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实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将学生按性别、知识基础、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作有机调配。同时关注学生性别、兴趣、能力、已有基础等方面的合理搭配。每班将学生分为6--8组,对组内成员合理分工,并定期轮换,不同角色的转换,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合作意愿,增强了合作的信心。
3、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有意义的过程科学设计探究问题,精心筛选合作学习内容。在上课前,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制定合理的有利于开展合作的学习目标,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认知结构及活动内容。当一个问题多数成员可独立完成时,问题的结论、思考角度具有相对唯一性时,或者探究问题太易或太难时,那么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必要,也就失去了合作的兴趣和主动性。另外,学习内容要多元化,听、说、读、写、演各项训练要相互穿插渗透,除小组讨论外,还可采取辩论、竞赛、演出、朗诵、展演等多种方式,让合作多样化地渗透到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
3、调查研究法。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态进行前期调查,分析得出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所在并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总结阶段,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后期的调查,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分析。
4、经验总结法。及时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并用以指导教学。
六、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该项研究预计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1、学习案例。总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较为成功的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教学实录四至五篇。
2、调查报告。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现状及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调查报告一篇。
3、研究论文。关于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因素的分析及小组合作学习一般原则、有效方法的论文二至三篇。

小学语文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小学语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但传统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地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规范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权威评价,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思考,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

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这样的教育教学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

同时,我国的基础教育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鲜明的旗帜。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及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全面涉及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教师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

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校于20XX年10月提出“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来优化课堂,使课堂成为整体推动素质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

同年,本课题被福建省普教室立项,多年来得到了各级专家领导的关心与指导。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点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课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课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课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步伐,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出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充分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我们的学生将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他们要完成好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这种精神和能力只有通过教师的长期培养才能达到。

因此,面向新世纪,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教师。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很多,有生理遗传方面的,有传统习俗方面的,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能动的原因,但从政治课教学的角度看,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来自于教师:其一、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深度、广度有限,有意无意地阻碍了学生开阔思路、富于联想和善于判断的潜能,而这些恰恰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其二、旧的权威式师道尊严教育的影响,使学生敬畏教师,把教师当作知识的代表和化身,视教师为接受知识的唯一源泉,从而以教师规定的内容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其三、教师对有“棱角”的学生不太感兴趣,因为他们喜欢提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好表现自我,爱钻牛角尖,对此,教师大多采取讽刺或冷淡的态度,浇灭了学生的智慧和创新思维的火花。

根据这一现状,我校“小学课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充分发挥课题组教师及全校各科教师的特长,致力于如何提高教师教学艺术,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二、课题的内涵及其依据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分析研究面临的事实或问题,从而找到解释这些事实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结论的一种优良心理品质,是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的思维活动,是人类心理的高级活动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它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结合。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篇一: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原“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作了很大的改动,而且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较大的增加。

就是说,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明确“入宪”了,抓好课外阅读是国家教育教学的要求。

“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身”是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的核心目标。

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 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3) 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

(4)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语文自主合作探究”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语文自主合作探究”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报告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及时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课题相关研究活动开展,现对课题这一阶段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如下:一、调查研究,学习理论,转变观念。

在宣传动员阶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需求,喜欢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的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特点。

接下来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心理学,差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方面的理论文献和各种案例,学习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和传授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二、实施准备(一)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交流,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帮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实效,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是关键。

一定要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组内异质”就是将不同性别、成绩优劣、能力强弱、爱好喜乐、性格差异、家庭环境等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组员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组间同质”就是保持组际之间人员搭配的均衡性,这有利于组际间平等的交流与竞争,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的公正评价,有利于促进整个班级的进步发展。

(二)分工合作,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

小组小组学习要有一套有效的运行体系,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这是促进小组成员有效探究的保证。

一般可分配以下职务:1.小组长。

常由成绩好、有主见、有魄力、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能够在小组里充当领导、小老师、指挥员的角色,小组长是固定的,对于人数较多的小组可安排两名组长分工负责组内事务,以减轻学生负担。

2.汇报员。

主要负责在展示交流时向全班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为保证小组成员有均衡的发展机会,小组汇报可结对子轮流进行,促使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在展示交流环节能得以培养。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调查报告9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调查报告9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调查报告
(2013.2)
一:存在的问题:忽视质疑,导致主动探究意愿不强。

在参加了一些研讨课、观摩课后,我发觉很多老师很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有的老师激趣引入后就带领学生直入文本,引导学生找出(或直接呈现)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研究、朗读讨论;有的基本上是老师问,学生答;有的是以几个问题呈现,作为导学题,让学生对照问题展开读与议。

这样的课堂,直接导致学生在被动地学习,他们的学习目的或是为了完成思考题,或是为了回答老师的提问,没有主动探究的意愿。

即使老师用了很好的激励方法让学生走进学习当中,探究的意愿也不够强烈,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我以为,课堂的高效取决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是主动探究,而主动探究源自于内心的疑惑。

所以,老师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是建立高效课堂的前提。

二:采取的措施:老师要有强烈的探究意识,并且要把这种探究意识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强烈愿望。

老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因为学生有疑,就是在思考,就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也容易产生一定的探究期待。

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课题上质疑,从文中质疑,从学习过程中质疑。

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每个疑问,保护他们的质疑心理,引导他们提炼问题,再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合作式地朗读、感悟、解疑、汇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投入学习,才会激活思维,形成探究习惯和探究能力,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才有保障,如此,才有可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语文自主合作探究”结题工作报告

“语文自主合作探究”结题工作报告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结题工作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目前在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指出:“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发现高年级学生习惯“接受式教育”以及“提问式教育”。

老师讲,学生记;老师问,学生答,师生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所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现在班级甚至学校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新课程,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自主学习正是对这一著名论点的很好注释。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它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师不仅要解放自己,更要把学生解放出来;既要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更要适时把教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堂,让学生自动探求知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1.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的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学习,具有自我制订学习计划,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我设计学习过程,自我解决问题以及自我评价等特征的学习。

2、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有学习的团队明确的分工,复杂的任务等因素。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以导促学,同伴合作,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王东子一、课题的提出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重视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创造性,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寻找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在不断探索,在实施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同时,加大课堂教学启智的力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研究。

二、课题的实验目标通过对课题的实验,破除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变革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从多种活动方式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改革以教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

三、课题的实验假设1、研究对象:我们分别从中年级段选择两个实验班,暗设两个对照班,从每个阶段的起始入手。

通过对照比较,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2、实验方法:⑴实验法:在理论假说的引导下,制定研究目标、思路和实验步骤,将理论假说转化可供操作的材料、程序和方法。

⑵调查法: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实验班与暗设对照班的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形成资料为实验提供依据。

⑶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加以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总结实验的得失,再指导研究和实践。

⑷个案法:对实验班的个别学生(优等生、潜能生),进行个案分析,跟踪调查研究。

四、课题的实验研究过程1、转变教师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正确摆正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把学生看成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和师生双向活动的主体,看成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结题报告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受各国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中小学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实践中去,并有效地将其运用到各种学科的教学之中。

目前,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各地各校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和研究。

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探究性品质,让学生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深刻性和灵活性。

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助,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扩大学生课堂学习参与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教师课堂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平等中的首席”。

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群体功能,促进了个体学习,使合作学习与个性化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

很多专家、教师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其成功的经验给了我们如下启示:合作学习应该是严密而有序的;合作学习应该是多方位的交流与互动,即交互式的;合作学习应该是有效的,即要求做到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

当然,在探索和实践中,也有一些所谓的“合作学习”,学生犹如天马行空,表面热烈,实际收效甚微,诚如教育专家杨再隋所说“不过是彩色的泡沫”;有的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过于格式化,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等。

在一些具有表演性质的公开课上,学生反应虽然比较热烈,参与意识也比较强,教师课堂提问人次也相当多,但回答问题的学生大多很集中,有的学生的发言竟然达四、五次之多,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

这样的课堂不能算是高效的。

如果说发展,也只能说部分同学获得了发展。

有鉴于此,教师应着力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策略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出了《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并就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旨在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为我校在语文小组探究学习中创出一条新路子,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与时俱进、适时教育、适人教育而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思想与思维、时代个性、健全人格、优秀素养人才而迫切需要的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其有益于学生学习、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造就。

(一)新课程的呼唤《标准》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其重要地位是:“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条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

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让学生“知”“能”并举,具有美好之情愫、良好之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开发创造潜能,发展个性。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时代的必然,新课程的呼唤。

(二)语文教育的渴求语文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特点有三: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美学诸方面的内容。

因此,语文教学应通过暗示和熏陶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建构主义理论),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多元反应与独特体验,倡导自主探究学习。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快速发展,新世纪要求教育培养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创新人才。

因此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

学校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传统语文教育的弊端在于教师灌输式地教,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学脱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

因此,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切实加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活动,注重他们‘自主、合作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在主动获得知识,形成创新精神。

”因此,我们针对农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参照,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出了“农村学生‘促进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创新精神’”的课题,通过研究,探索出一些适应小学农村学生学习的具体操作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作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对老师、对同学、对书本质疑,提倡超越老师、超越他人,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即更为成熟、更为完满的人。

其基本内涵有四:第一,是完全健康、没有疾病的人;第二,是基本需要已充分满足的人;第三,是能主动积极地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人;第四,是为一些他们所为之奋斗、为之求索并奉献忠诚的价值所激励的人。

具有创造力的人应该是在工作、学习中能够表现自己的创造性的人。

成功在于勤奋,创造也在于勤奋。

自我实现的实质是人的潜能与创造性的发挥,是对价值的追求与实现,是主体通过自己的活动证实自己的存在,达到自我实现。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调查报告7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调查报告7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调查报告(2013.6)取得的成效:一、突出了读和背的训练。

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手段。

读书琅琅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

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的有效方法,学习语言必须记忆,要让学生多读、多背一些名家名篇。

二:读写结合,读中学写。

要提倡学生“说课”—说内容、说语言、说认识、说体会、说感悟;提倡学生“写课”—写内容、写要点、写心得、写真情。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要始终贯彻读写结合的原则,加强小练笔。

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练笔实践。

三:重视了语言积累。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方式很多。

可以采用朗读、默读、背诵、复述、听写、读写结合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熟记语言材料,把课文的语言尽可能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写观察笔记积累写作的素材;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

既要有个人的静思默想,又要有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既要发展形象思维,培养想象力,又要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造力。

存在的问题:导学案一是被动编写导致质量不高。

编写导学案比编教案难度要大,花费的时间、精力要比过去多得多,认为麻烦,增加了自己的负担和工作量,心里不乐意,出现了应付差事的现象。

二是缺乏分层教学要求,对三个层次目标、任务不明确;三是设计、布局不合理;四是没有理顺与教材的关系,有的照搬教材,有的成习题集,缺乏“指导性”;五是有的直接从网上下载,脱离学生实际;六是由旧教案直接改头换面而来。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校本研修总结报告研修课题:《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研修时间:2022.4-2023.6研修人员:张**王**李**摘要:本次研修活动《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自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通过一年多的校本研修,深入探索了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与创新。

本研究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实践多样化互动教学方法,构建开放、互助、探究的课堂氛围。

研修成果显著,学生参与度、学习动机、语言表达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均有提升。

同时,面对挑战,如学生适应性、时间管理等问题,我们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持续改进并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教学创新;课堂氛围正文:一、引言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互动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鉴于此,我们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场所,而创新的互动教学模式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本研修课题《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旨在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以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更加高效、更具吸引力的教学互动。

自2022年4月启动至今年6月,我校小学语文组教师团队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校本研修。

我们致力于解决如何将互动教学理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等问题。

二、研修目标与预期成果本次研修活动《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旨在实现以下目标:首先,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加深对互动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探索并实践多样化的互动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参与度;再次,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等。

预期成果具体包括:一是形成一套系统的小学语文互动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指导;二是构建一个开放、互助、探究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三是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听说读写能力上取得进步;四是完成一系列教学案例的编写和分析,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互动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调查报告6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调查报告6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调查报告6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调查报告(2021.1)取得的成效:一、要备好教材。

备好教材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整合问题设计,删掉无价值或学生已懂的问题。

教师应该依据课程要求,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结合学生的学情,学会问题整合,把学生已懂或早无价值的问题删掉,所留下的必定是本课中的重中之重,这样在问题设计上做了“减法”,实质在解决问题上是做了“加法”,且省时高效。

二、要备好学生。

教师在备好教材的同时必须备好学生。

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动机、情感状况等。

只有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

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

这就能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存在的问题:高效课堂建设重视了形式而忽视了内容。

课堂成了教师作秀的场所,成了学生演戏的场所。

预习、展示、反馈三大环节的功能和作用没有把握好。

自学不知道怎么学,展示一窝蜂,反馈就是做做题。

课堂容量、深度不够,大量的时间被一些无效的环节所占用。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控制,环节、节奏、时间、内容全由学生牵引,导致当堂教学任务完不成,只好在下课的铃声中匆匆结束一节课。

无目的的“泛展示”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教师一看时间不够用,任务完不成,就图简单,一讲了之。

新瓶装旧酒,仅仅是学生分了组,学生的坐姿发生了一点变化。

上课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还是根据自己准备好的教案进行教学。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通用6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通用6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通用6篇)第一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了圆满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使日常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也为迎接明年的毕业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结合本人所任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教材的内容,制定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今年所担任的六年级(1)班的学生,共有43名学生,其中女生18人。

这个班级是我从四年级一直带到了今年六年级,是个师生都相互了解的班级,是个很有凝聚力的班级。

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

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平时喜爱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

但是,由于少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没有学习兴趣或是留守学生,还需要老师加强管理,培养兴趣,争取这部分学生成绩能有所提高。

新学期中,一方面要加强“双基”训练,一方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阅读”、“习作”、“练习”和“学和做”组成。

1.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

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裕的材料。

2.关于习作。

本册课本共安排了7课。

3.关于练习。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

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总的目的要求1、培养做读书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

2、准确认读209个生字。

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55个字.能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和写毛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调查报告8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调查报告8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调查报告
(2012.9)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过多,导致“语文味”的淡薄。

对文本分析过多,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通病,虽课改已有十年之久,老师们的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分析过多仍然存在。

一位老师在教《鹿和狼的故事》时,虽然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架构起开放式的课堂,但在学习过程中,却走入了“分析过多”的泥潭。

比如: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学课文呢?”于是学生纷纷说用统计图、统计表、画食物链、找重点词等一些很好的方法。

可接下来汇报过程中,老师只停留在对文本表层的理解和道理的分析上,追求的是一种“明白”的结果,却忽视了对文本内容的朗读和感悟,有点像数理分析似的,丧失了语文应有的味道。

二:有效措施:课标“实施建议”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所以,课堂上,当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时,要及时激励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读中培养语感,升华感情。

老师要把握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书声琅琅应是语文课堂上贯穿始终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建 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阶段小结

新建 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阶段小结

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阶段小结蔡玉莲《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于进取精神,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实际,可单一使用,也可结合使用,合力则更好。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教法、确定学法,不应千文一法,一概而论。

如本学期我组四位教师在不同的课型中进行了不同探索:(一)精读课文中的实践:小学语文课程中讲读课文占有首要的位置,所选课文兼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知识性等为一体的经典文。

教学时,教师要积极、灵活、大胆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小学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宝金艳老师组织学习《晏子使楚》一课时,采用了“凸现人物鲜明形象,促进学生自悟;落实自主阅读,促进学生自得”的方法,成功实施了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自主活动中,在积极思维中达到自悟自得。

(二)阅读课文教学:阅读课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占有相当的篇幅,是对讲读课文的巩固、补充、延伸,旨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根本任务。

教学时主要是读,即泛读和精读,随机而用。

每位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都为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默读、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进行理解性阅读(低年级),重评判性、创造性阅读(中高年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但传统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地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规范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权威评价,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思考,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

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这样的教育教学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

同时,我国的基础教育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鲜明的旗帜。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及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全面涉及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教师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

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校于2002年10月提出“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来优化课堂,使课堂成为整体推动素质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

同年,本课题被福建省普教室立项,多年来得到了各级专家领导的关心与指导。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点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主动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全过程,手脑并用,生动活泼地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个性品质。

合作性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创新性学习——在教师的启发激励下,学生呈现多向发散思维状态,自主加工信息,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善于自我表现,能够标新立异,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三种学习方式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一)以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二)以素质教育的新思想为依据。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面向全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其中“生动活泼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强调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就是肯定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应是被动地灌输、强迫地塑造的过程。

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最活跃的情感、动机因素,是他们的认识兴趣,即“求知欲”。

求知欲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最直接的内趋力。

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并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有了主动精神,才能充分发掘他们禀赋的潜能,才能驱动后天的积极因素。

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实行愉快教学,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说,动手写、做,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悦,精神饱满,主动求知,主动发展。

(三)语文课标所倡导的新理念为依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四)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既是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对人类知识经验和文化成果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又是学习主体自主学习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并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

教师应以活动、交流、交往为中介调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把学生从教育的客体转化成为学习的主体。

建构主义心理学也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认知基础上通过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而形成新的认识知结构。

顺应和同化是学习的本质过程,实现这两个过程必须通过学习主体的主动积极思维。

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均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其职能是指导、组织、帮助、激励,具体工作就是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他们掌握学习内容。

四、构建“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1、教学目标共性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有整体性发展目标,又要有个性发展目标。

整体性目标是若干个体发展目标的综合体现,是教学水平的宏观标志。

个性发展目标是教学的归宿,是素质个性化品质形成的保证。

2、教学过程学习化原则。

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认识不断深化,品质逐步形成的过程,而非知识的堆积,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主体的实践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动手动脑,勤于思考,努力实践,实现教学过程的学习化。

3、教学关系民主化原则。

教学关系就是导与学的关系,亦即师生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主导为主体服务,爱护主体、调动主体、鞭策主体参与学习过程。

主体尊重主导,信任主导,服从于主导,主动地接受主导的指导,形成互动互助、平等和谐、合作协调的师生关系。

4、教学组织形式的整合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就整体合作性原则,即构建一个教师整体教学,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动态组合的教学系统。

5、教学风格创造性原则。

即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具有差异性、独创性。

6、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

教书是手段,是桥梁,育人才是根本目的。

课堂教学不仅着眼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在于实现育人的三项主要指标——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效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学习中有效提升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能力。

3、在与他人合作学习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

4、在学会学习中,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展示自我,勇于标新立异,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挖掘创造潜力,展示创造才能。

六、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采取行动研究方式,做到教研即教学,教学即教研,以教学促教研,以教研指导教学。

2、观察法以听课、检查、交往等形式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3、调查法以问卷、访谈、听课等形式对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4、个案法注重个案跟踪,细致做好某个子课题、某种学习方式或某一课型的研究探讨工作,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寻求点上的积累和突破。

5、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形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范例和模式。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一)注重教师的培训,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为了更好地发挥业务学习的功效,课题组在每周一次的教研和备课讨论的活动中,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教育改革,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另外,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还结合各自研究的课题,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能力,牢固地树立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思想。

在学习总结经验的时候,教师们还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向各类杂志投稿,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积极采用“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是对《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进一步明晰,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充分自主是有效合作、适度探究的基础和前提。

有效合作是促进充分自主、适度探究的形式和途径。

适度探究是充分自主、有效合作的方向和目标,三位一体,互为促进。

1、充分自主,引导发现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知识的意义建构。

这种建构依赖于学习者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取代完成的,只能由学生本人主动建构。

充分自主是还学生以学习主动权,在学习中充分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课堂教学自始自终应在学生充分自主的状态下运作的。

(1)充分自读充分自读就是让学生在读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的过程。

所以,教师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课文读对、读通、读好,这是意义建构的前提和基础。

然后,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之后,读不懂的要主动思考、查找资料、处理信息、合作交流。

第三是勾画圈点评注,寻找疑点,发现问题。

在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拔,对自读中可能遇到的疑难事先要有所估计,再有意识地去关注、去倾听、去引导,保证自读的力度、深度和效度。

特别是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

(2)充分质疑当学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自读中的困难时,就会产生疑惑。

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围绕课文题目、课中文字、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课中结尾等质疑。

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水平高低各不相同,而且具有明显的个性倾向。

然而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些问题已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障碍。

让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疏理,浅显的可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的,由教师作恰当的解释;对有价值且指向教学目标和重点的问题,可作为进一步合作、探究的目标。

如果学生的问题提不到点子上,教师要进一步启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2、有效合作,引导共享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不单纯指个人意义的建构,更要借助于反复的协商,即与他人进行广泛的互动,进行资源共享,达成一致或共同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