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降水量线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例题与讲解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例题与讲解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例题与讲解答案:(1)降雨(2)雨量器(3)降水量柱状图(4)多(5)少(6)东岸(7)西岸1.降水的变化(1)降水的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2)形成降水的条件①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气温继续降低.②有凝结核.③水滴(冰晶)增大到能够降落到地面的程度.(3)降水的形式:主要是雨、雪和冰雹,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析规律降雨等级按照雨量的大小,降雨一般分为4个级别,具体如下表:降雨等级24小时降水量/毫米小雨0.1~9.9中雨10.0~24.9大雨25.0~49.9暴雨50.0以上(4)降水的测量①测量工具:雨量器.雨量器是由储水桶、盛水器、漏斗和储水瓶组成的,另外还配有与储水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如下图:②测量方法.a.测量降水量时,将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量杯内.从量杯上读出的示数就是降水量.b.冬季降雪时,要把漏斗和储水瓶取走,直接用储水桶容纳降雪.测量降水量时,把储水桶带到室内,待桶内的雪融化后,倒入量杯内,再读出降水量数字.③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mm).析规律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和年平均降水量日降水量:24小时内的降水量.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年降水量:某年每月降水量相加.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例1-1】以下属于降水的主要形式的是().A.降雨B.降雪C.冰雹D.雾解析: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雾不属于通常意义的降水范畴.答案:A(5)降水的季节变化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根据世界各地降水量各月的分配情况,一般可以分为下列五种类型:①一年内,有的地方(如A图)各月降水都很多,属于全年多雨区.②一年内,有的地方(如E图)各月降水都很少,属于全年少雨区.③一年内,有的地方(如B图)夏季降水多,属于夏季多雨区.析规律我国降水特征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表现为夏季多雨的特征,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呈现出全年少雨的特征.④一年内,有的地方(如D图)冬季降水多,属于冬季多雨区.⑤一年中,有的地方(如C图)各月降水较均匀,属于常年湿润区.谈重点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季节的划分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需要掌握季节的划分,就北半球而言,春季是3、4、5月份,夏季是6、7、8月份,秋季是9、10、11月份,冬季是12、1、2月份.【例1-2】读“北半球某地的各月降水分配情况柱状图”,判断此地的降水类型是().A.全年多雨型B.全年少雨型C.夏季多雨型D.冬季多雨型解析:从图中各月降水量的对比能够看出,该地降水主要集中于4~9月,应该属于夏季多雨型的降水类型.答案:C辨误区夏雨型、冬雨型这里所说的夏季多雨或者冬季多雨的降水类型,不是指降水仅集中在夏季的三个月或者冬季的三个月,而是指集中在夏半年或者冬半年.2.降水的分布(1)等降水量线的含义人们根据世界各地的气象记录,把同一时段内降水量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叫做等降水量线.谈重点年等降水量线的判读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降水量相同.(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①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④一般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谈重点世界“雨极”与“干极”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其一年中的降水量最多达26 461.2毫米,是世界“雨极”;降水最少的地区也不在两极地区,而是南美洲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曾经连续91年没下雨,是世界公认的“干极”.【例2-1】下列有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B.从赤道向两极呈减少的趋势C.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一定少于低纬度地区D.沿海地区的降水量一定多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解析:A ×降水量受纬度的影响,一般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3)影响降水的因素①纬度位置——影响降水最重要的因素.赤道附近地带终年气温高,对流旺盛,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大,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容易成云致雨;两极地区终年气温低,蒸发弱,空气中所含水汽少,并且气流以下沉为主,不易成云降水.②海陆位置.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来的湿润气流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辨误区影响降水的因素因为影响降水的因素很多,海陆位置只是影响降水的因素之一,并不是绝对的沿海地区降水都多,还要结合其他因素具体分析.③地形因素.由于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山地迎风坡的水汽在升高的过程中容易形成降水;而山地背风坡的水汽随山坡下降,气温逐渐升高,不容易形成降水.此外,山脉的走向也能影响降水.如果山脉走向与海岸线垂直,这样就有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陆,使内陆地区降水较多;如果山脉的走向与海岸线平行,这样就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气流,使它不容易影响内陆地区,使内陆地区降水较少.【例2-2】关于下图中A、B、C、D四处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A处位于迎风坡,降水最多B.B处位置最高,降水最多C.C处处于迎风坡的较高地点,降水最多D.D处离海洋最近,降水最多解析:3.降水量柱状图(1)含义和作用降水量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里(通常是一年)的降水量变化情况.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变化情况,其优点是很直观地显示出各月降水的多少.(2)降水量柱状图的组成如下图所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中间的柱就是表示降水量多少的柱状图.②纵轴表示降水量,单位是毫米(mm).③横轴表示月份,一般隔几个月标注一个月份.(3)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①观察各个月份降水量的分布是否均匀.②分析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关键是确定每个季节降水的多少.(4)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步骤①绘出横坐标(时间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②绘出纵坐标(降水量轴),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并标注降水量数值.③在坐标轴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例3-1】读“北半球某地各月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地7月的降水量约是________毫米,该地1月的降水量约是________毫米.(2)该地________月的降水量约是140毫米.(3)分析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规律.(4)该地的降水季节变化与上海降水的季节变化一致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从图中可以看出,横轴数值代表月份,纵轴代表降水量的数值.通过读图能够看出每个月份降水量的数值,还能够分析哪个季节降水多,哪个季节降水少,也能够求出全年的降水量是多少.第(4)题要求了解本地降水的季节分配,上海的降水类型是夏季多雨型,和该图不一致.答案:(1)10 75 (2)10 (3)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少,属于冬季多雨型.(4)上海的降水类型是夏季多雨型,和图示该地不一致.【例3-2】关于图示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气温年较差约20 ℃B .年降水量约1 000毫米C .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以上D .夏季凉爽,冬季温暖 答案:C4.世界降水量分布图(1)年等降水量线的走向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降水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年等降水量线的走向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表示受海陆位置影响大;年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致一致,表示降水受地形影响显著.(2)从图上能够看出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如下表:地区 降水多少 原因影响因素 赤道附近 多 终年气温高,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 纬度因素 南北回东岸多夏季风来自海洋,带来海陆因素归线附近丰沛的降水 西岸少气流下沉或干燥不容易形成降水 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大,降水多 内陆少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两极地区少终年气温低,气流下沉增温,不易成云致雨(雪)纬度因素【例4】 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A 地的年降水量在________毫米以上,B 地的年降水量在________毫米以下,造成两点间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由此可知,赤道附近降水_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2)C 、D 、E 三地相比,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地(填字母),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__地(填字母),引起这种差异的因素是________,由此可知,在温带地区沿海降水____________,内陆降水________.(3)甲、乙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地,这说明回归线附近,大陆________岸降水多,大陆________岸降水少.(4)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在________(填字母)地附近.答案及解析:(1)2 000 200纬度因素多 少赤道和两极的主要区别就是纬度位置不同,这说明纬度位置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2)CE 海陆位置多 少C 、D 、E 三地的区别在于距海远近不同,从C 到E 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因此降水越来越少(3) 甲 东 西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较多(4) 丁此地处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地形因素起到主要作用5.降水的各种类型以及形成原因 (1)锋面雨锋面雨多是由锋面或者气旋活动引起的降水.每当冷、暖气团相遇,就会形成锋面,暖湿的气团沿着锋面上升,冷却凝结成水滴,就形成了锋面雨.锋面雨的降水时间较长,降水范围广,是我国的主要降水形式.析规律 我国旱涝灾害的原因在我国锋面雨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非常不稳定,容易造成旱涝灾害.如果其在某地停留时间过长,就会造成洪涝灾害;如果在某地停留时间过短,就会形成旱灾.(2)对流雨对流雨示意图①主要分布地区: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②形成原因: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近地面的湿润气流受热膨胀上升,引起空气强烈的对流,使空气中的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对流雨的降水范围小,降水时间短,但是降水强度大.这种雨的规律性很强,只要条件适合,在赤道附近地区几乎每天午后都能发生,因此赤道地区降水很多.(3)地形雨地形雨示意图暖湿气流在前进途中遇到山地等地形的阻挡,被迫沿山坡上升,气温下降,发生凝结形成的降雨,称为地形雨.地形雨多发生在迎风面的山坡(迎风坡)上,背风坡面则因空气下沉引起气温上升,使云量消减,降雨较少.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就是典型的地形雨.【例5-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表示________雨,图2表示________雨,图3表示________雨.(2)在上面的三种降雨形式中,多发生在赤道附近的是________,多发生在山地的是________.(填图的序号)(3)在图2中,A处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图3中,B表示________空气,C表示________空气.解析:本题考查了降雨的三种形式.图1为对流雨,图2为地形雨,图3为锋面雨.对流雨多形成于赤道附近,地形雨多形成于山地的迎风坡,锋面雨多形成于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图2中,A处为晴天,因为这里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成水滴.图3中,B为暖空气,C为冷空气,正是由于冷暖空气相交,才能够形成锋面,在这个锋面附近形成降水带.答案:(1)对流地形锋面(2)图1 图2(3)晴天 A 处盛行下沉气流,大气增温,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4)暖 冷【例5-2】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判断下列关于各地降水的多少和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 和B 两地降雨的类型是锋面雨,A 处降水较多B .图中C 地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以地形雨为主,降水最多C .图中B 地和C 地的降雨类型是对流雨,几乎每天午后都下雨D .图中D 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刚果盆地,降水最多解析: A× 图中B 地位于赤道附近,降雨多为对流雨,和A 处相比,降水较多 B√ C 地降雨属于地形雨,这里被称为世界“雨极”,降水最多 C× C 地降雨不属于对流雨 D× D 地降雨多属于对流雨,降水多,但是不如C 地多。

高考地理专题1.4 等降水量线图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1.4 等降水量线图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等降水量线图判读[知识点拨]1. 等降水量线读图方法等降水量线是区域降水量相等的点的连线,它反映了区域降水量的多少和空间差异。

等降水量线图主要用于考查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在高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综合题偶有出现。

2.(1)读值大小及递变①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并且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

②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

(2)描延伸方向①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

②若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拔。

(3)看形状变化①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迎风坡)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

②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

(4)把握疏密程度①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

②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

[典题示例](高考浙江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1)(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审答流程][标准答案](1)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2)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

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

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对点练习]1. (2014·课标Ⅰ,10)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问题。

等降水量线练习及答案

等降水量线练习及答案

等降水量线专题练习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3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A.>400,>25 B.<400,>25 C.>400,<25 D.<400,<25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3.图中河流在A河段的水文特征是A.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B.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C.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D.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如图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4一6题。

4.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A .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B .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 .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D .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5.关于②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B .重要的棉花产区C.我国地势最高的大盆地D .地表土是紫色土6.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 等值线的数值是A .50B .200C .400D .800读某区域6月15日—7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 ),回答7-8题。

7.图中天气现象的成因主要是A.低压 B.高压C.暖锋 D.准静止锋8.7月中旬到8月中旬,该区域一般会出现A.异常低温,阴雨连绵B.雨带北移,高温干燥C.气压较低,刮风多雨D.秋高气爽,晴空万里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9—11题.9.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为:A. a<b B.b < cC. a=b D.b=c10.c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山脉B.湖泊C.河流D.城市11.甲地比乙地A.纬度低、地势高B.年太阳辐射量小C.日照时间较短 D.气温年较差较大12.读右图,关于南极地区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地区降水从内陆向沿海逐渐减少B.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年降水量多于长城站地区C.南极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耸,常年为冷高压控制D.南极地区的降水主要以对流雨为主下图是某地年等降雨量线示意,完成13—15题。

影响降水的因素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影响降水的因素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影响降水的因素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一、影响降水因素(一)大气环流1、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气温不断升高,空气越来越干燥,多晴朗天气。

如热带沙漠地区,全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我国的长江流域盛夏的伏旱天气的形成;南极地区成为少雨带。

低气压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上升冷却水汽容易凝结降雨,形成对流雨,如赤道地区。

迎风岸常常受到来自海洋或湖泊水面上的风的影响,带来水汽,降水较多;而背风岸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或湖面,空气干燥,降水很少。

如中纬度的大陆西岸是_____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_____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_____风有关,而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则与_____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有关。

关键问题:熟悉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分布和季节移动例题3:下图为北纬60°一月份海陆气温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1)此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地气温在同纬度地区中最高B.B地盛行西风,气压最低C.C地吹西北风,寒冷干燥D.从A地至C地,气温逐步降低(2)关于北纬60°大陆东西两岸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不同,日较差相同B.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C.濒临海洋不同,通航状况相同D.洋流性质不同,大气环流形式相同季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带到了陆地上,性质________,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_____,一般不会形成降水,天气晴朗。

如东亚季风区,夏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南亚季风区,在西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___ ______季,东北季风控制时候形成_________季。

气旋、锋面气旋控制下,盛行旋转上升气流,能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降水,如中纬度地区就多气旋雨,台风、飓风也带来大量的降水;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地区,往往会形成锋面雨。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练习:等降水量线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练习:等降水量线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练习:等降水量线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如图为“天津市某季节降水量(单位:mm)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季节,天津城区的降水量最可能在A.380~390 mm B.390~400 mm C.400~410 mm D.410~420 mm 2.与周边地区的降水量相比,城区A.距海近,水汽多,降水多B.尘埃多,雾天多,降水少C.气温高,气流上升,降水多D.植被少,蒸腾弱,降水少3.图示季节,城区最易发生的灾害是A.旱灾B.台风C.沙尘暴D.内涝【答案】1.C 2. C 3. D【解析】1. 天津城区周围为闭合等值线,则推测可能是高值或者低值中心;城区相对于郊区,由于热岛效应,气流上升运动强烈,易形成降水,则形成高值中心;根据等值线的判断规律,外围等值线值为400,则城市降水范围为(400,410)。

故A、B、D不对,答案选C。

2. 根据图示,城区位于周边地区的中间位置,距海不近,A不对;城区由于尘埃多,上升气流多,降水多,B不对;城区由于多硬化路面,工厂、汽车多,人为热释放多,则导致气温高气流上升,降水多,C对;植被少,升温快,气流上升快,降水多,D不对。

故选C。

3. 图示显示该季节降水较多,判断为雨季,城区降水多不易发生旱灾,A不对;该地纬度高,受台风影响较小,B不对;降水多,土壤、空气湿润,不易发生沙尘暴,C不对;城区降水多,若排水不畅,则易产生城市内涝,D对。

故选D。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单位:mm)。

据此回答4~6题。

4. 该区域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高山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大部分地区为湿润区B.甲等值线的数值可能为400C.该地区南部降水较少,北部降水较多D.该地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太平洋6. R河流全年水量都很丰沛,由此可知该河发源地A.全年降水均匀B.地下水储量较大C.冬季温度较高D.地形起伏相对较小【答案】4. A 5. C 6. B【解析】4. 图示地区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距海较远,年降水量较小,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降水的分布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降水的分布 同步练习(含答案)

3.3.2降水的分布一、选择题读海陆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大陆可能是()A.亚欧大陆、非洲大陆B.南美大陆、北美大陆C.南极洲大陆、非洲大陆D.南美大陆、非洲大陆2.字母附近地区可能为荒漠的是()A.d B.c C.b D.a 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下图示意甘肃省及周边地区地理概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山脉为()A.祁连山脉B.阿尔金山脉C.阿尔泰山脉D.阴山山脉4.图中四地,太阳能资最丰富的是()A.①B.①C.①D.①5.关于甘肃省太阳能资丰富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A.海拔高空气稀薄B.深居内陆降水少C.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高D.山地背风坡少雨读“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全球年平均气温()A.从北向南递减B.从低纬向高纬递减C.最高值出现在30°S附近D.最低值出现在北极地区7.对全球年降水量的判断,错误的是()A.低纬度北半球比南半球多B.赤道附近降水多C.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少D.中纬度地区,北半球比南半球多8.结合两图,对世界人口纬度分布的分析,错误的是()A.赤道地区人口占比较少,主要是过于湿热B.两极地区人口占比少,主要是过于寒冷干燥,C.北半球人口占比多于南半球D.南半球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温暖湿润,所以人口占比都很多9.关于降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纬度地区降水量相同B.世界年平均降水量一般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C.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量少D.陆地内部降水比沿海多10.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B.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C.赤道地区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D.热带地区降水一定多二、判断题11.“世界干极”位于撒哈拉沙漠腹地。

( )1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____13.下图为北半球部分区域图。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附答案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附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1.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甲等值线的数值是A.50 B.200 C.400 D.8002.图中甲地降水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答案:1.C 2.B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祁连山附近,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较大,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可知,甲地等值线的数值应为400。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一年中最大降雨强度1小时内降雨量相等点连成的线,叫年最大1小时雨量等值线。

读“我国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回答3~5题。

3.我国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的最大值出现在( )A.四川B.广西C.上海D.台湾4.我国西北地区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B.空气对流弱C.空气中水汽含量低D.植被覆盖率低5.我国横断山区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变化较大的关键因素是( )A.西南季风B.东南季风C.距海远近D.地势答案:3.B 4.C 5.D解析:第3题,该题可从图示中直接找出答案。

第4题,西北地区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空气中水汽含量低,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较小。

第5题,我国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不同高度、不同坡向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不同。

下图示意亚洲西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

读图完成6~7题。

6.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差值约为( )A.400 B.550 C.600 D.7207.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答案:6.D 7.C解析:第6题,结合图示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值为(550~750),最小值为(0~150),所以最大差值为(400~750)。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的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的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经过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故选b4b解析详解答案第2页总5页由图可知图中m位于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n位于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在6月份长江中下游平原进入雨季降水多n地有可能发展洪涝灾害6月份m地还没进入雨季所以有可能发生旱灾故选b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的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4.读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所表示的干湿地区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5)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均温低于0℃,所以河流有结冰现象。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了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掌握秦岭—淮河的众多地理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3.0800mm季风区非季风大兴安岭阴山冈底斯山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F外流区太平洋西高东低
【解析】
【分析】
根据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进行分析解答。
(2)B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其中山脉①是大兴安岭,②是阴山,③是冈底斯山。
(3)城市E是沈阳,为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F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中E、F两地中适宜种植水稻的是F。
(4)C线东南一侧为外流区,该区河流众多,水量丰富,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我国外流河以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最多。

高三地理等值线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等值线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等值线图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B.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C.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D.降水量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2.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A.80 mm B.190 mm C.310 mm D.430 mm【答案】A【解析】读图,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顺序变化。

图中等值差是50mm,甲地的降水量可能是350-400mm之间。

乙地降水量位于400-450mm之间。

可以判断甲乙之间降水量差值在0-100mm之间,选项A对。

【2】甲处附近年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A.河流提供大量水汽B.气流抬升作用明显C.冷暖气团频繁相遇D.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答案】B【解析】图中甲处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密度小,水汽少,A错。

受地形阻挡,气流抬升作用明显,降水较多,B对。

这里距海洋远,接近非季风区,冷暖扭转相遇少,C错。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覆盖率低,D错。

【考点】等值线图的判读,影响降水量的因素。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A位置等值线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解释形成原因。

(8分)(2)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

(10分)(3)试分析图示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10分)(4)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在本地区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

(6分)【答案】(1)A处等值线向北凸出(弯曲)(2分);A处位于大兴安岭东侧(2分),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增温,(2分)A处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河流封冻日数较少,致使等温线向北凸出弯曲。

(2分)(2)C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2分)地下存在冻土层影响水体下渗;(2分)河流众多,上游河流来水量大;(2分)河流有凌汛现象,浮冰阻塞河道,河水易漫入平原。

等降水量线例题(最新整理)

等降水量线例题(最新整理)

图5为某国“城镇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6为“等高线和油井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该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形以平原为主,东高西低B .产生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形C .城市的分布与地形、气候、资源关系密切D .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10.关于甲、乙两地等降水量线分布特点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甲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B .甲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C .乙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洋流影响D .乙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图7表示世界某区域等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影响B 地区降水量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和极地东风B .洋流和地形C .太阳辐射和西风D .副极地低气压带15.当A 附近群岛低压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东非高原北部一片葱绿B .地中海沿岸旅游正值旺季C .东亚冷空气频频南下D .开普敦温和多雨33.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图7(1)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6分)(2)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形成的差异。

(2分)(3)从C地到D地的海上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其理由。

(2分)(4)简要分析①、②两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分)(5)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比较图示海域东西两侧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的异同点。

(4分)33.(16分)(1)B地降水量多于A地(1分)A地位于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主要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冷干气流(冬季风)的影响(1分);沿岸有寒流经过(1分)。

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1分)东侧为高大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1分);沿岸有暖流经过(1分)(2)C地受季风环流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D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影响,为地中海气候(1分)(3)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1分);基本沿大圆的劣弧航行,航程较短(1分)(4)①地为寒、暖流(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区,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1分)。

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盐度线线专题复

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盐度线线专题复

A
C
D
1106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盐度线线专题复
1.盐度的影响因素: (1)蒸发量、降水量
蒸发量 > 降水量 蒸发量 < 降水量
盐度就高 盐度就低
(2)径流 江河入海口处,海水被淡水稀释,盐度较低(较密集,从河口向外侧海洋增高;单位距离的盐度差大, 汛期更密集,密集区向外海移动。汛期更大,河口处更大范围为淡水。)
1106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盐度线线专题复 4.读等值线疏密程度:
等高线
密 坡度陡
等压线 等温线
密 风力强
密 温差大
5.读局部闭合等值线。两条等值线之间,若出现局部闭合等值线,表示该要素不在正常范围内, 等值线闭合区内数值特征一般是“大于大的”或“小于
A E为脊线,F为槽线
B E为槽线,F为脊线
C E处出现晴朗天气
B
D F处出现阴雨天气
例题:
右图表示某地近地面气压状况,n表示 风向,读图回答:
1.判断此图位于_ 半球(南或南北)
2.L1、L2的锋面类型: L1:-------冷---锋---锋---面L2:----------------暖锋锋面
近地面的风向: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高空中的风向: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戊图
己图
近地面
高空
4.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处
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风力越大
5.根据闭合等压线判断天气状况
低气压中心附近(低压槽)→阴雨天气 高气压中心附近(高压脊)→晴朗天气
6.锋面气旋的判读
★例题:
中B点离长江口最近的季节是----------,
冬季
判断依据是--------------------------------------------------。 此时开普敦的气候特征冬是季---,---长---江---径---流。量小,盐度较高

等降水量线

等降水量线

图11表示南美洲部分气温及降水分布,读图 完成下列要求:
(1)大陆东西两 侧沿海10℃等温 线经过地区的降 水量分别为 __2_0_0_—__5_0_0_m_m__、 __>___2_0_0_0_m_m__。 说明造成A地降水 量偏低的主要原 因:
西部有高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东部虽临大西洋,但 处在西风带中的离岸风一侧,水汽难以进入大陆;东岸受寒 流影响减少了水汽来源。(处于山地的背风坡;寒流影响)
(2)简述上海市此时气温的 分布规律。
城区高,四周低(或由 市区向郊区递减)。
(3)简述上海市在长江、沿 海水运中的区位忧势。
上海市位于长江航运出海的河 运终点(河口);位于我国沿海 航线的中间位置。
(4)P点夏季的盛行风向 为 偏南风(东南风)
若仅考虑当地的气温分布, P点此时近地面的风向 为 ___偏__北_风__(西。北风)
读图“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左图为____7_月________(1、7)月等温线,判断理 由是__普_遍_高_温_,_南_北__温_差_小______。 1>2,因1为武夷山迎风坡 ⑵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因⑶。1比<3较,图因中1海①拔、高③,纬两度地高 的4有地该大位片月于平背平坦风的均坡泥,气质降滩温水涂少。大,光小照,丰富并,分蒸发析旺原盛, ⑷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原因是__________。
下图是某地年等降雨量线示意,完成1—3题。
1.丁地附近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本格拉寒流
19.乙和丙两地海拔相比
A.一样高 B.乙比丙高 C.丙比乙高 D.无法确定

地理八年级课后习题答案

地理八年级课后习题答案

6页活动1.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2)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2.观察图5.5中的界线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1)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2)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3)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4)界线B与秦岭准河一线是否接近?3.观察图5.5中的界线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1)界线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2)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答案1.(1)界线A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降水(水分)。

2. (1)界线B大致与1月0°C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2)界线B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3)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热量和水分)。

3.(1)界线C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2)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12页活动[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 气温变化的特点:3月气温比2月有明显的升高;4~5月的气温也是连连升高,表明春季气温回升很快。

降水特点: 3、4、5三个月的降水量都很少。

2.由于这期间华北平原的气温较高,降水很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很大。

加上此时正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很大。

所以,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3.适宜当地人们采用的方法有:采取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水分蒸发;培育抗旱的新品种;种植耐旱的作物;打机井;采取喷灌等。

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P18)1.面粉、玉米面、豆油、大米等。

2.从教材图6.18中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83%,人口占全国的8.16%。

这说明东北三省粮食产量不仅高,而且远大于当地人的需求,有利于粮食商品化。

3.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还有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等降水量线——精选推荐

等降水量线——精选推荐

降水是气候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之一 ,降水的考点集中在降水特点归纳描述和降水特点成因分析两个方面,其中难点是降水特点的成因分析。

一.降水的形成: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水量一般用毫米表示。

在地图上,用线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叫做等降水量线。

二.降水的形成必须具备二个条件:(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 (2)发生降温过程并有促使水汽凝结的凝结核;三.降水的类型:降水的类型大体分为对流雨、台风雨,地形雨和锋面雨四种四.降水特点(归纳描述)1、降水总量多少2、空间分布特点(等降水量线图和空间变化趋势) 例:我国降水东多西少,南多北少3、时间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例:我国降水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例1: D 湖泊(图a )的湖面海拔约3 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 所示。

归纳D 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五.降水的影响因素1、海陆位置: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多,内陆少。

2、地形(1)山脉走向与降水。

A 、山脉走向与水汽来向垂直,阻挡水汽的进入,大陆内侧降水明显减少。

例:北美科迪勒拉山系B 、山脉走向与水汽来向一致,有利水汽的进入,降水较多。

例:阿尔卑斯山脉(2)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

A 、迎风坡降水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雨影区)。

B 、山地降水一般比平地多。

例:福建武夷山降水比沿海地区多;台湾和海南降水东部比西部多。

C 、地势高低对降水的影响。

降水在山地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

(3)地形类型与降水。

平原地形有利于海洋水汽的进入,降水面积较广;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温度高而降水少,如横断山区;盆地由于地形封闭,周围高山环绕,降水较少,如塔里木盆地;高原因为地势高,海洋水汽也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如东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

3、气压带:低压湿润高压干4、风带:西风湿润信风干(注意:信风在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影响不一样)5、季风:夏季风湿润冬季风干6、气旋、锋面:锋面雨、台风雨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就是以锋面雨为主,4、5月份在南部沿海形成暖锋降水,6、7月份在长江流域形成准静止锋降水,7、8月份在华北、东北形成冷锋降水。

3降水与等降水量线

3降水与等降水量线

来暖湿气流受沿岸山脉阻挡,在西侧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地
形雨,而东侧背风坡则少雨;沿岸南部受加利福尼亚寒流 的影响,降水偏少。
(2)请说出甲处河流的名称,并说明该河径流变化特点。
(2)甲处河流为密西西比河。该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夏季 为丰水期,冬季为枯水期。
(3)乙地区是________气候,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3)温带海洋性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侧。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
1.宏观看趋势
(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反之 则较小。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即
从某地向另一地逐渐减少等。 (3)判断海陆分布。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数值从 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降水多的区域表示沿海,反之表 示内陆。我国由东向西离海洋越远,到达的水汽越少, 降水也相应递减。
2.微观看特殊
(1)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
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反之为背 风坡。 (2)闭合的等降水量线: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 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 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规律。 (3)城市降水量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
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故降水多
(“雨岛降水量线分布图(单位:
mm)。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Q处降水量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于25 mm,受信风带控制
B.大于50 mm,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小于25 mm,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小于25 mm,受信风带控制 (2)P区域等降水量线特别密集,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C.地形 B.大气环流 D.洋流 )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降水量线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降水量线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降水量线1.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沿30°N一线7月月均温、7月月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导致图中气温、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大气环流D.海陆分布(2)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说法,可信的是( )A.①区域海拔较低,交通运输较发达B.②区域水能丰富,经济较发达C.③区域的西部可能有洪积—冲积平原D.图示区域的人口密度与降水量正相关2.下图示意1979—2004年4月至9月期间110°E—120°E平均的逐日降水量(单位:mm/d)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月上旬水汽输送的前缘位于( )A.华南沿海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D.辽东地区(2)图中20°N地区8月的降水量约为( )A.120mmB.200mmC.280mmD.350mm(3)华北地区8月降水主要是由( )A.台风登陆造成的B.空气强对流产生的C.地形抬升形成的D.冷暖气团交锋形成的3.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2019年降水量(单位mm)逐月累计曲线图。

该地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据此完成下题。

(1)该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影响当地降水的大气环流主要是( )A.盛行西风B.副热带高压带C.季风环流D.赤道低气压带(3)该地可发展的典型农产品加工工业是( )A.橡胶加工B.蚕丝纺织C.甜菜加工D.鲜奶乳业4.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气温及年均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题。

(1)该地区7月气温分布状况是( )A.各城市均高于24℃B.①处气温低于24℃C.太原与石家庄最大温差小于4℃D.①与②处气温相同(2)关于该地区年均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的年均降水量小于郑州B.④处的年均降水量大于③处C.山区、高原年均降水量大于平原D.太原、石家庄年均降水量均小于600mm5.下图为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海拔分布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降水量线专题练习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3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400,>25 B.<400,>25 C.>400,<25 D.<400,<25
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3.图中河流在A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B.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C.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D.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如图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读图,
回答4一6题。

4.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 .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 .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 .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 .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5.关于②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B .重要的棉花产区
C.我国地势最高的大盆地
D .地表土是紫色土
6.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 等值线的数值是
A .50
B .200
C .400
D .800
读某区域6月15日—7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 ),回答
7-8题。

7.图中天气现象的成因主要是
A.低压 B.高压
C.暖锋 D.准静止锋
8.7月中旬到8月中旬,该区域一般会出现
A.异常低温,阴雨连绵
B.雨带北移,高温干燥
C.气压较低,刮风多雨
D.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9—11题.
9.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为:
A. a<b B.b < c
C. a=b D.b=c
10.c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
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山脉B.湖泊
C.河流D.城市
11.甲地比乙地
A.纬度低、地势高B.年太阳辐射量小
C.日照时间较短 D.气温年较差较大
12.读右图,关于南极地区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降水从内陆向沿海逐渐减少
B.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年
降水量多于长城站地区
C.南极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耸,常年为冷
高压控制
D.南极地区的降水主要以对流雨为主
下图是某地年等降雨量线示意,完成13—15题。

13.丁地附近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本格拉寒流
14.乙和丙两地海拔相比
A.一样高
B.乙比丙高
C.丙比乙高
D.无法确定
15.为使甲地农业生产保持高产稳产,须采取的途径是
A.改良土壤
B.大量使用农药
C.跨流域调水
D.机械化16.阅读我国110°E以东地区的降水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以100mm/月为标准,我国东部地区
自南向北,雨季逐渐______;其中
江南地区的雨季比华南地区______
(早.晚);黄河流域的雨季长约______
月。

(2)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形式是______
雨。

华南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
在______.______月间和______.______月间。

(3)黄河.海河和辽河流域水灾严重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7.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图中大陆西岸的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18.读图“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左图为_________________(1、7)月等温线,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⑶比较图中①、③两地的该月平均气温大小,并分析原因。

⑷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左图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大约占80%。

长期以来,农民对柴薪的消费量大大超过柴薪资源的合理提供量,给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该区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应如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9.用某一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除
以本地区最高年降水量和最低年降水量的
差,所得的商,用百分数表示,就是降水
变率。

读我国某地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
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分析,降
水变率分布较明显的规律是___________
(2)试分析A、B两地的降水变率较小的主要原因。

(3)图示地区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请用阴影画出该商品棉基地的位置。

并分析该地成为商品棉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4)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该地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试分析该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
答案:
1-5:CAACC 6—10:CDBBA 11-15:DCCBC
16:(1)缩短早两个(2)锋面 5 6 8 9 (3)降水集
中,年际变化大
17:(1)A处受副高控制,寒流经过,降水很少;B处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雨较多;C处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很多。

(2)南北延伸海陆位置、地形
18:(1)7月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2)1>2,因1为武夷山迎风坡(3)1<3,因1海拔高(5)4地(布袋盐场) 4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光照丰富,蒸发旺盛,有大片平坦的泥质滩涂。

(6)水土流失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营;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19:(1) 降水量愈少的地区降水变率愈大,反之则小;新疆北部降水变率较小,南部降水变率较大 (2)A地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降水较多,降水变率小; B地位于河西走廊,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所以降水变率较小。

(回答“两地降水较多,所以降水变率较小”即可得满分。

(3)画图:阴影应该画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塔里木河沿线。

优势自然条件有:热量丰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土质疏松,灌溉条件较好等,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4)土地荒漠化严重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