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问题专项(VT+ST)

合集下载

s-t图像、v-t图像试卷习题精选(54题大全集)

s-t图像、v-t图像试卷习题精选(54题大全集)

s-t 图象、v-t 图象题集1、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s 一t 图象、v 一t 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有( )A .s 一t 图象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v 一t 图象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B .在s 一t 图象中不能表示出物体速度的大小C .在v 一t 图象中可以表示出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某段时间t 内的位移D .s 一t 图象一定经过坐标原点2、下列各图中,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3、如图所示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S -t 图像,则它在20s 内通过的路程是( )A .100mB .200mC .300mD .400m4、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一时间图象。

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2s C .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D .乙比甲早出发t 1的时间5、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 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 1 B .当 t = t 2 时,两物体相遇 C .当t = t 2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当t = t 3 时,两物体相距s 16、有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与乌龟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兔子与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的B .兔子与乌龟在赛程内曾有两次相遇C .在O 至t 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的平均速度相同S 0 S 0/2 0D .整个赛程内兔子与乌龟均做匀速直线运动7、老师讲了一个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老师所讲的故事情节,乌龟和兔子的位移随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 )A.发令枪一响,乌龟先跑出去,兔子过一会儿才跑出去B.兔子先加速前进,中途匀速前进,最后又加速前进C.乌龟一直匀加速前进D.兔子先通过预定的位移S m 到达终点8、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s —t 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B. 甲物体作曲线运动C .三个物体在0—t 0时间内平均速度丙乙甲v v v ==D .三个物体在0—t 0时间内平均速度乙丙甲v v v 〉〉9、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 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分队行军路程乙甲s s 〉 B .小分队平均速度乙甲v v 〉 C. y-x 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 图象 D. y-x 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 图象10、在乒乓球比赛时,运动员在发球前喜欢让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到球拍上,与球拍多次碰撞后静止在球拍上,再开始发球,下图反映的是此过程中哪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A 、位移B 、路程C 、速度D 、加速度11、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12、如图所示的v 一t 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13、如下图所示,表示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的是( )14、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中,表示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15、下图所示是物体的运动图象,纵坐标v 表示物体的速度,横坐标t 表示时间,其中哪个图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16、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如图所示的各图中表示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17、某同学匀速向前走了一段路后,停了一会儿,然后沿原路匀速返回出发点,下图中能反映此同学运动情况的是( )ABA B C DABCDAB18、小华从家里开始以一定的速度沿平直小路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速率沿原路返回家里,在如图所示的位移一时间图象、速度一时间图象中哪些可以表示小华的运动情况?19、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有( )20、在如图所示的四个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的是 ( )21、下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有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v 2、a 2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A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反 B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同 C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反D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同2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 :1B 、位移大小之比为2:1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23、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关于该质点在前4s 内运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0 t 1 t 2t/sv(m/s)BDABCDttABDtt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相反C.前2s 内做匀减速运动D.4s 内的位移为零24、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 、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 、在t = 4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25、如图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A .3s 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B .3s 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南D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北2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已知物体在前2s 内向东运动,则根据图线作出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4s 内始终向东运动B .物体在4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西 c .物体在4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先向西,后向东 D .物体在第2s 回到出发点27、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升空,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 .在t 2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B .在t 4时刻火箭落回地面C .在t 1至t 2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D .在t 2至 t 3时间内火箭静止在最大高度处28、电梯上升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A 、6m B 、39m C 、0m D 、30m29、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物体在4s 至6s 内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第29题图1-1 第28题图t和物体前10s 内的位移s 分别为( )A 、a =2.5m/s 2,s=40mB 、a =2.5m/s 2,s=95mC 、a =5m/s 2,s=95mD 、a =5m/s 2,s=30m30、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不能够说明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有 ( )31、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 .往复运动B .作匀变速直线运动C .朝某一方向作直线运动D .不能确定3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看出物体 ( )A .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B .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 .该物体任意两秒内的位移为零D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3、如图为两个物体A 和B 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作匀加速运动的v-t 图线。

st和vt图象PPT课件

st和vt图象PPT课件
vt
(t,vt)
参考匀速直线运 动的v-t图象中 位移的计算, 可知位移等于 图线所围的面 积
v0
0
t 第18页/共27页
t/s
v/(m/s)
a
O
b c
t/s
第19页/共27页
2.对 v-t 图象的理解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速度 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 加速度的大小 . ②图线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 方向 .
(3)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①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 位移的大小 .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正 ;
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负 .
v
v
0
t
0
t
第20页/共27页
1.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0~2 s内的加速度为1 m/s2 B.0~5 s内的位移为10 m C.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 s末与第5 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匀变速直线运动 v—t 图的意义〗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 v—t 图是一 条倾斜直线
②通过思考v—:t 图匀,变可速以直线读运出动某的一v时—t刻物体
运动的图瞬中时速怎度;样 表 示 物 体 的 位
? ③直线移的??斜率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
速度;
第17页/共27页
用速度图象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v/(m•s-1)
第21页/共27页
• 解析 AC 本题考查运动学规律.vt图象的斜率为加速度,由图象可知,0~2 s内的加 速度为1 m/s2,A项正确;图象的面积为位移,由图象可求得0~5 s内的位移为7 m,B 项错误;0~5 s内物体都沿同一方向运动,速度方向相同,C项正确;第1 s末的加速度 与速度同向,第5 s末的加速度与速度反向,D项错误.

高一物理运动学图像st图像vt图像at图像

高一物理运动学图像st图像vt图像at图像

1.5图像一、s-t图像:(涉及概念:时间与时刻、位置、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斜率)1、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各种情况下的运动情况:2、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3、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4、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5、甲、乙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3s末甲乙相遇;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0-3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多3m;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近;B、0-3s内甲、乙的位移相等;C、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取向右为正方向,4s末甲在乙的左边;6、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提前2s出发;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甲比乙物体的速度大;D、3s后乙还能追上甲;7、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8、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C、乙一直在甲的前面;D、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E、3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10、一汽车先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了3s,位移为10m,然后停下休息了2s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2s的位移为10m,然后立即返回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5s回到出发点,画出该汽车运动的x-t图象。

s-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经典)

s-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经典)

t s -图象与图象的‎t v -比较图象 图象示速度‎度【典型例题】例1: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5秒钟速‎度达到6m/s 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10‎秒,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10秒恰‎好停在井口,求矿井的深度‎?例2.下列所给的位‎移-时间图象与速‎度-时间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秒末‎回到初始位置‎的是−−【能力训练】1. (1)如下左图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为 ,0---t0时间内速‎度方向为 ,t0时刻后的‎速度方向为 。

(2)如下中图质点‎加速度方向为‎ ,0--- t0时间内速‎度方向为 ,t0时刻后的‎速度方向为(3)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图线如下‎右图所示 a 、二者的速度方‎向是否相同 b 、二图线的交点‎表示 c 、若开始计时时‎,甲、乙二质点的位‎置相同,则在0-t 0时间内,甲、乙二质点的距‎离将 , 相距最大。

2. 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

由图可知在0‎~10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 ;在10-40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 ,在40-60s 内物体‎的加速度是 3. 如图是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从图可知A 物‎体运动初速度‎是_____‎______‎m /s ,加速度是__‎______‎_m/s 2。

B 物体运动初‎速度是___‎_____m ‎/s ,加速度是__‎______‎m /s 2,A 比B ______‎运动____‎_s ,当B 物体开始‎运动时,A ,B 间距s 0=______‎____m ,B 运动___‎____s 时‎,A ,B 间距是4s ‎o . 4. 有四个沿着同‎一直线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15s ‎,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其中位移‎最大的是图_‎______‎___所表示‎的物体,能够回到出发‎点的是图__‎______‎____所表‎示的物体。

力学之 s-t、v-t图像问题

力学之 s-t、v-t图像问题

力学之 s-t、v-t图像问题一、图像问题(1)s-t图像例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2)v-t图像例2、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 B C D家庭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中,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面0.6m处B.甲在乙前面1.2m处C.乙在甲前面0.6m处D.乙在甲前面1.2m处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4、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1.5m/s B.2m/s C.1m/s D.2.5m/s6、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1的值为()A.32km/hB.345km/hC.56km/hD.90km/h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C、多取几位估计值可以减小误差D、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二、填空题8、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

vt图象、习题、带答案

vt图象、习题、带答案

直线运动的图像1.理解直线运动图像的要求运动图像是通过建立坐标系来表达有关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对直线运动的图像应从以下几点认识它的物理意义: ① 能从图像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② 能认识图像的截距的意义。

③ 能认识图像的斜率的意义。

④ 能认识图像覆盖面积的意义(仅限于v -t 图像)。

⑤ 能说出图像上一点的状况。

2.位移-时间(s -t )图像物体运动的s -t 图像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与物体运动轨迹无任何直接对应关系。

3.速度-时间(v -t )图像物体运动的v -t 图线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与物体运动的轨迹也无任何直接关系。

4.s -t 图像与v -t 图像的比较如图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s -t 图像和v -t 图像中的比较位移-时间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检测题:1.如图所示,A 、B 分别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速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v-t 图),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 .甲、乙两物体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B .两物体在t = 8s 时相距最远s -t 图v -t 图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 )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 )②表示静止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静止③表示静止④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s 0 ④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 0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⑥t 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对应纵坐标值⑥t 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图线下三角形面积为0~t 1的位移。

C.两物体在t = 2s时相距最近,且速度相等D.两物体在t = 8s时相遇2.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a和b所示。

在t1时刻()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3.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火箭在0~t a段的加速度小于t a~t b段的加速度B.0~t a段火箭是上升过程,t a~t b段火箭是下落过程C.t 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D.t c时刻火箭离地最远4.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作直线运动,下图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除t0时刻外)()A.平均速度V A=V B=V CB.平均速度V A>V B>V CC.A一直在B、C的后面D.A的速度一直比B、C要大5.四个质点作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四个质点在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B.在第2秒末,质点(3)回到出发点C.在第2秒内,质点(1)(3)(4)做加速运动D.在第2秒末,质点(2)(3)偏离出发点位移相同6.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间隔是()A. 只有0<t<2sB. 只有2s<t<4sC. 0<t<2s和6s<t<8sD. 0<t<2s和5s<t<6s7.如图为两质点AB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做的是直线运动,B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在0t时刻AB相遇,相遇前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C.A做的是匀速运动,B做的是加速度增大的加速度运动abct a t b t c tvOtvABtD.在0~0t 内,A 的位移大于B 的位移8.如图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9个位置的图片,观察图片,能比较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的是( )9.如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 .s —t 图象中t 1时刻v 1>v 2C .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两图象中,t 2、t 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10.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像.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 .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 /sC .小车的位移一定大于8mD .小车做曲线运动11.一物体在A 、B 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 、B),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设向A 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先向A ,后向B ,再向A ,又向B ,4秒末在原位置速度为零B .先向A ,后向B ,再向A ,又向B ,4秒末在偏近A 的某点且速度为零C .先向A ,后向B ,再向A ,又向B ,4秒末在偏近B 的某点且速度为零D .一直向A 运动,4秒末在偏近A 的某点且速度为零12.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递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 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 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 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1 m ,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 m/s B.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 m/sC.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3600个工件 D.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200个工件 答案5.00.11/ m s v 051015st /t(s) a(m/s 2)1 -11 23 41D2AD3AD4A5CD6D7ACD8C9B10D11D12BD。

vt,st图及加速度练习

vt,st图及加速度练习

⑨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⑩物体有加速度,但速度不一定增加 11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的方向一定不变 12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加速度为 零,速度一定为零 13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速度一定不变;速度不变 ,加速度一定为零 14。物体的加速度增加,速度一定增加;加速度减 小,速度一定减小 15。物体的加速度增加,速度一定增加;加速度减 小,速度一定减小
v/ms-2
1
2
3
4
t/s
2.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 减小时,则 ( BD )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3.下列所说的运动情况,可能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其速度也增大 ( ABCD )
v/m·-1 s 6 4 A B 2 O 5

s/m
C
6 4 A B 2
C
10 15
t/s
O
t/s 5

10 15
小结
a、v同向• 速度增大
a=0,v=0,静止 a=0,v不等于0,匀速直线 运动
a不变,做匀加速运 动 a增大,做加速度增 大的加速运动,速度 增大的越来越快 a减小,做加速度减小 的加速运动,速度增大 的越来越慢 a不变,做匀减速运 动 a增大,做加速度增 大的减速运动,速度 减小的越来越快 a减小,做加速度减小 的减速运动,速度减小 的越来越慢
a、v反向 速度减小
• 6.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②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③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速度的方向相同 ④加速度反映了速度的大小,即加速度大的物体速 度一定大 ⑤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即加速度大的物 体速度变化量一定大 ⑥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即加速度大的物 体速度一定变化快 ⑦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量一定大 ⑧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率一定大

2021-2022年高一物理课件及试卷:v-t与s-t图像专题复习导学案

2021-2022年高一物理课件及试卷:v-t与s-t图像专题复习导学案

高一 物理导学案
图像问题(一)
一 图像地位
(1)每年2~3题
(2)难度大,每年学生得分率低
二 解法指导
(1)图像与数学表达式画出来
(2)与坐标系(一维,二维)
(3)先看各轴的含义和物理意义,标度,单位
(4)分析截距,斜率,面积,交点含义。

(5)建立对应的物理情景(注意实际生活联系)
(知识归纳)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时间
图象(x-t 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t 图象)
一、 匀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
x-t 图象表示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是一条。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 ,即v = 。

二、 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
1. 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
⑴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 。

⑵从图象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
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
⑵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

⑶可以根据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
⑷还可以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
即a = , 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
三 应用举例
例1.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开始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
列对两物体在0~t 2时间内的运动分析,正确的是( )
导学案课题
图像问题导学案 编号 WlBX1-2 学科:高一物理
课型:习题课 版本:人教版A 主编人:张东洋 审稿人:杨振峰 使用人:高一学生。

st图象和vt图象专题[指南]

st图象和vt图象专题[指南]

st图象和vt图象专题[指南]s-t图象和v-t图象专题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一、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s-t图象表示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即v=,如右图所示。

二、直线运动的v t-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⑴匀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是与。

⑵从图象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是⑵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

⑶可以根据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⑷还可以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即a=,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三、区分s-t图象、v t-图象⑴如右图为v t-图象,A描述的是运动;B描述的是运动;C描述的是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物体作运动;C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作运动。

A的加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加速度。

图线与横轴t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

1vvs⑵如右图为s-t 图象, A 描述的是运动;B 描述的是运动;C 描述的是运动。

图中A 、B 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物体向运动;C 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 向运动。

A 的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 的速度。

⑶如图所示,是A 、B 两运动物体的s —t 图象,由图象分析A 图象与S 轴交点表示:,A 、B 两图象与t 轴交点表示:, A 、B 两图象交点P 表示:, A 、B两物体分别作什么运动。

四、图象与图象的比较:(自学)-图象与图象图象速度示加速度S S例题讲解例题1. 两个物体a 、b 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

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右图所示。

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时a 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B.a 做匀减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C.a 、b 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D.在t=3s 时刻a 、b 速度相等,恰好相遇变式:某同学从学校匀速向东去邮局,邮寄信后返回学校,动情况s-t 图像应是图应是( )例题2、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0-t 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1-t 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B .在0-t 2时间内火箭上升,t 2-t 3时间内火箭下落C .t 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变式: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 )A. 2s 末物体返回出发点B. 4s 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C. 3s 末与5s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8s 内物体的位移为零例题3. a 和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和b 所示. 在t1时刻: ( BD) A .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B. 它们的加速度方向相反v v v C. a 的速度比b 的速度大 D. b 的速度比a 的速度大变式: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则 ( AC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高度为3 mC.两个过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都为10 m/s2D.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例题4:如图1所示为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下列关于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 说法正确的是 ( C )A .,a 随时间减小B .,a 随时间增大C .,a 随时间减小D .,a 随时间减小课堂练习:1. 下图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速率相同,3B.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不同.C. 运动速率不同,3秒内经过路程不同,但起点位置相同.D. 均无共同点.2、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0-t 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1-t 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B .在0-t 2时间内火箭上升,t 2-t 3时间内火箭下落20vv v +>20v v v +>20v v v +<20v v v +=C .t 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3、右图所示为A 和B 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t=0时,A 、B 两质点的速度均不为零.B.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运动得比B 快.C. 当t=t 1时,两质点的位移相等.D. 当t=t 1时,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4、(1)如下左图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为,0---t 0时间内速度方向为,0速度方向为。

高一物理运动学图像st图像vt图像at图像

高一物理运动学图像st图像vt图像at图像

1.5图像一、s-t图像:(涉及概念:时间与时刻、位置、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斜率)1、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各种情况下的运动情况:2、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3、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4、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5、甲、乙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3s末甲乙相遇;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0-3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多3m;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近;B、0-3s内甲、乙的位移相等;C、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取向右为正方向,4s末甲在乙的左边;6、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提前2s出发;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甲比乙物体的速度大;D、3s后乙还能追上甲;7、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8、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C、乙一直在甲的前面;D、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E、3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10、一汽车先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了3s,位移为10m,然后停下休息了2s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2s的位移为10m,然后立即返回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5s回到出发点,画出该汽车运动的x-t图象。

(精心整理)高中物理v-t,s-t图像专题

(精心整理)高中物理v-t,s-t图像专题

S-t图像1.图像描述的是:不表示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

2.图像是倾斜的直线表示:3.图像与时间轴平行是表示:4.图像的斜率的大小表示:图像的斜率正负表示:5.两图像交点表示:6.图像与时间轴交点表示:7.图像与时间轴交点表示:8.图像与纵轴的交点表示:9.从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出物体在某时刻的和某段时间内的并能计算出该段时间内物体的,可以看出物体从什么时刻开始运动和开始运动的。

1.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E.甲在第三秒末速度为0 F.乙在第三秒末速度为0 G.甲在3s内位移为负值 H.乙在3s内位移为负值V-t图像1.图像描述的是:不表示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

2.图像是倾斜的直线表示:3.图像与时间轴平行是表示:4.图像的斜率大小表示:图像的斜率正负表示:5.两图像交点表示:6.图像与时间轴交点表示:7.图像与时间轴交点表示:8.图像与纵轴的交点表示:9.从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出物体在某时刻的和某段时间内的并能计算出该段时间内物体的,可以看出物体从什么时刻开始运动和开始运动的。

2.右图是甲、乙两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s-t图像,则()A.甲、乙都做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C. 甲比乙晚出发t1时间D. 乙比甲的运动要快些E.甲乙在t1后相遇F.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3.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 )A. 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头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 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 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1.0-4s物体做运动,速度为,位移为;2.4s-8s物体运动,速度为,位移为;3.8s-10s物体做运动,速度为,位移为;4.10s-14s物体做运动,速度为,位移为;5.10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后6s内的平均速度为7.物体在那些时刻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8.物体在第2s末和那个时刻所处位置相同?9.根据上图画出对应的v-t图像。

运动学图像专题练习题

运动学图像专题练习题

运动学图像专题练习题一、速度时间(vt)图像1. 一辆小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小车在4秒末的速度。

2. 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5秒内的位移。

3. 一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前3秒内的位移。

二、位移时间(st)图像1. 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的速度。

2. 一物体从原点出发,其s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3秒时的位置。

3. 一物体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前4秒内的平均速度。

三、加速度时间(at)图像1.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a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2秒时的速度。

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加速,其a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4秒内的位移。

3. 一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其at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前3秒内的位移。

四、综合分析题1.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和s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

2. 一物体在斜面上做直线运动,其at图像和s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4秒时的速度。

3. 一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和a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6秒内的位移。

五、速度位移(vs)图像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其vs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经过5米时的速度。

2. 一物体的vs图像呈线性关系,如图所示。

求物体的加速度。

3. 一物体的vs图像如图所示,求物体在位移为10米时的加速度。

六、力位移(Fs)图像1.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变力作用,其Fs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位移为4米时的合力。

2. 一物体在斜面上受到恒力作用,其Fs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位移为6米时的加速度。

3. 一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和推力的作用,其Fs图像如图所示。

求物体在位移为8米时的净力。

七、能量位移(Es)图像1. 一物体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其Es图像如图所示。

s-t图象、v-t图象题集

s-t图象、v-t图象题集

s-t 图象、v-t 图象题集4、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一时间图象。

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2s C .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D .乙比甲早出发t 1的时间5、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 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 1 B .当 t = t 2 时,两物体相遇 C .当t = t 2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当t = t 3 时,两物体相距s 16、有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与乌龟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兔子与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的B .兔子与乌龟在赛程内曾有两次相遇C .在O 至t 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的平均速度相同D .整个赛程内兔子与乌龟均做匀速直线运动7、老师讲了一个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老师所讲的故事情节,乌龟和兔子的位移随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 ( )A.发令枪一响,乌龟先跑出去,兔子过一会儿才跑出去B.兔子先加速前进,中途匀速前进,最后又加速前进C.乌龟一直匀加速前进D.兔子先通过预定的位移S m 到达终点8、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s —t 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B. 甲物体作曲线运动C .三个物体在0—t 0时间内平均速度丙乙甲v v v ==D .三个物体在0—t 0时间内平均速度丙乙甲v v v 〉〉9、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S 0 S 0/2 0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 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分队行军路程乙甲s s 〉 B .小分队平均速度乙甲v v 〉 C. y-x 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 图象 D. y-x 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 图象10、在乒乓球比赛时,运动员在发球前喜欢让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到球拍上,与球拍多次碰撞后静止在球拍上,再开始发球,下图反映的是此过程中哪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A 、位移B 、路程C 、速度D 、加速度21、下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有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v 2、a 2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A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反 B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同 C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反D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同2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 :1B 、位移大小之比为2:1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23、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关于该质点在前4s 内运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相反C.前2s 内做匀减速运动0 t 1 t 2t/sv(m/s)D.4s 内的位移为零24、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 、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 、在t = 4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25、如图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A .3s 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B .3s 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南D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北2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已知物体在前2s 内向东运动,则根据图线作出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4s 内始终向东运动B .物体在4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西 c .物体在4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先向西,后向东 D .物体在第2s 回到出发点27、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升空,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 .在t 2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B .在t 4时刻火箭落回地面C .在t 1至t 2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D .在t 2至 t 3时间内火箭静止在最大高度处28、电梯上升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A 、6m B 、39m C 、0m D 、30m29、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物体在4s 至6s 内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和物体前10s 内的位移s 分别为( )A 、a =2.5m/s 2,s=40mB 、a =2.5m/s 2,s=95mC 、a =5m/s 2,s=95mD 、a =5m/s 2,s=30m第29题图1-1 第28题图t30、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不能够说明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有 ( )31、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 .往复运动B .作匀变速直线运动C .朝某一方向作直线运动D .不能确定3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看出物体 ( )A .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B .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 .该物体任意两秒内的位移为零D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3、如图为两个物体A 和B 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作匀加速运动的v-t 图线。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st图像和vt图像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st图像和vt图像

专题:s-t图像和v-t图像【导学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命运所压倒。

——德国贝多芬【导学目标】1. 掌握位移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与应用。

思考题1.匀速直线运动在s-t图像和v-t图像中分别怎么表示?2. 重点掌握s-t图象和v-t图象两种图象的联系的区别。

思考题2. s-t图象和v-t图象的区别在哪里?3. 把握与两种图象相联系的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思考题3. s-t图象和v-t图象是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吗?【导学过程】知识补充:斜率定义1:直线倾斜角的概念: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2:直线斜率的概念:直线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直线的斜率. 常用k表示,tankα=斜率的意义: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倾斜程度越大,斜率越大,,倾斜程度越小,斜率越小。

斜率的正负:直线左下右上时,斜率为正值;直线左上右下是,斜率为负值。

直线斜率公式:k=斜率的物理意义:1. s-t图象的物理意义是,在s-t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

直线斜率为正,表示质点运动,直线斜率为负,表示质运动,若图象为曲线时,某点的斜率表示曲线上该点的速度。

2. v-t图象的物理意义是,在v-t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

直线斜率为正,表示质点运动,直线斜率为负,表示质点运动,在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在表示。

3. 不管是位移图像还是速度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实际轨迹。

在位移图象中交点表示两物体;在速度图像中交点表示两物体。

问题1. s-t图象及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及特点是什么?例题1..对于s-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图象图象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变化率②表示物体静止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静止表示物体静止④表示物体自s0位置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表示物体以v0的初速度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物体此时刻相遇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物体此时刻的速度是相同的⑥t1时刻的位移s1t1时刻物体的速度v1⑦与④平行,表示速度相同与④平行,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程度相同问题2.s-t图象和v-t图象的相互转换问题例题2.一质点的s-t图象如左图所示,那么此质点的v-t图象可能是下图所示中的(??? )图a三、目标检测1.如图所示,I、II两条直线分别描述P、Q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vt和ST图像

vt和ST图像

②①③ ④ ⑤0 s t t 1s 1 ②①③④⑤0 vt t 1v 1运动图像的应用图象的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s —t 图象和v —t 图象. 一. S —t 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③表示物体向相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④交点三个物体在同一时刻相遇⑤t 1时刻物体的位置距坐标原点s 1远 二.v —t 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④交点表示在某一时刻三个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⑤t 1时刻物体的速度为v 1(图中三角形的面积表示①物 体在时间t 1秒内的位移 速度——时间图象特点:①因速度是矢量,故速度——时间图象上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 个方向,t 轴上方代表的“正方向”,t 轴下方代表的是“负方向”,所以“速度——时间”图象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如果做曲线运动,则画不出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②“速度——时间”图象没有时间t 的“负轴”,因时间没有负值,画图要注意这一点;③“速度——时间”图象上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代表的该点的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④“速度——时间”图象上表示速度的图线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三.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线是曲线,每点的切线方向 的斜率表示该点的加速度大小. 规律方法 1、s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应用例1. 甲、乙、两三物体同时同地开始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一时间图象如 图所示,则在t 0时间内,甲、乙、丙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分别是: V 甲 V 乙 V 丙(填“>”、“=”或“<”),它们在t 0时间内平均速率大小关系为V /甲_V /乙_V /丙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对于图象问题,要求把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规律与图象表示的物理含义结合起来考虑.例2.(09年广东物理)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A.0-2s内的加速度为1m/s 2 B.0-5s 内的位移为10mC.第1s 末与第3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1s 末与第5s 末加速度方向相同例3(09年广东理科基础)3.图1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

八年级物理s-t图像专题(含答案,涵盖整个初中)

八年级物理s-t图像专题(含答案,涵盖整个初中)

八年级物理s-t图像专题(含答案,涵盖整个初中)图像专题1.如图所示是一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为5m/sB.从计时起再经过2s,物体又前进了10mC.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2.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关于该物体的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0s-4s物体的速度是4m/sB.4s-8s该物体的速度是4m/sC.4s-8s该物体处静止状态D.8-11s物体的速度是7m/s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C.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4.下列四幅图象能反应匀速运动的是()A.甲、乙B.乙、丙C.甲、丁D.乙、丁5.图象是表示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形象表达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所示图象中正确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的是()A. B. C. D.6.甲、乙俩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运动速度比乙大B.在60m处他们的运动速度相等C.60m后,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60m后,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8.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9.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 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36米B.v甲<v乙,s=12米C.v甲>v乙,s=36米D.v甲>v乙,s=18米10.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11.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1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1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甲车的速度最快B.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后运动C.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D.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1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s-2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2m/sB.2s-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2m/sC.3s-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1m/sD.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15.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在10s~20s内,甲同学静止不动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16.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作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作出的下列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不相等C.通过30m的路程,甲车所用的时间比乙车的长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东运动的17.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相同方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都在做变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乙的速度等于4m/sD.经过3秒,甲车在乙车前面0.3m处18.如图所示为汽车沿直线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象.其中纵轴表示汽车离开出发点的路程,横轴表示时间,请根据此图分析汽车的运动情况.(1)汽车在OA段和BC段做 ______ (“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汽车在OA段的速度为 ______ m/s.(3)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 m/s.19.如图1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 ______ s内通过的路程.从v-t图象中可看出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能利用这一点很方便的计算出路程.小明同学在笔直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步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则从出发到20s这段时间内他通过的路程是 ______ m,在120s这一时刻他距出发点 ______ m.20.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甲、乙.其相对同一参考点O运动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则:(1)甲在乙运动 ______ s后开始运动,乙的速度为______ m/s.(2)两物体相遇时,乙车行驶的距离是 ______ m.(3)相遇前,两物体最远相距 ______ m.21.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______ m/s,静止的时间是 ______ s,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 s.22.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______ 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______ m,图中的a点表示 ______ .23.如图甲、乙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在30s内的运动情况,其中甲物体的图是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乙物体的图是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比较甲、乙两物体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则甲的平均速度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平均速度.乙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2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1)乙车的速度 ______ ;(2)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______ 和 ______ ;(3)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______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______ (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2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是 ______ m/s;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 ______ ;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______ .2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______ (甲/乙)的速度更大,则在8s时甲与乙相距 ______ m.27.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等路程的直线运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s=vt.在它的v-t图象中(如图1),阴影矩形的两个边长正好是v和t.可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对应着v-t图象中阴影的面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也有类似的关系.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线运动.现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做匀加速运动,如从静止开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则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在10秒末速度达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1)从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在如图2中作出汽车在1分钟内的v-t图象;(2)求这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28.狗和兔子从同一地点O出发,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到B点,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则:(1)狗和兔子在前10s ______ 运动得快.(2)狗从O点运动到A点,共需多长时间?(3)兔子在前50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29.小芳骑自行车从柳树镇到龙凤峡去参观国家地质公园,如图所示是她全程的s-t图象,小明在小芳出发10min后骑电动车以18km/h的速度匀速地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条路线去龙凤峡.(1)根据图象利用公式计算小芳从柳树镇到龙凤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小明从柳树镇到龙凤峡需要多少min?(3)请你在该图象中画出小明骑电动车的s-t图象,并通过图象回答小明大约在出发多长路程后追上小芳?答案和解析【答案】1.D2.C3.A4.D5.A6.C7.D8.C9.D 10.C 11.A 12.C 13.C 14.C 15.AB 16.ACD 17.ABD18.匀速;5;519.2;20;8020.3;1;5;821.1;4;722.甲;10;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23.小于;0.7524.4m/s;甲;乙;向后运动;静止25.4;甲、丙;12:526.甲;0.827.解:(1)由题知,汽车在教练场上从静止开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则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在10秒末速度达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所以0-10s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50s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画出汽车在1分钟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2)由题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等于v-t图象中对应着的面积,由图2知,汽车在1min内行驶的路程:s=×(50+60)×10m=550m.答:(1)从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汽车在1分钟内的v-t图象见上图;(2)这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550m.28.兔子29.解(1)由图可知,小芳运动的总路程s=15km,所用时间t=70min,小芳的平均速度:v==≈12.9km/h;(2)由v=得小明从柳树镇到龙凤峡需要时间:t′===h=50min;(3)小明运动的总路程s′=15km,所用时间t′=50min,描点、连接得图象如下:根据图象可知小明大约在出发8km路程后追上小芳.答:(1)小芳从柳树镇到龙凤峡的平均速度是12.9km/h;(2)小明从柳树镇到龙凤峡需要50min;(3)小明骑电动车的s-t图象如上;小明大约在出发8km后追上小芳.【解析】1. 解:A、由s-t图象可知,物体的路程s=20m-10m=10m,运动时间t=2s,物体的速度v===5m/s,A说法正确,。

初二物理运动快慢st、vt图像专项

初二物理运动快慢st、vt图像专项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
s(m)匀速直线运动600C的图像是一条
倾斜直线,表
400
B
示作匀速直线 运动的物体,
200 A
通过的路程与 所用的时间成 正比。
0 10 20 30 t(s)
S-t图的应用:
S/米 A
B
10
4
o2
5 t/秒
思考:是否 匀速直线运 动的图线都 过原点?
S-t图像的其它形式:
(1) s
(2) s
s0
o t0 t
o
t
⑶s
s0
ot
v-t图像
与s-t图像一样,v-t图像也可由 描点法得出
V/m·s-1
AB C
20
一条平行于 时间轴的直 线,纵轴上 的截距表示 速度大小
o 10 20 30 t/s
v-t图的应用:
v/m·s-1 10 5 0
6 t/s
s-t、v-t图的相互转换
其他的v—t图:
v
v
o
to
t
练习
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 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 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和_____; 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
S/米 20
甲 S/米
8

10
4

O 1 2 3 4 5 t/秒 O 1 2 3 4 5 t/秒
根据s-t图象,画出相应的v-t图象。
s/m
40
v/ms-1
8
20
4
0
5
10
15 t/s
0
t/s
5 10 15
方法:由s-t图像唯一求出速度(v=s/t)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和vt图象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和vt图象

识 C.大小100m/s2,方向水平向左
点 应
D.大小100m/s2,方向水平向右

问题8:火车紧急刹车后经7s停止设火车作
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 2m,则火车在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和开始刹 车时的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首先将火车视为质点由题意画出草 图:
知 识 点 应 用
小结:匀变速直线运动
知 识 点 追不上时两车间的最小距离为 应 用
2、一质点由A点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 部分是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加速度 为a2的匀减速运动,抵达B点时恰好静止.如果 AB的总长度是s,试求质点走完AB所用的时间 t.
知 识 点 应 用
问题9: 甲乙两车从同地点出发同向运动
其v-t图象如图1-9所示,试计算: 1)从乙车开始运动多少时间后两车相遇 (2)相遇处距出发点多远? (3)相遇前甲乙两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小在数值上等于图象的斜率。 如图1-3所示。

2)v-t图象表示速度与时间关系 的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图象表
点 精
明,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如 果图象与横轴的距离愈大,速 度就愈大。利用图象可以求出

位移。物体在时间t内发生的位
移,数值上等于矩形OABt的面
积。如图1-4所示:
巩固练习:
1、 图2-8所示为四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图像试 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
知 识 点 应 用
2.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s-t图如图
2-17所示,则
AB
A.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经t=5s,甲、乙两物体相遇,
C.经t=10s,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都降为零.

s-t,v-t图像习题

s-t,v-t图像习题

s-t,v-t图像习题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则由图像可知:A.3~4 s 内质点位移为-2 m ,加速度为4m/s2B.4~6 s质点的位移为-4 m,加速度为-2m/s2C.0 ~4 s 内质点位移为8 mD.6 s 内质点发⽣的路程为12m2.某⼈骑⾃⾏车在平直道路上⾏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车开始⼀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实际的⼤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实际的⼤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实际的⼤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3.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由图可知()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向相同,且v A>v BB.两物体由同⼀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4.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由图可知 (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向相同,且v A>v BB、两物体由同⼀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 5s内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5.如图是甲、⼄两物体相对同⼀原点的s-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都做变速直线运动sB. 甲、⼄运动的出发点相距1C. ⼄⽐甲的运动要快些t时间D. 甲⽐⼄晚出发16.如图是某运动物体的s—t图像,则它的运动情况是. ()A.开始静⽌,然后沿斜⾯下滚B.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然后逐渐变慢C.开始静⽌,然后向s的负⽅向运动D.先沿⼀个平⾯滚动,然后沿斜⾯下滚7.如图是甲、⼄两物体在同⼀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t = t2 时,两物体速度相同.B.当t = t2 时,两物体相遇.C.当t = t2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 = t3 时,两物体相距s1 m.8.如图是⼀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B段表⽰车静⽌B.BC段发⽣的位移⼤于CD段发⽣的位移C.CD段运动⽅向和BC段运动⽅向相反D.CD段运动速度⼤于BC段运动速度9.如图所⽰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问题中考专项
本次课程介绍 | 目录
01 考情分析
02 教学目标
03 新课讲解
04 课堂小结
05 课后作业置
2
考情 分析
3
1.沿同一条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A、B,运动时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
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物体B的运动速度为
m/s,当t=4s时,物体A、B之间的距
28
25.下列几个描述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中,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29
26.甲、乙两人同时从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下左图所示, 下右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
30
27.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 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 不正确的是 ( )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km/h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
8
6.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 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
7.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 错误的是 (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 B.4~8 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 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25
22.下列各图中,表示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的是 ( )
A.
B.
C.
D.
26
2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 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
27
24.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 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 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10
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人在长25m的游泳池中游了两个来回的路程——时间图象,对该图象
进行定性分析可得出结论①

11
9.如图是一辆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 ) A.在0~1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1s~2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C.在0~3s内小车移动的距离为2m D.在0~3s内小车移动的距离为1m
6
4.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如图中反映了甲、乙两人运动路程与时间关系,下列描 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都做加速运动 B.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 C.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D.相同时间内,乙跑过的路程比甲的长
7
5.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相遇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离为
m。
4
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 示.两小车的速度关系及运动6秒后两小车之间的距离s为( )
A.v甲<v乙;s=1.2米 B.v甲>v乙;s=0.6米 C.v甲>v乙;s=1.2米 D.v甲=v乙;s=0.6米
5
3.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 多少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什么方向运动?
12
10.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 回答下列问题: (1)骑车者与跑步者是否同时出发?_______(选是或否); (2)跑步者前进200米路程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秒; (3)骑车者的速度为_______米/秒,跑步者的速度为_______米/秒。
18
16.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9
17.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 ) A.甲车快 B.乙车快 C.甲走的路程比乙车大 D.甲走的路程比乙车小
13
11.如图是某运动员训练时的s-t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1)运动员在AB段处于 (选填“运动”或“静止”)状态。 (2)OA段运动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运动的速度。 (3)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km/h。
14
12.如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 )
15
13.甲乙两人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分析图象可
知,两人中
的速度更大,乙的速度为
m/s,在运动过程中,若以甲为参照物,
乙是
的。
16
1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17
15.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 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 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22
20.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则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23
2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 关系的图象是 ( )
24
2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20
18.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21
19.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 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 C.乙到达P点时,甲离Q点6米 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