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发展的规律

合集下载

民族发展的规律

民族发展的规律
3.历史积淀和凝铸形成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特征,民族意识的 精华,是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 量,维系民族生存,支撑民族发展,激发民族活力, 激励民族进步。
第九页,共35页
(二)民族发展的基本内容 民族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民族性的发展,包括民族人口的增长和 族体规模的扩大;民族特点的形成 和稳定。 二是民族社会性的发展,包括民族的经
, 具 体 民 族 由 于 其 内 在 矛 盾 的 非
均 衡 性
跃 性 发 展 , 是 在 社 会 历 史 发 展 总 进 程 制
第二十八页,共35页
实现了跳跃发展的民族
在我国民主改革前,仍保留着原始公有制残余 形态的民族有:
独龙族 怒族 佤族 傈僳族 布朗族 德昂族 景颇族 基诺族 鄂伦春族 鄂温克族 黎族 等
6、社会环境与民族发展
国家政权性质、政治、法律和社会制度对民族 发展也起重要作用。民主制度能够促进民族发 展,专制制度直接制约民族发展。
第十九页,共35页
小结: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
民族 属性
科文、思政、 心意、身体
民族 素质
内部
自然、社会、生物
民族 结构
经济、政治、文 化、意识、家庭
、人口
民族关系
外部
第十一页,共35页
3、民族的经济发展
民族经济发展:主要指民族生计方式的演 变、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生活质量的优 化 。民族经济是民族其他方面发展的前 提和基础,生产力状况是民族发展程度根 本性标志。
4、民族的政治发展
民族政治发展:主要指民族政治意识的觉 醒和民族权利的实现程度,政治民主是民 族成熟的标志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

民族理论常识

民族理论常识
①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历史时空不尽相同,最终形成民族体的渊源和方式也不尽相同;
②在历史和现实中,生产方式也各有特点;
③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表现出中华各民族异彩纷呈的多样性;
④在信仰方面和精神世界,各民族也是千差万别。
7.我国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的原因:
①在我国,由于多民族和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民族问题在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仍然存在。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
一。"
②民族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
8.当代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
①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交织:
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属性,决定了民族问题往往是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的。现阶段我国各民族间的发展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②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交织:
社会主义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
0."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
①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包括少数民族经济在内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政治基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
第三,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增多。
第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
第五,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意义:
①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准确把握现阶段中国民族关系的状况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
1
2."中华民族的内涵:

民族发展基本规律

民族发展基本规律

民族发展基本规律
1.民族发展的一般过程
民族发展一般将经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等基本发展阶段。

因此,社会和民族发展,表现为两个平行的过程,后者受前者的制约。

单一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殊途同归。

2.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
各民族的发展过程多种多样,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即民族的常态发展、异态发展和跳跃式发展。

3.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
在民族发展中,发展机制不断完善,使其充满内部活力和生机,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向前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

具体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有所不同。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理论第三章民族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理论第三章民族发展

第三节 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
民族结构(经、政、文、意、家庭人口) 内因 民族素质(科•文、思•政、心•意、人•身) 民族属性(自然、社会、生物)
条件
民族关系 外因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环境
社会环境
第四节 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一般过程 1、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 2、单一民族国家中 3、多民族国家中 二、基本模式 1、常态发展 2、异态发展 3、向前跳跃发展 三、基本趋势 1、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趋向 2、社会主义社会的两个趋向
第五节
民族消亡的条件和一般规律
一、民族同化及其特点 1、民族同化 2、分类:自然同化 强迫同化 3、特点: 是一个过程 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并存 向较高经济和文明接近 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 是民族过程中的局部想象
二、民族分化与组合 1、民族分化(同源异流) 甲 乙+丙 2、民族组合(异源同流) 甲+乙 丙 三、民族融合及特点 1、概念:131页 2、特点: 是个长期的过程 是个缓慢的过程 是个自然的过程 是民族发展与民族接近过程统一的结果 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完成
三、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 即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 封建主义民族的形成 资本主义民族的形成 社会主义民族的形成
第二节 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和内容
一、基本动因(动力和因素) 1、社会生产力发展——根本动因 2、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又一动因 3、 内因与外因 纵向:原 奴 封 资 社(质变) 横向: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经济、政治、文化、 人口等民族特征方面的发展。(量变) 二、主要内容 1、商品经济发展 2、民主政治发展 3、文化交流与交融 4、交往通婚
第三章民Biblioteka 发展论民族发展(广义):是指民族过程,指民 族形成发展中的各种曲折直至民族消亡的 阶段。 民族发展(狭义):指与民族产生、民族 发展、民族消亡相对应、相并列的阶段。 多数情况下是狭义的民族发展。

民族发展规律习题与答案

民族发展规律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民族发展的规律习题一、单项选择1.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是:A.氏族B.胞族C.部落D.民族2.民族形成的外在条件是:A.战争、暴力冲突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私有制的出现D.产品交换的发展3.民族形成的时间是:A.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时B.人类产生时C.原始社会初期D.奴隶社会末期封建社会初期4.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是的分离..A.城市和乡村B.农业和手工业C.畜牧部落和其他部落D.商人阶级和其他阶级5.人类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发展序列是:A.氏族-部落-民族B.胞族-氏族-民族C.胞族-部落-民族D.部落-胞族-民族6.是与民族最近似的人们共同体..A.氏族B.胞族C.部落D.部落联盟7.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A.从氏族发展成民族B.从部落发展成民族C.从胞族发展成民族D.从部落联盟发展成民族8.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下列哪些民族属于异源同流A.苗族B.回族C.瑶族D.畲族9.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阶级斗争C.民族精神D.经济发展10.下列实体中哪些不属于人们共同体的发展序列A.氏族B.部落C.种族D.民族11.下列人们共同体中哪个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A.氏族B.部落C.民族D.种族12.人类社会最初的民族是何时产生的A.原始社会蒙昧时代高级阶段B.原始社会末期到阶级社会确立时期C.阶级社会确立以后D.资本主义上升时期13.下列民族中哪个是民族发展过程中通过典型的民族分化和组合形成的A.藏族B.蒙古族C.日本大和民族D.美国美利坚民族14.下列社会现象中最先消亡的是:A.阶级消亡B.国家消亡C.民族消亡D.家庭消亡15.民族与氏族的根本区别是:A.经济关系B.血缘关系C.地域关系D.利益关系16.从民族的自然属性看;民族的发展是:A.民族的特征发展或民族性的发展B.民族的社会发展或社会性的发展C.民族人的发展或人口生产的发展D.民族的物质发展17.在民族发展中;下列哪个属于民族发展的内因A.民族属性B.民族关系C.自然环境D.社会环境18.民族在其自身的发展和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性;接受别的民族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是:A.民族组合B.民族分化C.民族同化D.民族融合19.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最终导致民族特征、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的完全消失的社会现象是:A.民族组合B.民族分化C.民族同化D.民族融合20.在民族发展中;下列哪个属于民族发展的外因A.民族属性B.民族关系C.民族结构D.民族素质21.民族结构的核心要素是:A.人口结构B.经济结构C.政治结构D.文化结构22.世界各民族经过发展;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的现象自行消失;这当属于:A.民族组合B.民族消亡C.民族同化D.民族融合23.在民族发展中;下列表述中哪一个和民族属性无关A.民族的发展既是社会的发展.又是自身的发展B.民族的发展既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又是精神生产的发展C.民族的发展是民族自身人口生产的发展D.良好的民族交往是民族加快发展的动因之一二、多项选择1. 以血缘为纽带的是:A.氏族B.部落C.胞族D.民族2. 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是: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私有制的出现C.产品交换的发展D.军事冲突3. 关于民族发展;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民族内部结构的优化过程B.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过程C.不断实现民族的自身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人的发展的过程D.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4. 原始社会末期三个重要的过渡是:A.野蛮向文明的过渡B.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C.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D.民族向国家的过渡5.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民族形成的典型途径是:A.易洛魁人式的途径B.罗马人式的途径C.德意志人式的途径D.希腊人式的途径6.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有: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阶级斗争C.民族精神D.人口发展7.民族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A.经济发展B.政治发展C.文化发展D.人口发展8.下列人们共同体中哪些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A.氏族B.部落C.部落联盟D.民族9.下列关于民族与氏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民族以地缘关系为纽带B.氏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民族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D.氏族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10.民族素质包括:A.科学文化素质B.思想政治素质C.心理意识素质D.身体素质11.下列属于影响民族发展的外部因素是:A.民族属性B.民族结构C.民族关系D.自然环境12.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的趋势是:A.问题越来越多B.矛盾越来越尖锐C.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D.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共同性因素日益增多13.通过下列哪种途径可以实现民族的消亡A.民族同化B.民族分化C.民族融合D.民族组合14.下列属于民族同化的特点是:A.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B.民族同化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存C.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D.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现象15.下列属于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是:A.常态发展B.异态发展C.跳跃式发展D.飞跃式发展16.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和的区别是:A.发生的时间不同B.发生的范围不同C.发生的结果不同D.实现的途径不同17.下列属于民族发展的社会环境是:A.民族社会的阶级阶层构成及其关系B.国家政权的性质C.社会政治和法律制度及其建设D.社会伦理18.下列属于民族融合的特点是:A.民族融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B.民族融合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C.民族融合将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D.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辨证统一的结果19.下列属于民族异态发展的表现是:A.民族发展极度缓慢B.民族发展停滞C.民族出现暂时倒退D.民族协调快速发展三、辨析题1.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阶级斗争..2.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3.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都是民族消亡的途径;所以二者并无实质性区别..四、简答题1.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2.民族同化的特点是什么3.民族融合的特点是什么4.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区别是什么五、案例分析题回族是目前中国分布最广的..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和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中亚的伊斯兰教徒的特称大批迁入中国;以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为主;后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请用你所学的民族形成的基本规律来解释上述现象..六、论述题1.举例说明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2.如何正确理解民族同化问题答案一、单项选择1.D 2.A 3.A 4.A 5.A 6.D 7.B 8. B 9.A10.C11.C 12.B 13.D 14.A 15.C 16.A 17.A 18.C 19.D20.B21.B 22.B 23.D二、多项选择1.ABC 2.ABC 3.ABCD 4.ABC 5.BCD 6.ABC 7.ABCD 8.ABC 9.AB 10.ABCD 11.CD 12.CD 13.ABC 14.ABCD 15.ABC 16.ABCD17.ABCD 18.ABCD 19.ABC三、辨析题每题7分1.答案:错误..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只是影响民族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它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民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量的积累和扩大的决定因素;也是民族发展的质的转变的决定因素..此外;在民族发展过程中;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因..2.答案:正确..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从部落发展成的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共同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和必然形式;也是一个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部落内部的血缘联系逐步削弱;地域、财产因素逐渐加强;血缘溶合、语言交融、地域联片扩大、经济交换交流加强、心理因素包容过程加速进行;从而最终导致了以地域关系为基础;具有语言、心理、地域、经济等方面共同特征的民族的产生..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是从部落发展而来的..3.答案:错误..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都是民族消亡的途径是正确的;但是;二者有本质区别..民族同化不同于民族融合..因为它们:1发生的时间不同:民族同化在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发着民族同化现象;而民族融合则是人类社会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2发生的范围不同:民族同化是一个局部现象..它是个别民族单方面的变化..而民族融合是全世界一切民族范围的变化..3发生的结果不同:民族同化的结果是个别民族的消失;民族数量的相对减少;而民族现象依然存在;民族融合则是人类的民族差别、民族界限的消失..民族作为客观实体的自然消失;出现新的人类统一体..4实现的途径不同:民族同化有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两种形式;而民族融合不是凭借暴力和特权的人为结果;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四、简答题1.答案:1民族发展的趋势可以分为总趋势和某一历史阶段的趋势..2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民族发展中;一方面是民族趋同的趋势;另一方面是民族性增强的趋势..3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发展中;出现了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的趋向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性日益增多的趋向..2.答案:1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民族同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民族同化中人为和自然因素并存..强迫同化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同化是在一定条件下自然发生的现象;是自然的社会历史过程..3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自然同化中的同化主体一定比被同化民族的发展程度高;其中经济力量、文化水平起决定性的作用..4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如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5民族同化是民族过程的局部现象..3.答案:1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民族融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民族融合不是突然发生和完成的;是由量变到质变、总体量变和部分质变;逐渐发展的历史过程..这种量变的积累是个缓慢的过程;是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相适应的..3民族融合是一个自然过程..4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辩证统一..4.答案:1民族融合不同于民族同化..它们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范围、发生的结果上不同;实现的途径上也有所不同..2民族同化在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它是个别民族的单方面的变化;结果只是个别的民族消失;民族数量的相对减少;而民族现象依然存在..3民族融合是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实现的;是全世界一切民族范围的变化;其结果是人类的民族差别、民族界限的消失..民族作为客观实体自然消失;出现新的人类统一体..4民族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特权进行的..民族融合不是凭借暴力和特权的人为结果;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5民族融合因素的出现并不等于民族融合..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是民族同化..五、案例分析题答案: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规律属于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过程表现为“”、“”等具体形式..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过无数次的民族分化.同化、组合..1分有的民族源头相同;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最后发展成不同的民族..如一般认为苗、瑶、畲等民族的形成是“”的结果..有的民族则是在历史的某一时时刻;从某些民族中分脱出来;融合其它民族因素;发展成为一个新民族;如回族的形成就是这种情况..本案例所列举的回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说是“异源同流”..回族的产生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因素;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民族..六、论述题1.答案: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从部落发展成的民族和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共同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和必然形式;也是一个逐渐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部落内部的血缘联系逐步削弱;地域、财产因素逐渐加强;血缘溶合、语言交融、地域联片扩大、经济交换交流加强.心理因素包容过程加速进行;从而最终导致了以地域关系为基础;具有语言、心理、地域;经济等方面共同特征的民族产生..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是从部落发展而来的..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规律属于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过程表现为“”、“”等具体形式..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过无数次的民族分化、同化、组合..有的民族源头相同;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最后发展成不同的民族..如一般认为苗、瑶、畲等民族的形成是“”的结果..有的民族则是在历史的某一时刻;从某些民族中分离出来;溶合其它民族因素;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如回族的形成就是这种情况..2.答案:民族同化;就是指民族在交往过程中;丧失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民族同化现象是存在于民族发展整个过程的现象;只是不同时期的性质不同..历史上发生过民族同化现象;当今世界也存在民族同化现象;将来也还会发生民族同类化现象..同族同化有两种类型:一是民族强迫同化;就是指丧失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的变化过程;是用强制手段;即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二是民族自然同化;它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相处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相互影响下;一方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自己民族的特征而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现象;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具体如下:1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2民族同化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存..3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4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因此民族特征的消失标志着民族同化的完成..5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现象..。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绪论一、中国民族概况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汉族人口有11.3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59%;其余55个民族共1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41%。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千万以上的有:壮族和满族2个民族;人口在千万以下、百万以上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16个民族;人口在百万以下,十万以上的有:傈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仡佬、撒拉、毛南、锡伯等17个民族;人口在十万人以下、一万人以上的有:布朗、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基诺等13个民族;人口在一万人以下、五千人以上的有:独龙、鄂伦春、门巴等3个民族;人口在五千人以下的有:高山、塔塔尔、赫哲、珞巴等4个民族。

少数民族的经济类型:有比较发达的封建农业经济;有一定的资本主义产业活动;有主要从事渔业经济的;有的从事原始狩猎经济的;有主要从事畜牧业的;有的民族虽然已过渡到接近汉区的农业经济类型,但仍沿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原始生产方法;从事渔猎采集的民族。

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封建地主所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还有部分资本主义所有制经济成分;封建农奴制;奴隶制;原始公社制残余。

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制度:地主封建制度的保甲制度;世袭封建王公统治的盟旗制度;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支制度;山官制度、千百户制度、头人制度、土司制度。

文化生活:语言种类较多,约80种左右;22个民族使用着28种文字;语言,大体可分为5个语系、10个语族、15个语支。

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萨满教、万物有灵和多神信仰、祖先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

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我国自远古至今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初步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一般规律

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一般规律

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一般规律
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一般规律有:
一、民族产生规律:
1、民族产生的基础是民族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建立在民族共同意识的基础上;
2、民族共同意识的形成源于民族共同特征的形成,民族共同特征的形成是民族共同体的结果;
3、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需要民族共同性的基础,民族共同性的基础是民族共同历史的基础。

二、民族发展规律:
1、民族发展的基础是民族共同文化,民族共同文化是民族共同体的结果;
2、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需要民族共同历史的基础,民族共同历史的基础是民族共同特征的形成;
3、民族共同特征的形成需要民族共同意识的基础,民族共同意识的基础是民族共同性的基础。

三、民族消亡规律:
1、民族消亡的基础是民族共同性的缺失,民族共同性的缺失是民族共同意识的缺失;
2、民族共同意识的缺失是民族共同特征的缺失,民族共同特征的缺失是民族共同文化的缺失;
3、民族共同文化的缺失是民族共同历史的缺失,民族共同历史的缺失是民族共同体的缺失。

民族理论_精品文档

民族理论_精品文档

民族理论绪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富有生命力的理论,也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揭示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本质、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和途径,指明了民族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向,只因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走向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揭示了民族之间关系的实质及其对民族发展的重要影响,解释了民族发展的规律和基本条件,指明了民族发展的正确方向。

总之,其是争取民族解放、促进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的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民族理论的基本特点:科学性、实践性、继承性、创新性。

第1章民族的一般特征民族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的定义: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的基本特征(构成的6要素):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

民族识别的依据:民族特征是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民族源流十民族识别的重要历史依据;民族医院时民族识别的重要依据;实行相近和就近认同。

第2章民族发展的规律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1、社会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2、三次社会大分工相继发生是民族形成的重要条件;3、国家的产生为一些多民族国家大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同源异流、异源同流。

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阶级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

民族发展的基本内容:1、民族的经济发展;2、民族的政治发展;3、民族的文化发展;4、民族文化的发展;5、民族的人口发展。

民族同化:之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的民族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第二章 民族形成的规律与中华各民族的的形成和演化

第二章 民族形成的规律与中华各民族的的形成和演化
进入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力有长足进步, 进入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力有长足进步,开始出现 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从而萌发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经 。,从而萌发并逐渐形成了 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从而萌发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经 济文化类型,新的生产方式要求人们稳定的定居下来,与出 济文化类型,新的生产方式要求人们稳定的定居下来, 现了氏族和部落。 现了氏族和部落。 氏族和部落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 织和人们共同体形式,他的出现取代了不稳定、 织和人们共同体形式,他的出现取代了不稳定、不巩固 的原始群
两次社会大分工对最初民族的形成的决定性意义就在 于促进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的产生和发展, 于促进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最初 民族形成的经济基础。如农牧分离后, 民族形成的经济基础。如农牧分离后,一部分部落在有利 自然和地理条件中,逐渐定居,开始“以农为本” 的自然和地理条件中,逐渐定居,开始“以农为本”的生活 一部分,则在其占有广阔的草原环境下,以畜牧业为主, 一部分,则在其占有广阔的草原环境下,以畜牧业为主, 开始“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开始“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最终导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 民族类型:最初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 民族类型:最初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
返回章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 在部落联盟永久化的过程中,原来属不同活动区域的 在部落联盟永久化的过程中, 部族,随着生产交换的发展以及对外作战的需要, 部族,随着生产交换的发展以及对外作战的需要,连 成一片,从而为民族共同地域奠定了基础。 成一片,从而为民族共同地域奠定了基础。 • 原来就基本相近的各部落方言则在部落联盟成员联系 与交往扩大的基础上得以沟通融汇,逐步统一, 与交往扩大的基础上得以沟通融汇,逐步统一,从而 为民族共同语言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为民族共同语言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 而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出现后,扩大了交往的范围, 而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出现后,扩大了交往的范围, 增强了部落联盟内部成员之间的经济联系, 增强了部落联盟内部成员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同氏族 和部落的生产生活方式得以形成, 和部落的生产生活方式得以形成,并形成了共同的经 济利益,从而彻底摧毁了各个部落封闭的经济状况, 济利益,从而彻底摧毁了各个部落封闭的经济状况, 为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为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 以共同地域为前提,经济生活为基础,语言为工具, 以共同地域为前提,经济生活为基础,语言为工具, 各部落间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也得以交流, 各部落间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也得以交流,并 在交流中互相影响、吸收、渗透,从而形成民族的共 在交流中互相影响、吸收、渗透, 同历史文化。 同历史文化。这种历史文化又强烈地反映和表现了形 成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共同心理素质。 成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共同心理素质。

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

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

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在探讨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时,我们首先需要从宏观的历史视角来思考。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观照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和规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中的特殊规律进行全面评估,并从简到繁地探讨这一主题,以便能更深入地理解。

1. 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这种多样性体现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经济模式、社会结构等方面。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我国的封建社会、欧洲的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等,都是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殊规律。

2. 历史发展的相似性尽管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呈现出多样性,但也存在着一些相似性。

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都经历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变革、文化传承等共同的历史进程。

这种相似性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

3. 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影响因素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因素都对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城市发展的影响、政治制度对社会秩序和发展的影响、文化传统对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影响等。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是复杂而多样的。

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和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

历史发展也受到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使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发展中产生了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情况。

我们需要以开放的视角去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既要看到其多样性,也要把握其相似性,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总结回顾通过对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发展中存在着多样性和相似性,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促进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中华民族文化主流发展规律_概述说明

中华民族文化主流发展规律_概述说明

中华民族文化主流发展规律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根基。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主流发展规律也经历了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和概述中华民族文化主流发展规律,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背景、因素以及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介绍。

首先,第二部分将介绍中华民族文化主流发展规律的背景,包括历史沿革、社会变迁以及政治因素等方面。

接着,第三部分将深入探讨其中一个重要规律:文化传承与创新。

该部分将涵盖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与融合发展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等内容。

第四部分将聚焦于多样性与统一性,探讨地域差异与共通性特点、多元文化间相互影响和融合、以及统一性价值观和认同构建等问题。

最后,第五部分将着重讨论文化振兴与国家崛起的规律,包括文化自信心理、全球影响力的提升以及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1.3 目的通过对中华民族文化主流发展规律的概述和说明,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同时,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规律背后的背景和因素,探讨其对中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最终,希望能够提高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并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中华民族实现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2. 中华民族文化主流发展规律的背景:2.1 历史沿革: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承。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形成国家和统一民族的地区之一,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替和社会变革。

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文化逐渐形成并积淀出独特的特点。

从先秦时期开始,诸子百家各具特色地发展起来,儒、道、墨、法等不同学派形成了多元而又统一的思想体系。

随后,中国迎来了秦汉时代的统一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并在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中继续发展。

2.2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中华民族文化主流发展规律背景中重要的方面。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结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都经历了巨大转变。

第三章 民族发展

第三章 民族发展

• • • • • • •
三、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 1.民族发展的一般过程 2.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 (1)民族的常态发展 (2)民族的一台发展 (3)民族的跳跃式发展 3.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 一、民族同化及其特点 • 1.民族同化 • 民族同化,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 中,市区自己民族的特征,接收别的民族的特征, 变成别的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 民族同化的主体是指同化别的民族的民族,客体 是被同化的民族。
2.民族形成的一般时间和过程
• 在原始社会末期发生的人员流动杂居、部落间融合和血缘 混合的基础上,经过长期交往、广泛接触的过程,原来属 于不同部落的人们,逐步具备了共同地域、共同生产方式、 共同语言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等特征而形成的以地缘关 系为基础的民族了。
二、民族形成的基本规律
• 1.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 人类社会人民共同体的发展有其序列,即氏族— 族胞—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 2.民族形成的基本途径 •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的过程,恩格斯曾在《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指出具有典型意义 的三种途径,即民族形成具体过程的希腊人、罗 马人、德意志人式的途径。
第三章 民族发展
• 第一节 民族的产生 • 第二节 民族的发展 •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第一节 民族的产生
•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 民族不是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 的一定历史的阶段才形成的。 •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一 个必然结果。一般来说,民族这种共同体是在原 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 的产物。
• 3.民族同化的特点 • 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现象,有它自 身的一些特点。

民族发展的规律

民族发展的规律

02
民族发展的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的影响
80%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分布状况 对民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拥有 丰富自然资源的民族往往能够获 得更好的发展条件。
100%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的特点会影响民族的经 济活动、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 地理位置和地势条件等都会对民 族发展产生影响。
80%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如温度、降水等对民族 发展也有一定影响,适宜的气候 条件有助于农业生产和人口繁衍 。
政治因素的影响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决定了民族的政治地位和发展空间,稳定 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制度有助于民族的政治参与和发 展。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是民族发展的重要保障,合理的政策法规 能够促进民族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进步。
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包括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和谐等方 面,良好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前提。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 一定矛盾,需要各民族在发展 中寻求平衡。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有 助于促进民族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05
促进民族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政策层面的支持与引导
制定有利于民族发展的政策
政府应制定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税收、投资、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 策,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全球化可能对民族认同和主权 带来一定冲击,需要各民族在 维护自身特色的同时,寻求共 同发展。
科技进步对民族发展的影响
01
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为民族发展 提供了强大动力。
02
科技发展促进了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有助于民族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03
科技革新对民族传统产业带来冲击,需要各民族积 极应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民族形成、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及我国民族地区的基本特点

民族形成、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及我国民族地区的基本特点

1、民族形成、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2、我国民族地区的基本特点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现阶段,我国各民族都处在重要的发展期。

民族的产生民族不是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形成的。

民族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时间:民族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进入阶级社会时。

部落联盟的成员生活在一起,渐渐有了共同的习俗、语言、祭祀等,形成了最初的民族。

民族产生的一般规律:从部落发展成民族(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原生形态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民族产生的特殊规律: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次生形态民族形成的规律)民族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本质上是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

历史积淀和凝铸形成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

民族发展包括民族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等。

发展规律:民族的常态发展,民族发展的一般过程: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

壮族。

民族的异态发展,一是民族发展极度缓慢,长期滞留在某个社会形态中,迟迟未能向下一个社会形态过渡。

二是民族发展出现族体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失衡。

契丹族。

民族的跳跃性和跨越式发展,是在社会历史发展总进程制约下,具体民族由于其内在矛盾的非均衡性和外部条件的压力所驱动而引起的跨越历史发展的一个或几个阶段,直接进入某一高级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态势。

独龙族(原始公有制残余形态的民族),凉山彝族(完整的奴隶制形态的民族),西藏藏族(封建农奴制或封建领主制形态的民族)等民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民族,一越跨千年。

资本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两个历史趋向:第一个趋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

二民族发展的规律

二民族发展的规律

民族发展常态举例——壮族
• 壮族历史悠久,早在旧、新石器时代,壮族先民们就在今 之壮族地区这片土地上,使用各种石器工具,过着共同劳动, 共同消费的原始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创造了石器时代的 原始文化。 • 秦以前,壮族地区属徼外之地,部分地区属楚国。其社会 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 •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王朝统一岭南地区,设置 桂林、南海、象三郡。而今之壮族地区大部分属桂林郡统辖, 一部分属南海、象郡所辖。自此,壮族地区开始处于中央封 建王朝的统治下,成为祖国南疆领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胞族
部落
部落联盟
民族
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注意:有些民族没有经历过胞族、部落联盟阶段
二 、民族形成的基本规律
(二) 民族(次生形态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
• 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 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 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规律属于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 • 次生形态民族形成的具体形式
第一种可能,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族源,被其他民 族所吸纳。第二种可能,西辽灭亡后,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迁移到了伊朗克 尔曼地区,被完全伊斯兰化,演化为其他民族。第三种可能,金、蒙战争爆发 后,部分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在随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时,散落到了全国各地。 这几种可能虽然不同,但是都承认契丹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他们 已经被整合到了其他民族之中,永远的消失了。
四、民族消亡及其条件
民族消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 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 的现象。
五、民族消亡及其条件
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
阶级消亡
国家消亡
民族消亡
马克思认为,“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 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 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 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

3-第二章民族发展规律习题与答案

3-第二章民族发展规律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民族发展的规律习题一、单项选择1.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是:A.氏族B.胞族C.部落D.民族2.民族形成的外在条件是:A.战争、暴力冲突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私有制的出现D.产品交换的发展3.民族形成的时间是:A.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时B.人类产生时C.原始社会初期D.奴隶社会末期封建社会初期4.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是()的分离。

A.城市和乡村B.农业和手工业C.畜牧部落和其他部落D.商人阶级和其他阶级5.人类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发展序列是:A.氏族-部落-民族B.胞族-氏族-民族C.胞族-部落-民族D.部落-胞族-民族6.()是与民族最近似的人们共同体。

A.氏族B.胞族C.部落D.部落联盟7.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A.从氏族发展成民族B.从部落发展成民族C.从胞族发展成民族D.从部落联盟发展成民族8.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下列哪些民族属于异源同流?A.苗族B.回族C.瑶族D.畲族9.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阶级斗争C.民族精神D.经济发展10.下列实体中哪些不属于人们共同体的发展序列?A.氏族B.部落C.种族D.民族11.下列人们共同体中哪个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A.氏族B.部落C.民族D.种族12.人类社会最初的民族是何时产生的?A.原始社会蒙昧时代高级阶段B.原始社会末期到阶级社会确立时期C.阶级社会确立以后D.资本主义上升时期13.下列民族中哪个是民族发展过程中通过典型的民族分化和组合形成的?A.藏族B.蒙古族C.日本大和民族D.美国美利坚民族14.下列社会现象中最先消亡的是:A.阶级消亡B.国家消亡C.民族消亡D.家庭消亡15.民族与氏族的根本区别是:A.经济关系B.血缘关系C.地域关系D.利益关系16.从民族的自然属性看,民族的发展是:A.民族的特征发展(或民族性的发展)B.民族的社会发展(或社会性的发展)C.民族人的发展(或人口生产的发展)D.民族的物质发展17.在民族发展中,下列哪个属于民族发展的内因?A.民族属性B.民族关系C.自然环境D.社会环境18.民族在其自身的发展和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性,接受别的民族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是:A.民族组合B.民族分化C.民族同化D.民族融合19.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最终导致民族特征、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的完全消失的社会现象是:A.民族组合B.民族分化C.民族同化D.民族融合20.在民族发展中,下列哪个属于民族发展的外因?A.民族属性B.民族关系C.民族结构D.民族素质21.民族结构的核心要素是:A.人口结构B.经济结构C.政治结构D.文化结构22.世界各民族经过发展,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的现象自行消失,这当属于:A.民族组合B.民族消亡C.民族同化D.民族融合23.在民族发展中,下列表述中哪一个和民族属性无关?A.民族的发展既是社会的发展.又是自身的发展B.民族的发展既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又是精神生产的发展C.民族的发展是民族自身(人口生产)的发展D.良好的民族交往是民族加快发展的动因之一二、多项选择1. 以血缘为纽带的是:A.氏族B.部落C.胞族D.民族2. 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是: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私有制的出现C.产品交换的发展D.军事冲突3. 关于民族发展,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民族内部结构的优化过程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过程不断实现民族的自身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人的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4. 原始社会末期三个重要的过渡是:A.野蛮向文明的过渡B.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C.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D.民族向国家的过渡5.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民族形成的典型途径是:A.易洛魁人式的途径B.罗马人式的途径C.德意志人式的途径D.希腊人式的途径6.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有: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阶级斗争C.民族精神D.人口发展7.民族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A.经济发展B.政治发展C.文化发展D.人口发展8.下列人们共同体中哪些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9.下列关于民族与氏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民族以地缘关系为纽带B.氏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民族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D.氏族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10.民族素质包括:A.科学文化素质B.思想政治素质C.心理意识素质D.身体素质11.下列属于影响民族发展的外部因素是:A.民族属性B.民族结构C.民族关系D.自然环境12.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的趋势是:A.问题越来越多B.矛盾越来越尖锐C.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D.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共同性因素日益增多13.通过下列哪种途径可以实现民族的消亡?A.民族同化B.民族分化C.民族融合D.民族组合14.下列属于民族同化的特点是:A.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B.民族同化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存C.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D.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现象15.下列属于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是:A.常态发展B.异态发展C.跳跃式发展D.飞跃式发展16.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和的区别是:A.发生的时间不同B.发生的范围不同C.发生的结果不同D.实现的途径不同17.下列属于民族发展的社会环境是:A.民族社会的阶级阶层构成及其关系B.国家政权的性质C.社会政治和法律制度及其建设D.社会伦理18.下列属于民族融合的特点是:A.民族融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B.民族融合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C.民族融合将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D.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辨证统一的结果19.下列属于民族异态发展的表现是:A.民族发展极度缓慢B.民族发展停滞C.民族出现暂时倒退D.民族协调快速发展三、辨析题1.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阶级斗争。

民族学理论课后问答

民族学理论课后问答

绪论1.怎样理解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民族理论这些基本概念?民族理论:是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学说,是完整地论述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民族理论:2.简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产生: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发展历程:3.学习和研究中国民族理论有何意义?①了解世界是民族之林的世界;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贵州是多民族的省份;民族学院是多民族大家庭。

②增强民族理论素养,树立正确民族观,能够正确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

③理解我国民族政策,懂得民族政策的内容和实质,做好民族工作,为民族和睦和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④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民族和民族问题科学调查研究,取得更多成果。

4.学习中国民族理论需要掌握哪些方法?①理论联系实际②历史联系现实③宏观结合微观④定性结合定量第一章民族的一般特征1.民族的一般特征是什么?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2.民族与宗教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联系:1.有些民族基本上是全民族信仰宗教2.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3.宗教对一个民族的特征有着重要影响区别:1.民族和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2.民族与宗教有各自的产生发展的规律3.中国民族识别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依据:我国的民族识别,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我国民族的实际,辨证地、科学地运用了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在工作中,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实际调查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科学研究人员和民族工作者相结合。

意义:①民族识别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正当要求和意愿,也是开展民族工作的需要。

②民族识别是落实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

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

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

在探讨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概念。

历史发展是指在一定时间跨度内,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变化的过程。

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历史发展存在着诸多差异性和复杂性,而这些差异和复杂性所蕴含的特殊规律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一、历史发展的多样性1.历史背景: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受其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经济基础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古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其历史发展受尼罗河的滋养和影响;而古希腊则因地中海文明的形成,影响并促进了其历史的独特发展。

2.文化传统: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具有独特性,这种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儒家文化和传统价值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而希腊的民主政治则构成了其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

3.政治制度: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政治制度也是影响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重要因素。

罗马帝国的崛起和覆灭,受到罗马共和国政治体制的影响,展现出了独特的历史发展规律。

二、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1.普遍规律: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指在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共性的发展规律。

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革命与改革的周期性、历史发展的曲折性等。

2.特殊规律:特殊规律是指在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中,存在着自身特有的历史发展规律。

因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等存在着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决定了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

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封建社会和中央集权制度,与欧洲封建社会的发展轨迹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三、笔者观点在我看来,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是多维度并存的,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涵盖了地理、人文、政治等多方面因素。

而要深入理解这些特殊规律,我们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和思考。

宏观上,需要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进行把握和研究,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共性。

微观上,我们需要对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思想学派、政治运动等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挖掘和总结其特殊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民族发展的规律学时:2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民族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基本动因,了解和掌握民族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及规律,使学生有能力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民族发展的过程和具体阶段,从而深入理解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和进程的差异而呈现出多样性,深入理解不同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提高客观对待和分析民族发展差距所带来的具体的现实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民族产生的过程和时间、民族发展的动因;2. 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律;3. 民族同化。

●教学难点:1. 民族形成过程的理解;2.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和的关系。

第一节民族的产生民族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了解民族的形成,就要先了解人类的产生。

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

在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人类社会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其他野蛮人中分离出来,畜牧业从农业分离。

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人类社会发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

两次大分工分别导致了一定的结果:野蛮时代中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导致了: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母权制被父权制所代替,开始出现了男子独裁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出现了最初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

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导致了: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贫富的差别;奴隶制开始成为社会制度的本质的组成部分;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有了进一步的分工。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1.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

2.外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二)民族形成的一般时间和过程1.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进入阶级社会时形成的。

2.民族形成的过程:“两大分离”和“三大过渡”“两大分离”:脑体分离;城乡分离。

“三大过渡”:野蛮向文明过渡;部落向国家过渡;氏族向民族过渡。

二、民族形成的基本规律(原生形态民族)(一)一般规律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民族形成的序列是血缘关系逐渐减弱的过程。

而有些民族没有经历过胞族、部落联盟阶段。

(二)基本途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民族形成的三种途径:希腊人式、罗马人式、德意志人式。

总之,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部落具有两重性,即人们共同体形式和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决定了从部落发展从产生了两个平行的新事物,一个是民族,一个是国家。

三、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次生形态民族)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规律属于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

“同源异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过无数次的民族分化、同化、组合。

有的民族源头相同,但在漫长的发展演进中最后形成了不同的民族。

例如,苗族、瑶族、畲族的形成就是这样。

“异源同流”:有的民族则是在历史的某一时段,从某些民族中分脱出来,融合其他民族因素,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民族。

例如,回族的形成就是这样,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到中国以后与中国当地的各民族长期交往,通婚,逐渐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

第二节民族的发展民族发展,是在民族的自身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的内部结构、整体素质、外在特征以及民族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更新、协调适应的过程,由此推动民族纵向质的演进和横向量的扩展,不断实现民族的自身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人的发展,不断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

一、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及基本内容(一)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民族是社会的民族,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民族的社会生产、分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程度。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阶级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因。

(二)民族发展的基本内容1.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是民族的其他各方面发展的前提、基础。

2.民族的政治发展民族的政治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民主政治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民族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3.民族的文化发展民族的文化发展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

4.人口发展民族的人口发展包括人口数量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民族间通婚,对民族人口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一)民族属性与民族发展民族属性包括民族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生物属性。

(二)民族结构与民族发展民族结构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意识结构。

在民族结构运动中,作为民族结构核心要素的民族经济结构,对其他各要素起推动或制约作用。

(三)民族素质与民族发展民族素质,一般包括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心理意识素质和人口的身体素质。

民族发展的最根本的内容是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优化。

民族素质的各要素中,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要素,对民族发展关系重大。

(四)民族关系与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受民族内部结构的影响和制约。

民族关系对民族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五)自然环境与民族发展自然环境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六)社会环境与民族发展民族发展不仅需要有适宜的自然地理条件,而且需要有合适的社会环境。

民族发展的社会环境,主要指民族社会的阶级阶层构成及其关系、国家政权的性质、社会政治和法律制度及其建设、政策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社会伦理等方面的状况。

三、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民族发展的一般过程民族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一般过程,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大致相对应的。

也就是说,民族发展一般经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等基本发展阶段。

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表现为两个平行的过程,后者受前者的制约。

(二)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1.民族的常态发展民族发展基本的、一般的、普遍的形式,是指民族在自己所处的自然、社会条件下,在没有外部力量大的干扰和影响下的正常发展。

2.民族的异态发展民族发展中的非常态发展,包括极度缓慢发展、停滞发展、甚至暂时倒退等类型。

3.民族的跳越式发展民族发展中的非常态发展,这种发展的总趋向是快速向前迈进。

(三)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民族发展的趋势可以分为总趋势和某一历史阶段的趋势。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民族发展中,一方面是民族趋同的趋势,另一方面是民族性增强的趋势。

在社会主义的民族发展中,出现了各民族特点长期存在、各民族充分发展的趋向和各民族共同性日益增多、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趋向。

第三节民族的消亡一、民族同化及其特点(一)民族同化的概念民族同化,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二)民族同化的类型自然同化;强迫同化二者的分界点在于是否使用强制手段,即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同化的过程。

(三)民族同化的特点1.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2.民族同化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存;3.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4.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因此民族特征的消失标志着民族同化的完成;5.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现象。

二、民族分化、组合(一)民族分化(同源异流)民族分化,是指一民族的某些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

(二)民族组合(异源同流)民族组合,是指某些民族或其中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

三、民族融合及其特点(一)民族融合的含义民族融合,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

(二)民族融合的特点1.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民族融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3.民族融合是一个自然过程;4.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辨证统一;5.民族融合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四、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区别1.发生的时间不同;2.发生的范围不同;3.发生的结果不同;4.实现的途径不同。

五、民族消亡及其条件(一)民族消亡的含义民族消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和,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二)民族消亡的条件1.由民族内部的矛盾运动所推动;2.由民族之间关系的发展所推动;3.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基础);4.社会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条件);5.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高度发展和完善(重要条件)。

(三)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全世界各民族经过一定的发展,最终走向融合、消亡。

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

作业和思考题:1. 举例说明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

2.民族发展的六个基本条件是哪些?3.请用你所掌握的民族理论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同化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