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日本经济论文
日本经济论文:强震日本经济
日本经济论文:强震日本经济9级强震,在无情地吞噬日本国民生命和财富的同时,也使危机之后日本经济的复苏之路变得异常坎坷与曲折,更加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基于灾后重建的巨量资金需求,日本政府将在增发公债之路上走得更远,原本负债累累的日本财政和主权债务可能爆发重大危机。
里氏9级的强震、惊涛骇浪的海啸、耸人听闻的核电爆炸与核泄漏——号称“1200年一遇”的日本大震灾正在残酷而无情地吞噬着日本国民的生命和财富,同时使危机之后日本经济的复苏之路变得异常坎坷与曲折,而更加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基于灾后重建的巨量资金需求,日本政府将在增发公债之路上走得更远,原本负债累累的日本财政和主权债务可能爆发重大危机。
经济增长遭遇“倒春寒”金融危机之后的日本经济虽然还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增长水平,但其稳步复苏的态势却依稀可见,一个最为明显的注脚是,2010年日本经济增速高达3.9%,创造了20年内的最高记录。
然而,在日本政界和民众还来不及仔细盘点过去一年经济增长绩效时,一场“千年难遇”的强震不期而至。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预计,不包括海啸灾难,地震可能给日本造成1000亿美元之间的损失,这些损失将占日本一年gdp的1%。
出口无疑成为了地震中的“重灾区”。
一方面,此次大地震所处的东海岸日本企业以集中生产汽车发动机、电子元器件、微型轴等世界所需的重要工业品为主,特别是该地区生产的微型轴承占到了全世界总产量的70%,由于不少企业停产并且短期内无法恢复生产,日本工业品的出口所遭受的冲击不言自明。
另一方面,地震造成了日本交通和港口等供应链的断裂,企业原材料供应受到阻滞,成品也无法运至机场和海港,日本出口商不得不承受产品积压和货物延期交付赔偿等损失。
更重要的在于,由于日本国内保险商将抛售海外资产以大规模购入日元进行保险赔付,同时震灾之后重建所需的大量日元资产回流,日元从较长一段时期将处于大幅升值通道之中,从而抬高企业出口成本和挤压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论文范文:中日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
论文范文:中日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第1 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失业和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和日益加剧,人们对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为了各国关注的问题。
各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逐渐从“经济的发展”转变为“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并不断探索经济社会的合理发展路径。
人类发展指数是以“预期寿命、教育质量和生活水平”三项作为基础变量,来代替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它不仅从经济方面,还从社会发展方面提出了综合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状况的方法,比以往用GDP 来表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制度也正处于调整当中。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对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进行探讨、总结,有助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中日两国同属亚洲国家,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日本则是亚洲第一个发达国家,也是早期实行资本主义的国家,这两个国家影响着东亚经济的发展。
从历史路径角度来说,中日两国也有相同之处,战后的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迅速复苏甚至超过战前。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发展到鼎盛时期后进入成熟阶段,但同时伴随着经济泡沫以及90 年代泡沫破灭,在长达15 年的萧条之后,从2002 年至2008 年 2 月日本经济持续了73 个月的复苏状态,在此期间日本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被中国所取代。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得到飞快发展,人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同时伴随着虚拟经济的不断膨胀、人民币升值、楼市价格的快速增长,这与日本经济泡沫经济时期有多处相似,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同。
因此,中国在选择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时,应可以借鉴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徐玲玲,郝胜涛,王利运用了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方法,选取了能够综合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辽宁省100 个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综合的分析评价,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提出了对策建议[1]。
经济论文:关于日本经济崛起的深入解读
关于日本经济崛起的深入解读摘要:从明治维新打开了日本的国门,到二战后经济几十年的飞速发展,日本经济经历了一个迅速腾飞的阶段。
研究日本经济的崛起,深入了解日本经济腾飞的各方面的原因,从日本人国民性中分析总结,学习其中的优秀成分,从而提出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结构出谋划策。
关键词:GDP(国内生产总值) GNP(国民生产总值)民族精神国民性一、一个“世界经济奇迹”的诞生经济这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唯物主义代表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将“家庭”及“管理”两词的结合理解为经济。
严复曾将经济一词翻为生计。
日本人将其正式翻为经济,后由孙中山先生从日将这一说法引入中国。
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二战战败国的一穷二白到几十年后的嚣张亚洲,不得不堪称一段传奇。
1960年~1970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GNP(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
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现居第三)。
1986年,日本的黄金储备达到42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1987年,日本的外汇储备超过联邦德国,居世界首位,1988年,日本的人均收入达1.9万美元,超过同期美国的1.8万美元。
1988年,根据权威的美国《商业周报》统计,世界排名前30名的大公司中,日本占了22家。
与西方强国相比,日本现代经济增长的起始阶段的特点是:开始最晚;起点最低;开始之后的增长率最高。
美、英、法、德4国的现代经济增长开始于1850—1859 年。
日、美、英、法、德5国在上述年份或时期的人均GNP分别为136 美元、474 美元、227美元、242 美元、302 美元(按1965 年美元价格折算)。
5 国从现代经济增长至 1965 年的 GNP 和人均 GNP 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 6%和2.5%、3.6%和1.6%、2.2%和1.2%、2.0%和1.7%、2.7%和1.7%。
课题研究论文:论日本的开发性金融发展改革及对我国的影响
144136 金融研究论文论日本的开发性金融发展改革及对我国的影响通过不断调整业务范围,更好地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文章正是借鉴日本的开发性金融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开发性金融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日本开发性金融的发展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的发达国家,为了迅速达到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目的,建立了庞大的政策性金融。
传统上认为,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由二行、九库及海外经济合作基金组成。
“二行”,指日本开发银行、日本进出口银行;“九库”,指国民金融公库、住宅金融公库、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北海道东北开发金融公库、公营企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
它们按政府规定的特定政策和目的从事金融活动,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弥补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不足,不仅有中小企业、经济开发、进出口、农业、住房等共有机构,还有环境卫生、医疗保健等特有机构,种类众多,行业齐全,信用卓著,作用巨大,已形成完整体系,成为有关行业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
下面对日本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及其改革作简单的介绍。
日本开发银行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坚定地坚持开发性,不断调整开发热点和业务经营活动,避免同商业性金融机构形成竞争。
在日本经济恢复阶段,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的发展,日本开发银行配合政府“倾斜生产方式”的政策,把贷款集中投放到电力、海运、煤炭和钢铁等四大基础工业部门,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上述的四大基础工业部门已走出“瓶颈”,商业性金融和私人资本向该领域的投资大为增加,为配合政府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开发银行则转而向机械工业、石油化工和合成纤维等新兴工业领域投资贷款;随着日本经济的逐渐成熟日本开发银行又将“社会开发”列为开发的重点,以“城市开发”、“地方开发”和防止公害为中心,将提高公民生活、解决老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
八十年代以后,则将重点投向新技术开发,以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论文: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恢复机理刍议
(总第151期)Contemporary Economy of Japan (V oI.151)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恢复机理刍议赵儒煜(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摘要:日本经济在战后初期的恢复时期之所以能够迅速从战败后的阴影中走出来,恢复了经济实力,并为高速增长奠定基础,其机理非简单的重建可以概括。
一方面,日本经济本身在战争中所受损失并不像渲染的那么严重;另一方面,日本作为战败国更有其非战败则不可得的意外好处。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使日本经济命运有了奇迹般的转机,不仅免受惩罚,而且大享美国主导下世界经济体系的利益。
关键词:日本;二战;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恢复;机理中图分类号:F133.1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35X(2007)01—0011—03 On the Mechanism of Japan’s Economic Recovery During the EarlyPost-war PeriodZHAO Ru-yu(Center of Northeast Asia Studi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2,China)Abstract:Japan’s economy successfully stepped out from the shadow of World War II during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witnessing a recovery that was proven to lay the foundation of the later high economic growth. The mechanism of the economic recovery, however, is hard to be simply explained by Japan’s efforts of reconstruction. On one hand, Japan’s economy per se was actually not hurt by World War II as seriously as many people believ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failure of the war brought Japan unexpected additional advantages. Moreover, what is non-negligible is that the fate of Japanese economy was miraculously turned by the evolution of the post-war political map of the world——Japan was not only exonerated from punishment, but also benefited greatly from the new world economy system, which is dominated by the United States.Key Words:Japan;World War II;Early post-war period;Economic recovery;Political map of the world回顾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其中固有世界政治经济必然趋势所在,亦不乏对日本经济本身而言无法左右的外力因素、偶然因素的影响。
最新整理日本经济形势分析报告.docx
最新整理日本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一、日本宏观经济分析(一)日本经济总量居第二位,但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20xx年2月16日,日本统计局正式公布了,20xx年以美元计算的日本GDP为4.844万亿,实际增长率为0.7%,CPI上涨1.8%。
而20xx年日本经济GDP为5608164亿日元,实际增长率为2.1%。
自20xx年11月份以来,日本出口负增长27%,12月份负增长35%,20xx年1月份继续恶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日本经济将在20xx年下降5.8%。
日元近期走强以及信贷状况整体趋紧,对日本出口商产生了不利影响。
日本20xx年的产出缺口将超过8%,日本至少将在20xx年将继续遭受温和的通货紧缩。
MF称,日本20xx年的预算赤字预计将接近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净负债规模将超过GDP。
(二)工业生产急速下滑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08年11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当月日本工矿业生产继续大幅下滑,显示日本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11月份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下降8.1%,12月份制造业生产继续下降,降幅为8.0%,且09年1月继续下滑2.1%。
日本央行发表的报告显示,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景气指数从08年9月份的-3骤降至-24,跌幅为21%,而09年3月的景气评价指数则更是跌至-36,表明多数日本大企业对今后抱更悲观的态度。
整个日本经济都正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
日本的经济形势迅速的恶化是因为,日本企业背负着急速的日元升值和严重的资金困难这两座大山。
日元升值虽然对日本的进口有益,但却是日本汽车和电机产业减少收益的主要原因,而正是汽车和电机产业的出口支撑着日本经济的骨架。
由于短期内日元对美元的升值,将进一步加速日本企业的业绩恶化,而日本的大企业也逐渐感觉到融资环境正变得严峻。
20xx年的日本出口环境严峻。
从矿产工业生产指数看,输出和联动生产在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减少了将近10%。
经济社会学论文日本另类银发经济
经济社会学论文日本另类银发经济日本另类银发经济:经济社会学论文在当今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
而在这个趋势中,日本的老年人群体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其老年人口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然而,与许多国家不同的是,日本的老年人并没有成为经济的负担,反而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经济力量。
这就是所谓的“另类银发经济”。
另类银发经济是指一种以老年人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它的出现源于日本独特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首先,日本的老年人群体相对健康且富有。
由于日本的医疗保健体系发达,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他们能够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
其次,日本的老年人群体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
他们在退休之后仍然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创造价值。
最后,日本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程度较高。
老年人在日本社会中被视为智慧和经验的象征,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受到重视。
在另类银发经济中,老年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经济活动。
首先,他们可以选择继续工作。
相比于其他国家,日本的退休年龄相对较高,这使得老年人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许多老年人选择在退休后开设自己的小型企业,或者成为自由职业者。
他们利用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
其次,老年人还可以选择参与志愿者工作。
在日本,志愿者活动非常普遍,老年人可以通过参与志愿者工作来为社区和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选择参加各种培训和教育课程,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另类银发经济对日本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它为日本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随着老年人参与经济活动的增加,他们为社会提供了各种就业机会,尤其是在小型企业和服务行业。
这不仅减轻了日本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另类银发经济改变了人们对老年人的看法。
在过去,老年人被认为是经济的负担,而现在他们成为了经济的推动力量。
这种转变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自尊和自信,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
日本经济发展现状论文
日本经济发展现状论文日本经济发展现状论文中日经贸关系自1972年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暂时抛开历史遗留问题,日本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国家,下面来浅谈日本经济发展现状,欢迎欣赏!摘要:近年来,日本经济面临严重的通货紧缩问题,实体经济增长停滞,世界经济大国地位不断下滑。
尤其受国际金融危机、特大地震海啸、核泄漏危机等事件冲击,人们对日本经济的前景普遍不乐观。
日本提出在2010~2020年间,经济年均名义增长率达到3%、实际增长率达到2%以上,失业率降到3%以下,消费者物价指数保持1%左右的水平。
但从日本经济的实际看,这一中长期增长目标很难实现。
关键词:增长停滞;通货紧缩;能源战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长期面临严重的通货紧缩问题,实体经济增长停滞,产业竞争力逐步弱化,世界经济大国地位不断下滑。
尤其是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特大地震海啸、核泄漏危机等事件的冲击,人们对日本经济的未来前景普遍不乐观。
在这一背景下,客观分析日本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把握日本的经济前景,对研究我国对日经济政策和策略、抢抓更多的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一、日本经济增长形势与地位的变化(一)实体经济增长停滞态势仍在持续20世纪60—8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日本在其间的三个十年GDP年均实际增长率分别达10.2%、4.4%和4.6%,人均GDP提高到2万美元以上。
但在20世纪80年代积累的巨大经济泡沫破灭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20多年中,日本陷入长期持续的经济低迷。
1991~2011年,日本实际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0.9%。
其中,1991—2000年、2001~2010年间分别为1.1%和0.8%。
由于其间伴随着长期持续的通货紧缩,以日元现价计算的GDP二十年几乎没有变化,累计增长仅为5.8%。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近20多年来,在发达经济体中,日本的实际增长率最低。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经济衰退程度远大于全球平均水平,尽管2010年的反弹较为强劲,但进入2011年后,由于日本大地震及由此带来核泄漏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遭受重创,全年再度出现负增长。
日本经济论文
日本经济前途黯淡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国土狭小的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必须来自对外贸易,日本的进口额很高,但出口额更高,每年都有巨额的外贸顺差,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及出口国。
经受了海啸、地震、核泄漏等灾害和欧债危机,日元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认为,日本经济的前途并不是很乐观。
首先,东南亚洪灾严重的影响日本经济的复苏的起步速度。
其次,日本大地震可能导致日本经济加速沉沦的风险上升,还有,对欧债危机的担忧加剧以及日元升值,促使企业削减资本支出,令日本经济复苏刚一起步就遭遇拦路虎。
以下,我主要从地震、日元、产业三方面论证我的观点。
1.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观测史上最大规模的里氏9.0级地震。
随之而来的大型海啸给沿岸地区造成毁灭性打击,数以万计的生命被高达数十米的海啸无情吞噬。
然而,惊魂未定之时,福岛第一核电站内频频传出的爆炸声更加震慑人心,悄无声息的核泄漏所引发的一场危机令人们的心头笼罩了一层浓重的“核阴影”,更让日本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发展遭遇波折。
地震发生后,震区以及地震波及地带许多产业造成大范围影响。
比如,COSMO石油公司位于千叶县市原市的一处炼油厂因天然气储气罐发生火灾和爆炸而被迫停业。
电子产业也深受影响。
东芝11日宣布,受地震影响,公司关闭了三重县四日市闪存芯片厂。
但是对于日本的汽车产业而言将产生巨大影响。
不仅产品的排产计划因停产而全部打乱,而且零部件供应商的损失情况尚未明确,直接影响企业的复产。
数据显示,2010年,本田日本生产的汽车有30%用于出口,而丰田则有53%的日本产汽车用于出口,日产则有59%的日本产汽车出口。
因此,对于灾后重建的评估风险而言,将影响到日本汽车产业的复苏。
而从全球汽车产业的布局来看,此次地震有可能成为2008年危机之后,再次对全球汽车产业进行一次重构。
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损失额将高达16万亿日元,远远超过阪神大地震造成10万亿日元的损失,并认为第二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因此出现负增长,2011年日本实际GDP增长也会因地震减少0.5个百分点,对日本经济的复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浅析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毕业论文
浅析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内容摘要:从明治维新打开日本的国门,到二战后经济几十年的飞速发展,日本经济经历了一个迅速腾飞的阶段。
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是什么能使战后的满目疮痍迅速转变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值得我们去深究和探析。
日本在战后的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业绩和表现,但从总体上看,其发展速度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宏观及微观经济效益也令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
日本之所以能够从战败的废墟上迅速站立起来,随之又实现了经济的长期高度发展,这得益于战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还受益于战后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更得益于美国的全面扶持及日本政府政策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为了发展经济,政府能够依据需要制定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各项政策,这些对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另外,日本人追求至善、力求最好,精益求精的精神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和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的开放胸怀,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关键词:二战美国经济科学技术目录摘要 (1)引言 (3)一、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施全方位的扶植政策 (4)1.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 (4)2.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 (4)3.旧金山体制的构筑和建立 (7)二、教育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8)1.日本的教育制度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8)2.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高等教育体系完善 (8)3.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9)4.提出“造就人才”、“建设国家”的发展战略 (9)三、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领导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101.政、官、企三方结合 (10)2.政府中设有大量审议会,协调各种经济关系 (10)3.充分发挥经济团体的作用 (10)4.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在经济恢复和发展中的作用 (10)5.企业推行集团主义经营方式,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 (12)四、科学技术是强大杠杆 (13)1.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 (13)2.重视以技术革新为内容的设备投资 (14)3.相对充足而廉价的资源能源供应 (14)五、长期保持政局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4)1.一党长期执政 (14)2.依照法律进行管理 (15)3.反对党和相对独立的新闻媒介有利于防止政府腐败和僵化 (15)4.政府的中坚工作人员稳定 (15)六、岛国地理文化与日本经济 (16)1.危机意识 (16)2.勤勉的劳作传统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16)3.良好的国民素质 (17)七、结语 (17)参考文献 (18)引言:日本,作为一个在二战后从战争的废墟中崛起的国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创造了长期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在1968年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经济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原因及启发
日本经济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原因及启发关于日本经济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原因及启示的论文报告一、背景介绍:作为一个强大而发达的东亚国家,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经济成功故事。
然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日本也出现了巨大的贫富差距问题,这个问题在当今社会成为了一个广泛谈论的话题。
本文旨在解析日本经济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并提取有益启发,最终旨在为解决当前全球贫富差距问题提供探索性的解答。
二、日本经济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1、经济结构转型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的重工业和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基本上被削弱,而日本的服务业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型导致了许多人丧失了一些传统的工作机会,从而加剧了贫富差距。
2、失去了对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日本曾经是对美国和欧洲市场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然而,随着亚洲其他国家的崛起和经济上的竞争加剧,日本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这种失去市场和竞争优势的情况,导致了一部分人失去了工作,他们的收入的下降深化了日本的贫富差距问题。
3、人口问题的困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日本的人口增长一直非常缓慢,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面临着一个供给不足的问题。
同时,日本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在变化,老龄化问题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种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加剧了社会福利的压力,而这总有要由部分人来支撑。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很难维持相对较低的社会福利水平,导致贫富差距加剧。
4、政策上的限制和没有足够的技能信息由于日本国内的一些规定和不平等的税收,企业和家庭无法充分利用其资源来获得经济回报和财富增长。
政策上的限制也导致许多团体和个人在个人财富增长中面临着机会不均等的情况。
缺乏必要的技能和信息也是使这种不平等进一步恶化的原因之一。
5、企业理念的改变和自由化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许多日本企业已经经历了管理理念和商业文化的改变,转而注重激励高效工作,甚至把一些基础设施外包到其他国家。
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的论文-国际经济论文
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的论文国际经济论文摘要:在回顾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日本经济成功的经验,认为其经济发展的成功得益于其积极的海外联系,完善的教育制度和保证经济迅速赶超的经济制度。
关键词:经济发展;日本经济;人力资本;制度;国际贸易1 日本积极的对外经济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外经济联系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
开放前的日本经济停滞了将近200年,而打开国门后才开始了真正的经济发展,虽然最初的通商带来了日本民族经济的危机,但是正是开放后引入的外界压力带给了日本奋发图强的动力,让日本痛下改革的决心,可以说,没有与外界的接触,日本不可能有发展的最初动力,更不可能出现由统治阶级主导的社会改革,对外经济联系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改革过程中,日本的对外经济联系发挥了积极的信道作用,联系了日本国内与西方先进的知识体系,使日本能够获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知识。
“求知于世界”是日本改革的基本方针,西方国家繁荣的经济和强大的国家实力让日本对西方世界充满了向往。
1871年12月,明治政府派出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包括大藏、工部、外务、文部等51名官员对欧美国家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岩仓一行参观了西方国家的工厂,体验了西方先进的社会生产模式。
这次出访对日本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知识、实现社会知识增长具有深刻意义;首先,“使日本在政治体制上找到了所要追求的方向,那就是德国的立宪君主制。
”第二,此次出访使日本政府官员发现了当时东西方在价值观和教育方面的差异,“东洋之学自政治道德出,唯据修身一科推究”,“耻于研究一草一木”这些认识促使岩仓使团代表回国后积极主张兴办现代教育,鼓励国人重视务实,发展生产;第三,岩仓代表团走遍了英国先进的工业城市,深入学习了欧洲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工厂制度,为日本引进和使用先进生产技术、兴建现代工厂学习到了经验。
岩仓使团的欧美之行可以说是日本积极对外联系的开始,是日本主动与世界先进知识体系接触的第一步。
日本经济走势分析论文:大地震后日本经济走势分析及建议
日本经济走势分析论文:大地震后日本经济走势分析及建议受东日本大地震影响,2011年1—3月日本经济呈持续下滑态势,实质gdp增长率为-0.9%,折年率为-3.7%。
地震及海啸对电子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冲击明显,造成日本乃至全球相关产业供应链断裂,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问题长期化,导致日本关东和东北地区出现严重的电力短缺,使经济增长进一步雪上加霜。
各界普遍预期,供应链断裂及电力短缺影响还将持续,4—6月经济增长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很大。
一、日本经济运行特点及相关政策(一)受供应链断裂及缺电等因素影响,出口增长持续放缓2011年1—3月日本出口环比增长0.7%,进口环比增长2.0%,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2%,略高于去年10—12月的较低水平。
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数据显示,4月上旬输出额同比下降12.7%,相对于3月份-2.3%的降幅进一步扩大,供应链断裂是重要原因。
输入则同比增长14.2%,比3月份11.9%的增幅进一步上升,受美元持续走弱、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尽管徘徊在高位的日元汇率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部分价格上涨影响,但总体进口成本还是呈现出了明显增加态势,再加上震后进口需求增加,使日本4月上旬贸易赤字达到7868亿日元。
(二)受东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影响,消费出现大幅下滑2011年1—3月日本民间需求的环比增长率为-1.2%,折年率为-4.7%,呈大幅下滑态势,民间需求对gdp增长贡献率为-0.9%。
受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销量迅速回落,绿色家电销售下降等因素影响,民间需求的同比降幅达7.3%。
观光、外食、休闲等产业受震后“自律”、计划停电及核辐射等影响,一时陷入萧条,“五一”黄金周后略有恢复。
民间住宅投资呈缓慢增长态势,1—3月的增长率为0.7%。
日本8大住宅公司中有7家营业收益持续改善,另外一家持平,受政府减税等住宅消费支持政策效果影响,住宅建设及销售呈缓慢持续增长态势。
日本经济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世界经济论文-经济论文
日本经济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世界经济论文-经济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关键词:日本农业;经验;借鉴1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日本农业自然资源稀缺,人均耕地不足0.05hm2,境内多山地和坡地,农业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漫长过程。
“二战”前,农业土地占有制度和农村产业结构都有细微改变,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较低。
“二战”后,日本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农业经济发生了相应变化。
农业劳动生产率迅猛增长,经济实力为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本高度重视生化技术,广泛推广优良畜禽品种,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人才教育,为本国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1]。
日本农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与本国国情特点相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特点突出表现为经营规模小,专业农户少,农业集约化水平高,单位耕地面积固定资本额大,农业基础设施好,农业生产向工业化发展等。
农户平均拥有农业固定资本额快速增长,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地改良,很多农村实现了田园化,土地生产率高,农产品质量好。
农户与产前、产后部门紧密联系,可以在生产方面得到有关机构的支持,日本从中央到町村建立了各种为农户生产生活服务的农业协同组合,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
2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的做法日本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包括贸易保护政策、价格支持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等。
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农业进口数量逐渐增多,政府采取保护农产品生产政策,将重要农产品指定为国家贸易项目,不实行自贸,限定农产品贸易项目,严格限制进口数量。
由于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率高,日本农业投入大,只能通过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农业。
日本现行农品价格政策主要有管理价格制度、稳定价格制度、稳定价格基金制度等。
农产品价格制度弊端较多,但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政府重视农业投资,各级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增速很快,用于农业直接投资的,主要是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发放补助金,对不同种类主体费用负担比例作出明确规定。
论日本的开发性金融发展改革及对我国的影响论文
论日本的开发性金融发展改革及对我国的影响论文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金融业发展水平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泡沫破灭、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以及持续经济增长的困难等挑战面前,日本政府通过开展开发性金融发展改革,试图重塑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复苏。
本文将对日本的开发性金融发展改革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我国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日本为什么进行开发性金融发展改革。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个经济泡沫时期,其过度的信贷扩张导致了资产泡沫的形成,随后泡沫破灭,经济一度陷入长期的低迷。
此后,日本面临了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而这些不良资产又直接影响了银行业的稳定。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日本政府计划通过开发性金融发展改革来重建金融体系,提高金融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的复苏。
其次,我们来看看日本的开发性金融发展改革的主要措施。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开发性金融发展。
首先,日本政府推动了金融机构的合并和重组,以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和效率。
其次,政府增加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和发展。
此外,政府还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加强资本市场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金融监管,并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以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日本的开发性金融发展改革对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日本的金融改革为我国提供了一种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我国也面临着类似的金融挑战,如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等。
通过学习和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并制定更有效的金融政策。
其次,日本的金融改革也为我国的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市场。
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和金融市场的深化,我国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与日本合作,扩大业务范围,提高国际竞争力。
此外,随着日本政府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开发性金融发展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也可能对我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济社会学论文日本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探析
经济社会学论文日本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探析日本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探析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日本作为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会,其经济也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日本人口老龄化对该国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这对日本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劳动力减少,企业面临着招聘困难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
这使得日本企业难以保持竞争力,进而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此外,老年人口增加也意味着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二、人口老龄化对消费市场的影响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日本的消费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老年人群体的消费需求与年轻人存在明显差异,他们更注重健康、养老和医疗等方面的消费。
这导致了日本市场结构的转变,许多传统行业面临着市场萎缩的困境,而与老年人相关的行业则迅速崛起。
此外,老年人口的消费能力相对较低,也对整个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三、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福利体系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的社会福利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养老金、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支出大幅增加。
这使得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财政资源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从而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日本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高退休年龄、改革养老金制度等。
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鼓励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以增加劳动力供给。
其次,他们推行了一系列的养老金改革措施,以保证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
此外,政府还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
然而,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日本仍然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沉重等挑战。
因此,除了政府的努力外,日本社会也需要全面参与,推动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科目: 现代日本经济学院: 法政学院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班级: 10政本**: ***学号: ***********完成日期: 2013-02-20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教训与其对中国的启示摘要:日本经济在战后飞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泡沫经济过程。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进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
是什么造成了这次危机?泡沫经济的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对日本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此外泡沫经济对同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我国,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认真吸取日本泡沫经济教训,防止中国经济大起大落,是当务之急,研究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保护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泡沫经济;背景过程;借鉴意义;经验教训前言:泡沫经济是虚拟经济膨胀的产物。
随着金融资产的日益膨胀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复杂化,金融资产的投机性也日益增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失误与微观经济主体过度投机行为对泡沫经济的产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认为日本泡沫经济的发生及影响都有其复杂的原因,可以说日本泡沫经济的发生既包含泡沫经济发生的普遍性特征,又有其复杂的特殊性特征。
日本泡沫经济源于过度投机,政府的政策失误对泡沫经济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了虚拟经济膨胀和虚假繁荣。
因而,泡沫必定破灭并严重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更是让人们把目光投向虚拟经济的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影响的问题上来。
本文对日本的泡沫经济发生的背景及过程、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措施进行了全面分析,进而总结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了日本泡沫经济的发生对我国的启示。
一、泡沫经济产生的背景及过程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越南战争,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美元严重外流,带来美国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
美国黄金储备大量减少,美元陷入危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开始崩溃。
而此时,日本的对外贸易摩擦加剧。
特别是美国对日本贸易,在1965年转为逆差之后,1971年美国的贸易赤字猛增至35.6亿美元,1972年又增至41.6亿。
由于美元危机后日本的大量出口遭到非议,国际社会在1973年3月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同时,也要求日元升值。
此后,由于世界性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加之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为日后的萧条埋下了祸根。
1985年五国财政部长会议以后,日元大幅度升值,在1985年9月至1988年11月的3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从1美元兑换230日元上升到1美元兑换121日元。
上世纪80 年代中期,日元经历了一次迅速升值过程。
日元的升值推高了股票市场,而且日本推行了金融自由化政策,使得社会公众坚信东京有望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世界各地的银行、证券公司蜂拥而至,东京迅速暴露出地产发展滞后问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土地神话”,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价格急剧上升,银行也给股票和房地产投资者提供了大量优惠贷款。
由于金融资产快速膨胀,财富效应发生作用,社会经济出现空前的繁荣和异常的景气。
这就是着名的“泡沫经济”。
一度的经济过热引起了日本政府的担心,政府开始采取行政手段对土地投机加以压制;另一方面,日本银行也担心波斯湾战争引起通货膨胀,于1989 年至1990 年连续5 次调高再贴现率,使贴现率水平达到6%,对证券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股价地价双双大幅滑落,“泡沫经济”于是破灭。
二、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多种因素作用导致日本的泡沫经济。
政策失误,长期实行扩张性政策,市场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涌向资产市场是直接原因;“股价神话”、“土地神话”,全国上下对未来预期的盲目乐观,是形成泡沫的间接原因。
具体来看:1.汇率政策不适当导致日元升值过快,在日元升值的三个阶段,日本汇率调控政策都存在一定失误。
(1)抗拒升值阶段:在1985年9月“广场协定”之前,虽然日本对美国贸易存在大量顺差,但日本政府并未采取及时措施加以缓解。
(2)放任升值阶段:从“广场协定”到1987年2月“卢浮宫协定”期间,日元进入快速升值通道。
据资料显示,日元兑美元由1985年的242日元升值到1988年的128日元,实现了28个月升值89%。
在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情况下,日本政府采取放任汇率自由浮动政策,促成了对日元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导致对日元进行投机的程度加大,加剧了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
(3)有干预升值阶段:“卢浮宫协定”之后,日本的财政和金融当局开始对汇率采取措施,但由于措施规模小,力度不够,未能扭转不利格局。
2.长时期低利率政策导致经济过度膨胀。
“广场协定”后,由于担心日元升值将提高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导致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下降,日本政府提出了内需主导经济增长的政策,开始放松国内的金融管制。
日本中央银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
在原有产业结构下的日本经济增长已趋饱和的状况下,迅速增大的货币供应无法被产业吸收,造成大量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引起了股价和地价的巨大泡沫。
与此相对应的是,同样参与签订“广场协定”的德国,从1985年到1988年本币升值也高达70.4%,但在德国却没有出现泡沫,主要原因是德国在1988年及时提高了利率。
3.政府实行扩张性宏观政策,矫枉过正。
为消除“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升值的影响,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内需。
货币政策方面,日本央行从1986 年1 月至1987 年2 月13个月间,连续5 次降低再贴现率,由当初的5%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5%,并将其保持到1989 年5 月。
日本政府没有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在国内需求旺盛、资产价格高涨的情况下仍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本来资金已经很富裕的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资金,企业融资便利且成本较低,大量资金进入非生产领域,催生巨大的资产泡沫。
4.金融管理体制缺乏监管增加了信用体系风险。
一方面,从1983年开始,日本金融制度调查会决定开始实现利率自由化。
1985年,日本开始实现大额存款利率自由化。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逐渐放松了对企业融资渠道的限制,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认股权证、海外融资等方式筹资。
这样的结果造成银行大客户资源的流失和中小企业客户的增加,增大了银行业的潜在风险。
5.市场资金过剩,企业和个人投机活跃。
由于企业直接融资成本较低,而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收益率较高,因此,大量资金并没有像期待的那样流向制造业,更没有流向当时美国重视的IT等带来新的增长点的新经济领域,而是通过特定金钱信托、基金信托、信托银行等渠道更多地流向了房地产、股票和休闲娱乐业,推动资产价格迅猛上涨,形成泡沫经济。
据日本央行统计,在1985年到1990年间,日本法人企业筹资405万亿日元,36%用于实际投资,64%用于股票或土地投资。
6.对国际游资的控制不力加大了投资风险。
“广场协议”后。
在日元将保持持续升值和日本资本市场快速增长的刺激下。
大量国际资本投资迅速进人日本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从而加剧了日元升值的压力,加快了股价和房价膨胀,并使日本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对日本的泡沫经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7.乐观预期强化投资者信心,使得资产价格不断攀升。
日本人多地少,土地紧缺,产生“土地神话”;股票市场规模不大,流通股较少,形成“股价神话”,在升值预期的诱惑下,大量的投资者进入股市、房地产市场。
随着股市投机气氛盛行,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也诱使更多的投机者,甚至包括对股票一窍不通的老年人和学生也加入股票买卖的队伍。
三、日本恢复经济的主要措施泡沫经济对日本经济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1)企业借款数额过大导致大量的银行呆坏账;(2)设备投资过大导致生产能力过剩;(3)企业过多雇佣人员引发了失业问题。
日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93年-2005年,日本政府仅处理的不良贷款就占到GDP总量的16%。
因此,这段时期也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进入本世纪初,日本政府对泡沫经济进行了反思,加大发展力度,尤其是近几年来,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日本经济得以重新复苏。
一是通过有效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目前,日本的经济增长率约为2%,但是利息约为0,并且通货膨胀现象尚未出现。
针对这种情况,日本央行采取缓和的货币政策,逐步提高利率,使得利率上涨幅度与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
二是通过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的平衡增长。
采用了民间企业力量为主体,政府通过减税和调整投资进行调节的办法,从而有效地扩大了内需。
三是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日本采取了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和劳动雇佣制度,有力地解决了国民收入不平衡的问题,当前日本的基尼系数为0.24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事实证明,分配制度公平化有益地促进日本内需增长。
四、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教训1.对经济形势盲目乐观的结果二战结束后,日本经过战后恢复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
在1955-1972年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经济实际增长率年均为9.7%,其中,1955-1959年为8.3%。
1960-1965年为9.9%,1966-1970年为11.1%,呈不断提高的态势。
这一时期,除个别年份,日本大多数年份的经济增长率都超过了其他主要发达国家。
经过两次石油危机以后,日本从石油冲击中积累了经验,汲取了教训,在节省资源、节省能源方面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出口也迅速扩大了。
由于日本实现了以资源能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能源节约型经济的转折,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空前提高了,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日本又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黑字大国、经常收支黑字大国、资本输出大国、持有对外纯资产大国。
经过“平成景气”,日本又一时成为“世界第二超级经济大国”。
这不仅是日本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而且在发达国家的历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在泡沫经济发生以前,日本“成功”地克服了“日元升值萧条”,“平成景气”是日本成功地克服两次石油危机之后创造的又一个奇迹,是日本经济对国际环境变化适应性增强的表现。
所有这一切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加之股价和地价暴涨所带来的资产效果,许多人感到日本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在这种不同于以往的新形势下,日本政府本应保持冷静头脑,对有可能发生的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
然而,日本政府却被一时的繁荣景象所陶醉,对平成景气盲目乐观,认为过去的投资观念已不适用于现实,误认为股票和地价的上涨乃是日本经济实力上升所至,是合理因素发挥作用的结果。
这样,就不知不觉地为泡沫经济开了绿灯。
2.过分担忧日元升值,超金融缓和得不偿失1988年7月至1989年4月,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原西德政府先后4次提高了法定贴现率,修正了超低利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