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_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_汪旭晖

合集下载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内在因果关系分析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内在因果关系分析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内在因果关系分析摘要:本文以我国1978-201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与GDP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理论,考察能源消费与GDP在纵向时间维度上的内在依赖关系。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能源消费总量变动会引起实际GDP增加值和实际工业增加值的变动,究其深层次原因,是由于我国的煤炭消费量在工业生产中的大量消耗。

关键词:能源消费经济增长Granger因果关系煤炭消费问题的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而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二,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一,综合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

这说明我国能源消费现状中存在能源效率偏低的问题。

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为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和能源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具有现实意义。

能源在一个经济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从需求方面看,能源是消费者用来扩大其效用的社会终端产品之一;从供给方面看,能源跟资本、劳动力和原材料构成终端产品的关键生产要素。

能源作为决定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上升的决定性变量,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这意味着能源消费与国民收入或者GDP之间必然具有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研究很早就是国内外学者们研究并重视的问题,但一直不能形成共识。

不同的文献利用的模型不同,国别和地区不同,样本数据不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方法不同,时间间隔不同,研究结论会产生显著性的差异。

J·Kraft(1978)等人分析美国1947-1974年GD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成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先驱。

Nachane等人(1988)使用E-G两步法考察了11个发展中国家和5个发达国家二者之间的协整关系,打开了对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之门。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
近年来 . 因果关系研究方法也逐渐被应用 到 亚 洲 国 家 的 能 源 消 费 与 经 济 增 长 之 间 关 系 的 研 究 中 .6 E 8 F G 7 ;和 利用 6 检验方法发现了新加坡能源对 ( " & & + * H ; ; 7 8 9 : ; 7 < % = 在标准 6 检 ( " & ’ , * 6 A B的因果 关 系 .IG和 J K L M 7 8 9 : ; 7 验方法的基础上发现了韩国 6 A B对 能 源 消 费 的 因 果 关
< D =
& = 同结论的原因在于选择了不同的样本区间和价格指数 < /
尽管因果关系研究在国外能源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然而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的文献中尚没有发现对 过 中国能源经济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工作 / 对 中 国 来 说 . 去) #年的持续经济增长以及能源强度持续 的 下 降 引 起 广 泛的关注. 尤其是 " & & +年 后 能 源 消 费 总 量 出 现 的 下 降 更 使得中国能源经济关系的真实性以及可持续性成为国内 外 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 进入 ) 中国能源强度的下降 "世纪 . 趋势能否继续. 中国政府制订的年均 + T的增长目标将会 对能源需求形成怎样的推动 . 控制能源消费会 不 会 对 中 国 经济增长目标造成冲击 . 这些都是中国政府在 制 订 能 源 战 略和能源政策时. 必须首先考虑和研 究 的 问 题. 因此对中 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 本文将按照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协整性检验 和因果性分析的方法 . 对中国能源经济的协整 性 和 因 果 关 系进行研究. 以期开拓这一领域的研 究 工 作. 为能源战略 与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考虑结构断点的再分析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考虑结构断点的再分析
对 于 以 往 忽 略 数 据 单 向因果 关 系。 Y u a n等 ( 2 0 0 7)则研 究了 1 9 7 8到 2 0 0 4 年之 间 的数 据 ,同样发 现 了电 力消 费 与
GD 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以及从前者到后 者的单向因果关系。 国内文献方面 ,林伯 强( 2 0 0 3) 在三要素生产 函数的框架之下 ,
化 作为备择假设 时 ,检验 结果显示在此区 间内 ,中国能源 消费表现 为含 结构 断点的 趋势平稳数据 , 而不是真正的 l ( 2 ) , 由此可 知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将不会
存 在 我 们所 一般 讨 论 的协 整关 系 。
本文主要研 究非协 整背景下 ,1 9 7 9 到 2 0 0 8年改革开放 以来 3 0年间 中国能源消 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本文 主要的贡献在于揭示能源消费 中结构变化 及相应的趋势平稳属性 , 并引入T o d a a n d Y a ma mo t o( 1 9 9 5) 方法来建立能源消费 与经济增长之 间相互关系。 据我 们了解 , 国
究。
继涛 ( 2 0 0 7) 主要运
用 平 滑 转 换 回 归 模
关键 词 :能 源 消 费 经 济增 长 因果
关 系 结 构 断 点
型外 , 其 它三篇则 着 重 考 察 了 变量 问协
整关系 , 并在 协 整 成 立 的 条 件 下 运 用 误
差纠正模型 , 以发 现
协 整关系 ,尤其是前者 向后者 的单 向因果
内容 摘 要 :在 关 于 中 国 能 源 消 费 与 经 济 增 长 相 互 关 系的 研 究 中 , 以 能 源 消 费 、 经 济 增 长 两 个 变 量 的 平 稳 性 检 验 为起 点 ,确 定单 位根 ,发 现 协整 ,并 以 误 差 纠正 模 型展 开二 者 之 间 G r a n g e r 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分析:基于宏观数据的比较分析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分析:基于宏观数据的比较分析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分析:基于宏观数据的比较分析宁泽逵
【期刊名称】《统计与信息论坛》
【年(卷),期】2010(025)003
【摘要】在综合比较分析关于中国GDP和能源消费的各种宏观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选定以Maddison估算的以1987年不变价格衡量的GDP和以IEA估算的能源消费为分析的基础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等分析技术发现:中国GDP和能源消费数据是一阶单整的,存在协整关系,并表现为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而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将提高0.811个百分点;相反,能源消费增加一个百分点,GDP将提高0.194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能源消费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外生变量.【总页数】5页(P81-85)
【作者】宁泽逵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24.0
【相关文献】
1.广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与检验——基于1978—2010年的数据 [J], 黄河
2.基于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 [J], 王巧英
3.河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 [J], 周奎
4.新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实证分析——基于协整分析和状态空间模型的估计[J], 赵霄伟;高志刚
5.内蒙古“金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 [J], 孟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作者:张全胜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在关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中,以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两个变量的平稳性检验为起点,确定单位根,发现协整,并以误差纠正模型展开二者之间Granger因果分析的做法见于2000年后多篇文献。

聚焦1979到2008年间30年数据,本文在允许结构断点的条件下展开平稳性检验,发现能源消费不是单位根而是趋势平稳过程,由此,协整关系的分析框架不再适用。

本文转而采用不依赖协整关系的Toda-Yamamoto一类方法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二者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仍然成立,而能源消费中结构断点的发现则值得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结构断点引言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问题历来为国内外文献所关注。

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这一问题尤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000年后,在国际文献中,Shiu and Lam(2004)使用1971到2000年之间数据,研究了电力消费与GDP 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误差纠正模型之下,他们发现了从电力消费到GDP的单向因果关系。

Yuan等(2007)则研究了1978到2004年之间的数据,同样发现了电力消费与 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以及从前者到后者的单向因果关系。

国内文献方面,林伯强(2003)在三要素生产函数的框架之下,通过协整和误差纠正模型分析,发现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及其它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尤其是前者向后者的单向因果关系。

此后,研究多着眼总体能源消费(而不仅仅是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问题,马超群等(2004)研究1978至2000年间数据,韩智勇等(2004)研究1953至2003年间数据,发现了两者间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赵进文和范继涛(2007)、陈首丽和马立平(2010)则分别使用1956到2005年、1979到2003年数据,发现了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摘要]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1978~2006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存在由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Granger因。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的增长也是单向的能源消费的Granger因,但第二、第三产业与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分析结果还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上述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即节能政策在中国是可行的,在长期内不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协整检验;Grarnger因果检验一、引言节能降耗目前已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已将“十一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胡锦涛同志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如何才能实现党和国家所提出的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目标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呢?我们认为除了应提高思想认识、加快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支持科技创新等措施外,一个更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认真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数量因果关系,从而科学地确立节能降耗的空间以及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之间的统筹协调。

事实上,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节能降耗是否会付出经济增长的成本,取决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存在由经济增长向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则节能降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小;如果存在能源消费向经济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或者双向的因果关系,则节能降耗将会付出经济增长成本,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以2001-2010年我国gdp和可再生能源中代表能源——水能的消费为基础数据,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 因果检验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经济增长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可再生能源消费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但是经济产出的增长却对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增长有影响。

【关键词】经济增长;可再生能源;水能;协整一、引言可再生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近些年国内外经济学者重点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增长对能源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

传统化石能源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化石能源储量有限,这可能会给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约束,而这种稀缺性也就决定了它的价格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

总量约束和价格约束,使得新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会逐渐显现出来。

二、文献综述目前,已有大量学者利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段的样本数据,对能源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林伯强(2001)运用jj协整检验的方法分析了中国1953-1994年能源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能源价格、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未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马超群等(2004)采用eg两步法研究了中国从1954-2003年间年度gdp和能源总消费以及能源消费各构成部分(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水电力等)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郭海华、夏志均、周元(2010)研究了1985-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证明了我国能源消费是国内经济增长格兰杰原因,经济的增长就必须以能源消费为代价,但是经济增长并不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即存在着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结论。

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

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
经济 论坛
.2 2 7.
兰 我 国能 源 消 费 和 经 济增 长 的定 量 分 析一 基 于格
因果检 验
孑、 经 j 文 ( 北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1 统 计 学 河 北 保 定 河 0级 0 10 ) 70 0
摘 要 :能 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 系一直是能源经济学的一个热点研 究问题。本文 以 18 95年 一2 1 0 0年 间我 国能源消 费总量 和 GD P的 数据 为基础 ,运 用协整分析 方法和 G agr rne 因果检验 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 在的 关系进 行 了探 讨。 实证研 究结果表 明,尽 管在短期 内,我 国能源消费与 G P之 间存在波动关 系,但 是从 长期来看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 长之 间存在 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 系,并且 存在从 能源消 D 费到经济增长的单 向因果关 系。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经济增长 ;因果关 系;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中图分类号 :F 9 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6—0 6 ( 0 1 9— 0 0— 2 2 X 2 1 )0 0 0 0
三 、实 证 检 验
果检验时有可能得出错误 的结论 。因此 ,进行格兰杰 因果检 验之前应 当 对所研究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如果检验结果证 明变量是平 稳序列 ,则 可 以进 行 因 果 性 检 验 ,若 变 量是 非平 稳 序 列 ,则 需 要 对 变 量 进 行 差 分 或 取对数 ,直到变量变成平 稳序列为止。 对我国能源消费总量 取对数 的 L C和国内生产总值取 对数的 L P E GD 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 ,结果 表明两变量均为非平稳变量 ;对 能源消费总 量和 G P指标 的对数取 差分后再进 行检 验 ,发现两 变量依 然未通 过单 D 位根检验 ,说明其一阶差分变量仍然是非平稳序列 ;对 L C和 L DP取 E G 二阶差分进行检验 ,发 现两变 量均通 过单 位根 检验 ,表 明和 是平 稳变 量 ,可以对其进行 格兰杰 因果检验 。单 位根检验结果 见表 1 ,格 兰杰因 果检验的过程及结果见表 2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
【期刊名称】《系统工程》
【年(卷),期】2004(22)12
【摘要】协整性分析和因果关系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但迄今为止,尚没有文献报道关于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协整性和因果关系的研究工作。

本文开展1978~2000年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性和因果关系的研究,结论是: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但不具有长期的协整性。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国在制订能源政策时既要考虑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冲击,同时也要充分估计能源供应压力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总页数】5页(P17-21)
【关键词】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协整性;因果关系
【作者】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2
【相关文献】
1.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间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J], 王海鹏;田澎;靳萍
2.试论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及因果关系 [J], 王素琴
3.内蒙古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协整性和因果关系分析 [J], 孙芳;赵海东;邓小东
4.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J], 史红吉
5.中国各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及因果关系分析 [J], 唐小淇;谢丽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因果分析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因果分析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因果分析
王宇新;姚梅
【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7(030)009
【摘要】文章从生产函数理论的新视角,利用多变量的协整检验和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长期内存在GDP 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这一推断有重要的政策涵义,即节能政策在中国是可行的,在长期内不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总页数】4页(P1163-1166)
【作者】王宇新;姚梅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24.0
【相关文献】
1.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r——基于时序数据的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 [J], 张竞雪
2.江浙沪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基于自举面板因果检验和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谢长风;吴和成
3.江浙沪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基于自举面板因果检验和VAR模型
的实证分析 [J], 谢长风;吴和成;
4.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J], 王美玲;乔晶
5.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变更分析 [J], 马思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

中国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

中国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作者:黄韬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06期摘要:新能源获取便捷、潜力巨大,对我国制定新时期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策略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本文在分析方法上采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数据选取了1991-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新能源消费量,对我国新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

可以得到在长期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经济逐年上涨能够引致新能源消费增加,但是新能源使用量增加反过来不能显著推进经济水平发展。

最后本文针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提出了实现科学技术、人、自然与社会的共塑互生,和谐发展的愿景。

关键词:新能源经济增长协整分析 Granger检验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对于能源消费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充足而稳定的能源是我国未来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国目前主要是以传统的矿物质为主的能源使用结构,2015年传统能源的消耗在全国能源消耗中的占比为82.1%。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相应的也带来了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幅攀升,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民的健康生活造成了影响。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我国将形成以低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要以“去产能”为主线的绿色发展理念,旨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节能降耗,大力推动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能源消费,合理改善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区域优势,积极推进适用于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新能源资源丰富、使用方便、享有极其优越的市场潜力,对我国贯彻落实节能环保政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因此,在上述背景下研究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值与新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对发展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影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因素分析——基于LMDI和Granger因果关系

影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因素分析——基于LMDI和Granger因果关系

影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因素分析——基于LMDI和
Granger因果关系
亢娅丽
【期刊名称】《中国能源》
【年(卷),期】2015(037)001
【摘要】为达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本文采用指数分解方法分析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原因,并且分析能源消费与GDP、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能源价格等因素间的关系,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提供决策支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重要原因,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比重对于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加快能源价格市场化进程,发挥价格在能源消费中的调控功能;应当加大基础科研的投入,促进生产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页数】7页(P14-20)
【作者】亢娅丽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190;知识产权出版社,北京1000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2
【相关文献】
1.山西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J], 李玮;张艳青;张荣霞
2.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J], 王雪茹;王琦
3.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分析 [J], 孟毅;李永晓
4.湖北省能源消费影响机理研究——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及LMDI [J], 方德斌;李晶;余谦
5.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与大型企业发展间因果关系之研究——基于500强企业和Granger因果检验 [J], 任坤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研究——基于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的角度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研究——基于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的角度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研究——基于技术进步和结
构变动的角度
樊亚妮
【期刊名称】《现代商业》
【年(卷),期】2013(000)024
【摘要】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78-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长期内,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并针对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总页数】2页(P257-258)
【作者】樊亚妮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511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技术进步的一项估算 [J], 刘景卿;俞海山
2.弱技术进步条件假设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对美国与中国的实证分析 [J], 王云平
3.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效应——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分析[J], 程颖慧;王健
4.能源消费和技术进步对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西北五省区的面板数据[J], 刘亚铮;张昭;李延芳
5.中等收入陷阱下我国经济增长新驱动力探究\r——基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分析框架 [J], 熊静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刘辉
【期刊名称】《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3(027)003
【摘要】为避免小样本研究带来的偏差,以1953-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GDP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探讨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尽管在短期内,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双向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断地扩大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增长强有力的保障,能源消费总量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一旦能源短缺势必会限制经济增长.
【总页数】7页(P28-34)
【作者】刘辉
【作者单位】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江门 529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2
【相关文献】
1.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协整分析 [J], 张传平;周倩倩
2.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协整分析 [J], 周倩
倩;张传平
3.辽宁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J], 路世昌;高丽艳
4.内蒙古“金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 [J], 孟军
5.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J], 邓菲;卢文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拉动能源消费需求迅速增加。

目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 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

未来我国能源工业能否支撑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国内外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国外文献对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有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法,得出台湾GDP与能源消费总量有双向因果关系;还有得出巴基斯坦经济增长导致能源消费总量及石油消费量增加。

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应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中国GDP、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电力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结论的文章。

但国内文献中,采用协整分析法研究的寥寥无几。

但实际上,大多数经济数据都是非平稳的,而协整理论是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之间关系的有效方法。

本文试图立足国情,通过协整分析及Granger检验,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及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消费量之间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及Granger因果关系,并对未来两者如何协调发展提出一些战略性建议。

一、数据描述本文选取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能源消费总量、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消费总量为研究对象。

样本数据为1970年2003年的年统计值,观测个数共204个。

相关数据源自中国统计年鉴。

通过Eviews统计软件,分别对这六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取对数和对数差分处理后,可得其变化趋势图。

由图1可见,国内生产总值的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对数时间序列数据的波动较小,一直较平稳地增长。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在1991年有小幅下降;由图2可见,国内生产总值和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消费总量的对数时间序列数据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

综上,五组序列有大致相同的增长和变化趋势,说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即具有长期共同趋势。

图 1 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总量图 2 国内生产总值和煤炭,石油,天然气变化趋势图水电消费总量变化趋势图二、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1.平稳性检验。

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再研究--基于线性与非线性G rang er因果关系检验

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再研究--基于线性与非线性G rang er因果关系检验

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再研究--基于线性与非线性G rang er因果关系检验龙少波;陈璋;黄林【摘要】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 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 th from 1953 to 2013 with twomethods ,the bivariate linear and nonlinear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 andthe linear and non_linear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based on the extension of neo_classical production func -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different methods support four different hypotheses and causalities .Based on the relevant nonlinear studies and the recommendations of some foreign scholar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re is a unidirectional nonlinear Granger causality betwee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 -na .The finding indicates that ,to extend the energy’s contribution in econo mic growth ,China should in-crease the energy exploration stocks ,promote the access to foreign energy sources and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利用双变量的线性与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基于扩展的新古典生产函数的线性与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我国1953至2013年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浙江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浙江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浙江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作者:***来源:《中国市场》2021年第17期[摘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经济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文章基于浙江1990-2018年能源消费总量及国内生产总值两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浙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分析结果得出,浙江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它们之间具有双向作用,即经济增长能够有效促进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也能显著拉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DOI]10.13939/ki.zgsc.2021.17.0221 引言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必要的物质条件,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各行各业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各个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快了能源的消耗。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也会越来越大,世界资源必然面临短缺的问题。

那么,如何正确分析和处理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历年来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都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了许多研究,他们普遍认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

在已有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中,李鹏(2013)通过对1995—2008年我国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得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長同向变动且经济增长的变动是能源消费变动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的结论。

汪旭辉,刘勇(2007)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1978—2005年间的能源消费总量和GDP进行分析,得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的结论。

韩智勇等(2004)对1978—2000年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和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但不具有长期的协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 瓶颈0呢? 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用科学的方法 探讨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拟
运用目前在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计量经济方法 ) ) ) 协 整理论和 Granger 因果检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2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本文的实证研究, 我们选取了 1978 年~ 2005 年
的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与实际 GDP 的数据。之所以 没有选取 1978 年以前的数据, 是因为此前中国经 济比较封闭, 且受到政治事件的冲击比较大, 这些 与 1978 年之后中国经济运行的环境都有较大区别, 因此, 我们仅对 1978 年~ 2005 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就可以全面反映 1978 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 来至今,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印度尼西亚表现为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 果关系, 在巴基斯坦表现为双向因果关系[ 5] 。Asafu2
Adjaye ( 2000) 的研究显示了 1973 年~ 1995 年间印 度和印度尼西亚两国能源消费对 GDP 的单向因果 关系, 以及菲律宾和泰国两国能源消 费和 GDP 之 间的双向因果关系[ 6] 。Ugur and Ramazan( 2003) 通过
( 1.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大连 116025; 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3.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北京 100037)
100084;
摘 要: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 能源经济 学的一 个热点 研究问 题。但是研 究选取 国家的 不同、同 一国家时间间隔的 不同或者 所采用的检 验方法的 不同, 所得到的结 论也存在 着差异。本文 以 1978 年~ 2005 年 间 我国 能源消费总量和 GDP 的数据为基础, 运用协整分析 方法和 Granger 因 果检验 对我国 能源消费 与经济 增长的 关 系进 行了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在短期内, 我国能源消 费与 GDP 之 间存在波 动关系, 但是 从长期 来看, 能 源消 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并且 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 的单向因果 关系。这说明 随 着国家能源政 策的调整, 能源利用效率 在不断 提高, 经 济增长 对能 源的 依赖在 逐渐 减小, 但是 在能 源消费 持续 增 长, 能源供给不足的现实条件下, 继续强调节能优先的能 源政策, 进 一步优化 能源结 构, 加快经济 结构向 能源节 约 型和集约化转变, 建立能源生产消费监测和预警 机制以及增强能源利用技术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9 卷第 5 期 2007 年 9 月
资源科学 RESOURCES SCIENCE
Vol. 29, No. 5 Sep. , 2007
文章编号: 1007- 7588( 2007) 05- 0057- 06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基于协整分析和 Granger 因果检验
汪旭晖1 , 刘 勇2, 3
模型 2
模型 3
- 01 9448 - 21 6603 - 11 9552 - 11 6228 不平稳 - 21 9237 - 31 7204 - 21 9850 - 21 6318 - 21 8984 - 41 3552 - 31 5943 - 31 2321
模型 1 - 414465* - 21 6649
29 卷第 5 期
汪旭晖等: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基于协整分析和 Granger 因果检验
59
没有单位根[ 12] , 是平稳的序列。运用 Eviews 510 对 LEC、LGDP 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从表 1 反映出来。
表 1 能源消费量( EC) 和 GDP 的单位根检验 Table 1 Unit root tests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因果关系
1 引言
能源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 增长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需要能源作支撑, 对能 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能源经济学的 一个热点问题。近 30 年来, 国外学者在这一领域做 了大量的实证性工作, 但是迄今为止依然没有形成 公识, 许多分歧和争议仍然存在。Kraft, J1 和 Kraft, A. 于 1978 年最早开创性的分析了能源消费与经济 增长的关系, 他 们利用美 国 1947 年~ 1974 年的 数 据, 发现 GNP 与能源之间存在从 GNP 到能源消费之 间的单向因果关系[ 1] 。但 Akarca and Long( 1980) 指 出, 如果时间间隔改为 2 年, Kraft2Kraft 的结论就值 得怀疑[ 2] 。其他一些研究者也利用不同的时间间隔 和不 同技 术证 实 或反 驳 了 Kraft2Kraft 的结 论[ 3, 4] 。 值得指出的是, 在这个领域的大量研究中, 国家的不 同、同一国家时间间隔的不同或者所采用的因果关 系检 验方 法不 同, 所得 到的结 论存 在着 不同。如 Masih and Masih ( 1996) 分析 了相关 国家 1955 年 ~ 1990 年的数据, 结果显示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 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缺乏协整关系, 在印度 表现为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 在
模型 ADF 值
临界值 a = 1%
临界值 a= 5%
临界值 a= 10%
结论
模型 1
LEC 一阶差分
模型 2
模型 3
- 11 3000 - 21 6603 - 11 9552 - 11 6228 不平稳 - 21 9383 - 31 7204 - 21 9850 - 21 6318 - 31 6626 - 41 3552 - 31 5943 - 31 2321
LGDP 二阶差分
模型 2
-
413536*
- 31 7343
模型 3 - 41 3546 - 3
- 11 6231 - 21 6348 - 31 2321
平稳
由表 1 可知, LEC 和 LGDP 的一阶差分 都不平 稳。在二阶差分 的时 候, LEC 的模 型 1、模 型 2 中 ADF 的绝对值分别为 416768, 417386( 表中标注* 号 值) , 均 大于 a = 1% 时的 临界值 绝对 值 216649 和 317343, LGDP 的模型 1、模型 2 中 ADF 的绝 对值分 别为 414465, 413536( 表中标注* 号值) , 也均大于 a = 1% 时的临界值绝对值。所以这两个时间序列必 须通过二阶差分后, 才能达到显著性水平 99% 以上 的平稳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两个时间序列 LEC 和 LGDP 是 I( 2) 的单位根过程。 312 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的5 中国统计 年鉴6, 能源消费( EC) 是个实物指标, 单位是万吨标 准煤;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根据以 1978 年为基期 的 GDP 指数和 1978 年 GDP 数据计算获得, 得到的 GDP 数据均为 1978 年不变价格的实际 GDP, 单位 是亿元人民币。图 1 反映了 1978 年~ 2005 年中国 能源消费和实际 GDP 的变动趋势。回归与检验的 计算过程通过计量经济软件 Eviews 510 完成的。
收稿日期: 2006- 12- 29; 修订日期: 2007- 00- 00 作者简介: 汪旭晖, 男, 辽宁大连人, 博士后,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E2mail: howardwxh@ yahoo. com. cn
58
资源科学
29 卷第 5 期
中国自 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较高的 经济增长速度举世瞩目。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我国的能源消费也在大幅度的攀升。在这样的背景 下, 我国 2005 年能源消费总量达 22133 @108t 标准 煤, 在整个/ 十五0 时期的 5 年内能源消费年均增长 约 10% , 尤其是 2003 年、2004 两年, 分 别增长 1513 和 1611% , 2005 年, 增幅虽然回落到 919% 。但仍是 改革开放以来能源消费增 长较快的年份。从 1992 年起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就超过了能源生产总量, 到 目前能源供应低于能源消费的趋势仍在延续, 这使 得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此外,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及粗放的
对 16 个国 家能源 消费与 GDP 因果关 系的研 究发 现, 在所有国家中, 这两个系列水平值是不平稳的, 但其一阶差分是平稳的, 其中有 7 个国家变量之间 存在平稳线性协整关系。在土耳其、法国、德国和日 本, 能源消费与 GDP 之间的作用方向是能源消费促 进经济增长, 显示这些国家长期的能源节约可能损 害经济增长; 在意大利和韩国其因果关系则正好相 反; 而在阿根廷又表现为 双向因果关系[ 7] 。Glasure
and Lee( 1997) 分别利用标准的 Granger 检验方法和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对韩国与新加坡的经济增长 与能源消费进行了检验, 结果发现, 利用协整和误差 修正模型时, 两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均存在双 向因果关系; 而运用标准的 Granger 方法检验时, 韩 国的数据不存在因果关系, 而新加坡则存在从能源 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 8] 。
模型 1 - 416768* - 21 6649
LEC 二阶差分
模型 2
-
417386*
- 31 7343
模型 3 - 31 6626 - 41 3552
- 11 9559 - 21 9907 - 31 5943
- 11 6231 - 21 6348 - 31 2321
平稳
模型 1
LGDP 一阶差分
经济增长方式等因素, 能源消耗强度( 单位 GDP 能 耗) 比美国、日本高出 40% 左右。伴随着中 国经济 的快速增长, 必然面临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能源 稀缺性问题[ 9~ 11] , 尤其是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 更 突显出能源危机。综观中国 50 多年来的能源消费 结构, 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已经由 1957 年的 9213% 下降到 2005 年的 6819% , 虽然煤炭消费总体 趋势是下降的, 但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 下降的部分 主要由石油来填补, 石油消费量由 1957 年的 416% 上升到 2005 年的 21% , 近 10 年来中国石油消费增 长率稳定保持在 6% 以上, 而石油产量年均 增长率 只有 118% , 由此形成了石油供给 的巨大缺口。如 果石油供求增长率在/ 十一五0期间继续保持目前水 平, 到 2010 年, 中国石油进口就会增长到 415 @108 ~ 417 @108t , 即比目前再增加 3 @108t; 新增日进口 量就会增加到每天 600 @108 桶; 石油进口依赖率也 会上升到超过 70% 。可是国际石油的后备 供应能 力目前已经严重不足, 拿 OPEC 来说, 后备日产油已 经只有 200 @104 桶左右, 虽说还可能通过新的勘探 开发出现新增长, 但能否满足中国 600 万桶的日需 求量还值得探讨。而其他能源( 如天然气、水能等) 消费比例都比较小, 这种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平衡, 加 剧了能源短缺危机。我国未来的能源基础能否支撑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 的重要问题。那么能源是否真的会成为中国的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