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安忆《长恨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王安忆《长恨歌》

————————————————————————————————作者: ————————————————————————————————日期:

王安忆的《长恨歌》以其独特的方式和视角描述了一个女人的悲剧一生,女主人公王琦瑶一生都在不停的追寻,追寻她想要的爱情与生活,但现实环境的熏陶、“男性世界”的包围,和她自身性格与价值观的影响,使她求而不得,最终以悲剧收场。小说全文无一“恨”字,但王安忆恰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凸显“恨”。没有撕心裂肺的痛苦与挣扎,没有惊天动地的呐喊与咆哮,只有空中鸽群悲鸣的声音,只有王琦瑶临终前摇曳的灯光,一如片场,一如人生琐碎的平直,人在历史与时间面前如此渺小而卑微。

关键词:王琦瑶;长恨;爱情;男权;性格

王安忆的《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为何以“长恨”为题,恨谁?谁恨?“长恨”两个字用在王琦瑶身上恰如其分,王琦瑶是一位兼着美丽与世俗,兼着精致与优雅,兼着自食其力与徘徊不定的女人,终其一生,她是寂寞的、惆怅的、无奈的、充满悲剧性的。纵使有些人有些事在她的生命中激起过波澜,但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在她心中永远充满着“恨”,恨自己、恨别人、恨环境、恨时代,最后也落个含“恨”而死的下场。

一、王琦瑶的成长过程渗透着其长恨悲歌的诱因

(一)弄堂生活——无法选择的出身

王琦瑶是走在夹着油烟和泔水风中的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流言和鸽子是王琦瑶身边特有的氛围与景致,“每天早上,后弄的门一响,提着花书包出来的,就是王琦瑶;下午,跟着隔壁留声机哼唱‘四季调’的,就是王琦瑶;结伴到电影院看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是一群王琦瑶;到照相馆拍小照的,则是两个特别要好的王琦瑶.....”生活平淡如水弄堂是王琦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此时的上海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作家王安忆如是说“上海四百年前只是个渔村,既荒凉又没有根基,当外因资本涌入以后,上海仅有一点本土文化也很快被淹没,一九四九年以后,上海还未长成的殖民化组织又被新的工农联盟所取代,所以上海的文化总是被切断。”[1]所以此时的上海兼具着中西文化,兼具着传统与现代的气息。这样就造就了上海的耀眼与繁华,造就了有诱惑性的“东方小巴黎”,同时也造就了上海人。像王琦瑶这样虽出生在弄堂,但“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已经一步步侵蚀着他们原有的保守情节。他们潜意识中已经承认并接受了这个金钱化、利益化的商业大都市,上海的上流生活对王琦瑶来说就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她渴望去

打破,渴望成为这繁华世界的弄潮儿。

(二) 片厂——改变命运的尝试

其实弄堂里还不乏一景致——“她们梳一样的发式,穿一样的鞋袜,像恋人一样手挽着手”,这就是“小姊妹情谊”。王琦瑶路上的重要转折点几乎都与这“情谊”有关,是吴佩珍陪同王琦瑶迈出了她人生的第一步,去片厂试镜。片厂不像弄堂和校园生活那样普通、庸常、世俗,片厂是流言蜚语后的神秘气氛,是繁花锦簇后掩映着的一夜成名的虚荣。这种成功与失败的巨大落差吸引着王琦瑶跃跃欲试。当导演打电话通知王琦瑶去试镜时,她的心怦怦直跳,手心都发凉了。盼望、等待、挣扎、折磨,这人生中复杂的经验,在去试镜前王琦瑶都经历了。试镜失败,只不过是片厂的一件小事,但对于王琦瑶来说,这个失败经历却是刻骨铭心的。“那情景有一种莫名的悸动,是王琦瑶平静生活中的一个戏剧性的片刻。这一片刻的转瞬即逝,在王琦瑶心里留下了感伤的色彩”。“片厂”,为摆脱平庸的生活去片厂试镜,却以失败告终,生活又恢复成一潭死水一样的平静。这样的结果对于王琦瑶这样的女子,她怎会甘心?王琦瑶的悲剧也自此拉开了帷幕。[2]

(三)上海小姐——人生的转折点

生活不可能没有一丝涟漪,试想一下,如果她片厂试镜成功,王琦瑶可能就会整天忙于拍戏,而无暇顾及“上海小姐”的竞选。她的人生可能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可是,失望到极点的王琦瑶却偏偏碰上了“比竞选市长还众心所望的事情”。此时的王琦瑶一心想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她拿出了所有的赌注,使出浑身解数,全押在了此事上,没有回旋的余地,亦

没有退步的可能,她只能一直向前走,可是一步走错步步皆错。[3]“竞选上海小姐”这件事为王琦瑶所吟唱的长恨悲歌画上了重重的一笔。由于经历了人生的成功与辉煌,她不想再像其他女人一样,在弄堂里面结婚生子,平淡一生。“这样出身的女子,不见过世面还好,见过世面的就只有走这条道了”,王琦瑶似乎早已看到了这条道的便捷,于是她才拿出自己的青春与美色来和命运作赌。此时的王琦瑶就像一只黑暗中的飞蛾一样,一直在寻找光亮。“王琦瑶的心被世俗利益占满了,心灵没有了对生活的距离感,何谈什么审美!她成为了社会中的尤物,历史不过又演出了一幕‘美人配英雄'的传统闹剧故事。王琦瑶终于住进爱丽丝公寓过起了金丝雀的生活,这是她童年的梦啊!”,可王琦瑶终究是上海弄堂的女儿,骨子里与生俱来俗气与精明使他无法达到掌握自己命运的境地。时代改变,李主任飞机失事,她又从

辉煌的顶点落下来。

解放后,她开始了低调的独立生活,似乎更加敏锐与坚定了,但这“聪敏与鉴定完全来自孤独无援的境地,是自我的保护与争取,其实是更加绝望的。”,这种绝望只有从辉煌顶点跌入深

渊的人才能体会到。、

二、“男性的上海”将王琦瑶推向深渊ﻫ《长恨歌》不仅仅叙述王琦瑶悲剧的一生,同时将人物的多舛命运和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联系起来。上海这样比较开放的环境让女人从闺阁走向了社会,但她们毕竟生活在一个“雄性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女人不会成为社会的中心与主宰,大多只会处在依附和受伤害地位。所以她们看起来不过是摆放的五彩缤纷的花,供不同的男人欣赏或把玩罢了,王琦瑶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出场,本身就预示着一种悲剧。试想一下,一个从来不愁吃穿的人,一旦被卷入自力更生的环境中,结局

会怎样?

(一)时间与人的错位——王琦瑶与四个男人的情感纠葛

王琦瑶一生都在追逐爱,可她的爱情从来没有来得刚刚好的时候,为了一个“情”字淹没的喧嚣世界,这未免也太残忍。王琦瑶所邂逅的这四个男人组成了她全部的情感纠葛,如焰火般华丽而又短暂的凄苦人生是对王琦瑶的真实写照。

1.李主任——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王琦瑶正值花样年华之时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人到中年的李主任。一位貌美如花,一位有权有势,这样的结合,似乎避免不了一场交易。李主任把王琦瑶看作是忙碌公事中的一点“放松”与“安慰”,作为精神上的一种调节,可关键是“王琦瑶求的是一股脑儿终身受益的安慰,李主任则只求一点”“李主任要的那一点,正好是王琦瑶的全部,王琦瑶的一股脑儿也恰巧是李主任的那一点”,女人总是容易把感情全身心的投入,而男人比女人要复杂得多。[4]王琦瑶把自己的全部世界都留给了李主任,这或许是王琦瑶悲剧的源头之一吧!他忙她等,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伴随着李主任的空难而消逝了。可能这场交易本来就不公平,但王琦瑶的虚荣还是为她换来了所谓“夫妻恩义”的雕花木盒。李主任成了伴随她一生

的错误。

2.康明逊——正确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

如果说“等”是王琦瑶悲剧的始源,那么便是康明逊将王琦瑶的长恨悲歌吟唱到了高潮。在王琦瑶刚刚心如止水的时候,康明逊的出现让她心里荡起一丝涟漪。出现的正是时候,或许刚刚好填补了王琦瑶那颗受伤的心。爱情总是能让人情不自禁,那一步还是跨越了,“翻云覆雨”后的结果又让人无法承担,这段爱情就像被吓了诅咒,从开始就注定了无望。王琦瑶对他又是倾其所有,可事实证明康明逊的寡情与软弱,他承担不起这份责任。天下男儿皆薄幸,只有王琦瑶自己去承担这份债,未婚先孕生儿育女,独自吟唱长恨悲歌

3.程先生——错误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

从故事的刚刚开始,程先生就发现了王琦瑶的美,并和她一起同悲喜。他或许是最有耐心的一个人,任凭王琦瑶做出怎样的选择,程先生都对她不离不弃,就在那个只谈吃的年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