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三种台湾“漳腔”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闽台文化研究2019年第4期摘要:上个世纪中叶以后,台湾相继出现了几种重要的闽南方言韵书,其中《增补汇音宝鉴》《改良十五音》和《台湾十五音辞典》对漳州方言代表韵书《汇集雅俗通十五音》的模仿痕迹十分明显,其相互影响较大。
通过对三本“漳腔十五音”台湾闽南方言韵书进行详细比较和深入分析,研究其编撰特色和音系性质,揭示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台湾;漳腔;闽南方言;韵书;比较六朝以降,汉语音韵学发达起来,随着切语和四声的发现与推明,诗人用韵也越来越严格和精细。
于是,各地音韵学者遂根据自己的方言编了许多韵书,根据陆法言《切韵·序》中所载,仅隋朝的韵书就有吕静《韵集》、夏侯该《韵略》、阳休之《韵略》、周思言《音韵》、李季节《音谱》和杜台卿《韵略》等。
据后代学者考证,三国魏李登的《声类》应为韵书之鼻祖,而六朝时创制韵书的竟有数十家之多。
方言韵书只限于特定方言区才能适用,依照方言韵书所作的诗,在本方区押韵的,读来自然顺口,但在其它方言区的人读来却不一定押韵,这是方言韵书的限制。
汉语方言虽多,但汉字却是统一的,书面语也是统一的,文人尽可以用自己的方言写作。
然而诗人若以自己的方言押韵,在其他方言区的人读起来不押韵,便会限制这一首诗的流通范围。
如果有一本韵书,分韵详细,可以涵盖所有的方言,诗人只要依照这本韵书用韵,则不论哪个方言区的人读起来都押韵,岂不是太方便了吗?于是在这个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切韵》便被编撰出来。
《切韵》虽然提供了汉语语音史上一个重要文献,然而它所提供的却是一个抽象的音韵系统,我们无法根据“切韵”,清晰地了解当时方言的实际情形。
《切韵》抽象地统合了方言歧异,然而实际语言却不可能被统合,方言不但继续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方言韵书永远是需要的,所以,方言韵书在近代重新盛行起来。
元代周德清(1277~1365)所著《中原音韵》是中古以后新出现的第一部韵书。
此后,各地出现了不同的方言韵书,而其中以闽方言韵书尤为众多,编撰体例也最为发达。
闽南方言研究中的又一部力作评《闽南方言大词典》
闽南方言研究中的又一部力作评《闽南方言大词典》纪秀生【摘要】@@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莫菲在<文化和社会人类学>一书中认为:人类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有智慧,人类智慧的第一表现是其具有语言能力,这种能力的突出成果造就了异彩纷呈的人类文化.[1]21由厦门大学周长楫教授、华侨大学王建设教授、漳州市地方志编委会陈荣翰副编审等合作编著的<闽南方言大词典>[2],毫无疑问,是闽南人向世人展现其独特的语言才智、方言风貌以及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期刊名称】《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4页(P129-132)【作者】纪秀生【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6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莫菲在《文化和社会人类学》一书中认为:人类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有智慧,人类智慧的第一表现是其具有语言能力,这种能力的突出成果造就了异彩纷呈的人类文化。
[1]21由厦门大学周长楫教授、华侨大学王建设教授、漳州市地方志编委会陈荣翰副编审等合作编著的《闽南方言大词典》[2],毫无疑问,是闽南人向世人展现其独特的语言才智、方言风貌以及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
作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荣获2008年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的《闽南方言大词典》(以下简称《闽词典》),收录了以厦门、泉州和漳州三地为代表的闽南方言语汇总共3.5万多条,其中闽南方言“特有词”1.6万余条,与普通话对应的闽南方言“对音词”1.9万余条。
为了便于人们的学习和分析研究,词典专门编写了“厦门、泉州、漳州三市所辖各县市闽南方言特点简介”的内容。
另外,为厘清作为闽南方言形成和发展地的福建闽南三地的闽南方言与之后流播到台湾的闽南方言的源流关系及其演变的发展,该词典特别撰写了“台湾闽南方言概述”的内容,这不但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闽南方言的韵母系统与声调
閩南方言的韻母系統與聲調客語二戴育呈客家話的文白讀不盛,主要以文讀音為主。
在閩南語的韻母例字中,如韻母為am的「甜」,和韻母為a֊的「講」,有文白二個系統。
韻尾֊的「湯」也有t’ђ֊和t’֊二個念法。
韻尾iѐ֊有「鄉」、「雄」等字;「故鄉」、「家鄉」,和「高雄」兩組詞彙,聲韻相同,差別在聲調不同。
較特別的韻母ui ,比較清楚的例子是宜蘭人會說的「酸酸軟軟」四個字,韻母都念ui 。
而e是漳州腔特有的音。
中古音來看,有iѐ 、iu 兩種韻母念法的「鄉」(不同於前述韻尾iѐ֊的「鄉」)、「唱」、「牆」三字,都是宕三唸o֊的字。
而韻母a i的例字「指」,比較特殊;「指」為止攝字,閩南語的「指」字,是中古另一個語言層次。
在閩南語的韻母中,有出現喉塞音,如「百」韻母念aБ。
閩語的喉塞音屬於文讀層。
喉塞音的韻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p、t、k尾陸續在消失中,往喉塞的方向。
第二種方向相反,由喉塞音轉為p、t、k尾。
此外,喉塞音的韻母Б是漳州腔的韻母。
聲調方面,泉州腔和漳州腔沒有什麼差別。
閩南方言的變調,如「精神」唸tsin55sin,則「精」聲調陰平55,變調成陽去33,而唸tsin33sin。
「本錢」pun tsi 的「本」也有變調。
在記音時,大陸的文章以陰平為,陽平為,陰上為...以此類推,和台灣順序不同。
在語言上,泉、漳混用是優勢閩南語,也是一般稱的「泉漳濫」。
閩南語和客家話較接近的是文讀。
泉州腔和漳州腔有三種對應關係;第一種為完全的對應關係,第二種為部份的對應關係,第三種為交叉對應關係。
第一種完全的對應關係,泉州腔和漳州腔的韻母對稱;泉州腔唸o,漳州腔則唸֕,泉州腔唸io,漳州腔則唸i֕。
閩南語的文白異讀,如「知」字二種念法:/ ti (文) \ tsai (白)「知」字文讀唸ti,白讀唸tsai。
※整理自張振興《台灣閩南方音記略》第壹章,清華學報。
海峡两岸闽南方言词汇动态比较研究
Dynamic Comparison of Minnan(闽南)Dialect Words across the Taiwan(台湾)Straits
作者: 马重奇[1]
作者机构: [1]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文学院,福州350007
出版物刊名: 语言研究
页码: 68-77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闽台两岸;闽南词汇;一致性;差异性;数字统计;原因探索
摘要:据228个闽台闽南方言词汇统计,福建3个闽南方言点的词汇相同者偏多,占总数三分之二强;台湾6个方言点的词汇相同者占总数不到十分之一;闽台9个闽南方言点词汇相同者占总数将近五分之一。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语言接触产生闽台闽南方言词汇的差异;二是由于地理空间的关系产生闽台闽南方言词汇动态变化;三是外语借词产生闽台闽南方言词汇的差异;四是海峡两岸方言学者在闽南方言语词的用字上有差异。
闽南方言的探究研究性学习
闽南歌《爱拼才会赢》
闽南南音
南音分类 艺术背景 美学特征
南音分类
南曲,也称做‚南音‛、 ‚南乐‛、‚南管‛和‚弦 管‛,它有悠久的历史。相传, ‚南曲‛是唐朝末期闽王王审 知兄弟入闽时带来的乐种,也 有说是唐末韩偓入闽时带来的。 清康熙年间,五少芳晋京入宫 演奏南曲,‚官弦齐鸣,音调 谐和,婉转幽扬,沁人心肺‛, 康熙大喜,赐于五少芳‚御庭 清客‛之誉,南曲被称为‚御 前清曲‛。过去,演奏南曲, 还要撑把彩伞,因它是康熙帝 所赐,以表荣誉。东南亚国家 和台湾省也流行南曲,凡是闽 南方言可流通的地区就有南曲, 故世人又称它是‚福建的国际 歌‛。
歌仔戏
基本信息 戏曲历史 分布范围 艺术特色
基本信息
歌仔戏(发音:歌子戏, 或歌崽戏,后者在台湾较 流行),是20世纪初叶发 源於台湾的传统戏曲,大 陆福建亦称之为芗剧。 「歌仔」有小曲、民歌的 意思(歌仔用普通话表达 就是「小歌」),歌仔戏 以掺杂文言的闽南语为主, 让社会大众也能接触文雅 辞汇或忠孝节义故事,成 为早期台湾社会重要娱乐 活动之一。歌仔戏的雏形 为宜兰地区的落地扫,吸 收车鼓阵等元素,
分 布 范 围
的伤民【在合《戏式至等过目 特色旦戏有歌 民的谣七一成杂的演今,海有 色。行剧生仔 歌各诉字百的念音出仍多》《歌 。众有。、戏 小种说调多台调乐。沿强、陈仔 脚苦其旦初 调哭式】种湾》曲歌袭调《三戏 色旦生、以 和调的、传腔唱调仔以忠济五的 皆、行丑一 部。【【统。腔包戏 孝公娘内 用正有三男 分此台大曲唱道括曲戏节传》容 真旦小行一 戏外湾调调词白《多先义》、以 嗓,生并女 曲,杂】中视则七白生,、《演 演丑、兼的 音它念和,情是字少讲一《刘唱 唱行老备对 乐还调【既节以调,戏般梁秀民 ,有生科唱 作吸】背有而厦》格并没山复间 其三、、为 为收,思悠定门、律分有伯国故 中花文曲主 补了更调扬,、《自配固与》事 以、生、, 充台有】高可漳哭由角定祝、为 苦老、白后 。湾忧,亢长州词。色剧英《主 旦婆武的发 当郁又的可方》歌的本台八, 最等生成展 地哀有 短言、仔方,》仙剧 具角,熟为 。 " "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03•【字号】闽政文[2009]363号•【施行日期】2009.1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闽政文〔2009〕36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近年来,全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优秀科研成果。
为了激励和调动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我省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根据《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经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评审委员会审议通过,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邓子基财经文选(1~4卷)》等5项成果为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二章、十三章)》等35项成果为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发展研究》等110项成果为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岸共同市场与闽台合作》等 221 项成果为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其中含青年、基层佳作奖 10项),并按有关奖励规定,分别发给证书、奖金,以资鼓励。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以及全省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努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名单福建省人民政府二○○九年十二月三日附件: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名单。
闽台漳州腔四韵书音系比较研究——兼论台湾漳州腔韵书《增补汇音宝鉴》音系性质
8 2・
马重奇 : 闽台漳州腔 四韵 书音 系比较研究——兼论 台湾漳 州腔 韵书< 增补 汇音宝鉴) 音 系性质 韵 书 汇 集雅 俗 通
十 五 音
闽 台 闽 南 方 言 声 母 系 统 柳 柳
1 n
边 求 去 地 颇 他 曾 , 入 时 英 边 求 去 地 颇 他 曾 , 入 时 莺
p k k‘ t P‘ t ‘ 协 , d z S
门 门
门
语 语
语
出 喜 出 喜
出 喜
1 n p k k ‘ t P‘ t ‘ t s { d z S
b m g g 乜‘ h
“ 汇音 宝 鉴 ” 正文 ; 最 后有 “ 常用简体化字表 ” 。
一
、
闽 台 漳 州腔 四韵 书 声母 系统 比较 研 究
《 汇集雅 俗通 十五音》 次列 “ 切音 十五字字 头起连音 呼” : 柳 边求 去地颇他 曾人时英 门语 出 喜。 《 增补汇音 》 “ 切音 共十五字 呼起 ” : 柳边求去地颇他 曾人 时莺 门语 出喜 。 《 渡 江书》 “ 顺 口十五 音歌 己字 为首 ” : 柳 边求 去治波他 曾人 时英 门语 出喜 。
2 0 l 3年 第 1期
( 总第 3 3 期)
闽 台 文 化 研 究
F UJ I AN— T AI W. AN C UL T UR AL RES E ARCH
N o . 1 . 2 0 1 3
G e n e r a l S e r i a l N o . 3 3
闽台漳州腔四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漳州腔 有 明显差 异 的泉州 腔韵 类。
关键 词 :闽 台漳州腔 ; 四种韵 书 ; 音 系 比 较
马重奇先生《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述评
马重奇先生《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述评作者:张婧雅来源:《学术问题研究》2018年第01期在全国所有大区的方言中,闽语流传的各种韵书、字书是最多的,而其中有关闽南方言的各类韵书、字书尤其丰富,堪称大观。
以往很多学者对其中比较著名的如《汇音妙悟》、《雅俗通十五音》等作过一些专门研究,但对《渡江书十五音》、《八音定决》等,以及台湾方面的一些韵书、字书,学者们大多关注不够也没人作过专门深入的研究。
这成为一种研究上的缺失。
而马重奇先生的巨著《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一书则对大陆及台湾地区闽南方言韵书的现状与历史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将闽台闽南方言韵书的研究全貌清晰地呈现于读者眼前。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根据其音系将中国大陆目前现存的闽南方言韵书分为四类:一类以反映泉州音系为主,例如黄谦的《汇音妙悟》和廖纶玑的《拍掌知音》;二以反映漳州方言音为主,例如谢秀岚的《汇集雅俗通十五音》、麦都思的《福建方言字典》、无名氏的《增补汇音》和无名氏的《渡江书十五音》;三是反映兼用漳、泉二腔的情况,例如叶开温的《八音定决》和无名氏的《击掌知音》;四是反映潮汕地区闽南方言音情况,例如张世珍的《潮声十五音》、蒋儒林的《潮语十五音》等。
其中,反映泉州音系的两本韵书有《汇音妙悟》(全称《增补汇音妙悟》)和《拍掌知音切音调平仄图》(简称《拍掌知音》)。
前者是一部反映泉州方音的通俗韵图。
著者为泉州人黄谦,根据泉州方志办的《南安县志》我们可知:黄谦,字思逊,号柏山主人,生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南安水头文斗人。
一生淡泊仕途,蛰居乡野,以教书为生,课余潜心研究韵书。
《汇音妙悟》一书便是他苦心孤诣,历经极多寒暑,倾注心血乃成。
后者大约成书于康熙年间,久佚。
1979年《方言》刊载了厦门大学黄典诚先生所藏叶国庆先生赠本《拍掌知音》木刻本一册。
书有凡例上中下三页,正文十八页,每页两图,共三十六图。
扉页中刻“拍掌知音”,右上刻“连阳廖纶玑撰”,下款“梅轩书屋藏”。
教育部关于颁发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决定
教育部关于颁发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文社会科学)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3.03.22
•【文号】教社科[2013]2号
•【施行日期】2013.03.2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教育部关于颁发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
社会科学)的决定
(教社科[2013]2号)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评奖工作业已完成。
按照我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经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共有830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250项,三等奖518项,成果普及奖17项。
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开展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工作,是教育部为表彰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取得的突出成绩,鼓励和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铸造精品,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以本次评奖工作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和质量导向,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名单(830项)
教育部
2013年3月22日附件: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获奖成果名单(830项)。
南一版第1册台湾闽南语各版本用字比较
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頕點頕頭點2 第1課2 閣擱再閣教擱9 第2課3 爽耍(玩)爽甲傸14 第3課4 代事代誌事26 第5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甲得笑甲 3 第1課2 䄚 全䄚開齊8 第2課3 嫷美有夠媠媠8 第2課4 乜物麼啥乜物32 第6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歸全歸家規8 第1課2 狹隘窄平狹隘26 第5課3 也也走去仔32 第6課4 宓躲走去宓必見、匿32 第6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箍圈箍仔粿圈10 第2課2 輾輪圓輾輾輪10 第2課3 卜耍卜食欲10 第2課4 煎炸炸蕃薯炸炸28 第5課5 摕提拿摕掃帚提34 第6課6 含和含阿母摻(參)34 第6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氣企企鵝徛 4 第1課2 迹這迹爾媠則 4 第1課3 淪鑽淪塗空趡16 第2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鬥湊鬥相共湊2 第1課2 搵掩搵嘓雞掩17 第3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迄那迄片彼、赫2 第1課2 隻尾條一隻魚尾8 第1課3 娶娶 某娶14 第3課4 鮘 鮕鮘 14 第3課5 岫巢無岫宿、藪16 第3課6 胖膨松胖鼠膨28 第5課7 碼即碼馬34 第6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輦「輪」胎車攆輪26 第5課2 簇叢草簇撮26 第5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不不不過毋44 第4課2 呅微呅呅仔笑文59 第5課南一版第10 冊台灣閩南語各版本用字比較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持緩張持弛2 第1課2 鑿刺鑿一下扎 2 第2課3 汝你多謝汝你18 第3課4 滯住起厝滯蹛25 第4課5 卡較卡懸較39 第6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漿船 杯67 第4課2 卜要卜相信欲45 第5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不毋不不過毋13 第2課2 奇個一奇跤20 第3課安可版第 1 冊台灣閩南語各版本用字比較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歸整歸暝規 4 第一課2 囥放囥冊包12 第二課3 子子幼子囝48 第六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仙戔錢一仙先 4 第1課2 跤腳四跤腳12 第2課3 爆爆爆米香磅22 第3課4 呣毋不呣通毋30 第4課5 土塗土阿土塗40 第5課6 代事代先事40 第5課7 哮哭嗎嗎哮吼40 第5課8 叼何叼位佗48 第6課9 惙 跳皮皮惙 48 第6課10 香芳香爆米香芳22 第6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蠳蜓田蠳嬰 4 第1課2 耍玩耍歸工傸 4 第1課3 欲要欲落雨卜12 第2課4 匿躲匿雨必見12 第2課5 㧡 晃㧡韆鞦扌晃18 第3課6 趒跳驚一趒投18 第3課7 互予予互你找乎、予29 第4課8 旺 、王 鳳旺梨 、王36 第5課9 倦倦勿會倦眩46 第6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拼打摒30 第4課2 咪咪微40 第5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敷擦敷仔拊 5 第1課2 勿會不勿會䆀 未22 第3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丁橙橙柳丁橙 4 第1課2 諸這這諸個這 6 第1課3 呢爾安呢爾16 第2課4 稍小稍等小24 第3課5 普殕灰普色殕35 第4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蹛住蹛佇滯 4 第1課2 向向向望仰 5 第2課3 汝你汝嘛是你16 第3課4 迄那迄一工彼22 第4課5 綁縛綁綁足濟縛23 第4課6 則再則去才43 第7課7 續順(便)順續紲43 第7課8 佒俯、彎佒佒彎49 第8課9 向仰向向仰49 第8課10 腳腳(下)厝腳跤54 第9課11 互予互透乎54 第9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冬茼茼冬蒿仔茼30 第5課2 甕蕹蕹蕹菜蕹31 第5課3 薐菱菠薐仔菱31 第5課4 花蓮豆豌豆花蓮豆荷蘭豆32 第5課5 輦輪烏輦輪39 第6課6 佫擱再佫唸擱40 第6課7 涎液流喙涎瀾40 第6課8 攤攤果子攤擔48 第7課9 墼造土墼厝結59 第9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封封一封張 4 第1課2 襲套一襲軀7 第1課3 佫還猶佫擱20 第3課4 㩮舉㩮國旗舉21 第3課5 扑打扑拼拍21 第3課6 聯批橫聯批29 第4課7 擦拭擦䃰桌子拭36 第5課8 刨刨刨仔敲46 第6課9 缸坩鍋飯缸坩48 第6課10 巢巢找無巢宿岫藪52 第7課11 呣毋不呣拘毋59 第8課12 拘過過呣拘過59 第8課13 綁包綁肉粽縛66 第9課14 員(工)員員工薪67 第9課15 工工員工勞67 第9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材材棺材板柴 6 第1課2 介界(臨)上介甜界 6 第1課3 目周珠目目周珠34 第5課4 通當呣通當50 第7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共仝同共字仝12 第2課2 拄遇拄著抵12 第2課3 敦墩葫蘆墩墩21 第3課4 瓷瓷瓷仔䀁 34 第5課安可版第12 冊台灣閩南語各版本用字比較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子囝子搖子囝 4 第2課2 者則(如)這者呢則32 第2課3 呢爾(此)樣者呢爾32 第2課4 錯差tsha 錯踏錯差57 第2課真平版第 1 冊台灣閩南語各版本用字比較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呵誇呵咾謳 4 第1課2 咾獎呵咾勞 4 第1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鬥湊鬥陣湊 4 第2課2 耍玩好耍傸12 第2課3 較較較 走佮12 第2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擱又擱芳佫 4 第1課2 空孔耳空孔14 第1課3 狹隘窄較狹隘29 第1課4 晰爍閃晰爍、熠 52 第1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徛企徛鵝企34 第1課2 必見躲必見佇匿35 第1課3 佇在佇遐置46 第1課4 吼叫嗎嗎吼哮54 第1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高峘、懸高頂高峘、懸 4 第1課2 焱亮颺14 第1課3 志事事誌誌28 第1課4 拄遇拄著抵52 第1課5 紲便順紲續62 第1課6 揣找揣時間 62 第1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提拿提齒抿仔摕 6 第1課2 撽打撽電話敲26 第3課3 遮這遮爾咨、則34 第4課4 甚什甚乜啥46 第5課5 乜麼甚乜物46 第5課6 空工工空課工55 第6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呢按呢爾14 第1課2 揬揬揬注38 第4課3 揹背偝52 第5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遮這遮雨則26 第1課2 擠人 人擠、揢44 第5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人人教人儂 4 第1課2 伙伙做伙夥26 第3課3 舀舀舀肥挹50 第5課4 貝春剩食乎貝春伸60 第6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庄莊庄跤莊 6 第1課2 褿齊褿勻齊15 第2課3 絞聚絞規黨軋46 第5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擠擠擠牛奶勣 5 第1課2 河福河佬福、鶴43 第4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才才才有則16 第2課2 相相相辭肖36 第4課3 成養共阮成晟46 第5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揹背揹書包偝10 第1課2 能 早 爻12 第2課3 湊湊陣鬥16 第2課4 濟濟真濟18 第3課5 覕匿覕相揣19 第3課6 揣找覕相揣 19 第3課7 㧡晃㧡韆鞦㨪25 第4課8 拍打拍球扑25 第4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迌佚 4 第1課2 迌 迌陶 4 第1課3 (逐)家大(家)逐家 5 第1課4 叼叼位佗10 第2課5 攏攏攏有16 第3課6 濟真濟儕22 第4課7 遐企佇遐赫22 第4課8 土土土跤塗17 第3課9 企企佇遐徛22 第4課10 爍熠28 第5課11 揶撒揶滿天掖29 第5課編號課本用詞建議用字對應華語用例異用字頁數備註1 得聽 甲7 第1課2 懸高懸懸峘12 第1課3 扭愈扭搝13 第2課4 規規年歸18 第3課5 山猻猴山猻24 第4課6 搬演搬大戲扮24 第4課7 捾捾謝籃摜25 第4課8 㓇澆沃花草渥31 第5課ERROR: undefined OFFENDING COMMAND: r STACK:300459812913。
闽南方言的历史比较及语音构拟
闽南方言的历史比较及语音构拟闽南方言是中国福建省及其周边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也被称为闽南语。
闽南方言的历史悠久,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语音体系。
闽南方言与其他汉语方言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是声母的差异。
闽南方言中的声母较多,包括b、p、m、f、d、t、n、l、g、k、h、z、c、s、r等。
其次是韵母的差异。
闽南方言中的韵母丰富多样,包括a、e、i、o、u、ai、ei、ao、ou、ia、ie、ua、uo等。
此外,闽南方言还有复韵母,如iau、iu、uai、uei等。
最后是声调的差异。
闽南方言的声调较多,通常有7个声调,如平、上、去、入等。
闽南方言的语音构拟较为复杂,但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闽南方言中的声母有清辅音和浊辅音之分,清辅音发音时舌头与上腭或齿龈接触,浊辅音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
此外,闽南方言中的韵母也有明确的发音规律,如i韵母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u韵母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
而在复韵母中,iau的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iu的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
闽南方言的历史比较主要是与官话进行对比。
官话是中国现代标准汉语的基础,与闽南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闽南方言中的声母和韵母较多,而官话中的声母和韵母相对较少。
闽南方言中的声调较多,而官话中的声调相对较少。
此外,闽南方言中的词汇和官话中的词汇也有很大的差异,闽南方言中的一些词汇在官话中并没有对应的词汇。
此外,闽南方言的语法结构与官话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总之,闽南方言作为中国福建省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方言,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语音体系。
其历史比较与官话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闽南方言的语音构拟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方言的独特魅力。
闽南方言研究阅读笔记
《闽南方言研究》阅读笔记目录一、闽南方言概述 (2)1. 闽南地理文化背景 (3)1.1 地理位置及特点 (4)1.2 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 (5)1.3 方言形成与发展 (7)2. 闽南方言特点分析 (8)2.1 语音特点 (10)2.2 词汇特点 (11)2.3 语法特点 (12)二、闽南方言词汇研究 (13)1. 词汇分类与特点阐述 (15)1.1 日常用语 (17)1.2 习俗用语 (18)1.3 行业用语 (19)1.4 方言词汇的特点与规律 (20)2. 词汇起源与演变探究 (22)2.1 词汇起源的多样性 (23)2.2 词汇演变的途径与规律 (24)2.3 与其他方言及普通话的词汇对比 (26)三、闽南方言语法研究 (27)1. 语法特点与结构分析 (28)1.1 短语结构 (30)1.2 句子结构 (31)1.3 特殊语法现象 (32)2. 语法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探讨 (33)2.1 传统语法与现代语法对比 (35)2.2 语法变化的社会因素与文化背景分析 (36)四、闽南方言语音研究 (37)一、闽南方言概述作为中国汉语族中的一种重要方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它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以及周边地区,如厦门、漳州、泉州等。
闽南方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原的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
在语音方面,闽南方言的发音特点显著,其音调、音变和口音与普通话存在显著差异。
它还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发音特点,这些特点在普通话中已经逐渐消失。
在词汇方面,闽南方言拥有丰富的词汇资源,其中包括许多独特的方言词汇和一些古老的汉语遗存词汇。
这些词汇反映了闽南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语法方面,闽南方言的句式结构、词序和表达方式也具有独特性,与普通话存在明显的差异。
闽南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理环境、历史变迁、文化交流等都对它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闽南地区地处海滨,与海外交流频繁,这使得闽南方言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语言特点。
闽方言研究
闽方言研究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
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各有其特点,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如汉语的北方话、吴语、粤语、闽南话等。
方言在部落语和部族语里不断产生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
在民族语言里,方言的作用逐渐缩小,随着共同语影响的扩大而趋向消失。
汉语言内部的大区域方言可分为北方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北话、闽南话和粤语等方言区。
《福建省志·方言志》“关于福建方言的分区”把福建分为七个主要方言区:闽东方言区分布于唐代的福州,宋代的福州、福宁州,明代的福州、福宁二府;又大体按这两个府分为南北两片。
南片是闽江下游流域,以福州音为代表;北片是交溪流域,以旧府城福安音较有代表性。
莆仙方言区分布在宋代的兴化军,明清的兴化府,全境为木兰溪流域,以莆田城关音为代表。
又按莆田、仙游二县,分为南北两片口音。
闽南方言分布在唐代的泉州、漳州,明清的泉州、漳州二府和永春、龙岩二州。
南北两片不同口音正好分布在晋江流域和九龙江流域。
分别以明清的泉州、漳州两个府城的口音为代表。
原龙岩州二县由于受客方言影响成为西片口音,后起的城市厦门则集南北片的特点(泉、漳口音)成为全区的代表方言。
闽北方言主要分布于唐代的建州,明清的建宁府,全境属建溪流域,以旧府城建瓯音为代表。
建溪上源和崇阳溪两支流正好把闽北方言分为东西两片口音。
东片以建瓯音为代表,西片以建阳音为代表。
闽赣方言区就是宋代的邵武军、明清的邵武府,属于富屯溪流域和金溪上游,以府城邵武口音为代表。
其附属的过度片(将乐等县)原是南剑州及后来的延平府,属于金溪流域。
闽中方言区是原来的南剑州、延平府、沙溪贯穿其中。
永安、沙县分别为南北两种不同口音的代表。
闽客方言分布在唐代的汀州,明清的汀州府。
南片口音分布在汀江流域,上杭音较有代表性,北片口音则处于沙溪上游的九龙溪两岸,宁化音较有代表性。
整个区可以旧城府长汀音为代表。
此外,福建境内还有一些小区域的边界方言和方言岛,大致有以下数种:浦城县北的吴方言,戴云山区的闽方言土语群,官话方言岛,其他方言“飞地”。
闽台闽南话与普通话韵母系统比较研究
母一一进行对应比较 , 中窥探其演 变轨迹。 从
关键词 : 闽南话 ; 普通话 ; 韵母 ; 比较
中图分类号 : l Hl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0 85 ( 0)4 09 — 9 10— 692 2 — 0 9 0 0 0
闽台闽南方言渊源流长, 与普通 话存有相 同之 处, 也有不 同之 点。在本文里 , 我们选择 台湾的 台南、 台北、 鹿港、 宜兰和福建 的厦门、 泉州 、 漳州共 7个闽南话代 表点, 普通 话音系进行 比较 。因篇幅关 系, 与 我们 仅对韵 母系统进行
e推 u i e ] e鹧 e[ i u e买 a[i i 】 a
e垂 u i e】 e[ i u
i煮 i 鱼
U妇 U姿 U之
uu [】 ny 【】
u u [】 i 】 【 1 i 【 U
3茂 3许
3模 3所 O菠
Q [U OO 】 ny 【】
没有闽南话 的鼻化 韵母、 入声韵母和声化 韵母。 ( 凡鼻化韵在元音后标 n )
() 1闽台闽南话开尾和-、 u尾韵韵母与普通话 韵母的对应 i一
【闽 南话 单 元 音 表 一 】 闽 台 普 通 话 闽 台 普 通 话 闽 台 普 通 话 闽 台 普 通 话 闽 台 普 通 话 i 脾
i】 [ 1
i 】 h e[i i 】 e
20年来闽方言研究综述
20年来闽方言研究综述闽方言作为中国方言的重要分支,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闽方言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将对过去20年闽方言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在过去的20年中,闽方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语音方面,学者们通过对闽方言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揭示了其丰富的语音特点和变化规律。
一些研究还探讨了闽方言的音韵系统和外来语言的影响,为理解闽方言的演变和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
在词汇方面,研究者们整理和汇编了闽方言特有的词汇,分析了其语义、语法和文化内涵。
这些研究对于深入了解闽方言区的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有学者到闽方言词汇与古代汉语之间的,进一步挖掘了闽方言的文化底蕴。
在语法方面,过去20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闽方言的句法、词法和表达方式上。
学者们对闽方言的语法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整理,揭示了其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表达习惯。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闽方言的语法体系,也为汉语史、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然而,尽管过去20年闽方言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部分研究过于专注于描写和分析,而对闽方言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传承缺乏。
现有研究多从语言本体出发,对闽方言与其他文化、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探讨不够深入。
未来,闽方言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闽方言的传承和保护问题,分析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探讨有效的传承和保护策略。
进一步深化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如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从多角度全面揭示闽方言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
加强跨方言比较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方言之间的异同,深入探讨汉语的历时演变和地理差异。
过去20年闽方言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进一步推进这一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研究应闽方言的传承与保护、深化交叉学科研究并加强跨方言比较研究,以期为弘扬中华文化、保护语言多样性作出更大的贡献。
试论闽台闽南语歌曲的声腔与韵味之美
试论闽台闽南语歌曲的声腔与韵味之美作者:万婉治来源:《当代音乐(上旬刊)》2015年第10期[摘要]闽台闽南语歌曲音乐本质上属于中国民歌、民间音乐,属于大众化流行歌曲的音乐范筹,是闽南地区和台湾及东南亚的一种地域文化,是华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特色歌种。
本文通过对闽台闽南语歌曲演唱中所诠释的声腔与韵味特点进行分析,以闽台闽南语歌曲演唱中的颤腔美、哭腔美、柔美韵味等几种独特唱腔为切入点,说明闽南语歌曲声腔与韵味的独特之美。
[关键词]闽台闽南语歌曲;唱腔与韵味;雅俗共赏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5)10-0073-02闽台闽南语歌曲是闽台地区独有的一种特色语言歌种,在演唱中具有自己的独特声腔和韵味。
王耀华先生曾说过:“在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层次中,腔韵是最具代表性、典型性意义的腔节。
腔韵在旋律音调、节奏型、落音、规模幅度等音乐形态方面表现出由多个腔音列组合而成的特性旋律音调、由多个单体型或复合型节奏组合而成的节奏型、基本定格的落音、相对固定的篇幅规模等四大特征。
”[1]闽台闽南语歌曲是闽台文化地区的一朵艺术之奇葩,它包含的社会文化性、通俗性、抒情性以及在闽台两岸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闽台闽南语歌曲发展也已成为世界各地闽南乡亲的关注焦点,闽台闽南语歌曲这种特色歌种是华夏文化赋予的;它有着浓厚的人文情结以及深厚的历史渊源,它的声腔与韵味是独特且不可替代的。
一、闽台闽南语歌曲特有的声腔之美首先从台湾民歌说起,台湾民歌是用闽南语演唱的,最初由闽南地区移民带到台湾,因而许多闽南歌谣成为“台湾歌谣”,并且在台湾传唱。
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称为民谣;还有一种是有作曲、作词、主唱者的创作歌谣。
演唱闽台闽南语歌曲有独特的声腔。
“所谓声腔:依字行腔、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声腔造型要求,也是声乐艺术的创造原则,实际上它也是人类不同民族的一切声乐艺术创造特征。
虽然演唱中各有特点,但根据各自民族语言的特质去进行声乐艺术的创造与表现则是一致的”[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作者:————————————————————————————————日期:ﻩ1内容简介《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是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是福建师范大学马重奇教授积数十年之功成就的力作。
书中对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闽南方言韵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闽方言韵书的流转都有深入的考察,是一本方言学的佳作。
作者简介马重奇,1949年7月出生,福建省漳州市人,福建省优秀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校语言研究所所长、校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福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
先后被教育部聘为全国教育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全国专业技术委员会汉语拼音与拼音分技术委员会委员,被人事部聘为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评审专家,还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福建省辞书学会会长等职。
此外,还兼任《中国语言学年鉴》和《古汉语研究》编委等。
马重奇教授主要从事汉语音韵与方言音韵的教学与研究,科研成果卓著。
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0部,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学术奖励6项,其中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等。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2项、省社科规划项目4项等。
编辑推荐《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序上编中国大陆闽南方言韵书研究ﻫ第一章福建简史及闽方言的发端和发展ﻫ第一节先秦两汉闽人的活动与闽地古方言ﻫ第二节晋唐五代时期汉人入闽与闽方言第三节宋元明清汉人入闽以及闽次方言区的逐步形成第四节现代福建汉语方言分布概况ﻫﻫ第二章闽方言韵书的源流第一节中国古代韵书源流与发展概述第二节近代福建音韵学研究概述ﻫ第三节闽台方言韵书说略ﻫﻫ第三章闽南泉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ﻫ第一节泉州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第二节现代泉州各县市方言音系ﻫ一声母系统二韵母系统ﻫ三声调系统第三节黄谦《汇音妙悟》音系研究ﻫ一《汇音妙悟》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序言二《汇音妙悟》声母系统三《汇音妙悟》韵母系统四《汇音妙悟》声调系统ﻫ五《汇音妙悟》声韵调配合表及其语音层次分析第四节廖纶玑《拍掌知音》音系研究ﻫ一《拍掌知音》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凡例二《拍掌知音》声母系统ﻫ三《拍掌知音》韵母系统ﻫ四《拍掌知音》声调系统ﻫ第五节《汇音妙悟》与《拍掌知音》音系比较研究ﻫ一声母系统比较二韵母系统比较ﻫ三声调系统比较第四章闽南漳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第一节漳州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ﻫ第二节现代漳州各县市方言音系ﻫ一声母系统比较ﻫ二韵母系统比较ﻫ三声调系统比较ﻫ第三节谢秀岚《汇集雅俗通十五音》与[英]麦都思《福建方言字典》音系研究一《汇集雅俗通十五音》音系性质ﻫ二声母系统研究三韵母系统研究四声调系统研究ﻫ五《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文白异读系统研究ﻫﻫ第四节无名氏《增补汇音》音系研究ﻫ一《增补汇音》韵书之所本ﻫ二《增补汇音》音系性质讨论三《增补汇音》三十字母音值的拟测第五节无名氏《渡江书十五音》音系研究一《渡江书十五音》的由来及其音系二《渡江书十五音》内部证据兼论其音系性质三《渡江书十五音》四十三字母音值的拟测ﻫ第六节漳州三种韵书音系比较研究ﻫ一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声韵调系统的比较考察二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部的基本一致性ﻫ三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部的差异性四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母与漳州10个县市方言对照表第五章兼用漳、泉二腔的韵书比较研究第一节厦门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第二节现代厦门方言音系ﻫ一声母系统ﻫ二韵母系统三声调系统ﻫ第三节《八音定诀》音系研究一《八音定诀》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音系二《八音定诀》的声母系统三《八音定诀》的韵母系统ﻫ四《八音定诀》的声调系统ﻫ第四节《击掌知音》音系研究ﻫ一《击掌知音》声母系统二《击掌知音》韵母系统ﻫ三《击掌知音》声调系统ﻫ第六章闽南潮汕方言韵书比较研究第一节潮汕地理概况、历史沿革和潮汕方言ﻫ第二节现代潮汕方言声韵调系统ﻫ一声母系统比较研究二韵母系统比较研究ﻫ三声调系统比较研究第三节张世珍《潮声十五音》音系研究一《潮声十五音》作者、成书时间及其体例ﻫ二《潮声十五音》声母系统ﻫ三《潮声十五音》韵母系统ﻫ四《潮声十五音》声调系统ﻫ第四节蒋儒林《潮语十五音》音系研究一《潮语十五音》作者、成书时间及其体例二《潮语十五音》声母系统三《潮语十五音》韵母系统四《潮语十五音》声调系统第五节无名氏《击木知音》音系研究一名同实异的两种韵书二《击木知音》的音系性质研究ﻫ三《击木知音》声母系统ﻫ四《击木知音》韵母系统五《击木知音》的声调系统及其拟测第六节姚弗如《潮声十七音》音系研究一《潮声十七音》的音系性质二《潮声十七音》声母系统三《潮声十七音》韵母系统四《潮声十七音》声调系统第七节李新魁《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音系研究ﻫ一《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声母系统二《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韵母系统及其音系性质三《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声调系统ﻫ四《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声韵调配合表ﻫ第八节潮汕方言韵书音系比较研究一潮汕方言韵书音系性质概说二潮汕方言韵书声韵调系统比较研究ﻫ中编中国台湾闽南方言韵书研究ﻫﻫ第七章台湾史略及闽南、客家诸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第一节台湾的地理与历史概说ﻫ第二节闽、粤移民人台概况第三节台湾境内闽、客方言分布概况第八章现代台湾闽南方言音系比较第一节声母系统的比较ﻫ第二节韵母系统的比较ﻫ第三节声调系统的比较ﻫﻫ第九章《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音系研究ﻫ第一节《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的出版与绪言第二节《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声母系统ﻫ第三节《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韵母系统ﻫ第四节《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声调系统第五节《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声韵调配合表ﻫ第十章《增补汇音宝鉴》音系研究ﻫ第一节《增补汇音宝鉴》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凡例第二节《增补汇音宝鉴》声母系统第三节《增补汇音宝鉴》韵母系统ﻫ第四节《增补汇音宝鉴》声调系统ﻫ第十一章《台湾十五音辞典》音系研究ﻫ第一节《台湾十五音辞典》的前言部分第二节《台湾十五音辞典》声母系统第十二章《台湾话大词典》音系研究ﻫ第十三章《台湾十五音字母》音系研究ﻫ第四章《台北闽南话音档》音系研究第十五章台湾闽南方言诸韵书音系比较研究ﻫ下编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ﻫ第十六章闽台闽南方言诸韵书的声韵调系统比较研究外编一闽南方言韵书与闽东方言韵书ﻫ第十七章闽南方言韵书与福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第十八章闽南方言韵书与福安方言韵书比较研究外编二闽南方言与海外闽南方言韵书ﻫ第十九章福建闽南方言在海外的传播参考文献后记……[看更多目录]2序言马重奇教授不久前发来新著《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一书的电子文本。
这一类的内容跟我的研究兴趣有很大关系,于是我便抽时间陆陆续续地认真读了一遍,自我觉得颇有所得。
一般来说,音韵学的内容都比较艰深难懂,特别是专门地区的音韵学更是如此,即使完全行内的人读起来有时也会感到乏味,可是马重奇教授的这部著作却不是这样的。
这是因为他尽力为将来的读者着想,把很多很专门的内容写得尽可能简单通俗,文字又很通畅。
以前报上读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好老师能把复杂的问题往简单里说,不好的老师则相反。
我相信,马重奇教授在学生的眼里一定是一位好老师。
在全国所有大区的方言中,闽语流传的各种韵书、字书是最多的,而其中有关闽南方言的各类韵书、字书尤其丰富,堪称大观。
例如大陆地区闽南方言流传的有:泉州黄谦的《汇音妙悟》(1800,泉州音)、建阳廖纶玑的《拍掌知音》(不详,泉州音)、叶开恩的《八音定诀》(1894,厦门音)、漳州谢秀岚的《汇集雅俗通十五音》(1818,漳浦)、无名氏的《增补汇音》(1820)、长泰无名氏的《渡江书十五音》(不详)、无名氏的《击掌知音》(不详)、张世珍的《潮声十五音》(1913)、崇川马梓丞改编的《击木知音》(全名《汇集雅俗十五音全本》,1915)、蒋儒林《潮语十五音》(1921)、潮安萧云屏编的《潮语十五音》(1923)等;台湾地区闽南方言流传的有:台湾总督府民政局学务部编撰的《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1895)和《订正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1901)、沈富进编著《增补汇音宝鉴》(1954)、林登魁编著《乌字十五音》(1960)等。
就目前所知,这一类韵书、字书的数量多达20多种,这种盛况在汉语方言中是少见的。
编纂韵书、字书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语言或方言的研究,但没有对语言或方言的深刻理解是绝对编不出韵书、字书的。
越是复杂的方言越需要编纂韵书、字书。
因此,闽南方言韵书、字书的繁盛,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闽南方言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且早就引起了特别的重视;也说明了闽南方言地区,包括台湾的闽南话地区具有历史悠久的地域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很多时候是通过韵书、字书的编纂表现出来的。
文摘插图: ﻫ后记《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首次全面、深入地对闽台闽南方言韵书进行历时和共时、时问与空间的比较研究,着重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地闽南方言语音的共同特点以及所存在的差异,从中窥知闽台闽南方言发展的线索和规律,进一步探讨闽台闽南方言的源与流的关系,说明历史比较法原则对闽南方言史研究的重要性。
ﻫ《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从历史语言学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索福建历史上的移民史与闽方言的形成和发展的密切关系。
福建的早期开发与福建古代方言萌芽,西晋末年至唐五代时期中原汉人人闽以及闽方言的形成,唐宋以后中原汉人人闽以及福建方言的发展变化,才逐步形成福建境内现代汉语方言的复杂情况。
明清时期闽、粤移民大量入台,也导致了台湾境内闽南话为主、客家话为次的分布格局。
大陆迁台移民原籍地主要有三部分:一为泉州移民,他们入台最早。
二为漳州人及厦门人,他们中的一部分随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首批入台,之后,主要在施琅平定台湾后大量迁入。
三是客家人,他们迁台的动作最慢,时间最晚。
福建近代音韵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导致闽方言韵书的大量产生。
最早闽方言韵书有两种,即:《六音字典》和《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
《六音字典》是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问世的闽北方言韵书,作者陈相。
《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是托名明末戚继光所编撰的福州方言韵书。
清代有大量的闽南方言韵书问世。
如反映泉州方言音系的黄谦《汇音妙悟》(1800)和廖纶玑《拍掌知音》(约成书于康熙年间);反映漳州方言音系的谢秀岚《汇集雅俗通十五音》(1818)、[英]麦都思《福建方言字典》(1831)、无名氏《增补汇音》(1820)、无名氏《渡江书十五音》(年代不详);反映厦门方言音系的叶开温编《八音定诀》(1894)和无名氏《击掌知音》(年代不详);反映潮汕闽南方言音系的张世珍《潮声十五音》(1909)、蒋儒林《潮语十五音》(1911)、无名氏《击木知音》(1915)、姚弗如《潮声十七音》(1934)和李新魁《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197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