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
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往往过于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和机械运用,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新的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而非仅仅是纸上谈兵。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笔试和实践操作,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只能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机械运作能力,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引入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等方式,通过实际的场景和问题,来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改革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往往是教师主导的知识传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迅速,新技术层出不穷,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引入案例教学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改革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反馈。
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只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反馈。
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改进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引入作业、考试之外的评估方式,如课堂小测、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改革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
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速发展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由于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研究背景部分将探讨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引出基于计算机的考核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传统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笔试的形式,学生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偏重于死记硬背,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评价。
而且传统考核方式还存在着容易作弊、评分主观性高、效率低等问题,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计算机的考核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基于计算机的考核方式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考核和评价。
可以灵活设置题型和难度,自动评分和结果统计,极大提高了考核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还可以实现在线作答、实时监控和防作弊等功能,大大提升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可信度。
基于计算机的考核方式具有许多优势和潜力,对于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接下来将探讨基于计算机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法,以及实施效果评估和教学改革的启示,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字数:287】1.2 研究意义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核不足、考试形式单一等。
基于计算机的考核方式的引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基于计算机的考核方式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如在线测试、实际操作等,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使考核更加客观和公平。
基于计算机的考核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考试方式往往让学生产生压力和焦虑,而基于计算机的考核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考核,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基于计算机的考核方式还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科研课题论文: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试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157025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试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近年来,在全面深刻改革的同时,高校特别注重和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1]。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
1 高职课程考试中存在的弊端1.1 考试形式比较单一。
现在的高职课程考试形式主要为闭卷、开卷和上机。
闭卷考试形式比较多,开卷考试形式比较少;理论考试形式较多,实际动手能力考试形式较少;客观题较多,主观题较少。
这种考试方式使得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其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加强。
1.2 考试内容不太合理。
目前的高职课程考试内容主要是上课用的教材和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划范围、圈重点,重知识考核,轻技能、能力和素质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1.3 考试题型不太合理。
目前的高职课程考试试卷中,大部分题型为选择、填空、判断、简答等题,考死记硬背的知识的题型较多。
而论述题、应用题、辨析题、思考题等需要学生花费心思作答的题型很少,不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 高职计算机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路与措施考试方法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必须紧紧围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这一宗旨确定职业院校考试方法改革的方向,并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2.1 考试命题的改革。
命题时应该从知识性命题转移到能力性命题上来。
应该体现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大能力性命题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2 考试方式的改革。
应该采用灵活且多样的考试方式。
当然,每种考试方式都有它的适用范围,比如前四种方法比较适合于认知领域考试;展示成果和上机操作比较适合能力考核;而观察考核则常用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
以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课程考试为例,说明几种考试方式的运用方法。
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策略x
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策略x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新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更好地适应和引领这一变革,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当前教育界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策略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我们要认识到,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挑战和变革。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难以适应这一变化,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针对这一挑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策略。
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实验课程、实习实训和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并且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自主设计和完成项目,这样既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注重跨学科的整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与其他学科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我们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整合,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开设一些跨学科的项目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在跨学科的合作中实践并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科技的发展。
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和设备,而且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非常快。
我们可以通过整合和共享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设备,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和社会资源合作,引入外部资源和优秀师资,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实用的实践教学机会。
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是指对计算机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并实践的过程。
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计算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以下是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一些关键内容和方法:
1. 课程设置与调整:评估现有课程的缺陷与问题,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增加新的课程,删除过时的课程,优化课程的设计和安排。
2.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际项目或案例分析的内容,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项目驱动学习:引入项目驱动教学的理念,通过项目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跨学科融合:将计算机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开设跨学科的教学项目或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
5. 合作与交流: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专业人士参与课程教学或开设专业讲座,增加与行业实际应用的接轨性。
6. 教师培训和发展:为教师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使其能够适应课程改革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通过以上的改革和实践,可以使计算机教育课程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计算机人才。
另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可能会有所差异,因为各地的教育和技术发展状况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
高等学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与考试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 . 师范大学 增城学院 , 1 华南 广东 广州 5 16 ;3 1 3 32 一东科贸职业学院 , 广东 广州 5 0 3 ) I 14 0
摘要 : 了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技能型人 才, 为 势必要进行教 学方 法的改革 。考试是检验 教学 内容 、 效果 和学生掌握情 况的重要 方式 , 所以考试方法的改革也 势在 必行 。教 学改革和考试改革 同步进行互为促进 , 面提 高教 学质量 该文主要 结合 笔者的一 些教 学体 全 会和 实践 经验 , 并据此提 出几点教学和考试改革的建议 , 建立合理的教学和考试方法. 以提 高教学质量, 培养合格 的人 才 关键 词 : 教学改革 ; 考试改革 ; 学质量 ; 教 能力培养
小 的项 目模块对应学习领域( 课程 ) 的学 习情景 , 通过一个个 小项 目的 完成 , 让学生 逐一掌握相关 的理论知识 与开发技能 , 过程 中培养学生 的职业素养与综合素质 , 最终完成 1 至多个典型的开发项 目工作 。 教师 再通过综 合性 的拓展项 目, 让学生将 相应 的知识点 关联起 来, 举一反三 , 最终达到能够按照“ 目准备— —项 目分 析——项 目设 项 计——项 目实现——项 目部 署”独立完成 I 目开发 的实际工作过 T项
C m ue n we g n eh o g o p t K o ldea dT cn l y电脑 知 识 与 术 r o 技
Vo . , . 1 No e e 01 . 17 No 3 , v mb r2 1
高等 学校 计 算机 类课 程 教 学 与考试 方法 改 革 的实践 与 探讨
13注重学生的学 习能力的培养 , . 让学生 学会学 习, 之由“ 使 学会 ” 变为“ 会学” 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 授之 以鱼 , “ 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要授课 , , 也要 交给学生方法 , 使学生学会学习 , 才是 教学 的终极
浅谈大学计算机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浅谈大学计算机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教育部高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六门核心课程中的第一门,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
该课程教学的成败与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对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和自信心。
本文回顾天津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方法的变革历程,探讨通过改革课程考试环节的内容、体系和组织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考试方法;教学质量;素质教育;大作业;核心课程考试是检查与评定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研究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评价体系,改革考试方法,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考试具有导向功能,考试方法是否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回顾天津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方法的变革历程,探讨通过改革课程考试环节的内容、体系和组织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采取何种考试方法与承担课程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关系十分密切。
目前,天津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本科生教学工作主要由天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心负责,此中心隶属于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共有专任教师11名,主要承担的工作包括教学、课程设计、大纲编写、组织教材编写、组织考试等。
而天津大学连续几年的本科生约为3,600人(含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师资相对缺乏(师资缺乏较多时聘请计算机学院或其他学院的老师),工作压力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基础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与考试工作,成为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方法改革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提升,要求毕业学生不仅要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实战能力,因此作为一所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提供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扩大教育规模的前提下,稳步提高办学效益,不断增强质量意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方案2.2教学方法改革(1)讲授练习同步的教学方法。
当前大部分课程都将理论和实验分开讲授,造成内容脱节。
为解决这一问题,对部分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开展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的教学改革。
将理论课搬入实验室,采用讲授和编程练习同步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实现向应用转型,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
(2)推进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在理论教学中广泛采用具有海洋特色的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广泛采用具有海洋特色的项目教学法,以涉海的实际项目为驱动,结合海洋特色,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企业如何解决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深刻认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而提高工程实践的综合能力。
2.3实践教学改革向应用转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所以实践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实践教学侧重知识点的应用,现将实践教学侧重海洋渔业项目需求,由学校老师和涉海企业导师共同承担。
课程实验教学由学校老师承担,集中实践环节由企业导师和学校老师共同承担,企业采取渐进的方式参与实践教学,大一、大二的实践环节以学校老师主导,企业辅助学校完成教学任务,大三、大四的实习实训以企业导师为主导,学校老师配合企业完成教学任务。
毕业设计环节中融入科研与教研项目,尤其是涉海的项目,要求教师申报一定比例的科研项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将优秀学生带入科研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创新创业教育(1)实现全员创新教育。
大二上学期开设《海洋渔业信息化创新案例》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主要介绍目前广泛应用在海洋渔业领域的信息技术,包括水下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在渔业领域的应用案例等前沿技术,每个学生构建一个实际项目的方案。
随着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入,在后续的《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实践》中实现构建好的项目方案。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计算机专业相关和海洋渔业领域相关的各类竞赛,引导并鼓励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高职计算机类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
借鉴和学 习, 观发达 国家 的职业教育考核方法 , 纵 有几个共 同的
办公 自动化 杂 志
‘ 9。 4
是练出来 的” 提高能力 的重要途径是 强化 实践 与实训 , , 将实践
关键词 高职教 育 考核模式 考核体系 改革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 0 0 — 4 9 7 4 5 5 0 中 图 分 类 号 G6 36 3 .7
Re O n a t e o h s s me t o e g er f m1a d Pr c i f t e As e s c n d ln Hi h M i Vo a i n Co p t r Co r e c t al o m ue us s
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 , 保证人才培养 目标 的顺利实 现。 教育部 『0 61 20学 性 、
科学性是正确性的保证 ,是指考核 的指导思想和具体 的实
见》 出, 指 高职教育是高等 教育发展 中的一个 类型 , 具有 明显 的 施方案必须与教育教学的 目标一致 ,必须是作为实现教育教学
21 00年 7月 总 第 14期 8
. . _-
I
C=
同
职计 算机 类课程 考核模 式 改革 与 实践
罗杰 红 胡 建 荣
( 东纺 织 职 业技 术 学 院 信 息 工 程 系 佛 山 58 4 ) 广 2 0 1
摘 要 高职课程考核模 式改革是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阐述 了考核模式改革的思路及考核体系的设计 , 并对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的典型考试模式进行 了改革与探索 。
3针对性 、
针对性是指考核模式要具体化 ,要针对某一门课 程的内容 和要求具体确定 , 以充分发挥各种考 核方法 的优势和特长 , 最大
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策略x
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策略x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也在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对相关专业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重点探讨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
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新时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通过实验课、实习等多种形式来进行,通过实际项目的操作,学生能够更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校应该积极引入企业合作项目,让学生和企业合作实践项目,提前接触实际工作环境,提升实践能力。
二、结合行业需求更新课程内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学校应该及时调整课程内容,结合行业需求更新课程内容。
增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当前热门领域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三、拓宽实践渠道,提供更多实践机会除了学校内部的实践教学环节之外,学校还应该积极拓宽实践渠道,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可以与外部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给学生;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和项目活动,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建立导师制度,加强实践教学指导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学校应该建立导师制度,加强实践教学指导。
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实践项目的意义,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导师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教学质量。
五、注重学科交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新时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学校应该注重学科交叉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可以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完成跨学科的实践项目。
计算机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计算机课程考核改革方案一、考核改革方案的指导思想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步伐加速,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华桥外院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学院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外语水平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我院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是“计算机操作熟练,动手能力强,实践操作水平高”,真正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工具处理各种问题。
二、考核改革方案计算机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对学生在工作中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自学计算机奠定一定的基础。
因此,大学计算机教学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做到学习不断线,让学生在校期间的计算机学习形成一个体系,不间断地、阶梯式地向前递进,达到学院所要求的“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为此,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其中基础教学占4学分;实践教学占 2学分。
1.一年级为基础教学阶段,为学好计算机课程奠定基础。
(1)培养目标:①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集》为辅助教材,参考其他教学资料,按照大纲要求完成教学。
②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与操作方法以及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③中文打字速度30字/分钟,英文打字速度120字母/分钟。
(2)培养对象:一年级学生。
(3)培养方式:机房统一授课、突出技能操作,总学时 56学时/68学时,每周4课时。
(4)考核方式:①闭卷上机考试,由计算机随机在题库中抽题。
②成绩比例:平时成绩占30% + 期末成绩占70%③平时成绩的评定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打字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综合表现情况而定。
④命题原则:依据大纲要求,重点突出,难易得当,重在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5)考核时间:第一学期末或第二学期末。
(6)成绩评定: 最终考核成绩合格计学分4分,成绩不合格者,同下一届学生重修并重新参加考试。
浅谈计算机教学方法、手段及考试考核的改革
理 论 内 容 的 教 学 为 了 防 止 讲 解 和 实 际 操 作 分 离 , 可 以 利 用 多 媒 体 电 子 教 室 进 行 直 观 教 学 ,即 教 师 通
过 操 作 计 算 机 , 直 接 向 学 生 展 示 操 作 效 果 。学 生 通 过模 仿 教 师 进行 操
生 一 个 个 用 眼 睛 仔 细 地 找 ; 然 后 我 用 自 制 的 课 件 淙 让 计 算 机 自 动 查
刻 地 理 解 教 材 。掌 握 理 性 知 识 打 好
然 地 引 出 新 课 内 容 。再 如 w r od文 字
习 能 力 与 创 新 精 神 , 过 对 信 息 的 整 通 合 与 “ 击 ” 寻获新 知识 、 成 果 。 轰 去 新 陶 行 知 先 生 曾 说 过 “ 正 的 教 育 真 必 须 培 养 出 能 思 考 会 创 造 的 能 力 ” 。
找 , 下 子 就 找 到 了 , 且 还 迅 速 统 一 而
计 出 一 共 有 几 个 。 这 个 简 单 课 件 使
计 算 机 的 功 能 暴 露 无 遗 ,让 学 生 体
作 。 快 速 、 接 地 学 到 教 师 的 操 作 可 直 技 巧 . 大 限 度 地 减 少 误 操 作 , 学 最 是 习 计 算 机 操 作 捷 径 。例 如 讲 授 桌 面 、
图 标 、 话 框 、 务 栏 等 概 念 ; 标 对 任 鼠 的单 击 、 击 、 动 方 法 和 复 制 、 双 拖 粘 贴 以 及 媒 体 播 放 甚 至 网 络 操 作 等 基 本操 作 。笔 者认 为仅 使 用 “ 板 、 黑 粉 笔 ” 不 可 能 完 成 的 , 用 多 媒 体 电 是 利
体 系 . 成 了鲜 明 的特 色 。 形 1 教 学 创 新 的 原 则 、
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
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等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该课程的内容较为繁琐,而且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认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得该课程的教学难度比较大,同时考核方式也受到了学生的质疑和批评。
因此,本文就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1、考试强调记忆,忽略理解和应用能力。
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主要是选择题和简答题,其中大多数考题都是需要学生记忆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点,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对该课程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评价。
2、考试模式单一。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缺少平时成绩和其他考察形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3、考试形式和内容单一。
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缺少多样化和灵活性,无法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进行个性化教学和考核。
二、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1、发挥大学的优势和特点大学是创新和变革的园地,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个性化化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讲课、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开创新的教学方式。
2、强化实践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需要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因此,可以通过在线编程、实验课、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
实践课程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到技能性的学习,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3、多样化考试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增加不同类型的考试方式,如论文写作、小组讨论、课堂演示等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综合性能力,这种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摘要:实践教学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为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三层次、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三个层次的实验和实训教学模块,以及一个能力训练中心和四个专业方向的校外实习基地。
同时,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建设和“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产业需求、服务学生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职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层次为基础实验,包括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理论课程的实验;第二层次为综合实践,包括网络开发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管理、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实验;第三层次为创新实践,包括算法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竞赛、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实验。
在基础实践教学方面,中职院校需要通过构建和实施“基础课程模块”来实现,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基础课程模块,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该模块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同时熟悉工作环境和工具,为后续的综合实践做好准备。
在综合实践教学方面,中职院校通过实施“项目驱动”的方式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块,使学生能够根据工作需要,自主选择相关方向的课程进行学习和实践。
同时,通过实施“项目驱动”的方式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块。
二、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中,校企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试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试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高职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技能型、实践性强的专业,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在课程的考试方式和方法上,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实践,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考试方式的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两种。
但是,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这种考试方式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因为计算机专业对于学生的代码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因此,需要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采用开放性考试,即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任务,并按照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如何进行开放性考试呢?首先,需要给出一个具体的任务,例如开发一个简单的电商网站。
学生可以使用任意技术和工具,但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实现一些基本的功能,如注册、登录、浏览商品、下订单等。
考试具体的评分标准由老师制定,如设计与开发功能模块;代码质量与规范性;系统性能与稳定性;页面设计美观度;文档的撰写等。
二、考试方法的改革除了考试方式的改革外,考试方法也需要进行改革。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考试方式主要是笔试和机试两种,但是这两种方法均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
因此,需要采用更具挑战性和实际性的考试方法,如项目考试、实验考试、演讲考试等。
这些考试方法都是基于实际操作和实际应用,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实际能力。
1. 项目考试项目考试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一种考试方式。
在项目考试中,学生需要根据老师给出的项目要求,完成一项具体的实际项目,例如开发一个电商平台、设计一个游戏等。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项目,具体的评分标准包括项目完成度、代码质量、系统性能、设计美观度、技术难度等。
2. 实验考试实验考试是将实验操作纳入考试范围的一种方式。
在实验考试中,老师会给学生一个实验任务,例如编写一个C++程序,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并将实验结果提交给老师进行评分。
3. 演讲考试演讲考试是一种能够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试方式。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试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试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在传统考试方式下,存在着作弊和题库泄露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本文提出了改革方向与措施,主张采用开放式考试、项目实践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实践效果评估和案例分析,展示了改革取得的积极效果。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考试方式,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文章认为,改革是必要的,总结了经验教训,并展望了未来发展。
通过改革与实践,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试方式将更加符合时代需求,推动专业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实践、传统考试、问题、方向、措施、效果评估、案例分析、展望、必要性、经验教训、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计算机专业是一门与时俱进、发展迅速的专业领域,培养出的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和应用有着较为扎实的基础和理论知识。
在传统的考试方式下,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记忆和死记硬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现有的考试方式不够灵活、多样化,往往只重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评估。
有必要对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并实践新的考试方式和方法势在必行,为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问题意识现代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试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过去,传统的考试方式主要以笔试、机试和实验考试为主,存在着以下问题:传统考试方式偏重对学生记忆能力和应试技巧的测试,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方式往往只能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机械运用,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考试方式存在着主观性较强、评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由于试卷涉及面广,评分过程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评分不公平不准确。
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策略x
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策略x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和调整。
新时期背景下,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策略。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
一、强调跨学科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特别是与数学、物理、电子工程等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需要与其他领域进行有机的结合。
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跨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将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注重实际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策略之一是注重实际应用。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学校应当调整课程设置,开设更多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际动手操作,锻炼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设实习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通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经验,学生对所学知识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倡导问题驱动在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应该从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推崇开放式实验教学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在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更加推崇这种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实验课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
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4篇
计算机科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4篇第一篇1现代现状医疗设备的使用是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另外一个重要应用。
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CT,磁共振,SPECT,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到我们相对陌生接触较少的仪器例如全信息新功能检测医学类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宁功林云南新兴职业学院650501仪,氩气手术刀,西门子直线加速器,脑地图形仪等等。
可以说,基本的电脑操作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是现代化医疗设备的使用基础。
而我们需要突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很多现代医院的工作人员只会机械的操作医疗仪器,而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因为在使用医疗仪器之前,能够明白该医疗仪器的工作原理,可以使得操作更加简便顺手,遇到意外情况也可以更加得心应手的解决,还可以开发出现有医疗仪器的新型功能。
在另一方面,如果学生能够明白医疗器械的道理,对日后与医疗设备开发人员共同开发新型医疗设备也大有益处,这将会对医疗设备的革新产生强烈的推动作用。
2改革实践教学理论上讲,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基于实践的科学。
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基础还是课堂的基本理论教学,计算机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堂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除了用常规的考试检验制度,还涉及到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检验和认可。
学生需要计算机实践课程,这样可以加深对课堂教学学到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记忆,逐渐达到能够独立完成,独立操作某些计算机课程任务,这样才能达到巩固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
传统的医学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几乎都是教师的填鸭式举例讲解,培养出的学生,自然是空有满腹的知识,而不具备实际利用课堂所学计算机技术知识在医学领域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我国,现有的医院之中,大多数已经提出了“数字化医院”的规划方案,而在规划方案的推广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医生不懂计算机,而编程人员又不懂医学。
显然,从医学类高职院校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升在校学生的计算机素质是一个最基本的解决方案。
在现在的中国,打算多数医学类高职院校的理论实践比例大约为1:1,但是与国外相比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比例,所以作者认为这个比例远远不够,发展目标至少应该是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完善和建立计算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
而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就是需要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之一。
2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实践教学的考试一般都采取笔试闭卷,或是上机考试,学生的学科结业、升留级、评优、毕业都受这份试卷和上机考试结果的影响。
这种传统的考试方法已不适用于应用型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深入地改革与创新。
应用型高等教育注重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人才。
根据这一既定的培养目标,我们将考试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定位为:
●突出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
根据以上阐述的指导思想,我们以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从四个方面阐述考试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实践。
2.1全面推行操作技能考核,强化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应用型高等教育操作技能考试应当采取实事求是、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
不同的课程,实践考核和理论考核应占有不同的比率,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操作技能考试的考核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 采用分组抽签,边操作边提问,操作和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如汉字录入与编辑、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JA V A程序设计、WEB技术编程等。
(2) 通过一个“大作业”的方式进行技能考核
这里,又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现场考核,如数据库、Java程序设计等,在考试现场完成由老师命题的操作,再由主考教师现场评分。
另一种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甚至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最后以“老师、同学共同作为评委,学生演示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如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网页制作等。
学
生个人会处于争面子的心态而较以往认真,努力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3) 计算机操作无纸化考试
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无纸化考试、汉字录入无纸化考试等。
这种考试,由老师使用现成的考试软件,从题库随机抽取试题,学生进行现场操作,由计算机软件评分,既保证了客观性又有很强的适用性。
2.2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考核,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会考试”与“会做事”不相吻合的矛盾,将二者统一起来,对某些学科可以采取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考核的考试方法,使学习与考核有机结合,真正起到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功效。
比如“Web技术”这门课,过去采用笔试,有些学生尽管在考试中成绩优秀,但却做不出一个像样的程序。
实行考核改革以后,可以在开学初老师就提出每个人需要制作一个Web程序,学期末作为实践考核的依据。
学生在掌握制作的基本要领之后,就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构思制作自己选定的题目。
这样,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老师一边指导,一边观察考核。
这种考核的结果,可以很好地解决了“高分低能”的问题。
该门课程成绩高的学生,就是编程的优秀者。
再如“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过去采用笔试,学生会死记硬背语法规则、类名、接口名以及各类中的方法名(函数名),但实际开发中这些内容都是可以通过查手册、看编译结果不断调试修改进行学习使用的,而且还利于逐渐总结开发和使用的技巧。
改为开卷或上机考试,既顺应了这种语言课学习的特点,又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实施全面的应用技能和重要知识点的考察,使学生真正提高了动手开发的能力。
2.3考试形式多样化,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方法的改革,既要打破单一的理论考试,也要打破单一的闭卷形式和“一卷定乾坤”的传统方式,应当采取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
如前所述,我们既可以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也可以进行操作技能考核,或者两者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理论知识考核,既可以闭卷也可以开卷(或者一半时间闭卷,一半时间开卷),既可以笔试也可以口试。
对于操作技能考试,还可以操作和口试相结合。
比如,对于“微机原理”课,进行理论考试时,由于该门课程涉及到的资料、数据很多,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必要把他们完全背下来,因此可以采取开卷或半开半闭的方式进行考核。
为了鼓励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有些学科,比如“数字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可以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率,对于学生平时在提问、作业,测验,
实验课以及科技小组活动等教学环节中反映出来的创新思想,应当认真记载,适当加分,在平时成绩中体现出来。
还可以留一些实验型的家庭作业,指导学生买一些电子元器件,给定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出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电路。
特别是在各种电子竞赛(如“挑战杯”电子制作竞赛等)中的优胜者,应当作为相应学科考核的补充和延续,通过平时成绩而计入该门课程的总成绩。
3综合性课程的建设
综合性课程是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融合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出色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所以该课程一般应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按项目形式展开。
设计该环节时,应着眼于本专业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要求、重点进行综合专业应用能力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训练和教学。
综合性课程需要较高水平的教师、行业企业的资源和特定的教学条件,一般应通过产学合作完成。
综合性课程一般可安排在毕业学期之前,用连续8周以上的时间集中进行。
我们通过2年的建设工作,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一门综合性课程——“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实战训练”。
该课程是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按项目形式展开,重点进行综合专业应用能力的实践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课程也需要具体制定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包括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提出相应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并给出课程大纲和教材。
合理处理专业课与综合性课程的关系,做到综合性课程与毕业综合实践的有机衔接。
第一阶段:补充学生技术技能,特别是开发技术技能和软件工程知识;主要是按照实践要求,补充后续实践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技术知识。
第二阶段:实践过程,学生体验CMM规范项目开发过程,提升项目开发综合应用能力,也就是技术+工程规范的结合能力。
第三阶段:进入大型项目开发,培养在CMM工程规范下,如何完成项目,并掌握团队开发方法,培养相关职业技能。
完成毕业设计。
项目经理:教师承担;
开发组:选择组长一名,带领一个项目;
综合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需要真实的实践环境、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和项目资源,因此开设综合性课程离不开企业。
目前与多个公司合作,共同开展职业技能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专业实践、
职业技能培训、产学研合作,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适应新培养模式下的实践课程(特别是综合类实践课程)的教学。
选派教师到IT类公司参加实际项目开发,计划培养双师型教师。
建立企业资源库,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完成综合毕业实践课程。
建立校外毕业综合实践基地。
通过实战训练将企业工作经历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职业技能,包括学生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团队合作、协同工作等能力以及竞争精神。
4结束语
近三年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
(1) 围绕培养IT产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
2007版培养方案采用“分类培养”模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一的专业名称下设置以下三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信息技术,计算机工程。
以“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两个本科班作为试点,采用“3+1”培养模式,制订了“3+1”人才培养方案。
即第1学年至第3学年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第4学年开设一门综合性课程和进行毕业综合实践,即毕业设计。
(2) 与企业合作,研究并实践了“基于行业的学习(IBL)”教育方法,自2005年开始试点实施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接本)“1+1”专业培养方案”。
(3) 以行业实习形式驱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院企合作共建了“软件开发实践基地”。
(4) 以“教学做”合一的学习形式,在“软件开发实践基地”中连续对2004级、2005级“专接本”部分学生(试点)开展了软件开发的行业定向实习培训。
(5) 在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方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学院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达8家。
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教育即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努力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可用和实用人才,是每一位从事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要不断思考和改革实践的问题与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静.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 刘光洁,张志敏. 计算机学科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