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病护理常规
腰背肌筋膜炎护理常规

腰痛病(腰背肌筋膜炎)护理常规当筋膜受到反复的微细损害,无菌性炎症等的重复刺激时,筋膜的血供明显差于肌肉而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导致筋膜挛性(纤维样变、脂肪样变等)裂隙形成,静脉淤阻、粘连,脊神经后支在穿出筋膜时受卡压及牵拉等病理改变。
一、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腰背肌筋膜炎的辨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证、风寒湿邪证、气血亏虚证三型。
其临床表现为:(一)气滞血瘀证腰背部板硬刺痛,尤以晨起为重,活动后减轻,舌暗苔少,脉涩。
(二)风寒湿邪证腰背部板滞,后颈、肩臂牵拉疼痛,伴恶寒怕冷,舌淡苔白,脉弦紧。
(三)气血亏虚证腰背部隐痛,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舌淡苔少,脉细数。
二、临证(症)施护(一)气滞血瘀证1、病室环境宜舒适、整齐、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禁止吸烟,每天定时开窗通气。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3星期,观察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和程度。
3、部分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病人因脊髓马尾神经受压损害,可致腰部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二便功能障碍。
护理上应积极做好一切生活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4、予以对病变中心点直接艾绒灸;痛甚者直接针刺华佗夹脊穴,泻法运针,其余选用肾俞、大肠俞、环跳、承山等穴;可选择环跳、承山、阴陵泉等穴,采用VB6100mg和甲钴胺0.5mg进行穴位注射。
(二)风寒湿邪证1、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风寒湿邪,忌卧水泥地、湿地,夏季避免受凉。
2、陈伤且有寒湿者,可局部或循取穴行针灸(常用的穴位如肾俞、环跳、委中、阿是穴等)或局部运用散寒除湿,舒筋止痛之中药热敷,熏洗或行药浴,还可行拔罐治疗祛湿除寒。
3、可选择环跳、秩边、承山、阴陵泉等,采用VB6100mg和甲钴胺0.5mg进行穴位注射。
(三)气血亏虚证1、卧硬板床休息,避免久坐、弯腰、劳倦过度。
2、予以对病变中心点直接艾绒灸;痛甚者直接针刺华佗夹脊穴,泻法运针,其余选用肾俞、大肠俞、环跳、承山等穴;可选择环跳、承山、阴陵泉等穴,采用VB6100mg和甲钴胺0.5mg进行穴位注射。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常规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常规腰痛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突出,从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而产生的腰腿部疼痛。
腰痛病的好发部位为L4、L5、S1等椎间盘。
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发病史、诱因、各项检查结果。
(2)评估患者疼痛部位、程度、体位等情况。
(3)评估患者腰部功能、下肢感觉和肌力及二便情况。
(4)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6)中医证型:①血瘀证。
证候:腰痛如刺,痛处固定不移,拒按。
轻症俯仰不利,重症痛剧不能转侧,或有外伤、用力史。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②寒湿证。
证候:腰部冷痛重着,得热则减,转侧不利。
遇阴雨天疼痛发作或加重,静卧时腰痛不减甚或加重。
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或沉紧。
③湿热证。
证候:腰部弛痛,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疼痛加重。
小便短赤,甚或大便结。
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④肝肾亏虚证。
证候:腰部酸软或绵绵作痛,喜揉按,遇劳则甚,卧则痛减。
腰膝软弱无力,或少腹拘急,手足不温,或五心烦热,失眠少寐,口燥咽干。
舌苔少,脉虚细弱。
偏阳虚者舌淡,脉沉弱;偏阴虚者舌红,脉弦细数。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室内安静、舒适,温度适宜,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3)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急性发作期患者,观察其疼痛部位、性质、与体位变化的关系及有无放射痛和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
②患者疼痛剧烈时,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③患者遵医嘱正确服药,疼痛剧烈者可使用蠲痹方行穴位贴敷,慎用止痛剂。
(4)患者卧硬板软垫床,离床时用腰围保护,以巩固疗效。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姿势,进行腰背肌锻炼以利于减轻腰痛,避免弯腰,养成屈膝蹲下的习惯。
(5)患者每次按摩、推拿前后,应卧床休息。
(6)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用药期间忌生冷、寒凉食物。
(7)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多食动物内脏和温肾补气之药膳,忌生冷、辛辣、滋腻之品。
腰痛病的中医护理查房

4.用移情疗法,转移或改变患 者的情绪和意志,舒畅气机、怡 养心神,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
护理诊断、措施及效果评价
护理诊断
P5.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相关知 识有关
护理措施
效果评价
I5:1.向病人解释所患疾病的性质、 O5: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预后、治疗方案及目的,消除其 紧张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
4.指导腰部康复训练:小飞燕法、
五点支撑法。
护理诊断、措施及效果评价
护理诊断 P3.舒适改变:与神经受压有关
护理措施
效果评价
I3:1.卧硬板床,床垫上铺上棉胎, O3:患者疼痛症状减轻,舒适度得
增加舒适感。
到提高。
2.下床活动时佩戴腰围。
3.配合医生给予电针,中频电
治疗以舒筋通络、改善局部循环,
减轻疼痛,腰部推拿以通络止痛,
以下蹲弯曲膝部代替弯腰,物
体尽量靠近身体;取高出物品
时,用矮凳垫高,勿踮脚取物
起床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锻炼
1.小燕飞锻炼法
患者俯卧在硬床上,双腿伸直,两只手臂自 然放在身体两侧。头、肩、双臂、双腿同时 向上方抬起,使腹部支撑身体,持续5秒左右 再缓慢放下,放松肌肉。锻炼的次数和强度 需因人而异,一般一回做20-40次。
中药方以身痛逐瘀汤加减,必要
时服用止痛药。
.
护理诊断、措施及效果评价
护理诊断 P4.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护理措施
效果评价
I4:1.细心介绍科室环境以及科室 O4:患者焦虑减轻。 的基本情况,床位医生及床位护 士,增强病人安全感,树立信心, 减轻紧张恐惧心理。
腰痛护理常规

2
临证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
1、室温适中,注意腰部保暖。 2、(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卧硬板床休息,腰下 垫一簿枕或一条毛巾,下床活动是佩戴腰托和保护, 不易久坐。 (2)做好腰部保护,防止腰部收到外伤,尽量不弯腰 提重物,减轻腰部负荷,告知患者拾地上物品时宜双 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 (3)加强腰背部的训练,要持之以恒。主要方法有三 点式支撑、五点式支撑、飞燕式点水法。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3
饮食护理
饮食指导
患者宜清淡易消化饮食,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 多饮水,少吃油炸、肥腻食物,防治便秘。戒 烟戒酒。饮食可选食淮山猪骨汤、田七乌鸡汤 等。
中医护理评估
表里:患者腰 背疼痛病在筋 骨,属里证。
寒热:患者舌 质淡,苔白,
属寒证。
八纲辨证
虚实:患者精神 疲倦,苔薄,声 低懒言,属虚。
前言
腰痛为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其发病率较 高,多发于25~50岁的人群,男性多发于女性,广泛地存在 于各行各业中,有报告认为世界人口的80%患过腰背痛。
长期腰痛未治疗,会导致导致骨痛症状发生,出现压迫 神经导致放射性疼痛、脊柱变形、活动受限、腿部肌肉萎缩, 甚至出现瘫痪症状等。
病理改变
阴阳:患者久 病,寐差,属
阴。
中医护理评估(脏腑辨证)
腰痛:肝肾 不足、脉络
淤阻
依据:患者平素工作劳累,劳伤肝肾,肝肾不 足,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府,肝肾不足,筋骨经 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加之久病入络,气血运 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见腰痛、双下肢麻痛。劳 则耗气,筋骨经脉更失濡养,故疼痛遇劳加重,休息 则缓解。筋脉失养,久致拘急不利,故见腰部活动受 限。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细均为肝肾不足、脉络瘀 阻之征象。综上所述,本病属祖国医学”腰痛“范畴, 证属肝肾不足、脉络瘀阻
护理常规

针灸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入院后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协助摆放正确体卧床休息,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通知医生接诊处置。
2、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制度,签订有关告知书。
3、基础护理落实到位,保持病区舒适、整洁、安静、空气流通。
4、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体温39℃以上者,每4h日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每日询问记录24h二便一次。
准确记录各项生命体征。
特殊监测遵医嘱认真执行。
5、每周测量体重及血压一次并记录。
6、24h内完成入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48h内完成全护理病历。
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7、按级别定时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动态调整并实施相应护理计划及措施,宣教相关疾病养生保健知识。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救治,做好记做好记录。
9、做好各项治疗前的解释告知工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根据病情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
10、针刺护理:(1)针刺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代施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2)协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做好保暖。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效果和反应。
如出现晕针、折针、弯针等现象,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4)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征求患者意见。
二、疾病护理常规中风病1、疾病名称:中风病由于年老体衰、劳倦内伤、或忧思恼怒、嗜食烟酒厚味等原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大脑,导致脉痹阻溢于脑,发为中风病。
其病本虚标实,急症期以内风、痰浊、邪热、瘀血等表实症状突出。
2、临床表现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识昏蒙、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临床根据症候特点分为以下各型:(1)中经络:凡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角歪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者,为中经络。
腰痛病护理常规2015

腰痛病护理常规(2015)腰痛病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病症。
【临床表现】1.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2.腰部运动障碍3.主观麻木感觉4.患肢温度下降5.肌肉萎缩【临证施护】1.翻身时必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转或屈曲。
2.行大、中牵引术的患者,按大、中牵引复位术的护理做好术前解释工作,避免病人的精神紧张和不必要的思想顾虑。
嘱术前一餐少吃或不吃。
嘱术前要排空大小便。
术前要准备皮腰围一个。
教会患者呼吸的方法,配合医生完成踩跷治疗。
术后以皮腰围护腰,平卧硬板床休息。
大牵引:8小时按摩双下肢及相关穴位后屈腿,12小时翻身并按摩肩背部及骶尾部穴位。
中牵引6小时按摩双下肢及相关穴位后屈腿,10小时翻身并按摩肩背部及腰骶部穴位。
牵引术后卧床24小时,72小时尽量卧床,尽量不下床活动。
观察疼痛及病情变化。
协助生活护理,注意保暖。
3.遵医嘱做好连续硬膜外镇痛泵患者的护理,床头交接病人,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配制药液,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衔接各管道,避免管道扭曲,保持镇痛泵畅通。
观察病情变化。
翻身时注意管道,防止压迫及牵拉管道脱落。
下床行走时注意动作缓慢。
协助生活护理,注意保暖。
4.病人行神灯及拔火罐的护理,照射时暴露局部皮肤,注意保暖,根据皮肤温度及色泽,调节神灯高度。
神灯治疗过程中经常巡视,防止烫伤。
拔火罐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拔罐部位,注意保暖;拔罐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防止时间过长引起水泡;拔罐及起罐动作轻柔。
5.遵医嘱做好中药熏蒸患者的护理:中药熏蒸温度为50℃,每次30min,注意观察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发生烫伤。
熏蒸过程中经常巡视,观察病情变化及皮肤情况,注意保暖。
熏蒸结束后半小时内不宜外出,防止着凉,并注意患处保暖。
【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肥腻、生冷、烟酒等品,应加强营养,以补益气血、滋养筋骨。
腰痛病护理查房)

04
腰痛病护理教育与培训
针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腰痛病基础知识
让患者了解腰痛病的基本概念、发病原因、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 等。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腰痛病的发作,如保持正确坐姿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等。
疼痛管理与缓解
教导患者如何有效缓解腰痛症状,如使用冰敷、热敷、按摩等。
针对医护人员的培训
疼痛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可给予患者适当 的口服或外用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 类药物等,以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
可采用物理治疗手段如冷敷、热敷、按摩等, 以减轻疼痛和肌肉痉挛的症状。
康复锻炼与功能恢复
床上锻炼
可进行一些床上锻炼,如四肢 屈伸、收腹等,以加强腹部肌
肉力量,缓解疼痛。
局部按摩
《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篇关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自然病 程的论文,探讨了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 ,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网络资源与链接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官网
提供关于腰痛的权威信息和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临床指南和健康建议。
英国国家卫生健康服务(NHS)官网
提供关于腰痛的自我管理、诊断、治疗和手术等方面的信息,还有在线咨询和预 约服务。
06
相关资料与参考文献
相关书籍与手册
《腰痛病的诊断与治疗》
详细介绍了腰痛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重点强 调了保守治疗和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腰痛的自我管理》
一本针对腰痛患者自我护理的实用指南,涵盖了疼痛管理、功能锻炼、营养 和健康生活方式等内容。
学术期刊与论文
《Spin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关于腰痛的综述文章,对腰痛的 流行病学、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全面 评述。
常见病护理常规

腰腿痛以腰痛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参照本病护理。
1、生活起居1)病室环境整洁、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做好一切生活护理。
2)急性期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恢复期可戴腰围下床活动,注意起床姿势。
3)掌握正确咳嗽、打喷嚏的方法,注意保护腰部。
2、病情观察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诱因,行动困难程度,有无全身症状。
2)手术者观察局部及下肢运动、感觉情况及二便情况。
3、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用药期间忌生冷、寒凉食物,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4、饮食护理1)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食粗纤维蔬菜。
2)气滞血瘀者,宜食黑木耳、桃仁等。
3)寒湿痹阻者,宜食羊肉等,忌生冷寒凉食物。
4)湿热痹阻者,宜食丝瓜、冬瓜等,忌辛辣燥热之品。
5)肝肾亏虚者,宜食枸杞、黑豆等。
5、情志护理多与患者交流,解除思想顾虑,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6、临证(症)护理1)腰腿疼痛者,予拔火罐或耳穴埋豆(取穴:交感、神门、皮质下)。
2)肢体麻木者,予艾灸或中药熏洗,按摩拍打麻木肢体。
3)下肢活动受限者,予中频脉冲治疗或中药熏洗。
7、并发症护理1)感染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引流管在位通畅。
2)腰椎不稳翻身时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转或屈曲。
8、健康教育1)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因受风寒湿冷刺激而诱发,睡硬板床。
2)调畅情志,避免七情内伤。
3)坚持腰背肌及腿部肌肉的锻炼,合理使用腰围,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4)恢复期禁止举重和弯腰,指导患者减少慢性损伤的发生。
膝痹以关节周围压痛、肿胀,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参照本病护理。
1、生活起居1)病室环境整洁、安全,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
2)卧床休息,宜抬高患肢,保护患病关节。
2、病情观察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诱因,行动困难程度,有无全身症状。
2)观察运动、劳累、天气变化对其的影响。
3、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2)中药熏洗时先熏后洗,勿烫伤。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

3、功能锻炼
• ②“三点支撑”法(术后7-9天):仰卧位,上肢放于胸前,采用三点(头、双 足跟)为支点,腰背部尽量后伸,使背悬空。该方法是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锻炼腰背部肌肉。
3、功能锻炼
• ③“4点支撑法”(术后9-10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双手、双 脚将身体全部撑起,呈拱桥状。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 天。
量减少脊柱活动
• 5、术后2个月及半年定期门诊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14
定时Q2H轴线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 6、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含纤维素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三、专科护理
• 1、体位护理
• 术前嘱患者卧硬板床休息,疼痛剧烈时按医嘱给予镇痛剂,腰椎间盘 突出症术后开窗者卧床2周,全椎板减压者卧床1个月,全椎板减压冰 锥简直骨融合者,卧床1个半月。术后6小时内平卧,不宜过早翻身, 以免引起伤口活动性出血。这时应按摩骶尾部、足跟部、骨突出受压 部位皮肤,防止发生褥疮;6小时后可由护士用轴线翻身法协助患者 翻身,一般术后72小时内患者不宜自行强力翻身。以保证腰部筋膜、 肌肉、韧带愈合良好;3~7天以后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结合病情考虑 是否可以主动翻身,根据病情不宜自行反射或患者体质差翻身有困难, 仍需要协助翻身。
二、一般护理
• 1、按骨科疾病手术前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 2、询问病史,了解腰腿痛发生的原因、治疗经过及效果。 • 3、评估腰部功能、双下肢肌力、感觉及大小便情况,有否下肢肌
肉萎缩、麻痹、间歇性跛行、腰椎侧凸等情况。 • 4、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有无放射痛和
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 • 5、做好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注意患者皮肤受压情况,协助患者
3、功能锻炼
腰椎病护理方案

腰椎病护理方案1.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的康复治疗2.腰椎疼痛怎么办?腰椎疼痛的常见疗法3.司机腰椎病要注意什么4.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如何缓解腰间盘突出?5.谁有详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查房?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的康复治疗1.治疗原则(1)急性发作期:此期神经根水肿和无菌性炎症明显,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卧床时间不应超过1周;活动时可借助腰围固定;理疗时禁用温热疗法;牵引距离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手法治疗以肌松类手法为主;应避免腰背部的等张运动训练。
(2)恢复期:可用温热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手法治疗以松动手法为主,如推拿的旋扳手法;进行腰背肌和腹肌的肌力训练,改善腰椎稳定性;鼓励适度活动;避免可能加重症状的体位和姿势;减少腰背受力,改善工作环境,预防疾病复发。
2.康复治疗措施根据不同时期,可选择卧床、腰椎牵引、物理因子治疗、手法治疗、运动疗法等治疗方法。
(1)采取适宜的体位姿势在椎间盘突出的急性期,患者应避免屈髋、屈膝或躯体前倾的坐姿。
如必须坐起时,躯干应置于后倾位(约120°),并且有靠垫支撑腰椎。
当屈髋、屈膝坐姿时,椎间盘内压增加50%,如果躯干再前倾的话则椎间盘内压是原先的两倍。
椅背后倾120°,且以125px厚的衬垫支持腰椎的半卧位姿势,对椎间盘的压力是最小的。
(2)卧床休息和适度运动急性期卧床休息可缓解疼痛,且有利于损伤组织的愈合,但是应该经常起床,做短暂的站立、行走和适度的运动。
不宜采取绝对的完全卧床方法。
(3)腰椎牵引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根据牵引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的长短,将牵引分为慢速牵引和快速牵引。
①慢速牵引即小重量持续牵引,是沿用很久的方法,疗效肯定。
慢速牵引是持续性牵引,对缓解腰背部肌肉痉挛有明显效果;持续牵引时腰椎间隙增宽,可使突出物部分还纳,减轻对神经根的机械刺激,松解神经根粘连。
慢速牵引包括很多方法,如自体牵引(重力牵引)、骨盆牵引、双下肢皮牵引等。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一、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义现如今,50岁以上老年患者腰腿疼痛的原因多为腰椎间盘突出,随着年龄的增大,脊柱呈现退行性变化,导致患者更容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而腰椎间盘突出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多发生L4-5、L5-S1。
积累伤则是主要诱发因素。
如: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遗传因素、妊娠。
二、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1、腰部突然负重、扭腰是导致纤维环损伤的主要因素;2、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突出的根本原因,腰椎间盘突出也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发生;3、受寒受湿也有可能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
人体小血管在受到寒冷或潮湿的侵袭时,可能会出现收缩、肌肉痉挛等现象,此时椎间盘受到的压力会变大,引起椎间盘破裂;4、腹压变高也有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腹压对腰椎间盘突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有些时候咳嗽、打喷嚏、便秘时都有可能会引发腰椎间盘突出。
三、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1、腰腿痛,最先出现的症状常为腰部急性剧痛或慢性隐痛;2、坐骨神经痛,疼痛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足背或足外侧放射,并可伴麻木感;3、下肢感觉麻木;4、间接性跛行;5、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同时还会产生许多并发症对患者本身产生影响:(1)后关节退变和骨质增生(2)退行性腰椎管狭窄(3)损伤神经。
四、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1、非手术治疗:首次发作、症状较轻的病人可采用。
(1)卧床休息:急性期让病人绝对卧硬板床休息,一般卧床2-6周或至症状缓解。
卧床时保持适当体位可减轻椎间盘受压。
(2)骨盆牵引:一般采用骨盆水平牵引,牵引重量为7-15kg,每天两次,每次1-2小时,持续3-4周。
(3)药物治疗:目的为止痛、减轻水肿粘连及肌痉挛。
①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镇痛。
②皮质类固醇:为长效抗炎药,可用于硬膜外注射或局部注射。
③髓核化学溶解法将胶原酶注入椎间盘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以达到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从而缓解症状。
腰椎病病人的护理常规ppt

高食物
过多的糖分可能导致身体炎症加 重,不利于康复。
高盐食物
过多的盐摄入可能加重身体的浮 肿,影响病情。
05
腰椎病病人的康复护理
物理疗法
牵引治疗
通过拉伸腰椎,减轻腰 椎间盘压力,缓解疼痛
和肌肉紧张。
按摩疗法
通过按摩腰椎肌肉,促 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和肌肉疲劳。
温热疗法
利用温热刺激,缓解肌 肉疼痛和紧张,促进局
部血液循环。
电刺激疗法
通过电刺激腰椎肌肉, 缓解疼痛和肌肉疲劳,
促进肌肉恢复。
药物治疗
非处方药
如非甾体消炎药、止痛药等,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
处方药
如神经类药物、肌肉松弛剂等,针对病因进行治 疗。
中药治疗
如中药汤剂、中成药等,调理身体,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
微创手术
01
如椎间孔镜手术、胶原酶溶解术等,创伤小、恢复快。
如钙、镁、锌等矿物质也是身体所 必需的,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适宜食物
高蛋白食物
坚果和种子
如鱼、肉、蛋、奶制品等,提供身体 所需的蛋白质。
如核桃、杏仁、亚麻籽等,富含健康 的脂肪和蛋白质。
新鲜蔬菜和水果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病人的 康复。
不宜食物
高脂肪食物
过多的脂肪摄入可能加重身体的 负担,影响康复。
分类
腰椎病主要分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 管狭窄、腰椎滑脱等类型。
病因与病理
病因
腰椎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长期弯腰、久坐、重体力劳动、外伤 等。
病理
腰椎病的病理过程主要包括椎间盘退行性变、韧带钙化、骨 质增生等,这些变化会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疼痛和神经 功能障碍。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并在外力作用下, 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腰部神经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放射痛为特征的腰腿疾患。
一、护理评估(一)腰痛的时间,有无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二)下肢是否有放射性神经痛,是否有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 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加重。
(三)病程长短,大部分患者病前有慢性腰痛史,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四)精神,心理,社会状况。
(五)辨证血瘀气滞寒湿痹阻湿热鼻阻肝肾亏虚。
二、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1、按针灸科护理常规执行。
2、急性期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3、生活不能自理者,护理人员协助。
4、病情观察,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与天气变化是否有关系。
(二)用药护理1、血瘀气滞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腰痛一号:牛膝20g木瓜30g 土鳖虫10g地龙10g独活10g桑寄生20g秦芜20g川茸10g骨碎补12g白芍15g杜仲15g川断12g赤芍10g当归15g鸡血藤15g甘草3g方解:川茸,鸡血藤,地龙,土鳖虫,活血祛瘀,当归尾佐使药以滋补肝肾,活血除淤,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之效。
2、寒湿痹阻温经散寒,祛湿通络腰痛二号:附子6g肉桂5g麻黄6g苍术10g独活10g木瓜15g 土鳖虫10g杜仲15g补骨脂10g牛膝10g防风12g川茸10g白芍12g 秦九20给。
方解:附子,肉桂,温经散寒,麻黄,苍术,独活祛风除湿为君。
木瓜,土鳖虫通络为臣。
并佐杜仲,补骨脂,牛膝等补肾壮腰,取其文静散寒,祛湿通路之效。
中药可温服3、湿热鼻阻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腰痛三号:黄柏10g蔗米15g知母10g秦九20g木瓜15g 土鳖虫10g牛膝10g独活10g杜仲15 g防风12g补骨脂10g川茸10g白芍12go 方解:黄柏,蔗米,知母,秦九清热利湿为君,木瓜,土鳖虫舒筋通络止痛为臣,佐以牛膝等引药下行,强壮腰脊,共秦清热利湿, 通络止痛之功。
腰痛护理常规

腰痛护理常规
一、疾病名称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血瘀气滞、风寒痹阻、肝肾亏虚等所导致的腰部疼痛。
证型:
1.血瘀气滞证
2.风寒痹阻证
3.肝肾亏虚证
二、临床表现
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为L4L5、L5S1等椎间盘。
三、临证护理
(一)保守治疗患者,应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1~3周后,如症状缓解,可佩带腰围下地活动。
(二)手术治疗
1.病人去手术室后,根据麻醉方式做好床单位准备。
2.体位护理:一般卧床1~2周,术后初次翻身在麻醉作用消失后6小时进行(防止过早翻身引起伤口活动性出血),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
3.生命体征观察: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应用心电监护仪。
4.神经功能观察:观察患者腰痛症状有无缓解,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术后72小时班班观察记录。
5.引流条或引流管护理:观察伤口敷料渗出情况,术后保持引流条或引流管通畅,一般于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条、引流管。
6.早期功能锻炼: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开始做直腿抬高锻炼,由30°开始,以后逐渐加大,并进行屈膝、屈髋等活动。
四、饮食护理:血瘀气滞证,饮食宜活血祛瘀;风寒痹阻证,饮食宜祛风散寒;肝肾亏虚阴虚证,饮食宜滋阴清热;肝肾亏虚阴虚证,饮食宜温补肝肾。
五、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效果和反应。
六、并发症护理:预防神经根粘连,指导患者早期行下肢功能康复。
七、健康指导:调起居,畅情志,避风寒,适度行中医康复保健操。
腰痛中医护理常规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常规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所致。
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为腰4、腰5、骶1等椎间盘,辩证分型:瘀血证、寒湿证、肝肾亏虚。
一、护理评估1.发病史,诱因2.疼痛部位功能、下肢感觉和肌力、大小便情况。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4.X线、CT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按中医针推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与体位变化的关系以及有无放射和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
〔2〕平卧硬板床;观察腰腿疼痛情况。
〔3〕病症缓解后应坚持腰背肌锻炼。
〔4〕注意患者有无二便功能障碍,做好皮肤护理,防止湿疹、压疮的发生。
3.临证〔症〕施护〔1〕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包括饮食、大小便等均不能起床,可缓解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以缓解疼痛。
1-3周后,如病症缓解,可戴护腰下地活动。
〔2〕翻身时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转或屈曲。
〔3〕遵医嘱行牵引治疗,使腰椎间隙增大,内部压力减轻,消除对神级根的压迫与刺激。
〔4〕局部给以热敷、熏洗、中频、低周干扰等治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4.给药护理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5. 饮食护理〔1〕瘀血证:宜进温性食物,忌生冷寒凉之品,可食用桃仁粥或桃仁粳米甜粥以活血去瘀、消肿止痛。
丹参酒可活血化瘀、养血理血。
〔2〕寒湿证:多进食干姜、花椒、茴香、羊肉、狗肉等温热散寒之品,也可食用附子羊肉汤、干姜粥、当归生姜羊肉汤。
〔3〕肝肾亏虚:腰腿疼痛不适可饮用桑葚酒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或食用栗子糕、核桃仁、韭菜、山药粥、刀豆煨猪腰、枸杞羊肾粥等补肾壮腰,温阳散寒,固肾益精。
6.情志护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做好思想疏导,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三、健康指导〔1〕睡硬板床。
〔2〕注意腰背部保暖,防止因受风寒湿冷的刺激而诱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者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
【病因】1.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根本原因。
腰椎间盘在脊柱的运动和负荷中承受巨大的应力。
随年龄增长,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纤维环和髓核的含水量逐渐下降,髓核失去弹性,纤维环逐渐出现裂隙。
在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劳损积累和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发生破裂,髓核、纤维环甚至终板向后突出,严重者压迫神经产生症状。
2.损伤积累损伤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也是椎间盘突出的诱因。
积累伤力中,反复弯腰、扭转动作最易引起椎间盘损伤,故本症与某些职业、工种有密切关系。
如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如煤矿工人或建筑工人,因腰椎过度负荷造成椎间盘早期和严重退行性变。
急性的外伤可以作为椎间盘突出的诱发因素。
3.妊娠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而腰能部又较平时承受更大的应力,增加了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4.遗传易感因素小于20岁的青少年患者中约32%有阳性家族史,有色人种本病的发病率较低,如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和非洲黑人发病率较其他民族明显偏低。
5.发育异常腰椎舐化、舐椎腰化和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使下腰椎承受异常应力,是构成椎间盘旋转性损伤的因素之一。
【病理与发病机制】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构成,由于椎间盘承受躯干及上肢的重量,在日常活动及劳动中,易发生劳损。
椎间盘仅有少量血液供应,营养主要靠软骨终板渗透,较为有限,从而极易发生退行性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方法很多,根据椎间盘突出程度及影像学特征,结合治疗方法可做如下分型:1.膨出型纤维环部分破裂,但表层完整,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
这一类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
腰痛护理常规【可编辑范本】

腰痛护理常规【定义、病因】腰痛又称“脊柱痛",是指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腰痛的发生多由于外邪侵袭,体虚年衰,跌仆闪挫有关。
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病变、腰肌劳损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常见辨证分型、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1.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或阴雨天加重。
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以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2.湿热腰痛腰部疼痛,重浊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重,活动后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以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3.瘀血腰痛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利,重者不能转侧.舌质黯紫,或有瘀斑,脉涩。
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4.肾虚腰痛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1)肾阴虚:伴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以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2)肾阳虚:伴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少腹拘急,面色晄白,肢冷畏寒。
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治以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病情观察要点】1.腰痛观察腰痛的性质、发作特点、持续时间.(1)湿证:多表现腰酸胀重痛,卧时不能转身,行时重痛无力。
(2)寒证:多表现腰冷痛,得热则舒,四肢畏寒逆冷,洒浙拘急。
(3)湿热证;多表现腰部热痛,身热汗出,关节肿痛,小便热涩。
(4)风湿证:多表现腰部酸痛游走,引及肩背、腿膝,伴发热恶风。
(5)瘀血证:多表现腰部刺痛,难以转侧,动则痛剧,日轻夜重。
2.腰痛与气候变化的规律,是否与冷、热、阴、晴等气候因素相关.3.患者腰痛加剧,不能转动,甚至身体痿软无力,或强直痉挛,兼见汗出,面色苍白,二便失禁等,及时通知医生。
【症状护理要点】1.寒湿腰痛注意保暖,防潮防湿;温差变化大时要适当增减衣被,活动后如果出汗较多及时更换湿冷衣服;热敷腰部,推揉要背部,按摩腰骶部,点揉肾俞、腰阳关穴。
中医腰痛病个案护理

2
19
2
4
NRS 分 值
12月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时间
辅助检查
器
多排腰椎CT
械
检
心电图检查
查
心脏彩超
L3-5椎管狭窄 L3-S1椎间盘膨出伴突出、退行性改变
房颤
左房稍大伴二尖瓣少量反流 主动脉瓣退行性改变伴少量反流
辅助检查
实验 室检查
肝功能 HDL 高密度脂蛋白 APOA1 载脂蛋白A1
倒退走、交叉蹬腿
倒退走
交叉蹬腿锻炼
患者取仰卧位,先将一 下肢屈膝到最大限度后, 然后缓缓伸直放下,再 将另一腿做同样动作, 两腿交叉进行蹬腿锻炼 30--50次。注意频率要 慢,幅度要大。
每天30分钟左右,一般 坚持倒走10天以上就能 感到有明显的效果。 注意防止绊倒摔伤。
健康指导
(1)良姿位 维持正确的坐立姿势,即保持正 常的腰椎生理前凸。
代茶饮
茉莉花糖水
【组成】茉莉花5克,红糖适量
山楂陈皮饮
【组成】生山楂15克、陈皮6克。
【用法】茉莉花与红糖放锅内,加清水 适量,煮至水沸,去渣,代茶频饮。
【功效】理气活血,解郁止痛。
【用法】开水冲泡,饭后当茶饮用。 【功效】行气活血。
木耳生姜红枣汤
食疗方
制作方法: 1、食材:10克黑木耳,3片姜,5枚红枣。 2、以上食材加6碗水,一起倒入煮锅里。 3、用小火煲成2碗水,加少许食盐即食,
肿止痛
12.1 烈,
4
强迫体位 5分
疼痛较重
12.1 不配合治 6分
5
疗,要求
1.针刀疗法 原理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 轻松的切割,剥离等不同开工的刺激,以达到 止痛祛病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痛病护理常规(2015)
腰痛病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病症。
【临床表现】
1.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
2.腰部运动障碍
3.主观麻木感觉
4.患肢温度下降
5.肌肉萎缩
【临证施护】
1.翻身时必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转或屈曲。
2.行大、中牵引术的患者,按大、中牵引复位术的护理做好术前解释工作,避免病人的精神紧张和不必要的思想顾虑。
嘱术前一餐少吃或不吃。
嘱术前要排空大小便。
术前要准备皮腰围一个。
教会患者呼吸的方法,配合医生完成踩跷治疗。
术后以皮腰围护腰,平卧硬板床休息。
大牵引:8小时按摩双下肢及相关穴位后屈腿,12小时翻身并按摩肩背部及骶尾部穴位。
中牵引6小时按摩双下肢及相关穴位后屈腿,10小时翻身并按摩肩背部及腰骶部穴位。
牵引术后卧床24小时,72小时尽量卧床,尽量不下床活动。
观察疼痛及病情变化。
协助生活护理,注意保暖。
3.遵医嘱做好连续硬膜外镇痛泵患者的护理,床头交接病人,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配制药液,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衔接各管道,避免管道扭曲,保持镇痛泵畅通。
观察病情变化。
翻身时注意管道,防止压迫及牵拉管道脱落。
下床行走时注意动作缓慢。
协助生活护理,注意保暖。
4.病人行神灯及拔火罐的护理,照射时暴露局部皮肤,注意保暖,根据皮肤温度及色泽,调节神灯高度。
神灯治疗过程中经常巡视,防止烫伤。
拔火罐的患
者根据病情选择拔罐部位,注意保暖;拔罐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防止时间过长引起水泡;拔罐及起罐动作轻柔。
5.遵医嘱做好中药熏蒸患者的护理:中药熏蒸温度为50℃,每次30min,注意观察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发生烫伤。
熏蒸过程中经常巡视,观察病情变化及皮肤情况,注意保暖。
熏蒸结束后半小时内不宜外出,防止着凉,并注意患处保暖。
【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肥腻、生冷、烟酒等品,应加强营养,以补益气血、滋养筋骨。
2.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肾阴不足者宜多食滋阴益肾之食品。
【用药护理】
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并发症护理】
出现腰肌劳损、椎管狭窄、腰肌筋膜炎、臀肌筋膜炎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劳累,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
1.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因受风寒湿冷的刺激而诱发。
2.腰围不可长期使用,通过功能锻炼来加强腰背部肌的力量,以免肌肉退化或萎缩。
3.腰部不可以过度负重,取物时应避免大幅度的弯腰和旋转。
4.宜睡硬板床,注意控制体重。
5.指导患者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卧床时可采用空中踩自行车、飞燕式、拱桥式等方法。
活动自如的患者可采用倒走、游泳、倒立、单杠引体向上等方法。
【辨证施护】
气滞血瘀
1.主证
腰椎间盘突出症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施护
(1)以休息或制动为主,并配以自我按摩腰部,促进气血运行,通则不痛。
(2)腰部保暖。
(3)遵医嘱为患者做好中药熏蒸。
肝肾亏虚
1.主证
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其,卧测减轻。
偏阳虚者面白光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咽干口渴,而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施护
(1)以增强患者的营养为主,可食用一些坚果类,动物内脏等食物
(2)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以增强其体质。
(3)避免过劳。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