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学

合集下载

纯文学

纯文学

“纯文学”讨论迷思毕绪龙内容提要始自2001年的“纯文学”讨论没有在对八九十年代文学历史的检讨中对“文学自主性”的理解做出新的贡献,其引发的关于“文学性”的讨论深化了对文学自身境遇的思考,但是这些讨论依然以认识论思维讨论文学的经验属性,没有对“文学性”的根本依据问题做出深入讨论。

“纯文学”反思不足以代替对八九十年代文学的整体概括,“文学性”问题应该在“文学本体论”的层面得到理论升华。

关键词纯文学文学性文学本体论2001年,《上海文学》第3期开辟“纯文学”讨论专栏,对上世纪80年代“文学自主性”、“文学主体性”主张和90年代“纯文学”观念的弊端进行批判,这是横亘在20年之间的一次文学对话。

除个别作家以决绝态度提出捍卫“纯文学”创作宣言般悲壮的声明,[1] 对“纯文学”的精神内涵作出明确界定之外,“纯文学”讨论一开始就跳过了“什么是纯文学”的考究,直接进入“纯文学”历史。

李陀的《漫谈“纯文学”》[2] 指出,长期以来,“纯文学”这样一个概念相当流行,90年代,“纯文学”观念仍然被大多数作家和批评家所信奉。

李陀的文章和蔡翔的长篇论文《何谓文学本身》[3] 都语焉不详地认为:“纯文学”这个概念在80年代开始提出。

参与讨论的文章在描述“纯文学”历史时,观点惊人的相似:1985年前后由“先锋派”和“新潮批评”逐渐形成“纯文学”观念,直到90年代,社会语境变化后仍然有大量作家坚持着80年的纯文学观念,从而导致了当代文学脱离了现实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成为“私人化”的东西。

但是,这样的普遍性陈述容易让人们对80、90年代文学做出缺乏事实根据和深入探讨之后的错误印象和主观臆断,无论讨论者如何表白自己是“亲历者”。

如果作为一个概念,“纯文学”并不是由某个作家或某个文学流派提出。

在80年代文学期刊中,我们并不容易找到“纯文学”字眼。

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当代文坛,“实验小说”、“先锋小说”、“新潮小说”、“新历史小说”、“身体写作”、“另类”、“新新人类”等文学称呼都出现过,它们不是以“纯文学作品选”、“纯文学作家”以及“纯文学”等称呼出现的,也没有几位作家自封或者承认自己是“纯文学”作家。

纯文学的名词解释

纯文学的名词解释

纯文学的名词解释纯文学是一个广泛而深奥的主题,它涉及到文学的本质、意义和目的。

在探讨纯文学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学。

文学是通过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

然而,纯文学与通俗文学有所区别,它更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纯文学的主要特征是追求纯粹的艺术创作,不受商业和市场的影响。

纯文学作品通常包含深度思考、艺术性强、语言优美等特点。

与商业作品相比,纯文学更注重对人类体验和人性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现象和当代问题的思考。

它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意象表达深层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和思考。

纯文学的目的是传递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纯文学作品的创作来源于作者对生活、人类、社会问题的触动和感悟,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的消遣,更是一种沟通和启迪读者的形式。

通过深入的观察和精细的描写,纯文学能够让读者跳出现实的束缚,进入作者创造的虚构世界,探索人类生存和真理的意义。

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

它们之间有时会有相互借鉴和渗透的现象。

纯文学作品中可以融入通俗文学的元素,而通俗文学也可能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因此,纯文学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它与文学的多样性和发展密切相关。

在当代社会中,面对娱乐化和商业化的文化环境,纯文学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商业利益的驱动使得通俗文学成为市场主流,对纯文学的冲击也日益增加。

然而,纯文学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能够引导读者抵抗浅薄和虚假的文化形态。

纯文学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对个体和社会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纯文学是一个充满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领域。

它突破了语言的局限,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形式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纯文学作品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它们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引起读者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通过对纯文学的欣赏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拓展我们的视野和境界。

读纯文学有什么好处

读纯文学有什么好处

读纯文学有什么好处1. 增加阅读和理解能力阅读纯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纯文学作品往往包含丰富的文学语言和元素,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纯文学作品中常常存在多重隐喻和象征,需要读者进行深入思考和解析。

这种阅读体验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对细节的观察和注意力。

2. 培养审美情趣纯文学作品往往以其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吸引读者。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描绘、情节编排、语言运用等因素都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美的碰撞和享受。

这些美的体验能够提升读者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对美的敏感度。

3. 拓宽视野与增加人文素养纯文学作品在表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常常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在情感和思想上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拓宽自己的视野。

纯文学作品还可以增加读者对历史、社会和人类文化的了解,提高人文素养。

4. 增强自我认知和共情能力纯文学作品通常以人物为核心,通过展示他们的生活和思想,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我。

通过与文学中的人物进行共情,读者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他人的情感和行为,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和共情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人际交往和人格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5. 逃离现实与调节情绪纯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逃离现实的空间,让读者暂时脱离自己的生活。

通过沉浸在文学作品中,读者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的烦恼和压力,放松心情。

同时,作品中所揭示的人生智慧和哲理也可以给读者以启示,帮助他们重新审视人生和面对困境。

6.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运用往往精细而巧妙,透露出作者对文字的深刻理解。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学习和模仿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文学作品也能够拓展读者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7. 培养思辨和批判思维纯文学作品常常包含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引发读者的思辨和批判思维。

什么是纯文学?

什么是纯文学?

现在,还存在所谓的纯文学吗?如果有,那是怎么样的文学?有人说现在还存在所谓的纯文学,并且单纯搞纯文学的话还会饿死。

但是说这话的人并不一定能准确说清楚什么是“纯文学”,什么是非纯文学。

请问什么是纯文学呢?这本不是个特别严谨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迷惑。

文学还分纯与不纯吗?这又不是什么黄金、白银,纯度有多高,杂质有多少。

通过机器检测就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而文学只是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这哪能分得清楚纯与不纯呢?所谓的纯文学,大概是那些自命清高,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提出来的一种说法,以此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他们会说,他们搞文学不在于挣钱与否,不在乎出名与否,只是“我手写我口”,个人的兴趣自娱自乐罢了。

现在,还存在所谓的纯文学吗?如果有,那是怎么样的文学?这种说法只能说是他们搞文学没有带金钱和名利的功利色彩,搞文学不图钱不图名,精神可嘉。

但是他们忘记了文学的本义。

文学的本义指的是人的精神活动通过文字表现出来而已。

不论任何一种文学体裁,不管挣不挣钱出不出名都是如此。

文学就是文学,是艺术学门类中的一种。

不管它有没有被赋予什么性质的内容,它始终如一,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不生不灭。

非要贴上纯文学的标签,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所谓的文学其实就是人学,通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形式表现出来。

反映的是有关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如此。

因此,不存在所谓的纯文学这一说法。

只能说文学水平参差不齐,作者的功力有高低。

如果非要区别一下,可以叫做阳春白雪或者下里巴人的文学。

而所谓的阳春白雪的文学大多指的是那些表现高大上,高山流水似的主题,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理解和鉴赏的文学。

譬如鲁迅、郭沫若、巴金、路遥、陈忠实等人的作品。

与之相对应的下里巴人指的是很接地气,很俗气的,不需要什么文化水平就能欣赏的文学。

譬如唐家三少的《冰火魔厨》、《斗罗大陆》,天蚕土豆的《武动乾坤》、《斗破苍穹》等。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粗略的划分,文学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雅俗之分。

纯文学期刊发表作品

纯文学期刊发表作品

纯文学期刊发表作品
首先,选择合适的作品。

在投稿纯文学期刊之前,我会认真审视自己的作品,选择适合发表的作品进行投稿。

作品的题材、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都需要与期刊的定位和读者群相契合,这样才能增加作品被录用的可能性。

同时,作品的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优秀的作品才能在众多投稿中脱颖而出。

其次,了解期刊的特点。

在投稿之前,我会认真阅读期刊的往期内容,了解期刊的风格、定位、读者群等特点。

这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投稿的方向和内容,避免盲目投稿而导致被退稿的情况发生。

同时,也可以通过了解期刊的特点,更好地与期刊编辑沟通,提高作品被录用的几率。

另外,注意投稿细节。

在投稿作品时,我会仔细阅读期刊的投稿须知,按照要求准备投稿材料,并严格遵守投稿规定。

比如,投稿信的撰写、作品格式的要求、署名和联系方式等都需要认真对待,以确保投稿的完整和规范。

投稿细节的处理也反映了作家的专业素养和对期刊的尊重,有利于作品的被录用。

最后,对待退稿的态度。

在投稿过程中,退稿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退稿,我会虚心接受编辑的意见和建议,对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正,并在下一次投稿时更加用心地准备。

退稿并不意味着作品不够优秀,而是一个提升的机会,通过不断的积累和修正,提高作品的质量和被录用的几率。

总而言之,纯文学期刊是作家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是作家不断成长的殿堂。

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我会珍惜每一次投稿的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不断追求文学创作的卓越和完美。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能够在纯文学期刊上发表更多优秀的作品,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文学情感,为文学创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纯文学与大众文学辨析

纯文学与大众文学辨析

纯文学与大众文学辨析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分为多个流派和类型。

其中,纯文学和大众文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对纯文学和大众文学进行辨析,探讨它们的特点、区别以及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纯文学的特点与表现形式纯文学是指以艺术性为主导的文学作品,强调对人类生活、情感和思想的深入探索。

它追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注重作品的内涵和深度。

纯文学作品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独立性:纯文学作品独立于时代和社会背景,不受商业利益和大众口味的影响。

它们追求艺术的纯粹性和独特性,不迎合市场需求。

2. 深度思考:纯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类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展现出对人性、道德和价值观的探索。

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哲学性。

3. 艺术性:纯文学作品注重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的创新和突破。

它们追求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语言、结构和形象的运用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纯文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

在纯文学作品中,作者通常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入的人物刻画和复杂的情节来展现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二、大众文学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大众文学是指以大众需求为导向的文学作品,强调对读者的娱乐和满足。

它追求通俗易懂、情节曲折、情感直接的特点,注重作品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大众文学作品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受众广泛:大众文学作品面向广大读者,追求通俗易懂的风格和故事情节的吸引力。

它们注重满足读者的娱乐需求,迎合大众口味。

2. 故事性强:大众文学作品注重情节的曲折和发展,通过紧凑的结构和悬念的设置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娱乐性。

3. 情感直接:大众文学作品追求情感的直接表达和共鸣,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形象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大众文学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推理小说等。

在大众文学作品中,作者通常通过紧凑的情节、明确的角色设定和直接的情感表达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现在还有所谓的纯文学吗?如果有,那是怎么样的文学?

现在还有所谓的纯文学吗?如果有,那是怎么样的文学?

现在还有所谓的纯文学吗?如果有,那是怎么样的文学?有人说现在还存在所谓的纯文学。

但是说这话的人并不一定能准确说清楚什么是“纯文学”,什么是非纯文学。

请问什么是纯文学呢?这本不是个特别严谨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迷惑。

文学还分纯与不纯吗?这又不是什么黄金、白银,纯度有多高,杂质有多少。

通过机器检测就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而文学只是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这哪能分得清楚纯与不纯呢?所谓的纯文学,大概是那些自命清高,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提出来的一种说法,以此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他们会说,他们搞文学不在于挣钱与否,不在乎出名与否,只是“我手写我口”,个人的兴趣自娱自乐罢了。

这种说法只能说他们搞文学没有奔着金钱和名利而去,搞文学不图钱不图名,精神可嘉。

但是他们忘记了文学的本义。

文学的本义指的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通过文字表现出来而已。

不论任何一种文学体裁,不管挣不挣钱,出不出名,都是如此。

文学就是文学,是艺术学门类中的一种。

不管它有没有被赋予什么性质的内容,它始终如一,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不生不灭。

非要贴上纯文学的标签,我认为,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所谓的文学其实就是人学,通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形式表现出来。

反映的是有关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如此。

因此,不存在所谓的纯文学这一说法。

只能说文学作品参差不齐,作者的功力有高低。

如果非要区别一下,可以叫做阳春白雪或者下里巴人的文学。

而所谓的阳春白雪的文学大多指的是那些表现高大上,高山流水似的主题,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理解和鉴赏的文学。

譬如鲁迅、郭沫若、巴金、路遥、陈忠实等人的作品。

与之相对应的下里巴人指的是很接地气,很俗气的,不需要什么文化水平就能欣赏的文学。

譬如唐家三少的《冰火魔厨》、《斗罗大陆》,天蚕土豆的《武动乾坤》、《斗破苍穹》等。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粗略的划分,文学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雅俗之分。

只是依照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唐家三少、天蚕土豆的网络类型小说是比较下里巴人的文学作品,但是过了若干年后呢?谁也说不清楚。

文学概念之场域、能指、文学自律、现实主义、纯文学

文学概念之场域、能指、文学自律、现实主义、纯文学

文学概念之场域、能指、文学自律、现实主义、纯文学所谓“场域”,布迪厄把它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个构型”。

“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

在文化领域,“场域”包括:由官方权力和意识形态以及商业权力构成的对文学定向的有强制性和渗透力的“权力场”,由文化、语言等因素构成的对文学有非强制渗透力的狭义的“文学场”。

布迪厄认为:“文学场和权力场或社会场在整体上的同源性规则,大部分文学策略是由多种条件决定的,很多‘选择’都是双重行为,既是美学的又是政治的,既是内部的又是外部的。

”(法布迪厄:《艺术的法则》)能指:能指和所指是语言学上的一对概念,索绪尔认为每一个语言符号包括了由能指与所指两个部分。

能指意为语言文字的声音,形象;所指则是语言的意义本身。

按照语言学家或者哲学家们的划分,人们试图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叫"所指",而语言实际传达出来的东西叫"能指"。

能指是符号的物质形式,由声音-形象两部分构成。

这样的声音-形象在社会的约定俗成中被分配与某种概念发生关系,在使用者之间能够引发某种概念的联想。

文学自律: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古代艺术、科学、道德是混整不分的,文学艺术通常依附于各种政治、宗教和伦理道德的目标,文化的进步就表现在各个领域意识到自身的特性和价值而不断地分化,在近代文化活动日益区分为认知-工具理性(科学技术)、道德-实践理性(法律道德)和审美-表现理性(审美艺术)三大领域。

当文学艺术不再按照非艺术、非审美化的依据来操作时,它便具备了自身的独立价值。

在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看来,文学的自律性是其审美品质的保证,现代主义艺术正是通过“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得以与资本主义商业消费主义文化相对抗。

纯文学 词语释义

纯文学 词语释义

纯文学词语释义
纯文学是1980年代中期提出的本土产物,为了对抗文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口号,即“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

这个口号只是一个口号,没有任何理论依据,没有任何作品来说明问题,只是委婉犹豫地剥离“文学和政治的关系”而已,只是没办法直接说“文学与政治无关”。

后来,越来越市场化的现实,能换钱的文字毕竟少数,一些文人无法融入来势汹猛的文学新潮流,又不能面对自己日渐式微的现实,再度提起“纯文学”的口号对抗所谓“商业文学”。

纯文学作者术语

纯文学作者术语

纯文学作者术语纯文学作者术语是指文学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的一些特殊术语,它们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有效地传达文字的意义。

首先,纯文学作者术语包括文学作者使用的一些特殊词汇,如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

比喻是指用一种物体来比拟另一种物体,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如“他的心如钢铁般坚定”;拟人是指把某种物体或概念比作人,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如“春天的脚步轻盈”;夸张是指用超出实际的语言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如“他的智慧无可匹敌”;象征是指用某种物体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如“白云象征着希望”。

其次,纯文学作者术语还包括文学作者使用的一些特殊句式,如排比、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象征句等。

排比是指用相同的句式把几个句子连接起来,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如“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比喻句是指用比喻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如“他的心如钢铁般坚定”;拟人句是指用拟人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如“春天的脚步轻盈”;夸张句是指用夸张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如“他的智慧无可匹敌”;象征句是指用象征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如“白云象征着希望”。

最后,纯文学作者术语还包括文学作者使用的一些特殊修辞手法,如排比修辞、比喻修辞、拟人修辞、夸张修辞、象征修辞等。

排比修辞是指用排比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如“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比喻修辞是指用比喻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如“他的心如钢铁般坚定”;拟人修辞是指用拟人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如“春天的脚步轻盈”;夸张修辞是指用夸张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如“他的智慧无可匹敌”;象征修辞是指用象征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如“白云象征着希望”。

总之,纯文学作者术语是文学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的一些特殊术语,它们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有效地传达文字的意义。

纯文学是一种高度自律的文学形态

纯文学是一种高度自律的文学形态

诺贝尔文学奖向来是以其严肃和专业而获得较高声誉的。

2016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出乎意料地颁发给了鲍勃·迪伦——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的身份更多的是音乐家、歌手而不是文学家、诗人。

这显然不是一次“恶搞”或“行为艺术”。

如此,这其中的错位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实际上,这的确可以对我们的许多已成“常识”的文学观念形成冲击,关于文学是什么、关于文学的边界、关于文学的标准等等,许多的问题都值得重新评估。

文学中严肃文学、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大众文学的区分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纯文学更为注重艺术性,叩问存在,通往永恒,而通俗文学更为注重商业性、娱乐性,面对当下,两者之间功能是互补的,也都是为人民群众所需要的。

但是在许多人的观念中,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形成了一种高下、尊卑的格局,并且产生了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的区隔,这恐怕就出现了问题。

它们之间有没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有没有彼此借鉴、各取所长的必要?进行一番追问的话,我们会发现其中问题重重,许多固有的观念可能是未经认真考辨、经不起推敲的。

纯文学是一种高度自律的文学形态,它有着对于艺术的纯粹性与完美性的极致追求、对于语言的高度敏感和着力经营,以及对于人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自由探索等。

纯文学以审美性、超越性的方式对人的生存进行观照,其价值意义自然不必多言,但也应该注意,“纯文学”之“纯”并不意味着它就一定是值得提倡的,不意味着它不会出现问题和偏差。

过度的“纯”可能使文学成为一种趋于小众化、封闭化、精英化的存在,成为“小圈子”中的一种游戏,而不再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的社会公众发生密切关联,其生存疆域变得更为狭窄。

在诗歌中,与此相关的是“纯诗”问题。

“纯诗”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诗歌之为语言艺术的本位,提高了诗歌的自主性和品质。

但同时,“纯诗”本身也是理想主义的产物,如诗人梁宗岱所说的“绝对独立,绝对自由”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乌托邦梦想。

过于“纯”的诗同样很容易与时代境遇、社会现实相脱节,而成为个人的空想、呓语以及语言游戏、修辞练习。

“纯文学”与文坛新秩序

“纯文学”与文坛新秩序

“纯文学”与文坛新秩序“纯文学”这个概念是在1980年代初期出现的。

这个概念产生之初,是有它的革命性意义的。

它在“形式即内容”的口号的掩护之下,绕过了传统现实主义写作的编码方式,让写作者的创作个性得到了自由的发挥。

对于“纯文学”的革命性意义,当年的“纯文学”运动的亲历者也承认当年“纯文学”概念的提倡,现实政治的意义远远大于文学创作方法论的意义。

依靠1980年代特定的历史语境,“纯文学”概念出现,并且获得了它存在的合法性依据,成为了事实上的文学的内部秩序。

但是,到了1990年代,社会关系急剧变化,随着社会和文学观念的变化与发展,“纯文学”这个概念原来所指向、所反对的对立物已经不存在,“纯文学”这个概念依托独特的时代氛围所获得的强大势能本应随着这个时代氛围的消隐而失去。

但是,吊诡的是,由于1990年代市场经济的来临,文学面临商品化的巨大压力使得原本应该寿终正寝的“纯文学”概念突然又获得了新的意义――在一部分抵抗商业文化对文学的侵蚀的作家看来,“纯文学”概念成为了抵抗商业文化天然的合法武器。

事实上,1990年代以来,“纯文学”的对应物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主流文学,而是商业性极强的大众通俗文学。

这样,“纯文学”这个概念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又获得了新的意义,并且具有霸权性质的意义――“纯文学”写作者总是以不屑的语气谈论大众商业文学。

如果说在1980年代“纯文学”是以一个反抗者形象出现,并且获得存在的意义的话,进入1990年代,“纯文学”已经逐渐僵化成了新的专制秩序。

如果说,在1980年代,在独特的历史语境下,“纯文学”这个概念还具有一种“反政治的政治性”的话,到了1990年代,随着这种独特的历史语境的丧失,“纯文学”这个概念已经彻底丧失了政治性,丧失了回应社会的能力。

虽然在反抗商业化入侵上,这个概念还有一定的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这个概念也成了作家们傲慢地规避正视现实的一个保护伞,所谓“文学自律”成了作家回避现实的一个借口。

纯文学期刊发表文章

纯文学期刊发表文章

纯文学期刊发表文章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

在纯文学期刊上发表文章,是每一个文学创作者的梦想和追求。

这不仅是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肯定,更是对文学艺术的一种贡献和传承。

在纯文学期刊上发表文章,首先要有一颗热爱文学的心。

只有对文学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理解,才能够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其次,要有扎实的写作功底。

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都需要经过反复的打磨和润色,才能够达到发表的标准。

同时,对文学的研究和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

阅读经典作品,学习前辈大师的写作技巧,都能够为自己的创作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发。

在纯文学期刊上发表文章,更需要有独特的创作思路和深刻的文学内涵。

每一个作品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灵魂和表达方式,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起共鸣。

同时,作品的题材和题材要有深度,要能够反映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引起人们对生活、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在纯文学期刊上发表文章,更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文学创作是一项孤独而艰苦的工作,需要作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不断地克服困难和挑战。

无论是创作的过程还是发表后的宣传和推广,都需要作者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不轻言放弃。

在纯文学期刊上发表文章,更需要有对文学的热情和责任感。

文学是一种传播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媒介,每一篇作品都应该承载着作者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因此,作为文学创作者,更要有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读者的尊重,用心去创作每一篇作品,用心去传递每一个情感和思想。

在纯文学期刊上发表文章,是每一个文学创作者的梦想和目标。

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实现这个梦想。

希望每一位热爱文学的朋友,都能够在纯文学期刊上留下自己独特的足迹,为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纯文是什么意思

纯文是什么意思

纯文是什么意思
汉语词汇,纯文学是由西方近代文化传入中国,有观点认为:“纯文学”是将目光深入到“人类视界的极限处”并“无限止地深入”,排除表面的记忆和一切功利之心。

纯文学有很多概念。

一是用于区分杂文学。

杂文学主要指古文学中的各种经史子集,杂文诗词,戏曲小说等都算古文学。

而新的纯文学则定义为现当代的文学学科种类,以强调文学的独立价值和体系,不再专于研究史、杂、经中所表达的政治或思想口舌。

这种纯文学学科体系,相当于将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品来鉴赏,不掺杂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

二是用于区分时效性和科学性等体裁。

例如新闻类、工具类、论文类、评述类文章,其价值在于文字所传达的信息。

它们的文学美感,表达手法甚至行文逻辑都可有可无,这明显不是“纯文学”所追求的艺术性。

所以纯文学指代以文字的完整性和表现性来完成作品的创作,同时可以表达或不表达其他的中心思想。

三是用于区分商业文学。

这是被用烂的一种形式。

指文学不以技术化,形式化和商业化进行传播。

宣扬不功利,不速成,不千篇一律,不恶意消费。

这种纯文学是近些年提出的“寻找着那种不变的、基本的东西,像天空,像粮食,也像海洋一样的东西,为着人性(首先是自我)的完善默默地努力”的观点,要求保持文学的精神性和寻找自我的锐气。

是一种坚定的立场,也是希望文学走向自由的一种态度。

纯文学文章

纯文学文章

纯文学文章《我眼中的纯文学文章》纯文学文章,就像是文学世界里高冷的贵族,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却也常常被人误解为曲高和寡。

在我看来,纯文学文章有时就像一杯醇香却又苦涩的黑咖啡。

初尝的时候,很多人可能觉得难以入口,觉得那些弯弯绕绕的文字表达、深刻的内涵太过费神。

就像我第一次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那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冗长且带有些许哲学思辨的描写,真的差点让我望而却步。

但是一旦沉浸其中,就如同适应了黑咖啡里那浓郁的苦味后感受到的醇厚香气,纯文学文中那细腻的情感描写、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剖析和对社会深刻的洞察,能让你仿佛遨游在一片全新而深邃的精神海洋中。

纯文学文章是慢生活下的精神享受。

如今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大家都太习惯吃文化的“速食”——网文玄幻修仙也好,都市言情也罢,这些就好比是可口可乐,短暂的刺激解渴。

而纯文学像陈年的佳酿,需要细细品味。

你可不能像刷短视频一样,手指快速地在纯文学文章上滑来滑去就妄图领会真谛。

读纯文学,得舒服地窝在沙发里,或者找个宁静的午后,在公园的长椅上,一字一句慢慢地啃读。

我记得有一次,在喧嚣的地铁上读夏目漱石的《我是猫》,身边人流涌动、嘈杂异常,但只要一钻进那只猫的视角下对人类社会的吐槽,仿佛周围的一切就与我无关了。

这一点点在喧嚣中觅得宁静的乐趣,也是纯文学给我的独特馈赠。

不过,有时候纯文学文章也挺让人又爱又恨。

那些作家就像是调皮的精灵,总爱玩文字游戏。

句子结构复杂得好像是一团解不开的毛线球,描写细腻得常常一句话要反复咀嚼几遍。

但是当你终于解开那个毛线球,嚼出话语中的真味时,那种成就感就像打通了游戏里的最难关卡,简直爽歪歪。

而且纯文学文章的敏感性强得很,它能表现出那些被大众忽略掉的细枝末节的情感,像暗恋者心中那一丝灰蒙蒙的惆怅,衰老是一点点抽走生命力的无力感。

这与那些大团圆结局、情节直来直去的通俗文学相比,就像是私房菜与快餐连锁店之间的差别。

纯文学文章也是激发思考的神秘力量。

文学赏析范文200字

文学赏析范文200字

200字文学鉴赏纯文学属于文学之一种,是以区别于三伪文学(愚民谎言文学、妥协文学和御用文学合称三伪文学)为特征的,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式样。

纯文学这个概念最早是西方在反对宗教意识形态和伦理观念对文学直接干涉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后于文艺复兴时期正式定型为彻底摆脱三伪文学的文字语言艺术是为纯文学。

在理论上率先对纯文学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确立纯粹艺术的根据的是康德。

康德认为,在人的理性逻辑或意志、欲求之外,另有一种涉及愉悦、感性的能力,这就是与审美鉴赏有关的能力。

他的《判断力判断》专门讨论彻底摆脱三伪艺术后,纯粹形式的审美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

他说:“美的艺术是这样一种表象方式,他本身是合目的性的,并且虽然没有目的(即摆脱三伪),但却促进着对内心能力在社交性的传达方面的培养。

……审美的艺术作为一种美的艺术,就是这样一种反思判断力,而不是感官感觉作为准绳的艺术。

”在康德看来,脱离三伪艺术(谎言艺术、妥协艺术和御用艺术)而直击审美愉悦本身的艺术才具备纯粹性。

中国最早引进纯文学概念的是王国维。

王国维在《论哲学家与美学家之天职》一文中写道:“美术之无独立价值也久矣,此无怪历代诗人,多托于忠君爱国,劝善惩恶之意,以自解免,而纯粹美术之著述,往往受世之迫害,而无人为之昭雪者也。

”王国维认为,纯文学和纯粹美术一样,要摆脱三伪艺术,以人道主义的精神书写一个平常生命的历史,书写那些卑微的生命的真实历程。

通常,谎言文学因为承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等愚民谎言而失去文学意义,御用文学又因为千篇一律、代言性和官方性而缺乏艺术审美,而妥协艺术又走进文字游戏和玩弄先锋技巧的深渊,那么,彻底摆脱这三种伪劣艺术就成为人类对艺术的本能需求,而纯文学的产生正是因此应运而生。

200字美文摘抄200字美文鉴赏摘自:《雪》鲁迅好段: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我们看到, 与影视联姻的 纯文学作家越 来越多了,这 种做法自然也 能让一些观众 再度变成读者, 但问题是,一 旦某部小说始变得不 纯了。
总结
• 一、纯文学是小众文学,这个小众文学需要一批 具有献身精神的、朝气蓬勃的批评家来对读者加 以引导。因为纯文学所涉及的问题是有关灵魂的 大问题,对纯文学的冷淡就是对心灵的漠视,如 此下去必然导致精神的溃败和灭亡。 • 二、随着“物质阅读”时代的来临,读者的阅读 趣味逐渐为另一种文学样式所建构。读者既读不 懂纯文学,也很可能会排斥纯文学。于是,当今 的纯文学,首先失去了大量的青少年读者。
开始探索
• 把谎言去尽,这是从胡适鲁迅到《就是》作家共同奋斗的 目标。当纯文学的探索开始之际,写作者立刻会发现自己 站在了已经存在的自我的对立面,这个自我是由文化、社 会、教育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构成的表层的自我。这些因 素坚不可摧,聚成铜墙铁壁。如果人要进行纯度很高的创 造,他就必须调动深层的潜力,战胜旧的自我,到达空无 所有的极境。因为只有在那种地方,精神的好戏才会开始。 那一次又一次对于已有的传统、文化等等的突破。其实也 就是精神对于肉体桎梏的挣脱。每一位写作者,他的肉身 都是由过去的传统滋养着的,而如今他所进行的发明创造, 却使得他必须决绝地向肉体挑战,将这种自戕的战争在体 内展开,仅凭着一腔热血和自发的律动进行那种野蛮而高 超的运动,并且绝对不能停下来,因为停止即死亡。这便 是纯文学作家的危险的困境,也是自古以来纯文学作家的 命运。
台湾的探索
• 60年代的台湾,有官方文坛与民间文坛之分。这是台湾政 治尖锐对立、省籍情结复杂化的结果。林海音编的《纯文 学》月刊,属民间文坛的一块重要园地 • 《纯文学》后来停刊,和销路打不开、一直亏老本有极大 的关系,但白色恐怖的肃杀气氛,才是促成《纯文学》之 花凋谢的真正原因。这一点均为《林海音传》及其他回忆 文章所忽略。据一度成为台湾作家却不写“战斗文学”的 “自由派”文人——即香港版《纯文学》主编王敬羲写的 纪念林海音的文章中说,《纯文学》的终止“是受一宗政 治大案的牵累。主持人为了避祸,不惜‘自废武功’,最 后停了刊”
纯文学
2012级中文系 汉语言一班节彦举 20121040011024
目录
• 一、基本概念 二、“纯”字的理解 • 三、纯文学的理解 • 四、开始探索 • 五、存在问题 • 六、总结
基本概念
• 纯文学是汉语词汇,包含三种含义,第一种是与 古代“文学”概念相对的现代独立的文学学科观 念;第二种是指与工具论文学观相对立的自律的 审美的文学观;第三种是与商业文化相对抗的文 学观。对于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 王国的面貌,在世人眼前展示出一个崭新的、陌 生的、难以用世俗语言表达的、与我们用肉眼看 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广大无边的世界。自古以来, 对于这个“虚无缥缈”的世界的描绘,是一代又 一代的艺术家、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共同的工 作;另有台湾同名刊物。
纯文学理解
• 国内对于纯文学的理解如下:在文学家中有一小批人,他 们不满足于停留在精神的表面层次,他们的目光总是看到 人类视界的极限处,然后从那里开始无限止的深入。写作 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断地击败常套“现实”向着虚无的突 进,对于那谜一般的永恒,他们永远抱着一种恋人似的痛 苦与虔诚。表层的记忆是他们要排除的,社会功利(短期 效应的)更不是他们的出发点,就连对于文学的基本要 素——读者,他们也抱着一种矛盾态度。自始至终,他们 寻找着那种不变的、基本的东西,(像天空,像粮食,也 像海洋一样的东西)为着人性(首先是自我)的完善默默 地努力。这样的文学家写出的作品,被称之为纯文学。实 际不尽然,“谎言去尽之谓纯。”文学作品中能把政治谎 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阶级秩序谎言等愚民性质的谎 言去尽才是真正的纯文学,否则只能算是谎言文学。
“纯”字的理解
• “谎言去尽之谓纯。”,文学作品中,只有把政治 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阶级秩序谎言等愚 民谎言剔除干净了,作品才具备了往“纯”迈进 的可能。“纯”的文学用义无反顾地向内转的笔 触将精神的层次一层又一层地描绘,牵引着人的 感觉进入那玲珑剔透的结构,永不停息地向那古 老混沌的人性的内核突进。凡认识过了的,均呈 现出精致与对称,但这只是为了再一次地向混沌 发起冲击。精神不死,这个过程也没有终结。于 写作,于阅读均如此,所需的,是解放了的生命 力。可以想见,这样的文学必然短期效应的读者 不会很多,如果又碰上文学氛围不好的话,作者 很可能连生存都困难。
纯文学存在问题
• 最近几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出炉之后,总会引出一些 话题。一个话题便是,“纯文学大规模撤退”或“纯文学 一年不如一年”。在第一次“中国作家富豪榜”前十位中, 传统的纯文学作家占据了五席;而到2007年发榜时,这个 数字降低到了四席;到2008年发榜时,前十名中已无一个 传统文学作家;2009年和2008年基本一致。2010年虽依 然可以看到贾平凹、王蒙、麦家、周国平的身影,但这四 名作家也依然在前十名之外,而他们的版税加起来(795 万元)还不够郑渊洁的零头(1950万元)。好几年前,李 陀先生有篇关于纯文学的访谈,影响很大。在他看来,早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文学用“怎么写”冲击“写 什么”时,纯文学观念已开始深入人心。但90年代以来, 社会变化很快,许多作家却没有及时调整,而是依然聚集 在纯文学的旗帜下磨刀霍霍,结果,这一观念就妨碍了文 学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