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生物.新高考总复习】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生物.新高考总复习】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81884a694693daef5ef73db9.png)
必修1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12-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探究2 动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分析(科学思维) 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4 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 置于清水(对照组)和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中(实验组),尿素溶液、 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编号为1、2、3组。测量每组萝卜条的 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度大于吸收Mg2+的相对速度。由此 说明植物根细胞对水和离子的吸收过程是不同的。
(5)由实验结果可知: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同 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由该实验的结果能得到 什么结论?
提示: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必修1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提示:如果一直增大蔗糖溶液浓度,萝卜条就会缩短,但由于细胞 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不可能无限缩短。
必修1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15-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探究3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科学思维) 把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各种离子的初始浓 度设定为1个单位,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离子的相对浓度(实验结束 后培养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占开始时的浓度的百分比)如下图所示。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11-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解疑释惑】有关半透膜认识的3个误区 (1)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 渗透压,如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 溶液的质量浓度相等,但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小,故 水可通过半透膜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移动。 (2)水分子的运输特点: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进行的是双向运动, 而不是单向运动,观测到的现象是由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别所导致 的液面改变。 (3)渗透平衡不等于浓度相等。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 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而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一定相同,两侧的 液面高度也不一定相同。
高中生物 “三句口诀”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 “三句口诀”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5afaf994b35eefdc9d3333f.png)
“三句口诀”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周围环境时刻进行着物质交换,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的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吞则是教学的重点。
但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常见的进行自由扩散的物质名称记忆不清,一些学生则反映强行记住后很快会遗忘;对于葡萄糖、氨基酸和各种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部分学生误认为它们跨膜运输方式均为主动运输;而针对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一些学生不能清晰比较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异同点。
通过运用以下三句自编的口诀融入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自由扩散很简单,水甘尿气醇和酸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物质,由于其不需要载体协助,也不需要消耗能量,故将其总结为“自由扩散很简单”,让学生明白此种运输过程就是物质从其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而与载体和能量无关。
对于常见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如水、甘油、尿素、相关气体(如氧气和二氧化碳)、乙醇和脂肪酸等,将其第一个字凑成“水甘尿气醇和酸”。
学生轻松记住了口诀,不仅把握了自由扩散的特点,也同时掌握了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常见物质。
2 氨葡离子看条件,逆向主动顺协散由于氨基酸、葡萄糖及相应的一些无机盐离子(如Na+、K+、Cl-等)进出细胞均需要载体协助,若这三类物质是从其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顺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不消耗能量的协助扩散;若是从其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逆浓度梯度运输),则为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
根据口诀“氨葡离子看条件,逆向主动顺协散”,让学生理解这三类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条件(物质的具体运输方向)加以判断。
为检测学生学习口诀后的判断效果,给学生展示两道高考生物学试题:2012年安徽卷第2小题: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
07 物质运输-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07 物质运输-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8b263b4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1.png)
3.能自动复原的物质:KNO3溶液、甘油、尿素、乙二醇、葡萄糖
关键点拨
1.不同外界溶液中植物细胞的变化分析 将成熟植物的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物质的量浓度为0.3 mol/L的蔗糖溶液和0.5 mol/L的尿素溶液中,原生质 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分析如下:
(1)A曲线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细胞略膨胀,但是由于细胞壁的存在,原生质体的体积不能无限膨胀。 (2)B曲线表示细胞在0.5 mol/L的尿素溶液中:细胞先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尿素能进入细胞,使 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KNO3、甘油、乙二醇等溶液中也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 (3)C曲线表示细胞在0.3 mol/L的蔗糖溶液中:蔗糖不能进入细胞,因此质壁分离后细胞不能发生自动复原。
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放于一定浓度的 KNO3溶液中,先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2.过程:开始时,外界KNO3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由于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但由于K+ 和NO3-是植物需要的离子,可被植物细胞主动吸收,使细胞液的浓度升高,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 浓度时,细胞渗透吸水,引起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拓展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应用
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是否是活细胞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3)比较不同植物成熟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或溶液浓度的大小
4)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和蔗糖溶液)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离子、小分子)
运输方向
能 量
转运蛋白
影响因素
举例
自 由 扩 散 (顺浓度) 不
从高浓度 耗 协 向低浓度 能 助 扩 散
③为何要比较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
④根表皮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是因为具有哪种结构?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5be736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7.png)
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是否需要载 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 胞内的能量
代表例子
不需要
不消耗
氧气、二氧 化碳等通过 细胞膜
需要
需要
不消耗
需要消耗
葡萄糖进入 红细胞
葡萄糖、氨基酸 通过小肠上皮细 胞膜;离子通过 细胞膜等
三、胞吞和胞吐
一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的运输,是通过胞吞 和胞吐作用来实现的。 胞吞: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 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胞吐: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 内排到细胞外的过程。
运
运
输
输
速
速率率源自浓度差耗氧量运 输 速 率
细 胞 内 浓
度
(细胞外浓度)
浓度差
时间
思考! 上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
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为什么?
一、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方式。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 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 白的扩散。
1、自由扩散:
特征:
1. 顺浓度梯度运输 2. 不需要载体蛋白 3. 不需要消耗能量
2、协助扩散:
特征:
1. 顺浓度梯度运输 2. 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3. 不需要消耗能量
二、主动运输: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 浓度的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 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 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 做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特征:
1. 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 2. 需要载体蛋白
3. 需要消耗能量
主动运输
对比 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项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教学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447ebeddccda38366baf40.png)
2.3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2.实验:(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作用(1)概念: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过程。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常见渗透装置图分析①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则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
②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
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压强,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人成熟的红细胞中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②细胞质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
(2)引起细胞失水与吸水的条件:外界溶液与细胞质之间存在浓度差。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2)原理和现象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质壁分离的原因①外因: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②内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番茄和水稻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比较: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Ca2+、Mg2+和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及分析如下:(1)实验结果①不同植物对同一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
②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也有差异。
(2)实验结论:植物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3)微生物吸收无机盐离子的特点①不同微生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
②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无机盐离子的需要量不同。
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连线)(2)根据图示进一步确定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影响因素①填写以下有关跨膜运输方式及结构的名称:甲:自由扩散;乙:协助扩散;丙:主动运输;a:载体蛋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七)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七)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822904c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8.png)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七)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均是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方式出入细胞的B.细胞中的大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C.协助扩散、胞吐均是顺浓度梯度转运,不消耗ATPD.抑制细胞的呼吸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明显影响解析:选D 小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细胞中的大分子物质通常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胞吐需要消耗ATP;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细胞失水引起的,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抑制细胞呼吸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明显影响。
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观察时会看到紫色大液泡几乎充满整个细胞B.该实验为自身对照实验,不能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C.必须要用高倍物镜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D.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液泡的紫色逐渐加深解析:选C 第一次观察时洋葱鳞片叶细胞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所以会看到紫色大液泡几乎充满整个细胞;不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这一步的观察现象要作为对照;用低倍物镜就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第二次观察时植物细胞已发生质壁分离,随着质壁分离程度加大,可以观察到液泡的紫色逐渐加深。
3.如图为渗透平衡时的装置(糖类不能通过半透膜),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
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 )A.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B.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则平衡时m不变C.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酶,则平衡时m不变D.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解析:选D 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渗透压降低,吸水能力也减弱,则平衡时m将减小;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和蔗糖酶,渗透压增大,则平衡时m 值将增大;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液面不再升高。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高考一轮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高考一轮](https://img.taocdn.com/s3/m/078ffa93b14e852458fb57a0.png)
脂溶性:脂溶性越强,通过脂双层膜的速率越快
协助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质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特征:
1. 顺浓度梯度运输
2. 需要载体参与
3. 不需要消耗能量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消耗细胞提供的能 量,将物质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跨膜运 输方式,叫做
主动运输的特点 ※需要载体(蛋白质)协助。 ※需要消耗能量。 ※逆浓度梯度运输。 如:Na+ 、K+、Ca2+、Mg2+ 等离子通过细胞膜;葡萄糖、 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
(2)实验结论: ①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_柽__柳__从__土__壤__中__吸__收__无__机__ _盐__是__被__动__运__输__; ②_若__乙__组__吸__收__速_率__明__显__小__于__甲__组__吸__收__速__率__,__说__明__柽__柳__从__土__壤__中__吸__收__无__机__盐__ 是主动运输 。
(3)氧气含量对跨膜运输的影响 通过影响细胞的呼吸进而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
①P点时,无氧呼吸为离子的吸收提供能量。 ②PQ段: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越 多 ,主动运输的 速率也越大。 ③Q点以后:当氧气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受载体蛋白数量以及其他的限 制因素运输速率不再增加。
(4)温度
二.影响物质跨膜运输因素的分析 (1)浓度差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
浓度差主要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中,浓度差越 大 ,运输 速率越 大 ;协助扩散中,浓度差达到一定程度后运输速率不再继续增加, 原因是受 载体数量 的限制。
(2)载体数量对跨膜运输的影响
载体蛋白主要影响 协助扩散 和 主动运输 。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载体 蛋白数量越多,运输速率越大。自由扩散不受载体蛋白数量的影响。
高考生物复习题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含解析
![高考生物复习题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ceddcca8956bec0975e3c3.png)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小题狂练④小题是基础练小题提分快1.[2018·全国卷Ⅱ]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固醇类激素如性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护肤品中的甘油属于小分子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皮肤细胞,D错误。
2.[2019·云南民族大学附属月考]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浓度较高的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B.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与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的方式相同C.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方式相同答案:C解析: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可增加细胞液的浓度,因而不会在浓度较高的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与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的方式都是胞吐,B正确;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错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方式相同,均为主动运输,D正确。
3.[2019·石家庄普通高中月考]下列关于细胞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O2浓度影响的物质运输方式一定需要载体B.性激素和胰岛素的运输方式不同C.水的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D.某些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可以顺浓度梯度进行协助扩散答案:A解析:当运输的物质是O2时,其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受O2浓度影响但不需要载体,A 错误;性激素为固醇类物质,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胰岛素是蛋白质,运输方式是胞吐,B 正确;水的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即由水分子多的一侧向水分子少的一侧运输,C正确;某些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可以顺浓度梯度进行协助扩散,如神经细胞内Na+的内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D正确。
高考生物复习必备考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高考生物复习必备考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57ac643968011ca30091b8.png)
高考生物复习必备考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物质通过简单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下面是高考生物复习必备考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方式浓度载体能量举例意义被动运输简单扩散高→低× × O2、CO2、水、乙醇、甘油、脂肪酸只能从高到低被动地吸收或排出物质易化扩散高→低√ ×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高√ √ 各种离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一般从低到高主动地吸收或排出物质,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2、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通过外排作用向外分泌物质。
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理: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所以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生“质壁分离”。
? 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原来状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材料用具:紫色洋葱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镊子,滴管,显微镜等方法步骤:(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2)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
(3)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4)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小),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5)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清水中。
(6)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大),观察是否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结果: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高考生物复习必备考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高考生物复习:第2单元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高考生物复习:第2单元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22c4e66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e.png)
[基础达标]1.(2020·湖南株洲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膜以及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能否通过核孔取决于其直径与核孔孔径的相对大小B.质壁分离与复原是水分子顺溶液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C.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多种色素,参与能量转化的过程D.细胞膜、核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统称为生物膜解析:选C。
核孔具有选择性,小分子一般不通过核孔运输,大分子也不一定能通过核孔,如核内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A错误;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到高浓度溶液运输,B错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多种光合色素,能将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正确;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的膜)统称为生物膜,D错误。
2.(2020·福建三明一中期中)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颜色逐渐加深B.不断增加外界蔗糖溶液浓度,引起质壁分离所需时间不断缩短,质壁分离程度不断加深C.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外界溶液浓度D.若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淀粉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解析:选B。
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颜色逐渐加深,A正确;在一定蔗糖溶液浓度范围内,不断增加外界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越快,失水量越多,引起质壁分离所需时间不断缩短,质壁分离程度不断加深,但是超过一定的浓度会导致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B错误;洋葱表皮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如果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C正确;若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淀粉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正确。
3.(2020·广东六校模拟)根据“探究外界溶液浓度与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关系”的实验过程及右图的实验结果,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②中充满了外界溶液B.结构③④⑤构成原生质体C.若使图示细胞恢复正常形态,需要低渗溶液引流D.细胞若有活性,此时细胞液浓度可能等于外界溶液浓度解析:选B。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2.5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2.5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5cd74e3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d.png)
例.(大本48 2021·山东高考)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Ca2+的主要细胞器。液泡膜 上的H+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H+,建立液泡膜两侧 的H+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驱动H+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CAX完成跨膜运输, 从而使Ca2+以与H+相反的方向同时通过CAX进入液泡并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2+通过CAX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Ca2+通过CAX的运输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C.加入H+焦磷酸酶抑制剂,Ca2+通过CAX的运输速率变慢 D.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图例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低__浓__度__→__高__浓__度__ 胞外→胞内 _胞__内__→__胞__外_
物质出入细胞 的方式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是否需要转运 否
_是__
蛋白
是否消耗能量
否
_否__
主动运输
_是__ _是__
胞吞
胞吐
_否__
是___
举例
水、气体、 水、人的 小肠上皮细胞吸
提示:
1.膜上转运蛋白可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
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 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 结合。 载体蛋白可参与主动运输也可参与协助扩散;通道蛋白只参与协助扩散。
协同运输是一种物质的逆浓度跨膜运输,其依赖于另一种溶质的顺浓度跨膜运 输,该过程消耗的能量来自离子电化学梯度。
一 、离子泵(钠-钾泵的吸K+排Na+)问题
【备考202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6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共65张PPT)
![【备考202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6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共6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89c640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d.png)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膜 细胞质
①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2)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细胞 失水皱缩
③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水分子进出平衡
3.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
全透性
小
原生质层 细胞质
(2)实验步骤及现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生质层
低倍显微镜
。
提示 K+、NO3-都可转运到细胞内,使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吸水而发生 自动复原
易错辨析 基于对渗透作用原理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玻璃纸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透过,而蔗糖分子不能透过。
(× ) (2)渗透作用中膜两侧溶液的浓度指的是质量浓度。( × ) (3)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都能够自由通过。
改变
道蛋白结合
(5)影响因素
①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 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
。
②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 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和转运蛋白的数量 。
2.主动运输
逆 载体蛋白
需要
低
高
载体蛋白
能量
主动运输 代谢废物
对细胞有害
3.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和胞吐 (1)概念 ①胞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与细胞膜上的 蛋白质 结 合,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 小囊 ,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 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 囊泡 ,进入细胞内部。 ②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 囊泡 ,囊泡移动到
【备考202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6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素养目标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1.渗透作用原理 (1)概念: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 半透膜 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 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 具有 浓度差 。 (3)渗透的方向:水分子从水的相对含量 高 的一侧向相对含量 低 的一侧 渗透。
高考生物 题型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考生物 题型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46dab73f5f0e7cd1842536f1.png)
高中生物题型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题型一、物质运输方式一、考查形式选择题或填空题二、典型例题1.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蛋白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数量多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的吸收答案 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曲线随时间的变化是:细胞内离子浓度超过细胞外离子浓度,因此对两者的吸收都是主动运输的方式,A项不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曲线表示的浓度高于乙曲线,说明甲离子的吸收速度快,主要原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相对较多,B项正确;可从图中直接得出:细胞内浓度无论大于或小于细胞外浓度,细胞均能吸收离子,C项不正确;D项中曲线m~n段和a~b段两种离子应该是处于平衡的状态,是由于载体蛋白数量有限引起的,而不是抑制了细胞的吸收,D项不正确。
2.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A表示________方式,B表示________方式,C表示________方式,D表示________方式。
(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_______。
(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_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上合成的。
(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________方式进行的,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6)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影响B方式运输速率的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与C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知识点4篇(精选)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知识点4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bb677f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62.png)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知识点4篇(精选)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知识点1一、脂溶性的非极性分子在任何细胞中都以自由扩散方式穿过磷脂双分子层脂溶性的非极性分子包括甘油、脂肪酸、苯、脂溶性维生素、O2等。
由于细胞膜中含有大量磷脂,并形成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这些物质就能直接穿过脂双层而进出细胞。
当然,它们是进还是出,则完全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差:若细胞外浓度高就进入细胞,若细胞内浓度高就流出细胞,动力都是来自浓度差。
由此可见,这些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扩散的最终结果使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外保持平衡,若不能保持平衡就会一直扩散下去。
(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二、非脂溶性的极性分子和带电离子通过膜蛋白以不同的方式进出细胞1.水等分子量很小的极性小分子物质通过特殊通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过膜。
水、二氧化碳、乙醇、尿素等极性小分子不溶于脂,因而不能像脂溶性物质那样直接穿过磷脂双分子层,但它们却是典型的以自由扩散方式穿过膜的物质。
那么它们是怎样进行自由扩散的呢?目前弄得比较清楚的是水的自由扩散过程。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细胞的膜蛋白中有一类具有通道作用的蛋白质,叫做通道蛋白,在通道蛋白中又有一种是专门提供给水进出细胞的,叫水的通道,这种水的通道的典型特征是具有特定大小的孔径,这种孔径可以保证水的通过,但其他物质却不能通过,并且这种水的通道是始终开放着的,所以细胞内外的水分子只要存在浓度差,就会由高浓度一侧穿过该通道进入低浓度一侧,使细胞两侧的水分子浓度保持平衡。
这类物质的自由扩散和脂溶性物质的自由扩散的主要区别表现在途径上:一个是通过磷脂双分子层,一个是通过通道蛋白。
2.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分子量较大的极性小分子通过载体以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两种方式出入细胞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颗粒因为是极性分子,不溶于脂,同时细胞膜上又缺乏相应的通道蛋白,所以它们既不能以自由扩散方式穿过脂双层,也不能像水那样通过通道来进行自由扩散。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2d3fc3ccc17552707220860.png)
1.(2012浙江卷)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A.CO2B.O2C.K+D.Na+【命题透析】本题考察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思路点拨】可通过肝细胞内外各物质的浓度的关系来迅速作出判断,K+逆浓度从细胞外进入到细胞内部,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答案】C2.(2012海南卷)在动物细胞的物质运输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A.红细胞中的Na+进入血浆B.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肌细胞C.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解析】人红细胞中的Na+只有血浆中的1/6,为了维持Na+细胞外高浓度、K+细胞内高浓度,细胞靠主动运输运出Na+,运进K+,故A、C项错误;O2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故B项正确;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浓度比血浆中的浓度高高,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故D项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运输的方式,涉及到无机盐离子、氧气和碘离子等物质跨膜运输及血浆、红细胞、细胞外液等离子含量,同时考查了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答案】B的是3.(10天津卷)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思路分析: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进行着K+外流和其他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供给,进行着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和葡萄糖的分解。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溶质相对增多,渗透压升高。
抗体分泌过程属于胞吐,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到达细胞膜时,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必修一(9)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PPT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18张)
![必修一(9)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PPT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18张)](https://img.taocdn.com/s3/m/0c9b4c6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5.png)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例3】(16年江苏)右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 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 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 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 自由扩散快
化为狼与豺”,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一的。导能语:量。但是Na+浓度差
C. 由材料四可知,共享单车行业存在单车质量不合格、押金退费难、单车随意停放、行业标准不规范、行业竞争激烈等问题。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的建立是依靠Na+-K+泵的,
而Na+-K+需要消耗ATP。
一、小分子的跨膜运输 小结:判断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物质
相应过程
水 进入细胞
葡萄 糖
Na+
K+
进入红细胞、肝细胞、脑细 胞等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和肾小管 上皮细胞 进入神经细胞
运出神经细胞
进入神经细胞
运出神经细胞
运输方式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水通道)
一、小分子的跨膜运输
运
运
输
输
速
速
率
自由扩散
率
主动运输
运 输 速
率 主动运输
浓度差
耗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生物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方式浓度载体能量举例意义
被动运输简单
扩散高→低××O2、CO2、水、乙醇、甘油、脂肪酸只能从高到低被动地吸收或排出物质
易化
扩散高→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
运输低→高√√各种离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一般从低到高主动地吸收或排出物质,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2、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通过外排作用向外分泌物质。
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原理: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所以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生“质壁分离”。
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原来状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材料用具:紫色洋葱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镊子,滴管,显微镜等
方法步骤:
(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2)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
(3)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4)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小),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5)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清水中。
(6)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大),观察是否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结果: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