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电梯井道内移动式操作平台的研制

合集下载

电梯井可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技术

电梯井可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技术

电梯井可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技术摘要:电梯井筒移动操作平台施工技术是一项新技术,高层建筑电梯竖井施工解决了困难和危险的高层建筑电梯竖井施工问题,高层建筑施工电梯竖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将在类似工程施工中借鉴。

关键词:电梯井;可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技术1前言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的兴起,电梯井的施工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电梯井施工经常使用的传统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技术,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并支付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和高落事故时有发生,施工安全难以保证。

如何快速有效地完成电梯井的施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通过工程实践,提出了电梯井筒移动操作平台的新施工技术,为施工现场提供快速、安全的施工条件。

该技术方案由平台钢板、主龙骨和支撑槽钢组成。

当使用时,扣与下地板之间的连接和主龙骨与另一侧的轴之间的摩擦通过支撑槽钢的下端固定。

垂直升降装置通过平台上平板支撑,与垂直升降装置相连,轴自由升降。

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平台的自重,平台向电梯井倾斜,以确保平稳升降。

电梯井筒施工的新技术不仅安全、经济,而且使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广阔的市场。

2电梯井可移动式操作平台优点2.1在移动作业平台的电梯竖井、施工安全、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控制等方面,与传统的地板式钢管脚手架的电梯竖井施工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1)移动操作平台能有效保障施工安全。

当脚手架平台安装时,随着操作平台的不断提高,脚手架的负荷会不断增加,稳定性会降低,施工安全隐患也会很大。

特别是在高层电梯井筒施工中,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很多。

应制定特别的建设计划,应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并增加建筑成本。

移动操作平台直接置于施工层,与施工层高度无关,与封闭平台无关,大大避免了高空坠落事故,提高了施工安全。

2)移动操作平台可以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效率。

钢管脚手架的操作平台必须与施工进度一起设定,每一层的设置需要一定的时间。

此外,在电梯井完成后拆除脚手架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对施工速度有很大的影响。

超高层电梯井道内工具式安全操作平台的研发QC成果汇报课件.ppt

超高层电梯井道内工具式安全操作平台的研发QC成果汇报课件.ppt
量,降低自重
方案一:“井”字形槽钢 架
方案二:两片三角形单片 架进行组合
在减少结构损伤 的前提下,支撑
稳定
方案三:特制凹槽卡在井 道边梁棱角上
方案四:十字交叉槽钢卡槽 在井道边缘梁上、侧两面
编制人:XX
图5-3 系统图
编制时间:20XX年2月24日
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5.3、确定最佳方案
采用分析评价表对上述方案进行比较并确定出最佳方案:
表6-1
序 项 目标 号 目 (Why)
对策 (What)
措施 (How)
实施地点 时间 负责人 (Where) (Where) (Who)
1
前 期 准 备
1、电梯 1、电梯井道无杂
井道清理; 物,保证安装、
2、原材 固定顺利完成;
料质量控 2、所有原材料合
制。
格率100%
1)电梯井道周围建筑辅助材 料清理干净; 2)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 实施进场验收制度,如规格、 尺寸、壁厚、合格证等。
1)劳动强度低 2)无需预留结构孔洞 3)强度高、稳定性好,易于保 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1)材料易得 2)搭设简单 3)提升方便、可 循环使用
编制时间:20XX年2月18日
通过对以上三种方案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方案三在工期上有保证、经济
上合理、安全性能高、操作难度不大,其综合分析更具优势,对此我们将方案
毕后拆除操作平台→定型脚手架整体提升→搭设操作平台。
方案二:定型槽钢架施工法
原理:采用10#槽钢作为主材,8#槽钢作为斜支撑,焊接形成“井”字形架体。 施工流程:根据电梯井道尺寸用10#槽钢搭设“井”字架→在四个立面及两个平面
用8#槽钢搭设交叉斜撑→焊接钢板操作平台→下层电梯梁及剪力墙预留洞制作搭接 构件→吊装至电梯井→搭接固定→ 电梯井道施工→ 塔吊吊运提升。

电梯井道可伸缩式定型化提升操作钢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电梯井道可伸缩式定型化提升操作钢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电梯井道可伸缩式定型化提升操作钢平台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电梯井道主体施工时,电梯井道操作架的搭设及产生的安全隐患是施工现场面临的问题。

如何快速搭设和拆除,同时又确保安全是施工现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梯井道;可伸缩式定型化;钢平台前言目前,电梯井道的施工最常采用的是工字钢支撑、其上搭设钢管扣件脚手架,钢管上铺脚手板形成的施工操作平台,采用这种方式搭设,需要逐层搭设钢管架,搭设时间长且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操作危险,同时拆除时费工费时,安全系数低。

而以往制作的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采用型钢做主框架,顶板采用钢板,主框架之间与主框架与钢板之间全部采用焊接固定,平台边与周边墙体略留有空隙,平台4个角焊接吊环。

此操作平台是一个整体,尺寸不可调,占用空间大,施工结束后转用其他工地不经济,周转利用性较低。

为解决施工中电梯井道操作架的快速搭拆、吊装快捷及产生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文对电梯井道可伸缩式定型化提升操作钢平台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分析。

1传统电梯井施工工艺分析在日常施工中,电梯井垂直洞口的防护是采用钢管搭设支撑体系,在钢管上面再铺设架板。

在上层洞口防护时要把下面一层的防护拆掉,再搭设防护架,这样既费时费工又不稳定,不符合安全操作要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安全、便捷、稳定,能够随楼层上升循环使用,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的电梯井定型操作平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传统电梯井操作平台施工工艺常常采取架体搭设的方法,由电梯井基坑开始根据结构施工进度逐步进行电梯井架体的搭设,并根据荷载需求、电梯井高度情况进行悬挑以保证电梯井架体的稳定性。

采用传统电梯井架体搭设作为操作平台,往往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安全性无法保证,由于电梯井架体高度较高(往往超过20m),架体稳定性无法保证,易出现安全事故;(2)文明施工较差,采用架体搭设电梯井操作平台,为保证其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往往需根据楼层高度满铺钢钯片或模板,造成过多建筑垃圾滞留在操作平台上无法清理;(3)施工过程繁琐,由于是采用架体搭设操作平台,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楼层进度逐步进行架体搭设,方可满足施工需求,因此在100m高度的楼层中,常常需要架子工进行操作平台的架体搭设,进度缓慢。

qc主要成果及获奖情况

qc主要成果及获奖情况

qc主要成果及获奖情况QC成果来自一线,源于现场实际问题。

以下是一些QC主要成果的例子:1. 高层建筑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2. BIM技术在大型地下室图纸会审中的应用。

3. BIM技术在工程样板中的实际应用。

4. BIM技术在页岩砖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5. G20“廿”柱安装技术创新。

6. OA活动地板与PVC塑料地板的组合创新。

7. QC-珠海电厂工程清水砼质量控制(部级)。

8. QC小组EBIM平台提高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9. QC提高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成型质量。

10. QC提高深大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质量。

11. QC方法精心控制地下室外墙防水工程质量。

12. 超高层电梯井道内工具式安全操作平台的研发。

13. T梁自动旋转喷淋养护系统的研制。

14. U字增强型可调层高进出料平台研发。

15. 电线盒安装位置控制工具的研制。

16. X90钢管气保护药芯焊丝半自动焊工艺的研发。

17. 提高公路路面沥青混凝土强度、降低沥青消耗。

18. 巴南广高速沥青砼拌合站煤转气工艺的综合控制QC成果。

19. 连续刚构远距离泵送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QC成果。

20. 一种新型泥浆处置方法的运用。

21. 伸缩缝新型模板的研发汇报PPT。

22. 保证高层建筑超大型石材减少大吨位外挂型动臂塔单次爬升时间。

23. 利用BIM技术控制工程细部构造质量。

24. 基于BIM吊装工艺模拟方法的研究。

25. 基于BIM技术降低机电综合管线碰撞率。

26. 大口径HDPE管管道接口防渗优化处理。

27. 大口径顶管大曲率施工方法的创新。

28. 大截面柱施工质量控制x。

29. 大空间多级吊顶质量控制。

30. 大跨度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质量控制。

31. 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方法创新。

32. 大跨度钢结构桁架精确安装施工。

33. 导线间隔棒安装测距仪的研制。

34. 开敞式异形折面穿孔铝板吊顶安装技术创新。

35. 提升基坑围护结构“干作业旋挖钻孔灌注桩”垂直度。

[QC]电梯井道内移动式操作平台的研制 [详细]

[QC]电梯井道内移动式操作平台的研制 [详细]

电梯井道内移动式操作平台的研制杭州通达集团有限公司杭政储出[20XX]108号地块一标段QC小组一、工程概况:杭政储出[20XX]108号地块商品住宅(设配套公建)项目一标段工程,位于杭州市江干区丁桥镇,东至规划十号路,南至五会港,西至五会港,北至大农港西路。

本工程主要由2幢17层和3幢16层的单体组成,地下室全部连通。

本工程建筑总面积103362.33㎡,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3868.99㎡;2#、3#、6#楼为十六层,7#、9#楼为十七层,均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四级,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确保杭州市“西湖杯”,争创“钱江杯”;现场安全管理目标为浙江省标化工地,项目部自成立以来,为加强质量管理,坚持以“创精品工程,树立通达形象”的企业精神,成立QC小组。

二、QC小组概况1、问题的提出研制一种能方便井道支模施工,且快捷,又能降低成本的移动式操作平台。

四、活动目标和可行性分析1、活动目标移动式操作平台装拆方便、能二次利用,降低安全隐患,减少施工成本,支模架施工时受影响小,即使到下一工程还能再次使用。

通过对以往工程电梯井井道的支模操作架施工方法现状调查,和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方法的优缺点的分析,项目部QC小组确定活动目标为:创新一种可移动式的电梯井井道操作平台。

2、可行性分析(一)本工程技术人员包括拥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中年和敢于创新的青年组成。

(二)由于施工现场有制作移动式操作平台所需的原材料,无需另外再投入资金。

(三)小组成员熟练掌握支模架搭设施工技术,以及安全控制的关键因素。

(四)公司工程部、技术发展中心对此课题非常重视,对项目部支持力度很大。

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QC小组针对过往工程常规使用的普通操作架方案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广泛收集班组长、质量员、技术负责人、专家的意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得出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采用脚手架钢管搭设斜撑底托+底托上搭设一层支模操作架可吊装式活动钢管脚手架,活动架利用塔吊每次随层提升。

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平台

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平台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平台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梅志凯,郭庆华,蒙旭,周臻,罗玉平,江将,付钢晖,陈霖,魏纲强
申请号:CN202121396281.9
申请日:20210623
公开号:CN215803078U
公开日:
202202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平台,它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平台纵梁与平台横梁焊接成矩形或正方形的钢框架,钢框架的表面固定有钢板,钢框架的前后两侧分别焊接有三角支撑,两侧的三角支撑通过平撑连杆连接,三角支撑包含立杆、水平梁和斜撑杆构成,立杆上端焊接水平梁,水平梁的一端焊接有斜撑杆,斜撑杆的底部与立杆焊接,立杆的底部焊接有底部撑杆,立杆与斜撑杆之间连接有斜撑连杆,钢板固定有井字脚手架立杆,水平梁的左右两部分别垂直固焊有定位杆,定位杆上焊接工字钢,吊耳穿过钢板与工字钢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稳定性好,有效解决了操作人员受阻挡操作不便的问题,避免了操作人员或者工具从两侧跌落电梯井。

申请人:发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330032 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玉屏西大街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电梯井道内可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电梯井道内可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电梯井道内可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刘燕京,邱勇,谷皋,卢圣群,仲宝龙
申请号:CN201820667174.7
申请日:20180507
公开号:CN208220169U
公开日:
201812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内可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

包括支撑支架,平台板,支撑支架包括竖向支撑支架、平台板支撑支架、倾斜支撑支架,平台板支撑支架水平设置,竖向支撑支架竖向设置并且其上端连接在平台板支撑支架的一端的下部,竖向支撑支架靠紧电梯井道的侧壁,倾斜支撑支架的一端与平台板支撑支架的另一端连接,倾斜支撑支架的另一端与竖向支撑支架的下端连接,在竖向支撑支架和倾斜支撑支架之间连接有连梁,平台板支撑支架、竖向支撑支架、倾斜支撑支架构成三角支架,平台板设置在平台板支撑支架的上部,支撑支架的下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限位支架,限位支架支撑在电梯井门口下部的水平面上,倾斜支撑支架的上端支撑在电梯井道的混凝土结构上。

申请人: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里河路3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新型电梯井操作钢平台的研制(精品)

新型电梯井操作钢平台的研制(精品)

新型电梯井操作钢平台的研制中建新疆建工阳光青年QC小组一、工程概况中海·雲鼎大观07区、08区位于乌鲁XX市米东南路2号新疆五建小区内,由2栋21层及1栋25层高层、2栋商业楼、2栋花园洋房、10栋3层联排别墅组成。

07区总建筑面积55464.97㎡,08区总建筑面积为37555.92㎡。

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小组简介QC小组概况表表1小组成员制表人:范智浩制表时间:20__年5月25日三、选择课题1.选题理由1)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创乌鲁XX市房屋建筑优质结构工程奖,乌鲁XX市优质工程“亚心杯”XX市、区两级安全文明工地。

2)根据施工现场标准化要求,大力推广制式可循环工具料的设计利用,对提高施工进度、创新创效的要求越来越高。

3)普通电梯井施工作业的时候,采用从电梯基坑搭设井字架或在楼层间预埋工字钢悬挑搭设架体进行防护,并作为施工时的操作架,整体性差、吊装时需要重新搭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施工效率较低。

2.确定课题1.课题引进的思路:2.根据以上理由,小组把活动重点放在了电梯井操作架体的施工方案选择上,并针对此项目运用头脑风暴法,广泛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然后由组长田校岭整理形成了4个可供选择的研究课题,组织成员进行分析、评价、选择,具体见表2.制表人:王自功制表时间:20__年6月20日四、目标设定1.目标设定设计制式可循环利用钢平台,这种操作平台的利用可将施工速度提升50%,保证施工质量、安全。

2.目标可行性分析小组成员在设定目标后,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分析小组所拥有的资源。

(1)本QC小组成员现场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储量丰富,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已成功完成多项QC成果,并获得20__年度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XX公司大力提倡新技术、新工艺的应XX公司总工、技术负责人牵头创建的“创新工作室”,小组成员创新热情高,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较强。

材料充足,资金有保障,采用的机具容易得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井道混凝土侧壁 16号工字钢
悬挑层
电梯井道内工字钢悬挑操作架剖面图
方案三:电梯井道内采用预埋套管,通过套管内穿入横挡(插销)进行操作平台架设,平台 面焊接四个吊耳通过塔吊提升,可随楼层增高步进。
φ48钢管
上一层结构楼层面
电梯井道混凝土侧壁
吊耳
结构楼层面
插销
φ50预埋套管
电梯井道内移动式操作平台剖面图

蒋迎春 马飞宇 陈卫东
实施五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 安全性和实用性
由马飞宇根据工程电梯井道的支模体系施工 工艺,决定操作平台采用3厚钢板、携带材料 过程捆绑材料采用6×19+1φ15.5钢丝绳和四 个U型卡扣对携带的材料进行捆绑方法,并形 成文件,由蒋迎春对QC成员进行捆绑方式交 底,由金吕建对操作架吊装过程注意事项进
行交底和吊装过程进行监督。
活动架大小、钢丝绳捆绑 方式正确,吊装方便,平 台平铺钢板,支模时操作
人员安全得到保障。
蒋迎春 马飞宇 金吕建
加工完成样品 移动平台安装完成后照片
·
八、效果检查
细部节点
2015年5月底,QC小组对活动效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统计、评估,预计不考虑塔吊的使用
成本,两种方法的对比结果如下:
Φ16钢筋成本=0.066×2800=184.8元
Φ25钢筋成本=0.08×2850=228元 钢管租赁费=27.6×3.33×9×30×0.03=744.45元
扣件租赁费=24×9×30×0.01=64.8元 活动价提升人工费=【(30×15×5+10×16×5+12×16×5)÷60】×25=1670元
确定可适用 范围
经熟识建施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 ,52个主楼核心筒的井道确定为
使用范围
会议室
陈立 邵崇建 齐志勇
2015年 4月5日
3
活动架 的工具

分析活动架 工具化的连 接方式和拆 装的可行性
是活的架拆 装方便,形 成工具化
通过多次方案优化后,主材确定 采用50*50方钢、3厚钢板、Φ16
吊钩、Φ25圆钢。
经CAD的电脑模拟建图,确定了操作平台比井 道尺寸小100mm,平台尺寸为2000*1900mm, 满足在电梯井道内随层提升的要求,经蒋迎 春计算确定移动式操作平台采用50*50方钢、 3厚钢板、Φ16吊钩、Φ25圆钢,由蒋迎春计 算出需要方钢、钢板、圆钢用量,材料员王 茂祥负责采购,并由聂诗杰对购买的材料进
备注
研制一种能方便井道支模施工,且快捷,又能降低成本的移动式操作平台。 四、活动目标和可行性分析
1、活动目标
移动式操作平台装拆方便、能二次利用,降低安全隐患,减少施工成本,支模架施工时受
影响小,即使到下一工程还能再次使用。
通过对以往工程电梯井井道的支模操作架施工方法现状调查,和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方法的
1、经统计,50*50方钢约821.6米,3厚钢板约197.6㎡,Φ16吊钩0.066吨,Φ25圆钢0.08吨 。
2、移动式操作平台的使用费用:
根据测算,工程完成后现场方钢、钢板实际剩余量不变,52个操作平台使用一个工程按折
旧后92%计算,即使用钢材的成本为821.6×7.07×3.695×(1-92%)=19746.14元 3厚钢板成本=197.6×23.55×3.59=16705.99元
(四)公司工程部、技术发展中心对此课题非常重视,对项目部支持力度很大。 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QC小组针对过往工程常规使用的普通操作架方案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广泛收集班组长、
质量员、技术负责人、专家的意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得出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采用脚手架钢管搭设斜撑底托+底托上搭设一层支模操作架可吊装式活动钢管脚
1.297×18×90=2101.14元 (3)钢管扣件租赁费用(10×4+8×18)×18×0.12=397.04元
脚手片更换二次推销费用【2.2×2.2×14÷2】×7=237.16元
(4)人工费:3516元
(5)井道材料搬运、机械使用费=175×15=262.5元
一个普通电梯井井道搭设合计材料使用成本6513.84元
会议室
蒋迎春 金吕建 陈卫东
2015年 4月12日
依据确定后好的方案,QC小组对活动价所需投入的材料进行了具体的计算分析,本工程 采用50*50方钢约821.6米,3厚钢板约197.6㎡,16吊钩0.066吨,25圆钢0.08吨。
七、对策实施
实施步骤
具体内容
具体实施
实施效果
责任人
实施一
操作平台制作材料 的选定
2、总结分析本次QC活动,对任何情况下的电梯井井道活动操作架代替常规的操作架搭设 方式具有很大的通用性,是非常理想的一种工艺。
3、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规范地运用了PDCA循环,各成员在如何开展活动,如何正确利用 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成本分析及管理方法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并且大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提高了对质量管理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继续运用QC活动及方法,开展其他PDCA循环活动,攻 克各种难题。
优缺点的分析,项目部QC小组确定活动目标为:创新一种可移动式的电梯井井道操作平台。 2、可行性分析 (一)本工程技术人员包括拥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中年和敢于创新的青年组成。
(二)由于施工现场有制作移动式操作平台所需的原材料,无需另外再投入资金。
(三)小组成员熟练掌握支模架搭设施工技术,以及安全控制的关键因素。
手架,活动架利用塔吊每次随层提升。
操作层铺脚手板 φ48钢管
电梯井道混凝土侧壁
φ48钢管 φ48钢管 结构楼层面
结构楼层面
电梯井道内钢管悬挑操作架剖面图
方案二:采用挑架层以下采用落地式钢管操作架,挑架层在两端钢筋砼剪力墙上预埋16号工 字钢,在工字钢上搭设钢管操作架,随楼层逐步搭设。
φ48钢管
结构楼层面
2-2剖面
(二)根据确定的最佳方案,提出操作架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的各项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1、移动式操作平台制作形式和材料选定。 2、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可使用的范围。 3、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工具化。 4、移动式操作平台制作质量要求。 5、移动式操作平台安全性论证。
(三)QC小组根据方案讨论的结果,制订了以下对策表:
方案三:电梯井道内采用预埋套管,通过套管内穿入横挡(插销)进行操作平台架设,平台
面焊接四个吊耳通过塔吊提升;装拆方便、能二次利用,成本大大降低,吊装过程中能携带材 料一起提升。
方案对比分析表
方案
技术性对比
架体形式工具化
操作架安全和使用性能 工期对比
结论
方案一
可行
本工程周转使用
部分满足要求

不采用
方案二
费用299375.5元。
项目 普通操作架 移动式操作平台 节约成本
九、巩固措施
使用钢管成本 109259.28 38711.4
搭设、制作人工费
182832 0
299375.5元
吊运材料搬运费 21120元 1670
合计费用 338719.68元 39344.18元
1、通过电梯井井道支模操作架的创新,我们积累了一笔宝贵的施工经验,项目部对此进 行了总结并形成了《电梯井井道支模操作架施工工法》准备报公司批准,为今后类似提供借鉴 。
共52个电梯井651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4×52=338719.68元
4、移动式操作平台与普通操作架的使用费用比较
以本工程为例,计算得出搭设普通操作架钢管需用量为67.44吨,扣件需用量为14吨;采
用移动式操作平台后方钢使用量821.66米,钢管1435.2米,扣件1.82吨;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合
计使用费用39344.18元,普通操作架的合计使用费用为338719.68元,采用型钢活动架后节约
2、将该专项施工方法在项目技术培训班上作为培训教材,讲解结构分析、节点处理方法、 加强措施处理等,提高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十、总结和今后打算
1、通过PDCA循环,对电梯井井道活动支模架的创新,能更好地节约支模周转材料的使用 成本和节省塔吊的使用时间,找出了一种省工、省料、省时而且安全可靠的新方法。
方案分析: 方案一:采用钢管斜撑底托+操作架,一次搭设成本较低,钢材用量少,钢管脚手架吊装后
存在变形的可能性大,架体每次使用后架体的管理维护工作比较频繁,总成本大大增加,吊装
过程不能携带材料。
方案二:采用落地式钢管操作架,简单、安全可靠,但每层需要搭设一次,架体维护工作也
比较频繁,人工与材料成本大大增加,不能随楼层提升,不灵活,不方便。
个方案确定为最佳方案。 六、制定对策
(一)采用方案三的平面图、节点详图如下:
2-2
φ16吊耳
3厚钢板
1-1
1-1
φ25圆钢
电梯门
φ50套管 φ25插销 2-2
移动式操作平台平面示意图
双面满焊
φ25圆钢
1-1剖面
φ16吊耳 50*50方钢
φ25插销
φ25圆钢 50*50方钢
3厚钢板
φ16吊耳
φ25套管
行验收。
尺寸和规格已确定
蒋迎春 王茂祥 聂诗杰
实施二
操作平台的使用范 围
齐志勇确定主楼核心筒内52个电梯井道为使 用范围,由聂诗杰形成文件下发给QC成员及 各施工技术人员,蒋迎春进行交底,实施部
位检查
使各成员均能掌握使用范 围、部位,避免误用
陈立 蒋迎春 齐志勇
实施三
平台的工具化
确定操作平台用7根50*50方钢焊接而成,平 台四角上焊接四只Φ16的吊钩;聂诗杰形成 文件下发给QC成员及各施工技术人员并进行
活动架制作费用:由项目部已配备的机修班完成,制作成本可以不计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