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及心得
初中地理_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容易感染,但其刚刚开始接触地理这门学科,对地理知识了解还不够,空间思维能力较弱。
因此课堂上,可以创建多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1、进入初二上学期后,知识量的加大,许多的农村学生对教材的不适应,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其实就是简单的背诵为主,以为只要背诵了,就可以做题了。
初二上册地理教材在教学重点上有所区别,以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应用为主,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2、农村的生源基础相对较薄弱。
多年来,由于各种因素,成绩比较好的就转走了,留下的学生差异非常大。
所以在考试分数上和城区的学生比较存在很大差距。
3、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基础不是很理想,所以目前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地图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地图的语言的表达能力欠加。
由于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所以综合题的难度不是很难都难以解决,加上目前教材与实际生活有些差距,学习觉得没有实际功用,所以学生学习缺少热情。
4、家长和学生的不重视,人为的划分主课和副科,而且知识很多很细,学习的难度大,学生更加以为学校了地理是白花时间,不如学习其他的知识。
【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1、培养地理的学习习惯,夯实基础。
在初一的基础知识中,多让学生操作教具中的事物,学生感兴趣后,自然产生了习惯。
2、立足课堂,加强读图。
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必须立足于课堂,立足于课本。
地理课的教学,教师要根据课的特点,重视“文本细读”“地图精读”,要注意教给学生读图方法,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根据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要充分利用好导读和活动提示。
平时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地理课。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而且现在百姓们手头宽裕了,出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也就成了必然的要求。
教案我国的行政区划

教案我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我国的行政区划一、概述我国的行政区划是指将我国划分为各级行政区域的管理体系。
行政区划的设置对于国家统一、地方管理和民生事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从我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以及各级行政区划的职责与权力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历史演变1. 中国传统行政区划的形成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主要依据地理、气候和历史因素进行划分,如以江河为界、称州郡等。
这种行政区划体系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至今。
2. 近代行政区划的变迁近代以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行政区划进行了多次调整。
如清朝时期的道、府、州、县的设置、民国时期的省、道、府、州、县等。
3. 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正式建立了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主要分为省级、市级和县级三个层级,并设立了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等特殊行政区划。
三、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1. 省级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划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职责。
2. 市级行政区划市级行政区划是对省级行政区划下一级的行政划分,全国共设有333个地级市。
市级行政区划作为省级行政区划的下属单位,承担着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责。
3. 县级行政区划县级行政区划是对市级行政区划下一级的行政划分,包括县、市辖区、自治县、自治市等。
我国共设有2854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四、各级行政区划的职责与权力1. 省级行政区划的职责与权力省级行政区划具有制定地方行政法规、负责地方经济发展、组织地方政府工作等职责与权力。
2. 市级行政区划的职责与权力市级行政区划负责本级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职责,同时也承担地方政府的具体管理任务。
3. 县级行政区划的职责与权力县级行政区划负责本级行政区域内的基层管理、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职责,是地方政府对于基层事务的具体执行单位。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级别和划分原则;(2)使学生掌握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2)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和作用;(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大事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地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的意识;(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和级别;2. 我国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3.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4. 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和作用;5. 我国行政区划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级别、划分原则及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
2. 教学难点: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我国行政区划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和级别;2. 利用地图观察法,使学生直观了解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3.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和作用;4.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5.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体验我国行政区划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级别和划分原则;3. 地图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我国行政区划地图,掌握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4. 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区划案例,分析其特点和作用;6. 情景模拟:设计相关情景,让学生体验我国行政区划的实际应用;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地理上册《我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8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第二课时。我国34个行政单位。本节课知识容量大内容比较庞杂。
本节课的优点是:紧扣课本。从自身出发。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本节课自始自终以图为中心为重点的思想。口诀记忆减轻了学生了的记忆困难从而减低了本节课的教学难度。
本节课的缺点是;媒体运用比较少。
a.找出陕西省。
b.用笔在地图上勾出陕西省的轮廓。
c.按逆时针方向从陕西省的最上面找出他的临省。及各个省份的行政中心、简称。
学生分组进行。老师来回巡查、指导。并用媒体展示陕西及邻省的轮廓。
3.分将学生分成7组分别在地图上找出每一组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顺便在媒体上展示这几个行政单位轮廓。a;东北三省的。行政中心、简称。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海内重台福吉安。
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
6.让学生在课本p7地图上找通过我国的一条重要的纬线。自西向东通过的省份有哪些?
乡乡。
2.让学生在课本P7的地图:a.找出陕西省。
b.用笔在地图上勾出陕西省的轮廓。
c.按逆时针方向从陕西省的最上面找出他的临省。及各个省份的行政中心、简称。
e:位于南部沿海的7个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行政中心、简称。
f位于西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中心、简称。
h位于西北5省、自治区。行政中心、简称。
学生分组学习兴趣很浓。老师巡回指导。个组汇报学习成果。
4.让学生自己总结我国有()个省级行政单位()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个特别行政区。
区乡
划。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我国有()个省级行政单位,()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使学生掌握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地理信息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发展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省区差异、增进民族团结的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服务国家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行政区划的概念:根据国家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将国家领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区域;(2)行政区划的分类:省级、地级、县级、乡级;(3)行政区划的作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
2.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1)省级行政区划: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地级行政区划:333个地级市、15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3)县级行政区划:2844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旗、自治旗、特区、林区、垦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
2. 教学难点:地级行政区划的分类和数量,县级行政区划的种类和数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活动法等;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案例材料、网络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行政区划;2. 讲授新课:讲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数量;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不同省区的行政区划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行政区划的作用;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行政区划对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的能力;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疑问,布置课后作业。
中国行政区划教案

中国行政区划教案第一篇:中国行政区划教案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教学目标:1、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能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并记住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通过阅读和使用中国行政区划图,填注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明确简称和行政中心。
3、通过讲述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行政区划的位置和简称教具使用: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国家疆域辽阔,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25个多日本,如此广阔的地区,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呢?国家为了方便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将国土分为若干个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划。
(通过我国与日本面积的比较,形象突出我国的疆域辽阔,明确国家设立行政区划、进行分级管理的必要性)。
二、讲授新课1、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现实生活中,不少同学的家长都喜欢在网上购物,那么商家如何才能把货物准确送到你的家中呢?这就需要家长按要求准确填写出收件人的具体信息。
由此可以看出快递邮寄物品还是大有学问的,它反映了我国采用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活动:每个同学写出自己的户籍,进行交流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从网络购物地址的填写引入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易于理解)。
2、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活动:同学们读图1-7分别找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域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那么我们如何记忆和掌握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和名称呢?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口诀记忆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重台海福吉安,还有港澳好河山。
活动:师生互动共同完成(1)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北省(武汉)、湖南省(长沙)、广东省(广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河南省(郑州)、河北省(石家庄)、山东省(济南)、山西省(太原)。
初中地理_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学习目标】1、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逐步记住其名称、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2、通过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学习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分布【学习难点】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一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对地理的区域特性和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也有了一定的淡化。
34个省级行政区作为中国地理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学习中国地理最基础的内容,也是识记知识点最集中的内容,一直是中国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做到系统、熟练的识记,需要较多的时间和反复的强化,本课将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读图和地理拼图为指导,进行教学。
效果分析本节课通过创设良好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环境,本节课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并有新的生成。
学生通过识图、拼图,进一步熟练了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轮廓、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本节课通过形式多样的识记活动,学生动手动脑,寓教于乐,不仅有效突破本章节教学中识记的重点、难点,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识记能力与记忆品质,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让课堂每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最终达到全面进步和发展。
教材分析《中国行政区划》是中国地理上册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说它是重点,重在它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也是学生在今后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说它是难点,主要难在内容单一枯燥,地名较多难记,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难形成。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尽量把枯燥的地名,呆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多渠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中须反复运用地图,读图、拼图、填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
五年级社会认识中国的行政区划优秀教案范本

五年级社会认识中国的行政区划优秀教案范本导语:社会科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社会科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了解不同行政区的位置、特点和功能等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个优秀的五年级社会学教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中国的行政区划划分、位置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资源,准确标注中国的行政区划。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划分,并能够准确标注在地图上。
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导入今天的课程。
2.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带有中国行政区划的地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中国行政区划的思考。
(教师可用幻灯片展示地图,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例如:“你在哪个行政区生活?”“你身边的行政区有哪些特点?”)3. 导入知识: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的行政区划划分,如国家、省、市、县等,并让学生尝试标注在提供的地图上。
4.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详细介绍各级行政区的位置和特点。
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做好笔记。
5.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互相交流各自所在行政区的特点和特色,并将信息整理成小册子或海报,展示给全班同学。
6. 延伸拓展:教师给予学生一些延伸问题,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各级行政区划的区域特色和发展情况。
(例如:“你认为同一个行政区的各个地方有哪些相似之处?”;“你了解你所在的行政区有哪些特色的文化?”)7. 实践应用:让学生利用地图资源,分析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实际运用情况,并举例说明。
8. 总结反思:教师进行知识总结,重点强调各级行政区的特点和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并鼓励他们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行政区划的知识。
(名师整理)地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地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优秀教案《中国的行政区域》教案本节教材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便于今后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本节有三个主要的知识点: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一个“有利于”,两个“便于”);行政区划的几种类型及三个等级;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
其中的重点为行政区划的三个等级,以及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
关于“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教法建议本节内容涉及到很多的地名,对于一个刚接触中国地理知识的学生来说,大多数还是生疏的,需要通过教师的反复训练熟悉掌握。
同时应该避免一个最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地名与地图上的位置不能紧密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以下活动:“找邻居”:从班里选出34名同学,分别代表34个省级行政单位,剩下的同学作裁判,教师说出某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或行政中心,也可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然后代表这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同学举起手来,同时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与这个省级行政单位相邻的同学立刻站出来,并描述“自己”在该省的哪个位置。
答错的同学会被扣掉一分,看谁扣分扣得最少。
另外,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还可以将相关内容加进去,例如在活动中教师提示:“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的省区是……”,然后再由学生来说。
或者活动中教师提示:“与俄罗斯相邻的省区是……”。
这样在熟悉新学内容的同时,也了解了我国的国土状况。
对于某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相对位置,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一个全方面的认识。
当然,单靠这一节的学习是不可能完全掌握各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位置的,但我们必须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本节教材按内容来说要适当放慢速度,边学边练。
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划分的标准。
2.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3.使学生知道我国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分布及行政中心,从而培养学生图与名统一的地理记忆能力。
中国的行政区划精品教案

《中国的行政区域》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2.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所在城市。
3.通过轮廓或位置记住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
4.通过了解一些特殊的行政区域单位(如台湾省是我国的一个省,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记住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和简称。
【教学难点】通过轮廓或位置记住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
三、教学策略本节教材对应的课标内容是“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学习内容较为单一,记忆量大,学生会感觉枯燥,影响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遵循教参的建议,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熟记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行政中心、位置和轮廓等内容。
基于上述考虑,在教学策略上,首先复习上节课所留的课后作业,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接着通过快递单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主题内容。
继而学习划分行政区的目的和原则。
接着展示我国基本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分布、轮廓和简称、行政中心等基本内容,并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以及轮廓特征。
四、教学流程1.我国纬度最高和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区是()A.黑龙江和台湾省B.黑龙江和海南省C.内蒙古和海南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云南省2.我国邻国最多的省区是()A.黑龙江 B.内蒙古 C.新疆 D.西藏3.我国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是()A.滇桂粤闽 B.云贵粤台 C.滇琼桂粤 D.云桂粤台4.下列省或自治区与简称、行政中心对应不正确的是()A.黑龙江—黑—哈尔滨 B.山东—鲁—青岛C.安徽—皖—合肥 D.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5.下列关于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表述,不正确的是()A.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B.香港和澳门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并建立了特别行政区C.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D.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答案:B;C;D;B;C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中国的行政区划一、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二、省级行政区域:34个八、课后作业按照下列步骤,开展中国行政区划家庭拼图游戏。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5篇范例)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2、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3、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一个省;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了解自己户口所在地,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做一幅中国政区拼图版并熟悉中国政区图的形状和方位。
2、多媒体(辅助教学)、投影仪、投影片、用吹塑纸制成的中国政区演示拼图等等。
教学安排:二节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请问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什么呢?我国的范围又有多大呢?(学生回答)【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我国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疆域十分辽阔的国家。
为了便于国家对各地进行行政管理和领导,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板书】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讲解】什么是行政区划呢?我们先来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要在学校里找一位同学,你会告诉我他在某年级某班,甚至明确到第几小组第几个,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学校方便管理。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我国的行政区划》教课方案【教材剖析】《我国的行政区划》是中国地理的要点内容之一,是学好中国地理的基础,也是学生此后学习、工作、生活一定具备的基础知识。
本节教材内容比较单调,但波及的地名特别多,而各省的轮廓又各不同样,它们之间的相对地点也盘根错节,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所以,教师在教课中需频频运用地图,读图、拼图、填图,课上记忆,课下稳固,使学生一步步形成我国行政区划的空间观点,赶快地熟记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地点。
【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区分。
2.经过读图和活动识记我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地点。
3.培育学生读图和对中国政区图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问题指引活动研究比赛比拼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习本节相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一个省;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的国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课要点】我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地点散布。
【教课难点】我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该省在地图上的地点。
【教课器具】1多媒体课件、地图【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情形导入你的父亲母亲怎样在学校从生活中感觉行政找寻到你?区划的意义。
新课推动解说我国三级行政区写出自己户籍所在地认识我国的行政区划划1. 在图上找出我国的解说我国省级行政特别行政区、直辖市、新课学习区及其名称。
自治区。
熟记省名2.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 23个省率领学生学习各省级行政区的地点。
新课学习(课件展现:分区记忆)讲堂活动依据课件上的分区提示,在政区图上找出能初步定位省的位该地点上的省份,说出置其名称。
凭着方才的记忆迅速( 自测填图 )概括我国省区之最率领学生学习省的轮廓将省名默填至填补图稳固记忆省的地点空白图上。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记发散思想,记忆省新课学习(课件展现:省的轮廓对应的想象图)忆各省的轮廓。
的轮廓。
讲堂活动活跃氛围,并进一( 拼图游戏 )出示省区轮廓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反思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反思《《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计划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我国的行政区划,需知道我国基本的三级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和日常交往都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必备的知识。
“标准”要求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并熟悉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在祖国的位置。
这是课程标准中唯一要求记住名称的“标准”,然而,这条“标准”要求记住的具体名称约100个。
这么多的.名称,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全记住,所以我分两节课时来学习本节内容,通过自己上课和其他老师的点拨与评析,使我看到了一些成功之处和不足,也给我留下许多反思之处。
一.成功之处1.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突破重难点。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具特色,耳目一新。
丰富多彩的画面、大量色彩清晰的地图、动态的直观演示,及巩固练习题可整合到一起,不仅使教学进程简捷便利,而且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优化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改精神。
如:在学习34个行政区域单位时利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列出要自主学习的题目,学生自己就能够找出,再起来或上台汇报所找的内容,既培养了他们的读图能力,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再比如三级行政区划的好处是什么?小组讨论探究,教师及时的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能主动学习、能创造性学习,创设这种学习情境,在某种意义上说比你直接给他多少知识的结论更重要。
《中国行政区划》教学思路及反思

教学反思
1. 内容多,材料取舍不好。 2. 活动多,节奏把握不好。 3. 技术差,课件制作不好。
一、填一填
请在黑板上的表格内填出省级行政区 的相应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省级行政区方位示意图
1、东北三省黑吉辽
2、北部边疆内 蒙 古
7、西北陕甘宁青新
3、两河两山连京津
4、两湖三江接皖沪 6、川黔云渝藏西南 5、南部琼台闽粤桂
8、港澳建立特别区
二、议一议: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由来
1、取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共计20个。如:
黑 —— 黑龙江省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 包括:黑吉辽,浙台贵云,陕甘宁青新,京津苏港澳,川藏内蒙古
2、用本省的主要河流名或山名作简称,共计 6个。如:
湘 —— 湖南省有湘江 皖 —— 安徽省有皖山 沪 —— 上海境内的吴凇江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 包括:闽、湘、赣、桂、沪、皖
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省级行政单位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 位,对社会、经济生活、交往有重要的影 响,是中学生未来必备的知识,熟悉我国 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也就成了必然要求。
教学重、难点分析
掌握好中国的行政区划在现实生活中有 很大作用,因此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 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 涉及到的地名众多,而各级省级行政单位的 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位置也错 综复杂,使学生形成我国行政区分布的空间 观念,弄清省级行政区的地理分布则成为了 本节的难点。
三、走一走
1. 沿海万里行。
2. 陆疆万里行。
3. 长江万里行。 4. 黄河万里行。
四、做一做:读图完成
1、5个自治区中既不临海又不临国的是( ) 2、我国位置最东和最北的省区是( ) 3、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有( ) 4、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5、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 ),它的简称是( ) 6、跨经度和纬度最广的行政区分别为( )和 ( ) 7、34个省级行政区中既临渤海有临黄海的有( ) 和( ) 8、 5个自治区中面积最小的是( ) 9、 邻国最多的省区是( )
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第一章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地图,培养学生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区划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让学生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培养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归纳的综合能力,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活动,多媒体辅助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份,香港和澳门已回归,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识记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户口所在地导入新课。
二、探究学习(一)历史上的行政区划郡、县(春秋战国---汉)州、郡、县(汉---魏晋)道、州、县(隋、唐)路、府、县(宋)省、府、县(元、明)省、县(清)(二)三级行政区划通过学生介绍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总结: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大致上分为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
国家还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已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已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我们为伟大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转折过渡:行政区划是我们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在三级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是省级行政区,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会经常用到,下面我们先来了解省级行政区的种类和数量。
(三)省级行政区域多媒体展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图,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提问: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共有多少个?可分为几种呢?每一种的数量是多少呢?(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总结: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初中地理_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对于本课学习,主要是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如小组探究活动、识图游戏等,并结合多种有趣的记忆方法,如形象记忆、联想记忆等,把单调的记忆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具体采取以下方法:教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联想记忆法。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说明:本课为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共有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央视大型文化、旅游节目“远方的家”的几个宣传片,以此来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快速进入学习内容。
【教师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老师刚才播放的视频,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是一个疆域十分辽阔的国家,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此辽阔的疆域,如何来进行管理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师讲解】为了便于管理,一个国家会将国土分为若干个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划。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和学习我国的行政区划。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明确主题。
第一部分: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活动:小组交流,地名排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试着把打乱的地名排序这个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是省、县、镇三级行政区划。
【启发引导】通过这个排序,同学们对中国的行政区划有了怎样的认识?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几级?(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对,就像我们的学校有年级、班级、小组一样,我国采用的是省、县、镇三级行政区划。
【板书】 1、三级行政区划【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香港和澳门?它们应该放到哪一级行政区划里呢?(学生讨论、回答)【板书】 2、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教师补充】遵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并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2023年中国的行政区划地理教案

2023年中国的行政区划地理教案2023年中国的行政区划地理教案1一.内容与分析《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材知识结构由“三级行政区划”、“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省级行政中心”四部分组成。
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必备知识、基础知识。
掌握这节内容,可以为以后各章教学创造较好条件。
是掌握中国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
从地理教学过程来说,要学习中国地理,必需首先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形成我国行政区划的空间概念,特别是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
因为空间位置制约着一个地区的自然和资源环境,并影响着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本专题内容,学生并不会太生疏。
因为在小学学习过,很多名称在日常生活、读书读报、看电视也都接触过,因此可以说除了三级行政区划知识学生是一知半解以外,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大部分应该是学生已知的。
但如果离开地图,学生就难以全部默出,而且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分布和简称了解不确切,对我国行政区分布未形成准确的空间观念,往往张冠李戴,搞错位置,还有对我国各省区轮廓特征注意不够,分辨不出,对简称中一些名称易写错、读错。
不过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会感兴趣的,如能用活动、游戏、竞赛、评比方式教学,学生积极性会很高。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知道我国行政区的设置和划分的原则,初步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位置,以及行政中心的名称和分布。
能正确阅读中国政区地图,正确读出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初步学会在中国政区填充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教会学生正确记忆地名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障碍)是本节内容涉及到很多的地名,对于一个刚接触中国地理知识的学生来说,大多数还是生疏的。
要解决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就要需要通过教师的反复训练熟悉掌握。
同时应该避免一个最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地名与地图上的位置不能紧密联系。
《中 国的行政区划》 说课稿

《中国的行政区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的行政区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国的行政区划》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是认识我国地理环境的基础,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国情、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制度,包括省级行政区的划分、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接着,通过地图和表格等形式,详细展示了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和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读图能力,但对于行政区划这样较为抽象和复杂的内容,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部分省级行政区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整体的行政区划体系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记住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指出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3)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空间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读图、拼图等活动,让学生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我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在地图上准确指出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2、教学难点(1)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和记忆。
(2)理解行政区划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行政区划的相关概念和知识,使学生对行政区划有初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行政区划》教案
安阳县洪河屯乡二中许美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地位:
《中国的行政区划》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从全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来看,本章教材以确定地区空间位置的知识为主,是学习以后章节的基础。
本节教材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两部分内容组成。
它主要反映了我国地区划分的原则和现状。
是全章重点。
其中省级行政区划及分布不仅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也是中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必备知识。
(二)教材内容分析与处理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疆域与行政区划”中的“内容标准”、“活动建议”及说明,编写了教材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级行政区划、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其分布。
它具有学习内容单一、枯燥和记忆量大等特点。
因此,新教材内容更多的是以活动教材的形式出现,安排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及拼图游戏来强化记忆。
这种活动适合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和直观思维仍具优势等年龄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能够说出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3)能够识别一些重要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形状;
(4)在我国空白政区图上准确填出34个省级行政区;
(5)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拼图、识图游戏
(6)组织学生办几期关于这一节的黑板报。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编儿歌的形式,提高学生地理记忆能力;
(2)通过读图、识图、拼图游戏,关注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编儿歌,拼图游戏,办黑板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2)对香港、澳门和台湾相关内容的学习,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肩负起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重任。
(四)教学重点
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分布
(五)教学难点
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
二、说教法•学法
通过编儿歌,拼图游戏等活动,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环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识图、记图、用图”,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采用图表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形象记忆法、歌诀记忆法、拼图游戏法等多种记忆方法来学习。
三、说教学程序:
导入:
1、出示小黑板,请同学们回答自己户口所在地:
2、教师简要说明我国的行政区划的方法及意义。
“特别行政区”教学设计:
播放港、澳回归时的盛大而庄严的场面录像,教师讲解。
小组讨论后,抽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肩负起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重任。
“34个省级行政单位”教学设计:
1、利用中国政区图,把全国分为七大块,编成儿歌的形式进行教
学。
儿歌如下:
北部边疆内蒙古,东北三省黑吉辽;
黄河中下有六个,两河两山和两京(津)。
长江中下有七个,两湖两江上浙安;
南部沿海有七个,两广两岛福二特;
西南三省云贵川,还有重庆和西藏;
西北地区陕甘宁,还有宁夏和新疆。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按这七个方位把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一一在图上找出,并在各省(区)内标出该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让学生
背会儿歌,并反复看地图,直到建立空间想象,知道我国34个省(区)的相对位置、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2、利用联想记忆法让学生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特征。
如
黑龙江省像天鹅、云南省像孔雀,青海省像兔子等。
3、让学生自制我国空白政区图,并填写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
位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4、集体购买泡沫《中国政区图拼图》课下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拼图比赛。
各小组之间展开互动,可以任意拿出某个省(区)的轮廓图,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说出该省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这样反复练习以加强学生记忆。
5、利用猜字谜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记忆各省
(区)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如:“北方土改”打一字(谜底“冀”河北的简称;)“夏天穿棉袄”打一城市(谜底“武汉”湖北的省会);“两列火车相撞”打一省(区)(谜底“广东省”),像这样关于省(区)、简称、城市的谜语很多,我们教师平常要注意积累,并要求学生平常也注意积累,大家共同学习探讨,共同提高。
6、利用校园黑板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办几期以我国《行政
区划》为主题的黑板报。
《中国行政区划》教学反思
安阳县洪河屯乡二中许美芳
1、本节课需记忆的内容较多,特别是我国34个省(区)的名称、
位置、简称及行政中心,学生不易掌握,我利用儿歌的形式,
按方位分块让学生记忆,不但便于学生掌握,更重要的是提高
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堂,效果很好。
2、让学生自制《中国政区空白简图》并填写,学生课下积极性很
高,有的学生画了5、6副,他们还展开了评比。
这一教学环节,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的能力。
3、组织学生购买的《中国政区拼图》,价格3元很便宜,学生人手
一副,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拼图,识图比赛,把课堂延
伸到了课外,学生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4、学生上网搜集了很多关于我国城市的谜语,并展示在黑板报上,
共同交流,共同学习。
黑板报也办的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学
生不但掌握了本节知识,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