+112 4.922/60n rad s πω==210.00/rad s ε=2、求导杆长度CD L ,连杆长度DE L ,中心距AC L 根据插床机构结构示意图,由几何条件可得176.7322sin2CD H L mm θ==因为/0.60DE CD L L =,0.6106.039DE CD L L mm =⨯=181.782sin2AB AC L L mm θ==3、求弓形高b ,导路距离e L14.4542tan2CD H b L mm θ=-=351.2872e AC CD bL L L mm =+-=46.667θ= 1 4.922/rad s ω= 210.00/rad s ε=176.732CD L mm =106.039DE L mm = 181.782AC L mm =14.454b mm =351.287e L mm =3.9083.908。

插床凸轮机构课程设计

插床凸轮机构课程设计

插床凸轮机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插床凸轮机构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掌握插床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和设计方法;3. 了解插床凸轮机构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插床凸轮机构的简单设计和计算;2. 能够运用绘图软件绘制插床凸轮机构的三视图和运动简图;3. 能够运用实验设备进行插床凸轮机构的性能测试和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增强学生对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设计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插床凸轮机构的设计原理和实际应用。

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设计能力,对复杂机械结构有一定了解。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较强的学习意愿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插床凸轮机构原理:介绍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重点讲解插床凸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第三节2. 插床凸轮机构设计方法:讲解插床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分析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介绍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二章 第一节、第二节3. 插床凸轮机构运动分析:分析插床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探讨影响运动性能的因素,并进行运动仿真。

教材章节:第三章 第一节、第二节4. 插床凸轮机构绘图与制图:教授插床凸轮机构三视图、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以及使用绘图软件进行制图。

教材章节:第四章 第一节、第二节5. 插床凸轮机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插床凸轮机构的性能测试,分析实验数据,验证设计效果。

插床执行机构课程设计

插床执行机构课程设计

插床执行机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插床执行机构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插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插床执行机构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了解插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在技能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插床执行机构进行分析和维护。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学习插床执行机构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插床执行机构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插床执行机构的基本结构:床身、滑枕、刀具、控制系统等。

2.插床的工作原理:插床的运动学原理、动力学原理以及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3.插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各类插床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插床执行机构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插床执行机构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插床操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插床执行机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直观展示插床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4.实验设备:准备插床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对插床执行机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说明书

第二章 插床主体机构尺寸综合设计机构简图如下:已知21O O =150mm ,1/2 BO BC ,行程H=100mm ,行程比系数K=2,根据以上信息确定曲柄,1A O 2,BO BC 长度,以及2O 到YY 轴的距离 1.A O 1长度的确定图 1 极限位置由)180/()180(00θθ-+=K ,得极为夹角:060=θ,首先做出曲柄的运动轨迹,以1O 为圆心,A O 1为半径做圆,随着曲柄的转动,有图知道,当A O 2转到12A O ,于圆相切于上面时,刀具处于下极限位置;当A O 2转到22A O ,与圆相切于下面时,刀具处于上极限位置。

于是可得到12A O 与22A O 得夹角即为极为夹角060=θ。

由几何关系知,212211O O A O O A ∠=∠,于是可得,021221160=∠=∠O O A O O A 。

由几何关系可得:2111cos O O A O •=θ代入数据,21O O =150mm ,060=θ,得mm A O 751=即曲柄长度为75mm 2. 杆2BO BC 、的长度的确定图 2 杆BC ,BO 2长度确定由图2 知道,刀具处于上极限位置2C 和下极限位置1C 时,21C C 长度即为最大行程H=100mm ,即有21C C =100mm 。

在确定曲柄长度过程中,我们得到021221160=∠=∠O O A O O A ,那么可得到022160=∠B O B ,那么可知道三角形221O B B ∆等边三角形。

又有几何关系知道四边形1221C C B B 是平行四边形,那么1212C C B B =,又上面讨论知221O B B ∆为等边三角形,于是有1221B B O B =,那么可得到mm O B 10022=,即mm BO 1002= 又已知1/2=BO BC ,于是可得到mm BO BC 1002== 即杆2,BO BC 的100mm 。

3.2O 到YY 轴的距离的确定图 32O 到YY 轴的距离有图我们看到,YY 轴由3311y y y y 移动到过程中,同一点的压力角先减小,后又增大,那么在中间某处必有一个最佳位置,使得每个位置的压力角最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课题名称:插床机构的设计姓名:张超院别:工学院学号: 2012010803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设1201班指导教师:魏原芳2014年6 月7日工学院课程设计评审表设计目录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4)1.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4)1.2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4)1.3设计内容 (6)1.4设计步骤和要求 (6)2 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设计 (7)1.1 插床简介 (7)1.2 设计数据.................................................................. (8)3 插床机构的设计及尺寸计算 (9)3、1曲柄导杆机构的设计及尺寸计算 (9)3、2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14)3、3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18)4 凸轮机构设计 (21).心得与体会 (22).参考文献 (2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张超 班级 1201 学号 2012010803 位置 10设计题目一:插床机构设计及分析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机械原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机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并进一步提高电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机械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用图解法对插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设计凸轮机构。

要求画出A 1图纸一张,写出计算说明书一份。

二、 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1.插床主要由齿轮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如图1所示。

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图中只画出齿轮1z 、2z )使曲柄1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导路作往复直线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

为了缩短空行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2O 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O 4D 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

为了缩短空回形成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要求刀具有急回运动。

在工作行程中,刀具上作用有相当大的切削阻力,在切削行程的前后各有一段0.05H (H 为刀具行程)行程,如图2所示。

而在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刀具受力变化很大,从而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为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需采用飞轮调速,以减小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

插床机构简图如图1所示,题目数据列于表1。

图1 插床机构简图2.设计数据见表1表1 设计数据设计内容导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符号n1K l BC/l O3A L O2O3 a b c H Z1单位r/min mm数据60 2 1 150 50 50 125 100 13设计内容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凸轮机构的设计符号Z2G3G5J S3d Fr ψmax LO2O4lO4D 单位N kg/m2mm N °mm数据40 160 320 0.14 120 1000 15 147 125设计内容凸轮机构的设计符号r0r Tδ0δ01δ’0δ02从动杆运动规律单位mm°等加速等减速数据61 15 60 10 60 230在导杆机构中,有30个连续等分的1~30个位置,其中工作上极限位置为1,在本方案中行程速比系数为k=2,使等分位置21与工作行程的下极限位置重合。

刀具距上下极限位置0.05H时曲柄所在位置为3’和18’。

总共32个位置,插床机构中曲柄位置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插床机构中曲柄位置图0.05H0.05HHScF maxF图2插刀阻力曲线三、设计内容四、设计步骤和要求1)设计步骤1、设计导杆机构。

按已知条件确定导杆机构各未知数,其中滑块5的导路位置可根据连杆4传力给滑块5最有利条件来确定,即导路应位于B点所画圆弧高的平分线上。

2、做机构运动简图。

选取长度比例尺μl=0(m/s)/mm,先用虚线绘出机构极限位置1,然后用粗线画出所分配位置的机构运动简图,并确定当前位置C点位移s C。

3、做运动分析。

选取速度比例尺μv=(m/s)/mm速度、加速度比例尺μv=(m/s2)/mm,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分配位置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确定当前位置C点速度v c和加速度a c及根据速度和加速度影像求各构件重心的速度v s和加速度a s。

4、确定阻力。

根据切削阻力曲线,将所分析位置相应的切削阻力。

5、计算导杆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以及滑块的惯性力,并将导杆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合成为一个总惯性力,同时求出该力至重心的距离。

6、动态静力分析。

将机构拆分为若干基本杆组,以杆组为分离体,画出作用在其上的所有外力,然后取力比例尺µN=N/mm,用力多边形或力矩平衡方程求各运动副反力和曲柄上的平衡力矩M b。

7、凸轮机构设计绘制从动杆的运动线图,画出凸轮实际轮廓曲线。

以上作图部分画在图纸上,同时整理说明书。

2)设计要求1、绘图问题A1图纸一张,A1图纸1张,绘图工具一套。

2、绘图要求作图准确,布置匀称,比例尺合适,图面整洁,线条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

3、计算说明书要求计算程序清楚,叙述简要明确,文字通顺,书写端正。

任务分配二、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1、插床机构简介插床是一种用于工件内表面切削加工的机床。

主要有齿轮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如下图1-1a所示。

电动机经过减速器装置(图中只画出齿轮z1、z2)使曲柄1转动,再经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导路y-y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的切削运动,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2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O4D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

为了缩短空行程时间,提高效率,要求刀具有急回运动。

图1-1b所示为阻力线图。

a)图1-1图3-30 插床机插床机构运b)图1-12、设计数据设计数据见表1-1。

表1-1 设计数据分组 1 2 3 4 插刀往复次数n(次/min)30 60 90 120 插刀往复行程H(mm)100 120 90 60 插削机构行程速比系数K 2 2 2 2 中心距Lo2o3(mm) 160 150 140 130 杆长之比L(BC)/L(o3B) 1 1 1 1 凸轮摆杆长度Lo4d(mm) 125 125 125 125 凸轮摆杆行程角ψ(°) 15 15 15 15 推程许用压力角[α](°) 45 45 45 45 推程运动角δ0(°) 60 90 60 90 回程运动角δ0'(°) 90 60 90 60 远程休止角δ01(°) 10 15 10 15 速度不均匀系数δ0.03 0.03 0.03 0.03 最大切削阻力Q(N) 2300 2200 2100 1000 阻力力臂d(mm) 150 140 130 120 滑块5重力G5(N) 320 340 330 320 构件3重力G3(N) 160 140 130 120 构件3转动惯量J3(kg*m2) 0.14 0.11 0.1 0.1三、插床机构的设计及尺寸计算1、曲柄导杆机构的设计及尺寸计算图1-2 机构运动结构简图已知21O O =150mm ,1/2 BO BC ,行程H=100mm ,行程比系数K=2,根据以上信息确定曲柄,1A O 2,BO BC 长度,以及2O 到YY 轴的距离。

(1)、A O 1长度的确定图1-2 a ) 曲柄A O 1长度的确定具体计算过程如下:由)180/()180(00θθ-+=K ,得极位夹角:060=θ,首先做出曲柄的运动轨迹,以1O 为圆心,A O 1为半径作圆,由图知,随着曲柄的转动,当A O 2转到12A O 时,与圆相切于上面,刀具处于下极限位置;当A O 2转到22A O ,与圆相切于下面时,刀具处于上极限位置。

于是可得,12A O 与22A O 得夹角即为极为夹角060=θ。

由几何关系知, 212211O O A O O A ∠=∠, 于是可得, 021221160=∠=∠O O A O O A , 由几何关系可得: 2111cos O O A O •=θ 代入数据,21O O =150mm ,060=θ,得mm A O 751= 即曲柄长度为75mm 。

(2)、杆2BO BC 、的长度的确定图1-2 b ) 杆2BO BC 、长度的确定由图1-2 b )得知,刀具处于上极限位置2C 和下极限位置1C 时,21C C 长度即为最大行程H=100mm ,即有21C C =100mm 。

在确定曲柄长度过程中,可知,021221160=∠=∠O O A O O A ,那么可得,022160=∠B O B ,故可知,221O B B ∆为等边三角形。

又由几何关系可知,1221C C B B 为平行四边形,1212C C B B =,又由上知,221O B B ∆为等边三角形,于是1221B B O B =,那么可得,mm O B 10022=,即 mm BO 1002=已知,1221B B O B =, 于是可知,mm BO BC 1002==即杆的长度为mm BO BC 1002==。

(3)、2O 到YY 轴的距离的确定图1-2 c )2O 到YY 轴的距离的确定由图1-2 c )我们可以看出,YY 轴由3311y y y y 移动到过程中,同一点的压力角先减小,后又增大,那么在中间某处必有一个最佳位置,使得每个位置的压力角最佳。

那么我们考虑以下两个位置:B1①、当YY 轴与圆弧12B B 刚相接触时,即图3中左边的那条点化线,与圆弧12B B 相切与B1点时,当B 点转到12,B B ,将会出现最大压力角。

②、当YY 轴与12B B 重合时,即图中右边的那条点划线时,B 点转到B1时将出现最大压力角。

为了使每一点的压力角都为最佳,我们可以选取YY 轴通过CB1中点(C 点为12B O 与12B B 得交点)。

又根据几何关系可知,2/)cos (cos 22222222C O B B O B O C O B B O l ∠•-+∠•=由上易知,02230=∠C O B ,代入相关数据得,mm l 3.93= 即2O 到YY 轴的距离为93.3mm 。

综上,插床主体设计所要求的尺寸已经设计完成。

选取1:2的比例尺,画出图形如附图A1纸上机构简图所示。

2、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已知m r w /60=,逆时针旋转,由作图法求解位移,速度,加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