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上)沪科版(解析版)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上)沪科版(解析版)

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以下温度估测中,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市冬季寒冷的室外温度可达到-65℃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36.5℃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约38℃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答案】B【解析】A.北京市冬季最低气温在-20℃左右,故A错误;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正确;C.人体正常体温在36.5℃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故C错误;D.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才是0℃,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寒冷冬天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在玻璃的外侧B.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液化【答案】B【解析】A.“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故A错误;B.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因为医护人员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罩镜片变成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错误;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熔化成了水,故D错误。

故选B。

3.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B.“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答案】A【解析】A.蜡烛“流泪”是蜡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B.雨的形成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D.雾的形成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

2023-2024学年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2023-2024学年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寒冷的冬季在东北可以做到泼水成“雪”.泼水成“雪”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此过程需要热量.第1题图第2题图2.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后.3.小丽的爸爸在海鲜的下面铺了一层碎冰块,原因是冰块在(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吸热,且温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能实现保鲜的效果.甲乙4.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百叶箱,箱内有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图乙是某次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情况,其读数为℃.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选填“高”或“低”)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5.为了适应环境,植物分布有一定规律.北方生长大量的针叶林,针叶林叶子细小可减小,减慢水分蒸发,以适应干燥的环境;南方生长大量的阔叶林,阔叶林叶子宽大,可(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蒸发时会(选填“吸热”或“放热”),以适应高温的环境.6.寒冷的冬季,住宅的玻璃窗上常会出现“冰花”,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选填“内侧”或“外侧”).7.小明分别进行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时,发现碘锤锤柄处都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他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 ℃,碘的沸点为184 ℃,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400 ℃.根据这些资料,你认为实验(选填“甲”“乙”或“甲和乙”)能说明碘的升华,简要说明理由: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8.关于体温计和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与温度计仅是长短不同而已B.体温计和温度计的结构相同C.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离开人体后再读数,但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D.使用体温计和温度计时都要用力甩动几下9.2022年2月2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L-SAR 01组B星发射升空,如图所示.为了防止发射架被箭尾火焰直接喷射而熔化,发射台下修建了大水池,这利用了水的( )A.液化放热B.汽化吸热C.凝固放热D.熔化吸热10.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但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汽化形成的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D.“冰花”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1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倒计时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曲,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向世界展现本届开幕式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质.下列有关部分节气包含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A.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水结冰的过程需要吸热C.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大雪:降雪增多,渐有积雪.积雪消融是熔化现象12.有一种“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48 ℃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48 ℃( )A.始终处于固态B.始终处于液态C.始终处于固液共存态D.可能处于固液共存态13.在室温为25 ℃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温度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并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下列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A B C D14.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物态依次为( )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气、固15.将不同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让它们熔化并混合,冷凝后可以得到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一种方法.下表提供了几种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则下列合金中,不能用该方法制取的..是( )金属镁铝铜铁熔点/℃649660 1 083 1 535沸点/℃ 1 0902 467 2 567 2 750A.铝镁合金B.镁铁合金C.铁铜合金D.铜铝合金16.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个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和瓶内的水都可能沸腾B.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D.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17.(多选)如图所示为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固态为晶体,熔化过程从15 min 开始B.6 min时处于熔化过程,物质为固液共存态,吸热但温度不变C.在11 min时是液态,吸热,温度正在升高D.在20 min时,该物质是液态三、实验探究题(共24分)18.(8分)小芳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小明为节省时间,用电磁炉代替酒精灯、不锈钢锅代替烧杯来进行实验,绘出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是.(2)图乙中,萘的熔化过程持续了min,该过程萘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3)小明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19.(16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用的实验装置,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记录的数据如表1所示.表1时间/min12345678910温度/℃92939495969798999999(1)在组装器材时,是按照(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的.甲乙丙丁(2)图乙、丙所示为小明观察到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则图显示的是水沸腾时的情况.(3)由表1中数据可知,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4)根据表1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被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种原因即可)(6)小明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2中.表2时间/min051015253545556570温度/℃99715545352824222222小明通过描点画出如图戊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戊①根据表2中的数据可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为℃.②根据如图戊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四、综合应用题(共16分)20.(8分)将从冰箱冷冻室拿出来的冻鱼放在一盆冷水中,一段时间后将鱼从水中拿出,发现鱼的表面出现了一层较厚的冰.剥开这层冰,发现鱼已经完全“解冻”.请分析说明鱼表面这层较厚的冰是如何形成的.(“解冻”过程中,鱼的温度始终低于0 ℃)21.(8分)家里来了客人,小包装的茶叶已经喝完,妈妈打开冰箱取出一个大包装的新茶叶准备开封.小丽忙阻止,说直接打开包装茶叶容易潮湿变质,要等茶叶温度跟室温相近时再开封.请你帮小丽向她妈妈说明其中的物理道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1.凝固放出2.汽化液化3.熔化保持不变4.-3低5.液体的表面积加快吸热6.凝华内侧7.乙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熔化,只能升华(合理即可)8.C 9.B10.D11.D12.D13.A14.C15.B16.D17.BC18.(每空2分)(1)80 ℃ (2)5吸热(3)萘的质量较小(合理即可)19.(作图2分,每空2分)(1)由下到上(2)乙(3)99保持不变(4)如图所示.(5)烧杯中的水过多(合理即可) (6)①22②逐渐降低,并且降低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保持不变20.因为冻鱼的温度低于0 ℃,冻鱼在“解冻”过程中要吸热,使周围的水的温度降低(4分),达到凝固点后,鱼周围的水凝固,所以鱼的表面出现一层较厚的冰(4分).(合理即可) 21.从冰箱中取出新茶叶,如果马上开封,茶叶的温度较低,遇上高温的空气(4分),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液化成水珠,使茶叶受潮,所以要等茶叶温度跟室温相近时再开封.(4分)。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分别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可能会高于39.5℃2.下列示例中是为了防止熔化或者凝固产生不利影响的是A.冬天将室外水箱中的水放掉B.将玻璃熔化制成玻璃板C.冰冻食品可以保鲜D.发高烧的病人利用冰袋降温3.贵港市区夏季最高气温约为()A.10℃B.20℃C.35℃D.55℃4.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

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学生书桌高约为200mm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D.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压强约为6110Pa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6.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根据图像可知()A.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第4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B.该物质的熔点为4℃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持续了12min7.如图所示是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8.中国最北的气象站﹣﹣﹣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记载,最低气温记录为﹣52.3℃,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39℃、﹣30℃)()A.水银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煤油温度计D.以上都可以9.如图所示,会“冒烟的”炒酸奶是非常受欢迎的路边小吃。

初中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初中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2.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B.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D.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观察温度,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观察温度3.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A.B.C.D.4.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5.印度曾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B.沥青属于晶体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D.沥青被烤化属于汽化现象6.某些宾馆的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分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7.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8.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的现象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汽化的现象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液化的现象9.生活中人们发现,如果不小心被同样温度的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

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正确的是A.B.C.D.2.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温度约为-5℃3.为保护河流和湖泊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进行管理。

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下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成相同的是A.打在枝头的霜B.屋檐下的冰挂C.消融的雪D.山间的云雾4.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A.B.C.D.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6.在雨、露、雾和霜这些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A.雨B.露C.雾D.霜7.雷州半岛常年干旱少雨,严重影响了我市的工农业生产.今年2月21日我市在廉江高桥镇发射了6枚火箭,利用火箭把催化剂播撒到云中实现了人工降雨.催化剂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了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凝华、液化D.升华、液化8.由于天气炎热,会议室内开着空调,一位参加会议的同学发现会议室的玻璃窗上结了层小水珠,对这种现象的下述解释中正确的是()A.低温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侧形成了小水珠B.高温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室内一侧形成了小水珠C.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玻璃窗室内一侧形成了小水珠D.室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玻璃窗室外一侧形成了小水珠9.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把它伸进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防止镜框受热,致使镜片脱落10.小明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第12章单元检测:温度与物态变化(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第12章单元检测:温度与物态变化(含答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夯实基础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9.5℃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80℃C.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D.此时,教室的室温约35℃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3.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同学们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数据.下列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B.两个鸡蛋的重力大小约为1NC.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m/sD.教室内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 B.冰雪遇暖消融冬天江河结冰C. D.春天白雾弥漫阳光下露珠变小二、能力提升5.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B.冰雪消融露珠的形成C. D.霜打枝头冰的形成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 B.冰化成水露的形成C. D.雾的形成雪的形成7.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B.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C.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D.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8.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汽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C.灯丝用久了变细 D.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9.放在燃气灶上的一锅水在加热时质量变少.加热过程中水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汽化 C.液化 C.液化 D.升华三、课外拓展10.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11.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杯中液态氮放热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2.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B.树上的雾凇--凝华B.树上的雾凇--凝华C.草叶上的露珠--熔化D.雪糕周围的“白气”--升华四、中考链接13.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积水干涸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1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凝华现象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15.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放出热量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答案】C2.【答案】B3.【答案】B4.【答案】A能力提升5.【答案】A6.【答案】A【解析】解:A、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不合题意.故选A.7.【答案】A【解析】解:AB、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使得食物温度降低,不易变质.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CD、刚从“简易冰箱”中取出的食物,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在食物的外包装上液化成为小水珠.选项C、D均错误.故选A.8.【答案】D【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灯丝变细,是由固态升华成为气态.不符合题意;D、水被晒干,由液态汽化成为气态.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B【解析】解:锅中的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减少,是部分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此过程叫汽化.故选B.课外拓展10.【答案】B【解析】解:夏天温度高,盆里的水会不断蒸发,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故选:B.11.【答案】C【解析】解:A、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常温下立即沸腾,此时会吸收热量.此选项错误;BC、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D、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急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此选项错误.故选C.12.【答案】B【解析】解:A、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错误;B、树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B正确;C、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D、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B.中考链接13. 【答案】C【解析】:解: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B、夏天,积水干涸,属于汽化过程中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C、秋天,草木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热量.符合题意;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14. 【答案】D【解析】:解: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液体是熔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B、夏天,从冰柜取出的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秋天,草叶上结有小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这不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的缘故,故D正确.故选D.15. 【答案】C【解析】:解: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故A错误.B、冰山上的积雪既能熔化成水,又能由雪直接升华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故B错误.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故C正确.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

2020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0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十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A.清晨枝叶露珠B.太阳升起后浓雾散去C.气温升高冰雪融化D.冬天铁丝网出现自霜2.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4min甲比乙吸热多B.4~8min甲不吸热C.0~10min甲和乙内能不断增加D.0~10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4.下列自然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初春,湖面上的冰逐渐变薄B.盛夏,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C.深秋,草叶上出现晶莹露珠D.寒冬,树枝上形成茸茸雾凇5.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气压B.水从89℃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minC.通过图1中的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D.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2中的乙所示7.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

这是因为()A.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 B.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C.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 D.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8.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9.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B.有风的天气,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上会出现小水珠D.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会低于0℃10.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2016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2016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参考答案1、C 解析: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C选项正确.2、B 解析:冬天公路上撒盐除雪就是因为盐可以使雪的熔点降低.3、 B 解析:冰属于晶体,晶体熔化的条件就是温度达到熔点且要继续吸收热量,当冰块温度低于0℃时,它吸热升温,状态不变,当达到熔点后,吸收热量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冰全部熔化为水后,再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所以B选项图象正确。

4、C 解析:北方寒冷地区,温度极低,测量温度需用凝固点低的温度计。

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低,故在北方寒冷地区测温度,要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

故选C。

5、A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水的蒸发过程就是汽化现象,也要吸热;豆浆加糖会变甜,这就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是扩散现象;冰块的形成就是由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就是凝固现象.故只有A选项正确。

6、D 解析: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豆腐冷冻时这些水分就会凝固为小冰晶,同时体积变大,这些小冰晶将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待豆腐解冻后,小冰晶熔化为水,就留下了很多小孔,故选D。

7、D 解析:水蒸气遇到水放热,使水的温度升高,升高到100 ℃时,水达到沸点,温度保持不变,故D选项正确。

8、A 解析:镜面变模糊就是因为水蒸气液化后附着在镜面上.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清晰了,就是因为附着在镜面上的小水珠蒸发了。

9、C 解析:这个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就是在固体与气体之间进行的,“冰花”的出现就是凝华现象,“冰花”的消失就是升华现象.10、 C 解析:瓶装液化气主要就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的;冰箱冷藏室就是利用冷凝管内制冷剂蒸发吸热来制冷的;初春季节,室内的地板、天花板等温度较低,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遇到地板、天花板等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液化现象;天气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放出热量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所以好多地区的树枝上都出现了“雾凇",“雾凇”的美景就是凝华现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凝固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小水珠是熔化现象2.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A.酒精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3.人造雪花是冬奥会雪道用雪的主要来源,它是由雾炮车喷射的微细水滴遇冷形成的小冰晶。

上述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凝华D.液化4.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外表有“霜”,如图所示。

“霜”的形成是()A.熔化现象B.凝固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5.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清晨,河面上的一团团“白气”,是河里的水蒸发成的水蒸气B.文艺演出时,舞台上施放出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成的气态二氧化碳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口的“白气”,是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D.冬天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时,瓶口周围的“白气”,是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6.有三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热得快加热,如图是加热时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b、c质量相同,b的比热小于c的比热B.如果b、c是不同种液体,b的沸点大于c的沸点C.如果a、b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同D.如果a、b是同种物质,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7.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现象,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金属盘底面水变多B.烧杯中冰变少C.推动液态乙醚变多D.碘锤中碘粒变少8.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装有少量等质量的M、N两种固态物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人觉得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2m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 D.托起两只鸡蛋的力约为10N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3.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 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4.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人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5.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6.下列关于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如图,表示在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如图,表示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C.如图,表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D.如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7.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8.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江自来水水源是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较,水硬度相对偏高B.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7%,而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有全部淡水的25%C.温江有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从北至南纵贯全境,不会出现水资源危机D.因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9.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铁钢铜金固态水银固态氮熔点(℃)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59A.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 B.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C.在﹣265℃时氮是液态 D.﹣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10.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冬天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要吸热B.“春天来到,积雪融化”是熔化现象,要吸热C.“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二.填空题(共7小题)11.(1)如图1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4题图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2.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3.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 .熔化 B .液化 C .汽化 D .升华 4.如图所示,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地窖的菜冻坏。

所应用的原理是A .水凝固时放热B .水汽化时吸热C .水蒸气液化时放热D .水蒸气凝华时放热 5.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 B .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AC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6.海水淡化可有效解决人类的用水问题.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出来,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淡水.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A .汽化和凝固B .汽化和凝华C .汽化和液化D .升华和凝华 7.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 .初春,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雾B .初冬,田野里出现了霜C .家中,冰箱里冰盒中的水凝结成冰块D .房里,敞口瓶中的花露水蒸发 8.2015年10月5 日,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A .较小的密度B .较小的凝固点C .较低的熔点D .较低的沸点9.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 水,如图所示。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 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10.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③深秋,树上的白霜; ④初春,冰雪消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3℃,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的温度为97℃,那么当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30℃时,温水的实际温度是()A.30℃B.小于30℃C.大于30℃D.无法确定2.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感温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时才能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D.虽然不能用温度计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温度计都可以测量3.将温度计从温暖的室内拿到室外,测量放置在环境温度为-10℃中一大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温度计示数为3℃时,表示被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3℃B.冰水混合物中,冰的量会增加C.最终水会全部凝固成冰D.温度计的示数最终可能会降到-10℃A.在-265℃时,氢是液态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水银温度计在低于-40℃时不能使用D.钢要比铜先熔化5.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该物质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D.该物质熔化用了10分钟,之后该物质处于液态6.将一盆0℃的水放入0℃的房间内,用电风扇向水面吹风,则()A.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少于原有水的总量B.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等于原有水的总量C.水会结冰,结冰后室内气温下降D.水不会结冰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A.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B.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C.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D.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8.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A.给小镜子消毒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水蒸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D.给牙齿消毒9.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 B. C. D.冰雪消融露珠的形成湿衣服晾干雾凇出现1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B.冰冻的衣服也会干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11.从冰箱冷冻室取出冰棒时,往往会看到冰棒的包装纸外有一小层冰霜,这是因为()A.小水珠在冰箱内凝固而成B.水蒸气在冰箱内凝华而成C.冰箱内空气凝华而成D.冰箱外的水蒸气先液化,进冰箱内再凝固而成12.在冬季,我们教室窗玻璃内表面会出现汽水,我还在上面作画试验过呢!听说在北方,冬天窗玻璃表面也会结霜,它会在哪一面呢?下列猜想及原因分析合理的是()A.内表面,因为产生过程需要从房间吸热B.内表面,因室内水蒸气更容易在玻璃处降温C.外表面,因为只有低温水蒸气才容易凝华D.外表面,因玻璃外表面的低温更易使水蒸气放任13.可燃冰是海洋深处甲烷与水形成的固体,如图表示不同深度、不同温度下甲烷与水存在状态情况,已知深度每增加10m海水的压强增加1atm(1atm为1标准大气压),下列情形中,甲烷与水能形成可燃冰的是()A.压强为50atm,温度为10℃B.压强为100atm,温度为0℃C.压强为200atm,温度为20℃D.压强为300atm,温度为30℃14.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A.水的比热容较大B.水的凝固C.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水的汽化15.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16.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17.如大烧杯中有一试管,烧杯和试管中装有初温相同的水,现用酒精灯对烧杯下面加热,烧杯和试管中水都不会汽化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中的水少些,会先沸腾B.烧杯和试管中的水同时沸腾C.无论加热多长时间,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D.烧杯中的水先沸腾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再沸腾18.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起到调温的作用.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A. B. C. D.19.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B.凡是固体都有熔点C.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热D.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20.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相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4分)21.高温闷热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以及寒冷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都是关闭的,而且车窗上都容易出现“水雾”,夏天,车窗的水雾在玻璃的______ 表面,冬天时,车窗的水雾在玻璃的______ 表面(填“内”或“外”).______ min.23.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______ ℃,说明当地的气压.______ 1个标准大气压(填小于、等于、大于).在图3中图______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3)分析图4所示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 .24.请读出如图中甲温度计示数为______ ,乙温度计示数是______ .25.如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分度值为______ ℃.一天清晨,小明正确操作,量出小明同学的体温如图甲所示,则他的体温为______ ℃,由于一时疏忽,小明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图乙所示,则测量的结果______ (选填“准确”或“不准确”).26.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器材装配的合理顺序是(填序号)______ (①烧杯;②酒精灯;③温度计;④铁圈及石棉网).(2)图乙中读数的错误之处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______ .(3)图丙是正确实验后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______ (填“不变”或“升高”)(4)实验中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 性质制成的.27.小龙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图所示是他最初组装好的实验器材,请你指出图中的一个错误是:______ .(2)他改正错误后,进行了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T= ______ ℃.(3)根据数据可以推断,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13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小龙感觉水从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太长,请你给他提出一个能有效缩短实验时间的方法: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28.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示的仪器外,还需要一种测量仪器是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每隔1min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还要观察冰和蜡的______ .(3)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_____ ℃,实验数据如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熔化持续了______ min,CD 段冰处于______ 态.29.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______ (填“A”或“B”)部分.(2)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4)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 ℃,此时周围的气压______ 标准大气压.(5)如果将酒精灯移走,很快水就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的条件是______ 、______ .(6)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丁中的(a)、(b)所示,则图______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7)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写一条即可).(8)如果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图线a所示,若增加了水的质量,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30.有一支温度计,表面刻有150格均匀的刻度.将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到第30格处;将它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80格处.则:(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2)第100格处表示的温度是多少?(3)该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答案】1.B2.D3.A4.C5.D6.A7.C8.B9.B 10.C 11.B 12.B 13.B 14.B 15.C 16.C 17.C 18.D 19.C 20.A21.外;内22.0℃;冰;223.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98;小于;b;温度保持不变24.-22℃;38℃25.热胀冷缩;0.1;38.1;准确26.②④①③;相平;不变;热胀冷缩27.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98;不变;适当提高水的初温28.液体热胀冷缩;秒表;状态;39;非晶体;3;液29.B;B;99;小于;达到沸点;继续吸热;b;减少水的质量;c30.解:(1)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2℃.所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00℃80−30(2)100格代表的温度为(100-30)×2℃=140℃;(3)起点代表的温度最低为:(-30)×2℃=-60℃;最上面的150处刻度对应的最高温度是:2℃×(150-30)=240℃.所以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60℃~240℃.答:(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2)第100格处表示的温度是140℃;(3)该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60℃~2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