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基础知识介绍

合集下载

IC卡基础知识介绍

IC卡基础知识介绍

IC卡基础知识介绍一、内容概述首先简单说说IC卡的概念。

IC卡是一种集成电路卡片,它的内部嵌有微小的芯片,可以存储和处理信息。

可别小看了这个芯片,它可是IC卡的核心呢!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芯片,IC卡才能实现多种功能。

接下来我们说说IC卡的应用场景。

现在IC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我们平时坐公交、地铁时用的公交卡,就是IC卡的一种。

还有小区的门禁系统、公司的考勤系统,也常用到IC卡。

另外银行卡、社保卡等也都是IC卡的典型应用。

那么IC卡有哪些功能呢?简单来说IC卡可以实现信息存储、身份识别、支付等功能。

比如公交卡可以用来支付乘车费用;门禁卡可以识别持卡人身份,进出小区;银行卡则可以用来存款、取款、转账等。

1. 介绍IC卡的背景和历史其实IC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高效、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于是IC卡作为一种集成电路技术的产品,就这样诞生了。

初期的IC卡主要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或者政府部门使用,比如说电话卡、银行卡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IC卡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功能也越来越多。

从简单的身份识别到复杂的支付、存储等功能,IC卡都能轻松应对。

到了现在IC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乘坐公共交通、购物消费,还是进出小区、访问公司门禁系统,都可能用到它。

可以说IC卡的普及和应用,是科技进步带给我们的一个实实在在的福利。

接下来我们就更深入地了解一下IC卡的其他知识吧!XXX卡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一走进现代社会,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IC卡了。

IC 卡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交通出行、购物消费,还是工作学习,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它的重要性吧!IC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像我们的公交卡、地铁卡、共享单车卡等等,都是IC卡的身影。

有了它我们的出行变得如此便捷,再比如在商场、超市、餐厅等消费场所,IC卡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IC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IC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IC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IC卡基础知识一、射频卡的一些基础知识(一)频率(f)1、物理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简称赫。

2、频率单位:赫(Hz)、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等。

3、单位换算:1KHz=1000Hz1MHz=1000KHz=1000000Hz1GHz=1000000KHz(二)常见射频卡的频率1、射频卡,学名叫“非接触式卡”。

虽然有的人把射频卡叫做IC 卡,但因为接触式IC卡也叫IC卡,同时射频IC卡一般指指高频卡,而ID卡习惯叫低频卡,所以还是把非接触式的芯片卡叫为射频卡或非接触式卡来得直接一些。

2、典型的射频卡按戴波频率分为低频射频卡、高频射频卡、超高频射频卡和微波射频卡。

①、低频射频卡的频率为125~134.2KHz(单位:千赫),也称低频率(LF),如EM4100型号的ID卡、T5557卡、EM4305、TI的RI-TRP-R4FF低频只读卡、TI的RI-TEP-W4FF 低频读写卡、HID1326低频薄卡等。

一般为无源被动卡(卡内没有装电池)。

②、高频射频卡的频率为13.56MHz(单位:兆赫),也称高频率(HF),如MF1卡、I-CODE-II卡。

一般为无源卡。

一般为无源被动卡(卡内没有装电池)。

③、超高频射频卡的频率为433.92MHz(单位:兆赫),也称超高频的频率(超高频),如UCODE卡。

433.92MHz一般为有源主动卡(卡内装电池),860~960MHz一般为无源被动卡(卡内没有电池)。

[备注:国内超高频卡与无线电频带的叫法有一定区别。

]④、微波卡的频率为2.45GHz、5.8GHz(单位:吉赫或千兆赫兹),也称微波(uW),如EM4122中的一种微波卡。

2.45GHz、5.8GHz一般为有源主动卡(卡内装电池)。

[备注,微波卡与无线电频带的叫法有一定区别。

]⑤、另有些实验性的射频卡频率:27.125Hz、40.68MHz、24.125GHz等。

IC卡片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IC卡片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第三代IC卡
集成更多功能,如生物识别技术,实现高度安全 和个性化的应用。
IC卡的发展趋势
跨界融合
与移动支付、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安全性增强
采用更高级的加密技术,提高防伪能力和数据保护。
个性化需求增长
满足不同行业和用户的特定需求,如定制化功能、外观设计等。
IC卡的未来展望
全面数字化
根据用户需求,制作个性化IC卡 。
提供IC卡使用指导和售后服务, 解决用户问题。
申请审核 制作卡片
发行与交付 售后服务
用户提交申请,相关部门审核资 质和需求。
将制作好的IC卡交付给用户,并 完成相关发行手续。
IC卡的充值与挂失
充值方式
提供多种充值渠道,如在 线充值、自助终端充值等 。
挂失流程
用户可通过电话、网站或 线下渠道进行挂失,避免 卡片被盗用。
01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IC卡将逐渐取代传统的磁条卡和纸质
凭证。
智能化应用
02
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实现IC卡的智能识别、自动处
理等功能。
环保可持续发展Leabharlann 03采用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降低IC卡对环境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04
限制使用范围
限制IC卡的使用范围,避免敏感 信息被非法获取。
安全审计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发现并解决 潜在的安全隐患。
05
IC卡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Chapter
IC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IC卡
磁条卡向智能卡转变的初期,主要用于身份认证 和支付领域。
第二代IC卡
随着技术进步,IC卡存储和处理能力提升,应用 领域扩大到金融、交通、医疗等领域。

IC卡基础知识

IC卡基础知识

IC卡基础知识(引脚,特点及读写时序图)--------------------------------------------------------------------------------IC卡基础知识(引脚,特点及读写时序图)自从80年代中期出现IC电话卡后,基本已取代了原来流行的电话磁卡,磁卡存在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已逐步淘汰。

即使IC电话卡,也不能算很安全,卡内所有数据只要有简单的读写装置并按时序操作都能读取,事实上电话卡和信用卡一样内部没有什么秘密信息,仅仅是带串行输出的128位EPROM而已(对二类卡是256位PROM),不要以为弄懂了它是怎么工作你就有办法重新对卡内数据重新填充,其开始的64位是带写保护的,在出厂时其熔丝位已被编程,你已无法对其更改,其后的40位计数单元受内部逻辑控制在写时只能减少不能增加直至到0为止,因此你想用一般的IC电话卡打免费电话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能用微控制器(单片机)仿真它(如果你能读懂本文介绍的所有内容)。

IC电话卡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计数卡,以一次性的计数方式,从写满的计数器中减“1”,直至存储单元减为空为止。

卡片每次消费计数的“单位价值”根据各种应用系统的实际需要而定。

例如:对于中国IC 电话卡,如30元卡对应内部计数值为300,每单位值对应0.1元,IC 卡电话机每分钟产生一次扣费信号,扣费值由当地IC电话管理系统设定,一般是价值0.5元或1元,卡片被计数5次和10次。

对于其它国家属于第一类IC电话卡而言也是如此,只是内部初始计数值不同,每次扣除额度不一样罢了。

其他对于公用加油卡,IC卡计费加油机每一公升(或一加仑)产生一次扣费操作,卡片被操作一次扣2.5元等等,均属于等同原理。

事实上,这类卡内部为128位(16字节)NMOS存储器,按如下规律分布:64 位EPPOM(8字节)写保护区(芯片数据代码区、发行数据代码区)40 位EEPROM(5字节)24 位为全“1”(3字节)共16字节数据。

IC卡相关知识

IC卡相关知识

IC卡相关知识
一、IC卡简介
IC卡 (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也称智能卡(Smart card)、智慧卡(Intelligent card)、微电路卡(Microcircuit card)或微芯片卡等。

它是将一个微电子芯片嵌入符合ISO 7816标准的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

IC卡与读写器之间的通讯方式可以是接触式,也可以是非接触式。

根据通讯接口把IC卡分成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和双界面卡(同时具备接触式与非接触式通讯接口)。

二、工作原理
IC卡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射频读写器向IC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这样在电磁波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存储,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作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受读写器的数据。

三、技术参数:。

IC卡基本知识培训

IC卡基本知识培训

IC卡基本知识培训江苏恒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二零零四年六月目录一、卡概述 (3)1.1磁条卡 (3)1.2凸字卡 (3)1.3条码卡 (4)1.4接触型IC卡 (4)1.5非接触型IC卡 (5)1.6双界面IC卡 (6)1.7混合卡 (6)二、IC卡的基本概念与发展 (6)2.1 IC卡基本概念 (6)2.2 IC卡历史 (7)2.3 IC卡芯片主要生产厂商 (7)2.3.1 国际智能卡芯片主要生产厂商 (7)2.3.2 国内智能卡芯片主要生产厂商 (7)三、IC卡分类 (7)3.1 根据卡中所镶嵌的集成电路不同分类 (7)3.1.1 存储器卡 (7)3.1.2 逻辑加密卡 (9)3.1.3 CPU卡 (10)3.2 根据卡上数据的读写方法不同分类 (10)3.2.1 接触型IC卡 (10)3.2.2 非接触型IC卡 (11)3.2.3 双界面IC卡 (11)3.2.4 混合卡 (11)四、IC卡优缺点 (11)4.1 IC卡和其它卡的比较 (11)4.2 IC卡和磁卡比较 (12)五、IC卡应用领域 (12)六、IC卡应用现状与前景 (12)6.1 IC卡国际应用现状 (12)6.2 IC卡国内应用现状 (12)6.3 IC卡市场前景 (13)七、当前研发中心的相关COS产品介绍 (13)7.1 已经拥有自主研发的COS产品 (13)7.2 上位机软件 (13)7.3 安全密钥管理体系 (13)7.4 CPU卡结构和COS (13)7.4.1 CPU卡内部结构 (14)7.4.2 我公司税控卡片的芯片指标 (15)7.4.3 文件系统概述 (15)附录1、IC卡基本技术术语 (20)一、卡概述目前,应用于信息处理的卡片主要分为非半导体卡和半导体卡两大类,非半导体卡主要有磁卡、激光卡、凸字卡,半导体卡主要是IC卡,分为有触点卡和无触点卡。

有触点卡分为存储IC卡、逻辑加密卡和带CPU的存储卡(智能卡CPU卡)。

IC卡基本知识讲解

IC卡基本知识讲解

智能卡的生产工艺流程
流片(芯 片制造)
卡片应用
掩膜
卡片个人化
模块封装
安装发行密钥
制卡
7

个人化系统
8 10
卡片发行 印刷资料
3
卡数据
芯片制造商
模块
卡片制造商
2
个人化
掩膜
5
硅圆片
初始化
4
印刷, 照片 打凸字 磁条
9
1
开发
操作系统
应用6
智能IC卡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从1987年开始,相继制定和颁布了智能卡的 国际标准。有关接触式智能卡本身的标准有: ISO 7816: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ISO7816-1:规定卡的物理特性。卡的物理特性中描述了卡应达到 的防护紫外线的能力、X光照射的剂量、卡和触点的机械强度、抗 电磁干扰能力等等。 ISO7816-2:规定卡的尺寸和位置。 ISO7816-3:规定卡的电信号和传输协议。传输协议包括两种:同 步传输协议和异步传输协议 ISO7816-4:规定卡的行业间交换用命令。包括:在卡与读写间传 送的命令和应答信息内容;在卡中的文件、数据结构及访问方法; 定义在卡中的文件和数据访问权限及安全结构。 EMV:支付系统的集成电路卡规范和支付系统的集成电路卡终端规 范。
• •
• • •

智能IC卡国内标准
•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199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等近 十家金融单位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原则下,以ISO标 准和Europay、 Mastercard、Visa三大组织研制的EMV96 为基础, 结合国内智能卡的应用实际需要,对我国金融智能卡的基本应用 作出了具体规定。 • 《中石化加油集成电路(IC)卡规范》:2000年12月中石化总公 司针对在加油站采用卡机联动加油机技术实现自动加油而制订的 企业内部规范,以《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为基础,增 加了灰锁机制相关指令和加以流程。 • 《社会保障(个人)卡规范》:2000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 部针对社会保障领域智能卡应用的特点,以ISO 7816为基础,参 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制订并正式颁布了《社会 保障(个人)卡规范》,对今后我国社会保障领域应用智能卡作 出了具体规定。

IC卡基础知识培训

IC卡基础知识培训

RF-SIM技术 实现方式:RF-SIM卡是双界面智能卡(RFID卡和SIM卡)技术向手 机领域渗透的产品,是一种新的手机SIM卡。RF-SIM卡既具有普通 SIM卡一样的移动通信功能,又能够通过附与其上的天线与读卡器进 行近距离无线通信,从而能够扩展至非典型领域,尤其是手机现场支 付和身份认证功能。 RF-SIM卡的用户能够通过空中下载的方式实时更新手机中的应用 程序或者给帐户充值,从而使手机真正成为随用随充的智能化电子钱 包。 优势:RF-SIM更容易让运营商控制产业链,且用户使用门槛低。 劣势:RF-SIM技术采用2.4GHz通信频率,而对于银行机构来说, 他们更青睐于基于13.56MHz的SIMpass或NFC标准,而对于注重产业 链协同的移动支付业务来说,在初期,运营商推广的难度会较大。
文件系统
MF主文件 EF密钥文件
EF基本信息 EF文件
DF应用一 EF密钥文件
DF应用二 EF文件 EF密钥文件
公共应用 个人基本 ED/EP 交易明细 基本文件 数据文件 钱包文件 文件
安全机制
CPU卡具有三种认证方法: 持卡者合法性认证——PIN校验 卡合法性认证——内部认证(不改变安全寄存器值) 系统合法性认证——外部认证 密钥建立 使用权:任意读写 更改权:满足安全条件 后续状态:密钥验证成功后安全寄存器状态值 错误计数器:验证失败次数
第一种方法是假设Mifareclass的密码通信串,最多 通过4096次组合的认证试验,就可以获得认证通 过,反向回滚就可以推算出密码,获取一个认证 密码一般需要4至8小时。 第二种方法是在可以真实的认证过程中,获取通信 数据,经过40毫秒的计算,仅消耗8M的存储单元, 就可以得到认证密码。
手机支付
非接触IC卡分类 二、中高频卡 工作频率一般为3MHz ~ 30MHz。典型工作频率为: 13.56MHz。 因其工作原理与低频标签完全相同,即采用 电感耦合方式工作。 中频标签由于可方便地做成卡状,典型应用包括:电子车 票、电子身份证、电子闭锁防盗(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 等。相关的国际标准有:ISO14443、ISO15693、 ISO18000-3(13.56MHz)等。

IC卡和ID卡的基本常识

IC卡和ID卡的基本常识

IC卡和ID卡的基本常识一、非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片内,芯片及天线无任何外露部分。

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的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结束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卡片在一定距离范围(通常为5—10mm)靠近读写器表面,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递来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

1. 非接触性IC卡与读卡器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

二者之间的通讯频为13.56MHZ。

非接触性IC卡本身是无源卡,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是,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本身的L/C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

另一部分则是指令和数据信号,指挥芯片完成数据的读取、修改、储存等,并返回信号给读写器,完成一次读写操作。

读写器则一般由单片机,专用智能模块和天线组成,并配有与PC的通讯接口,打印口,I/O口等,以便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2. 非接触性智能卡内部分区非接触性智能卡内部分为两部分:系统区(CDF)用户区(ADF)系统区:由卡片制造商和系统开发商及发卡机构使用。

用户区:用于存放持卡人的有关数据信息。

3. 与接触式IC卡相比较,非接触式卡具有以下优点:⑴可靠性高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

例如:由于粗暴插卡,非卡外物插入,灰尘或油污导致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

此外,非接触式卡表面无裸露芯片,无须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既便于卡片印刷,又提高了卡片的使用可靠性。

⑵操作方便由于非接触通讯,读写器在10CM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操作,所以不必插拨卡,非常方便用户使用。

非接触式卡使用时没有方向性,卡片可以在任意方向掠过读写器表面,既可完成操作,这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的速度。

⑶防冲突非接触式卡中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因此,读写器可以“同时”处理多张非接触式IC卡。

IC卡知识

IC卡知识

第一章磁卡1、磁卡分类磁条型:一般抗磁力卡(300oe)指抗磁大小高抗磁力卡(3500oe)直接涂印型:低抗磁力卡(300oe)(如:公园门票)高抗磁力卡(2700oe)(如:地铁卡、电话卡)2.磁条和磁道磁条上有3个磁道。

磁道1与磁道2是只读磁道,在使用时磁道上记录的信息只能读出而不允许写或修改。

磁道3为读写磁道,在使用时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

磁道1可记录数字(0-9)、字母(A-Z)和其他一些符号(如括号、分隔符等),最大可记录79个数字或字母。

磁道2和3所记录的字符只能是数字(0-9)。

磁道2最大可记录40个字符,磁道3最大可记录107个字符。

3.磁卡读写器一般非金融领域用磁卡,只将信息记录在第2磁道,单2轨的只读阅读器售价400元/台,单2轨的可读可写的读写器售价1800元/台。

金融领域用磁卡,磁道1、2、3都可能用,如工行用1、3磁道,建行用2、3磁道。

1、2、3磁道均可读写的读写器售价4800元/台。

以上可看出,磁卡的阅读器很便宜,但读写器较贵,由于一般的应用中,磁卡只记录个人帐号等只读信息,使用时并不往卡中写信息,所以很多客户会让我公司出厂时,将信息代写入磁卡中,即“写磁”加工。

卡本身在我厂生产的,“写磁”费0.05元/张,卡不在我厂生产的,“写磁”费0.2--0.3元/张。

4.磁卡的安全及存在问题A.卡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较差磁条上的信息比较容易读出,非法修改磁条上的内容也较容易,所以大多情况下磁卡都是作为静态数据输入使用。

虽然第3磁道可读写,并且有金额字段,也只是用于小金额的应用领域,例如电话卡。

B.使用磁卡的应用系统需要有可靠的计算机系统和中央数据库的支持在金融行业,作为金融交易卡的磁卡,一般配合强大、可靠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金额、交易记录等信息,均保存在金融机构计算机的数据库中,用户所持的卡片只是提供用户的主帐号等索引信息,便于在数据库中迅速找到用户数据。

第二章磁卡国际标准1.ISO 7810:1985 识别卡物理特性规定了卡的物理特性,包括卡的材料、构造、尺寸。

IC卡工作原理

IC卡工作原理

IC卡工作原理IC卡,即集成电路卡,是一种具有存储和处理功能的智能卡。

IC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集成电路技术,通过内部的芯片实现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本文将从IC卡的基本原理、通信方式、数据存储、安全性和应用领域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原理1.1 IC卡的芯片IC卡的芯片是其核心部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接口电路等。

1.2 电源供应IC卡通过外部读卡器提供电源,也可以通过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方式实现电源供应。

1.3 通信接口IC卡通过通信接口与外部读卡器进行数据交换,常见的接口包括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二、通信方式2.1 接触式通信IC卡通过金属触点与读卡器进行数据传输,速度较快但易受损。

2.2 非接触式通信IC卡通过射频信号与读卡器进行无线通信,速度较慢但更安全。

2.3 双向通信IC卡与读卡器之间进行双向通信,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三、数据存储3.1 存储器类型IC卡的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和可编程存储器(EEPROM)等。

3.2 数据存储格式IC卡中的数据按照特定的格式进行存储,包括应用数据、个人信息和安全密钥等。

3.3 数据读写IC卡可以通过读卡器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实现信息的更新和传输。

四、安全性4.1 加密算法IC卡通过内置的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4.2 认证机制IC卡通过认证机制验证用户身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4.3 安全协议IC卡与读卡器之间通过安全协议进行通信,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五、应用领域5.1 金融领域IC卡在银行卡、信用卡等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实现支付和交易功能。

5.2 通信领域IC卡在手机SIM卡、门禁卡等通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实现通信和身份认证功能。

5.3 其他领域IC卡还广泛应用于交通卡、健康卡、身份证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

总结:IC卡作为一种智能卡,通过集成电路技术实现信息的存储和处理,具有安全性高、功能多样等优点,在金融、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培训体系IC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培训体系IC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培训体系)IC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第壹章IC卡基础知识壹、射频卡的壹些基础知识(壹)频率(f)1、物理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简称赫。

2、频率单位:赫(Hz)、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等。

3、单位换算:1KHz=1000Hz1MHz=1000KHz=1000000Hz1GHz=1000000KHz(二)常见射频卡的频率1、射频卡,学名叫“非接触式卡”。

虽然有的人把射频卡叫做IC卡,但因为接触式IC卡也叫IC卡,同时射频IC卡壹般指指高频卡,而ID卡习惯叫低频卡,所以仍是把非接触式的芯片卡叫为射频卡或非接触式卡来得直接壹些。

2、典型的射频卡按戴波频率分为低频射频卡、高频射频卡、超高频射频卡和微波射频卡。

①、低频射频卡的频率为125~134.2KHz(单位:千赫),也称低频率(LF),如EM4100型号的ID卡、T5557卡、EM4305、TI的RI-TRP-R4FF低频只读卡、TI的RI-TEP-W4FF 低频读写卡、HID1326低频薄卡等。

壹般为无源被动卡(卡内没有装电池)。

②、高频射频卡的频率为13.56MHz(单位:兆赫),也称高频率(HF),如MF1卡、I-CODE-II卡。

壹般为无源卡。

壹般为无源被动卡(卡内没有装电池)。

③、超高频射频卡的频率为433.92MHz(单位:兆赫),也称超高频的频率(超高频),如UCODE卡。

433.92MHz壹般为有源主动卡(卡内装电池),860~960MHz壹般为无源被动卡(卡内没有电池)。

[备注:国内超高频卡和无线电频带的叫法有壹定区别。

]④、微波卡的频率为2.45GHz、5.8GHz(单位:吉赫或千兆赫兹),也称微波(uW),如EM4122中的壹种微波卡。

2.45GHz、5.8GHz壹般为有源主动卡(卡内装电池)。

[备注,微波卡和无线电频带的叫法有壹定区别。

]⑤、另有些实验性的射频卡频率:27.125Hz、40.68MHz、24.125GHz等。

IC卡基础知识介绍

IC卡基础知识介绍

IC卡基础知识介绍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也称为智能卡,是一种具有集成电路芯片的塑料卡片,被广泛应用于金融、通信、公共交通、医疗保健等各个领域。

IC卡通过芯片上的微处理器来存储和处理数据,具有存储空间大、安全性高、多功能、可编程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IC卡的基础知识,包括IC卡的结构、类型、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IC卡的结构IC卡的结构由塑料卡体和嵌入的芯片组成。

塑料卡体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耐磨性。

芯片是IC卡的核心部件,类似于一颗微型电脑,具有处理器、存储器、接口等功能。

芯片上的金触点用于与读卡器进行数据传输。

IC卡通常还包括片上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安全模块等组成部分。

二、IC卡的类型1.接触式IC卡:接触式IC卡需要通过金触点与读卡器进行数据传输,常见于银行卡、公交卡等场景。

由于需要与读卡器直接接触,容易受到刮擦和腐蚀等影响。

2.非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可以通过无线射频进行数据传输,与读卡器之间的距离可达数厘米,常见于门禁卡、电子钱包等场景。

非接触式IC卡不需要与读卡器直接接触,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三、IC卡的工作原理IC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芯片上的微处理器执行内置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来实现的。

当IC卡与读卡器接触或靠近时,读卡器会向IC卡发送指令,IC卡通过芯片上的处理器解析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IC卡可以读取、写入和处理存储在芯片中的数据,并与外部系统进行安全的数据交换。

在交互过程中,IC卡还能通过内置的安全模块进行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四、IC卡的应用1.金融领域:IC卡广泛应用于银行卡、信用卡和电子钱包等金融支付场景。

IC卡可以存储用户的账户信息和交易记录,并通过密码验证和数据加密保障支付的安全性。

2.通信领域:IC卡被应用于SIM卡,用于存储用户的手机号码、通信记录和短信等信息。

SIM卡作为手机用户的身份标识,可以实现电信运营商的身份验证和用户的业务管理。

识别卡(磁卡IC卡RF卡)基本知识课件

识别卡(磁卡IC卡RF卡)基本知识课件

CHAPTER
03
IC卡技术
IC卡的原理与特点
总结词
介绍IC卡的原理、技术特点以及与其他识别方式的区别。
详细描述
IC卡是一种基于集成电路技术的信息存储和识别卡片,其原理是通过集成电路将信息编码并存储在卡片内部。与 传统的磁卡相比,IC卡具有更高的信息存储容量、更强的信息保护能力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IC卡可以用于身份 识别、金融交易、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便捷性等特点。
识别卡(磁卡ic卡rf卡)基 本知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识别卡简介 • 磁卡技术 • IC卡技术 • RFID卡技术 • 识别卡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CHAPTER
01
识别卡简介
识别卡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识别卡是一种信息存储和识别的 卡片,通常由塑料、纸等材料制 成,上面印有持卡人的信息,如 姓名、身份证号等。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IC卡的安全管理与应用实例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介绍IC卡的安全管理措施、应用领域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IC卡的安全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卡片本身的加密技 术、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交易过程中的身份验证等。为了 确保IC卡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如 设置加密算法、限制卡片使用权限、实施多级身份验证等 。同时,IC卡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身份识别、 金融交易、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实际应用中,IC卡的使 用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便捷性和可靠性,为人们的生活 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例如,在公共交通领域,使用IC 卡可以方便地支付车费,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假票和逃票 现象的发生;在金融领域,使用IC卡可以方便地进行转账 和取款,同时也可以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

IC卡(智能卡)基础知识简介

IC卡(智能卡)基础知识简介

IC卡(智能卡)基础知识简介1、何为IC卡(智能卡)IC卡是从磁条卡发展而来,它是将一个集成电路芯片封装在一个卡片中。

与磁条卡相比,IC卡可靠性好,存储容量大,而且具有一定的“智能”。

IC卡大致分为存储器卡与“智能”卡两个最常用的大类,存储器卡是将一个EEPROM存储器芯片封装在卡片中,使卡片具有“记忆”功能。

信息可以“写入(存)”卡内或从卡内“读出(取)”,原则上存取过程是不受限制的,整个存储空间也是开放的,对存储空间的管理是在卡片外部进行,这使得存储器卡缺乏良好的安全性。

之后存储器卡有了一些改进,主要是增加了密码验证功能对信息的存取过程进行控制,但仍然缺乏较好的存储管理功能。

而“智能”卡则不仅将EEPROM存储器封装进卡中,同时还将一个“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 Unit)”集成到卡片中,这个MCU中具有对卡片上EEPROM存储器进行管理的一套软件,(这套软件通常被称为“卡片操作系统(COS:Card Operation System)”),从卡片外部发送数据到卡内都要经过MCU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MCU及其搭载的软件(COS)控制着信息的存取过程,同时也管理着存储器的分配与使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IC卡的实质是:信息的存取。

而智能卡所谓的“智能”,就是对存取过程的“严格”控制与对存储器的“灵活”管理,目的是使存放在卡内的信息更安全且易于使用。

2、IC卡的相关规范IC卡是一种很规范的产品,不论其外形,还是其内部芯片的电气特性,甚至于其应用方法都受一些较严格的协议控制。

最基础最重要的一套规范是ISO/IEC 7816协议。

这套协议不仅规定了IC卡的机械电气特性,而且还规定了IC卡(特别是智能卡)的应用方法(包括COS中很多数据结构)。

除了7816协议之外,在各个可能应用IC卡的特定领域内还有一些更为具体的协议,比如在中国,金融领域制定PBOC规范,交通管理体系,社会福利体系都有其特定的规范。

IC卡基础知识介绍(下载文件)

IC卡基础知识介绍(下载文件)

IC卡基础知识一、IC卡概念IC卡又叫智能卡(SmartCard),一般用于指一张给定大小的塑料卡片,上面封装了集成电路芯片,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

图1 IC卡外形我们常用的智能卡大致分四种:存储卡、加密存储卡、CPU卡,实际上,只有具备了微处理器的IC卡,才是智能卡,但是人们习惯上吧IC卡统称为智能卡。

智能卡包括三个部分:塑料基片(有或没有磁条)、接触面、集成电路1.半导体厂家将大的硅片切成小块,一个六英寸直径的硅片可以造出上千个芯片。

2.对小硅片进行光刻以产生必要的电路,并将她封装在黑色的集成电路模块中。

3.将集成电路的输入输出端连结到大的接触面上,便于今后读写器的操作。

4.最后,把造好的模块嵌入到卡上。

图2构造示意图二、IC卡分类智能卡属于半导体卡。

半导体卡片采用微电子技术进行信息的存储、处理。

按照其组成结构,智能卡可以分为一般存储卡、加密存储卡、CPU卡和超级智能卡:1、存储器卡(MemoryCard)其内嵌芯片相当于普通串行E2PROM存储器,这类卡信息存储方便,使用简单,价格便宜,很多场合可替代磁卡,但由于其本身不具备信息保密功能,因此,只能用于保密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

2、逻辑加密卡(SecurityCard)加密存储器卡内嵌芯片在存储区外增加了控制逻辑,在访问存储区之前需要核对密码,只有密码正确,才能进行存取操作,这类信息保密性较好,使用与普通存储器卡相类似。

芯片结构如下:图3 带有安全逻辑的IC卡用存储器芯片3、CPU卡(SmartCard)CPU卡内嵌芯片相当于一个特殊类型的单片机,内部除了带有控制器,存储器,时序控制逻辑等外,还带有算法单元和操作系统,由于CPU卡有存储容量大,处理能力强,信息存储安全等特性。

因此,广泛用于信息安全性要求特别高的场合。

芯片结构如下:图4 带有加密运算及安全逻辑的IC卡用微控制器芯片4、超级智能卡在卡上具有MPU和存储器并装有健盘、液晶显示器和电源,有的卡上还具有指纹识别装置等。

IC卡基础知识

IC卡基础知识
百富学院
卡片分类——非接触式卡
百富学院
卡片分类——接触式卡
• 接触式IC卡通过卡片表面8个金属触点与读卡 设备进行物理连接来实现电源供给和完成通 信,必须保证触点接触的稳定性。
百富学院
IC卡功能
• IC卡根据内部封装的集成电路是否有处理器 可以分为: 1、存储卡 2、智能卡 两大类。
百富学院
存储卡
百富学院
第三部分 TAL应用层
百富学院
TTL数据结构
• ISO/IEC 14443 / ISO/IEC 7816-3中定义的 TTL处理过程. 终端始终是主动方,卡片是被动方.所有的数据 交互由终端按照协议定义格式的命令发起. 卡片在接收到命令后做相应地响应.
百富学院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结构
• 命令-响应对,由终端发起的命令和卡片响 应构成。 • APDU-C: 命令头(CLA+INS+P1+P2) 命令体(Lc + 数据域+Le) • APDU-R: 响应体(数据单元) 响应尾域(状态字节SWA+SWB)
百富学uct APDU_REQ{ uchar cmd[4];/*命令头*/ ushort le; /*期望接收字节数*/ ushort lc /*待发送数据单元长度*/ uchar datas[ 256 ];/*待发送数据单元*/ };
百富学院
IC卡的应用
• 1995年底,国家金卡办为统筹规划全国IC卡的应用 ,组织拟定了 (金卡工程非银行卡应用总体规划)。 为保证IC卡的健康发展,在国务院金卡办的领导下 ,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卫生部、国家工商管理局 等各个部委纷纷制定了IC卡在本行业的发展规划。 1、金融行业磁卡向符合PBOC规范的智能卡迁移, 目前进展缓慢; 2、建设部制定了建设部的IC卡计划,指定了多个 IC卡推广试点的城市,推广IC卡在公交、水、电、 气行业的应用,形式多样,广泛,但是卡类复杂, 管理杂乱,难以统一。 3、其它的如,社保、医疗、交通、身份证、广播 电视等涉及相当多的行业。

IC卡片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IC卡片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2023/12/30
Page 20
热熔胶带的组成
2023/12/30
1.胶层 ➢采用涂布工艺形成的一层均匀胶膜 ➢根据用途厚度不一,例:HIBOND-3 为。 0.04MM 2.带基纸 ➢用于承载胶层的离芯纸(与胶膜接触面涂有硅 油防粘)
Page 21
热熔胶的制作工艺
2023/12/30
✓热熔胶带的制作流程
输入/输出(I/O)
保留待将来使用
Page 27
卡片封装工艺知识介绍
1、接触卡片封装工艺流程
➢模块背胶
胶带 冲孔
胶带与模 块贴合
收卷
➢卡基铣槽,冲孔
铣第一 层槽
铣第二 层槽
清洁
冲小卡
➢模块封装
胶层与胶 纸脱离
模块 铳切
模块 植入
热压
冷压
2023/12/30
功能 检测
Page 28
模块备胶
2023/12/30
Page 13
胶带知识简介
✓胶带的分类 ✓胶带的组成 ✓胶带的制作工艺
2023/12/30
Page 14
胶带的分类
2023/12/30
按性能分:
1.热塑形(单组份) ➢加热熔融成液态,经压合、冷却,在几 秒钟内完成粘接的胶粘剂 ➢例:HIBOND-3, TP1000
Page 15
热塑形热熔胶的特性
2.点磁条 如果是带磁条的膜则直接在把磁条和卡片对好把膜点到材料上, 如果是不带磁条的膜则是在上面点焊好的料一条一条的手工加点上去 (且磁条分为剥离型及非剥离型,非剥离型可以一次层压,而剥离型则 要层压两次去掉表面的保护膜或是点磁条时去掉表面保护膜)
3.叠张层压 把上面准备好的料叠到钢板里10-13张准备层压,叠好张后层 压机调好参数(根据材料不同而不同)进行层压。层压时按客户要求压 成光面或哑面或半光半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卡基础知识一、IC卡概念IC卡又叫智能卡(SmartCard),一般用于指一张给定大小的塑料卡片,上面封装了集成电路芯片,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

图1 IC卡外形我们常用的智能卡大致分四种:存储卡、加密存储卡、CPU卡,实际上,只有具备了微处理器的IC卡,才是智能卡,但是人们习惯上吧IC卡统称为智能卡。

智能卡包括三个部分:塑料基片(有或没有磁条)、接触面、集成电路1.半导体厂家将大的硅片切成小块,一个六英寸直径的硅片可以造出上千个芯片。

2.对小硅片进行光刻以产生必要的电路,并将她封装在黑色的集成电路模块中。

3.将集成电路的输入输出端连结到大的接触面上,便于今后读写器的操作。

4.最后,把造好的模块嵌入到卡上。

图2构造示意图二、IC卡分类智能卡属于半导体卡。

半导体卡片采用微电子技术进行信息的存储、处理。

按照其组成结构,智能卡可以分为一般存储卡、加密存储卡、CPU卡和超级智能卡:1、存储器卡(MemoryCard)其内嵌芯片相当于普通串行E2PROM存储器,这类卡信息存储方便,使用简单,价格便宜,很多场合可替代磁卡,但由于其本身不具备信息保密功能,因此,只能用于保密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

2、逻辑加密卡(SecurityCard)加密存储器卡内嵌芯片在存储区外增加了控制逻辑,在访问存储区之前需要核对密码,只有密码正确,才能进行存取操作,这类信息保密性较好,使用与普通存储器卡相类似。

芯片结构如下:图3 带有安全逻辑的IC卡用存储器芯片3、CPU卡(SmartCard)CPU卡内嵌芯片相当于一个特殊类型的单片机,内部除了带有控制器,存储器,时序控制逻辑等外,还带有算法单元和操作系统,由于CPU卡有存储容量大,处理能力强,信息存储安全等特性。

因此,广泛用于信息安全性要求特别高的场合。

芯片结构如下:图4 带有加密运算及安全逻辑的IC卡用微控制器芯片4、超级智能卡在卡上具有MPU和存储器并装有健盘、液晶显示器和电源,有的卡上还具有指纹识别装置等。

按照数据读写方式,智能卡又可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两类:1、接触式IC卡接触式IC卡由读写设备的触点和卡片上的触点相接触,进行数据读写;国际标准ISO7816系列对此类IC卡进行了规定。

2、非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设备无电路接触,由非接触式的读写技术进行读写(例如,光或无线电技术)。

其内嵌芯片除了存储单元。

控制逻辑外,增加了射频收发电路。

这类卡一般用在存取频繁,使用环境恶劣的场合。

国际标准也对非接触IC卡技术做了规范,见下表:ICC读写器国际标准读写距离CICC CCD ISO/IEC10536<2mmPICC PCD ISO/ICE14443<10cmVICC VCD ISO/IEC15693<50cm其中:CICC——Close–CoupledICC紧贴式IC卡PICC——ProximityICC接近式IC卡VICC——VicinityICC邻近式CD——为CouplingDevice是读写器中发射电磁波的部分按照数据交换格式分类,智能卡可以分为串行和并行两种:1、串行IC卡智能卡和外界进行数据交换时,数据流按照串行方式输入输出。

当前应用中大多数IC卡都属于串行IC卡类,串行IC卡接口简单,使用方便。

如我们目前使用的存储器卡、辑加密卡为同步串行IC 卡;而所用的CPU卡,为异步串行IC卡。

2、并行IC卡与串行IC卡相反,并行IC卡的数据交换以并行方式进行,由此可以带来两方面的好处,一是数据交换速度提高,二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存储容量可以显著增加。

有关厂商在中方面做出了探索,并有产品投入使用,但由于没有形成相应的国际标准,大规模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此外,有关厂商还设计制造了各种适合实际用途的智能卡,例如:1、预付费卡(PrepaymentCard)预付费卡在出厂后,初始化前的特性与加密存储器卡相类似,只是容量较小,一旦经用户初始化后,其信息的读取与普通存储卡类似,其内嵌芯片相当于一个计数器,只是该计数器只能作减法,不能作加法,当计数为零时,芯片便作废,因此,是一次性的。

这样卡是专门为预付费用途设计的。

如电话卡。

2、混合卡混合卡也存在多种形式,将IC芯片和磁卡同做在一张卡片上,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融为一体,一般都称为“混合卡”。

除此之外,一些公司正计划采用闪烁存储器(FlashMemory)技术制造智能卡,以进一步扩大容量,提高速度,降低成本和功耗,这将是智能卡技术的又一飞越。

预计,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发展、进步,今后还会不断出现新的卡型。

三、IC卡制造工艺IC卡从设计到发行,一般可归纳成6个步骤,如图5所示。

图5 卡片生产发行过程1、设计∙系统设计根据应用系统对卡的功能和安全的要求设计卡内芯片(或考虑设计通用芯片),并根据工艺水平和成本对智能卡的MPU、存储器容量和COS提出具体要求,或对逻辑加密卡的逻辑功能和存储区的分配提出具体要求。

∙卡内集成电路设计其设计过程与ASIC(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类似,包括逻辑设计、逻辑模拟、电路设计、电路模拟、版图设计和正确性验证等,可借助于Workview、Men-tor或Cadence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来完成。

对于智能卡,在国外经常采用工业标准微处理器作为核心,调整存储器的种类和容量,而不必重新设计。

在国内,目前尚没有现成的微处理器可供借用,也还没有成熟的E2PROM工艺可实现稳定的大批量生产。

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由国内设计COS,由国外半导体厂家生产芯片,Motorola、日立等公司都提供这种业务。

为可靠起见,这些芯片应该有自保护能力。

例如,当外加电压不正常时(高低电压检测)芯片应停止工作,时钟频率超出正常范围时也应有相应的措施。

∙软件设计(仅适于智能卡)包括COS和应用软件的设计,有相应的开发工具可供选用。

由于智能卡的安全性与COS有关,因此在国家重要经济部门和机密部门使用的智能卡,应写入我国自行设计的COS。

2、芯片制造∙在单晶硅圆片(Wafer)上制作电路设计者将设计好的版图或COS代码提交给芯片制造厂。

制造厂根据设计与工艺过程的要求,产生多层掩膜版。

在一个圆片上可制作几百~几千个相互独立的电路,每个电路即为一个小芯片(die)。

小片上除有按IC卡标准(8个触点)设计的压焊块外,还应有专供测试用的探针压块,但要注意这些压块是否会给攻击者以可乘之机。

∙测试并在E2PROM中写入信息利用带测试程序的计算机控制探头测试圆片上的每个芯片。

在有缺陷的芯片上做标记,在测试合格的芯片中写入制造厂代号等信息。

如用户需要制造厂在E2PROM中写入内容,也可在此时进行。

运输码也可在此时写入。

运输码是为了防止卡片在从制造厂运输到发行商的途中被窃而采取的防卫措施,是仅为制造厂和发行商知道的密码。

发行商接收到卡片后要首先核对运输码,如核对不正确,卡将自锁,烧断熔丝。

∙研磨和切割圆片厚度要符合IC卡的规定,研磨后将圆片切割成众多小芯片。

3、微模块制造将制造好的芯片安装在有8个触点的印制电路薄片上,称作微模块。

4、卡片制造将微模块嵌入卡片中,并完成卡片表面的印刷工作。

5、卡初始化先核对运输码。

如为逻辑加密卡,运输码可由制造厂写入用户密码区,发行商核对正确后改写成用户密码。

对于智能卡,在此时可进行写入密码、密钥、建立文件等操作。

操作完毕,将熔丝烧断。

此后该卡片进入用户方式,而且永远也不能回到以前的工作方式,这样做也是为了保证卡的安全。

6、个人化和发行发行商通过读写设备对卡进行个人化处理,根据应用要求写入一些信息。

完成以上这些过程的卡,就成为一张能唯一标识用户的卡,即可交给用户使用。

四、性能比较由于IC卡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IC卡相对于其它种类的卡具有以下四大特点:✓存储容量大其内部有RAM、ROM、EEPROM等存储器,存储容量可以从几个字节到几兆字节。

卡上可以存储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各种信息。

✓安全性高IC卡从硬件和软件等几个方面实施其安全策略,可以控制卡内不同区域的存取特性。

存储器卡本身具有安全密码,如果试图非法对之进行数据存取则卡片自毁,即不可进行读写。

✓对网络要求不高IC卡的安全可靠性使其在应用中对计算机网络的实时性、敏感性要求降低,十分符合当前国情,有利于在网络质量不高的环境中应用。

✓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便于携带,易于使用。

IC卡和磁卡比较有以下四大优点:✓IC卡的安全性比磁卡高得多,IC卡内的信息加密后不可复制,安全密码核对错误有自毁功能,而磁卡很容易被复制。

IC卡基础知识✓IC卡的存储容量大,内含微处理器,存储器可以分成若干应用区,便于一卡多用,方便保管。

✓IC卡防磁、防一定强度的静电,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比磁卡高。

一般至少可重复读写十万次以上,使用寿命长。

✓IC卡的读写机构比磁卡的读写机构简单可靠,造价便宜,容易推广,维护方便。

IC卡和其它种类卡的综合比较见下表。

IC卡和其它种类卡综合比较 凸字卡磁卡普通存储卡逻辑保密存储卡CPU卡存储容量数十数百数千数千数千以上读无限无限无限无限保密逻辑密码保护写否无限无限无限保密逻辑密码保护PIN校验否否否是是PIN可变否否否是是防止伪造无弱强较强极强防止篡改否其它措施其它措施保密逻辑密码一卡多用否否否否是从相关设备的成本上来看。

磁卡的读写设备中含有精密机械及信号转换装置,因此成本高,一个简单的读卡装置售价都在几百元,而复杂一点的读写卡装置要卖到几千元,而且可靠性低、维护量大,另外,由于磁卡的加密性较差,存储容量小,因此有些信息不能存放在磁卡上,这样,为了提高IC卡基础知识磁卡应用系统的安全性,网络设计要求高,软件工作量大。

智能卡本身就是一个数字电路。

因此,智能卡的读写只需要一个可供插卡的卡座就行,简单的卡座只有十几元人民币,高级的卡座也只要百元左右,而且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基本上不用维护,因此,智能卡可用于一些一卡配一座的大众化产品中去。

尽管目前单个智能卡的成本要高一些,但从性价比,整个系统的成本及以后工艺成本的降低趋势来看,采用智能卡,成本不会是一个障碍。

正是由于这些优点,使得IC卡自诞生以来就备受重视,其市场迅速遍及世界各地,而其应用领域也从最初的银行信用卡单一领域,渗透到包括保安、付费电话、健康记录卡、身份证和宾馆旅游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领域。

目前除了许多发达国家以外,IC卡也开始进入拉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有一发不可收的气势。

四、IC卡应用及国际标准1、IC卡的应用世界上推广IC卡成功的地区是欧洲,尤其是法国IC金融卡、IC电话卡和德国的健康卡、电话卡使用最为广泛。

在金融、运输、医疗、教育、娱乐、企业管理等领域得到普遍的应用,并且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