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常识课“四段式教学”模式探析
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内容的教学探讨
对《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内容教学初探双鹤乡中心校张伟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它涵盖了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等领域。
在进入高段特别是六年级学习时,教材中历史内容占相当大的比例,究竟怎么教?是让学生系统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还是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或者另有意图。
这不免让教师心中顿生疑虑。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历史内容学习与初中历史学习的价值观是不同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内容是以“散点”式的方式呈现,重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沿着“以情感为主线,促进品德形成”这一思路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走进历史,激发情感教材在编写时,重视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能感受到的一些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入手,引导儿童走进历史,去感悟,去认识,去理解。
如再现当时的一些图片、文献及影像资料等。
课程标准也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告别贫困奔小康》中“走出紧缺的年代”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粮票、面票、油票等票证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联系实际或创造情景给大家讲一些那时候有关“票证”的小故事。
进而,触动学生心灵,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票证”之间的距离。
学生对学习新课也产生了深厚兴趣,并能积极主动参与。
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情境,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
这样,就能缩小学生与历史之间的时空差,变“要我了解”为“我要了解”。
二、换位体验,感受历史,内化情感所谓换位思考,心理学上的含义为:它是一种设身处地理解、体验受众的认知、情绪情感和需要等的心理过程。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通过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
浅谈历史“四段”学习法教学
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实践 。这样做不但能克服 学生 的畏难心理 , 而且可 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 。
因此 ,我在课堂教学 中常使用激活学 生思维 的讨论法 ,使学生
览教材 ,经过一番思索后,教师 “ 精讲 ” 。其主要 目的是要用精 在对新 问题 的讨 论中,克服畏难心理 ,增强 自信心,达到培养 练 的语言,讲清 教材 的重点、难点、疑点,把书本上的知识结 和提 高各种 能力 的 目的。
体组合,从教材 中发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 , 将其转化 的思路 ,当堂讲清 疑点 ;也可 以概括几 种不 同看法 ,然后指
为问题 的情景,一方面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动机,另一方 导学生 阅读 一些相应 的课外读物 ,交给学生解决 问题 的钥匙 , 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 勤思、善 问的学习习惯 ,学会提 出问 让学 生在课 外寻求 答案 。教师 引导学 生讨论 解决 问题 的过程 题,从而使学生心理和课堂气氛 同时活跃起来 。例如,在讲世界 中 ,要 及 时点拨 ,注 重发展 学生 的求异 思维 ,让学生 从各层 史《 新航路开辟》 这课时, 我设 问: 西欧人为什么要到东方来? ” 面 寻求 答 案 。 “ 学生 回答后,再播放组合媒体 ,引导学生看 《 十四世纪 欧亚主要 商路 》图,学生发现西欧与亚洲 的往来通商早 已有三 条路可走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应从心理方面
在历史教学 中,议论就是有 目的地让学 生把 尚未 弄懂 的问
心理学研 究表明,处在 抑制状态 的学生 是不可能很好地进 题 的疑点提 出来 ,师 生一 同展 开讨 论,激活 学生 的思维 。方
行学习的。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 , 将这种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 法可 以 由教 师先提 出疑 点 ,引导学生 思维 ,在讨论 中解决 问 态。我在教学 中经常采取创{ J 殳隋景设疑 导学法,即选择一定的媒 题 ;或在学 生讨论 的基 础上 ,教师加 以点拨 启发 ,开启学 生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法初探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法初探◆赵晓恬(青岛河西小学)【摘要】基于现有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为了更好地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层四步”课堂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层四步”教学法流程笔者提出的“四层四步”教学法,就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下,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体验,动眼观察思考,动口表达议论,动耳感知体会,动脑思维创新,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活化学生的思维。
同时,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生主动探索的需要,从而促进主体发展。
一、基本流程“四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师的授课过程分为四个层次;“四步”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该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谐师生的人际关系,强化学生的参与活动,有利于改善课堂中的人际关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各方面的素质和谐全面地发展。
二、实验过程第一层:导入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进入学习过程的第一步。
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第一个层次。
教师应当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激趣谈话导入。
谈话交流也能唤起学生的共鸣,迅速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在学习山美版四年级《走进商场》时教师可以和进行这样的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逛商场吗?曾经去过哪些商场呢?这些商场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交流,描述商场后揭示课题,“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商场,商场里那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商品供我们任意选购,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生活需求。
2.播放音乐导入。
用好五项策略 破解教学难题——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教学
吉林教育·教研24/2016《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有很多关于“历史题材”的教学表述。
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历史题材”的教学,部分老师感到困难。
那如何破解这些教学难题,我认为,可利用以下五项策略。
一、搜集资料,归纳提炼对于历史,由于比较久远,学生可能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
所以,必须让学生提前搜集资料。
搜集的资料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课件等等。
资料搜集出来了,还要让学生对资料要归纳。
关于历史战争资料的归纳,有好多方法,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归纳,按照事件的性质归纳等等。
在归纳出来以后,要注意提炼重点。
例如,教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悲壮的抗争》,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搜集“1840年以后外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可以让他们按照时间顺序来归纳出几个关键内容———时间、国家、条约的名称、条约的内容,对于“条约的内容”,用简短的一两句话来提炼总结即可。
二、多样方式,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使学生眼中“枯燥的历史”变得更加生动化、兴趣化,是老师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下面,仅列举两种方式。
(一)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调动所有学生参与探究,往往比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
合作探究有多种分组方式,可按照兴趣相同或任务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指导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平等讨论。
在合作探究前,出示一个“温馨提示”,选出记录员、汇报人,合作的时间等,最后达成小组的共识。
这样使合作探究成为培养学生平等民主意识与合作交往能力的过程,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探求救国之路》时,让学生合作探究“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并说明采取这些措施的理由。
”真正提出了学生通过探究而能回答的问题,注重了合作的有效性。
(二)模仿体验模仿体验是教师模仿特定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感受,或者学生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自己进行模仿的一种方式。
《品德与社会》课中有关历史题材的教学
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有关历史题材的教学随着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品德与社会》中开始出现历史课型,它需要学生在历史的时空隧道中穿梭,在倾听历史声音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历史,从而用来帮助儿童理解人生的意义、寻找正确的生活方式,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然而,“如何努力让这类题材走近学生的生活,实现与学生的对话”?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容易遇到三大困难:困难一:来自教材。
教材中一般是提取几个典型的历史事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介绍。
老师感觉点相对较散,但涉及的内容却不少。
如何有效整合教材,处理教材就显得比较困难了,所以,很多老师往往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历史课。
困难二:来自教师。
大部分品德老师本来就缺乏历史知识储备,再加上身兼班主任和其他课程的教学。
繁杂的工作千头万绪,让老师们基本上无法深入地、系统地钻研课程,往往机械地理解教材,照本宣科。
课就容易变成为教师“答疑解惑”的单纯历史知识教学,而无法让学生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让历史教学变得有血有肉、灵活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了。
困难三:来自学生。
对学生而言,历史遥远又陌生,缺乏“生活味”。
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学生无法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直接的观察、体验。
这种“今人看古人”的学习让他们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要让久远的历史现实化,成为有生命的历史,并鲜活地展现在他们面前,的确非常困难。
如何把握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有关历史题材的教学,成为广大品德与社会老师关心的话题。
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本人认为我们可以从这三大困难入手做如下三方面的尝试:一、教师对教材中有关历史的部分要进行必要的取舍、整合。
新课标告诉教师要有新的教材观,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是必要的。
虽然教材的编写具有很高的科学性,给我们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但它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有些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特别是农村学生,他们的世面不那么广,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和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不要被教材捆住手脚。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史地”内容的教学策略-精选文档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史地”内容的教学策略“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就像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包含了方方面面的知识,其中历史和地理的教学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因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的轨迹又都反映在历史进程当中,而且“史地”题材中蕴含着丰盛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
因此,有用落实相关的“史地”内容教学,应当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严重环节。
品德与社会课中“史地”题材的教学,既要符合“史地”学科的某些特点,又要与独立设置的历史课和地理课有所区别,并且要以品德教学贯穿始终。
“巨龙腾飞”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一个主题单元,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宏伟成就是本单元的教学核心。
宏伟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峡工程的建设、西部大开发、日新月异的交通变化……所有的一切都表明了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已昂首腾飞。
本单元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知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属于中国的现代史及当代史;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地理元素分布整个单元。
本文笔者即以此单元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史地”内容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地图,化繁为简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更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
地图教学的严重目标之一就是正确引导学生,使地图成为其学习地理知识的源泉,将地图编制者蕴含其中的意图提取出来,实现文字和图像的共识。
翻阅品德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地图在中高年级的相关课文中多次出现,它们也成了地理题材课文的严重标志。
作为品德教师,应该关注地图,挖掘地图中蕴含的知识,并将其有用地利用到教学中来。
在《高峡出平湖》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三峡工程发电能力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笔者借助“三峡电力外送覆盖范围示意图”开展了小组活动:(1)找地区:地图中三峡电力输送范围内的省及直辖市;(2)算比例:三峡电站供电范围内的人口为六亿七千多万,占到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几;(3)谈感受:我们就是生活在三峡输电范围内,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4)展未来:随着发电量的不断增加,三峡电站的辐射范围会更大,以三峡大坝为圆心,直线距离1000千米为半径,全国除7省区外,都将在这个输电范围内。
“四段一评”在低段品社教学中的应用
“四段一评”在低段品社教学中的应用第六小学贺霞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们在教学中投入了很高的热情,课堂面貌和教学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然而,当我们用新课程理念去审视身边课程教学时,不难发现一些源于教师本身的理念和行为的问题,导致了课程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
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总而言之,品德与社会课程,关系着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而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使之真正成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是教师永恒的追求目标。
为此,学校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将精细化管理向纵深发展.提出“四段一评”教学模式,现在我就“四段一评”在低段品社教学中的应用做一简单的阐述。
一、“四段一评”新授课教学模式的落脚点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二、“四段一评”新授课教学模式的流程首先根据课程纲要解读细化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完成哪些任务,最终达到什么目的。
因为从心理学上讲,明确的目标可以激发行为的内在动力。
而任务的具体可以减少行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学目标务必要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现状及情感兴趣,教学要求必须具体、明确。
第一步学: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先自学课文,勾画出知识点,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通过自学和相互讨论的方式寻求对问题的解决。
学生自学自练的形式多样,学生自学时,要把不懂的知识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提出。
这一过程学生基本上不需要老师讲解,只需个别点拨。
第二步研: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品德与社会课堂“四段式”教学模式运用初探
品德与社会课堂“四段式”教学模式运用初探
王靖敏
【期刊名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年(卷),期】2014(030)008
【摘要】在品德与社会课堂研究中,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活动设计,我总结出“四段式”模式,以提高课堂效果。
【总页数】2页(P95-96)
【作者】王靖敏
【作者单位】吉林市船营区教师进修学校,吉林吉林132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让生活走进品德与社会课堂--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初探
2.高中语文自主课堂"疑、品、比、迁"四段式r教学法实践初探
3.高中语文自主课堂“疑、品、比、迁”四
段式教学法实践初探4.自主型四段式课堂教学初探5.在“四段式九环节”教学模
式中运用“学案导学”以提高课堂效率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内容的有效教学
浅谈《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内容的有效教学摘要:《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安排了体现我国国情、历史和文化的教育题材,本文探讨历史题材内容的有效教学方法,努力使历史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真正提高品德教学实效。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有效教学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
2011版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历史内容学习与初中历史学习的价值观是不同的。
《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内容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体验,形成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
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好这些教育理念,才能使历史教学更有效。
一、《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教材简要分析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主要出现在五年级下册,主要集中于教材的一、二单元。
这些历史性的教学内容普遍与现在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教学难度可想而知。
二、《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内容的基本教学方法《品德与社会》教材安排了部分历史题材的内容,我们怎样使教学更有效呢?我觉得可以借鉴这些教学方法:1.教学导入阶段(1)创设情境。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林在回顾自己学习经历时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如果照本宣科的教学历史内容,不加组合、深化、超越的教学,将使得教学十分单调。
如在教学《悲愤的吼声》中,课堂导入教师采用了播放歌曲《在松花江上》的MTV,沉重的画面,凄凉悲壮的曲调,瞬间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这样的情景奠定了课堂的情感基调。
(2)设疑激趣。
教材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照片、示意图和表格等,这些教学资源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直观性,也使让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
课堂上引发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将历史画卷在学生面前逐步展开。
教学苏教版五下《鸦片的背后》开场白片断:教师指着图片说:“这是商代的玉饰、西周的青铜、清代的雕刻,猜猜这些文物该陈列在哪儿?”学生:“应该陈列在我们国家的博物馆里。
”教师气愤地说:“对,理应在我们自己的博物馆。
可事实上它们都陈列在英、法两国的博物馆!”学生的眼里满是疑惑……这样的开场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七节 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史地知识教学
三、品德与社会课中有关史地知识的教学策略
(一)史地融合 • 在讲历史事件时结合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 • 在讲地理环境时结合当地的历史变迁 好处: • 把史地知识融合起来教学,学生就会对历史事件有 更深切的了解,为相关地理知识的认知也增添了人 文色彩。
• 如《黄河、长江》 • 如京杭大运河 • 如《地球上的红飘带》
初步了解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历史)
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 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地理) 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热爱和平(历史)
随着学生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对地理、 历史知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地理、历史知 识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加深。
自信心以及奋发图强的责任 感,懂得中国共产党才能救 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
了解中华历史上形成 的传统美德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的历史渊源
高 尚 的 公 民 人 格
自 觉 树 立 起 文 明
从我国的地理环境中可以了解到我国 为什么多发地震、旱涝等自然灾害, 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防治;
(历史)
《我们的社区生活》:
能借助社区平面图,简单介绍自己所在情况(地理)
了解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地理)
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 环境保护意识(地理) 了解本地区居住条件和公共设施的变化,进步(历史)
比较社区经济文化等今昔变化,并为此感到自豪(历史)
(二)远近贯穿 • 历史:把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历史事件和当前社会 现状贯穿起来 • 地理:把离学生较远的外地、外国的情况与离学生 较近的当地情况贯穿起来
浅谈《品德与社会》中历史知识的教学
浅谈《品德与社会》中历史知识的教学禄口小学朱万成历史知识在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觉得棘手的教学点之一,其主要问题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教什么。
《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知识点散而多。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上)》为例,教材中共编写了41种材料,其中文字材科19种、图片材料20种、图表材料2种,真让老师有一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再加上教师自身的历史知识储备不足,自感不能准确把历史知识教给学生;二是怎么教。
如何对这些知识进行定位,准确、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首先应当领悟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用意,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
仔细研读一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通晓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而是要立足于品德教育,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个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必须准确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才能将《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教学落在实处。
如何有效地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历史知识部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呢?笔者认为,一定要理解以下三句话:㈠、“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教材中丰富多彩的素材是“花”,想要在有限的课时内用完、用好,难度是非常大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定准目标,有选择、有重点地选好、用好教材资料,寻找“根”之所在。
寻“根”而上,教师对教材中某些必要的知识点专心研究,把稳重心,有的放矢,所谓“知识点散”、“教师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也就化繁为简、迎刃而解了。
㈡、教材是“活性因子”。
作为教师,要明白鲁洁教授所说的教材是“活性因子”这句话,“活”在哪里?笔者认为至少包含三个方面内容:⑴、要理解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的内在价值,不能被素材的表象所局限,教学仅停留在一些文字、图片所反映的知识层面,而要对其内涵进行深度开发,挖掘出他的德育价值,使“死”教材“活”起来,焕发出生命光彩,发挥其“造血功能”(鲁洁语)。
读、议、讲、练“四段一体”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争 ; 的讲是 由当时 国际 、 有 国内情况决定 的。 笔者在肯定学生 的答案后 , 进一步提 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 英 国要打 开中国的大门 ,变 中国为商 品市场 和 “ ( 原料供给地 ) 战争爆 发的偶然性又是什 么? 中国禁 烟 ) ( 这样 , 可以使学生从 战争
形象化 , 有利于增 强趣 味性 , 培养学生的思 维。
3 . 补充相关材料。 由于受篇幅限制 , 教材的表述往往是简单的 , 我们教师要 因此
帮助学生去挖掘和分析知识之间的联系 , 有时也需补充一些相关 的材料 , 使讲授更 清楚 。 如在讲‘ 国” , 德 时 我就向学生介绍德国统一后 , 俾斯麦长期控制首相大权 。 他
化并能应用所学知识 , 常用方法有 :
在 史 教 学 唪 盔 禺
向。
抑制状态 , 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 课堂教学效果低下。 那么 , 怎样通过改革教学方
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主动性? 怎样 活跃学习气氛 、 增添教学生机 呢? 几 年来 , 笔者在教学实践 中逐步摸索出一套读 、 、 、 四段一体” 议 讲 练“ 的教学方法 。
预 习 的 自觉 性 。 在 学 “ 航 路 开 辟 ” 识 时 , 就采 用 了下 面一 段 开场 白 :19 如 新 知 我 “4 8
年, 一位航海 家在 行途中遇到意外 : 一艘帆船沉没 , 另一艘 帆船上 的船员不听指 挥, 航行遇到极大困难 。 于是他写 信向西班牙 国王汇报情况并利用漂流瓶将信带 去。 你知 道这位航海 家是谁 吗 ? 的漂流瓶漂 到 了哪 里呢? 学 生听 了这 一开场 他 ”
浅谈《品德与社会》“四段式”教学模式-张正岳
浅谈《品德与社会》“四段式”教学模式【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激情引趣、学文明理、内化导行、延伸升华“四段式”教学模式体现了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以及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关键词】引趣明理导行升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本着“朴实、有效、便于操作”的原则,可采用“四段式”教学模式,基本框架是:一、激情引趣根据教学内容,教师选用恰当的形式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为一堂课的学习作好知识上、心理上和情绪上的准备。
激情引趣的形式丰富多样,可谈话、可讲故事、可表演、可画画、可放录音录像或视频;从内容上看,可从设置悬念导入,可从复习旧知导入,也可开门见山、解题导入。
要因课文、因主题教育观念而异。
二、学文明理这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明确其中包含的道理,从而形成道德认识,初步培养道德情感。
教师要正确地运用教材,处理好“学文”、“知事”和“明理”的关系。
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鼓励他们勇于探究,实现自我教育。
其方法可有典型事例晓理,以情载理,对比明理,类比寓理等等。
其步骤一般可按“整体感知、初步明理,分步读讲、深入明理,回顾全文、形成认识”分三步走。
教师还要适当补充材料,列举实例,创设情境,分析讨论,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得到巩固、强化,认识上产生飞跃。
补充材料必须具有三个特点:①典型性:古今中外典型的小故事或学生中的典型现象;②贴近性:紧扣教育观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认识水平;③真实性:真实才能可信。
三、内化导行教师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进行自我检查对照,促使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和行为表现实际,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不可求高、不可求全、不可偏废,让学生学有榜样,做有目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四步教学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四步教学法”摘要本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四步教学法”做了探讨。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四步教学法”几年的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社)教学生涯,让我深感品社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品社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
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
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因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品社课堂教学的几点心得,我称之为“四步教学法”:1、精心导入,激情引趣教学导语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最初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设计好课堂教学导语,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设计好教学导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选好导语的素材,即所设计的内容应该与教学的内容相关;(2)突出重难点,即围绕教学的知识点有重点的突破;(3)导入的时间不可过长,以防影响后面的内容教学。
这样的导语设计,一方面,能够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够激起同学们的阅读学习的探究兴趣。
2、创设丰富的情景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课程品社教学特别倡导情境的创设,因为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实践教学中,运用一定的情境教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不断的学习理解文本内容;另一方面,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策略
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策略(讨论稿)“品德与社会”课程所涉及的历史知识,只存在于我们教科版五、六年级教材中。
鲁洁教授认为,小学不应过于强调历史的知识点,而应教给孩子“活着的历史”。
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
正如托马斯•凯利所言:“历史好像是去外地的一次旅游。
它把学生带到一个奇妙的令人兴奋的新世界,展示一个令人兴奋的将来前景。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
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历史资源,是让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手段。
由此可见,历史教育不应教给学生一个个死板的知识点,而应呈现给学生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故事,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赞歌。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教学应立足于品德教育,教材中关于历史内容的学习只是作为一个桥梁。
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开发学习化的课程资源,一切教学立足于学生原有经验的建构,实现教科书功能的“激活”,把教科书作为一种“活性因子”,激发师生之间的对话与共享,以增强、提高学生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能力。
教材中的历史知识不要求学生去记忆或背诵,而是把它作为师生探讨人类生活问题的工具。
蕴涵人类经验的历史要成为联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桥梁,让学生通过学史、懂史来认识自身,考虑历史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在参与历史问题的讨论中反省自身的生活,在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中进行个人道德的建构。
一句话,《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应该是生活化的历史,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活动探究、体验来达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强化进而成为自然。
这样才能将《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教学落在实处。
具体教学流程如下:一、课前初探,初步感悟目的: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对主题进行初步探究,并提出困惑,为课中的探究做好充分的信息准备并酝酿一定的个性化的情感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常识课“四段式教学”模式探析《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将历史常识,地理常识、社会常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知识广博,内容十分庞杂。
依据小学生年龄特征结合教材内容,我们把课划分为四大类,即生活常识课、地理常识课、历史常识课、法律常识课。
其中历史常识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久远,时空跨越大,单纯的讲授,学生极易感到乏味。
我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历史常识课的特点,以及儿童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实践,初步探索出“四段式”教学模式并运用于历史常识课教学之中。
“四段式”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四段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为: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课堂延伸。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美好的情景可使学生产生积极、乐观、愉快的心境和强烈的学习欲望。
创设情景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在情景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
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情景创设,使学生在愉快、生动有趣的状态中进入学习。
创设情景的方法有很多,如精心设疑、讲故事、利用电教媒体等。
如上《郑和下西洋》,我采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疑开课,我问:“你们看过动画片《郑和下西洋》吗?”绝大多数小学生都爱看动画片,我这样一问他们可兴奋了,大声说“看过!看过!可好看啦……”“那郑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下西洋呢?今天我们就
来探讨探讨。
”设疑揭题,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学生畅所欲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学内容也就在学生的发言之中了。
我又适时点明艺术作品与历史之间所存在的差距。
在授课过程中我又播放一些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视频,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内容,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告诉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技巧,使学生不断产生质疑的兴趣和动力。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有自学课文内容质疑、读课题质疑、看插图质疑、看课后练习质疑等。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再根据教学目的有的放矢的进行调控,然后将问题罗列出来,组织学生逐一地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如学习《孔子和论语》时,读完课文就有学生提出问题了“老师,孔子姓孔名丘,可人们为什么叫他孔子呢?”“人们为什么到现在还仍然纪念孔子?”看完插图又有学生问“孔子大成殿内的孔子塑像为什么看上去像古代的皇帝呀?”对于那些敢于大胆质疑的学生,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才乐于质疑,然后我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后组织学生讨论解决。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学教材,查阅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也要深入到学生中及时观察和了解学生自学、讨论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控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如学《四大发明》,我除了向学生讲解我国四大发明曾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这一主题外,也要启发学生讨论“为什么到明代、清代以后,我国的科技方面没有大的发展,我们的四大发明却成了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还轰开了我们的国门?”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科学技术没有创新,没有发展,国家就要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当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对一些问题达成共识时,我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智慧和成功的喜悦。
因为一旦学生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产生继续求知的欲望。
如学习,《孔子和论语》时,学生开始提出的问题是“孔子姓孔名丘,可人们为什么叫他孔子呢?”通过学生各抒己见和小组讨论后,得出“子”是古时候人们对老师或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我对他们得出的答案及时给予肯定。
学生兴趣高涨又充满信心地研讨其他几个问题,经师生共同研讨,最终解决了所有问题。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四、归纳总结,课堂延伸
归纳总结是结束新课的一个环节,利用三、五分钟时间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强调重难点并联系前面的学习进行整理,
使知识系统化,这一环节我都是让学生总结。
比如让学生谈谈通过这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总比老师说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结束,气氛要活跃的多,也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课堂延伸是教学的深化,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收集整理,小调查等。
如学完《红军长征》一课后我让学生收集有关红军长征的生动故事。
通过这次课堂延伸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还使学生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个老师个人素养、知识储备以及对教材的理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以上只是我的一些肤浅认识和做法。
(责任编辑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