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大语文讲义:韩愈 全国通用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讲义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讲稿(一)《考试进行时》画外音:在唐宋文坛,有这样八位独具特色的文学家,他们用笔墨名传千古,他们的人生跌宕传奇,他们所取得的古文成就对中国文坛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为后世文人高山仰止的“唐宋八大家”。
那么,是谁首先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合称为“唐宋八大家”的,这八个人入选“唐宋八大家”的理由到底会是什么呢?从今天开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开唐宋文坛,精彩解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集韩愈之考试进行时,敬请关注。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坛领袖,但是他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竟然连续三次名落孙山,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志在必得的他在连遭打击之后,又会做出怎样的惊人之举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精彩解读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考试进行时,敬请关注。
康震:朋友们,以往我们说起学习唐宋诗词,都会想到谁呢?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但如果我们说,要学习唐宋散文,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唐宋八大家”。
那么这儿有两个很简单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唐宋八大家都是哪八个人。
我们今儿来复习一下功课,是吧,唐代的有韩愈、柳宗元,宋代的呢有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这父子三人,最后啊,再加一个曾巩,这八大家。
第二个问题也很简单,就是为什么是这八个人结合到一起,叫他“八大家”,谁给他们最早的时候组合在一起的。
为什么是他们八个人,这里头为什么没有李白,没有李商隐,――刚才说的,没有辛弃疾呢?我们说啊,最早,把这八大家结合到一起的,是明代有一个文人叫茅坤,他编了一本书,叫《唐宋八大家文钞》,从他这儿开始,“唐宋八大家”就作为一个固定的词组,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
可是有一样,这个茅坤当时编唐宋八大家的时候,他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当时学习写作古文的人提供个样板,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这八个人他们的古文、他们的散文写得是最棒的,是当时的榜样。
所以,他选了八大家。
但是问题是我们大家就会问在当代社会,我们使用文言文、使用古文的这种几率都非常低了,我们现在讲这个八大家、学习八大家,目的在哪儿呢?我们不但要学习他们的文章,我们还要透过这文章学他们的人格、学他们的思想、学他们的道德、学他们的境界。
经典人物素材——韩愈
【2017级同步阅读精编】经典人物素材——韩愈【人物生平】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
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刻苦学儒】韩愈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韩愈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其父韩仲卿,官至秘书郎,在韩愈三岁时便逝世。
韩愈由其兄韩会抚养成人,他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
韩愈七岁时读书,言出成文,十三岁时就能写文章。
韩会早逝后,韩愈随寡嫂郑氏避乱宣城,颠沛流离。
十九岁时,韩愈至京师长安,当时文人作文章大多崇尚仿古,模拟扬雄、董仲舒的著述风格,而独孤及、梁肃学问最为深奥,受人推崇。
韩愈与其交往,锐意钻研,希望自己在一代人中崭露头角。
及至应进士科考试时,他将文章投递到公卿之间,前宰相郑余庆对其大加的赞赏,韩愈因而闻名一时。
【轶事典故】叩齿庵韩愈来到潮州后,有一天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面貌十分凶恶,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个长牙,韩愈想这决非好人,心想着要敲掉他那长牙。
作文素材--韩愈
韩愈简介韩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散文大家的并称。
即唐代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他们八个在古文运动中贡献最大.最初有明朝的朱右著《八先生文集》。
因我国明代选家茅坤辑录他们的作品为《唐宋八大家文钞》,而因之得名,并由于该选本的广泛流传而名声远播。
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
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
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
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
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唐代散文学兼诗人。
性秉直,居官仍不改其性,故屡被贬。
累官至吏部侍郎。
他和柳宗元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了整顿旧时秩序和振兴儒道统而提供学习古文,又为了宣传古道而写作古文。
他对古方创作的要求是,“必出入于仁义、“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
因忠于古文,其成果颇硕,《原毁》、《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杂说》、《祭十二郎文》、《张中丞传后叙》等都是优秀作品。
在诗歌方面,他推崇陈子昂、李白和杜甫,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语文拓展韩愈全国通用
【古】韩愈【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韩愈的生平有所了解,感受其文、道、忠、勇的品质。
2.简单了解唐宋八大家及古文运动。
3.赏析《师说》《马说》等作品。
【教学主题】文、道、忠、勇【教学重点】1.唐朝诗歌概况、唐宋八大家及古文运动2.韩愈的生平3.《师说》《马说》的赏析【课程大纲】一、导入二、文学背景三、韩愈简介四、韩愈生平(一)幼年贫苦却刻苦好学(二)仕途碰壁却百折不挠(三)《师说》(四)忠言直谏却被贬阳山(五)淮西平叛(六)再谏迎佛骨宪宗大怒(七)深入虎穴,巧言平叛(八)一代文豪,长安辞世五、作品赏析《马说》【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手段】黑板、ppt【教学过程及内容】——————————第一课时始——————————一、导入(5分钟)宋代的大文人苏轼对韩愈有一个非常精准的评价,说韩愈此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互动】这是什么意思呢?第一、说他的文,说韩愈的文起八代之衰,所谓“八代”,就是从东汉一直到隋代,一共八个朝代,六百四十多年的时间。
在这六百四十多年的时间里边,所有的文章都赶不上韩愈的,反过来说,韩愈所写的文章超越了之前的八个朝代,超越了之前的六百多年,独树一帜,蔚为新风,所以他是文章大家。
第二、说他“道济天下之溺”,韩愈在唐代,举起了复兴儒学的大旗,复兴什么儒学啊,复兴儒学里边的仁义之道,就是要复兴孔孟之道,用孔孟之道来治国,用孔孟之道来重振大唐的雄威呀。
所以说“道济天下之溺”,这个“溺”字指的就是沉沦,要把沉沦的社会唤醒。
第三、“忠犯人主之怒”,他是个大忠臣,何以见得,凡是忠臣都爱说真话,爱说实话,韩愈为了要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为了要劝谏皇帝,不惜直言犯上,得罪皇上。
第四、“勇夺三军之帅”,我们觉得奇怪,韩愈是个文人,一介书生,谈何勇夺三军之帅呢。
这是因为当时唐朝有的节度使,如果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是,武装的割据势力,想要谋反朝廷,而韩愈以一介书生,单刀赴会,最后让想要谋反的藩镇的节度使的首长幡然悔悟,臣服朝廷,立下大功一件。
2025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韩愈
高考作文专题
1.走近人物,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学
2.把握人物的基本情况
习
目
3.深入了解人物的生平经历
标 4.总结人物的相关关键词
5.背诵和记忆相关人物素材
人物简介
•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 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 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 望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 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 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 治家 、教育家。
• 他在百越蛮荒之地栽下了重教育、重读书的种子,潮州的好学崇 文之风兴起并且延绵千年至今。
作文素材
• 诚实取信 • 韩愈生活在一个骚乱和腐败的时代,各种道德和人性的败坏和腐化
都比较普遍。但是他却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始终以正义、 诚信和责任心作为指点行动的准则。 • 他言必信、行必果。他从未被金钱、权利或者名利所蒙蔽,他一生 都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品德。他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出了巨 大的贡献,并在诸多思想争鸣和政治斗争中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和冷 静分析的态度。他的思想和行动、他的正直和诚信,一直是我们 学习和崇敬的榜样。
• 韩愈一生,积极求官,努力为文。据他自己说,求官不仅是为衣 食,也是为了行道,为文也不仅是好古人之辞,而是为了明道。 韩愈为人所行之道,及其为文所明之道,都可从他一生实践得到 证明。
人物成绩
经典名句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 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 •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 凡法始立必有病。 •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 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为潮州刺史。唐穆 宗即位后被召入朝,拜国子祭酒。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 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享年五十七岁。获赠 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 加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古代诗人名人韩愈人物介绍PPT
经典作品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 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 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 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
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三部分
诗词特点
诗词特点
天命观
韩愈崇拜孔子和孟子,他的天命观也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商周天 命观,强调了天命的作用;又在此基础上加补了天命会考虑人民的 愿望,来维护统治。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继承了商周天 命观,都认为天命具有客观必然性,提倡敬“天”。而韩愈在《与 崔群书》里论述了现实社会贤者陷于困厄、短寿,而不贤者却享受 富贵、长寿的情况,表明了对传统天命论的怀疑,认为天命是渺茫 的,不能干涉人类社会的善恶。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 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 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目 录
诗人生平 经典作品 诗词特点 相关资料
第一部分
人物生平
诗人生平
早年经历
大历三年(768年)韩愈出生,为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该说法 存在争议)人,其父仲卿,韩愈有两个哥哥,韩会,韩介。三个叔父,即 少卿,云卿,绅卿。家族世代为官,其兄长韩会与叔父云卿都曾在文坛活 动一时。韩愈三岁丧父,被兄长抚养长大。大历十二年(777年),兄长韩 会被贬,10岁的韩愈随兄嫂远离中原去往韶州。建中元年(780年),韩会 死于任上,韩愈随寡嫂郑氏,扶兄长灵柩返回老家河阳安葬。建中二年 (781年),韩愈又随嫂子郑氏躲避战乱去往江南宣州。
[学习资料]高中三年级学习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韩愈3
人物(韩愈3)有口皆碑《读韩愈》梁衡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
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
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
所谓“文死谏,武死战”。
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
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
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
(“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
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
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三下】语文精品课件PPT大语文拓展:柳宗元 全国通用
寓言高手
《黔之驴》 《临江之麋》 《永某氏之鼠》
---三戒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黔。 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黔之驴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 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 慭然,莫相知。
以为神:以,认为。为,作为。 神,神奇的东西。 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蔽, 隐蔽,躲藏。窥,偷看。 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深受战乱之苦,立志恢复家门名望
2. 年少才高,名动朝廷
十三岁为朝中大臣著 《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
3.平步青云
32岁任礼部员外郎 30岁任监察御史里行 28岁任蓝田县尉 25岁任集贤殿书院正字 21岁中进士
4.二王刘柳“永贞革新”
王王
王叔文 王伾
刘柳
二王八司马事件
王叔文:被贬官,次年被赐死 王伾:被贬官,次年病死
3.好事者角度:影射为某些官僚主 义者不顾实情,贸然引进,致使人 才被荒废扼杀。
【三下】语文精品课件PPT大语文拓展 :柳宗 元 全国通用
6. 元和十年回长安,再贬柳州无命还
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柳柳州
柳州荒地较多。
柳州当地文化落后,能够读书识字的人不多.
【三下】语文精品课件PPT大语文拓展 :柳宗 元 全国通用
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 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 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小石潭记》
《钴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关于韩愈的PPT课件
关于韩愈的PPT课件关于韩愈的PPT课件教学目标: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写作背景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
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
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注音:愚( ) 句读( ) 谀( ) 经传( )郯( ) 苌( )聃( ) 蟠( ) 巫( )2.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老师的'职能是什么?②择师的标准是什么?③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二、深入学习1、找通假字,并解释。
(1) 传道受业解惑(2) 或不焉,或师焉2.一词多义之: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② 郯子之徒③ 吾从而师之④ 句读之不知⑤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其: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⑥其可怪也欤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十年春,齐师伐我③吾师道也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于:①耻学于师②其皆出于此乎?③于其身也④师不必贤于弟子⑤不拘于时道:①闻道有先后②策之不以其道③不足为外人道也④得道者多助⑤会天大雨,道不通3、古今异义⒈古之学者必有师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古:今:今:⒊吾从而师之⒋吾从而师之古:古:今:今:⒌小学而大遗⒍今之众人古:古:今:今:4、词类活用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吾从而师之:3.吾师道也: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6.则耻师焉:7.小学而大遗:8.不耻相师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5、特殊句式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耻学于师。
最新唐韩愈课件幻灯片
其次,文章也谈到了学习态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 于随”,“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 必钩其玄;贪多必得,细大不捐”。 学习内容方面,则要求知古博今,广 收博采,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创新。这 些都是韩愈的经验之谈、甘苦之言。 就今天而言对我们学习仍有启发意义。
写作特色
一、构思新颖,不落俗套。
本段借学生之口,讥讽执政者贤愚不辨,大 材小用,抒发作者不被重用反遭贬谪的愤愤不平。 这段文字是全文重点之所在。
课文解读——第三段
先生曰:“吁(xū,唉),子来前!夫 大木为杗(máng),细木为桷(jué),欂栌 (bólú)、侏儒,椳(wēi)、闑(niè)、 扂(diàn)、楔(xiē),各得其宜,施(建 设)以成室者,匠氏之工(技巧)也;
抵排异端,攘(驱除)斥佛老,补苴(jū,名 词作动词,填补)罅(xià,裂缝)漏(缺漏),张 皇(阐发)幽(深奥)眇(miǎo,微小);
抵制排除那些异端邪说,驱除排斥佛家和 道家的学说,补充完善儒学理论上的缺陷 与不足,阐发光大其深奥隐微的意义;
寻(钻研)坠绪(消沉不振的儒学)之茫茫,独 旁搜(发掘)而远绍(继承),障(阻止,拦截) 百川而东(名词作状语,向东)之(流到海), 回(挽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 劳(立功劳)矣。
钻研那些久已失传的古代儒家学说,还要 特别广泛地发掘和继承它们,(阻止异端邪 说,)像拦截洪水一样,向东海排去,把将 被狂澜压倒的正气重新挽救回来:先生对于 儒家学说,可以说是立了功劳的吧。
沉浸醲(nóng,醇厚)郁,含(品味)英咀 (jǔ,咀嚼)华,作(写作)为文章,其书满 家。上规(取法)姚、姒(sì),浑浑无涯; 《周诰(gào)》《殷盘》,佶屈(jí,曲折) 聱牙(áo,拗口) ;
韩愈简介ppt
韩愈简介ppt韩愈简介ppt【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简介】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简介一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简介二韩愈是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
韩愈3岁丧父,后随兄韩会贬官到广东。
兄死后,随嫂郑氏辗转迁居宣城。
7岁读书,13 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并关心政治,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及第,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
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
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长庆四年(824年)正月去世。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
他在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
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故事】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故事一韩愈祭鳄鱼潮州的.韩江,从前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害得百姓好苦,人们叫它做“恶溪”。
一天,又有一个百姓被鳄鱼吃掉了。
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命令宰猪杀羊,决定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在渡口旁边的一个土墩上,摆了祭品,点上香烛,对着大江严厉地宣布道:”鳄鱼!鳄鱼!韩某到这里来做刺史,为的是保土庇民。
作文素材:韩愈讲课教案
作文素材:韩愈作文素材:韩愈韩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字退之,河阳(在现在河南省)人。
他曾在地方政府和朝廷任职,多次被贬官。
他提倡的“古文运动”,开创一代文风,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简洁,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被列在第一位。
韩愈的诗也别具一格。
童年韩愈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都去世了。
他就由在京城做官的哥哥韩会抚养。
韩会对弟弟很好,教他认真读书,好好做人。
韩愈十岁的时候,韩会受到别人的牵连,被贬官到韶州(在现在广东省),他要带一家人去那里。
从京城长安到韶州有几千里的路程。
一路上,韩会虽然心情不好,还是不停地给弟弟讲沿途风光和名人故事。
韩愈记忆力很好,把哥哥讲的话全记在心里。
到韶州不久,韩会就因心情苦闷,又加上水土不服,生病死了。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嫂嫂郑氏带着韩愈和儿子,护送着韩会的灵柩,回到了故乡河阳。
安葬了韩会以后,郑氏关心地对韩愈和儿子说:“人生短暂,你们要抓紧时间读书做学问。
虽不求显赫一时,也要不枉度一生。
”韩愈这时候已经很懂事了,他知道这是嫂嫂替哥哥说出的话。
从此以后,每天早上公鸡一叫,他就起床做操,然后回到书房里读书。
韩家历代有人做官,藏书很多。
韩愈就从《论语》、《孟子》读起。
遇到问题,他就向嫂嫂请教。
可当韩愈读到《书经》、《易经》的时候,嫂嫂就不能教他了,韩愈就去找当地有学问的人请教。
就这样,韩愈还读了《老子》、《庄子》、《荀子》等先秦散文著作。
有一年春天,嫂嫂把韩愈叫到身边,对他说:“兄弟,你长大了,去洛阳求学吧。
那里有学问的人多,可以开阔你的眼界。
”名、字的由来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
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
韩愈的简介和名句有哪些三年级
韩愈的简介和名句有哪些三年级韩愈(768年-824年),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颇具才华,其文以清新淡雅、直言切入、语言简洁著称。
在文学上,他主张古文运动,提倡以古文为基础,推崇文采洛体,使其一时盛行。
韩愈的名言佳句层出不穷,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师说》,它被认为是一篇千古名言,包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
文章一开头即发人深省地道出“治人者需治其心”这一核心思想,内容分为二十一条,分别阐述了师生关系、教育方式、教育目标等多个方面。
除了《师说》,韩愈还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名言佳句。
例如:“卑宫中必有贵人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业精于勤,荒于嬉”“逢时则用,失时则难”等等,这些句子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启示和励志。
韩愈生于河南郡陈留(今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个书香门第,手握家学渊源,自幼受到良好教育。
他非常热爱读书写作,在家族书院里时常侃侃而谈,驾驭文字。
此外,他还擅长诗歌,其诗作渊源于先人和自己的感悟,韵味优美、含义深远,其中最著名的作品还是《师说》,它使韩愈在当时就名闻遐迩。
根据史书记载,韩愈年轻时就极为关注社会事件,时常批评当时国家的政策,为人们反感,多次被贬谪。
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念和信仰,一次次地寻求自我突破和完善。
经历多次挫折,他最终走上了复出之路,在唐宪宗雪窦山作客,成了一名积极参政的政治家。
在美术方面,韩愈主张画作要惟求写真,反对“趣味球轴”和“变幻奇巧”,这种思想深受王维的赞同。
尽管韩愈后期投身于政治事业,但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体系却得以完整保留。
他去世后被尊为“文宗”,并被追封宰相,流传至今,仍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
正如韩愈所言,“古今之学,乃一山不可二王。
望弟子惟信之”。
尽管时代不同,我们看待学习,看待事业,都不妨借鉴韩愈的理念和思想,成为自己不断突破和成长的动力。
作文素材--韩愈
韩愈简介韩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散文大家的并称。
即唐代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他们八个在古文运动中贡献最大.最初有明朝的朱右著《八先生文集》。
因我国明代选家茅坤辑录他们的作品为《唐宋八大家文钞》,而因之得名,并由于该选本的广泛流传而名声远播。
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
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
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
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
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唐代散文学兼诗人。
性秉直,居官仍不改其性,故屡被贬。
累官至吏部侍郎。
他和柳宗元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了整顿旧时秩序和振兴儒道统而提供学习古文,又为了宣传古道而写作古文。
他对古方创作的要求是,“必出入于仁义、“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
因忠于古文,其成果颇硕,《原毁》、《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杂说》、《祭十二郎文》、《张中丞传后叙》等都是优秀作品。
在诗歌方面,他推崇陈子昂、李白和杜甫,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韩愈简介作文素材
韩愈简介作文素材后人把韩愈与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并尊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韩愈简介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一: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人,人称“韩昌黎”。
韩愈,19岁开始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中”,直到25岁才考中进士,后在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中又连遭失败,仕途坎坷。
多经反覆,直到35岁才当上京官“四门博士”,后升迁为监察御史,又因为为民请命,得罪当政的京兆尹李实,很快被贬为阳山县令。
唐德宗死后,韩愈重受提拨,先后当上国子博士和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向皇帝上书反对迎拜“佛骨”的《论佛骨表》,得罪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在潮州,他先后作《祭鳄鱼文》释放奴隶,深得百姓爱戴。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即位,韩愈被召回作国子祭酒,后转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享年57岁,追赠礼部尚书。
韩愈的真正成就,在于文学领域。
韩愈积极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使这一运动获得重大的成功。
所谓古文运动,就是改变汉魏六朝以来的骈体文,恢复先秦时代的散文体。
韩愈把古文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韩愈提倡古文的目的,就是:“通其辞也,本志乎古道也。
”以古文来振兴儒学,恢复“圣道”。
韩愈认为,“文以载道”,文和道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应该首先重视的是道,“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
韩愈以“物不得其平则鸣”为根据提出了一条理论,认为人“有不得已而后言者”。
韩愈认为,文体上应该学习古代圣贤之为文。
但必须“师其意,不师其辞”。
韩愈还提出,写文章应该“唯陈言之务去”,去年陈词滥调,务争有所创新。
韩愈领导唐代古文运动是成功的,从此“古文自唐以后为一大变”,一改淫靡的文风。
苏轼据此称是“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的文学主张,对于后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文学实践活动都有积极的影响。
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韩愈的散文涉及方面很广,有“扶树教道”宣传儒家思想的作品,如《原道》《原姓》《原毁》;有寓意深刻的杂说,如《龙说》《马说》;有刺社会之弊的议论和表状,如《讳辩》《论佛骨表》;有谈“求师之道”的,如《师说》;有感情激荡真挚动人的祭文墓志铭,如《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
韩愈事迹的作文素材
韩愈事迹的作文素材韩愈事迹的作文素材篇1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
他既立业又立言,大力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功绩光耀千古。
这个人就是韩愈。
● 作家档案韩愈:768年—824年字号:字退之;因郡望昌黎,故他又自称昌黎人,世称韩昌黎。
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籍贯: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时代:唐代仕途: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
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作品:《韩昌黎文集》。
其中有议论文,如《原道》、《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等;传记文学,如《柳子厚墓志铭》等;赠序,如《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等;诗歌,如《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左迁蓝关示侄孙湘》、《早春》等。
名望: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
其诗对宋诗影响极大,与孟郊等人被称为“韩孟诗派”。
二、成名缘由▲ 贡献概述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在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
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在文学上,韩愈反对骈体文,提倡散体文,主张文以载道,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人。
古文家李翱、皇甫湜及著名诗人张籍、王建、贾岛、李贺均出其门下或受其提掖。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大语文拓展:韩愈 全国通用 (共11张PPT)
韩愈生平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生平
※勇夺三军之帅
镇州兵变,杀害节度使田弘正,推 举王廷凑自称节度使。 韩愈只身赴镇州,说服王廷凑和士 兵,不再造反。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生平
※忠犯人主之怒
●佛教寺庙占据大量土地;
●僧尼不从事生产,影响征兵、徭役、 农业生产;
●人们迷信佛教,甚至用残害身体的方 式表达对佛教的痴迷。
《谏迎佛骨表》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 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
……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 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 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 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 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上天鉴临,臣不怨悔。
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 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 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 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
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 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 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 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 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韩愈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
韩愈简介
韩愈(768 - 824)
●字退之,唐代文学家
●古文运动的领袖,提出“复兴儒 学”、“文以载道”的主张
●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苏辙 (zhé)、苏洵(xún)、曾巩合称为 “唐宋散文八大家”
●代表作:《山石》《师说》《原道》 《马说》《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课件
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 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 《赴江陵途中作》“平生企仁义,所学为周 孔”。 《答陈生书》“仁义存乎内,彼圣贤者能推 而广之。” 《答李翊书》“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 书之源”。 《原道》“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 也。”
• 既强调“游于《诗》《书》之源”, 又要博览百家之言。
《答侯继书》:“仆少好学问,自 《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 而不求,得而不观者。”
《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 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 年。”
第十八讲 韩愈古文理论
四、“不平则鸣”——创作的动因
《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 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 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 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 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 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 乎!”
第十八讲 韩愈古文理论
• 韩愈此论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 说的继承与发挥,为那些抒发不平、 表现对现实抗争的作品的产生打出 了理论旗帜。其后,欧阳修的“诗 穷而后工”、李贽“不愤不作”均 一脉相承。
《不答惟李其秀辞才之书好》,“好愈其之道所焉志耳于”古。者,
第十八讲 韩愈古文理论
• 韩愈所谓的“道”是儒家尧舜孔孟 之道。
《原道》:“吾所谓道也,非向所 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 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 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 得其传焉。”
第十八讲 韩愈古文理论
• “不平”是广义的,既包括遭受压抑、 排挤、打击、迫害等的不平,也包括 “道”之不行,“意”之不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韩愈本课意义韩愈是唐代杰出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不平则鸣”“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的很多作品都被选入了初中语文教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被选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和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被选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本课重难点1.通过佛骨事件,理解韩愈忠勇的品质。
2.赏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体会韩愈笔下的早春景色。
3.赏析《马说》(节选),体会韩愈怀才不遇的悲愤。
本课推荐1.书目推荐:《阅读韩愈》,阎琦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2.视频推荐:《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韩愈》,康震主讲。
2324岁792年28岁796年A35岁803年49岁817年51岁819年56岁824年韩愈(768 年—824 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提出“复兴儒学”的思想主张和“不平则鸣”“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
他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zhé)、苏洵(xún )、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并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代表作: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散文《马说》《师说》。
A 《马说》约作于 795 年至 800 年之间,此处的 796 年为笔者推测。
简 介第四次参加科举考试,登进士第。
第三次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未中,作《马说》。
作《论佛骨表》,惹怒唐宪宗,被贬潮州刺史。
忠言直谏却遭人陷害,被贬为阳山县令。
披挂上阵,凭一封劝降信,便将叛军主帅缴械投降。
病逝于家中,后葬于河阳,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
饿!唉,好马真难找啊!明明是你不识货!我就是千里马呀!好马真的难找吗?好马要到哪里去找呢?让我们一起去《马说》中寻找答案吧!4知识链接惹祸上身的佛骨韩愈在晚年经历了一次大变故。
因为给唐宪宗写了一封《论佛骨表》的奏章,他被贬到偏远的广东潮州。
“佛骨”是什么?韩愈到底说了什么惹怒了皇帝呢?陕西凤翔的法门寺里有一座宝塔,塔里供奉着一根骨头,据说是释迦牟尼佛祖留下来的一节手指骨,这就是韩愈说的“佛骨”。
唐宪宗晚年迷信佛法,有人对他说,要是能把佛骨迎到皇宫里来,让皇帝大臣们都来参拜,就能够求得风调雨顺。
于是唐宪宗特地派了三十人的队伍到法门寺把佛骨接到长安。
许多人千方百计想得到观看佛骨的机会,有钱的就到佛骨面前捐了香火钱;没钱的,就用香火在头顶、手臂上烫几个香疤,表示对佛骨的尊敬和崇拜。
可韩愈跟别人不一样,他向来是不信佛的,更重要的是,他对这样铺张浪费地迎接佛骨的做法很不满意,就给唐宪宗上了一道奏章反对“迎佛骨”,并在奏章里说了许多“历史上凡是信佛的王朝,寿命都不长”等不吉利的话。
唐宪宗非常生气,要处死韩愈,大臣们纷纷给韩愈求情,唐宪宗只好饶韩愈不死,把他贬到潮州去了。
在去潮州的路上,韩愈写了一首诗,叫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虽然遭遇了被贬官的命运,但韩愈为国家出力的决心并没有改变。
读了56这首诗,你是不是也被他的坚定信念感动了呢?(一)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你留心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吗?温暖的春风,细细的春雨,使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新的生机。
下面的这首诗是韩愈对初春时节景色的描写。
读一读,看看这是你熟悉的春天吗?早春呈A 水部张十八员外B〔唐〕韩愈天街 C 小雨润如酥 D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E 。
A 呈(chéng ):恭敬地送给。
B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作者的朋友。
C 天街:洛阳城里的定鼎(dǐng )门大街。
D 酥:奶油、酥油。
这里是形容春雨的滋润。
E 皇都:指洛阳城,唐代的东都。
每课金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作品赏析课堂作业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韩愈(3333333) 酥( )3333333唐代文学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
3.找出诗句中的一处比喻,并说明使用比喻的好处。
4.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赏析这是一首清新自然的小诗,写的是初春时的小雨和雨中新生的小草。
春雨洗去了街市的尘土和浮躁,不仅滋润了土地,也如一股甘泉流入了人们的心田。
刚钻出泥土的小草稀稀疏疏的,远看是一片朦朦胧胧的淡绿,走近却看不清有什么颜色了。
在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由衷地赞美了早春时节的景色,说它完全胜过了处处柳树低垂的晚春景象。
其实早春、晚春都有各自的美好之处,作者并不是想评判究竟哪个时节最美,他是在抒发自己那一种热爱新生命、向往新鲜活力的心情。
(二)《马说》是《韩愈文选》中《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题目是后人所加。
此文作于公元795 年至公元800 年之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78志,多次上书,却未被采纳,不禁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马说(节选)〔唐〕韩愈世有伯乐A ,然后有千里马B 。
千里马常有,而C 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 名马 D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E ,骈死于槽枥之间 F ,不以千里称也 G 。
A 伯乐:本名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 )马。
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B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
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C 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D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
故:因此。
虽:即使。
名:名贵的。
E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
祇:只是。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F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G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
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
以:用。
称:出名。
课堂作业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祇() 骈() 槽枥()( )333333333333333333333 33333332. 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句子是:。
3.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唐代文学4.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的理解?赏析这篇文章以马为喻,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境。
韩愈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朝廷政治黑暗,奸佞(jiān nìng)当权,有才之士不受重视,韩愈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写下《马说》,表达了自己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重视人才的强烈愤慨以及内心苦闷、抑郁的悲凉心情。
汉字大变脸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甲骨文的“男”字,表示田野,庄稼地,表示体力,合起来表示种地的劳力。
9拓展阅读“东都”洛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这句对早春的描写可谓是家喻户晓,那你知道天街是哪里吗?天街指的是洛阳城里的定鼎门大街。
洛阳(今河南洛阳)是唐朝的东都,也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是隋朝后期兴起的大都市,是当时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城市。
它位于我国唐代统治的中心地带,又有大运河经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在隋唐两朝,洛阳的政治地位也迅速上升,成为国家的“东都”。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洛阳最美丽的风景莫过于城中千姿百态的牡丹。
牡丹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关于它,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呢!传说武则天做皇帝时,洛阳城曾下过一场大雪。
武则天带着宫女和随从出来赏雪,看着这一片粉妆玉砌的世界,非常高兴。
这时,武则天突发奇想:“白茫茫的大雪虽然好看,但毕竟有些单调,如果能有一些花就好了!”可是这么冷的冬天,哪里有花会开呢?刚刚当上皇帝的武则天很骄傲,竟然给百花仙子们下了一道诏书,命令她们第二天早上全部开花。
百花仙子们慌了神,连夜召开会议。
胆小的仙子们不敢招惹武则天,都同意第二天开花。
只有倔强的牡丹仙子站出来说:“武则天也太霸道了!她本领再大,也只是人间的皇帝,管不到我们天上的事。
我明天偏不开花,看她能把我怎样?”第二天武则天来到花园一看,果然百花齐放,煞是好看。
她正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白雪中的花园,突然发现牡丹园仍然是光秃秃的一片。
武则天顿时怒火中烧,破口大骂:“好个牡丹,竟敢违抗我的命令,立即把它们烧光!”随从们在牡丹园点起了大火,牡丹花枝不一会儿就被烧成了灰。
牡丹仙子在天上看见这一切,十分心痛。
没想到武则天还是不解气,命令侍卫们把牡丹花根也通通挖出来,扔到洛阳城外的山上,想让它们从此消失。
可不服输的牡丹仙011★学习资源★唐代文学子咽不下这口气,她让这些牡丹花在洛阳的荒郊野岭扎下根来,开得又多又好,人见人爱。
洛阳城里的居民都来欣赏,还把它们挖出来,带回家里种植。
渐渐地,洛阳成了一座牡丹之城,家家都盛开着美丽的牡丹,而牡丹花也成了这座城市的象征。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