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考点突破:鉴赏人物描写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类阅读:鉴赏人物描写手法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逝川
迟子建
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
泪鱼是逝川独有的一种鱼。
每年只在第一场雪降临之后才出现,它们到来时整条逝川便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如果不想听这悲凉之声,那么只有打捞泪鱼了。
在阿甲渔村有一种传说,泪鱼下来的时候,如果哪户没有捕到它,一无所获,那么这家的主人就会遭灾。
渔妇们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心安理得了。
次日凌晨时人们再将它们放回逝川,它们再次入水时便不再发出呜呜呜的声音了。
当晚秋的风在林间放肆地撕扯失去水分的树叶时,敏感的老渔妇吉喜就把捕捞泪鱼的工具准备好了。
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驼背,喜欢吃风干的浆果和蘑菇,常常自言自语。
雪是从凌晨五时悄然来临的,窗棂发出刮鱼鳞一样的嚓嚓的响声。
不用说,雪花来了,泪鱼也就要从逝川经过了。
吉喜的木屋就面对着逝川。
吉喜醒来是被敲门声惊醒的,来人是胡会的孙子胡刀。
“吉喜大妈,这可怎么好,这小东西真不会挑日子,爱莲说感觉身体不对了,挺不过今天了,唉,泪鱼也要来了,这可怎么好,多么不是时候……”
男人第一次当爸爸时都是这么慌乱不堪的。
吉喜喜欢这种慌乱的神态。
吉喜戴上银灰色的头巾便出门了。
一百多幢房屋的阿甲渔村在雪中显得规模更加小了。
房屋在雪中就像一颗颗被糖腌制的蜜枣一样。
吉喜望了望逝川,似乎能感觉到泪鱼到来前河水那微妙的震颤了。
她想起了胡刀的祖父胡会,这个可怜的老渔民在七十岁那年成了黑熊的牺牲品。
年轻时的胡会能骑善射,围剿龟鱼最有经验。
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然而胡会却娶了毫无姿色和持家能力的彩珠。
胡会曾在某一年捕泪鱼的时候告诉吉喜没有娶她的原因:“你太能了,你什么都会,你能挑起门户过日子,男人在你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能力的,你能过了头。
”
吉喜恨恨地说:“我有能力难道也是罪过吗?”吉喜的这种想法酿造了她一生的悲剧。
在阿甲,男人们都欣赏她,都喜欢她,但没有一个男人娶她。
逝川日日夜夜地流,吉喜一天天地苍老,两岸的树林却愈发蓊郁了。
吉喜到了中年特别喜欢唱歌。
但过了四十岁就不再歌唱了,她开始沉静地迎接她头上出现的第一根白发,频繁地出入一家家为女人们接生。
胡刀的妻子挺直地躺在炕上,因为阵痛而挥汗如雨,见到吉喜,眼睛湿湿地望了她一眼。
“吉喜大妈,我会死吗?”产妇从毯子下伸出一只湿漉漉的手。
“头一回生孩子的女人都想着会死,可没有一个人会死的。
有我在,没有人会死的。
”
吉喜安慰道,用毛巾擦了擦产妇额上的汗。
产妇朝她歉意地笑了,“吉喜大妈,您去捕泪鱼吧。
没有您在逝川,人们就觉得捕泪鱼没有意思。
”
吉喜说:“我去捕泪鱼,谁来给你接生?”
产妇说:“我自己。
你告诉我怎样剪脐带,我一个人在家就行,让胡刀也去捕泪鱼。
”
吉喜嗔怪道:“看把你能耐的。
”
夜越来越深了,吉喜换上一根新蜡烛,给产妇讲她年轻时闹过的一些笑话。
产妇入神地听了一会儿,忍不住笑起来。
吉喜见她没了负担,这才安心了。
大约午夜十一时许,吉喜大叫着:“胡刀胡刀,你可真有造化,一次就儿女双全了!”
胡刀兴奋得像只采花粉的蜜蜂。
产妇终于平静下来,“吉喜大妈,兴许还来得及,您快去逝川吧。
”产妇疲乏地说。
吉喜吃力地朝逝川走去。
逝川的篝火玲珑剔透,许多渔妇站在盛着泪鱼的木盆前朝吉喜张望。
没有那种悲哀之声从水面飘溢而出了,逝川显得那么宁静。
吉喜将网下到江里,又艰难地给木盆注上水。
她开始起网了,网从水面上刷刷地走过,那种轻飘飘的感觉使她的心一阵阵下沉。
一条泪鱼也没捕到,是个空网,她跌坐在河岸上。
天色渐渐地明了,篝火无声地熄灭了。
放完泪鱼的渔民们陆陆续续地回家了。
吉喜慢慢地站起来,艰难地靠近木盆,这时她惊讶地发现木盆的清水里竟游着十几条美丽的蓝色泪鱼!它们那么悠闲地舞蹈着,吉喜的眼泪不由弥漫下来了。
一抹绯红的霞光出现在天际,使阿甲渔村沉浸在受孕般的和平之中。
吉喜用尽力气将木盆拖向岸边。
她跪伏在岸边,喘着粗气,用瘦骨嶙峋的手将一条条丰满的泪鱼放回逝川。
这最后一批泪鱼一入水便迅疾朝下游去了。
(选自《短篇小说三十年精选》,有删改)吉喜是小说中的主人公,谈谈作者是如何塑造吉喜的形象的。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下丫头小慧
吴万夫
小慧突然打来电话,说她已到省城,因捎带东西太多,又不熟悉路线,希望我去车站接她。
小慧是我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女儿,我们两家多年没走动过了。
我和妻子开车赶到火车站时,小慧早已等候在出站口了。
她背着一个双肩背包,两手提着一个纸箱子,正在那儿东张西望。
纸箱子似乎有些沉,但小慧却宝贝似的舍不得放下来。
多年不见,小慧如今已出落成一位大姑娘了,只是姑娘的所有优点,在她身上一点都没有显现出来。
而这一切,似乎都与她的装束有关。
小慧穿着一身在农村干活时才穿的衣服,褂子又宽又大,裤子又肥又长,真是土得掉渣。
妻子老远瞅见小慧的这副模样,立时就蹙起了眉头。
妻子是城里人,骨子里对乡下人多少有一些抵触情绪,平素遇到穿着不讲究的人,更是没个好脸色,似乎别人的穿戴降低了她在人群中的身份。
虽然小慧大老远给我们提来不少家乡的土特产,但丝毫没有引起妻子的兴趣,她一直板着脸,不冷不热。
回家的路上,我一边驾车,一边小心询问小慧及她爸妈的情况。
小慧一一回答后,便眼盯着车窗外不断掠过的街头美景,如醉如痴地欣赏起来。
妻子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始终一言不发。
我知道妻子对小慧产生了偏见,便不再多说话,只管全神贯注地开车,以免惹妻子生气,给我弄出更大的尴尬来。
毕竟小慧是第一次来我们家里,我不能让她感到难堪。
到了家,小慧放下背包,从兜里掏出两百块钱,塞给迎上来的女儿,说是与女儿的见面礼。
女儿虽然年龄尚小,但简单的道理还是懂的,没经爸妈同意,她是不敢随意接受别人东西的。
当小慧往她手里塞钱时,女儿双手藏在身后不肯接,说起话来,更是一副小大人模样:“姐姐,我不能要你的钱,留着你买衣服吧,你看你穿的衣服都旧了,要不,你穿我妈妈的衣服吧,我妈妈的衣服可多啦,要多漂亮有多漂亮!”
女儿的话让小慧忍俊不禁:“姐姐带有新衣服哩。
姐姐来时没买东西,这钱是姐姐给你买零食的呢!”
小慧的笑倒让我感到了几分窘迫,忙岔开话题,示意女儿到一边玩去。
我觉得小慧是个懂事的女孩子。
尽管如此,妻子对小慧的态度依然没有“多云转晴”。
趁小慧拎上背包到卫生间洗澡的时候,妻子低声对我嘀咕道:“你看看,一个小姑娘穿得这么邋遢,一点也不注意自身形象!”
我说:“小慧是第一次来我们家做客,你还是给人家留点儿面子吧。
”
妻子单刀直入,切入正题道:“小慧不会是来借钱的吧?”
我有些不高兴地说:“小慧是不是来借钱的,我怎么知道?!”
这些年,老家有不少沾亲带故的亲戚,因各种事由,都来向我们借过钱。
按照妻子的逻辑,我老家的那些穷亲戚,是无事不登三室殿的。
更何况,小慧已是与我们多年没走动的亲戚,她今天的到来,自然更是引起妻子的高度警惕。
妻子见我没有和她站在同一立场上,态度变得很决绝:“是不是借钱我不管,反正你甭想从家里拿走一分钱!”
正悄声说着话,小慧从浴室出来了。
此时的小慧俨然换了一个人:她换下了刚才的那身衣服,上身是白色碎花时尚女装,下身的黑色紧身裤更是衬托出地修长的腿和苗条的身材。
由于刚出浴的缘故,她白暂的脸蛋浸润着一抹红晕,如瀑的长发披散在肩上,整个人娇美可爱。
小慧的美一下子将我震慑住了,就连妻子也愣愣地盯着小慧,嘴已张成了“O”型。
小慧坐在沙发上,一边用葱白一样的手指,梳理着还有些湿漉漉的长发,一边和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我想起妻于一直疑虑的问题,便试探着说:“小慧,你这次来省城好好放松放松,让你婶子这几天带你出去转转。
”
小慧若有所思地说:“我这次来顾不上玩呢,高中毕业后,在家暂时也没什么事可干,这次来省城,就是想利用暑假学一门摄影技术,将来回到小镇开一家婚纱摄影店哩!这几年,农村富裕了,都不缺钱了,年轻人也开始学着城里人,玩起了浪漫,我觉得这门生意在小镇肯定有前途……”
妻于对小慧的态度明显好转起来,啧啧赞叹道:“小慧,你好有审美眼光呀!你看你,这身衣服多合体呀,穿在身上,走在街上,跟城里的姑娘一样呢!”妻子忍不住好奇,话锋一转,问道,“小慧,你既然有这么漂光时尚的衣服,干嘛不直接穿上出门啊?”
小慧听了,呵呵笑起来:“婶子,我这可是自我保护呢!我一个女孩子,出门在外,还是不招摇的好,我有意穿上很普通的服装,就是不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样更有安全感呢……”
小慧的话,让我和妻子陷入了沉默,只觉得此刻的小慧,很漂亮,很可爱。
小说在塑造小慧这一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日焰火
邢庆杰
一大早,梅正山就开始收拾这座木楼,楼上楼下,桌椅橱柜,门窗屏风,都擦得干干净净,连楼梯都拖得一尘不染。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
中共临城区委每月一次的例会要在这里召开。
几天前,区委书记老魏来通知梅正山时,顺便告诉他,他加入组织的事,要在这次会议上研究表决。
梅正山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一夜没睡。
为了这次会议不受干扰,他昨天就让妻子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梅正山曾就读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5月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西方列强对中国人民的欺凌,激起了梅正山的义愤,也激活了他对国家民族的担当意识。
正当他重新定义人生意义的时候,父亲病危。
作为梅家唯一的男丁,梅正山不得不回到这个千年古镇,从父亲手里接过镇上最大的粮行,还有祖宅上这座已有百年历史的木楼。
父亲去世后,梅正山过了近十年悠闲的日子,粮行有掌柜和伙计,根本不用他操太多的心,他每天就待在家里这座木楼上,喝茶,读进步书籍,累了,也喝几杯当地产的烈酒。
但他心中的热血,一直在默默地沸腾着。
他终于等到了那一天,他在北京读书时的一个同学找上门来,为他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窗子。
这个人,就是中共地下交通员老魏,现在的临城区委书记。
一切收拾利索后,梅正山又到地窖里搬上来一坛酒。
这是当地产的“小米香”,65度,一坛足有20斤,他想开完会后,留同志们好好吃顿饭,痛痛快快地喝几杯。
楼梯上忽然传来“咚咚”的脚步声,老魏飞步跨了上来,脸色有些阴沉。
老魏从内线得到消息,昨天,区委交通员小于被捕了,敌人以他妻子和孩子的生命相威胁……小于已经交代出今天区委会议的时间地点,形势已十分危急。
今天来开会的除了老魏,还有九位同志,老魏只和其中的四位同志有联系,他启用紧急联系方式连夜通知了他们。
其余五位,都是梅正山联系的人。
梅正山看了看怀表,已经快八点了,会议的集合时间是上午十点,逐一通知他们肯定是来不及了,他急得围着屋子直转圈。
老魏说,目前办法只有一个,去镇外面的桥头上拦截,那是出入镇子的唯一通道。
梅正山带上驳壳枪,和老魏下了楼就往外走。
刚出大门,两人同时退了回来。
大门两边的胡同里,各站着四五个黑衣人,腰里都别着家伙。
两人心知不妙,互相对望了一眼,又来到后门,发现后门的小巷子,也被黑衣人封锁了。
老魏重重地跺了一下脚,说,坏了,敌人早就盯上这里了,他们故意把我放进来的,现在出都出不去了!
梅正山压低声音,说,无妨,我们先不动,等到九点半时,我们就不断开枪,向同志们报警。
老魏点了点头,说,目前也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两人上了二楼,沏上茶,刚喝了一杯;前院就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
梅正山探头往楼下一看,七八个特务已经冲进了院子。
老魏跑到后窗往外瞄了一眼,从后腰里拔出手枪,说,事情不妙,敌人从两面夹击,他们是想在集合时间之前解决我们。
梅正山问,那怎么办?
老魏说,打!要节约子弹,尽量拖延时间。
就听前院一个细嗓门喊,楼上的共党听着,你们被包围了,只要交出武器投降,保你们性命无忧,负隅反抗,只有死路一条!
梅正山隔窗打出一枪,喊话的特务应声栽倒!
刹那间,前院和后院枪声大作,子弹把墙板都击穿了,墙壁上呈现也一个个明亮的弹孔。
老魏和梅正山各自躲在子弹打不到的死角,耐心地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枪声渐渐停了,楼梯处传来轻轻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老魏冲梅正山使了个眼色,两人同时冲向楼梯口,两把短枪同时打响,特务们惨叫着滚下了楼梯。
过了一杯茶的工夫,敌人找来了梯子,从前窗、后窗和楼梯三个方向同时进攻,两人只得不断开枪阻击……
他们阻击了一个多小时,子弹全打光了。
梅正山看了看怀表,才九点,离集合时间还有一个小时。
梅正山把那坛烈酒打开,倾洒在桌椅上,屏风上,茶几上,墙壁上,窗棂和地板上……
敌人知道他们没有子弹了,大叫着“抓活的”,从楼梯上慢慢逼上来。
梅正山将坛子朝楼梯口砸了过去!在敌人的惊叫声中,他从容地取出火柴,划着一根,扔在地上。
一股蓝色的火焰腾起,随即四处蔓延,一股火苗顺着地板上的酒迹,飞快地飘向楼梯,敌人惨叫着连滚带爬地逃了出去。
不一会儿,大火冲天而起!这场大火越烧越旺,干透的木楼在大火中噼啪作响,烟火直冲云霄,在镇子外都看得清清楚楚。
直到傍晚,大火才渐渐熄灭。
(选自《安徽文学》2021年第8期)小说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塑造梅正山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豹子·媚金·与那羊
沈从文
媚金的事是这样的。
她是一个白脸苗中顶美的女人,同到凤凰族相貌极美又顶有一切美德的一个男子,因唱歌成了一对。
两方面在唱歌中把热情交流了。
于是女人就约他夜间往一个洞中相会。
男子答应了。
这男子名叫豹子。
豹子答应了女人夜里到洞中去,因为是初次,他预备牵一匹小山羊去送女人,用白羊换媚金贞女的红血,所作的纵是罪恶,似乎神也许可了。
谁知到夜豹子把事情忘了,等了一夜的媚金,因无男子的温暖,就冷死在洞中。
豹子在家中睡到天明才记起,赶即去,则女人已死了,豹子就用自己身边的刀自杀在女人身旁。
尚有一说则豹子的死,为此后仍然常听到媚金的歌,因寻不到唱歌人,所以自杀。
但是传闻全为人所撰拟,事情并不那样。
让我把我所知道的写来罢。
媚金站在山南,豹子站在山北,从早唱到晚。
唱到后来的媚金,承认是输了,是应当把自己交与豹子,尽豹子如何处置了,就唱道:红叶过冈是任那九秋八月的风,把我成为妇人的只有你。
豹子听到这歌,欢喜得踊跃。
他明白他胜利了。
他明白这个白脸族中最美丽风流的女人,心归了自己所有,就答道:白脸族一切全属第一的女人,请你到黄村的宝石洞里去。
豹子打了一声呼哨,与媚金告别,匆匆赶回家,预备吃过饭时找一只新生的小羊到宝石洞里去与媚金相会。
媚金也回了家。
回到家中的媚金,吃过了晚饭,换过了内衣,身上擦了香油,脸上擦了宫粉,对了青铜镜把头发挽成一个大髻,缠上一匹长一丈六尺的绉绸首帕,一切已停当,就带了一个装满了酒的长颈葫芦,以及一个装满了钱的绣花荷包,一把锋利的小刀,走到宝石洞去了。
她是早先来,等候豹子的。
她只望豹子快来,明知是豹子要咬人她也愿意被吃被咬。
那一只人中豹子呢?
豹子家中无羊,到一个老地保家买羊去了。
他拿了四吊青钱,预备买一只白毛的小母山羊,进了地保的门就说要羊。
“伯伯,我今夜里就要去作丈夫了。
对于我那人,我的心,要怎样来诉说呢?我来此是为伯伯匀一只小羊,拿去献给那给我血的神。
”
地保是老年人,是预言家,是相面家,听豹子在喜事上说到血,就一惊。
这老年人似乎就有一种预兆在心上明白了,他说,“年青人,你神气不对。
”
“年青人,不要给我钱,不要致谢。
我愿意在明天见到你同你新妇的……”地保不说了,就引导豹子到屋后羊栏里去。
大的羊不适用那是自然的事,毛色不纯的羊又似乎不配送给媚金。
“我劝你不要羊也成。
使新妇久候不是好事。
新妇所要的并不是羊。
”
“我不能照伯伯的忠告行事,因为我答应了我的新妇。
”
豹子谢了地保,到别一人家去看羊。
当豹子出了第五家养羊人家的大门时,星子已满天,是夜静时候了。
但他下了决心,非找遍全村不可。
在洞中等候的媚金着急情形,不是豹子所忘记的事。
见了星子就要来的临行嘱托,也还在豹子耳边停顿。
但是,答应了女人为抱一只小羔羊来,如今是羊还不曾得到,所以豹子这时着急的,倒只是这羊的寻找,把时间忘了。
到别一村去寻找,道路在豹子走来是极其熟习的,离了自己的村庄,不到半里,大路上,他听到路旁草里有羊叫的声音。
一只羊掉在路旁深坑里了,羊是独自留在坑中有了一天,失了娘,念着家,故在黑暗中叫着哭着。
豹子见羊已受了伤,就把羊抱起,爬出坑来,以为这羊无论如何是用得着了,就走向媚金约会的宝石洞路上去。
在路上,羊却仍然低低的喊叫。
豹子悟出羊的痛苦来了,心想只有抱它到地保家去,请地保为敷上一点药,再带去。
他就又反向地保家走去。
“伯伯,是你的侄儿。
羊是得到了,因为可怜的小东西受了伤,跌坏了脚,所以到伯伯处求治。
”
“年青人,你还不去你新妇那里吗?不要再耽搁一分一秒罢。
”
“伯伯,这一只羊我断定是我那新妇所欢喜的。
我还不能看清楚它的毛色,但我抱了这东西时,就猜得这是一只纯白的羊!它的温柔与我的新妇一样,它的……”那地保真急了。
……
过了不久豹子已在向宝石洞的一条路上走着了。
小羊在他怀中得了安眠。
豹子满心希望到宝石洞时见到了媚金,同媚金说到天赐这羊的事。
他把脚步放宽,一点不停,一直上了山,过了无数高崖,过了无数水涧,走到宝石洞。
到得洞外时东方的天已经快明了。
这时天上满是星,星光照到洞门,内中冷冷清清不见人。
他轻轻的喊,“媚金,媚金,媚金!”
他再走进一点,则一股气味从洞中奔出,全无回声,多经验的豹子一嗅便知道这是血腥气。
豹子愕然了。
稍稍发痴,即刻把那小羊向地下一掼,奔进洞中去。
到了洞中以后,向床边走去,为时稍久,豹子就从天空星子的微光返照下望到媚金倒在床上的情形了。
血腥气也就从那边而来。
豹子扑拢去,摸到媚金的额,摸到脸,摸到口;口鼻只剩了微热。
“媚金!媚金!”
喊了两声以后,媚金微微的嘤的应了一声。
“是!是谁害了你?”
“是那不守信实的凤凰族年青男子,他说了谎。
一个美丽的完人,总应当有一些缺点,所以菩萨就给他一点说谎的本能。
我不愿在说谎人前面受欺,如今我是完了。
”
“并不是!你错了!全因为凤凰族男子不愿意第一次对一个女人就失信,所以他找了一整夜才无意中把那所答应的羊找到,如今是得了羊倒把人失了。
天啊,告我应当在什么事情上面守着那信用。
”
女人说:“我是要死了……我因为等你不来,看看天已快亮,心想自己是被欺了……我不恨你……你为我把刀拔去,让我死……你也乘天未大明就逃到别处去,因为你并无罪。
”
豹子是把自己的胸也坦出来了,他去拔刀。
陷进去很深的刀是用了大的力才拔出的。
刀一拔出血就涌出来了,豹子全身浴着血。
豹子把全是血的刀子扎进自己的胸脯,媚金还能见到就含着笑死了。
(节选自《含章文库·沈从文集:龙朱》,有删改)简要分析豹子在与媚金对歌和约会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鼻子(节选)
(日)芥川龙之介
谈起禅智内供①的鼻子,池尾地方无人不晓。
它足有五六寸长,从上唇上边一直垂到颚下。
形状是上下一般粗细,酷似香肠那样一条细长的玩艺儿从脸中央耷拉下来。
内供已年过半百,他心坎上始终为这鼻子的事苦恼着。
内供腻烦鼻子的原因有二:一个是因为鼻子长确实不便当。
首先,连饭都不能自己吃。
不然,鼻尖就杵到碗里的饭上去了。
内供就吩咐一个徒弟坐在对面,吃饭的时候,让他用一寸宽两尺长的木条替自己掀着鼻子。
可是像这么吃法,不论是掀鼻子的徒弟,还是被掀的内供,都颇不容易。
一回,有个中童子②来替换这位徒弟,中童子打了个喷嚏,手一颤,那鼻子就扎到粥里去了。
这件事当时连京都都传遍了。
然而这决不是内供为鼻子而苦闷的主要原因。
说实在的,内供是由于鼻子伤害了自尊心才苦恼的。
池尾的老百姓替禅智内供着想,说幸亏他没有留在尘世间,因为照他们看来凭他那个鼻子,没有一个女人肯嫁给他。
有人甚至议论道,他正是由于有那么个鼻子才出家的。
内供却并不认为自己当了和尚鼻子所带来的烦恼就减少了几分。
内供的自尊心是那么容易受到伤害,他是不会为娶得上娶不上妻子这样一个具体事实所左右的。
于是,内供试图从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来恢复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