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表现

合集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核心必背知识点(分课编排)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核心必背知识点(分课编排)

九年级道法上册《文明与家园》知识点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核心观点必背】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3.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4.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要求)是什么? (新修订)(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要求)(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要求)(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要求)5.1 延续文化血脉【知识点必背】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中华文化为什么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3.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必考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③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4.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必考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涵)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5.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考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6.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作用?(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②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③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7.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2)内容: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8.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党的二十大补充内容:文化建设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3.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4.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5.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6.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5.2 凝聚价值追求【知识点必背】1.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重要性/作用) ★★★★必考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必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和本质?(1)重要性: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2)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4.中国人民的精神特点?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5.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品格)及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1)特点(品格):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都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2)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6.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必考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④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7.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考①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价值要求)是什么?(新修订)(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9.青少年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考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②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易混淆必背】1.“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此观点错误2.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核心观点必背】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2.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3.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4.要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5.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6.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1 正视发展挑战【知识点必背】1.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②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③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2.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国情及特点?)★★★★必考(1)人口现状: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2)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3、如何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哪些调整?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②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5.为什么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推行计划生育的作用\意义)6.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有哪些?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7.我国的资源现状及特点?(我国的资源国情)★★★★必考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8.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①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②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我国资源问题的危害)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9.我国的环境形势?①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②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10.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1)原因: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2)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1.生态环境的重要性?①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②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12.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必考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6.2共筑生命家园【知识点必背】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考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④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新修订)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考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必考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④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5.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必考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7.你准备如何践行“低碳”生活?(低碳微行动)★★★★必考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习惯。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④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⑤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8.如何解决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国家:①面对挑战,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积极调整人口政策;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公民:树立“低碳”意识,用实际行动践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的二十大补充内容:生态文明建设★1.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2.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3.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4.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易混淆必背】1.“全面二孩”政策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并不是我国改变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代表生态环境,金山银山代表经济效益。。

(九年级政治教案)第十课弘扬民族精神

(九年级政治教案)第十课弘扬民族精神

第十课弘扬民族精神九年级政治教案第十课弘扬民族精神第一站挺起民族脊梁教学目标:从学习民族精神的含义和功能入手,认识中华民族精神所包含的内容,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培育学生自觉实践民族精神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民族精神产生于民族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深刻本质。

民族文化只有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中华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想一想:“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一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尊心,鲁迅先生写了《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所提到的“中国的脊梁”,就是那些体现民族精神和气节、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惜贡献自己的一切的人们。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段话蕴涵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

●二、学习新课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

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民族精神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成长壮大,起着极为重要的的引导作用。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没有远大的民族理想,就不可能凝聚力量,就不可能成就伟业。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三、小结:●四、作业:1、什么是民族精神?2、民族精神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重要内容是什么?教学改进建议第二站培育民族精神教师寄语:民族精神不是凝固不变的,它要经历一个不断弘扬、培育和发展的过程。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篇章1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和目标。

在国家危亡的革命战争时代,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能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在人民生命财产遇到危难时刻,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能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而和平时期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民族精神表现在能爱岗敬业、勤奋进取、勇于创新;当代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应表现在勤奋学习、练好本领,立志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把自己铸就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弘扬民族精神还要与“学习外国”结合起来。

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激励青少年和全体国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风采;一方面要学习、吸纳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和优良传统。

应该让青少年学生看到我国存在的落后和差距。

无论是西方的欧美,还是东方的日本、印度等国,都有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也不能关起门来搞教育,要有“三个面向”的胸怀,以“三个面向”为目标,教育和激励青少年。

邓小平说:“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只有在“三个面向”和先进文化的指导下才能正确把握民族精神,有效地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篇章2."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这句话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出祖_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由得感到自豪起来,滔滔不绝的说着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可是谁又做到了呢?没有,都没有,我们是那些说话不算数的人,但也有些人在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么的国家,我们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不必做的那么大,不用做的要人人都知道你在弘扬名族精神,可以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位,过马路时,可以扶那些老人过马路,还可以不乱丢,乱涂,乱扔……那不就没有什么人得病了吗?不就使得环境受到了保护吗?不就使得我国变得更美好吗?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蛋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连三个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名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团结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我们的祖先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浑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等都是为捍卫国家统一,民族利益,英勇抗击外族侵略,被后人世代传诵和敬仰的民族英雄。

中华大地,民族众多,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弘扬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心力和汗水。

任何一个民族,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其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就不仅要弘扬民族精神,而且要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是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比较而言,培育民族精神更根本、更迫切。

民族精神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活力,民族精神在弘扬中培育,在培育中弘扬,这是民族精神保持活力、民族保持生命力的唯一途径。

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的民族精神更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因此,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民族精神不只是一个如何弘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与时俱进地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问题。

现在中国的56个民族,都是古代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大环境中,经过长期的相互吸收、演化、发展而形成的。

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共同创造中华的伟业中,共同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紧密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各民族在共创中华过程中的贡献,主要通过族体上的相互吸纳、对中国边疆的共同开拓、经济上的开发和相互促进、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体现出来;在近代历史上,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更是在反对侵略、保卫中华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革命的各历史阶段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民族精神,正是随着我国各民族共创中华伟大事业的发展深入而日益发展和逐渐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共创中华的伟大实践在各民族精神生活中的集中反映。

论中国精神的时代特征2000字

论中国精神的时代特征2000字

论中国精神的时代特征2000字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内核,它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追求,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中国精神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本文将从凝聚力、创新力和自信力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精神的时代特征。

中国精神的一个时代特征是凝聚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多样性。

然而,中国精神是能够跨越民族界限,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观和认同感。

中国精神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等,这些价值观能够使各民族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团结和坚定。

中国精神的凝聚力体现在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使中国成为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中国精神的另一个时代特征是创新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人民对创新的需求和追求也越来越强烈。

中国精神鼓励人们勇于探索和创新,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

中国精神的创新力体现在中国人民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如科技创新、艺术创作、商业模式创新等。

中国精神的创新力不仅在于技术上的创新,更体现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创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中国精神的时代特征还包括自信力。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传统。

中国精神鼓励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充满自信,坚持自己的道路和价值观。

中国精神的自信力体现在中国人民对自己国家的发展和崛起充满信心,对自己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着坚定的信念。

中国精神的自信力不仅在国内得到体现,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来,中国正以一种自信而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精神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凝聚力、创新力和自信力三个方面。

中国精神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观和认同感,使中国成为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中国精神鼓励人们勇于探索和创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中国精神鼓励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充满自信,坚持自己的道路和价值观。

时代精神将随着历史的变迁融入民族精神的长河

时代精神将随着历史的变迁融入民族精神的长河

时代精神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它融入了民族精神的长河,丰富了民族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时代精神一直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断变化、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民族精神也不断演变,从古老的传统文化到现代的都市文明,民族精神始终保持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比如,鸦片战争时期的时代精神是英雄主义,崇尚英雄敢作敢当、忠义耿介的传统文化。

而新中国成立后,时代精神便由英雄主义向社会主义文明转变,强调勤劳勇敢、实干建功的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时代精神也正逐步演进为科学发展观,强调把科学技术作为助力、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以促进企业、政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时代精神融入民族精神,使后者获得了新的活力和激情,也让民族精神更加多元化和复合。

新的世界观、新的价值标准、新的思想结构,以及在历史特定阶段形成的民族目标,都在不同时代精神的变迁中融入民族精神,使其更加活泼、丰富和多样。

因此,时代精神将随着历史的变迁融入民族精神的长河,不断丰富和完善它,使民族更加强大,实现其文化的多元发展和重大的历史性进步。

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丰富与发展的具体体现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

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红军创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形成了以"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长征精神红军战士在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奋斗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延安精神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特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精神内涵:折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由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

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

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中国精神的历史生成及其时代呈现

中国精神的历史生成及其时代呈现

中国精神的历史生成及其时代呈现一、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国精神,是指生发于中华文明传统、积蕴于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近些年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国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

中国精神与今日全球时代中国应有的国家利益、国家责任以及国家荣誉相匹配,并有益于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人类发展的健康方向。

大致说来,中国精神包含如下交织并相通的诸多方面:1. 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中国精神包含着阳刚与阴柔两个层面。

《易传》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乃是中国精神固有的超越性,显示出刚健有为、勤劳勇敢、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及其生命意志,而忧国忧民、治国平天下及精忠报国,则是中国精神超越性的外化与具体表现。

厚德载物则蕴含着中国精神固有的内在性,表现为天人相通、民胞物与的本体观,也拓展为诸如应时守势、虚壹而静、德性修持、内圣之道以及为己之学等人生观与价值观。

这样的内在性,亦包含着对国家民族的大爱与关切,不可小视,更不可混同于西方传统的虚无主义与犬儒主义。

内在性与超越性,一阴一阳,刚柔相济,构成了中国精神的两个层面,并塑造了中国国民的基本人格模式。

2. 中国精神的两大核心价值:和谐与中道中国精神推崇“和谐”,表现为天人间的和谐(所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间的社会和谐、人与自我的人格和谐,也表现为民族与国家间的政治和谐,中国传统所信奉的正是和平主义,孔子的大同理想即表达了这一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到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及其实践,均向世界明确传达出和平主义的发展观念。

当然,“和谐”是有前提的。

其一是整体的团结与合作,和谐是整体的有机化、组织化以及整体效能的最大化,因此,中国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也特别推崇集体荣誉感,在现代世界尤其表现为国家荣誉及其国家认同。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精神作者:朱真真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02期摘要::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

伴随着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建构既能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又能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建构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是我们思考许多重大问题时不可或缺的一个视角,全球化又是一个“漫长的并且充满了冲突和兴衰成败的反复无常的过程,是人类社会总体大转型的一个险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民族认同和团结的根源,是民族理想和追求的集中表述。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涵义团结统一精神是中华民族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追求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为目的的精神特征。

团结统一既是中华各民族人民追求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华民族能够保持团结统一的精神动力。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也发生过分裂、割据、对峙,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离开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庞大的多民族的中国要想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统一和繁荣,是不可思议的。

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它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了各种各样的风险,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考验。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文化全球化趋势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所谓文化全球化,是指不同民族的价值观、思想意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在全球范围内交流、碰撞和融合,并不断形成共识的历史过程。

如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样,文化的全球化也是一个必须承认的客观现象。

从积极方面看,文化的全球化为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自我表现和相互交流提供了广阔舞台,美国人的英雄崇拜,法国人的浪漫,英国人的矜持,德国人的严谨,中国人的宽容,都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展示。

每个民族都在尽情地享受世界文化的盛宴,由此也显示了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

五千年以来,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

五千年以来,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

1、五千年以来,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热爱的浓厚情感。

3、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在革命战争年代表现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表现为铁人精神、抗洪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4、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历来奉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

5、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历来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运动都失败了,虽然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

7、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8、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9、新中国成立5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1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1、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我国取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综合国力领域等方面依然处于劣势。

对此,我们国有高度的紧迫感。

12、时代赋于青年的历史使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3、“小康”一词源于《诗经》,描述的是一种生活比较殷实,可以安然度日的社会经济状况。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14、我国现阶段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15、党我政府提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的小康。

1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征是:较高水平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17、创造财富的基础是辛勤劳动。

创造财富的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智慧与开拓。

18、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的标志。

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表现

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表现
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表现
井冈山精神 主要内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
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其 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这一精神的主题。
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表现
长 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 征 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 精 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 神 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
精 业和守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
神 是这一精神的主题。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主要内涵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
庆 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
精 精神,讲求科学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
神 分忧的奉献精神。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主要内涵是:“热爱祖国、无
一 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载人航天精神 主要内涵是:“特别能吃苦、特别
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 载人航天精神。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抗震救灾精神 主要内涵是: “万众一心、众志
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 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
星 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 精 精神。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抗 洪 精 神
主要内涵是: “万众一心、众志 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 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击 非
主要内涵是:“万众一心、众志
典 成城,团结互助、同舟共济,迎难而
精 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
苦,二不怕死”。
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表现全

思想品德人教九年级全一册(2013年修订)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表现

思想品德人教九年级全一册(2013年修订)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表现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大 主要内涵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 庆 主义精神,独立自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 精 神,讲求科学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 神 忧的奉献精神。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两 弹 一 星 精 神
主要内涵是:“热爱祖国、无私奉 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 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 神。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抗 洪 精 神
主要内涵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 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抗 击 非 典 精 神
主要内涵是:“万众一心、众志成
城,团结互助、同舟共济,迎难而上、
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载人航天精神 主要内涵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 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 航天精神。
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表现
井冈山精神 主要内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 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其中 坚定的革命信念是这一精神的主题。
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表现
长 征 精 神
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 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 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抗震救灾精神 主要内涵是: “万众一心、众志成 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 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
演示结束!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感谢聆听!
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表现
主要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 延 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安 密切联系群众,敢于胜利,艰苦创业。其核 精 心和主题就是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神

试述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

试述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

试述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摘要]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是爱国主义集中展现并释放出巨大精神动力的历史。

百年的历史沧桑孕育并生发出最为雄浑、壮丽的爱国主义史诗,成为鼓舞和激励人们不断开拓进取、上下求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爱国主义不同的历史主题。

回望与梳理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主题的历史流变,对于帮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领悟历史,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爱国主义;内涵;变迁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拯救民族危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回望与梳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发掘其中闪耀着历史光辉与内蕴着时代价值的优良传统和人文精神,对于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悟历史,体认和感受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具有重要意义。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表现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古代“家国同构、君国交织、隆礼重德”的爱国主义在时代动荡、社会变革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得到新的洗礼,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成为激荡于华夏大地的时代最强音。

1.民族危亡,矢志抗敌鸦片战争以后,帝国列强蜂拥而至,对中国蚕食鲸吞,中华民族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是时起,反侵略、反压迫,拯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主义斗争此起彼伏,汇聚成巨大的历史洪流席卷神州大地。

康有为关切民族衰亡,忧虑民间疾苦:“吾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蔽火之上,听人驱使,任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痛陈“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阐释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阐释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阐释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灵魂。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包括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团结奋斗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优秀品质和共同价值观念。

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一种高尚情感和价值观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观的核心。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始终坚守的信念和行动指南,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时的精神支撑。

改革创新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也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探索的成功经验。

从改革开放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人民一直在不断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开拓新路径、积极探索新途径,形成了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全新精神风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国家发展、推进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灵魂,是中国人民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这些价值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灯塔,是引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指南针。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凝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果,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在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及演变轨迹

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及演变轨迹

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及演变轨迹摘要:民族精神的内涵,一般具有横向和纵向的两个维度的二维体系,“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一个横向的概括。

关键词:民族精神;渊源;演变轨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稳定的、持久的、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

其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价值目标及价值观念。

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关于文化、精神、文化精神及民族精神涵义的理论界定民族精神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是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与精华,文化就是某一群体所共同拥有、传承和遵循的一整套价值-符号体系,它包括共同的知识、情感、伦理和信仰以及他们的物质表现形态。

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观念和心理的方面;另一个是体现、传达这些精神、观念、心理的物质载体、媒介和符号的方面。

[1]而精神这个范畴,通常认为包含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广义的,隶属哲学范畴,认为“精神”归属于非物质世界,包括由人们大脑活动而产生的诸如意识、思维、观念和一般的心理状态等现象,常常和意识通用。

它作为物质的最高产物,被物质所决定,同时对物质又有较大的能动作用。

另一种为狭义的解释:“精神”体现人类的意识、观念和心态的本质,是一种植于各种意识现象的深处,同时呈稳定状态的东西。

我们研究民族精神,正足以对“精神”的狭义解释为立足点。

有些学者又进一步探讨了文化精神的概念,指出文化精神即高度内化了的文化意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2]有的学者则指出所谓“文化精神”则是指某一实体(民族、国家)在其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带有主流性、主导性的文化主旨及其精神特质。

[3]民族精神的内涵首先是由人类学家阐释的,本尼迪克特将民族精神与文化模式联合起来,认为:“在文化内部赋予这种多样化性格的,是每一文化的主旋律,使文化具有一定模式的,也是该文化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特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探究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特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探究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特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探究中华民族精神是指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代代相传的精神特质,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志和国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精神包括了中华文化特点和民族性格特点两个方面。

中华文化特点是指在历史的演进中,中华民族所创造和积淀的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价值观;民族性格特点则是指中华民族典型的行为与思维方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和民族脉络中形成的集体精神形态。

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是伟大、坚韧、自尊、自重、自信、勤劳、智慧、包容、团结等,这些特点是中华民族长时间生存、发展和繁荣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各民族中有着崇高地位和声誉的依据。

中华民族精神特质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归纳和展示。

它是中华民族在长久历史发展中的灵魂和基石,具有引领和激发人们向前发展的思想力量,是民族和国家在不断发展中必须承继和发扬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精神特质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和普适性,没有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也是现代社会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标记。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不同时代所需要的精神特质也不同,但中华民族精神特质作为代表中华文化的根基和核心精髓,却是不可替代的。

中华民族精神特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很深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中华民族精神特质是中华文化的血脉和本质,是现代化,民主化,科学化的源头和发展基础。

在中华民族精神特质中,伟大、坚韧、自重等特质代表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中所构建的自我认同和国家意志,这都是现代化和民主化发展所必须承载和思考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在不断创新发展和面对挑战和风险时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

其次,中华民族精神特质具有广泛的道德价值和生命哲学含义,反映了中华民族尊重人性,关爱生命,追求智慧和博爱的核心理念。

这些精神特点对于当下社会的道德状况,人文态度和价值追求的提升和发展,具有极高的意义和作用。

其三,中华民族精神特质是现代社会发扬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丰富与发展的具体体现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

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红军创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形成了以"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长征精神红军战士在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奋斗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延安精神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特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精神内涵:折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由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

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

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题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题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A. 勤劳勇敢B. 团结统一C. 爱好和平D. 个人主义3.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个时期?A. 原始社会B. 封建社会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4. 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体现是什么?A. 改革开放B. 现代化建设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以上都是5. 以下哪项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A. 艰苦奋斗B. 自力更生C. 创新进取D. 依赖他人6. 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是什么?A. 促进了社会进步B. 维护了国家统一C. 增强了民族凝聚力D. 以上都是7. 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是什么?A. 相互独立B. 相互排斥C. 相互促进D. 没有关系8. 以下哪项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方式?A. 教育传承B. 文化传承C. 经济传承D. 社会传承9. 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是什么?A. 增强国家软实力B. 提升国民素质C. 促进社会和谐D. 以上都是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个人主义D. 社会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包括哪些?A. 爱国主义B. 勤劳勇敢C. 团结统一D. 爱好和平12.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有哪些?A. 古代的“天下为公”B. 近代的“振兴中华”C. 现代的“改革开放”D. 当代的“中国梦”13. 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体现不包括以下哪项?A. 改革开放B. 现代化建设C. 个人主义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4. 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A. 相互促进B. 相互独立C. 相互排斥D. 相互融合15. 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教育传承B. 文化传承C. 经济传承D. 社会传承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七课 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答案版)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七课 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答案版)

第七课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必背知识清单0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1.什么是文化(1)基本内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

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

(3)文化与经济的关系: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2.文化的功能(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服务社会,满足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涵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实 事求是,艰苦奋斗,依靠群众,为民创业和守业。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是这一精神的主 题。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大 庆 精 神
主要内涵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 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
创业精神,讲求科学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
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抗 击 非 典 精 神
主要内涵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
结互助、同舟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
击非典精神。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载 人 航 天 精 神
主要内涵是: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 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抗 震 救 灾 精 神
主要内涵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 抗震救灾精神。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两 弹 一 星 精 神
主要内涵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 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 “两弹一星”精神。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抗 洪 精 神
主要内涵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
伟大抗洪精神。
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
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表现
延 安 精 神
主要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
切联系群众,敢于胜利,艰苦创业。其核心和主
题就是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表现
西 柏 坡 精 神
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表现
井 冈 山 精 神
主要内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自
力更 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其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这一精神的主题。
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表现
长 征 精 神
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
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 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