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人教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精品获奖完美优秀观摩课赛教课教案

最新部编版人教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精品获奖完美优秀观摩课赛教课教案

前言:
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氧化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3.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通过“置换”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4.发展学生敢于置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注:“置换反应”概念的更深刻理解,于第二课时进行)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掌握置换反应的概念。

2. 认识部分金属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

教学难点:
1.活动性顺序强弱的探究及排序。

2.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
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

教会思路:猜想与探究――→观察与检验――→分析与归纳――→解释与结论教学准备:
镁、铝、锌、铁、铜等金属,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等以及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试管、镊子等。

教学过程:。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针对这一知识点,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首先,我会通过生活实例引入金属的化学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实验演示和分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最后,通过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目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掌握金属活动性的应用,能够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金属反应实验,并能够正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腐蚀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金属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关注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实验演示和分组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过程。
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反应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金属腐蚀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金属的化学性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实验演示与分组讨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金属的化学性质,然后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金属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金属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小组成员相互提问、解答疑问,共同探讨金属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互助与合作。
(四)反思与评价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
2.学生回家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实验报告,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有效的教学内容与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
2.结合实例,阐述金属的化学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3.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资源的开采、加工和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金属的化学性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金属资源?”
5.注重环保意识和资源保护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资源的开采、加工和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这种教育,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金属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性质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性质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性质教案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及其性质的科学,而金属则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对象。

金属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这使得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九年级学生是在学习化学的关键阶段,因此理解金属的性质对他们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介绍九年级学生化学金属的性质,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实验来加深他们对金属性质的理解。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1. 密度(1)活动一:让学生用实验测量常见金属的密度,如铁、铜、铝等。

(2)活动二:让学生观察不同金属的密度对磅秤示数的影响,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关系。

2. 导电性(1)活动一:通过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用不同金属材料作为导体,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金属材料对电流的导通能力。

(2)活动二:通过探究金属的内电流性质,让学生理解导电性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3. 导热性(1)活动一:通过实验,让学生比较不同金属导热性的差异,如铜和铝。

(2)活动二:通过讨论金属导热性对各种实际应用的影响,引导学生探究导热性的重要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 与酸反应(1)活动一: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现象,如锌与盐酸的反应产生氢气。

(2)活动二:通过实验探索金属与酸反应的反应速率和产物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机制。

2. 与氧反应(1)活动一: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金属与氧反应产生的氧化物,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

(2)活动二:通过讨论不同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理解金属与氧的反应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3. 与水反应(1)活动一: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金属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现象,如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2)活动二:通过实验探索金属与水反应的反应速率和产物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金属与水的化学反应机制。

结论: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九年级学生将对金属的性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他们也将认识到金属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九年级金属的化学性质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九年级金属的化学性质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九年级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相关概念;2. 掌握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3. 能够描述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4. 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金属化学性质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2. 金属的常见化学反应。

三、教学难点:1. 金属的电离性和氧化性的理解;2. 不同金属在不同环境中的反应情况。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几种常见的金属,如铜、铁和铝,引起学生对金属的兴趣。

并请学生记录金属的性质和常见用途。

Step 2: 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通过对比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

2. 金属的电子结构:讲解金属的电子结构是由近满的价层和离满的内层电子组成,这使得金属具有电离性和氧化性。

3. 金属的电离性:引导学生理解金属的电子易于失去,成为离子,形成阳离子。

4. 金属的氧化性:讲解金属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5. 金属的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并总结规律。

Step 3: 不同金属的反应情况1. 与酸反应:讲解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的反应方程式。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金属与不同浓度的酸反应速度的差异,解释其原因。

2. 与水反应:讲解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氢氧化物的反应方程式。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金属与水反应的情况不尽相同,讲解与水反应产生火焰的金属反应机理。

3. 与氧气反应: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情况,教授金属的氧化性和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Step 4: 应用与拓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如金属的防腐蚀处理和金属的合金化等。

五、教学方法:1. 多媒体演示: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加深他们对金属及其化学性质的认识。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描述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护方法,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金属腐蚀的原因、防护方法和金属的化学性质,强调重点知识。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金属腐蚀的原因、防护方法和金属的化学性质。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腐蚀现象,如铁栏杆生锈、铜器皿绿锈等,引发学生对金属腐蚀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如“金属为什么会腐蚀?”“金属腐蚀的原因是什么?”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金属的腐蚀、金属的防护以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金属腐蚀的本质,探究金属防护的途径,并通过小组合作,探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
在教学设计上,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化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and协作能力。
4.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规律性,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现象的展示,创设与金属腐蚀和防护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讲解金属腐蚀时,可以展示一些生锈的金属物品,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征,引发学生对金属腐蚀原因的思考。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情境,如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金属腐蚀的过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化学:82《金属的化学性质》2(人教版九年级下)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化学:82《金属的化学性质》2(人教版九年级下)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1、Mg、Al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2、Fe、Cu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 氧气反应。3、Au虽然在高温时不能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
一 金属与氧气旳反应
▲ 在相同旳条件下,金属与氧气 反应越轻易,金属旳活泼性越强, 反应越剧烈,金属旳活泼性越强。
Mg Al Fe Cu Au
4、化学反应旳基本类型
思索:你懂得哪些反应类型请各写出一例?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旳反应单质+化合物=另一单质+另一化合物置换反应:A + BC → AC + B
化合反应:A + B + … → AB…(多变一)分解反应:AB →A + B + … (一变多)
某溶液中仅具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将其提成A、B两份,各加入一定量旳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
1.将A得到旳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该滤渣中具有旳物质是 ;2.往B得到旳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相应旳滤渣中具有 ,滤液中具有旳溶质是 。
讨论
Mg Zn Fe
Mg Zn Fe Cu
Cu
3、镁、锌、铁与盐酸反应旳化学方程式比较
Mg + 2 HCl == MgCl2 + H2↑Mg + H2SO4 == MgSO4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
1、镁、锌、铁、铜与盐酸反应比较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省赛一等奖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省赛一等奖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反思小结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②你还有哪些收获或疑惑不解的地方巩固与练习①课本)ZnC2 (D)AgC3、下表是某种常见的金属的部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密度(g/cm)熔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银白色固体较软良好良好良好将该金属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①试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

②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

(填“强”或“弱”)③请自选试剂、设计实验探究该金属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并完成下表:你的一种猜想验证方法现象结论④若这种金属就是铝,而有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用铝等一些其他金属掺杂甚至代替纯银饰品卖给不知情的顾客,请你利用家中已有的条件设计一个方案,帮助鉴别这些饰品的真伪。

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下化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在本课题中,利用多媒体、小故事等多种形式创设了真实的教学情景,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提出问题、猜想、验证、分析、归纳、小结等过程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新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金属的化学性质公开课获一等奖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金属的化学性质公开课获一等奖教案(第二课时)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2、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与价值观: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2、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运用多媒体课件【学法指导】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教师用具:触屏一体机、铁丝、铝丝、铜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砂纸、试管(若干)、试管架。

学生用具:铝丝、铜丝(2根)、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砂纸、试管(若干)、试管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回顾与复习】【展示图片】黄铜合金假冒黄金,怎样去辨别真假黄金引出第一课时已经学习过的金属化学性质【渗透学科法治教育】通过图片展示,公安机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分子,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遵纪守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

1、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与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判断2、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二: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和产生氢气的速度判断。

【设问】金属还有其它什么化学性质吗?还有其他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吗?【介绍小资料】我国古代湿法炼铜,是铁把铜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引出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金属的化学性质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MgCl2+H2↑ MgSO4+H2↑
锌 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反应较 Zn+2HCl
为剧烈
Zn+H2SO4
ZnCl2+H2↑ ZnSO4+H2↑
铁 产生少许气泡,反应较缓慢 Fe+2HCl FeCl2+H2↑
Fe+H2SO4 FeSO4+H2↑铜源自无明显现象金属旳分类
活泼金属 不 活 泼 金属
结论:金属旳活泼性顺序:Mg >Zn>Fe>Cu 图8-13金属与盐酸旳反应 P11
• 活动与探究P10 向下列装有不同金属旳四支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Mg
Zn
Fe
Cu
(1)观察反应现象,这几种金属哪些能与盐酸酸 反应,哪些不能?反应旳剧烈程度谁最强?
(2)从这个探究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 活动与探究P10

现象

稀盐酸
稀硫酸
反应方程式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旳气泡 Mg+2HCl
Mg+H2SO4
MgCl2 + H2↑ ZnCl2 + H2↑ FeCl2 + H2↑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以置上换几种反反应应有:什么特点:
它这们都种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
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旳反应
判断下列哪些反应是置换反应:

H2 + CuO === Cu + H2O 高温
C + 2CuO === 2 Cu + CO2↑
“刚健有为”和“贵和尚中”等。
; /xs/1/1293/ 武道仙农
kgh75neg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8.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8.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实际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布置讨论任务,让学生分组探讨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学生分享实验观察结果,共同分析金属化学性质的特点。
3.小组讨论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8.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学生在掌握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原理,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实验、讨论等环节中的表现和收获。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2.学生完成作业,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3.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在九年级的学生群体中,他们的思维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批判性,对于实验现象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然而,他们在面对复杂的化学反应时,可能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针对这一学情,本教学案例以“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提升”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力求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②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是: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1.金属活动性顺序。

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尤其含亚铁的)。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学法指导】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镁条、铝片、铜片、被氧化了的镁条与铝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

学生用具: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钉、锌粒、铜片、铁片、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问题导入】展示古代金、银、铜、铁等金属制品的图片。

为什么有的保留这么完整,表面没有什么改变;而有的金属表面却有这么大的改变呢?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妆师”是谁呢?【互动合作】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2Mg+O22MgO 4Al+3O22Al2O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本组的实验方案或生活实例。

人教版九年级《金属的化学性质》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学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金属的化学性质》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学案(第二课时)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第二课时)姓名一、学习目标★1、掌握金属活动顺序表★2、掌握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二、知识准备熟练书写常见金属与氧气、酸及有关化合物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学习探究[合作探究] 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验证方法实验名称: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实验目的:比较金属铝、铜、银的活动性实验用品:铝丝、铜丝(2根)、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试管(3支)、砂纸。

实验过程:1.将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儿;2.将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3.将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一会儿。

注意:用砂纸打磨铝丝目的是除去表面的保护层(1)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2)通过上述反应你认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何排列?(3)通过以上学习探究,你获得了哪些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4.阅读课本12-13页,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说明其主要用途。

【课堂练习】1.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

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铝不与酸、碱反应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2.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含有Mg、Al、Cu等金属,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A.Mg、AlB.CuC.Al、CuD.Mg、 Cu3.我国古代湿法冶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Fe + CuSO4 = FeSO4 + Cu ,该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4.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如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汞与硝酸银溶液B.铜与硝酸镁溶液C.锌与硫酸亚铁溶液D.铝与稀盐酸5、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置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置波尔多液?6、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特点。

3. 探索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4. 引导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特点。

2. 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金属的化学性质介绍(2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生动的讲解,向学生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塑性等。

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验来感受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2.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3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几种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反应过程中的变化。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现象,并总结出规律。

3. 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4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向学生介绍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验证金属与酸的反应,并观察气体的产生、颜色的变化等现象。

4. 金属的应用(3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金属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合金化等。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来探索金属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特点。

2. 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2. 课堂参与: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和贡献度。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酸、金属样品、试管等。

2. 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等。

3. 教学参考书:化学教材、实验指导书等。

七、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金属加工企业或实验室,以进一步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实践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现象和方程式进行抢答。
通过对金属和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学习,填写导学案的【归纳小结2】
【思考】这些反应的反应类型是什么?分析引导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及课堂小结: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反应
(1)常温下能反应:镁、铝
(2)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反应:Fe、Cu
(3)高温下也不反应:金、银
学生浏览实验步骤,边观察实验,边填写导学案导学2中的实验现象。实验之前强调两点:表面有氧化膜需要打磨,固体药品的取用。(学生做实验)(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补充】铁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时间较长,现象出现较慢,它的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思考】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通过实验来探究。
尖锐的爆鸣声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可以推出该气体为氢气。试着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完成导学案导学2的化学方程式)纠错(温馨提示:铁和盐酸和稀硫酸反应产物为+2价的铁)
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8.2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时间
教师
二次备课
相关课程标准内容:了解金属的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的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教材内容/学情分析:对铁、镁与氧气的反应,锌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以及铁和硫酸铜的反应等,通过实验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对这些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等也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尚未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研究和系统总结,更缺乏对金属有关反应规律的深入探讨。
【分析】铁在常温,在潮湿的空气生锈,在氧气中点燃条件下剧烈反应,和铝比较反应的难易程度?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在加热的条件下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和铁比较反应的难易程度?
【过度】金属和氧气反应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难易程度?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根据PPT内容和学案的提示填写归纳小结1.【思考】所有的物质都和氧气反应吗?(真金不怕火烈)
展示长期放置在空气的镁条的颜色,说明,镁与氧气在常温条件下也可以反应。
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类似与镁在空气中的现象,甚至更为剧烈,我们在来观察一下长期放置在空气的铝片的颜色(灰白色)说明铝和空气中氧气在常温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反应,那我们比较一下这两种金属的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镁比铝容易)
【思考】铁丝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的现象?
【过度】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锈迹斑斑的铁制品和生锈的铜制品,但我们没有见过铝制品生锈,也就是说他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为什么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本P9内容填写导学案第2题。
【思考】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擦Fra bibliotek铝制品?接下来学习金属的第二条化学性质,金属和酸的反应
【思考】所有金属都可以和酸反应吗?他们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带着这两个问题来进行实验
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 2.初步了解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金属的化学性质 2.对置换反应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预设时间
【导入】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颜色、外观很相似,一些不法商贩就会利用这一点,以次充好,贩卖假黄金(实际就是黄铜)。你用什么方法来识别真假金饰品呢?
利用上节课的知识是否可以识别?(硬度、密度)
这些方法都是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那我们能否利用化学性质来鉴别呢?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新授】在氧气性质那我们已经学习了金属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利用以前学习的知识填写导学案导学1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纠错
【思考】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纯镁的颜色?
2.金属与酸反应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作业布置:
课本P13 8T
教学反思及作业反馈:
(1)存在问题:
(2)解决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