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临床7年制流行病学07-09级试题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doc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流行病学:它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一组有研究疾病的病人(病例组)与一组无此病的"正常人"(对照组),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3.特异度或(真阴性率):即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率。
特异度(%)=d/(b+d)×100%4.预后: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后,对将来发展为各种不同结局(治愈、复发、恶化、并发症发生、伤残、死亡等)的预测或事先估计。
5.一级预防:又称为病因预防,主要是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6.流行过程:与传染过程完全不同,它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
7.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者机体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8.冠心病事件:指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形式,包括心肌梗塞和冠心病猝死。
一般以28天为界,超过28天记为另一事件。
9.罹患率:指短时间或小范围内,某一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或强度。
10.外对照:一般用于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一个职业人群作为暴露组,以另一个人群作为对照组。
11.归因危险度(AR):疾病的发病归因为暴露因素的程度,一般暴露组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二、填空(每空1分)1.流行病学研究的观点(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群体性;对比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特征;预防医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2.现况调查的种类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答案】普查;抽样调查;筛检3.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项______,对筛检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的人,必须进一步进行______,并对确诊病人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 B. 确定疾病的病因- C. 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 D. 所有以上答案:D2.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 病例对照研究是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是回顾性的 - B. 病例对照研究是回顾性的,队列研究是前瞻性的 - C. 两者都是前瞻性研究- D. 两者都是回顾性研究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偏倚类型?- A. 选择偏倚- B. 信息偏倚- C. 混杂偏倚- D. 随机偏倚答案:D## 二、简答题1. 简述流行病学中的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 RR)和归因风险(Attributable Risk, AR)的区别。
答案:相对风险(RR)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风险的比值,用来衡量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
归因风险(AR)是指在暴露组中,由于暴露因素导致的额外发病风险,通常用来衡量暴露因素对疾病负担的贡献。
2.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队列研究设计及其优点和局限性。
答案: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研究设计,研究者选择一个没有疾病的特定人群,根据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将人群分为不同的组别,然后追踪一段时间,观察疾病发生情况。
优点是能够直接评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时间顺序,减少回忆偏倚。
局限性包括研究成本高、时间长,且可能存在失访问题。
## 三、案例分析题某社区进行一项关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
研究开始时,共有1000名非吸烟者和1000名吸烟者被纳入研究。
经过10年的追踪,发现吸烟者中有150人患上肺癌,非吸烟者中有50人患上肺癌。
1. 计算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和非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
答案: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为150/1000 = 0.15,非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为50/1000 = 0.05。
2. 计算吸烟者相对于非吸烟者的相对风险。
答案:相对风险(RR)= 0.15 / 0.05 = 3。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1.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8、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 D、不涉及药物治疗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D、方法学研究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A、它从个体水平研究疾病现象B、它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C、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D、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病因4.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人群特征B、概率论与统计学观点C、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D、以诊断疾病为主的观点5.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状况B、疾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C、疾病的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D、疾病在不同的年、月和日的分布7.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8.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威胁程度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9.疾病监测的主要目的是()A、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B、确定致病因素和消灭传染源C、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某病的流行状况D、预防和控制疾病10.一种治疗方法可延长生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发生下列情况()A、该病患病率将减少B、该病发病率将增加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发病率将降低11.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A、病原微生物B、物理因子C、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口、心理因素12.在判断因果联系时必不可少的条件是()A、联系的剂量反应关系B、联系的强度C、联系的一致性D、时间顺序,先“因”后“果” 13.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A、联系的强度不明显B、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而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C、疾病的患病率高D、疾病的发病率降低14.下列哪项不是形成病因假设的途径()A、求同法D、排除法C、求异法D、讨论法15.流行病学三角模式的三角是指()A、必要病因、充分病因、辅助病因B、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C、病因、宿主、环境D、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16.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A、个案调查B、前瞻性调查C、抽样调查D、爆发调查17.为了平衡实验组和对照组混杂因素可以采取的是()人、双盲B、单盲C、样本含量D、随机分组18.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A、死亡构成比B、某病的患病率C、某病的发病率D、某病的二代发病率19.有关调查表设计的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措词要准确;通俗易懂B、措词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C、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列D、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20.在A、B两组人群中进行筛选,假定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已知的,A人群患病率为10%, B人群为1%,则下列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真阳性的比例低于B人群B、A人群中特异度低于B人群C、A人群中可靠性高于B人群D、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低于B人群21.生长缓慢的肿瘤与生长迅速的肿瘤,对于筛检试验可能会导致()A、病程长短偏倚B、领先时间偏倚C、信息偏倚D.混杂偏倚22.消毒措施是针对()A、消除传染源B、消除易感者C、消除传染源和易感者D、切断传播途径23.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A、串联使用B、并联使用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24.直接影响诊断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生存率25.在诊断试验中,并联试验是指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A、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阴性即诊断为阴性26.下列表达哪项是错误的()A、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B、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调查,结果的恒定性C、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D、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27.关于筛检试验,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筛检不是诊断试验B、筛检的工作即是将健康人与患者和可疑病人区别开来C、筛检试验要求简便易行、经济安全、可靠有效D、筛检的阳性结果可直接确诊患者28.在未明病因疾病的病因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作用是()A、确定病因B、病因推断C、提供病因线索D、验证病因29.在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是暴露的最确切含义()A、暴露是指一个发病因素B、暴露是指多个危险因素C、暴露是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特征或因素的影响D、暴露是指接触了危险困素30.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最好选择()A、死亡病例B、旧病例C、可疑病例D、新发病例31.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是指()A、病例组的样本数等于对照组的样本数B、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C、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研究因素相一致的方法D、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所有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3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统计效率,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B、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量C、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一致的研究因素口、便于研究对象回忆暴露因素3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指()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C、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D、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34.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最常用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是()A、匹配B、标准化C、分层分析D、遵守随机化原则3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认为()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联系B、暴露是该病的原因C、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D、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36.评价远期疗效常用的指标是()A、生存率B、死亡率C、发病率D、治愈率37.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选用()A、归因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C、特异度D、归因危险度百分比38. 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人员组成()A、患该病的人B、未患该病的人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39.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A、属于观察法B、设立对照组C、人为控制研究因素D、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40.在队列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偏性是()A、信息偏性B、测量偏性C、失访偏性D、选择偏性41.在临床试验中,避免主观偏倚的最主要方法是()A、统一检测标准B、由一个人完成所有的结果观察C、盲法D、只使用客观指标42.临床上的“双盲”研究是指()人、研究组接受疫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B、观察者与受试对象均不知道谁接受干预和谁接受安慰剂C、观察者与受试对象均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D、研究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观察者的身份43.临床试验与队列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人、研究组与对照组大小相等8、研究是前瞻性的^研究者是否控制研究因素口、研究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44.有人用某药治疗1000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结果有970名72小时内症状消失,因此对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优先选取该药的推论是()A、正确的B、不正确,因为不是率的比较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检验D、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45.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A、观察方向是由“果”及“因"B、有严格的平行的对照组^研究对象必须随机分组D、必须有干预措施46.治疗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是()A、有效率、生存率、治愈率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C、保护率、效果指数D、病死率、罹患率、相对危险度47.天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主要有利条件是()A、天花患者是主要传染源B、动物间无天花病毒宿主C、无病毒携带者D、有行之有效的免疫手段48.下面对伤害和意外事故的阐述准确的有()A、意外事故包括伤害B、伤害包括意外事故C、意外事故可以引起伤害D、意外事故是无意识的伤害49.精神卫生研究的目的应除外()A、预防与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降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B、增进人民的身心健康C、减少社会、家庭所带来的精神压力D、减少和预防各类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50.下列不属于伤害的四项干预措施的是()A、美国一些州规定使用安全带B、保险公司以低价安装烟雾报警器来防止火灾C、设计汽车时注意急救药品及有关器械贮存器D、保险公司减少配额使人们提高安全意识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分子流行病学可以研究()A、传染性疾病B、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意外伤害D、健康状态E、遗传病2、造成世界各地大部分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B、平均寿命延长C、生态环境的污染D、行为方式的变化,如吸烟、酗酒、紧张、焦虑等E、人口老龄化3.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A、高血压B、饮酒C、吸烟D、糖尿病E、劳累4.在下列有关串联联合试验的陈述中,有哪几个说法是正确的()A、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灵敏度B、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特异度C、串联试验可以提高阳性预测值D、串联试验可以提高阴性预测值E、串联试验是指全部筛检试验中任何一项筛检试验结果阳性就可定为阳性5.下列哪些是第二级预防的措施()A、定期健康检查B、早发现C、早诊断D、早治疗E、防止“三废”污染6.下列哪些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A、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B、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C、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D、偏倚少,结果可靠E、可计算发病率7.流行病学的特点有()A、群体特征B、多病因论的特征C、对比的特征D、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E、社会医学的特征8.以下属于病因判断的常用标准的选项有()A、联系的时间顺序B、联系的强度C、剂量一反应关系D、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E、联系的合理性9.下列属于一级预防措施的有()A、加强身体锻炼B、合理营养C、保护和改善环境D、产前检查E、积极治疗10.诊断试验的可靠性受下列哪些因素影响()A、受试对象生物学变异B、变异系数C、观察者D、实验室条件E、符合率三、简答题(每题5 分,共20分)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点?2、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3、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4、混杂偏倚的控制方法有哪些?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试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不同点?五、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 分)1、在一项关于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中,获得如下资料:吸烟组肺癌的发病率为51.0/10万人年,非吸烟组的肺癌发病率为5.0/10万人年,而一般人群(全人群)的肺癌发病率为21.0/10 万人年。
流行病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题库及答案选择题1. 在临床工作中,流行病学方法可用于:A. 探讨某种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B(筛检某种疾病的病人C(对诊断试验或方法进行评价D(评价治疗效果与预后E(A十B十C十D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A(统计分析B(对比分析C(普查D(抽样调查E(人群筛查3(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E(病原携带者4(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A(病例对照研究B(临床试验C(队列研究D(回顾性队列研究E(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5(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6.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设立对照组B(不设立对照组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盲法E(统计学检验7.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8(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普查B(抽查C(队列研究D(现患调查E(生态学研究9(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B(干预试验C(人群现场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防治实验研究10(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时点患病率11(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D(诊断标准的变化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12.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 存活时间长短13.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用的疾病的频率测量指标是: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14(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 15(发病率指标来自:A(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16(患病率指标来自:A. 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17(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 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18(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19(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 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A.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以上均不对20(据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由此推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80.0 分)1如果要评价某一新疗法是否确实有效,最好采用:(2.0分)0.0 分A、以上均不正确B、历史对照C、空白对照D、安慰剂对照E、交叉对照我的答案:B2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分组法,是为了(2.0分)2.0 分A、使试验更有代表性B、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C、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D、平衡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E、使试验结论更可靠我的答案:B3根据专门设计的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按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人群特征分组,将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点真实地描述出来,为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线索。
该研究方法为:(2.0分)2.0 分A、现况调查B、实验性研究C、诊断试验D、队列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我的答案:A4在一项近期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中,已知年龄的混杂偏倚值是-0.577。
该偏倚是(2.0分)2.0 分A、正混杂偏倚B、该值的大小只能说明混杂的程度,不能说明混杂的方向C、因为该值太小,尚不能说存在混杂偏倚D、负混杂偏倚E、该值的大小只能说明混杂的程度,不能说明是否存在混杂我的答案:D5流行病学三角模型认为,疾病与健康有关的三大因素是:(2.0分)2.0 分A、宿主、环境、致病因子B、社会、病人、家属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D、生物因素、理化因素、社会因素E、生物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我的答案:A6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调查某地324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为13.75。
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2.0分)2.0 分A、关联的重复性B、关联合理性证据C、关联的一致性D、剂量-反应关系证据E、关联时间顺序和关联强度证据我的答案:E7某传染病的最短潜伏期为7天,最长潜伏期为25天,平均潜伏期14天,症状期21天,恢复期30天,问该病的检疫期限为(2.0分)2.0 分A、7天B、21天C、30天D、E、14天我的答案:D8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以下不能控制选择性偏倚的是:(2.0分)2.0 分A、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B、仪器和试剂标准化C、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D、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E、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我的答案:B9临床疗效的评价不包括:(2.0分)2.0 分A、医疗服务效果的评价B、预防措施的评价C、一组治疗方案的评价D、药物利用的评价E、评价药物、手术的疗效我的答案:B10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2.0分)2.0 分A、该病患病率将减少B、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C、该病发病率将增加D、该病患病率将增加E、该病发病率将减少我的答案:D11某区在社区进行糖尿病调查时,首先将全区的社区按经济条件分为好、较好、差三类。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1. 以下哪项是描述流行病学的定义?答案:研究人群健康与疾病分布规律、疾病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的科学。
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什么?答案:疾病与健康问题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3. 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揭示人群在不同因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和传播的规律,为制定、实施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案:时、地、人群、效应四个基本原则。
5. 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类型有哪些?答案: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交叉研究、横断面调查等。
6. 什么是发病率?答案:单位时间与人群数量相关的新发生病例数,通常以每千人或每十万人为单位。
7. 流行病学中使用的疾病负担指标有哪些?答案:死亡率、发病率、残疾率、生活质量调整年等。
8. 什么是流行病学调查?答案:通过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病原因等进行调查收集数据,从而揭示疾病的流行规律与原因。
9. 流行病学调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案:问卷调查、个案对照研究、聚集病例调查等。
10. 什么是流行病学预防学?答案:通过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寻求预防控制方法的科学。
11. 流行病学预防的基本策略有哪些?答案:提高人群健康意识、加强疾病监测、推广健康教育、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提供预防服务等。
12. 什么是疫情?答案:指某种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发生的新发、再发或流行的情况。
13. 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为疾病控制、预防和公共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4. 请简要介绍一下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
答案:COVID-19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短,传染力强,可在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患者中传播,且存在人群普遍易感性。
15. 流行病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答案:疾病预防控制、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健康、职业健康、营养与健康等。
本文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流行病学的一些试题及答案,包括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基本原则、研究设计类型等内容。
7套《流行病学》 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7 ~2008 年 1 学期 流行病学 课程 时间110分钟 32学时, 2 学分,闭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100% 考试时间2007年11月8日晚一、名词解释(本题20分,每小题4分) 1、exposure 暴露(1分) 暴露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1分),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1分)或行为(1分)。
2、outbreak 暴发(1分) 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1分),短时间内(1分)突然出现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1分)。
3、matching 匹配(1分) 匹配或称配比,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2分),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1分)。
4、relative risk 相对危险度(1分) 相对危险度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率比RR=I e /I 0(1分),是反映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最有用的指标(1分),表示暴露组的发病风险是非暴露组的RR 倍。
(1分) 5、disease surveillance 疾病监测(1分) 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1分),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11分) 二、选择题(本题15分,每题1分) 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C ) A. 疾病 B.病人 C.人群 D. 健康人 E.亚临床病人2、下面哪一项不是爆发调查的内容:(D)A.核实诊断,证实爆发B.全面考察疫情,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分布C.形成有关致病因素的假设并加以检验D.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以干预措施,一组作为对照继续观察E.调查的同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3、下列哪一项不是现况研究的特点(A)A、设立对照组B、关心的是某一特定时点或短时期内某一群体中暴露和疾病的状况或联系C、不能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及因果关系D、对固定的暴露因素可作因果推论E、定期重复可获得发病率资料4、某医院心血管内科2004年和2005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2004年相比( D )A.2005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2005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心肌梗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以上均不对5、为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B )A、串联使用B、并联使用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E、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6、为了解高脂肪摄入与前列腺癌之间的关系,某次队列研究得到RR=2.0,其95%可信区间是0.85~3.5,假设检验水平是0.05,下列推论正确的是:(E )A.高脂肪摄入与前列腺癌发病率升高之间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南京医科大学考研流病题库1

一单选题1、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D )A、临床症状的轻重B、是否排出大量病原体C、活动范围的大小D、该病的传染期E、该病的潜伏期2、下列哪项不是经饮用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A)A、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B、病人有饮用同一水源水的历史C、除哺乳婴儿外,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均可发病D、水源经常被污染,病例可终年不断E、水源净化后流行即可平息3、爆发调查中如果病原已知,且已知位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利用下列哪项可以推出同源性爆发的暴露时间(C)A 最短潜伏期B 最长潜伏期C 平均潜伏期D 传染期E 接触期4、临床药物治疗试验中的“双盲法”是指(A )A 医务人员、实验组、对照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B 医生、护士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C 医务人员和试验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D 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E 医务人员和对照组受试对象都不知道接受的是何种药物5.制定某种疾病检疫或就地观察期限的依据是(A)A 该病的潜伏期B 该病的流行期C 该病的传染期D 该病的易感期E 该病的临床期6.判断疾病预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E)A 临床经验 B疾病自然史 C 前瞻性观察 D回顾对比 E临床试验7、有关筛检的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D)A.筛检试验的灵敏度是指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病人的能力。
B.灵敏度与假阳性是互补的,特异度与假阴性是互补的。
C.并联试验可以提高特异度,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灵敏度。
D.一般地说灵敏度高的试验阴性预测值高,特异度高的试验阳性预测值高。
E.灵敏度和特异度是互补的。
8、在研究口服避孕药与子宫内膜癌的前瞻性定群研究中,对原始队列的选择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A 男性不能列入对照人群B 实验组应为未患该病的人群C 对照组应为未患该病的人群D 无子宫妇女可纳入对照组E 无子宫妇女不可纳入实验组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易患性是指单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患病风险B、个体易患性的高低容易测量C、遗传度越高说明遗传因素在某病的发生中越重要D、遗传度是指子代再发遗传病的概率E、疾病的家族聚集性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10.在传染病的爆发调查中,描述疾病分布特征的主要目的是()A 提供可能暴露地点的线索流行的特殊形式。
流行病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流行病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三大基本任务?A. 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研究B.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 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D. 临床诊疗2. 下列哪项不属于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A. 横断面研究B. 队列研究C. 病例对照研究D. 生态学研究3.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A. 疾病B. 健康状况C. 生物制品D. 卫生政策4.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数理法D. 问诊法5. 下列哪项不属于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A. 疾病的三间分布B. 疾病的流行趋势C. 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D.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6.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点?A. 群体性B. 对比性C. 动态性D. 个体性7.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研究目的?A. 揭示病因B. 制定预防策略C. 评价干预措施D. 提高个体健康水平8. 下列哪项不属于流行病学的应用领域?A. 传染病B. 慢性病C. 职业病D. 心理疾病9.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基本原则?A. 病因可寻B. 群体可比C. 干预可及D. 结果可量10.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核心思想?A. 病因学说B. 群体观念C. 预防为主D. 个体诊疗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三大基本任务。
2.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3.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
4.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5.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特点。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某地区近年来肝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 某学校发生流感疫情,请根据疫情描述,分析病因、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控制措施。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请论述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及意义。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C3. C4. D5. D6. D7. D8. D9. C10. D二、简答题1. 流行病学的三大基本任务是: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7年制流行病学07-09级试题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7年制流行病学07-09级试题流行病【07七年制】一名词解释1,epidemiology6,流行2,生态学谬误7,偏倚3,盲法8,暴露4,一级预防9,随机对照试验5,疫源地10,队列研究二选择三简答1,流行病学的用途2,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3,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4,我国规定的国际传染病监测内容四问答1,计算题2,计算题3,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4,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其流行病的特点【08七年制】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3分)1、病因5、E某poure2、移民流行病学6、Blinding3、Epidemic7、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ticcurve4、OddRatio8、Selectionbia二、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1.5分)1、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群体特征B、概率论的特征C、治疗为主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2、一种新治疗方法可有效减少该病死亡,但不能治愈该病,则将会导致该病的A、发病率增加B、患病率减少C、患病率增加D、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3、在大于65岁的人中,虽然冠心病的发病率高于65岁以下的人群,但该病患病率下降,此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大于65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短B、大于65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长C、大于65岁的人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措施D、大于65岁的人冠心病的病死率降低4、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早期发现病人B、筛查各种高危病人C、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设D、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说5、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A、散发B、长期变异C、周期性D、季节性6、为了解某学校近视眼的情况,调查者计划从全校50个班中,随机抽取5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的所有学生,这种抽样方法称为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7、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特征是A、年龄B、性别C、职业D、种族8、一位对新生儿黄疸感兴趣的调查者,选择了100名被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病的儿童和同期住医院的100名非黄疸儿童,然后调查他们母亲的产科记录和分娩记录,以寻求可能的发病原因,该研究属于:A、横断面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临床试验9、一次腹泻暴发调查显示:A餐馆就餐者中发病者占85%,而B餐馆15%,C餐馆55%,饮用公用水的人中发病者占95%,据此下列哪个论述是正确的?10、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A、在无该病者,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分为两组B、在有该病者,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分为两组C、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暴露因素者,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暴露因素者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暴露因素者,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暴露因素者11、某病的多个危险因素中,要确定重点控制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某人群该病的发病率,最好以下列哪项指标为依据A、SMRB、RRC、AR%D、PAR%12、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当是A、病例组选择怀疑患某疾病的人,对照组选择未患某疾病的人B、病例组为确定患某疾病的人,对照组为怀疑患某疾病的人C、病例和对照均是患某种疾病的人D、病例应是确定患某疾病的人,对照是不患某疾病的人13、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共63对。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 诊断疾病B. 治疗疾病C. 预防疾病D. 描述疾病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A. 病例报告B. 病例系列C. 横断面研究D. 队列研究答案:D3. 相对危险度(RR)是指:A. 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B. 暴露组死亡率与非暴露组死亡率的比值C.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患病率之差D.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死亡率之差答案:A4. 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缺点是:A. 选择偏倚B. 信息偏倚C. 混杂偏倚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B5. 队列研究中,随访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疾病发生B. 确定暴露情况C. 确定疾病和暴露的先后顺序D. 确定疾病和暴露的关联强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流行病学中的“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_________的频率。
答案:新病例7.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混杂因素”是指那些与研究因素和研究结果都有_________的因素。
答案:关联8. 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选择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作为比较的基准9. 流行病学中的“敏感性”是指诊断试验正确识别_________的能力。
答案:疾病10.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人群归因风险”是指由于_________而在人群中引起的额外风险。
答案:暴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1. 简述流行病学中的“人群归因风险百分比”(PAR)的概念。
答案:人群归因风险百分比(PAR)是指在人群中,由于特定暴露因素而产生的额外风险所占的比例。
它可以用来评估该暴露因素对疾病发生的贡献程度。
12. 描述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区别。
答案:队列研究是前瞻性研究,从健康人群开始,追踪一段时间,观察疾病发生情况。
病例对照研究是回顾性研究,从疾病发生后开始,比较病例和对照组的过去暴露情况。
队列研究可以确定疾病和暴露的先后顺序,而病例对照研究不能。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的科学。
它关注疾病的发生率、分布和相关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在流行病学的学习过程中,试题的出现是一种常见的考核方式。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关于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帮助您巩固对该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一、选择题1. 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是:A. 确定疾病治疗方法B. 评估人群健康水平C. 揭示疾病的发生规律D.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答案:C. 揭示疾病的发生规律2. 下列哪项工作属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A. 评估疫苗安全性B. 制定健康管理政策C. 识别疫情的发生地点D. 临床诊断疾病答案:C. 识别疫情的发生地点3. 下列哪个指标可用于描述疾病的传播速度?A. 发病率B. 潜伏期C. 病死率D. 平均寿命答案:B. 潜伏期4. 在流行病学中,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A. 结果得出较快B. 易于进行样本收集C. 可推断疾病的发生原因D. 掌握了疾病历史演变过程答案:C. 可推断疾病的发生原因5.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 病例报告法B. 病例对照研究C. 随机对照试验D. 区域调查答案:D. 区域调查二、判断题1.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无关。
答案:错误。
流行病学不仅研究传染病,也研究非传染病,如慢性病、心脑血管病等。
2. 流行病学调查中,选择合适的样本可以代表整个人群。
答案:正确。
选择合适的样本可以代表整个人群,并为后续数据分析和推断提供有效依据。
3. 流行病学指标中,发病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疾病的人数与研究人群总数之比。
答案:错误。
发病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疾病的人数与研究人群中患病人数之比。
4.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只能得出相关性的结论,无法推断因果关系。
答案:正确。
横断面研究只能观察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无法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5.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血压高和心脏病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
答案:正确。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单个具体病人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
(多选)A、研究的真实性B、临床的重要性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样本量B.消除抽样误差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E.提高样本的代表性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E.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E.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A.简单随机法B•分层随机法C.区组随机法D.系统随机法E.非随机化分配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E、以普査、筛査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3•有关排除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只要制定纳入标准即可,不需要专门制定排除标准B、排除标准不是纳入标准的对立面,两者是互补的C、制定排除标准,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有试验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者应列入排除范围E、一般将孕妇列为新药评价试验的排除对象4.下列疾病诊断的方法中,属于临床诊断标准的是()A、肿瘤的病理学诊断B、行业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如类风湿病、脂肪肝等的诊断标准C、遗传性疾病(如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分子生物学诊断D、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E、冠心病的影像学冠脉造影诊断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侯偏倚E、入院率偏倚6.在临床研究中,诸多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混杂因素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这些因素有C、研究对象的病程不同D、研究对象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存在差异E、研究对象间心理因素、文化和社会背景等也不尽相同7.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时,主要途径和来源包括()A、专门防治机构B、传染病报告C、疾病报告登记D、疾病监测E、普查和筛查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要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2.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标准设计方案B.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干预组C.适合于任何类型临床问题的研究D.可用于教学效果的评估E.可用于动物试验3.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4.有关随机对照试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如能采用盲法观察结果,可减少测量偏倚B.有严格诊断和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好C.前瞻性研究,论证能力强D.研究结果外推不受限制E.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可比性好5.下列属于试验性研究的是()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交叉试验D、横断面研究E、病例分析6.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包括哪些()A.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组间可比性好B.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可减少选择性偏倚C.盲法测量结果,结果更真实、可靠D.不存在伦理问题E.高质量的单个RCT,可成为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流行病学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E.以上均不是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 行C. 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 低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4. 相对危险度是指A. 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 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 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 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 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尽可能减少失访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 7.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策提供素材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 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 B. 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 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D.夏季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异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 C.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 8. 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 B. 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 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 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可以为卫生决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12.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A.发现感染病例B.调查感染因素C.计算感染率D.计算病死率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1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1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15.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B.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D.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以上论述都不对17.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感染率C.患病率D.续发率E.罹患率18.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A.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D.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19.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感染传播方式C.病原体的来源D.病原体的种类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21.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A.科研业务费B.劳务费C.实验材料费D.仪器设备费E.管理费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2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24•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2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2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27•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V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5%B.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C.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95%D.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5%E.以上选择均不对28.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D.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29.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0.8C.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1.25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3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32.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34. 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35. 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临床症状期E.病原携带状态36. 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A.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又称现况研究D. 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37. 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A.t 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X2检验E.以上方法均不是 38. 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总发病率B.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39. 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寻求合作和帮助D. 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找到相关负责人40. 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A.多因素分析B.随机分组C.分层分析D.配对E.盲法41. 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A.大医院B.小医院C.门诊D.校医室E.中医院4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 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候偏倚E.入院率偏倚43. 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则该试验的RRR 和ARR 分别是A.15%,75%B.75%,25%C.35%,75%D.75%,15%E.75%,35% 44. 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 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C.稳定群众情绪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 描述疾病分布B. 探讨疾病的病因C. 预防和控制疾病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类型?()A. 描述性研究B. 分析性研究C. 实验性研究D. 理论性研究答案:D3. 病例对照研究属于()。
A. 描述性研究B. 分析性研究C. 实验性研究D. 理论性研究答案:B4. 队列研究的主要优点是()。
A. 可以确定时间顺序B. 可以控制混杂因素C. 可以同时研究多种疾病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缺点?()A. 需要大量的样本B. 需要较长的随访时间C. 可能存在选择偏倚D. 可以同时研究多种疾病答案:D6. 随机对照试验(RCT)的主要优点是()。
A. 可以确定因果关系B. 可以控制混杂因素C. 可以同时研究多种疾病D. 以上都是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随机对照试验的缺点?()A. 需要大量的样本B. 可能存在伦理问题C. 不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D. 可以同时研究多种疾病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混杂因素?()A. 年龄B. 性别C. 吸烟D. 疾病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偏倚的类型?()A. 选择偏倚B. 信息偏倚C. 混杂偏倚D. 随机偏倚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效应指标?()A. 患病率B. 发病率C. 死亡率D. 治愈率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流行病学研究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作为疾病分布的影响因素?()A. 时间B. 地点C. 人群D. 环境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研究设计可以确定因果关系?()A. 病例对照研究B. 队列研究C. 随机对照试验D. 描述性研究答案:BC13.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选择偏倚?()A. 研究对象的不均匀分布B. 研究对象的非随机选择C. 研究对象的非随机丢失D. 研究对象的非随机分组答案:ABC14.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信息偏倚?()A. 研究对象的不均匀报告B. 研究对象的非随机报告C. 研究者的非随机测量D. 研究者的非随机记录答案:ACD15.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混杂偏倚?()A. 研究对象的不均匀暴露B. 研究对象的非随机暴露C. 研究对象的非随机分组D. 研究对象的非随机测量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描述性研究可以确定因果关系。
流行病学题库 南医流行病学复习提要

《流行病学》复习提要绪论一、定义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和评价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任务的三个层次,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1.基本原理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②疾病的发病过程;③人与环境的关系(疾病的生态学);④病因论;⑤病因推断的原则;⑥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⑦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
2.实际应用①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②疾病的监测;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④疾病的自然史;⑤疾病预防的效果评价。
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1.流行病学观察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其特点是在观察时不施加任何人为因素,也不改变体内外环境的任何条件。
2.流行病学实验又称现场流行病学实验,主要是在人群中进行。
可分为人群现场实验、临床实验和社区实验三种。
其特征是需要人为地控制某些处理因素,故又称为干预性研究。
3.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学流行病学。
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即用流行病学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或公式,显示疾病流行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流行病学理论研究。
四、流行病学的特征1.群体特征2.对比的特征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4.社会医学特征5.预防为主的特征6.发展的特征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的概念:流行病学研究可通过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消退,描述疾病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这就是疾病的分布。
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为阐明病因以及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机理提供线索;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和疾病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一、疾病频率测量指标(一)发病指标1.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罹患率疾病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发生的频率,也是人群新病例数出现频率的指标。
3.患病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被调查人口中某病现有病例(包括新旧病例)的频率。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48、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C)
A、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
B、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
C、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
D、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一样
49、甲乙两人群中几种特殊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如下:
癌肿部位
甲人群(%)
乙人群(%)
肺
10.0
20.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是:(C)
A、attack rate B、mortality rate C、incidence rate D、prevalence rate
21.能够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是?(B)
A、计划免疫B、新生儿增加C、易感者迁出D、免疫人口迁入
22.在一项队列研究中,RR值95%可信区间为0.2-1.8,那么研究因素可能是疾病的:(D)
A、60/300 B、60/400 C、60/700 D、60/1000 E、60/10万
11.在某病的高危人群中开展定点、定时的监测,称为:(C)
A、主动监测B、漏报调查C、哨点监测D、以上都不是
12.下列哪一个因素与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无关?(B)
A、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51、某高速公路的统计资料表明,蓝色车子的车祸发病率事件要比其他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为多。由此推论:蓝色车子发生车祸的危险性高于其他车子(B)
A、对的
B、不对,因为比较的不是基础率
C、不对,因为没有对照组
D、不对,因为没做显著性检验
52、哪项不是传染病的潜伏期主要用途(A)
A、可作为判定致病因素的依据或作为确定传染病的隔离期限
成三层,每个年级抽取若干班,对抽到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和检查。这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病【07七年制】一名词解释1,epidemiology6,流行2,生态学谬误 7,偏倚3,盲法8,暴露4,一级预防9,随机对照试验5,疫源地10,队列研究二选择三简答1,流行病学的用途2,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3,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4,我国规定的国际传染病监测内容四问答1,计算题2,计算题3,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4,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其流行病的特点【08七年制】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3分)1、病因5、Exposure2、移民流行病学6、Blinding3、Epidemic7、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4、Odds Ratio8、Selection bias二、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1.5分)1、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群体特征B、概率论的特征C、治疗为主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2、一种新治疗方法可有效减少该病死亡,但不能治愈该病,则将会导致该病的A、发病率增加B、患病率减少C、患病率增加D、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3、在大于65岁的人中,虽然冠心病的发病率高于65岁以下的人群,但该病患病率下降,此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大于65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短B、大于65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长C、大于65岁的人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措施D、大于65岁的人冠心病的病死率降低4、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早期发现病人B、筛查各种高危病人C、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设D、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说5、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A、散发B、长期变异C、周期性D、季节性6、为了解某学校近视眼的情况,调查者计划从全校50个班中,随机抽取5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的所有学生,这种抽样方法称为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7、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特征是A、年龄 B、性别 C、职业 D、种族8、一位对新生儿黄疸感兴趣的调查者,选择了100名被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病的儿童和同期住医院的100名非黄疸儿童,然后调查他们母亲的产科记录和分娩记录,以寻求可能的发病原因,该研究属于:A、横断面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临床试验9、一次腹泻暴发调查显示:A餐馆就餐者中发病者占85%,而B餐馆15%,C餐馆55%,饮用公用水的人中发病者占95%,据此下列哪个论述是正确的?A、暴发来源于A餐馆,因为3个餐馆中该馆发病率最大B、暴发来源不是B餐馆,因为B餐馆发病率最小C、暴发来源是公用饮水,因为其发病率最高D、不能下确切结论,因为没有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10、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A、在无该病者,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分为两组B、在有该病者,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分为两组C、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暴露因素者,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暴露因素者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暴露因素者,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暴露因素者11、某病的多个危险因素中,要确定重点控制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某人群该病的发病率,最好以下列哪项指标为依据A、SMRB、RRC、AR%D、PAR%12、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当是A、病例组选择怀疑患某疾病的人,对照组选择未患某疾病的人B、病例组为确定患某疾病的人,对照组为怀疑患某疾病的人C、病例和对照均是患某种疾病的人D、病例应是确定患某疾病的人,对照是不患某疾病的人13、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共63对。
病例与对照均有雌激素暴露史者为27对,病例与对照均无暴露史者4对,病例有暴露史而对照无暴露史者有29对,则OR为A、10.67B、9.67C、2.24D、1.2414、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χ2=11.21,P<0.05,OR=2.5,正确的结论为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C、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D、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15、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的偏倚是A、回忆偏倚B、无应答偏倚C、混杂偏倚D、失访偏倚16、标准对照(阳性对照)是哪种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所特有的对照方法A、个体实验B、社区实验C、临床实验D、现场干预17、一篇金霉素广告声称:用金霉素治疗1000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有970名在72小时内症状消失。
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下列结论:应选择金霉素治疗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A、正确B、不正确,样本量太小C、不正确,没有对照组数据D、不正确,没有统计学检验18、以糖尿病诊断为例,如将糖尿病的血糖标准划得低些,则A、特异度将上升并包括全部非糖尿病患者B、特异度将上升并使部分正常人划入糖尿病可疑对象C、灵敏度将上升甚至包括全部糖尿病人D、灵敏度将下降并将部分病人归入正常组19、下列哪项不是因果联系的判断标准A、关联的类似性B、生态学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描述性研究20、下列哪种研究方法在验证病因假设时最可靠A、队列研究B、生态学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描述性研究21、病因判断标准中下列哪条是必需的A、关联的时间顺序:先“因”后“果”B、关联的强度C、关联的可重复性D、关联的合理性22、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主要依据是A、潜伏期B、传染期C、症状期D、临床期23、我国法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是A、鼠疫、霍乱B、鼠疫、炭疽C、禽流感、霍乱D、霍乱、炭疽24、疫源地是指A、传染源能达到的范围B、传染源所在的地区C、传染源容易聚集的地方D、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5分)1、简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区别。
2、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3、简述传染病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四、计算和应用题(2题,共25分)1、某学者为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于1992年在江苏省海门县选择年龄在20到60岁当地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HBsAg的检测,将研究对象分为HBsAg(+)组和HBsAg (-)组,自1993年起开展每年一次的随访,调查其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情况。
随访至2003年时,共获得表1数据。
表1 江苏省海门县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十年随访结果组别肝癌发病人数随访人年数HBsAg(+)组 140 17500HBsAg(-)组 27 13500请根据此结果计算和回答:(1)此研究属于何种研究方法?(2)请计算暴露与发病关联指标(RR、AR、AR%),并说明其流行病学意义。
2、某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的影像仪器,用来诊断乳腺癌。
为了评价该仪器的诊断效果,分别对100个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和100个健康妇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00名乳腺癌患者有90名阳性,根据此结果请计算或回答(1)将数据整理成四格表,并计算该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同时对结果加以解释。
(2)如果对照选择的不是100名健康妇女,而是100名乳腺增生或乳腺囊肿的妇女,则选择此种类型的对照是否合适?为什么?【09七年制】一、名解3分每个,共6个1.病因2.疫源地3.attack rate4.RCT5.出生队列研究(英文)6.bias二、问答共两题,共12分1.混杂因素的含义和控制方法4分2.因果关联的含义和控制方法8分三、选择20个,每个2分1.要调查人群某病的因素采用A人群归因危险度B。
2.美国某州肺癌发病率为45.9/10万,患病率为23/10万,病程为A0.5年B一年C二年D。
3.幼儿园中7人发病,这七个人的家庭共32人,又有5人发病,则继发率为A20%,B5/32的值,C。
4.吸烟者肺癌发病率51/10万,不吸烟的人肺癌发病率5/10万,人群中肺癌发病率21/10万,问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90.2%,B76.4%C 46/10万5.在不明病因的疾病中,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A找出患病者B筛查高危人群C炎症和评价病因假设D提出初步病因假设6.发病率和患病率关系A患病率提高,发病率也提高B患病率是静态的C患病率可用于人口变动较大时7.确定留验时间的是A潜伏期B感染期8.下列哪项不是时间分布A散发B短期波动C 长期变异9.随机对照试验的对照可以是A外对照B自身对照C标准对照10.病例对照研究最大的偏倚是A回忆偏倚B失访偏倚C。
11.验证病因假说最强的是A病例对照研究B描述性研究C队列研究D生态学研究12.哪项不是临床试验的原则A匹配B随机C对照B重复13.若将血糖检验标准降低,则A特异度上升,将正常人部分纳入糖尿病B灵敏度上升,基本包括所有糖尿病病人14.甲类传染病包括A鼠疫,霍乱四、计算题分数有点乱1:1配对研究,已按年龄,民族,职业配对20分其中得肺癌人数对照组病例组吸烟不吸烟吸烟20 10 (表格得自己列)不吸烟 20 201列四格表4分2计算X2的值给公式的一个是b+c>40的,一个是小于40的3分3计算OR 2分并说明含义2分4若用该表做职业与肺癌研究是否可行2分5该实验只研究了吸烟与否与肺癌关系,若要进一步探讨吸烟与肺癌关系,还应要哪些信息,哪些分析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