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完善和建立计算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而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就是需要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之一。
2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实践教学的考试一般都采取笔试闭卷,或是上机考试,学生的学科结业、升留级、评优、毕业都受这份试卷和上机考试结果的影响。这种传统的考试方法已不适用于应用型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深入地改革与创新。
应用型高等教育注重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人才。根据这一既定的培养目标,我们将考试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定位为:
●突出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
根据以上阐述的指导思想,我们以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从四个方面阐述考试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实践。
2.1全面推行操作技能考核,强化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应用型高等教育操作技能考试应当采取实事求是、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不同的课程,实践考核和理论考核应占有不同的比率,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操作技能考试的考核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 采用分组抽签,边操作边提问,操作和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如汉字录入与编辑、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JA V A程序设计、WEB技术编程等。
(2) 通过一个“大作业”的方式进行技能考核
这里,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考核,如数据库、Java程序设计等,在考试现场完成由老师命题的操作,再由主考教师现场评分。另一种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甚至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最后以“老师、同学共同作为评委,学生演示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如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网页制作等。学
生个人会处于争面子的心态而较以往认真,努力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3) 计算机操作无纸化考试
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无纸化考试、汉字录入无纸化考试等。这种考试,由老师使用现成的考试软件,从题库随机抽取试题,学生进行现场操作,由计算机软件评分,既保证了客观性又有很强的适用性。
2.2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考核,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会考试”与“会做事”不相吻合的矛盾,将二者统一起来,对某些学科可以采取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考核的考试方法,使学习与考核有机结合,真正起到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功效。
比如“Web技术”这门课,过去采用笔试,有些学生尽管在考试中成绩优秀,但却做不出一个像样的程序。实行考核改革以后,可以在开学初老师就提出每个人需要制作一个Web程序,学期末作为实践考核的依据。学生在掌握制作的基本要领之后,就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构思制作自己选定的题目。这样,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老师一边指导,一边观察考核。这种考核的结果,可以很好地解决了“高分低能”的问题。该门课程成绩高的学生,就是编程的优秀者。
再如“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过去采用笔试,学生会死记硬背语法规则、类名、接口名以及各类中的方法名(函数名),但实际开发中这些内容都是可以通过查手册、看编译结果不断调试修改进行学习使用的,而且还利于逐渐总结开发和使用的技巧。改为开卷或上机考试,既顺应了这种语言课学习的特点,又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实施全面的应用技能和重要知识点的考察,使学生真正提高了动手开发的能力。
2.3考试形式多样化,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方法的改革,既要打破单一的理论考试,也要打破单一的闭卷形式和“一卷定乾坤”的传统方式,应当采取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
如前所述,我们既可以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也可以进行操作技能考核,或者两者各占有一定的比例。理论知识考核,既可以闭卷也可以开卷(或者一半时间闭卷,一半时间开卷),既可以笔试也可以口试。对于操作技能考试,还可以操作和口试相结合。
比如,对于“微机原理”课,进行理论考试时,由于该门课程涉及到的资料、数据很多,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必要把他们完全背下来,因此可以采取开卷或半开半闭的方式进行考核。
为了鼓励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有些学科,比如“数字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可以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率,对于学生平时在提问、作业,测验,
实验课以及科技小组活动等教学环节中反映出来的创新思想,应当认真记载,适当加分,在平时成绩中体现出来。还可以留一些实验型的家庭作业,指导学生买一些电子元器件,给定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出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电路。特别是在各种电子竞赛(如“挑战杯”电子制作竞赛等)中的优胜者,应当作为相应学科考核的补充和延续,通过平时成绩而计入该门课程的总成绩。
3综合性课程的建设
综合性课程是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融合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出色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所以该课程一般应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按项目形式展开。设计该环节时,应着眼于本专业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要求、重点进行综合专业应用能力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训练和教学。
综合性课程需要较高水平的教师、行业企业的资源和特定的教学条件,一般应通过产学合作完成。综合性课程一般可安排在毕业学期之前,用连续8周以上的时间集中进行。
我们通过2年的建设工作,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一门综合性课程——“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实战训练”。该课程是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按项目形式展开,重点进行综合专业应用能力的实践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课程也需要具体制定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包括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提出相应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并给出课程大纲和教材。合理处理专业课与综合性课程的关系,做到综合性课程与毕业综合实践的有机衔接。
第一阶段:补充学生技术技能,特别是开发技术技能和软件工程知识;主要是按照实践要求,补充后续实践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技术知识。
第二阶段:实践过程,学生体验CMM规范项目开发过程,提升项目开发综合应用能力,也就是技术+工程规范的结合能力。
第三阶段:进入大型项目开发,培养在CMM工程规范下,如何完成项目,并掌握团队开发方法,培养相关职业技能。完成毕业设计。
项目经理:教师承担;
开发组:选择组长一名,带领一个项目;
综合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需要真实的实践环境、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和项目资源,因此开设综合性课程离不开企业。目前与多个公司合作,共同开展职业技能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专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