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新版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全版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全版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全版教案

章节:化学基本概念

第一课时: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学内容】

1. 化学的起源;

2. 化学的发展历程;

3. 化学的定义;

4. 化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重点】

1. 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2. 化学的定义。

【教学难点】

1. 化学的起源;

2. 化学的定义。

【教学方法】

讲授相结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引入化学的起源和发展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1. 讲授化学的起源:人类对化学现象的认识始于古代,最初从实践中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讲授化学的发展历程:化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并在各个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

三、讲授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成分、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应用的科学。

2. 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包括元素、化合物等。

四、总结归纳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内容,总结化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板书设计】

化学的定义:研究物质的性质、成分、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应用的科学。

【作业布置】

预习下节课内容,了解元素、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化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的初步认识。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全册)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全册)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全册)

第一章:走进化学科学

1.1 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了解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掌握化学的发展历程

理解化学的重要性

1.2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掌握实验安全常识

第二章:物质的变化与分类2.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物质的变化类型

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2.2 物质的分类

学习物质的分类方法

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理解化合物和元素的区别

第三章:原子和分子

3.1 原子的结构

学习原子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掌握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原理

3.2 分子的性质与结构

学习分子的定义和特性

掌握化学键的类型和作用

理解分子的极性和非极性

第四章:化合价的计算与应用

4.1 化合价的概念与计算

学习化合价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化合价的计算规则

理解化合价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4.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

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理解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第五章: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5.1 有机物的基本概念

学习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有机物的命名规则

理解有机物的分类方法

5.2 有机物的性质与反应

学习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掌握有机物的常见反应类型

理解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章:碳和碳的化合物

6.1 碳原子结构与性质

学习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和化学性质

掌握碳的氧化物、酸、盐的性质

理解碳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6.2 碳的氧化物

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掌握碳的氧化物的化学反应

理解碳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七章:金属和金属化合物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教案

第一章:走进化学科学

1.1 化学的科学特点和分支

让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介绍化学的主要分支,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1.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教授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溶解、过滤、蒸馏等。

强调实验安全,让学生掌握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事故处理方法。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2.1 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解释原子的定义和构成,介绍原子核和电子。

引入分子的概念,解释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并描述分子间的作用力。

2.2 元素和化合物

介绍元素周期表,讲解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和元素性质。

解释化合物的概念,介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和化合价。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3.1 物质的性质

讲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反应性等。介绍物质的分类,如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等。

3.2 化学反应

解释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

介绍化学反应的类型,如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第四章:有机化学基础

4.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解释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强调有机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

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如烷烃、烯烃、炔烃等。

4.2 常见有机化合物

介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烃类等。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如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第五章:溶液与浓度

5.1 溶液的概念

解释溶液的定义,介绍溶液的组成,如溶剂和溶质。

讲解溶液的性质,如均一性、稳定性、透明度等。

5.2 溶液的浓度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全册)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全册)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化学研究的对象。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物理

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极性。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不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的道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疑点物理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的区别。4.解决办法

()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 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准备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

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三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的石灰水,水。

五、学生活动设计1.教师演示课本[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学生观察实验并按教师要求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师提问:

() 实验、的共同特征?

() 实验、的共同特征?

() 实验、与实验、有什么本质区别? 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

[目的: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写出几种描述,由学生讨论而得出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推荐6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推荐6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推荐6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1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4)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

初中化学教案全册

初中化学教案全册

初中化学教案全册

一、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本册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等;

(2)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

(3)学会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等;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认识化学在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

1.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 第二单元原子和分子

(1)原子的结构;

(2)分子的概念;

(3)离子和化合价。

3. 第三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变化;

(3)物质的用途。

4. 第四单元氧气和氢气

(1)氧气的制备和性质;

(2)氢气的制备和性质;

(3)气体的收集和检验。

5. 第五单元溶液

(1)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配制;

(3)溶液的性质和用途。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 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新

教材)

第一单元化学基本概念和常见实验

课时1 化学的基本概念

-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 教学重点: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 教学过程:

- 导入:介绍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科学,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 呈现:通过图示和实例,介绍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 实践:安排简单的实验,观察一些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并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和总结。

- 拓展:通过讲解物质分离技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混合物中的成分。

- 归纳:总结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并强化学生的记忆。

- 练:布置相应的练题,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时2 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常用仪器

-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常用仪器,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实验,并做到安全、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

-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常用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实验,并安全、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

- 教学过程:

- 导入:复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呈现: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实验目的、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等。

- 实践:讲解常用的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 拓展:通过讲解实验室安全常识,教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案(优秀9篇)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案(优秀9篇)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案(优秀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2.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

3.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过程和方法:

1.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2. 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重点:

1.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

2.铵根离子的检验

难点:

1.铵根离子的检验

2.化学肥料成分的记忆。

课前准备:

教师:以举出所知道的化肥引出课题,对常见的化肥的物理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看书自己总结;对铵根离子的检验的教学通过实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

学生: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看书、讨论、实验探究,重点掌握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教学过程:

一。化学肥料

1、氮肥

氨水NH3•H2O 易溶于水低温密封

碳酸氢铵NH4HCO3

硝酸铵NH4NO3

氯化铵NH4Cl

硫酸铵(NH4)2SO4

尿素CO(NH2)2

【小结】氮元素可使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促进植物枝叶茂盛。磷元素使植物提早开花结果,增强抵抗力。钾元素有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这三种元素都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

【结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出,这是快速检验铵盐的方法。

2、磷肥

它是含有磷酸根的盐。主要有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磷酸二氢铵NH4H2PO4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

恰当地挑选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落后生,使全部学生都得到发展。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1

《环境保护》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安排在第一册课本知识学完后讲授。本节教学内容是对课本中显现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会关注的热门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的总结,是一节归纳复习课。

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门问题,也是近年来中考的热门考点之一。在教材中,环境问题倍受关注,显现频率较高,但知识点较分散。本节课不但对整册书有关环境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对相干知识加以扩大,讲授进程中重视中考热门问题的渗透,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更轻松,做到有的放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个整体认识,使知识更加全面、系统。

教师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后肯定小组活动内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本地环境状态调查,供学生挑选。这样做可使全部学生都动起来,让其“有事能做”,“有事可做”,“有事愿做”。

环境问题贯穿全部中学化学的学习,知识内容可发展、适用年级可扩大。高中化学教材中触及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很多,例如:高二教材氮族元素这章中介绍了“汽车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污染,在学了有机物的初步知识后介绍了“合成洗涤剂”对水体的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初三学生立刻就要进入高中学习,高中学生可在此基础上连续探索、扩大研究。他们可以在学习了更多的化学知识后,对环境问题的有更多的、更深的了解。也就是说,初中对环境问题有个整体认识,可以为高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也就是说本节课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初三人教版化学教案

初三人教版化学教案

初三人教版化学教案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2023年秋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

2023年秋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

2023年秋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全册)

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

1.1 化学的定义与分类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定义以及常见的化学分类。通过案例教学、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化学有初步了解。

1.2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本节主要介绍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让学生了解物质在化学中的作用以及化学反应时物质的变化。

第二章化学的实验基础

2.1 实验室安全及实验基本操作

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

2.2 常规性实验

本节主要介绍常见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让学生逐渐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

第三章空气与氧气

3.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本节主要介绍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3.2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本节主要介绍氧气的制取方法和主要性质,让学生了解氧气的重要性和运用。

第四章碱、酸与盐

4.1 酸和碱的基本概念

本节主要介绍酸和碱的定义、性质和基本特征,让学生了解和区分酸、碱和盐。

4.2 酸、碱和盐的常见实验

本节主要介绍酸、碱和盐的常见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酸、碱和盐的特性和区别。

第五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5.1 金属的基本性质

本节主要介绍金属的基本性质、特性和用途。

5.2 金属在化合物中的应用

本节主要介绍金属在化合物中的应用,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金属的重要性和作用。

总结

本书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掌握,让学生在化学学科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的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的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的教案人教版

年级:初中

学科:化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酸、碱的性质及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酸、碱的性质及中和反应的特点。

2. 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盐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等。

2. 幻灯片、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等。

四、教学过程:

1. 开场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物质,引出酸碱的概念。

2.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观察记录实验数据。

3. 知识讲解: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及特点,引导学生探讨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成果。

5. 活动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

五、课堂作业:

1. 自行查找资料,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合作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在化学方程式书写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初中化学人教版全册教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全册教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全册教案

课题:金属与非金属

目标:1. 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基本特性;

2. 掌握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分方法;

3. 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常见应用。

教学重难点: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方法;金属和非金属的常见应用。

教学准备:教材《化学》第一册,实验用具和材料,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介绍金属和非金属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讲授(15分钟)

1. 分别介绍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2. 探讨金属和非金属的基本区分方法。

三、实验(20分钟)

制作金、铜和硫的实验,并观察它们的性质和行为。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金属和非金属的特点。

四、练习(15分钟)

完成金属和非金属的识别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五、拓展(10分钟)

了解金属和非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讨论金属和非金属的重要性。

六、总结(5分钟)

总结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应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并写一篇关于金属和非金属的小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15篇)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15篇)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15篇)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精选篇1)

一、教学背景与定位

课型:新授课一课时

学生信息分析: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分析等等。其中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本单元酸和碱的知识实验较多,且现象比较明显,学生在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加强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就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加以解决。

教学起点分析:在前两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盐酸能与大理石、碱反应,又知道酸溶液中存在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还有哪些性质?如何探究这些性质?这些问题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逐步引出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如铁锈、水垢等的除去,让学生感知酸的其它化学性质,激发学生对酸的性质探究的兴趣。

教学方式:观察总结、实验探究、交流合作

二、教学资源与设备

仪器:试管、镊子、药匙、多媒体展示台

药品:浓硫酸、浓盐酸、稀盐酸、镁条、铜丝、木炭、生锈铁钉、氧化铜、碳酸钙、氯化铜溶液、氯化钡溶液

三、教学设计方案

四、教学流程

1、根据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酸的化学性质。

2、分析酸的化学性质的实质是H+参与反应,总结出酸相似的化学性质。

操作探究

通过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空气中的温度变化,让学生设计稀释浓硫酸的方法,理解其原因。

利用多媒体展台,把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标签进行对比,学生通过交流归纳总结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主要物理性质;使用浓酸应注意的问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册)

该教案是为新人教版七年级化学上册编写的,包含全册的教学内容。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方案,以帮助教师在教授化学的过程中提供指导。

目标

- 熟悉化学基本概念和术语

- 理解常见的化学实验和现象

- 掌握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技巧

- 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1. 导学:引入基本化学概念,如物质、元素和化合物。

2. 探究实验:利用一些简单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展示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3. 拓展研究:研究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如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

4. 知识巩固:进行小组讨论和练,巩固所学概念和原理。

第二单元: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 导学:介绍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分类方法,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2. 研究实验: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3. 拓展研究:研究一些常见的物质,如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4. 知识巩固:进行案例分析和课堂测试,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单元:空气中的气体

1. 导学:讨论空气的组成和重要性。

2.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

3. 拓展研究:研究其他空气中的气体,如氮气和氢气。

4. 知识巩固:进行小组讨论和练,巩固所学概念和实验技巧。

第四单元:盐和金属

1. 导学:引入盐和金属的基本概念。

2. 探究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盐的生成和金属的性质。

3. 拓展研究:研究一些常见的金属和盐的用途。

4. 知识巩固:进行案例分析和课堂测试,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单元:物质的保存和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3)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熟悉化学的重要价值

二、考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发展史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化学发展史

2、化学研究的对象

五、板书设计:

2

六、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考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

2、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3、对实验现象的描述

四、2课时

五、教学活动: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2)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3)学习对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3、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再次了解化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3)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

二、考点:

1、二氧化碳的特性

2、氧气的检验

3、蜡烛燃烧的探究、产物的检验

4、蜡烛燃烧熄灭后白烟的成分

5、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比较

6、排水集气法

三、学困点及易错点:

1、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区别

2、对实验现象的描述

四、2课时

五、教学活动:

课中活动

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前发生哪些

变化,蜡烛燃烧火焰分几层,各层有什

么特点,拿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

中,观察;拿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

火焰上方,观察;把一个内壁蘸有澄清

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

3、反应后关注对结果的解释的讨论

吹灭蜡烛,观察,试着点燃白烟观察现

象,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试着写出

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石蜡 + 氧气水 + 二氧化碳

总结实验探究的的一般步骤、学习化学

的特点

[实验探究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

体的探究

实验探究的步骤:

1、猜想与假设:

对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氧气、二

氧化碳、水分进行猜想

2、收集证据:

查阅书籍、网络资料

3、实验探究:

收集呼出的气体2瓶,收集空气2瓶;

向两瓶不同气体中分别插入燃烧的木

条,观察;向两瓶不同气体中分别滴入

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向两瓶不同气体

中,观察;向一片干燥的玻璃片上哈气

观察

先产生白烟,再燃烧,火焰分三

层,内层最暗,外层最亮

火柴梗由内向外,越来越黑

烧杯内壁有水雾

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产生白烟,白烟可以点燃

石蜡蒸汽可以燃烧

(反应物写在箭头左边,生成物写

在右边)。

学习化学的特点:

1、反应前关注物质的性质

2、反应中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

3、反应后关注对结果的解释的

讨论

阅读教材P14,“探究”1—5段

了解氧气、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猜想与假设

1、

2、

3、

…………….

收集证据:1、查资料已知二氧化

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越

浑浊二氧化碳气体越多

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

燃,木条燃烧越旺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

灭4、水蒸气遇冷会凝成液滴.

现象:

1、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慢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