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一致性评估方法

合集下载

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试验分析

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试验分析
p o w e r s y s t e m f a u l t s b r i n g i n g v o l t a g e d r o p , a n a l y z e s t h e l o w v o h a g e r i d e t h r o u g h c a p a b i l i t y o f wi n d p o w e r g e n e r a t i n g u n i t s , u s i n g l o w v o l t a g e r i d e t h r o u g h mo v i n g t e s t d e v i c e , t e s t s t h e wi n d p o w e r g e n e r — a t i n g u n i t s . 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s t h a t l o w v o l t a g e r i d e t h r o u g h mo v i n g t e s t c a n a c c u r a t e l y r e c o r d i n g t h e p a - r a me t e r i n d e x o f t h e v o h a g e a n d c u r r e n t o f t h e w i n d p o we r g e n e r a t i n g u n i t s wh i l e l o w v o l t a g e r i d e t h r o u g h , wh i c h p r o v i d e s n e c e s s a r y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s t e a d y o p e r a t i o n o f i n t e r c o n n e c t i o n w i n d p o we r u n i t s

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探析

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探析

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探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风力发电技术体系日益成熟,风电产业规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但在接入电网出现运行故障、电压异常波动时,将会对风电系统与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造成影响,可能出现风电机组脱网解列问题,对发电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本文围绕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改善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性能,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应用一、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概述1.技术原理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是当风力发电系统所接入电网出现各类运行故障、电压跌落现象时,将会实时向所接入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以此做到对电网正常运行状态的快速恢复,在短时间内将跌落的电压值调整至安全范围,避免风电机组出现局部或是大规模脱网现象。

根据低电压穿越技术要求可知,在电网电压异常波动时,如若实时电压值、故障发生时间处于风机跳闸区域时,将会对风电机组采取必要的脱网解列措施,避免风电机组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出现损坏问题。

而在实时电压值、故障发生时间保持在曲线上方区域时,会持续向所接入电网提供无功功率,风电机组将保持并网运行状态。

2.技术标准现阶段,在应用低电压穿越技术时,为取得应有的技术作用,保障风电机组运行安全稳定,必须满足不脱网运行、具备无功支持以及有功恢复使用功能的技术应用标准,具体如下。

(1)不脱网运行。

在风电场运行过程中,如若实时并网点电压值稳定保持在相应电压轮廓线上方区域中,要求风电机组稳定保持为并网运行状态,禁止风电机组出现脱网解列现象。

在电网电压脱落后,风电机组将在一定时间内仍旧保持并网运行状态,提供无功功率补偿,将电网电压值快速提升至额定值。

如若电网电压值在一定时间没有得到有效恢复、处于电压轮廓线下方区域时,将风电机组从电网中切出。

(2)无功支持。

根据技术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出现电网三相电压对称跌落、并网点电压小于额定值90%现象时,都将对所接入电网提供无功电流,起到控制电网稳定运行、快速恢复正常电压值的作用。

风机低压穿越能力定义及计算方法

风机低压穿越能力定义及计算方法

风机低压穿越能力定义及计算方法
风机低压穿越能力是指风机在低压条件下(如大气压力低于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行和提供所需的风量和压力的能力。

在一些特殊环境中,比如高海拔地区或者高原地区,大气压较低,这就需要风机具有较强的低压穿越能力。

风机的低压穿越能力需要考虑风机的设计参数、叶轮的叶片角度、电机功率等因素。

一般来说,风机的低压穿越能力可以通过以下计算方法来评估:
1. 风机性能曲线分析,通过风机的性能曲线,可以了解在不同的大气压条件下,风机的风量和压力输出情况。

从性能曲线中可以得出在低压条件下风机的运行情况。

2. 风机叶片角度调整,通过调整风机叶片的角度,可以改变叶轮的性能曲线,从而提高风机在低压条件下的运行效果。

3. 电机功率匹配,在低压条件下,风机所需的电机功率可能会有所变化,需要对电机功率进行匹配,以确保风机在低压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评估风机在低压条件下的穿越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风机的低压穿越能力,以满足特殊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测试

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测试

Connection
1-2 1-2 1-2
Connection 1-3 1-3 1-3
Connection 2-3
Connection 1-2
Series Reactance (X sr), rated current 44,5 A
Average
Average
Link
% Tap Inductance (L)
FGH Test Systems GmbH - LVRT Test Laboratory: 3MW / 40,5kV / 50Hz
Examples for reactance combinations
Total
Vres
Xsr (1 - 2)
Xsc
Xsr (Ω) Xsc (Ω) %
3 in series 90 % (4 - 7)
4.21 Ohm 7.00 Ohm 10.41 Ohm
Link 5-6
Link 5-6
% Tap
33.53 mH
Average Resistance (R)
0.60 Ohm
10.53 Ohm
Um =
15.00 kV
Connection 1-2 1-2 1-2
Connection 1-3 1-3 1-3
2 * 1(1-2)
90% (4 - 7) 56,60 77,83 55,4
3 in series 90 % (4 - 7)
2 * 1(1-2) 100% (4 - 6) 56,60 94,31 60,1
3 in series 90 % (4 - 7)
2 * 1(1-2) 110% (5 - 6) 56,60 111,25 63,9

《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一致性评估方法(暂行)》

《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一致性评估方法(暂行)》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一致性 评估方法(暂行)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2011年11月目录1 概述 (1)2 评估流程 (1)3 书面材料 (2)4 现场检查 (3)4.1 工厂检查 (4)4.2 风电场检查 (4)5 平台测试 (4)5.1 变桨系统平台测试 (4)5.2 发电机平台测试 (7)6 模型仿真 (8)7 其他情况 (9)8 评估报告及证书 (9)1 概述本文件将同一制造商生产的基于相同的类型、设计和容量等级,仅零部件配置不同的风电机组,视为是同系列风电机组。

为了简化同系列风电机组并网检测,按照关键零部件对各项检测内容的影响程度,将风电机组并网检测分为现场测试和评估两种方式,如表 1所示。

表 1 风电机组并网检测与评估①电能质量 ②功率调节 ③低电压穿越 ④电网适应性1.主控制系统 测试 测试 测试 测试2.变流器 测试 测试 测试 测试3.发电机 测试 测试 评估 评估4.叶片 测试 评估 评估 评估5.变桨系统 评估 评估 评估 评估本文件规定了某一型号风电机组通过低电压穿越特性检测后,在容量不变或降容使用的情况下,同系列其他型号的风电机组,即风电机组在主控制系统和变流器不变的情况下发电机、变桨系统、叶片中任一变化后的低电压穿越性能评估方法和流程。

除表1中所列部件之外的零部件发生变化的,不需要进行测试和评估确定低电压穿越特性。

2 评估流程同系列风电机组中的某一机型通过低电压穿越特性检测且满足标准要求后,可以通过提供书面材料、现场检查、平台测试、模型仿真的方式,对其他机型的低电压穿越特性进行评估。

同系列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特性评估证书出具的完整流程如图 1所示。

流程通过后,可以申请评估机构出具的最终评估报告及证书。

图 1 评估流程3 书面材料风电机组制造商提供基于仿真和理论分析的文件,用于证明发电机、变桨系统或叶片的改变不会影响低电压穿越性能,需要提供的书面材料原则上应包括以下内容:1)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报告;2)风电机组参数;3)更换部件的不同点及作用:描述各种机型发电机、变桨系统和叶片的不同点,如发电机等值电路及参数、叶片翼型、长度等,并从技术角度解释部件改变对低电压穿越性能的影响;4)部件更换后对主控和变流器控制的影响:低电压穿越过程中主控、变桨和变流器的主要控制及配合逻辑;5)风电机组电气接线图;6)其他具有不同参数的部件:提供文件说明不同点,并提供分析报告证明这些改进/变化不会影响到低电压穿越特性;7)仿真模型(能够用于低电压穿越仿真的模型)及说明文档:要求仿真模型的低电压穿越特性应与实际测试的机型具有相同的特性,模型参数应该可以改变,通过改变这些参数校验同系列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特性;说明文档包括对模型的仿真说明和参数设置说明等。

简述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

简述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

简述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摘要:低电压穿越是指当电网故障或扰动引起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跌落时,在电压跌落的范围内,风电机组仍能够不间断并网运行。

对于电压跌落范围的界定,各国有其不同的规定。

为了满足并网规定,包括变桨控制系统在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均需满足电网故障时的低电压穿越要求。

中国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提高并网能力成了中国要充分利用风力资源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这就对电网的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本文主要针对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检测技术及检测流程作以阐述。

关键词:风电机组,低压穿越,检测技术,检测内容,检测流程Abstract: the low voltage across is when power grid failure or disturbance caused by wind farms and of the network voltage dips, in the voltage drop,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wind generator can still uninterrupted parallel operation. For voltage dips demarcation,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rules. In order to meet the grid rules, including change propeller control system, all electric equipment all needs to meet the power grid failure of low voltage across the requirements. China has a wealth of wind energy resources. Improve the grid has become China’s ability to make full use of wind resources face one of the primary problem, this to the grid stabilit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enlargement of low voltage across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testing process paper discusses.Keywords: wind power units, and the low voltage across, detection technology, testing content, test process一、风电场低电压穿越理论1、低电压穿越(LVRT)的概念当电网故障或扰动引起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电压跌落的范围内,风电机组能够不间断并网运行。

低电压穿越控制评估算法

低电压穿越控制评估算法

低电压穿越控制评估算法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升级,电力系统中的穿越现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电力系统中,穿越是指由于系统负荷变化、故障等原因导致系统电压发生波动,从而影响系统的运行和稳定。

特别是在低电压穿越情况下,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低电压穿越控制评估算法是指针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低电压穿越现象,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系统理论,设计出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估算法,可以对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进行监测、预测、分析和控制,从而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在电力系统中,低电压穿越控制评估算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针对低电压穿越控制评估算法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他们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分析和仿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评估算法,并在实际系统中进行了验证和应用。

这些算法大体可以分为传统算法和新型算法两大类。

传统算法主要包括潮流计算、状态估计、短路计算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低电压穿越进行评估。

而新型算法则包括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这些算法在处理复杂问题和变化较大的系统时具有一定优势。

在低电压穿越控制评估算法中,影响评估结果的因素非常多,主要包括系统负荷变化、故障短路、电压调节装置、变压器等。

因此,在设计评估算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在算法的实际应用中不断优化和改进。

例如,可以通过对系统参数的在线监测和实时调整,提高评估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低电压穿越控制评估算法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力系统中,包括输变电系统、配电系统、微电网等。

通过对系统中的低电压穿越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评估算法还可以为系统运维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帮助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低电压穿越控制评估算法的研究和应用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

例如,如何准确地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如何改进当前控制算法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如何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方案研究

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方案研究

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方案研究【摘要】随着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增加,电网对风电并网的要求越来越高。

国家电网对并网风电场提出了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求,为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对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测试方案进行研究,以检验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方案随着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增加,电网对风电并网的要求越来越高。

国家电网对并网风电场提出了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求,为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392-2009《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和IEC61400-21:2008MeasurementandAssessmentofPowerQualityCharacteristicsofGridConnectedWin dTurbines的要求,现对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测试方案进行研究,以检验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1.1低电压穿越测试工作流程本测试流程描述了测试设备安装完毕,具备所有测试条件后,从测试开始到结束的流程。

预测试是在正式测试前进行的初步测试,预测试通过较小的电压跌落幅度和较短的跌落时间进行测试。

预测试可以对机组的情况进行一个初步的分析和评估,为后续的正式测试提供更充分的准备。

正式测试时,为确定电网阻抗ZGrid的大小,首先利用测试设备进行空载测试,利用短路电流计算短路容量,同时得到电网阻抗值。

1.2低电压穿越测试设备接入系统改线方案本次低电压穿越测试设备需要接入风场35kV系统,在选定风机35kV高压塔架处将低电压穿越测试设备分别与风机箱变和中压电网相连。

测试设备接入系统改接线方式为:将风电机组箱变出口处的三相电缆从35kV高压架塔红圈处解开,与测试设备风机侧三相电缆在红色绝缘支柱上搭接,原先接线位置与测试设备的网侧三相电缆相连。

为了保障接线准确、安全可靠,所有本次接入系统的35kV高压电缆及相关接头和低电压穿越测试设备均需要进行耐压测试。

基于密切值法的风电场低电压穿越性能综合评价

基于密切值法的风电场低电压穿越性能综合评价
验证 。
l ≤ f ≤{ )

( 6 )
\V ,
l ≤ f ≤{ }

( 7 )

2 基于密 切值法 的综合评 价指标计 算算法
作 为一 种 多 目标 优 化决 策方 法 ,密切值 法 的计
1 4 l电气工程学报
范新桥 等
基于密切值法的风电场低 电压穿越性 能综合评价
Z = Z w_ [ ] ( 5 )
在建 立风 电场 低 电压穿越 及 动态无 功 支撑能 力指标 体 系的基 础上 ,将 密切值 法用 于风 电场 的低 电压 穿
越 性 能 综 合 评 价 ,并 采 用 风 电场 监 测 数 据 对 所 提 风 电场 低 电压 穿越 性能 综 合评价 方法 的有效性 进行
利 张

1 0 0 1 9 2
3 . 国网北京 市电力公司 北京
1 0 0 0 3 1
1 0 0 0 7 5 )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 高层坎人 才引进 与培养计划项 目 ( CI D& T CD2 0 1 4 0 4 1 2 6)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 目 ( KM2 0 1 5 1 1 2 3 2 0 0 8 )资助
特卡 罗方 法和 风机 功率 曲线对 风 电机组 运行 性能 进 行评 价 的方 法 。文献 [ 6 ] 采 用模 糊 数学 理 论 ,从 技 术 经济 、功能 和可 靠性 等几个 方 面探讨 了风 电机 组 性能 综 合评价 的 方法和 过程 ,对 制定提 高 发 电机 组 性 能 的技 术措 施 具 有一 定 的 指导 作 用 。文献 [ 7 ] 基 于蒙特卡 罗抽样给 出风 电并 网 电压波 动的评价流程 , 定 义 了电压分 布指 数等 三个 电压 波动 评价 指标 。文 献[ 8 】 引入 风 电机 组 分 布 系数 、风 资源 系 数和 损 失 系数 三 个指标 ,从 风 电场 的机组 分布 、风 资源和 故 障停 运 方面对 风 电场运 行情 况进 行 了定量 评价 ,可 为 决 策部 门评价 风 电场运 行 情 况提 供 一 定 的依据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一致性 评估方法(暂行)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2011年11月目录1 概述 (1)2 评估流程 (1)3 书面材料 (2)4 现场检查 (3)4.1 工厂检查 (4)4.2 风电场检查 (4)5 平台测试 (4)5.1 变桨系统平台测试 (4)5.2 发电机平台测试 (7)6 模型仿真 (8)7 其他情况 (9)8 评估报告及证书 (9)1 概述本文件将同一制造商生产的基于相同的类型、设计和容量等级,仅零部件配置不同的风电机组,视为是同系列风电机组。

为了简化同系列风电机组并网检测,按照关键零部件对各项检测内容的影响程度,将风电机组并网检测分为现场测试和评估两种方式,如表 1所示。

表 1 风电机组并网检测与评估①电能质量 ②功率调节 ③低电压穿越 ④电网适应性1.主控制系统 测试 测试 测试 测试2.变流器 测试 测试 测试 测试3.发电机 测试 测试 评估 评估4.叶片 测试 评估 评估 评估5.变桨系统 评估 评估 评估 评估本文件规定了某一型号风电机组通过低电压穿越特性检测后,在容量不变或降容使用的情况下,同系列其他型号的风电机组,即风电机组在主控制系统和变流器不变的情况下发电机、变桨系统、叶片中任一变化后的低电压穿越性能评估方法和流程。

除表1中所列部件之外的零部件发生变化的,不需要进行测试和评估确定低电压穿越特性。

2 评估流程同系列风电机组中的某一机型通过低电压穿越特性检测且满足标准要求后,可以通过提供书面材料、现场检查、平台测试、模型仿真的方式,对其他机型的低电压穿越特性进行评估。

同系列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特性评估证书出具的完整流程如图 1所示。

流程通过后,可以申请评估机构出具的最终评估报告及证书。

图 1 评估流程3 书面材料风电机组制造商提供基于仿真和理论分析的文件,用于证明发电机、变桨系统或叶片的改变不会影响低电压穿越性能,需要提供的书面材料原则上应包括以下内容:1)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报告;2)风电机组参数;3)更换部件的不同点及作用:描述各种机型发电机、变桨系统和叶片的不同点,如发电机等值电路及参数、叶片翼型、长度等,并从技术角度解释部件改变对低电压穿越性能的影响;4)部件更换后对主控和变流器控制的影响:低电压穿越过程中主控、变桨和变流器的主要控制及配合逻辑;5)风电机组电气接线图;6)其他具有不同参数的部件:提供文件说明不同点,并提供分析报告证明这些改进/变化不会影响到低电压穿越特性;7)仿真模型(能够用于低电压穿越仿真的模型)及说明文档:要求仿真模型的低电压穿越特性应与实际测试的机型具有相同的特性,模型参数应该可以改变,通过改变这些参数校验同系列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特性;说明文档包括对模型的仿真说明和参数设置说明等。

表 2所示为书面材料汇总表,根据更换部件的不同提供的书面材料有所差异。

表 2中“√”为必要项,“×”为可选项。

评估机构在收到制造商提供的材料后,逐项检查材料是否齐全、是否满足要求,必要时可通过邮件、传真等书面方式进行技术交流确认材料的合适性,并做好记录。

表 2 书面材料汇总表4 现场检查现场检查的目的是核实实际机组与文件提供的机组具有相同的结构配置,并确认同系列风电机组中各个机型之间的差别。

现场检查的形式为工厂检查或风电场检查,或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工厂检查加上风电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4.1 工厂检查工厂检查的目的是确认生产过程中同系列各机型生产、组装工序是否按照相同的流程进行,以及参数铭牌是否与提供的材料一致。

主要检查的内容包括:1)组装工厂生产流程检查;2)同系列各机型成品机舱、试验记录及各主要部件的参数记录及铭牌检查。

4.2 风电场检查风电场检查的目的是确认同系列特定机型参数铭牌是否与提供的材料一致。

主要检查部件参数铭牌信息,并与提供的材料比较。

现场检查完成之后,风电机组并网检测机构整理现场搜集到的材料和文本资料,形成特定格式的工作记录,明确标注参数等重要信息,并与提供的材料比较得出同系列机组一致性/差异性的结论,用于低电压穿越特性评估。

5 平台测试5.1 变桨系统平台测试变桨系统平台测试用于变桨系统和/或叶片更换后的测试评估。

按照变桨系统的类型,将变桨系统的平台测试分为液压变桨系统平台测试和电动变桨系统平台测试。

5.1.1 液压变桨系统平台测试液压变桨系统由液压变桨执行机构和液压变桨控制系统组成。

此平台测试包含液压系统执行机构平台测试和对应电气系统平台测试。

5.1.1.1 液压变桨系统执行机构平台测试液压变桨系统由作为执行机构的液压缸,控制液压动力的控制阀块,液压储能的蓄能器,提供液压能源和滤清的液压站,以及使它们相互连接的旋转连接器,液压软管,液压管,分流阀块等组成。

单缸连杆式变桨系统使用一个液压缸杆连接所有变桨推杆;独立变桨系统的每个叶片有独立的液压执行机构(每个液压缸悬挂于轮毂,通过液压推杆和悬臂机构施加转动叶片的转矩)。

1.测试目的通过模拟控制系统断电时液压变桨系统的动作情况,检验液压变桨系统是否能达到设计功能参数。

2.测试方法在正常情况下变桨,记录变桨角度和液压动力下降曲线,以此为参照。

在控制系统断电周期和恢复时间段检验变桨系统全动作范围区间内的变桨功能。

液压系统需要完全满足变桨设计功能(变桨位置角度,压降)。

3.测试步骤1)液压系统上电至正常工作状态;2)测试全变桨功能,从设定角度到90度,记录液压系统压降;3)从设定角度开始变桨1秒后,控制系统掉电,3秒后恢复控制系统供电;记录变桨角度和液压系统轮毂蓄能器端液压压力下降曲线。

4.评判标准液压系统在给定测试环境中满足设计功能性要求。

5.1.1.2 变桨系统中电气控制器的故障测试变桨系统中电气控制模块接收主控PLC给定输入,输出控制信号给变桨控制电磁阀。

系统掉电时,电气控制模块应由UPS或其他备用电源继续供电,正常执行控制功能。

1.测试目的本测试旨在检验变桨系统中的电气控制器在低电压穿越时,仍然能够从UPS 或其他备用电源得到正常工作所需的足够电能,并能正常输出与主控PLC要求一致的变桨动作指令。

2.测试方法测试方法采用故障测试法。

其具体方法为:系统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人为制造3相和2相主电路失电状况,3秒后再恢复正常供电。

整个过程中,变桨系统应能按照主控PLC发出的变桨位置命令执行正常的变桨动作。

3.测试步骤1)测试系统上电;2)加载至稳态,记录变桨系统输入、输出信号;3)故障测试。

分别将3相及2相电压掉电3秒并恢复。

分别记录如下波形:a. 电网供电电压;b.变桨系统中电气控制器的电源电压;c.变桨控制器的输入信号;d.变桨控制器的输出信号。

4.评判标准电网掉电前后,变桨控制器输出的信号相同,变桨功能执行正常。

5.1.2 电动变桨系统平台测试电动变桨系统平台测试包括变桨系统的驱动力和故障穿越能力测试。

1.测试目的变桨系统的驱动力测试旨在确定变桨系统的驱动能力能覆盖所有对应使用的叶片的变桨力矩;变桨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测试旨在是检验变桨系统在低电压穿越时,仍然能够按照主控PLC发出的变桨位置命令执行正常的变桨命令,即在电网故障的情况下,变桨系统仍然能够正常工作,不会由于电网故障导致变桨系统影响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特性。

2.测试方法测试方法采用稳态测试和故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稳态测试时系统供电正常;故障测试采用变桨系统零电压穿越测试方法,具体做法是:设定转矩载荷,测试输入的电压信号和输出的桨叶角度和速度信号,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人为制造3相和2相主电失电3秒后恢复正常供电。

整个过程中,变桨系统应能按照主控PLC发出的变桨位置命令执行正常的变桨动作。

3.测试步骤1)测试系统上电;2)设定主控控制命令及模拟叶片的负载转矩,不同的叶片应设定不同的负载转矩,可按照认证机型最长叶片负载转矩设定负载转矩;3)稳态测试:通过加载系统给变桨系统提供额定转矩,给定转速/位置指令,计算加速时间(从给定指令开始到达到目标速度的时间)、定位精度(给定位置值与定位完成后实际位置值之差)和转速误差(给定转速与实际稳定转速的差值);4)故障测试(测试故障下的持续运行能力):z通过加载系统给变桨系统至少提供1.5倍额定转矩,测试包括快速、慢速、正转、反转,控制接触器断开3相电网电压3秒后闭合,同步记录电压跌落波形和转速/位置波形;z通过加载系统给变桨系统至少提供1.5倍额定转矩,测试包括快速、慢速、正转、反转,控制接触器断开2相电网电压3秒后闭合,同步记录电压跌落波形和转速/位置波形。

4.评判标准正常供电时,变桨系统满足设计功能性要求;电网失电前后,变桨系统输出的信号正确,变桨系统功能执行正常。

5.1.3 其他材料提供必要的论证材料,说明所有的测试/测量符合测试要求,以及证明严密性的其他材料,包括:1)测试平台描述;2)测试/测量设备的校准证书/报告,即:转矩、电压测量的传感器及数据采集仪的校准证书,以及转速和角度测量的编码器说明书及合格证。

5.1.4 其他情况可以不进行变桨平台测试的情况包括:1)主控制系统和叶片不变的情况下,不同型号变桨系统已在同系列2种及以上机型的低电压穿越现场测试通过,则对于已测试的机型中各变桨系统可互换使用;提供每个机型的完整测试报告(包含风速、桨距角、转速信息),不需要单独对变桨系统进行测试;2)如果具有较大惯量叶片的风电机组通过了低电压穿越测试且变桨系统一致,其同系列具有较小惯量叶片的机型无需再进行变桨系统平台测试。

5.2 发电机平台测试5.2.1 测试目的发电机平台测试用于发电机更换后的测试评估。

采用相同的变流器仅发电机不同时,通过发电机平台测试确定发电机的更换对同系列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特性的影响。

根据测试数据的处理,综合分析各种发电机在特定变流器控制下的一致性。

5.2.2 测试方法采用稳态转矩特性评估的方法确定不同发电机对变流器控制的响应情况。

即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发电机和同一种变流器,给定转矩指令,测试实际转矩调整到目标转矩值的响应时间、调节时间和稳态误差。

实际测试时根据不同发电机测试的响应值之间偏差确定发电机‐变流器系统的特性一致性。

5.2.3 其他材料1)平台的描述;2)测试/测量设备的校准证书/报告,即:电压、电流及数据采集仪的校准证书,以及转速测量的编码器说明书及合格证。

5.2.4 其他情况1)其他不变,发电机降容使用时,不需要进行发电机系统测试,需要提供技术文件说明如何实现降容运行,包括硬件变化和主控制系统、变流器的控制软件参数的变化;2)如果发电机等效参数不发生变化,只有部分电气参数发生变化,不需进行平台测试,但需要提供一致性说明材料及电气仿真模型;3)对于通过全功率变流器并网的风电机组,由于变流器将发电机与电网解耦,在低电压穿越过程中,机侧控制策略不发生变化,不需要单独针对发电机进行评估验证,但需要提供说明材料及电气仿真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