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EVA电晕的知识
PE薄膜受电子冲击后热封性能的理论分析

PE薄膜受电子冲击后热封性能的理论分析 2005年03月21日中国包装网作者:摘要:对电子冲击后的聚乙烯(PE)薄膜的热封性能进行理论分析,确定选用结晶度高的PE树脂,及具有长支链的PE树脂和EVA共混作为电晕层,生产出的薄膜既具有较好的印刷性,同时又具有良好的热封性能。
关键词:PE 高结晶度长支链EVA 共混电晕面热封聚乙烯属于非极性材料,其薄膜表面张力低,一般通过电晕处理方式使其表面张力达38dyn/cm以上可获较好的印刷效果。
本研制在于选择合适的原辅材料及合理的工艺配方,挤出吹塑成型的PE薄膜经电晕处理后,被处理面不影响双面(折叠)热封强度及其他综合性能。
电晕处理(Corona treatment)是一种在高频高压下令电子加速离开电极,遇空气中的分子形成氧的自由基,自由基和高速电子撞击通过聚合物薄膜表面的一种过程。
在此过程中,PE薄膜表面均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①在薄膜表面形成许多凹凸不平层面,使表面粗化。
②自由基和高速电子作用于薄膜表面,使表面层分子部份断键,引起自由基加速反应。
③氧的自由基对C—C键进行氧化,生成羰基(-C-O)、羟基(-OH)、羧基(-COOH)等极性基团。
④表形成交联。
从电晕处理机理分析可看出,PE薄膜在电晕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其表面分子形成部分断裂,分子链之间进行了交联变化重组,因此,对大多数PE材料而言,电晕处理后由于PE薄膜表面发生变化,使表面层强度下降,热封后变化了的表面层很容易从整体上剥落下来,从而导致热封不牢。
就目前而言,可采用两种途径解决电晕后热封强度下降的问题:第一种是将PE薄膜表印后在其表面层上挤涂一层热封材料,此种方法优点在于能保证膜面的卫生性,但成本相对偏高,制造周期相对较长。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选用特殊材料进行结构配方设计,对特殊性能的原辅材料进行共混挤出,以达到电晕处理后不影响热封性能的目的。
在实际选材应用中有两个理论依据:第一,电子冲击对非晶区的破坏程度比对晶区的破坏程度高。
关于电晕现象

关于电晕现象……….摘自《百度文库》什么是电晕?电晕,顾名思义是一种局部放电,是一种在绝缘系中当电压应力,电压梯度超过临界值时局部放电所引起的气体的瞬态电离作用。
电晕现象就是带电体表面在气体或液体介质中局部放电的现象,常发生在不均匀电场中电场强度很高的区域内(例如高压导线的周围,带电体的尖端附近)。
其特点为:出现与日晕相似的光层,发出嗤嗤的声音,产生臭氧、氧化氮等电离效应通常只是在系统电极之间这段距离中局部发生的。
电晕现象发生在绝缘介质的空隙内,也可能发生在导体或介质内部。
电晕放电的形成机制因尖端电极的极性不同而有区别,这主要是由于电晕放电时空间电荷的积累和分布状况不同所造成的。
在电压作用下,负极性电晕或正极性电晕均在尖端电极附近聚集起空间电荷。
在负极性电晕中,当电子引起碰撞电离后,电子被驱往远离尖端电极的空间,并形成负离子,在靠近电极表面则聚集起正离子。
电场继续加强时,正离子被吸进电极,此时出现脉冲电晕电流,负离子则扩散到间隙空间。
此后又重复开始下一个电离及带电粒子运动过程。
如此循环,以致出现许多脉冲形式的电晕电流。
电晕电流这一现象是G.W.特里切尔于1938年发现的,称为特里切尔脉冲。
若电压继续升高,电晕电流的脉冲频率增加、幅值增大,转变为负辉光放电。
电压再升高,出现负流注放电,因其形状又称羽状放电或称刷状放电。
当负流注放电得以继续发展到对面电极时,即导致火花放电,使整个间隙击穿。
正极性电晕在尖端电极附近也分布着正离子,但不断被推斥向间隙空间,而电子则被吸进电极,同样形成重复脉冲式电晕电流。
电压继续升高时,出现流注放电,并可导致间隙击穿。
电晕的出现电晕时的起始电压是最低的,它是随着外部施加的电压逐步上升时出现一种特定的连续电晕。
电晕起始电压会随着外部施加电压上升时的频率而下降。
电晕发生时的电压可达到300V。
电晕的消失电晕消失时的电压是最高的,它是随着外部施加电压逐渐下降,此时这种特定的连续脉冲波不再出现。
电晕是什么电晕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用电常识

电晕是什么?电晕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 -用电常识可能很多伴侣并不了解电晕这个词,电工学习网我先来和伴侣们讲讲什么是电晕。
很多路边和小区中都有箱变和变压器,这些变压器都是110KV以上的高压电,很多伴侣可能听到过在这些线路上有“陛哩”的放电声,还有些伴侣观察过上面有淡蓝色的光环,这就是电晕。
电晕是极不均匀电场中所特有的电子崩:流注形式的稳定放电。
电晕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电晕的产生是由于不平滑的导体产生不均匀的电场,在不均匀的电场四周曲率半径小的电极四周当电压上升到肯定值时,由于空气游离就会发生放电,形成电晕。
由于在电晕的外围电场很弱,不发生碰撞游离,电晕外围带电粒子基本都是电离子,这些离子便形成了电晕放电电流。
简洁地说,曲率半径小的导体电极对空气放电,便产生了电晕。
电晕放电的特点:消灭与日晕相像的光层,发出嗤嗤的声音,产生臭氧、氧化氮等。
电晕引起电能的损耗,并对通讯和广播发生干扰。
例如,雷雨时尖端电晕发电,避雷针即用此法中和带电的云层而防止雷击。
电晕多发生在导体壳的曲率半径小的地方,由于这些地方,特殊是尖端,其电荷密度很大。
而在紧邻带电表面处,电场E与电荷密度σ成正比,故在导体的尖端处场强很强(即σ和E都极大)。
所以在空气四周的导体电势上升时,这些尖端之处能产生电晕放电。
长期以来,电晕被默认是“永不消逝的”,电晕真的永不消逝吗?电晕是带电体表面在气体或液体介质中局部放电的现象。
常发生在不均匀电场中电场强度很高的区域内(例如高压导线的四周,带电体的尖端四周)。
通常均将空气视为非导体,但空气中含有少数由宇宙线照射而产生的离子,带正电的导体会吸引四周空气中的负离子而自行缓缓中和。
若带电导体有尖端,该处四周空气中的电场强度E可变得很高。
当离子被吸向导体时将获得很大的加速度,这些离子与空气碰撞时,将会产生大量的离子,使空气变成极易导电,同时借电晕放电而加速导体放电。
因空气分子在碰撞时会发光,故电晕时在导体尖端处可见亮光。
防止电晕

防止电晕电晕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怎样防止在带电的高压架空电力线路中,导线周围产生电场,如果电场强度超过了空气的击穿强度时,就使导线周围的空气电离而呈现局部放电现象,这就是所谓的电晕现象。
电晕的产生,将造成有功功率的损耗,同时还使附近的无线电和通信线路受到干扰。
电晕的产生除与电压及地区自然条件有关,还与导线直径、线间距离有关。
为避免电晕现象的产生,可采取加大导线半径或线间距离的方法,以提高产生电晕现象的临界电压。
一般加大线间距离的效果并不显著,反而增加线路的杆塔费用。
而增大导线半径的方法则效果较显著,常用的方法是更换粗导线、使用空芯导线、采用分裂导线等。
电缆终端头的电晕现象是怎样的?有哪些防止措施?已解决电缆终端头的电晕现象是怎样的?有哪些防止措施?传统式电缆终端头中,如环氧树脂头、尼龙头、干包头等,有时会产生电晕放电现象,产生电晕放电的部位大部在三芯分叉处电缆芯引出的部位。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①三芯分叉处的距离小,芯与芯之间的空隙形成ー个电容,在电压的作用下,空气发生游离;②三芯分叉处电场分布不均匀,某些尖端或棱角处的电场比较集中,当电场强度大于临界电场强度时,就会使空气发生游离而产生电晕。
(1)防止电晕放电现象主要着重于改进终端头的设计,如利用等电位原理,在线芯绝缘表面包上一段金属带,并将各金属带互相连在一起(称为屏蔽),即可改善电场分布而消除电晕。
交联电缆的铜屏蔽层不能剥至三岔口处,就是这个目的。
(2)采用绕包应力锥或安装应力材料来改善电场分布。
在热(冷)缩电缆终端头结构及工艺中,同时采用屏蔽和应力材料两种措施,使三芯分叉处的电场分布更加趋于完善,从而彻底消除了电缆终端头的电晕现象。
防止高压电动机产生电晕的原则和具体措施是什么?防止高压电动机产生电晕的原则是在线圈表面增加一半导电层,使电容电流由半导电层流到铁芯,而不会使空气游离。
高压电机的具体防晕措施是:线圈绝缘处理完后,先在线圈直线部分刷低阻半导体漆,刷漆长度比铁芯长度每边长出25㎜。
电晕处理培训

电晕处理相关知识一.电晕处理电气介绍电晕处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频率高电压在被处理的塑料表面电晕放电,当电压通过电晕辊与电极间的空气间隙时,就会产生连续放电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离子电击侵蚀薄膜表面产生游离基反应而使聚合物发生交联,使薄膜表面变粗糙,以致增加薄膜表面的附着能力。
另外为了排除所产生的臭氧及降温,用排风风机把电晕处理器附近的空气往外排走以及在电晕辊内部利用工艺水冷却散热。
我们公司采用德国softal公司电晕系统,该电晕系统由3套电晕发生器组成,每个电晕发生器的电极由一套独立的电气系统控制,工作状态中3套电晕发生器既独立又相互关联。
每套电晕最大功率52kW,输出频率16-40kHZ,放电电压15kV-25KV 。
每套电晕的电气控制部分相同,主要由控制柜,逆变柜,输出高频变压器,电极,远程操作面板组成,各部分简介如下:(1)控制柜内安装有PLC控制器,电源滤波装置,整流装置和外围控制单元。
PLC控制器采用日本三菱FX2N系列PLC,主要接收所有外控单元的信号来判断是否具备电晕投入的条件,或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外控单元传递的信号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保证电晕系统可靠运行。
整流装置是把滤波过的380V的交流电源转换为(530V)的直流电源,为调制高频电压做准备,外控设备包括有高频变压器冷却风机,臭氧排风机及各种现场监视元件如风量开关,速度传感器,电极架行程开关等。
(2)逆变柜内有两个大型的单向逆变器,通过柜内控制单元将来自控制柜的直流电逆变调制成(16-40 kHz)的高频交流电,再送往现场的高频变压器。
柜内的PLC是控制柜PLC的扩展,监视逆变器的工作状态。
(3)高频变压器和电极是将调制好的高频交流电升压至20000V左右的高压,经电极通过薄膜对电晕辊放电,完成电晕的处理。
(4)远程操作面板与PLC通讯,给各电极输入启动与停止的指令,同时可调节各电极的电晕放电功率,并能实时反映各电极的工作状态以及故障报警提示。
电晕危害的概念

电晕危害的概念电晕,也叫电火花放电,是指高压条件下,电场强度大到足以使气体分子电离产生等离子体而导致的放电现象。
电晕危害指的是电晕放电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潜在危害。
首先,电晕危害在工业生产中表现为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电晕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高能量。
当电晕放电聚集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气体、液体或固体的燃烧,造成火灾。
特别是在化学厂和石油天然气加工厂等具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一旦发生电晕放电,很容易引发重大事故。
其次,电晕危害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电晕放电在高压设备周围会产生强烈的电晕声和强烈的闪光,会给操作人员带来精神压力和视觉疲劳,降低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同时,电晕放电还会产生大量的臭氧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室内空气中积累过多的臭氧会引起眼睛灼痛、喉咙不适、咳嗽等症状,长期暴露还会导致呼吸道疾病。
另外,电晕危害还表现为对电器设备的影响。
电晕放电会使设备出现故障,甚至烧毁,对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影响。
例如,高压电晕放电会对高压设备的绝缘材料和结构产生腐蚀和磨损,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电晕放电还会引起电磁干扰,对周围的设备和通信线路造成干扰,导致通信中断、数据错误等问题。
此外,电晕危害还涉及到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威胁。
由于电晕放电时会产生辐射,特别是紫外线辐射和红外线辐射,长期暴露可能对人体皮肤和眼睛造成损伤。
同时,在高电压设备周围还会产生静电场,对人体产生静电击打,引起不适、感觉异常等问题。
最后,电晕危害还与环境污染有关。
电晕放电产生的臭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空气品质。
此外,电晕放电还会产生电磁波辐射,对周围的电子设备、通信设备、雷达等产生干扰,影响周围环境的电子设备正常工作。
为了有效防止和减少电晕危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一是控制电晕发生的压力、温度、湿度等生产环境参数;二是改善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和结构,提高设备的抗电晕能力;三是采用合适的屏蔽技术和代偿技术,减少电晕放电的辐射和干扰;四是加强对电晕放电的监测和预警,及早发现和处理电晕问题。
电晕处理对聚乙烯薄膜热封性能的影响

电晕处理对聚乙烯薄膜热封性能的影响王敏【摘要】聚乙烯薄膜经过电晕处理后,热封温度提高,热封强度降低.这可通过降低电晕处理强度,适当延长热封时间和添加一定比例的mLLDPE树脂,以减小电晕处理对聚乙烯薄膜热封性能的影响.【期刊名称】《上海塑料》【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42-45)【关键词】电晕处理;热封温度;热封强度;聚乙烯薄膜【作者】王敏【作者单位】江阴宝柏包装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0.60 前言热封性能对于包装,特别软包装是一项重要性能。
良好的热封性能对于包装的整体结构,包装物的保存和存储周期都是至关重要的。
聚乙烯薄膜具有良好的热封性能,还具有价廉、易加工等特点,广泛用于包装材料的热封层。
聚乙烯薄膜属于非极性材料,在进行复合、印刷工序前必须进行电晕处理,才能增加与胶黏剂和油墨的附着力。
通常经电晕处理的表面不参与热封,但一些表面印刷的产品,其印刷面(电晕面)在后期加工中可能作为热封面,如卫生巾、纸尿裤等个人护理用品制袋工艺,牙膏片材的制管工艺等。
作者就电晕处理对聚乙烯薄膜热封性能的影响进行讨论。
1 试验部分1.1 原料LDPE 2420H,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公司;LLDPE 1002YB,陶氏化学有限公司;mLLDPE 1881G,埃克森美孚化工有限公司;HDPE F920A,三星道达尔石化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三层共挤出吹膜机组241-14D-34,加拿大宾顿公司;电晕处理装置CW3008,南通三信塑胶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万能拉力仪 AGS-1KN,Shimadzu Corporation;五点热封仪GBB-F,广州标际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1.3 试样制备试样Ⅰ LLDPE-67%,LDPE-33%,表示质量分数分别为66.7%的LLDPE,33%的LDPE(下同),薄膜厚度45μm试样Ⅱ mLLDPE-30%,LLDPE-30%,LDPE-40%,薄膜厚度45μm试样Ⅲ HDPE-40%,LDPE-40%,LLDPE-20%,薄膜厚度40μm若无特殊说明,试验中薄膜的电晕强度均为40mN/m。
电机电晕知识介绍

电机电晕知识介绍
电晕,是因为不平滑导体产生不均匀电场,在不均匀的电场周围、曲率半径小的电极附近,当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由于空气游离就会发生放电,形成电晕。
从电晕产生的条件我们可以发现,不均匀电场、不平滑导体,以及足够高的电压,是电晕产生的必要条件,因而对于高压电机绕组端部会有电晕的产生,特别是对于额定电压高于6kV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电晕会更为明显,而且电压越高,电晕问题会越为严重。
因而对于高压电机绕组,会通过采用特殊的电磁线,以及在绕组线圈外部加包电阻带的方式,进行防电晕处理措施。
变频电机通过变频器供电,变频器输出的电压不同于工频电源的正弦波,而是陡升和陡降的方形波,这种特殊的脉冲波导致电机的输入电压会有周期性的、高于额定电压2倍的尖锋过电压,由于这种脉冲过电压对应的速度极快,将造成电机绕组电场分布的严重不均匀。
尽管大部分变频电机均为低压电机,但特殊的供电方式注定了其绕组电场的不均匀特点。
从电机匝数和匝长的特点分析,低压大功率电机绕组的首圈和末圈承担了几乎全部的电压幅值,也是电机绕组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而且从绕组的嵌制过程分析,首匝线圈受到的伤害要相对大一些,因而面对的危险性也就大一些,这也是不少电机厂家对首、末线圈特殊保护的原因所在。
而对于低压大功率变频电机,因为场强的不均匀、脉冲的尖锋电压,导致电机绕组端部具备了电晕产生的基本条件。
为
了防止变频电机电晕的产生,变频电机的绕组应采用防电晕的特殊电磁线,并对首末线圈进行特别的防护措施。
电晕放电的物理原理和应用

精心整理电晕放电的物理原理和应用Mario.DellaSantaME.RO,DonteaMoriano,(LU)电晕放电过程是塑料薄膜加工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深刻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和影响放电过程的重要参数的意义。
本文将尽可能简单地分析和帮助你了解它的本质因素和操作的重要性,以便能正确地操作仪器,取得最佳的处理结果。
使用电晕的目的在塑料的处理过程中,挤压、匹配、拉伸和金属化都特别重要,这些操作都需要塑料表面对所 这时就需 即这表明很长,但和产生的电场的变化时间相比,只需很短的时间即可达到目标。
离子的运动时间和它的质量、电场的强度、空间电荷的密度和空气间隙的大小有关。
撞击要处理材料表面的带电粒子的能量和电动机功率与粒子存在时间的乘积成正比。
即使电晕放电的物理和化学效应相当复杂,但通过在不同的系统上可再现,对于给定的要处理的材料电晕放电很容易被证实。
欲得到需要的表面张力应使用具体的功率,可由下式确定:PSP=Pout/Prod式中:PSP :具体的功率(W.min/m2)Pout :马达的输出功率Prod :生产线产量(m 2/min )然而得到所需表面张力时,应用的具体功率取决于要处理材料的性能,特别取决于其中含有的添加剂用量和性质。
为了确定得到给顶的薄膜润湿张力时所用的具体的功率值,必须经常在实验室的小样品或薄膜产品上进行实现测试。
下表给出了在不同类型的薄膜上得到42dyn/cm的表面张力时,所需的具体功率值。
吹膜添加剂Wmin/m2Dyn/cmHDPE 200ppm 8 42LDPE 500ppm 12 42LLDPE 1000ppm 16 42流延薄膜添加剂Wmin/m2Dyn/cmHDPE 200ppm 12 42LDPE 500ppm 15 42LLDPE 1000ppm 20 42BOPP 共挤18 42均聚物26 42PP 200ppm 14 42200ppm 19 42500ppm 25 42如前所述,上述数值只能看成预计值。
电晕处理文档

电晕处理什么是电晕?电晕是指高电压下空气附近形成的放电现象。
当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空气周围的分子会被电离,形成离子,从而导致空气中形成电流。
电晕在高压线路、电力设备以及工业设备中经常出现。
电晕对设备的影响电晕对设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电晕现象电晕会产生明亮的光芒,发出噼啪声,同时伴随着可能的弧光放电。
这不仅会对设备运行时的视觉产生影响,还可能会对设备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2. 损坏设备电晕放电会导致设备表面产生局部高温和电弧放电,从而对设备造成烧伤和损坏。
长期以来,电晕对设备的损坏被视为一种潜在的故障源。
3. 产生干扰电晕放电会产生高频噪声,这些噪声会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
尤其是对于精密仪器和敏感电路来说,电晕产生的噪声会导致信号失真和数据误差。
4. 安全风险电晕放电会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如果电晕放电接触到人体,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电晕处理方法为了有效处理电晕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1. 设备绝缘通过对设备进行绝缘处理,可以减少电晕现象的发生。
这包括采用绝缘材料进行包裹或添加绝缘层等措施,以避免电晕放电。
2. 设备接地将设备正确接地是避免电晕现象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接地,可以消耗电晕放电产生的能量,从而减少电晕的发生。
3. 使用抑制电晕的材料某些特殊材料具有抑制电晕放电的能力。
正确选择这些材料并将其应用于设备表面可以有效防止电晕的发生。
4. 控制设备电压通过控制设备的电压,可以有效预防电晕现象。
降低设备的电压可以减少电晕放电的产生,从而降低电晕对设备的影响。
5. 防止湿度过高湿度过高会增加电晕现象的发生。
因此,保持设备运行环境的适当湿度是电晕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总结电晕是高电压设备中常见的现象,对设备的影响不可忽视。
通过合理的电晕处理方法,可以降低电晕的发生,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适当的设备绝缘、正确的设备接地、使用抑制电晕的材料以及控制设备电压和湿度,都是有效处理电晕问题的关键措施。
电晕机工作原理

电晕机工作原理电晕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它通过电场作用产生电晕放电,用于除尘、杀菌、臭氧发生等应用。
电晕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场作用、电晕放电和应用特性三个方面。
首先,电晕机的工作原理与电场作用密切相关。
在电晕机内部,通过高压电源产生高电压,使得电极间产生强电场。
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空气分子会发生电离现象,即电子被离子化,形成正负电荷。
这种现象在电晕机内部形成了一个电场区域,称为电晕区。
电场作用是电晕机产生电晕放电的基础。
其次,电晕放电是电晕机工作的核心过程。
当电晕区内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空气分子会发生击穿,即电晕放电现象。
在电晕放电过程中,空气分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发生碰撞和电离,产生大量自由电子和正离子。
这些电子和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运动,与空气分子发生碰撞,产生光、热和声等效应。
电晕放电是电晕机产生臭氧、杀菌、除尘等应用的基础。
最后,电晕机的应用特性也是其工作原理的重要方面。
电晕机在不同工况下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如电晕放电的稳定性、电场分布的均匀性、能耗和臭氧产生效率等。
这些特性直接影响着电晕机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性。
因此,了解电晕机的工作原理对于优化设备设计、提高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电晕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场作用、电晕放电和应用特性三个方面。
通过电场作用产生电晕放电,实现臭氧发生、除尘、杀菌等应用。
了解电晕机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工作过程,优化设备设计,提高应用效果,推动电晕技术在环保、医疗、食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反应电晕现象的参数

反应电晕现象的参数
反应电晕现象的参数包括电晕电压、电晕电流、电晕功率和电晕频率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参数对电晕现象的影响。
一、电晕电压
电晕电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气体中发生电晕现象所需的最小电压。
当电晕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电晕现象就会发生。
电晕电压的大小与气体的性质、气体的压力、电极间距、电极形状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电晕电压随着气体压力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电极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二、电晕电流
电晕电流是指电晕现象中气体中的电流强度。
电晕电流的大小与电晕电压、气体的性质、压力、电极间距等因素有关。
当电晕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电晕电流会出现突增现象。
电晕电流的突增会导致电晕现象的放大,进一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三、电晕功率
电晕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电晕能量。
电晕功率的大小与电晕电流、电晕电压、气体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电晕功率的变化会影响电晕现象的强弱。
过大的电晕功率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故障或损坏,因此需要合理控制电晕功率。
四、电晕频率
电晕频率是指电晕现象发生的频率。
电晕频率的大小与电晕电压、电极间距、气体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电晕频率的变化会影响电晕现象的稳定性和可观测性。
过高的电晕频率可能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控。
反应电晕现象的参数包括电晕电压、电晕电流、电晕功率和电晕频率等。
这些参数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电晕现象的强弱和稳定性。
合理控制这些参数,可以有效预防电晕现象的发生,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晕知识

电晕知识电晕处理是一种电击处理,它使承印物的表面具有更高的附着性。
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率高电压在被处理的塑料表面电晕放电(高频交流电压高达5000-15000V/㎡),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使塑料表面产生游离基反应而使聚合物发生交联.表面变粗糙并增加其对极性溶剂的润湿性---这些离子体由电击和渗透进入被印体的表面破坏其分子结构,进而将被处理的表面分子氧化和极化,离子电击侵蚀表面,以致增加承印物表面的附着能力。
电晕处理对塑料表面所产生的物理及化学影响是复杂的,其效果主要通过三方面来控制:①特定的电极系统,②导辊上的物介质,③特定的电极功率。
由于不同的化学结构有不同的原子键,所以对塑料电晕处理的效果也视塑料的化学结构而异。
不同的塑料需要进行不同强度的电晕处理。
实践证明:BOPP薄膜在生产后还会发生结构状态的变化,在几天内,聚合物由无定形变化成晶体形,从而影响电晕处理的效果。
经过电晕处理后,塑料表面层的交联结构比其内层的交联结构减少,因此其表面层的功能团有较高的移动性。
所以,在储存中,不少塑料出现电晕处理效果的衰退,添加剂由内部向表面迁移,也是使表面能下降,影响附着力的因素,这种负面影响无法完全抑制。
实际上相对湿度也会影响电晕处理的效果,湿度是去极化剂,但一般来说由于影响并不严重,往往在测试误差范围之内,被忽略不计。
如果采用连机电晕处理,则更可不必考虑。
电晕处理的日的是为了改变许多承印物的表面能量,使之易于同印刷油墨、涂布材料及胶粘剂相粘结。
所有承印物在制造过程中进行一些处理之后便具有较好的粘着特性。
电晕处理属于后期处理,需要指出的是电晕处理并不是在生产承印物时所能运用的改变承印物表面能的唯一处理法。
其它处理方法包括火焰处理及涂布处理法。
具体采用哪种处理法主要取决于承印物的结构。
许多人认为,电晕处理使承印物表面变得粗糙,从而易于吸附印刷油墨及胶粘剂,但是这种看法却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得出的观察结果所否定。
目前流行的理论认为,电晕处理使承印物表面分子结构重新排列,产生更多的极性部位,有利于附着外物。
电晕基础知识

电晕基础知识在110kV以上的变电所和线路上,时常能听到"咝咝"的放电声和淡蓝色的光环,这就是电晕。
长期以来,电晕被默认是"永不消失的",电晕真的永不消失吗?电晕的产生是因为不平滑的导体产生不均匀的电场,在不均匀的电场周围曲率半径小的电极附近当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由于空气游离就会发生放电,形成电晕。
因为在电晕的外围电场很弱,不发生碰撞游离,电晕外围带电粒子基本都是电离子,这些离子便形成了电晕放电电流。
简单地说,曲率半径小的导体电极对空气放电,便产生了电晕。
电晕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能损耗原因之一。
电晕的放电电流与天气湿度以及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
一条110kV电力线路和一个110kV变电所组成的电力系统有50个地方会产生电晕现象,那么这个电力系统所损耗的功率就有55~11kW,其电能损耗不亚于一台2万kVA的电力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因电晕损耗的电能达到了20.5亿kW.h。
电力系统容易产生电晕的地方大体有三处:第一是在变电所母线两端的耐张线夹处,其电晕主要是因为母线尾端剪切不平滑并带有毛刺,以及耐张线夹与绝缘子连接的穿钉上的开口销比较尖锐,易产生电晕。
第二是在线路的耐张杆塔处,因为耐张杆塔跳线的两端剪切不平滑,易产生电晕,耐张线夹与绝缘子碗头穿钉上的开口销也易产生电晕。
第三是在直线杆塔上,主要是因为悬垂线夹与挂板连接的穿钉上的开口销尾端比较尖锐,也易产生电晕。
减少电晕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将电力系统电压降低,使电压达不到电晕的起始电压,但是这种方法不符合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基本不能运用。
第二种是减少导体电极曲率半径小的部位。
这是减少和防止电晕的最佳途径。
鉴于此,我们可以对电力系统易产生电晕的三个地方进行适当技术处理。
首先,在变电所母线两端加装球形附件,使母线两端不平滑部分不暴露在空气中,以及在耐张线夹与绝缘子碗头连接处采用线夹穿钉开口销封闭装置,使开口销不会暴露在空气中。
电缆电晕放电原理

电缆电晕放电原理电缆电晕放电是指当高电压电缆导线周围的电场强度超过空气击穿电场强度时,空气中的气体分子会发生电离,导致电晕放电现象。
这种放电现象不仅会导致电力系统的能量损耗,还会对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了解电缆电晕放电的原理对于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电缆电晕放电的原理主要涉及电场强度、空气击穿电场强度以及电离现象等方面。
电场强度是电缆电晕放电的关键因素之一。
电场强度是指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当电缆导线的电压升高时,导线周围的电场强度也会随之增大。
当电场强度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空气中的分子会发生电离,形成电子和离子。
空气击穿电场强度是电缆电晕放电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空气击穿电场强度是指空气中电离发生的电场强度临界值。
当电场强度超过空气击穿电场强度时,空气分子会发生电离,形成电流通路,导致电晕放电现象。
空气击穿电场强度与气体种类、气压、温度等因素有关。
电离现象也是电缆电晕放电的重要环节。
电离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分子或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离子的过程。
当电场强度超过空气击穿电场强度时,空气中的气体分子会发生电离,形成电子和离子。
这些电子和离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当它们撞击到导线或其他物体时,会使物体表面电位升高,导致电晕放电的现象。
电缆电晕放电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解释:首先,当电缆导线的电压升高时,导线周围形成了一个强电场。
接着,当电场强度超过空气击穿电场强度时,空气中的气体分子会发生电离,形成电子和离子。
这些电子和离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并且不断与空气分子发生碰撞。
最后,当电子和离子撞击到导线或其他物体时,会使物体表面电位升高,导致电晕放电的现象。
为了减少电缆电晕放电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降低电缆导线的电压,减小电场强度。
其次,采用绝缘材料包覆电缆导线,减少电场的影响范围。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电缆导线的形状和布局,改变电场分布,降低电缆电晕放电的可能性。
电缆电晕放电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现象,了解其原理对于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非常重要。
什么是电晕

什么是电晕?一、电晕的定义电晕是指带电体表面在气体或液体介质中发生局部放电的现象。
这种现象常发生在高压导线的周围和带电体的尖端附近,过程中会产生臭氧、氧化氮等物质。
在印刷行业中,电晕处理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特别是在非吸收性承印物上,往往需要先电晕来提高表面张力,让印刷油墨获得更好的附着力,它对于提高印刷质量和效果具有明显作用。
二、电晕的发展电晕现象最早被观察到是在19世纪末,当时科学家们注意到,在高电压下,尖锐物体附近的空气会发出一种闪烁的光,这被称为电晕放电。
1901年,法国科学家H. W. Geitel 首次提出了利用电晕放电来改变物体表面特性的概念。
随后,一些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研究和开发电晕处理技术。
20世纪初,电晕处理技术开始应用于印刷行业,用于提高油墨在纸张表面的润湿性和附着力。
最初的电晕设备比较简单,使用的电压较低,处理效果有限。
随着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不断深入,电晕设备得到了改进和优化,处理效果显著提高。
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塑料和涂料等新材料的广泛应用,电晕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电晕设备的设计更加精密,电晕电压的控制更加精准,可以适应不同材料的处理需求。
同时,电晕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也扩展到包装、标签、印刷电路板、光学器件等领域。
三、电晕处理的原理电晕处理的原理是利用高频高电压在处理过的塑料表面进行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
这些等离子体通过电击和渗透进入被处理材料的表面,破坏其分子结构,进而氧化和极化被处理过的表面分子。
电晕过程中产生的臭氧等强氧化剂也能使材料表面分子氧化,产生极性较强的基团,从而增加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和润湿性,提高其对油墨、胶水等印刷材料的附着力。
四、电晕的工艺在电晕处理中,通过施加高电压 通常为几千伏)到电晕电极上,形成强电场。
该电场使得附近的气体分子受到电场力的影响,电子和正离子发生位移。
电子释放和离子化:当电晕电极的尖端或锐角部分附近的电场强度超过了气体中分子的电离能时,电子会从尖端或锐角释放出来。
电晕

危害
1.由于电晕放电伴随着电离、复合、激励、反激励等过程产生的声光热效应,发出“丝丝”的噪声,对人的 生理,心理的影响。220kV以下问题不严重,500kV及以上影响较大,其次使周围气体温度升高,减少元件热稳定 性。
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在通风槽口及直线出槽口处、绕组端部电场集中,当局部位置场强达到一定数值时,气体 发生局部电离,在电离处出现蓝色荧光,这即是电晕现象。电晕产生热效应和臭氧、氮的氧化物,使线圈内局部 温度升高,导致胶粘剂变质、碳化,股线绝缘和云母变白,进而使股线松散、短路,绝缘老化。
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在通风槽口及出槽口处,其绝缘表面的电场分布是极不均匀的。当局部场强达到一定数值 时,气体发生局部游离,在电窝处出现蓝色晕光,产生电晕。电晕的发生伴随着热、臭氧、氮的氧化物的产生, 这些对电机绝缘都是极其有害的。另外由于热固性绝缘表面与槽壁接触不良或不稳定时,在电磁振动的作用下, 将引起槽内间隙火花放电。这种火花放电造成的局部温升将使绝缘表面受到严重侵蚀。这一切都将对电机绝缘造 成极大的损害。
2.在尖端突出处,电子与离子在局部强场作用下高速运动,形成“电风”。当电极固定得刚性不够,会使电 晕极震动转动,减少元件动稳定性。
3.气体放电会发生化学反应,主要产生臭氧、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其中,臭氧对金属及有机绝缘物有强烈 氧化作用,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会溶于空气中的水形成硝酸类,具有强腐蚀性。
4.产生高频脉冲电流,其中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干扰无线电通讯。
电晕
物理学现象
01 产生原因
03 产生因素 05 处理
目录
02 产生部位 04 危害 06 相关用处
电晕,指带电体表面在气体或液体介质中发生局部放电的现象,常发生在高压导线的周围和带电体的尖端附 近,能产生臭氧、氧化氮等物质。在110kV以上的变电所和线路上,时常出现与日晕相似的光层,发出“嗤 嗤”“陛哩”的声音。电晕能消耗电能,并干扰无线电波。电晕是极不均匀电场中所特有的电子崩——流注形式 的稳定放电。
电晕处理容易出现地问题以及注意事项

电晕处理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考前须知1原理本文所述的电晕处理是一种在高电压下令电子加速离开电极,并撞击聚合物外表的一种过程.由于两极间的传导被阻断,使得处于电场中的气体因受电子碰撞后离子化浓度急剧增加,其主要反响过程如下:Q+高能量电子-2O4氐能量电子2O+2GH 2Q+热即:3Q+电能72O+热前式也可写成:3Q+IVR 2Q+M式中M为空气中任何其它气体分子,如氮.它们也可受高能电子冲击离解为氮原子,并引发一系列反响,此处略去.在臭氧生成过程中,伴有弥散蓝紫色辉光的电晕现象,从而被称之为电晕.换言之,薄膜的电晕处理就是把薄膜置于电场中成为阻断传导的介质,在电场作用下,获得高能量,并激活其它离子或分子,同时把这种能量分配到薄膜上,在薄膜外表驻极,形成极性的化学自由基团,使薄膜外表产生悬挂键.在这一过程中, 高能电子碰撞空气中的氧分子、氮分子、水分子等,伴之发生氧化一复原反响,并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等.由于臭氧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当它接触到聚丙烯薄膜外表时,会在其外表毫微米发生复杂的有机反响,产生羟基(-OH)、竣基(-COOH)玻基(> C=O)等.而这些含氧官能团的引入,是增加薄膜外表张力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氧化,不仅可以改进薄膜外表张力, 还可以提升薄膜外表的可蒸镀性和可印刷性.电晕处理设备一般包括了一个高频高压发生器和一个附带金属电极和支持卷轴的电晕处理站.它们互相平行,并以一个 1.5mm的空气间隙作为分隔.当电晕处理站输入20〜40kHz或数千伏高电压时,电极间便会产生放电现象,在薄膜外表形成均匀火花.2讨论4.1电晕处理站的设备配置和调整状态4.1.1理想的电晕处理是电机的作业频率正确,输出电压和电流值适中,放电过程有规律,这样才能得到好的处理效果.4.1.2电晕处理辐与电极之间的间隙大小必须保持一致, 亦即两者之间既要有一定的距离又要相互平行,这样才能使膜外表处的场强相同,产生均匀的电晕处理.一般二者的间隙在1.5〜2.5mm4.1.3调整好电晕处理辐与其它牵引辑之间的平行度和电晕处理辐上压辐压力的均匀性,这样才能使膜在运行中平稳,不至于在电晕辐上发生起皱和斜扯,保持得到均匀的、足够的电晕量.4.2膜面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对电晕处理的影响在电晕处理的过程中,膜面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它的两个显著的变量.随着空气相对湿度和膜面温度的增大所需电晕处理的时间就越长,也即薄膜越不容易被电晕处理.这是由于当空气中相对湿度增大时,空气中水分子的含量增大,而电晕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可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约高13倍,比空气高25倍.由于臭氧浓度的下降,使含氧官能团在膜面生成及驻极的时机大大减小,从而降低电晕处理的效果.随着膜面温度的增高,使驻极分子的稳定性变差,外表分子迁移文案大全的比例增大,不利于膜面的高外表能区域的形成,局部抵消了通过电晕增加薄膜外表张力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根据实际生产中的经验,膜面的温度也并非越低越好.在生产中,电晕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为预防膜面温度过高,通常我们采用循环水辐内进行闭式循环,并增加一套加热装置使冷却水保持一定的温度.过低的温度会使膜面的分子在极化和发生化学变化时根本能量缺乏,也会造成膜面外表张力缺乏的问题,所以,把电晕处理辐处的膜面温度限制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是电晕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也是我们在长期生产中摸索发现的.4.3电晕处理中电晕强度和处理时间的限制在生产中,为了使薄膜外表张力的处理到达某一等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增加电晕处理的强度,在一定界限内,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当超过这一界限后,即使再增加电晕,也不会使薄膜外表能等级得到提升,这是由于当膜在瞬时进行电晕处理过程中,电极与电晕辐之间的空气量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而这相对稳定空气量中的氧气分子含量是一定的,即使提升电极的电压和电流值,也不能激活更多的氧分子,使更多的含氧官能团驻极到薄膜外表,到达提升薄膜外表能的目的.一般说来,电晕处理的时间越长,外表能也会越高.但是,一方面在固有设备的条件下,延长电晕处理时间,必然会降低生产效率;另一方面, 过长的电晕处理时间,会使薄膜外表张力太大,出现脆化现象乃至降解, 不利于膜的一次收卷和二次复卷,我们在某单位的设备上就此进行过成功的试验.4.4电晕处理辑和电极平行辑面和电极面的不平行会导致电晕处理不均,原因是电晕强度有差异, 由下式电晕强度=P/W V式中:P——电晕装置放电功率,WW膜宽,m;V---- 膜速,m/min;从上式看出,电晕强度正比于电晕放电功率,而电晕放电的功率方程式为:P=4CdVsf :V0-〔Cd+Cg/Cd〕Vs]式中:Cd——介电体电容,F;Cg-―放电间隙电容,F;V0——驱动电压〔峰值〕,V;V s——间隙发火电压〔峰值〕,V;f ——驱动电压频率,Hz.由上式显见,间隙大小不一,直接导致单位面积上的放电功率不均, 由于各处电晕的差异,最终影响浸润张力的一致性.4.5膜运行的平稳性如果膜在运行中,辐筒施加于膜上的张力的不一致,这种差异会发生局部皱折,使该部位在电晕处理时电容量发生变化,最终也会导致浸润张力的不均匀.除上述辐筒同步有差异外,还有电晕处理辐上的夹辐和电晕处理辐到后扩展辑对膜的扩展,以及辐与辐之间平行度、辐面水平度等,均有可能导致薄膜运行姿态的不够平稳.文案大全4.6薄膜发脆走偏问题电晕处理中,要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注入功率过大,那么会出现水温提得过高,影响到薄膜分子间的次价键力而出现发脆,即影响薄膜的使用, 又使卷制电容器时边缘无法卷齐,只得以降低速度来完成卷制任务,从而给电容器的制作工艺造成不利.4.7废液污染问题电晕处理过程中,由于两极间施加高压,产生的电子对两极间空气中的分子进行碰撞和激活,产生臭氧及一氧化氮等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 由于它们的亲水性,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相结合,产生含有亚硝酸盐、硝酸盐成份的废液,并且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对产生的废液不能及时进行很好的清理,在排出管道或电极罩壳中存留下来,就可能流滴到辑面,并随着辐的转动而造成膜面污染,造成薄膜局部浸润张力降低、附着不牢等,形成产品质量问题.2. BOPP薄膜电晕处理强度的影响因素电晕处理器由电极、高电位器及硅橡胶辐组成,当电压通过2.5MM 的空气间隙时,就会产生连续放电,另外为了排除所产生的臭氧及降温, 用抽风风机把电晕处理器附近的空气往外排走以及在硅橡胶辐内部利用工艺水冷散热.影响电晕处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2.1电极类型电晕处理的效果与电极的设计有较大关系.设备上采用单电极或双电极方式在处理效果上有一定的差异,双电极比拟于单电极有几方面优点:1、能产生更高处理值,耗能更低;2、能减少储存时,外表张力的下降;3、减少薄膜在电晕处理过程中的受热;4、减少外表感应的静电.2.2薄膜温度BOPP是挤出厚片经激冷后,再经纵、横二个方向拉伸后所制得的薄膜,在进入牵引单元后,通过冷却、切边、测厚、预热等工序,然后再进行电晕处理.这时薄膜的温度对电晕处理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而薄膜温度那么主要由预热辐的设定温度进行限制,随着薄膜温度的升高,薄膜的外表处理达因值也同时升高.通过预热辐的设定温度来调整薄膜的外表处理达因值,是在工艺限制中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之一.2.3生产线速度生产线速度是影响电晕处理效果另一重要因素.BOP礴膜是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高压电极间隙,而使外表达因值得以提升,于高压电极间隙内停留时间的长短,会影响薄膜的电晕处理效果.由此可见,电晕处理的电极电压要随着生产线速度的变化要作出相应的调整,随着生产线速度的增大而增大.2.4电极排风量在电晕处理过程中,随着空气离子化,会产生等离子体,其中包含有电子、氧离子、臭氧等,等离子体会渗透薄膜,破坏其它化学键,激发自由游离基,与氧气离子起作用成氧化极化基,这些基团会对薄膜的外表润湿特性产生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说,等离子体在薄膜外表的浓度会直接影响电晕处理的效果.一般而言,电极排风阀门的开启度越大,薄膜的表文案大全面处理达因值会越小;反之,电极排风阀门的开启度越小,薄膜的外表处理达因值会越大.2.5外表材料BOPP的生产会涉及到不同的材料及添加母料. BOP可分作热封型和非热封型两大类,在表层的根本材料中分别是共聚物及均聚物,由于两者材料本身的差异,在经受同样的电晕处理后,两者外表张力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对于共聚物,如目前国内外常用的SOLVAY KS413 MONTEL PLZ679 BASEAL EP5c3等,离子体渗透进薄膜的外表效能比均聚物更大, 所以热封型薄膜会更加容易到达更高的处理强度.止匕外,在热封型薄膜的配方设计上,通常为了适应包装机器的要求, 需要使用爽滑剂来改善薄膜的摩擦性能,在选择爽滑剂时要尽可能预防使用硅酮类爽滑剂,这是由于硅酮的外表张力比拟低,在常温下约为12达因, 与PP的31达因有较大的差距,使用硅酮类爽滑剂会大幅降低BOPP勺外表张力值.抗静电剂对BOPP!膜电晕处理效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抗静电剂大多数添加在芯层,其具有迁移性,渗透至外表的抗静电剂会影响薄膜的外表电晕处理特性,处理强度值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2.6外表材料BOP哂膜在生产后还会发生结构状态的变化, 在几天内,聚合物由无定形变化成晶体形,从而影响电晕处理的效果.处理强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是逐步下降,最后渐渐保持稳定.电晕处理的消减幅度与贮存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消减幅度越快.3.电晕处理对薄膜物理特性的影响电晕处理除了可以改变薄膜的外表达因值外,还会对薄膜的其他物理性能产生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3.1摩擦系数由于电晕处理的原理是薄膜经过有两高压电极产生电子流,使薄膜外表产生极性,而薄膜处理面与非薄膜处理面相比,位于薄膜芯层的添加剂〔包括抗静电剂及爽滑剂〕更加容易通过薄膜处理面渗出.以ABA类型薄膜即内、外两面配方结构相同的薄膜为例,未经电晕处理的薄膜内、外两面的摩擦系数是一致的,但是在经过电晕处理后,薄膜处理面的摩擦系数值比非处理面的摩擦系数值低.从生产到14天后,薄膜芯层的添加剂处于高速的迁移期,处理面与非处理面的静、动摩擦系数都呈快速下降趋势,14天后数值趋于稳定. 由整体上比拟,处理面的摩擦系数较非处理面的摩擦系数低.3.2收缩率由于电晕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薄膜的收缩率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3.3热封强度在生产BOP热封型薄膜时,表层使用的材料为乙烯-丙烯共聚物. 如在前面所提及到的,在实际生产上如需到达同样的处理强度,共聚物仅需要比拟低的处理电压值.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电晕处理值会引发共聚物间的交联作用,导致热封型薄膜失去热封效能.因此在实际生产热封型薄膜中,尤其是调节较高电晕处理值时,热封强度是一项必备的检测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7
8
汕头市安德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晕处理的工艺
电极间隙
电极间隙对电晕处理效果有两方面的影响:
(1)间隙增大,电晕处理范围变宽,薄膜在电晕处理相对停留时间变 长,有利于改善处理效果; (2)间隙增大,使能量分散到更大的空间,处理强度下降,处理效果 变差。
因此,只有在适当的电极间隙下,处理强度才会最大。通常电极 间隙控制在1mm~2mm为宜。
改善办法:
(1)将PE薄膜表印后在其表面层上挤涂一层热封材料,此种方法 优点在于能保证膜面的卫生性,但成本相对偏高,制造周期相对较长。
PEVA特点是:表面致密、光洁,是一种惰性表面,表面自由能相 对偏低,仅(2.9~3.0)×10-6J/cm2。
从理论上讲,表面自由能低于3.3×10-6J/cm2的薄膜无法使目前 已知的任何一种胶黏剂发生浸润,所以必须先通过表面处理,使薄膜 的表面自由能达到(3.8~4.0)×10-6J/cm2,才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复 合强度。
2021/湿3/7性,满足使用的要求。
6
汕头市安德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晕处理效果与检测
达因笔
2021/3/7
汕头市安德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晕测试液
可以用甲酰胺、乙二醇乙醚 试剂自行配置电晕测试液。 甲酰胺、乙二醇乙醚不同比 例对应不同的表面张力。配
7
好的试液有时效性。
电晕处理的工艺
工艺路线 电晕处理的工艺路线大体上有3种形式。
PEVA知识专题
关于PEVA电晕的知识
安德利公司技术中心 2012年4 月
2021/3/7
1
汕头市安德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为什么PEVA薄膜要电晕处理
5、电晕处理的工艺
2021/93、/7 致谢
2
汕头市安德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为什么PEVA薄膜要电晕处理
今天,塑料软包装已广泛用于商品包装的各个领域,软包装最常 用的PEVA、聚丙烯等非极性薄膜材料。
(1)诱发塑料表面分子的化学键断裂而降解; (2)使塑料表面产生化学反应而使聚合物发生交联; (3)在电晕放电时,还会产生大量的臭氧。臭氧是一种很强的氧 化剂,使塑料表层分子氧化,产生羰基化合物、过氧化合物等极性物 质(极化)。
离子电击表面产生物理和化学侵蚀,增加承印物表面的附着能力。
2021/3/7
另外,将单头电极改为多头(如6头)电极,在同样的处理条件下,
也可提高处理程度。在开机前,要仔细校准电极间隙,使其均匀一致,
2021/3/7
9
否则会因导致薄膜两边的表面张力不一致。
汕头市安德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晕处理的工艺
电晕功率 电晕功率是决定电晕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了达到要求的表面张力 值,必须施加一定的处理功率。 由于处理速度、薄膜种类、经历、宽度等不同,施加的处理功率 也不同。例如: (1)处理速度增加1倍,处理功率也应增加1倍; (2)薄膜宽度增加1倍,处理功率也应增加1倍; (3)冷膜处理的功率至少比热膜大1倍。比热膜大1倍
(2)含有添加剂的原料制成的薄膜的电晕效果消退速度比无添加 剂的要快,这是由于这些低分子量物质极容易析出,覆盖在薄膜的表 面,使粘附性变差。
(3)通常,厚的薄膜消退速度比薄的薄膜更快。 2021/因3/7此,薄膜处理后,最好当即印刷、涂布或复合,以得到最佳的润 12 湿性和附着力。
汕头市安德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在薄膜的生产线上进行,即热膜处理。由于在高聚物分子还 没有完成结晶的情况下就进行处理,因此,处理效果强。
(2)是在薄膜的再加工线上进行,即冷膜处理。若薄膜生产后存 放时间长,析出的添加剂大量附在薄膜表面,处理质量就会变差。
(3)是上述两种形式的组合,即先在薄膜的生产线上进行处理, 然后在薄膜电晕处理就是最常用的一种
方法。其他的方法还有化学腐蚀法、火焰灼烧法等。
2021/3/7
3
汕头市安德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晕处理技术原理
电晕装置上施加高频高压电(电压高达5000-15000V/m2),使 其电晕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细小密集的紫蓝色火花)。等离子 体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加速而冲击电晕装置内的塑料制品,并:
电晕衰减随薄膜存放
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13
电晕处理对PEVA产品品质的影响
一、电晕处理降低PEVA产品高周波热封的性能
PEVA薄膜的电晕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其表面分子形成 部分断裂,分子链之间进行了交联变化重组,因此,电晕使表面层强 度下降,热封后变化了的表面层很容易从整体上剥落下来,从而导致 热封不强牢度。变差。
4
汕头市安德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晕设备
电晕处理
2021/3/7
5
汕头市安德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晕处理效果与检测
PEVA薄膜材料在应用于印刷、贴合、涂层、粘合
的用途时,一般要求薄膜单面表面张力在38达因以上。
PEVA本身的表面张力值相对偏低,仅为31达因。
表面电晕处理,提高PEVA表面张力,改善粘接性和润
2021/3/7
11
汕头市安德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晕效果的时效
薄膜的电晕处理效果会随存放时间延长呈指数规律消退,消退速 度快慢与存放环境温度、原料牌号、薄膜厚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1)存放环境温度越高,消退速度越快,并且越彻底。 例如:电晕处理过的PE薄膜的表面张力为38~42达因,在20℃以下的 环境温度中存放,一般能保持3个月左右;如果环境温度提高到36℃ 以上,不管原来电晕效果有多好,1个月后,一般将退到38达因以下。
2021/3/7
10
汕头市安德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晕处理的工艺
其他因素 温度也会影响处理程度,温度升高,电晕效果更高。 在实际生产中,如果电晕处理机功率小,处理程度不够,可在电晕 装置前设置红外辐射灯(指冷膜处理),以提高电晕效果。 因为电晕处理是在空气中进行,所以空气湿度也将影响处理程度。 空气湿度大(如梅雨季节),处理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电晕效果的时效
电晕处理过的产品的存放 对不能马上进行后加工的薄膜,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避免电晕 效果达不到产品的后续加工要求: (1)选用消退速度慢的牌号作为薄膜的原料; (2)适当增大电晕处理功率,加深处理程度; (3)尽可能在低温环境中存放,以减慢消退速度。
2021/3/7
汕头市安德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