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师范类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美术教育实习模式探析
随着 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 的深 入推进 , 课程资 源的建设成 为 当前教 育界关注 的热点 问题 。如何有效开发 美术课程 资源 , 拓 宽美术教 学内容 , 增强美术教育的形象性与艺术性 , 当前我们 是
一
到 督导作用 , 过个人或 集体 的座 谈 、 通 问卷调查 、 学抽查 、 教
择实 习学校 , 并协助实 习学校独立 完成 相关教 学计划 , 目的在 于
培养 学生的独 立工 作能力。这样的实 习过程能使 师范生更加 明
1 9 4
对课程的整体 设计, 只是一些相关概念 和 图片的简单 导入 。
笺 锹唷 开 览
确 自己的学 习 目标 , 使其 通过对 专业知识 的主动探 究 , 高专 提 业技 能水平 , 为其今后走上 中小 学美术教 育工作 岗位树立 了信
程 。随着 中小学美术 课程教 学体 系改革的不 断深化 , 学校 需要
目前 , 在地 方高师院校美术教 育实 习评价 过程 中, 实习分数 大 多是 由实习基地 的指 导教 师和学生所在学 院的指导教 师按 比 例进 行 综合评定 。这 种 实 习评价 模 式往往缺 乏 真实 性和客观 性 , 杂 了过 多的主观色彩 , 习生 的实 际课 堂教 学情况很少被 参 实 考虑在 内。同时, 习工作 的总结 方式较为单一 , 实 实习生在 实 习 结束 后只需 要上交一份 书面实 习总结 , 指导教 师做 好评定 后往 往只是作存档处理 。这 种实 习评价和 总结模 式无 法调 动师范生 教育实 习的积极性 , 使得实 习课程收获甚微 。
科的教科研工作 , 加强实 习生和指 导教 师之 间的交流 , 对实 习期 间出现 的问题进行 系统 的反 思和 总结; 第三学年 , 由学 生 自主选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师美术师范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以泰州学院绘画(师范)专业为例
□夏伊乔I以泰州学院绘画(师范)专业为例核心素养视域下高师美术师范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摘 要:该文围绕核心素养的观点,聚焦学校美术教育的领域,提出了对于高师美术师范专业的发展要求,剖析了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现状。
该文以泰州学院绘画(师范)专业的课程建设为例,提出了对于加强与改革高师美术师范专业课程的几点思考。
该文作者提出围绕地方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资源、增强专业课教学与 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联系、加强美术师范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改革的具体举措,以期为高师美术师范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师美术师范 课程改革与实践一、 基本概念研究“核心素养”指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研究成果正式发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 会参与三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 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1]o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宏观概念,应分解为学科素养, 才能落地生根。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图像识读,学会看的素养;第二,美术表现,生活中使用美术技能的素养;第三,审美判断,培养审美 趣味;第四,创意实践,想到便立即去做;第五,文化理解,能理解作品的文化意义。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有四大关注点:第一,从问题入手,在选择、应用、反思解决问题的多种技能与方法的过程中,展开学习的过程;第二,从美术技能入手,通过反复练习,学习并掌握一种美术制作技巧;第三,从视觉入手,以美术的视觉表达要素,引导学生审美敏 感度、艺术素养的提升;第四,从跨界入手,以美术与生 活经验、信息的跨界衔接,引导创意实践。
如何通过高师院校美术教育课程,培养具有创新 能力与持续发展特征的美术教师,是从美术教师培养的源头上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河北高师美术教育的改革探究
着 。 高等 师 范 美 术 教育 ,肩 负 着 为 基 础 教育 输 送 美 育 师 资 的 重 任 ,将 直 接 关 系 到基 础 美 术 课 程 改 革 的可 持 续 发 展 和 美 术 新课
程标 准能 否 顺 利 得 到 实施 。这 也 对 高 师 美术 人 才 培 养 的培 养 目 标 、 学 模式 等方 面提 出 了新 的 挑战 。因 此 , 讨 如 何 根 据 基 础 教 探
教育 的变 革 发 展 , 时 改 革 和调 适 高 师 美 术 教 育 , 于 培 养 出适 及 对
而 河 北 高 师美 术 教 育 专业 现行 的课 程 体 系及 教 学 大纲 基 本
是 以原 国 家教 委 统 一 制 定 的教 学 大 纲 为 标 准 的 。就 河 北 科 技 师
范学 院 的培 养 方 案 来 分 析 , 共 科 目有 政 治 理论 、 学英 语 、 公 大 体 育、 息技术基础 、 信 职业 生 涯 规 划 、 育 学 、 教 心理 学 等 ; 术 专 业 美 科 目包 含 素 描 、 彩 、 成 、 术 史 、 术 概 论 、 视 与 解 剖 、 色 构 美 艺 透 线 描 、 算 机辅 助 设 计 等 : 课 程 设 置 上缺 乏 经 典 艺 术作 品 赏 析类 计 在
题:
科 的跨 学 科 融 合 。 总体 来 说 , 于 培 养 学 生综 合 文 化 素 质 和 创新 对
能力 的课 程 有所 欠 缺 。
1 _ 术 教 育 的教 学 方 法 过 于 传统 , 学 手段 过 于 单 一 , 学途 3美 教 教
径不 丰 富
目前 , 师美 术 教 育 的 教学 方 法 依 旧 沿袭 着 传 统 的“ 傅 带 高 师 徒 弟 ” 教 学模 式 。 学 过 程 主要 为学 生 自己 进行 美术 技 法 上 的 的 教 练 习 , 摹 和 写 生 作 品 , 师 现 场 指 导 , 学 生 与 教 师 之 间 平 等 临 教 而
浅谈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和观念
设 一些 美术 欣 赏 课 。使 学 生 在 对 绘 画 的 品 位 、 赏 和 反 思 中 提 高 审美 能力 。 为 欣 成 个懂 得艺 术 和能 够 欣 赏 美 的 人 。这样
一
才 能在 今 后 的 中小 学 美 术 教 育 工作 中 自
美 享受 。在 现 代 化 建 设 的各 个 领 域 和 人
【 关键词傣 质教育; 美术教育: 改革: 综合素质; 研究型
美 术教 师不 仅 仅 是 传 授 一 种 绘 画 技
巧 , 重 要 的 是 思 维 和语 言 , 导 学 生 在 更 引 神 。艺 术 设 计 是 一 门综 合 性 并 与 其 它 学
科 相 交 叉 的 学 科 .它 涉 及 的 领域 有 自然
术 基 础 教 育 工 作 是 非 常 不 利 的 。 因此 在 高 校 教 育 中 要 运用 选 修 课 、 修 课 、 践 必 实 课 等 多 元 的 方 式 。 美 术 教 育 专业 知识 、 将 技 能 训 练 和 学 生综 合性 知识 素养 的学 习 有 机 地 统 一 、 合 实 施 , 能 达 到 培 养 较 综 才
意识 , 高 审 美 的 能 力 。 么 从 教 育 的 角 提 那
度看 , 有艺术设计教育的美术教育 , 没 是 不 完 整 的 。 充 分认 识 艺 术设 计 教 育在 教 育 中 的 积 极作 用 和 意义 ,给予 艺 术 设 计
的 优 秀 人才 教 育 任 务 。 要完 成 这 一 任 务 。 就 需要 高 等 师 范美 术 教育 教 学 体 系 转 变 到 培 养 懂 艺 术 教 育学 、心 理 学 的学 术 研 究 型美 术教 师 。 师 范教 育 阶段 要 初 步 掌
高 素 质 全 面发 展 的新 型 中小 学 美 术 教 师
职前美术教师教学能力的专业引领——新疆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在人们 的 习惯 思维 中, 美 术教 育最应 凸显的是美 术的技术
层面 , 如 国画、 油画、 版 画的表 现技 法, 画面 的色彩 、 构 图等表现 方法 , 其 实不然。教 师和医生、 律 师一样 , 是一种职业, 有其独特 的专业化要求 , 这 种专业化是其 他行 业从 业人 员无法实现的 , 美 术教 师的专 业化更是如 此。随着近年来美术课 程 改革 的推 进 ,
{ 竹 《1 ; 竹
职前 美术教 师教学 能力 的专业 引领
新疆 师范 大学美术教 育专业人才培养 的探索 与思考
口王晓 玲
摘 要: 基 于 目前全 国高师美术教育发展的 大背景 , 结合新疆 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教 学实践 , 笔者从培养对 象、 专任教师 、 课程
设 置三方面入 手, 探 索如何提升 高师 美术教 育质量 , 实现 美术教师职业化教育 。
关键 词 : 美术 教 师 职 业 教 育 教 学 能 力
高等 师范院校美术教 育承担 了培 养美术人才 、 为中小学输
送合格教 师的重要责任 。高等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实 际上就是美 术教 师职业化教育。
1 . 培 养 对 象 的 最 优 录 取 原 则
目前 , 社会 对基础美术教 育 的重 要性 已达成共 识。 “ 学校 美 术教育为青少年提供 了一个绝好 的发展创造 力以及理 解多元文
一
、
高 师美 术教 育与基础 美 术教 育 的关 系
高师 美术教 育对基 础美 术教 育起到 引领和 培养 师资 的作 用, 同时又需要 不断适应基础美 术教育教 学的要求。高 师美 术 教 育能够 实现 个人职业取 向的纵深发展 , 其培养 出来 的人才将
走上各地教 师 岗位 , 为全 民素质提 高而工作 。 因此说高 师美 术 教 育能够指引 中小学美术教 育的教 学观念 和方法, “ 这 种引领 作 用具体体 现在 : 其 一, 研 究基 础美术教 育的理论 方面的成果若 得 到社会 的认 可 , 就 可 以起到 引领 的作用 ; 其二 , 高师美术教 师参 与到编写课 程标准 的过 程 中, 起 到 了引领 的作 用; 其三, 高 师美 术教 师参 与到相关美术教材 的编写 中, 起到 了引领作用 ; 其 四, 高师还承担 了教育部对美术教师 的培训任务 , 如‘ 国培计划 ’ , 为
对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分析
・186・摘要: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是美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具有实践性强、理论性丰富以及综合应用性高的显著特点。
通过对它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中学美术教学的基本知识,并且形成一定的教育理念,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同时还能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
但是随着教学主体、教学环境以及教学需求发生的转变,传统的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解决。
本文主要从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举措来展开综合的论述。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改革;问题;分析;措施高师院校担任着为我国培养教育人才的重要作用,在教育体制全面改革的大环境下,审视自身的不足与现代教育发展的切实需求,对于教育人才的高效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美术教学论课程作为培养美术教育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对其实施改革,并让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是适应当前发展的重要举措。
下面我们就对其课程改革展开综合性的论述。
一、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对其改革的必要性展开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改革的环境、目前尚且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我们评估目前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所存在的差距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详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美术教学论课程存在主客观的问题我国高等院校在实施美术课程的过程中,制定了验收和试讲等制度,明确了实习要求、见习制度和相关的教学规定,并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和检验,定期进行学生比赛和教育实习汇报等,以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是我国目前的美术教学论课程存在着教学质量较差、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培养力度不足和教学监管不完善等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该课程学习成绩的提高。
此外,教学设施缺乏、学生创新水平、自我学习能力、逻辑性较差,缺乏系统的文化理论知识等,阻碍了美术教学论课程的发展,因此,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改革,提高对美术论课程的重视水平,减少在课程客观和主关上存在的问题。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课程改革初探
( )在 高师美 术教育 专业 素描 教 学 内容 的安排 1 上 ,应 以基础 训 练 内容 为 主 ,适 当调整课 程 内容 的
设 置。 另外 ,从 师 范实用 性 的角度 而言 ,要 使学 生 能够胜 任 中小学 素描 教学 、课外辅 导 工作 ,就必 须 要 求素 描 的教学 要达 到一 定的 规格 ,使 学生 熟练地 掌握素 描 的基本 绘 画技能 和理 论基 础知识 ,并具 有 定 的创造 力和 不 断 自修进 步 的能 力 。
的 问 题 ,提 出 了 几 个 方 面 的课 程 改 革 建 议 。 关 键 词 : 高 师 ;素 描 课 程 ; 改 革 ;建 议
素描 课程 是 高等师 范 院校 ( 以下简称 高师 )美 术教 育专业学 生的必修课 程 ,是 一 门专业性 很强 的、 独 立的基 础学 科 。长 期 以来 ,高师美 术 教育 专业 素 描课在教学模式和形式 、教学观念和方法 等方面 ,受 美 术 院校 绘 画和美 术学 专业 的 影响较 大 ,难 以适 应 基 础教育 的新 标 准和新 要求 ,必 须加 以改 革 。
一
感 与审美 ,更倾 向于突 出个性 而表 现 出相对 独立 的 理论 态度 。由于高 师美 术教 育专 业还 没有一 个 完善 的教 学模 式可 供利 用和参 考 ,再 则 ,现任 教师 大多 毕业 于美 术 院校 ,教学 倾 向近乎 自然地 表 现为 “ 重 表现 ,轻 理论 ” ,至于 一些 师范性 的 课程 ( 育学 、 教 心理学 、师范技能 等 ) ,就 更加被忽 略了 。根据 就业 单位 ( 数为 中小学 )连续 几年 的反馈 ,我们 的 毕 多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
观念 , 视课程 为“ 生在校 获得 的全部经 验”, 教育实 习来检测 上述 “ 学 用 三 类” 课程的教学效果 , 从而视教 育实 习为高 师院校 课程体 系的有机 组成部 和 重 组 学科 课 程 优
调整高 师美术教育专业 的课 程计 划势在 必行。一 是减 少部分绘 画技 分 , 教育实习是理论 与实践结合上 弄懂弄通的重要途 径。只有观念转 变 视 法课 的开设 时间和教学 内容 , 转变教学观念 与要 求。二是增加部分 与基础 了 , 才能像重视 专业课 那样 , 克服重重 困难 , 实施和完善“ 教育实习” 。 教 育联 系紧密的综 合类 的课 程。如 “ 童画 欣赏 与创作 ” “ 工 制作 ” 儿 、手 、 2 丰 富教 育实践 内涵 。高 师教育实践不仅 要重视课堂教 学 , . 还应重视
识, 缺少与实践的联系。4周 ~ 周 的教 育实习对师范 生来 说 , 8 也算不 上一 实践 的观念偏狭 、 内容形式单一 、 时间较少 , 导致 高师毕业生没 有形 成初步 种教育实际能力的培养 , 只能算是 一次简 短的基 础教育 考察 , 成不 了系 的教 育 教 学 能 力 , 能 达 到 预 设 的 培 养 目标 与 要 求 。 形 未
提 高美术素养, 培养教育教学技 能, 形成教 育理 念的过程 。
【 关键 词 】美 术教 育 教 学模 式 案 例 教 学 教 育 实践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 设置 , 一般包 括三 个方面 : 1 公共 基础课 学 生 可 创 造 性 地 获 得 学 科 教 育 学 的 有 关 知 识 和 分 析 决 策 能 力 , 避 免 现 行 () 并 程: 大学语文、 英语 、 思政 、 计算 机、 体育等 ; 2 专业课程 : () 素描 、 色彩 、 国画 的 学 科 教 育 学 、 材 教 法 或 分 科教 学 法 教 授 过 程 中 脱 离 实 际 的 弊端 。 在 学 教 ( 或油画等 ) 三大构成 、 、 中外 美术史 、 艺术 概论 、 电脑美术 、 摄影、 艺术 实践 习教育理论的过程中 , 引入案例教 学可以为学生运 用教育教学 的专业 知识 等 ;3 教育类课程 : () 教育学 、 心理学、 教育科研方法、 术教学论与教 学法、 提供范例与指导。在实施 中, 美 可借 助现代 化 的教学手 段 , 把一 节课完 整的 教育实践等。能否正确认识 和处理好上述 三类课程的 关系 。 关系到高 师的 再 现 或 分 段 播 放 , 学 生 研 究 。 供 教育质量和效率。 目前 ,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 的教 育课程 设置较 为薄弱 , 公共基 础课和 学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师范意识”培养探究
响着人 才的培养 。 因此 , 教 师在 培养美 术 的重点、 难 点, 教学要 围绕着“ 师范” 这个大
识” 。
一
目前我 国的教育正在 向适应社会发展
让 学生能够 掌握美 术技能和 美术理 需 要的方 向进 行各种 改革 , 加 强素质教 育 教 育专 业 的 学 生 时一 定 要 注 重 “ 师 范 意 方 向, 论知识 , 在 将来 的教 学工 作 中能够正确 掌 是 教 育 改革 的 重 要部 分 。 而 艺术 教 育排 康 的审美观 念和 艺术教 育的教 育艺术 , 并 安 排 素 描 课 程 , 版社, 2 0 0 2 .
[ 2 ] 张小鹭. 现代美术教育学. 西南师范大学出
[ 3 ] 仇 春 霖. 大学 美 育. 高等 教 育 出版 社 , 1 9 9 7 .
二、 加 强任课 教 师“ 师范 意识 ”
修课 等几大版块。要培养能 画、 能评 、 能教
[ 1 ] 王 伟. 当代 美 国艺 术教 育 研 究 . 河南人民出
版社, 2 0 0 4 .
教 师必 须认 真研 究课 程设 参考 文 献 : 美术教育作 为素 质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 的 师范类学 生,
、
明确人 才培 养 目标
控和传授。在教 学过程 中教 师要有意识地 素质教 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 , 培 养优秀 的 中
师范意识” 贯 穿于每 一节课 , 从理论 到 小学美 术教 育人 才势在 必行 。 因此 , 对高 长期 以来 , 高 师美 术教 育基本按 照美 将“ 改变学生的学 习导 向性 , 使 学生既掌 等师 范类美术教 育的探讨 , 其 意义 是广 泛 术 学院 的模 式教 学 , 对 自身 的培养 目标不 实践 , 又 掌握知 识的 的、 长期 的, 是有效促进高师美术教育事业 够 明确 。教 学 以培养 学 生 的绘 画技 能为 握绘 画技 法和评论 的能力 , 发展的基本途径。 传授能力。 主, 专业课 的针对性过于 集中, 以培养美术
新课标下的高师美术教改探索
平理论概论 、 思想道德 、 法律基础 、 教育学 、 心理 学 、 英语 、 大学语 文、 计算机 、 体育等 , 存在较大 的局 限性 , 缺少人文科 学课程和 自 然科学课程及艺术类姊妹学科等课程 的设 置 ,造成培养的师范 生知识 面狭窄 , 综合能力不强 , 视野 不够开阔 , 不能对艺术进行
问 题 。 本 文 从 高 师 美 术 教 育 定 位 和 教 育 观 念 的 更 新 到 优 化 课 程 体 系 方 向 的 探 索 进 行 了 阐
述。 关键 词 : 范性 师 新观 念 课 程 体 系
高师美术教育是基础美术教育 教师培养 的摇 篮。随着 基础 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基础美术教 育教学模式 由学科 本位 、 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位பைடு நூலகம்生“ 全人 ” 发展。与此相 比, 高师 美术教育教学改革 明显滞后 于基础美术教育改革步伐 。多年来 ,
教 师 是 人 类 灵 魂 的 塑造 者 , 培 养 的 对 象 是 “ 养人 的人 ” 所 培 ,
方 面 没有 把 理 论 知 识 、技 能技 巧 的学 习和 教 学 能 力 的培 养 有 机
因此 ,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改革首先应该 重视和强调 “ 教育师范 性” 这个特点 。师范性是高师美术教育区别于专业美术教育的主 要标 志, 其师范性决定 了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美术知识 、 专业 理论知识 , 而且还要重视对其进行教学法 、 教育理论及教学技能 等方 面知识的传授 , 使其具备高水平的教学能力。然而 , 长期 以 来高师美术教育教学依 然存在误 区, 如重技能轻理论 、 重专业轻 教育 、 重传授轻实践等 。高师美术教育 的非师范性教学模式导致 美术师范教育在做 与专业美术 院校相 同的事情 ,从而使师范美 术教育偏离了原来设定 的 目标 , 导致 艺术 家过剩 , 而基础美术教 育师资不足 , 且水平低下 , 落后于时代发展 的需要 。随着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不适应社会要求 的专业和学科将 面临淘汰 , 当增加与基础课程教育 改革相结 合的、 适 可提高师范
谈高师美术教法课“导入新课的方法”案例教学的运用
和动机 , 使教师的讲解 自然引到新课 中来 。用 案例说 明 : 比如在 上美 术欣赏课——《 魏晋南北 朝时期 的石窟壁 画》 , 时 我们可 以 放一段 动画片《 九色鹿》 的故事 , 播放 的同时 , 教师对故事 的内容 加 以讲解 , 说明这是壁画表现的一个 内容 , 在学生对故事 内容产
向他人展示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 的典型行为 、 思想 、 情在 内 感 的故事。在师范院校教法课中运用案例教学 , 其优点在于能够使 师范类学生体会如身临其境一样 的教 学实践过程 ,掌握合理 的
教 学 方法 , 以后 从 事 教学 活动 打 下 坚 实 的基 础 。 为 导 入新 课 的方 法 是 师范 类 学 生 必 须 了解 和 掌握 的 教 学 方 法 之一 , 么样使 一节课上得精 彩 , 入新课 是非常重要 的环节 。 怎 导
的经验和知识 , 巧妙地设计 问题进行导人 。案例可运用初 中美术 《 色彩知识》 一课 的导入来说明:
我们人类有各色的服装 、 鱼儿有斑斓的色彩 、 鸟儿有缤纷的 羽毛 …… 自然界的色彩五彩缤纷 、 绚丽夺 目, 这些色彩尽管纷繁 复杂 , 但却有 规律可循 , 么, 那 这些 复杂的色彩有 着什 么样 的能
( ) 一 让学生 了解什 么是 导入 新课 、 处在教 学环 节的什 么 它 位置、 导入 新课这一教 学环节在 美术课教 学中的重要 作用等等。 俗话说 : 良好 的开端是成功 的一半。” “ 每节新授课 的导入犹如一 场精彩的演 出, 首先要有 引人人胜 的序幕 , 唤起学 生的注 意力 ,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然后才能及时的切入主题进入主要教学 环节 中。一节课如果导人得精彩 ,可 以大大增强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为本节课教学 的顺利进行 , 以及学生对本节课知识 的掌握 打 下坚 实的基础 。因此 , 要想使整个教学过程取得 良好 的效果 , 新 课 的导人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 键 , 要想上好 一堂课 , 就必须重 视
高中新课标理念下的高师美术课程改革探讨
的 顺 利 进行 。 高 师 美 术 院校 是 培 养 高 中美 术 教 育人 才 的 摇 篮 ,理 应 配 合 高 中新 课 改 精 神 ,从 教 育 理 念 、课 程 设 置 乃 至教 学 模 式 等 方 面 实施 改 革 ,以 培 养 适 应 高 中新 课 程 特 点 的新 型 高 中美 术教 育人 才 。
下 简称 《 准 》 。 《 准 》提 供 了 “ 术 鉴 赏 ” 标 ) 标 美 、 “ 画 ・ 塑” 设 计 ・工艺 ” “ 法 ・ 刻 ” 和 绘 雕 、“ 、 书 篆
、
增 强 教 育心 理 学 类 课 程 的教 学份 量 并 注重 其 实 用 性
未来 的 教 师 不 仅 要 善 于 面 向学 生 传 授科 学 文
维普资讯
第 2 9卷第 2 期
200 8年 4月
衡 阳师 范学 院学 报
J u n l fHe g a g No ma nv ri o ra n y n r l iest o U y
No 2 12 . Vo . 9
A pr.20 08
中美术 教 育 人 才 的高 师 美 术 院 校 ,理 应 配 合 高 中
新 课改精 神 ,从 教 育 理 念 、课 程 设 置 乃 至 教 学 模
收 稿 日期 :2O 一 O — 2 O8 2 9
基 金 项 目 :湖南 省 教育 厅 一 般 资 助项 目 “ 方 高 师 院 校 教 师 教 育 改 革 与 中 学 教 师 素 质 拓 展 对 接 研 究 ” ( 教 通 [ 0 5 8 地 湘 20 ] O
对 人 生 ,学 会 生 活 。
吸引力 。在 《 准 》 的 理 念 指 导 下 , 目前 全 国 已 标 经相继 出 版 了五 套 高 中美 术 教 科 书 ,新 课 标 教 科 书 为高 中美术 教 育 提 供 了可 以操 作 的蓝 本 。但 是 , “ 课程 的实 施 ,关 键 因素 在 于 教 师 。艺 术 教 师 如 新 何 面对新 课 程 ,应 具 备 怎 样 的 素 质 ,要 如 何 加 强
改革高师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
关键 词 : 高师: 美术技能; 现代派 中图分类 号 : 63 G 3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0027(02 ̄ 15 1 A 10 6720)3 1 O7 f 0
今天, 类文明已 人 悄然迈进了 第3 个千年 世界各国 期,
( 教学内容与当代生活 、 二j 当代艺术严重脱节, 甚至排
我们寻找中国美术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国美术教育的进步和 念 不能 应 也 适 高师 术 育的 求 美 教 要 发展是不无裨益的。
( 高师美术教育体系与专业美术学院拉开距离不 一) 大, 比如说课程设置从形式到内容如出一辙, 这样极大地误
二、 改革高师美术教育的迫切性
高师美术教育 是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的“ 工作母机”承 .
一
及其封建保守文化观念产生了进步的冲击作用 早期到各 造力的培养。 先进国家学习美术的留学生, 回国后 ,e  ̄e国现代美术的发 j - ( 高师美术教育, 四) 对美术教育规律缺乏研究. 没有形 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对美术教育的普及、 民智的 成高师美术教育的特色, 混淆高师美术教育和专业美术教
现代派画家不 荫足于对客观的写实眭 描写, 抛弃写实 育服务的意识, 未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调整, 从而造成了与 性, 追求直觉和潜意识的活动, 把人的内心情感 、 情绪通过
开 新文化的传播等方面做出了 启和 重大贡献 回 2 世 育的差别 顾 0 ( 高师美术教育的师资主要是美术专业院校毕业生, 五) 纪, 美术人才的培养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 纯粹照搬专业美术学院, 他们思想教育的观 作用, 说高师美术教育是功不可没的 在新世纪之初, 教学手段及其方法 应该 。
02 5月 0 1
M a 2 : v, 0
教育·科研·专业——解析新课程背景下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教学研究
纵观 当前高师美术教育现状 , 在各方面都存在明显问题 , 高等 师范 美术院校 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载体 ,是培养中小学
美术 教 育 师 资 的 “ 机 ” 新课 程 理 念的 思想 指导 下 , 统 的 母 。在 传 教育 观 念 受到 冲 击 ,也 对 师 范 美 术 人才 培养 的模 式 提 出 了 挑 战。 对 以下 几个 方面 需要 做 认 真 的探讨 和 研究 :
要 明确 教 学、 研 和创 作 三 者 的 关 系, 立教 育性 、 究性 、 术性 是 师 范 美术教 育教 学 的 关键 。 科 确 研 学 高等 师 范 美术 研 究教 育 、 研 、 科 专业 是 高师 美术教 育的 发展 , 立科 学规 范的课 程 体 系和 评 价体 系 , 建 以及 建 构 中国 美术 教 育 的 精神 品 质 和 语 境 . 有非 常 重要 的意 义 。 具 【 键 词 】高等 师 范 美术 关 教育 科研 专 业
师生 往 往 都 忽 略 了知 识 的 产 生于 发 展 的 过 程 ,忽 略 了 美
专业 知识 , 缺乏艺术教育工作者 的综合素质。另外 , 新课程改 革对 中小学美术教师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淡化 7学科的专业 技能 强度 , 在要求和内容上进行 了“ 降低” 弹性 与“ 的增强。相 反, 还更应该在拓 宽专业知识面 的情况下, 更加注重技能的学 能力 的培养。许 多美术教育者对此无从着手, 简单地 以传统 的教学 和创作状态来应对 当今多变的美术教育形式 在高等美术教育中, 适时适量的引入西方美术观念 、 思维 方式 , 将给学生以很强的示范性和启迪性 , 使之体会到美术创 造过程 中的乐趣 , 以一种高涨的情绪来学习和思 索, 从而到达 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完全用西方的色彩、 素描技能来建构 自己 的美术形态 , 对民族传统美术的价值缺 乏深入理解 , 使外来文 化 占据 了美术教材 、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主导地位。高校美 术教育肩负着 中国美术人才培养和中华民族 文化艺术振兴 的 任务 , 是民族美术发展创 新的重要基础 、 教育理念和方法 , 这 决定 了美术教育的抉择与走向。 高等师范 院校美术师资建设 ,课程体系实践若课程 目标 的创新定位 ; 二者是相辅相成 的, 将使高等美 ( 下转第 1 6页 )
专业性和师范性的并重——对高师美术教育的思考
美 术院 校 的专 业 趋 向相 近 、 违 师 范 院校 的 办学 宗 旨。但 事 实 上 有
美术院校的教学并不仅仅教授纯技术 ,还着眼于多方面知识 和
修 养 的培 养 , 别 是 随 着 现代 艺 术 运 动 的发 展 , 界 各 国 的专 业 特 世
师范美术院系的美 术教 育也是专业美术教育 ,它同样必须 遵循各种美术专业 教育教学的规律 , 为在美术教学这方面 , 作 它
受专 业 美 术 院 校 的影 响 是 必 然 的 。美 术 的 专 业 学 科 性 是 确 立 美
创作的艺术家为方 向的。所以要进行高师美教专业 的课程改革 , 首先要确定正确的课 程 目标 。高师美教专业 的课程 目标要 紧紧 围绕中学美术教育的需求 和大学教学标准而进行设定。现在把 美术创作定为评价毕业学 生能力 的课程科 目,就不如改为结合
教 育就 有 责 任 培 养学 生 高 素 质 的专 业 技 能 和 专 业 理 论 ,只 有 高 素 质 的美 术 老 师 才 能 为 专业 院校 提 供 高 素 质 的 生 源 。 所 以 高 师
美术教育 中培养美术学生在专业方面作精进的造诣修养是必要
的 。并 且作 为 大学 层 次 美 术人 才 , 经 历 过小 学 、 在 中学 的学 习后 , 他 们要 经 历 继 续性 的成 长 ,通 过 技 能 训 练 而 得 以 获 得 高 度 的 视 觉感 悟 能 力和 创造 能 力 ,通 过 美 术 欣 赏 和 批 评 获 得 人 文 精 神 的 高度 发 展 , 才符 合 人 的 连续 性 成 长 的规 律 。 这
学 要求 , 强基 础专 业课程 的教 育 ; 时 针对 美术 新课 标的 开展 和现 行高 师美 术教 育中存 增 同 在 的 诸 多 问 题 , 出 自 己x if 美 术 教 育 的 专 业 教 育 和 师 范 性 教 育 的 一 些 看 法 一 提 : , ̄ 师 l 培 养 多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以花鸟系列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
、
历史 和现 在 的 问题
1 花 鸟画系列课程教学的现状 问题 。社会的发展带来 了 . 人们审 美情趣不断 的变化 , 人们 期待着有情感 和地域 特色的 花鸟画新样式 , 这就 为花鸟 画教 学改革提 供 了新 的契机 。回
顾 建 国 后 5 花 鸟 画教 学 的 现 状 , 牌 美 术 院校 花 鸟 画 教 学 0年 大
画和 山水画 , 没有 “ 大作 为” 师范 院校 的花 鸟画课 不需要 开 ,
设 的那 么 系 统 。
的造 型观念 亟待 变革 , 一招 一式 的传 授方法 , 纯 的基 本功 单 训练都 已不适应现代花鸟线描教学的需要 。
4 花鸟线描写生 与花鸟 画创作 问题 。在创 作课教 学 中 .
一
心不竭 、 细致人微地手写心记来把握形象 、 和气氛。表现 自 意境 然界中的生机 、 生趣, 传达作者 的情感。由此可见, 两门课是既
有联系, 又存在着相互不可替代的内在区别。 3 花鸟线描写生教学 中 的造 型观 念问题 。花鸟线描 写 . 生解决的主要问题应 是花 鸟画 的观念 问题 和造 型能力 。造 型作为一种 移情 达意的媒介物 , 也是花 鸟画家感悟 自然 产生 的视觉 图式 , 而造型观念 的改变直接影 响造 型图式 的发 生与 发 展。历代 名家关 于意象 造 型观念 的论 述也 很多 , 谓“ 所 论 画以形 似 , 见与儿童邻 ” “ 、 有似 而不似 , 似而 似之 意” “ 不 、 乃 神似 , 非形似也” “ 、妙在 似与非 似之 间” “ 、不似 之似 为真似 ” 等, 这些精典 的造 型观念 , 无不 影 响一个朝 代乃 至当代 的造
比较规范系统 , 而师范院校 的花鸟画教学就不容乐观 , 尤其花 鸟线描写生教学相对更为薄弱 , 其原 因有 以下几种 : 究
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改革探究
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改革探究[摘要]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是美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一门兼具实践性、理论性和综合应用性的课程,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学美术教学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但该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训练、质量评价、教师素质等各方面都必须进行改革。
[关键词]美术教学论实践性教学技能课程改革一、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的重要性中学美术教学论“目的在于研究中学美术教学、探索中学美术教学规律、促进中学美术教育改革、提高中学美术教师素质”,是研究和揭示美术教学一般规律,指导美术教学实践的理论学科,是美术师范生由理论知识学习向教学实践能力转换的核心课程。
高师院校担任着人才培养的使命。
美术教学论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使学生形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适应社会变革和人才需求的新美术教学理念,掌握并运用进行中学美术教学的各项实践能力,达到社会对美术高素质教师的迫切需求。
二、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1基础美术教育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育部面对最突出的师资队伍状况问题,提出了“要健全教师培养机制,加大对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性政策。
2美术教学论课程存在主客观问题。
为了强化该课程的管理和实施,学校制定了试讲、说课检查验收制度;出台了微格教学规定;制定了教育见习、实习工作要求;组织了专家检查验收;进行了教育实习汇报、学生赛课等若干活动,推动了该课程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教学实践操作和综合能力。
但美术教学论课程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学校对该课程授课教师引进、培训不足,教师授课、指导质量不高,教学监管不到位,阻碍了学生教学技能水平的掌握与提高;对试讲、微格教学硬件支持不足;在教育见习上流于形式,学生观摩学习机会少;学生文化理论基础薄弱、逻辑性差、主动性差,对美术教学论课程重视不足,存在认识误区;学生重专业术科、轻理论实践的观念阻碍着学生对该课程的发展。
论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美术教学改革
识 。但 笔 者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看 到 , 在 多 数 美 术 专 业 现
的学 生 对 美 术 教 学 论 课 程 的 兴 趣 没 有 上 专 业 课 浓
调研采 取 与 主 管 副 校 长 、 管 主任 、 术 教 师 、 主 美
美术 班主任 、 生 交 流 、 课 等 形 式进 行 。基本 情况 学 听
关键词 : 高师美术教 学论 ; 中小学荧术教学新课程标 准; 改革
中图分类号 :6 2 G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9— 16 2 1 )3—12— 2 10 4 5 (0 1 0 1 0
20 0 1年 教 育 部 颁 布 了 《 日制 义 务 教 育 美 术 课 全 程 标 准 》( 验 稿 ) 《 通 高 中 美 术 课 程 标 准 》( 实 和 普 实 验 ) 新 课 程 标 准 在 课 程 目标 、 能 、 构 、 容 、 。 功 结 内 实 施 、 价 及 管 理 等 方 面 都 较 原 来 有 了 重 大 创 新 和 突 评 破 。新 课 程 的 实 施 是 我 国基 础 教 育 战 线 一 场 深 刻 的 变革 , 求 教师重 新认 识 和确 立 自己的角 色 , 进原 要 改 有 的教 学 方 法 、 学 行 为 和 教 学 手 段 , 高 自身 的 理 教 提 论 素养 和实践 能力 。
理 论 而 不 改 变 自身 的 教 学 方 法 。 学 生 的 学 习 过 程 是
主 动 建 构 的 过 程 。 教 师 必 须 变 权 威 为 平 等 , 控 制 变 为合作 , 独 奏 为伴奏 。 变
二、 中小 学美 术教 学之现 状
为 了贯 彻 执 行 《 丹 江 师 范 学 院 实 行 三 学 期 制 、 牡 增 加 社 会 实 践 学 期 管 理 办 法 》, 实 施 “ 量 工 程 ” 以 质 开 展 社 会 实 践 为 契 机 , 推 动 高 师 教 学 与 基 础 教 育 发 以
论高师美术教育《课标》改革与发展
论 高师 美 术教 育《 课标 》 改革 与 发展
方 恋
( 湖 南 师 范 大学 美 术 学 院 , 湖南 长沙 摘 要: 高师 美术 教 育 对 中、 小 学 美术 教 育 进 行 研 究 , 并 为 4 1 0 0 0 0 ) 术 学 习 活动 划 分 为 四个 领域 , 即“ 造型 ・ 表现” 、 “ 设计 ・ 应用” 、 “ 欣赏 ・ 评述 ” 、 “ 综合 ・ 探 索” ; 《 普通 高中美术 课程标准( 实验 稿) 》 将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为五个 内容系列 , 即“ 美术鉴赏 ” 、 “ 绘 画・ 雕 塑” 、 “ 设计 ・ 工艺 ” 、 “ 书法 ・ 篆 刻” 、 “ 现代媒 体艺 术” 。 可见 , 综合 能 力 培养 在 新 的课 程 设 计 中有 了明确 要 求 , 这 就 需 要 高 效培 养 “ 宽 口径 、 厚基 础 、 复合型 、 高素质” 的美 术 教 师 。现 阶 段, 速写 、 简笔画、 水彩 、 基础图案 、 美术 字、 美术欣 赏、 计 算 机 美 术等由于容易上手和操作 , 具有 由浅 入深 、 手法便捷 、 理论贯通 等特点 , 因而 往 往 受 到 中 小 学 的 欢 迎 ; 相 比而 言 , 国画 、 油画 、 工 艺、 设计等备受学校重视 的课 程则实用性不大。所 以在课程设 计时可 以强化美术基础课程 , 增强学生的基本功 , 培养其综合应 用 能力 。 2 . 3 提 高人 文 素养 人文理念是新课 改重点 强调 的内容 之一 , “ 在实施 素质教 育 的过 程 中具有 不 可 替 代 的作 用 ” , 而 这也 是 目前 的美 术 教 育 中 所 缺乏 的。 《 普通 高 中美 术 课 程 标 准》 指 出: “ 美术 学 习 绝 不 仅 仅 是 一 种 单纯 的技 能技 巧 的 训 练 , 而 应 视 为一 种 文 化 学 习 。 应 通 过 美 术 学 习使 学 生认 识 人 的 情 感 、 态度 、 价值 观的差异性 , 人 类 社 会 的 丰富 性 , 并 在 一种 广 泛 的文 化 情 境 中 , 认 识美术的特征 、 美 术 表 现 的多 样性 以及 美 术 对 社 会 生 活 的独 特 贡 献 。 同时 , 培 养 学 生对祖 国优秀 美术传 统 的热 爱 , 对 世界 多元 文化 的宽容 和尊 重。 ” 所 以高师美术教育要突破传统观念 , 将 以专业技 能训 练为 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主 的教学模式 , 加 强人 文 课程 和文 化 建 设 , 丰富哲学 、 心理学 等其他社会科学 , 并 将之与美术紧密联系起来 , 提高学生 的人文素养。 2 . 4 促 进 多元 化 发展 多元 化 是全 球 化 发 展 的 结 果 , 也 是 众 多 领 域 的发 展 区域 。 美术教育作 为一种全球 性的学科 , 更应 当广纳博 引 , 兼收并 蓄, 不断丰富 自身 内容。首先 , 高师美 术教育要结合学校 的教 学水 平, 师资力量 , 教学设备 和区域性 、 地域性特点 , 设计教学课程 , 注重理论课程 和技能训 练 ; 其次 , 要借鉴 和吸收外 国经验和模 式, 扩大信息流通和经验交流 , 增加多学科 , 丰富美术教育 的内 容。“ 社会需要 的美术 师范型人才应当是时代的 、 赋有传承 、 保 护 和 创 新能 力 的 , 具 备着 多 元 的 知识 、 人 文 性 的教 育 及 管 教 学 的 创 新 意 识及 承 担 起课 改 和 科 研能 力 的综 合 型 人 才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师师范类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摘要:高师师范美术教育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和教育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师范性”教育是高师师范美术教育的重要特点。
针对高师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高师当前美术教育的现状,提出“三改——四突出”的改革意见。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三改——四突出从1906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率先开办图画手工科,李瑞清大胆创办美术师范专科开始,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在经历百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随着各大艺术院校的不断扩招,大量学生涌入大学校园,艺术教育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美术教育出现空前“热闹”的景观,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走向大众教育,普及美育成为当前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师范类美术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责任,而中、小学美术教师又肩负着普及美术知识和提升全民审美素养的责任,因此高师“师范性”美术教育在当前高师教育中责任不容忽视。
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美术教育虽然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无数的教育人才和艺术家,但面临新世纪教育大发展、大变革,高师美术教育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突出,教育改革是当前高师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1存在问题(1)美术教育培养的教育人才难以适应当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求。
高师师范美术教育长期以来“重技艺、轻学理”的教学模式,专业性过强,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理论水平薄弱,无法顺利参与教育教学实践,难以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
(2)课程设置不合理。
素描+色彩+专业课程(油画、国画、版画等)=总课时量,这一课程设置模式是目前高师美术教育的普遍教育模式。
只重视传统美术技法科目的教学,忽视手工制作(如陶艺、剪纸、折纸等)、书法篆刻、民间传统技艺等项目的技能训练。
由于当前师范类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是参照专业美院的课程设置来安排的,因此过分专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必然引起“师范性”技能的下滑,“专业性”和“师范性”矛盾突出。
(3)地方特色不突出。
区域性文化是地方文化特色的标志,也是地方文化保持独立性的法宝。
鲁迅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
”对文学写作来说是这样,对地方文化发展也是这样。
地方高校美术教育要服务地方,凸显地方特色,打地方文化名片。
(4)生源质量严重下滑。
高校教育扩张,使学生获得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大,这是他们的权利,可是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矛盾就在于此。
大众教育的生源质量与精英教育的生源质量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另外,通过调查,当前艺术类考生多数选择艺术的动机并不是出于对艺术的虔诚,而多数是因为艺术类考生文化成绩要求低,因此他们看准这一特点,选择学习艺术,以此为获取高校教育的机会,获得大学文凭。
所以,美术类考生的生源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出现考生整体文化素养不高,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5)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
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以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主,缺乏新观念、新方法。
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一致,以“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
2改革探索对策研究(1)改革“重技艺、轻学理”的课程设置,加大学生艺术理论和文化修养的训练。
绘画艺术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艺术门类,没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不掌握熟练的艺术技巧,很难顺利进行艺术创作。
但,艺术终究不是技术,艺术家除了有高超的专业绘画技能,还需要思想文化的滋养,艺术理论的学习利于指导艺术创作实践。
当代艺术发展经历了物质生产性的制作技术的“技艺”追求向作为精神生产的视觉文化的转换,追求艺术的文化性是当代艺术发展,也是艺术教育的本质要求。
艺术创作是个系统工程,基本功的训练是基础,艺术控制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艺术技术技巧的把握程度,但艺术创作不能仅靠艺术技术技巧的学习,更多地要依靠自身的学养,整体艺术观的建构。
艺术发展到今天,技术问题已经不是艺术家关注的唯一重要问题,而思想观念和艺术判断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美术教育的核心。
艺术理论以研究艺术的本质、艺术的门类划分、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的创作主体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艺术接受以及艺术的功能特征等为研究对象,明确艺术理论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完善个人的人格修养,健全人生观、艺术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艺术观、价值观的培养不是技术训练能达到的,杜键说“由于艺术是作者人格的外化,以致艺术教育就不能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我们必须把人生观、艺术观乃至整个精神品格的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
”[1] p14针对课程设置不合理,建议增加理论课程的课时量,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开设与绘画艺术相关的横向学科的教学研究。
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调整教学模式,加大文学、戏曲、音乐、建筑等学科内容的教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提高生源专业和文化质量。
绘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法训练,皴擦涂染,绘画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
目前美术考生多数是在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考取普通或名牌大学无望的情况下选择美术专业作为上大学的捷径,因为艺术类考生大学录取文考分数调控线普遍要低于普通专业分数线近100分,有的甚至更低。
学生在看到艺术类专业文化录取门槛低的情况下自然都将希望投向了艺术类专业。
功利性较强,而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十分有限,有部分学生甚至仅仅是将之视为获取大学文凭的手段。
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前通过参加短期高考美术培训,获取大学入场券。
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双双下滑,高师美术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
改革目前的高考制度,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招生数量和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美术教育人才。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虽然打破了旧有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局限性,但示范—修改—再示范的教学方法依然是当前美术教育的主要手段,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热情得不到有效提升,学习气氛沉闷枯燥。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加新的教学手段是当前美术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绘画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情感形式、情感符号、情感表象活动在绘画艺术教育中,施教与受教双方都不应该仅仅是理智交流、冷静的对话和枯燥无味的示范与模拟,而应当是动情观照、动情体验、动情制作,使受教育者的情感得到宣泄、抒发、净化、美化即艺术形式化。
”[2] p66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因材施教”。
2)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变旧的教学理念,加强对交叉学科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学习,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
比如在美术教育中引入设计教学思维和手段。
纯美术教育与设计艺术不再有不可逾越屏障,打破传统美术格局,建立纯美术和设计艺术的共生互动的关系,在美术教育中引入设计教育理念,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3)利用多媒体技术教育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绘画属于视觉艺术,图像的直观表现比任何华丽的语言更具说服力。
多媒体图像以直观、明确、形象的视觉语言能够直接引发学生的审美共鸣,减少因语言表述而存在的被“误读”的可能,多媒体技术拓展了美术教育的教学空间。
现代媒体的优势就在于它涵盖面广、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便于检索,是获取教育资源的有效手段。
现代传媒对于拓展教育空间,了解当下教育发展格局,发展趋势,把握学术前沿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3突出重点、提高效率(1)突出美术教育“师范性”特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师范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培养能画、能教、能讲、能做的全面性综合人才。
师范生将来面临的职业要求是他们除了能画、能教外,他们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手工技能等师范技能。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当代中、小学美术教育对美术老师的师范技能要求更高。
(2)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教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则是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传统的教学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循规蹈矩,重复劳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得不到体现,创新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突出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当前美术教育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3)突出“研究性”教学,以课题式教学引导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是指探究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传统美术教育以事物的普遍规律和造型规律为研究对象,很少触及深层次的艺术问题。
课题式教育以微观的局部问题为出发点,意在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文化内涵。
通过课题式教育着力发挥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参与课题讨论与研究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又增强了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4)突出“地方性”特征,整合地方美术资源。
以云南为例,云南是个民族文化大省,地方文化资源十分丰厚。
多民族共居的地方特色促进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合理利用地方优势,服务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地方高校的建设目标。
高师美术教育对地方美术资源尤其是对地方民族民间美术资源的挖掘与保护研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乡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丰富和发展了高师美术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容,也促进了地方民间文化的开发和保护研究。
民间美术教育对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十分重要,对中国广大青少年进行民族美术的教育与培养是加强和保护民族民间美术、传承文化传统的关键。
4结束语高师美术教育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机遇和挑战并存。
针对当前高师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制,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美术师资,是高师全体教育同仁共同的目标。
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1] 丁一林.油画教学第二工作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吴延玉,胡凌.绘画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