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版鄂教版丰碑说课稿.doc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丰碑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尊敬历史,珍惜现在,努力创造未来。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或视频。
2. 课文相关背景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课堂讨论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2)简介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丰碑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笔,表达对丰碑的敬意。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学习中。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引言概述:《丰碑》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赞颂。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丰碑》的重要性和价值。
正文内容:1. 《丰碑》的历史背景1.1 这部作品是在二战结束后创作的,它展现了人类在战争中的苦难与奋斗,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1.2 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它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二战的影响,并反思人类在历史中的错误和教训。
2. 《丰碑》的文化价值2.1 这部作品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展示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团结和合作,强调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情感。
2.2 通过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回顾,它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3. 《丰碑》的艺术成就3.1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展示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2 通过精心构思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它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成为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4. 《丰碑》的社会意义4.1 这部作品通过展示人类在战争中的痛苦和牺牲,唤起了人们对和平的追求和珍惜生活的意识。
4.2 它鼓励人们反思战争的根源和解决之道,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5. 《丰碑》的教育价值5.1 这部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向观众传递了重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了人们的情感和思考能力。
5.2 它激发了人们对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提高了人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总结:综上所述,《丰碑》作为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通过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成就、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等方面的展示,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它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座丰碑,永远铭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我们应当珍惜它,传承它,让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人们的心中永存。
鄂教版语文五下《丰碑》word说课稿
紧抓感情线索,品词析句,体会人物形象——《丰碑》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丰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课文,这一单元以“爱国情怀”为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丰碑》是一篇小说,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将军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讲了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前行,当时的供应非常紧张,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发给了战士,自己穿着单薄的衣服,冻死在云中山的英勇事迹,表现了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情节跌宕起伏,感情真挚、悲壮动人,是一篇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我把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确定为:①学习12个生字。
要求学生能做到会认、会读、会写。
重点指导“辟”“率”字音的认读。
重点指导“碑”“塑”的书写。
②熟读课文,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③从将军的情感变化中体会军需处长的人物形象。
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④正确理解丰碑含义,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
从中受到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感染和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将军的情感变化中体会军需处长的人物形象。
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记叙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丰碑含义,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感染和教育。
依据: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说出自己的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二、说教法和学法1、学情分析:课文是一篇塑造人物高大形象的小说,学生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五年级学生年龄在十一岁左右,思维已初步发展,经过低中年段的训练,已经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对待事物有了一些认知。
进入高年级,学生的朗读的能力已经得以提升,乐于朗读,在教学上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抓住人物情感变化的线索,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自主探究,体会军需处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高大形象。
小学语文说课稿——《丰碑》说课设计之一.doc
小学语文说课稿——《丰碑》说课设计之一一、说教材:《丰碑》这篇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写的。
文章记叙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课文魅力:首先是课文中着力渲染的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学习写作。
其次,这篇课文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课文塑造了两个干部形象,一个是对战士无比关怀的将军;一个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的军需处长。
用这种忘我精神去打造学生的情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第三,全文以将军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对将军的侧面描写来烘托军需处长的品质。
全文可分四部分:先写将军对行军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考验的思索,为下文所发生的事情作了必要的铺垫和暗示;接着写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冻僵在雪地上时的激怒和对军需处长的责备;然后写将军得知冻僵的老战士正是军需处长时的震惊和对军需处长的崇敬;最后写在军需处长崇高精神的鼓舞下,将军率领红军战士继续前进。
本单元训练重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体会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注意体会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有条理地将思想内容表达清楚的。
结合课文实际、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订以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晶莹、丰碑”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技能目标:感悟课文侧面描写比直接描写更加感人和留有回味余地的表现方法,学习神态描写的方法。
情感目标:1、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下:1、读懂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
2、引导学生初步领会课文先抑后扬及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引言概述:《丰碑》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影视作品,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精神。
本文将从影视作品的背景、主题、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和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影视作品背景1.1 《丰碑》的创作背景1.2 影视作品的历史背景1.3 影视作品的社会背景二、影视作品主题2.1 《丰碑》的主题概述2.2 主题的深刻内涵2.3 主题的时代意义三、人物塑造3.1 主要人物形象3.2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3.3 人物形象的情感表现四、情节设置4.1 情节的起承转合4.2 情节的紧凑性和联贯性4.3 情节的高潮和结局五、艺术表现5.1 影视作品的视觉表现5.2 影视作品的音乐表现5.3 影视作品的情感表达正文内容:一、影视作品背景1.1 《丰碑》的创作背景《丰碑》是由中国优秀导演执导,聚焦于中国革命历史,力求真实再现历史事件。
1.2 影视作品的历史背景《丰碑》讲述的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事件,包括一系列的战役和英雄人物的事迹。
1.3 影视作品的社会背景影视作品的创作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反映了社会对于英雄事迹的关注和崇拜。
二、影视作品主题2.1 《丰碑》的主题概述影视作品的主题是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的传承,宏扬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2.2 主题的深刻内涵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牺牲精神和为民族独立奋斗的决心。
2.3 主题的时代意义影视作品传达了革命精神的价值观念,引导观众珍惜和传承革命先烈的精神财富。
三、人物塑造3.1 主要人物形象影视作品中塑造了一批英雄人物形象,包括革命领袖、战士和普通百姓等。
3.2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情感表达和行为举止。
3.3 人物形象的情感表现影视作品通过人物形象的情感表现,展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牺牲精神和坚定信念。
四、情节设置4.1 情节的起承转合影视作品的情节设置紧凑合理,通过起承转合的结构,引导观众尾随剧情发展。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引言概述:《丰碑》是一部以歌颂人民英雄为主题的诗歌作品,通过描绘英雄事迹和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展现了英雄在历史长河中的伟大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丰碑》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诗歌背景、主题表达、艺术手法、情感传递和社会影响。
一、诗歌背景1.1 历史背景:《丰碑》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的,当时正值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人民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
1.2 作者背景:《丰碑》的作者是中国著名诗人毛泽东,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3 创作背景:《丰碑》是为了纪念那些为国家献身的英雄而创作的,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对英雄的崇高敬意。
二、主题表达2.1 英雄事迹:《丰碑》通过描绘英雄的事迹,展现了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伟大牺牲和奉献。
2.2 英雄品质:诗歌中呈现了英雄们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勇敢的精神,表达了对英雄品质的赞美。
2.3 英雄形象:通过诗歌的描写,英雄们的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人们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三、艺术手法3.1 修辞手法:《丰碑》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3.2 对仗格律:诗歌采用了对仗格律,使诗句的音韵和节奏更加和谐,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3.3 感情表达: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英雄的敬意,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读者,引起共鸣。
四、情感传递4.1 敬意和敬仰:《丰碑》通过描绘英雄的伟大事迹,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深深敬意和敬仰之情。
4.2 感慨和思考:诗歌中透露出作者对英雄牺牲奉献的深深感慨,引发了读者对英雄精神的思考。
4.3 振奋和鼓舞:《丰碑》通过歌颂英雄的形象,激励人们追求真理、奋发向前,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贡献。
五、社会影响5.1 增强凝聚力:《丰碑》通过歌颂英雄,增强了人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5.2 弘扬正能量:诗歌中展示的英雄形象和精神,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向英雄学习的热情。
2024《丰碑》说课稿范文
2024《丰碑》说课稿范文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丰碑》,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丰碑》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贾平凹。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乐观坚忍的农民工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坚持劳动、守望家园的精神,弘扬了劳动者的价值和精神风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阅读能力,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主题思想,掌握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感受劳动者的奉献精神。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课文的主旨思想,掌握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难点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问题导入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学法是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课件和图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开始前,我会给学生出一个问题:你们平时有了解过农民工的辛苦和奉献吗?这个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环节二、阅读课文,理解主题思想。
我将让学生自主阅读《丰碑》,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并找出有代表性的语段。
通过学生的互动讨论,激发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环节三、分析课文结构,感受语言特点。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主题思想后,我将引导他们分析课文的结构,如揭示主线和支线故事,分析语言手法和修辞技巧等。
同时,我会让学生逐句翻译和感受一些精彩的语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环节四、文学鉴赏,展示个人观点。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丰碑》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丰碑》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课文《丰碑》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将课文中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学生自身的经历相结合。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和修辞手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修辞手法。
2.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文学背景知识。
3. 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课文作者和相关作品的信息。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一、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介课文《丰碑》的作者和背景。
2. 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 分析课文,探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4. 深入讨论,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5. 总结课堂,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
二、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引入新课,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探讨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3. 第三课时:深入讨论,获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第四课时:总结课堂,布置课后作业。
第五章:评价与反馈一、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丰碑说课教学文档
《丰碑》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丰碑》是从教版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文章以将军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先写将军对红军行军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考验的思索,为下文所发生的事情作了必要的铺垫和暗示,接着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冻僵而激怒,然后写知道冻僵的就是军需处长时的震惊和崇敬,最后写在军需处长崇高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继续前进。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①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丰碑”的含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①引导感悟军需处长和将军的神态动作以及内心,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②写碑文,把自己对军需处长的理解都通过文字来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从军需处长的崇高品质中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受到精神上的洗礼。
3、教学重点、难点从将军的神态变化中体会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丰碑”的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5、教学课时第二课时二、说教学方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都深入落实这一精神,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制定的教学目标,计划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创造和悦的课堂气氛。
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
因此,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自始至终都把学生看成朋友,让学生感受到自主的学习氛围。
2、媒体演示法,多媒体展示感人的画面,再配以柔和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3、读思结合法,学生边读边想,积极地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在反复地读中悟出情感,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4、合作学习法,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引言概述:在教学工作中,说课是教师展示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围绕着“丰碑”这一主题,详细阐述如何通过说课来打造教学的丰碑,展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魅力。
一、教学设计的丰碑1.1 知识结构清晰:教师在说课中应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设计合理。
1.2 教学步骤合理:教师应详细说明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法,保证教学过程顺畅。
1.3 资源整合充分: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二、教学实施的丰碑2.1 语言表达准确:教师在说课中应用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
2.2 互动氛围浓厚: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2.3 学生表现引人注目: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三、教学评价的丰碑3.1 评价方式科学:教师应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讨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2 评价标准明确:教师应明确评价标准,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激励学生自我提高。
3.3 评价结果公正:教师应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反思的丰碑4.1 自我总结反思: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4.2 向他人请教建议:教师应向同事、领导等请教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3 持续学习进步: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五、教学成果的丰碑5.1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通过说课,教师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5.2 教学效果显著:通过说课,教师能够展示出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
5.3 教学丰碑永存:通过说课,教师能够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丰碑,留下永久的教育烙印,影响学生一生。
结语:通过说课,教师能够打造自己的教学丰碑,展现出专业素养和教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丰碑》,使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丰碑》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观点。
3. 探讨文章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丰碑》的内容和结构。
2. 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观点。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对文章中的一些历史概念和事件的理解。
2. 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案一、导入:1.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丰碑》,提问学生对“丰碑”的理解。
2. 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1. 学生自读课文《丰碑》,理解文章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观点。
三、批判性思维: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
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教师的讲解,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困惑。
3. 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帮助。
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学生报告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引言概述:《丰碑》是一部由中国作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通过对一个普通人物的生活经历的描写,展现了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丰碑》进行分析,包括作品的背景与主题、人物形象的刻画、情节的展开、语言的运用以及作品的意义。
一、作品的背景与主题1.1 时代背景:《丰碑》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封建制度逐渐瓦解,新文化运动兴起。
1.2 社会现实: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遭遇,展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如封建家庭的压迫、贫富悬殊的现象等。
1.3 主题:《丰碑》的主题是对社会现实的揭示与批判,以及对人性的探讨。
作品通过对主人公的遭遇和心理的描写,呈现了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和人性的扭曲。
二、人物形象的刻画2.1 主人公: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为了生活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被迫过上了压抑的生活。
2.2 家庭成员: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家庭成员形象鲜明,如懦弱的妻子、残忍的岳父等,他们对主人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3 周边人物:作品中还出现了一些周边人物,如同样受压迫的邻居、虚伪的官员等,他们的形象凸显了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扭曲。
三、情节的展开3.1 冲突的引发:作品通过描写主人公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引发了故事的发展。
3.2 主人公的努力:主人公为了改善生活,不断努力工作,但却屡屡受挫,生活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3.3 悲剧的发生:作品以主人公的悲剧结局为高潮,通过对他的心理描写,展示了社会对个体的摧残和人性的扭曲。
四、语言的运用4.1 描写手法:作者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如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内心的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
4.2 对白的运用:作者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加了作品的戏剧性和真实感。
4.3 比喻与象征:作品中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对丰碑的描写,寓意深远,使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感。
五、作品的意义5.1 社会意义:《丰碑》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呼吁改变社会的不公与不平等。
《丰碑》说课稿
《丰碑》九册说课教案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丰碑》。
一、说教材:教材地位和作用:《丰碑》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它和本组另外三篇课文一起共同承担着复习巩固前一组课文所学习的“分清课文主次”的教学任务。
教材内容:本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为观众演绎了一位英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行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在供应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了战士们,而自已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过云中山时被严寒冻死了。
从中,体现了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
本文的重点:1、第七自然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
2、将军的几次神态变化,包括吃惊、激动、难过,内疚、自豪,从侧面衬托出了军需处长的高贵品质。
本文的难点:当将军知道了被严寒冻死的老战士,就是掌管着全军棉衣的军需处长时,他的动作,表情,也就是课文12小节。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让学生运用前一组课文所学习的分清课文主次的方法,分清本文的主次。
(这是本单元的训练要求)。
3、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从中,使学生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和熏陶,这是本文的中心所在。
4、背诵你喜欢的段落,体现新大纲“加强语言积累”的训练要求。
二、说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朗读感悟法,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朗读感悟法和合作交流法,以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教学程序:本篇课文的教学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课件一):让学生感知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等历经千辛万苦的情境,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题目叫《丰碑》。
在这里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这样既可以把学生带入到当时的情境当中,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知道本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丰碑说课完整
《丰碑》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丰碑》。
这篇文章是选自小学语文教科版第八册。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以及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将从教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板书等方面说一下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
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品质。
文章以将军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先写将军对红军行军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的思考。
接着写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冻僵在草地时的震惊和对军需处长的崇敬,最后写在军需处长崇高精神的鼓舞下,将军率领红军战士继续前进的故事。
二、说学习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以及教材特点和单元训练重点,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之上,理解课文内容。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边读边想象,联系上下文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
水平目标:体会详写和略写相结合的特点,积累一定的写作方法。
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详写与略写”学懂了这篇课文,落实了这个训练重点,对学生的今后写作奠定了基础。
情感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情感目标定为学习红军将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体会红军官兵之间的情感。
理解红军能勇往直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原因,懂得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说学习重难点为了能更好的落实学习目标,掌握本课知识,我确定了以下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从军需处长牺牲前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学习难点:学会衬托描写。
本文主要是描写军需处长的精神品质,同时作者巧妙的通过对将军的情感变化描写来衬托出了军需处长的更伟大之处。
如果突破了这个难点,学生理解本文会更容易一些。
四、学习方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有效的完成本课教学,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采用以下教与学的方式。
小学语文说课稿——《丰碑》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二.doc
小学语文说课稿——《丰碑》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二一、教材简析《丰碑》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的是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为了把棉衣让给战友穿,而自己却被活活冻死的感人故事,歌颂了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致传神,感情丰富深沉。
课文双线并行,一条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具体写了军需处长冻死的感人事迹,另一条是隐含在文中的情感线索,通过将军的情感变化来突出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是“详写和略写”,侧重于写的训练,它是在前两单元“按一定顺序写”、“分清主次”的训练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读写训练体系。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懂得写文章不仅要有一定的顺序,还要做到有详有略。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能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3、学习课文紧扣中心,合理安排详略的写法。
4、能在品读想象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已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军需处长崇高的精神世界;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二、教学方法根据课文内容悲壮感人、饱含情感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在教学时,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把学生带到那艰苦的战斗岁月。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突出学生亲身经历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获得语文的知识和技能,还自然渗透学法指导,学会如何去学习感悟语言,并且使学生在教师刻意追求的一种和谐而美好的情感氛围中得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陶冶,精神的提升。
三、教学设计本节课教学分为这样三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想学。
引导自主探索,激发学习情感,使学生会学。
总结延伸升华,强化学习情感,使学生乐学。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
《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小组分享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4. 情节理解: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5. 主题思想探讨:讨论课文所传达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丰碑∣鄂教版-word文档
8 丰碑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经营、丰碑”等。
2.读懂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3.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2.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上课后老师先板书一个“碑”字,让学生组词。
再板书一个“丰”字,让学生查字典据词定义(多,丰富;大;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纪念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丰碑,用来纪念谁的?相信同学们通过朗读,自己能够明白。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
2.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
伍坨啸劣酷袭僵倚秃塑豹覆莹特别注意:啸(xiào )劣(liè)塑( sù)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纠正读音。
4.谁说说课文所讲的“丰碑”是什么,课文什么地方点明了?(课文讲的“丰碑”是一位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
)三、理解教材1.这时你们头脑中又产生了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研究。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把军需处长比作一座丰碑,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2.同样老师相信大家通过阅读思考,互相交流,一定能解决这个难题。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有什么相似之处?(画批在书旁)4.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相似之处,按4人小组进行交流。
5.在全班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军需处长那种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丰碑》 -说课稿
《丰碑》 -说课稿引言概述:《丰碑》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通过展示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向读者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丰碑》的内容,包括历史背景、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一、历史背景1.1 文化背景:《丰碑》发生在古代中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传统价值观,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背景。
1.2 政治背景:作品中描绘了一个政治动荡的时代,各种权力斗争和人民疾苦交织在一起。
这种背景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紧迫感和冲突,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1.3 宗教背景:作品中涉及了宗教信仰的问题,包括道教、佛教等。
通过这些宗教元素的运用,作者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生命意义的思量。
二、人物塑造2.1 主角形象:《丰碑》中的主角形象饱满而立体,他们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命运。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主角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
2.2 配角形象:作品中的配角形象丰富多样,他们各具特色,有的是善良朴重的人,有的是复杂矛盾的人,有的是反派角色。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故事更加丰富多彩,也展示了社会的多样性。
2.3 人物关系:作者通过巧妙的人物关系安排,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纠葛和情感交织。
这些关系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深化了读者对人性的思量和理解。
三、情节发展3.1 起承转合:《丰碑》的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故事从一个小小的事件开始,逐渐展开,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作者通过巧妙的叙事手法,使情节发展自然流畅,引人入胜。
3.2 高潮迭起:作品中的高潮迭起,紧张刺激。
主角们在面对各种难点和挑战时,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智慧。
这些高潮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迫感,也展示了人类的勇气和智慧。
3.3 结局回顾:故事的结局回顾了主角们的成长和奋斗历程,也展示了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展望。
结局的回顾使读者能够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同时也赋予读者积极向上的思量和启示。
鄂教版丰碑说课稿
鄂教版丰碑说课稿[教材分析]《丰碑》是九年义务教育四年级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中的第2篇课文。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人物形象鲜明行动,感情真挚浓烈,给人经呼之欲出之感。
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按照本组“详写和略写”的训练要求:一要从将军语言、神态的变化,了解将军的内心活动,体会将军对军需处长崇敬的心情;二要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体会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晶莹的丰碑”的特殊含义。
据此说明,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白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将军语言、神态的变化是详写;红军部队艰难前进、种种考验等是略写。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以联系的方式“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设计特色]立足整体,突出重点;强化联系,促进感悟。
《丰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精神.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重点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神。
2、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难点理解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时间二课时教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法、对比法、自学法等教具多媒体、录音带一、揭题导入同学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曾经有无数个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
今天,让我们的思绪再次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一个发生在行军途中真实感人的故事,认识一位无名英雄。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25课《丰碑》。
板书课题1、齐读课题2、谁告诉大家,“碑”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丰碑”是什么意思?3、再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二、自主读文,围绕难点,抓住重点,理解教材1、这是一座什么样的丰碑?用来纪念谁?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打开课本124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丰碑说课稿
丰碑这篇课文意境优美,人物形象鲜明行动,感情真挚浓烈,给人经呼之欲出之感。
接下来我为你推荐,一起看看吧!
[教材分析]
《丰碑》是九年义务教育四年级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中的第2篇课文。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人物形象鲜明行动,感情真挚浓烈,给人经呼之欲出之感。
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按照本组“详写和略写”的训练要求:一要从将军语言、神态的变化,了解将军的内心活动,体会将军对军需处长崇敬的心情;二要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体会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晶莹的丰碑”的特殊含义。
据此说明,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白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将军语言、神态的变化是详写;红军部队艰难前进、种种考验等是略写。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以联系的方式“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
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设计特色]
立足整体,突出重点;强化联系,促进感悟。
《丰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重点
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神。
2、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难点理解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时间二课时
教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法、对比法、自学法等
教具多媒体、录音带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曾经有无数个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
今天,让我们的思绪再次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一个发生在行军途中真实感人的故事,认识一位无名英雄。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25课《丰碑》。
板书课题
1、齐读课题
2、谁告诉大家,“碑”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丰碑”是什么意思?
3、再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自主读文,围绕难点,抓住重点,理解教材
1、这是一座什么样的丰碑?用来纪念谁?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打开课本124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1读读下面的词语。
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
树干塑像单薄严峻倚靠
2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通过读书,你还明白了什么?板书:军需处长
4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哪一段点明了这是一座晶莹的丰碑,是用来纪念军需处长的。
2、课件出示13小节:
1自由读读这段文字,想一想,你头脑中产生了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与大家共同研究?
2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肯定:
好,你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读书是解决问题最好办法。
带着问题,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语句;用曲线画出描写将军神态的语句。
三、学习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部分。
1、谁告诉大家,军需处长神态描写的部分在文章的哪一自然段?课件出示
2、谁来把这一段有关军需处长神态描写的语句给大家读读。
1“镇定”“安详”是什么意思?
2这位老战士被严寒冻死了,为什么还那么镇定、安详?请你结合这一段描写、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3你谈得非常深刻,你能不能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读后老师显见相机提问;你是怀着什么心情读的?
4还有谁的理解跟他不一样?大家都赞同他的想法?那好,还有谁愿意再读读?你准备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读读?
5作为一名军需处长,他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他无愧于每一位战士,在他身上,有一种一心为公、舍已为人的可贵精神,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
四、学习描写将军部分,过渡导入:将军看到这位被冻僵的老战士,会有什么反应呢?
1、你刚才读书时,画出了那几处将军神态描写的句子?
2、课件出示自由读读屏幕上对将军的描写,想一想:你从将军的每一次神态变化中体会到了他什么样的心情?
1交流学习成果
a、通过神态语言体会将军生气、震怒、悲伤、内疚、感动、敬佩的情感变化。
b、自由读,师生对读体会、生生反复读体会。
c、将军本以为是军需处长的失职致使老战士被严寒冻死,他非常生气、愤怒,但当他得知眼前这位冻僵的老战士竟然就是那位给战士们分发棉衣的军需处长时,内疚、感动、敬佩一齐涌上心头,军需处长身上有一种多么了不起的精神啊!将军的眼睛湿润了,百感交集的他将自己的千言万语化做了一个志高无上的军礼。
出示课件插图:
这就是当时那感人的一幕
2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图中的将军,看着眼前被严寒冻死,渐渐和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你心里会想些什么?让我们也跟将军一起把由衷的敬意化作一个庄严的军礼。
“全体起立,敬礼!”
3军需处长心系革命,心系他人,心中惟独没有他自己,他这种一心为公,舍已为人的精神不仅成了将军心中的丰碑,也成了我们心中的丰碑,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文中的这段话?课件配乐,出示13小节内容
4同学们,请你联系课文内容,谈一谈对“晶莹的丰碑”的理解板书:一心为公、舍已为人。
小结:从形象上看,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更重要的是一座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已为人精神是不朽的,成了将军和战士心中的丰碑。
同时插掉黑板遗留的问题
5同学们,你由眼前的军需处长想到了哪些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
课件:由插图依次闪现刘胡兰,董存瑞……小结:其实,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像军需处长这样的战士还有很多很多。
6那么,处在今天的和平时期,你能说出你心中的丰碑吗?白衣天使、抗洪英雄等是啊,他们和军需处长一样,成了我们,不,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不朽的丰碑,成了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五、同学们,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齐读14小节。
六、小结
1、学到这儿,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你们是否跟我一样呢?假如你就是一位红军战士,这时,你最想对军需处长说什么话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请同学们在课文的插图下题一两句碑文。
2、同学们由感而发,运用诗句和妙笔写下了如此感人的碑文,请同学们再次读读全文,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看看你还有没有问题要问?
3、同学们军需处长走了,他坦然从容的走了,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但是他那一心为公、舍已为人的精神就是一座丰碑,构画丰碑图留在了将军的心中,留在了战士们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前进。
《丰碑》课文原文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
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
”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他的眼睛湿润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
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
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