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饱和度分析》word版
人力工作饱和度分析表
![人力工作饱和度分析表](https://img.taocdn.com/s3/m/546d1e7cd4d8d15abf234e69.png)
3F-6F的所有清洁 工
白班
信息办公室
1
1
1
信息办公室,采购 办公室,南一门洗
手间,洽谈区, 619会议室,南面 和东面通道,3个
饮水机
采购办公室 南一门洗手间 白班 洽谈区 619会议室 南面和东面通道 3个饮水机
1
1
1
0.8
3
2.4
0.25
2
0.5
8.4
0.4
1
0.4
1
2
2
0.15
4
0.6
中午收饭盒
南面信道,中间信 道,南一门洗手 间,1个饮水机
中间通道 白班 休息区
难一门洗手间
0.5
2
1
0.2
2
0.4
6.8
1.2
3
3.6
11
11
76.36%
11
78.18%
11
73.63%
11
61.81%
G18 5F G18 4F G18 4F G18 3F G18 楼梯 G18 楼梯
1个饮水机
0.05
4
0.2
东面信道+北面信道+西面信道
1.5
2
3
东面信道,北面信 道,西面信道,北
北一门洗手间 北二门洗手间
0.6
3
1.8
0.6
3
1.8
一门洗手间,南二 白班 LAM办公室 门洗手间,LAM办
0.4
1
1
7.8
公室,1个饮水机
1个饮水机
0.05
4
0.2
东面信道+半个南面信道+休息区
1.5
工作饱和度分析
![工作饱和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8732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1.png)
工作饱和度分析工作饱和度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压力和负担程度,它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员工的工作饱和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团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员工流失率。
因此,进行工作饱和度分析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工作饱和度分析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工作强度、工作压力、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满意度等。
工作强度指的是工作的紧张程度和工作量大小,而工作压力则是指由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压力。
工作环境包括工作场所、工作氛围和同事关系等因素,而工作内容则是指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
最后,工作满意度则是指员工对于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对工作的认同感。
其次,工作饱和度分析对于企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员工工作饱和度的分析,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发现员工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工作饱和度的分析来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任务,避免过度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从而有效减少员工的工作负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再次,对于个人来说,了解自己的工作饱和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自己工作饱和度的分析,个人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个人还可以通过对自己工作饱和度的分析来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任务,避免过度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从而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表现。
总之,工作饱和度分析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工作饱和度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共赢。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工作饱和度分析,不断完善分析方法,提高分析水平,为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具体工作饱和度调查表.doc
![具体工作饱和度调查表.doc](https://img.taocdn.com/s3/m/cb59cfa3fc4ffe473368abea.png)
工作饱和度调查表部门:质检组岗位:品管经理姓名:工作内容描述重要单项所部门领工作目标需时间频率程度导意见日1、建设测试体系常天性工2、制订公司相关流程、规范和制度。
)作(每3、参加各部门召开的业务协调会及其有关会议。
1、智能手机、 PAD等硬件产品的入厂验收。
周2、对项目组实施过程监控,促进规范的开发过程在项期性目组得到有效实施,按照计划深入项目进行QA审核。
工作3、按照《 QA计划书》规定,督促、检查项目质量计划(执行情况。
每周4、编制周总结和周计划)5、质量工作会议周1、产品发布前的质量验收测试。
期性2、软件实现过程中的质量策划。
工1、编制各项目的验收测试用例,并开始使用。
重要 3 小时 1 次 / 天2、完成编制,并发布实施。
重要 3 小时 1 次 / 天3、通过参加会议,逐步熟悉产品。
一般 2 小时 1 次 / 天1、提交检测报告。
一般 4 小时 2 次 / 周2、跟踪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异常问题的分析、改进活动,提出纠正措施和建议并验证纠一般 5 小时 1 次 / 周正结果。
3、质量控制点的验证、检查和评审活动。
一般 4 小时 1 次 / 周4、准确描述本周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周工作计一般 2 小时 1 次 / 周划。
5、阐述本部门已完成事项和将要进行事项,提一般 2 小时 1 次 / 周出完成时间点和配合部门或人员。
1、功能检验,提交《产品质量报告》。
重要 2 天 1 次 / 月2、依据《项目需求书》,编制《QA计划书》。
一般 4 小时 1 次 / 月作3、对公司的工作、服务等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协调(一般 2 天随时3、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优化工作流程、制度。
每和管理。
月4、参与由于产品出厂引起质量异议、退货、索赔等质重要 2 天随时)4、提出处理意见向主管领导汇报。
量时间的调查处理。
5、参与供应商现场审核。
5、对供应商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质量评价,出具一般 2 天 1 次 / 月评价报告。
工作饱和度调查表【范本模板】
![工作饱和度调查表【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b0ed49f02768e9951e738ea.png)
一般
3天
2次/年
4、编制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4、准确描述本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一般
3天
1次/年
临时性工作
一般
2天
随时
4、参与由于产品出厂引起质量异议、退货、索赔等质量时间的调查处理.
4、提出处理意见向主管领导汇报。
重要
2天
随时
5、参与供应商现场审核。
5、对供应商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质量评价,出具评价报告。
一般
2天
1次/月
6、编制月总结和月计划
4、准确描述本月工作完成情况和下月工作计划。
一般
2小时
1次/月
周期性工作(每年)
3、通过参加会议,逐步熟悉产品。
一般
2小时
1次/天
周期性工作(每周)
1、智能手机、PAD等硬件产品的入厂验收.
1、提交检测报告。
一般
4小时
2次/周
2、对项目组实施过程监控,促进规范的开发过程在项目组得到有效实施,按照计划深入项目进行QA审核。
2、跟踪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异常问题的分析、改进活动,提出纠正措施和建议并验证纠正结果.
பைடு நூலகம்一般
2小时
1次/周
周期性工作(每月)
1、产品发布前的质量验收测试。
1、功能检验,提交《产品质量报告》。
重要
2天
1次/月
2、软件实现过程中的质量策划。
2、依据《项目需求书》,编制《QA计划书》。
一般
4小时
1次/月
3、对公司的工作、服务等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和管理.
工作饱和度自评表填写范文
![工作饱和度自评表填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25365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8.png)
工作饱和度自评表填写范文一、员工信息。
姓名:[你的名字]部门:[部门名称]职位:[职位名称]二、工作饱和度自评内容。
# (一)工作任务量。
1. 总体工作量描述。
要说这工作量啊,就像那潮水一样,一波接着一波。
每天一到办公室,看着那待办事项清单,就感觉像是要征服一座小山似的。
不过呢,这些任务还算是在我能应付的范围之内,就像玩游戏里的闯关,虽然有点挑战,但还不至于被直接“KO”。
我觉得目前的工作量大概是八分饱的状态吧。
有不少常规的任务,像每个月固定要做的报表啊,每周的部门例会总结啥的,这些就像每天的主食,雷打不动。
然后还有些突发的任务,就像是偶尔加的小点心或者配菜,有时候多起来也会让我忙得像个小陀螺。
2. 工作量与时间的匹配度。
正常情况下,我的工作时间还是能和工作量较好地匹配的。
早上到办公室,先规划一下当天的任务,然后按部就班地做。
不过有时候,遇到紧急任务或者项目的关键节点,那就得加班加点了。
就像上次为了赶一个重要的项目方案,我连续好几天都在办公室待到很晚,感觉自己都快和办公椅融为一体了。
但这种情况也不是常态,大部分时间还是能做到工作时间内完成主要工作,偶尔加个小班就像偶尔熬个小夜,虽然有点累,但还能承受。
# (二)工作强度。
1. 工作的紧张程度。
在工作的时候啊,有时候真的是很紧张的。
特别是在处理一些紧急客户需求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在参加一场百米冲刺比赛。
客户那边催得急,我就得迅速调动自己的脑细胞,在各种资料和数据中快速穿梭,尽快给出解决方案。
不过这种紧张的时刻不是一直都有,就像暴风雨不会一直下。
平时也有比较轻松惬意的时候,能慢慢琢磨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就像散步一样悠闲地做一些规划性的工作。
整体来说,工作强度像坐过山车,有高峰有低谷。
高峰的时候就很刺激,得全神贯注,低谷的时候就能稍微喘口气,调整一下状态。
我觉得紧张和轻松的比例大概是六比四吧,紧张的部分还是占了大头,但也多亏了有那四成的轻松时刻,让我能恢复元气。
工作饱和度分析
![工作饱和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791b881a37f111f1855b43.png)
工作饱和度工作饱和的含义是指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与规定的劳动时间相等或近似相等,这里的工作时间是指有效的工作时间,强调“有效”二字,“有效”就包含效率和成效的意思。
一般来说,工作饱和度高,反映工作效率高。
一个人工作8小时,那工作饱和度肯定要达到7个以上,但是现在所有企业几乎都达不到这么高的工作效率。
工作饱和度分析的作用:(1)选拔和任用合格的人员。
通过工作饱和度分析,可以建立明确而有效的标准,从而可以通过心理测评和工作考核,选拔和任用符合工作需要和职务要求的合格人员;(2)工作饱和度分析的结果,可以为有效的人事预测和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3)通过工作饱和度分析,可以明确从事的工作所应具备的技能、知识和各种心理条件,从而设计积极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4)可以为工作考核和升职提供标准和依据;(5)通过工作饱和度分析可以使干部和职工更合理地运用技能,分配注意和记忆等心理资源,增强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6)为建立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和报酬制度提供重要依据;(7)通过工作饱和度分析,可以检查工作中不利于发挥人们积极性和能力的方面,也有利于改善工作设计和工作环境;(8)可以为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提供可靠和有效的信息。
员工工作饱和度调查为能清楚阐明论点。
先举两个例子。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故事里乌龟是正面人物,而兔子作为反面人物受人讥讽,其中的寓意教育人们做事要像乌龟一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如果换个角度分析这个故事。
则会有不同的结论。
兔子在整个赛跑过程中做了两件事,那就是赛跑和睡觉;乌龟则仅做了一件事,就是不停地赛跑。
如果我们试把时间延长(即看看它们在赛后又做了什么),可以想象乌龟由于比赛的疲劳,而跑回家呼呼大睡了;兔子呢?由于比赛中同时也保养了精神,赛后可以做其它更多自己想做的事。
由此,不难得出整个过程兔子的效率更高。
另外,乌龟并不擅长跑步,却安排它去参加这场比赛,其效率必然极低,把这种现象映射到企业管理中去,也颇发人深思。
工作饱和度分析汇总
![工作饱和度分析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f573d4d58fafab069dc0269.png)
工作饱和度分析为能清楚阐明论点。
先举两个例子。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故事里乌龟是正面人物,而兔子作为反面人物受人讥讽,其中的寓意教育人们做事要像乌龟一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如果换个角度分析这个故事。
则会有不同的结论。
兔子在整个赛跑过程中做了两件事,那就是赛跑和睡觉;乌龟则仅做了一件事,就是不停地赛跑。
如果我们试把时间延长(即看看它们在赛后又做了什么),可以想象乌龟由于比赛的疲劳,而跑回家呼呼大睡了;兔子呢?由于比赛中同时也保养了精神,赛后可以做其它更多自己想做的事。
由此,不难得出整个过程兔子的效率更高。
另外,乌龟并不擅长跑步,却安排它去参加这场比赛,其效率必然极低,把这种现象映射到企业管理中去,也颇发人深思。
试看一个说明工作效率与工作饱和相矛盾的例子:某工厂的一位计算机技术人员,现场发生了微机故障,从他的办公室到达故障点的方式有两种选择,其一是步行,需要l0分钟;其二是骑自行车,只需2分钟。
我们设步行到现场的为甲,骑车到现场的为乙,最后统计:两人去处理同样的一个工作,甲用了30分钟,而乙只用了l5分钟,(这里是假设两人故障的修复时间相同,但事实上甲这类人在故障修复中要花更多的时间)。
乙在剩下的l5分钟又可以做其它更多的事情,单从这点出发,甲与乙在工作成效上就不仅是1:2的差距了,而是1:N(即甲做一件事的时间,乙做了N件事)的差距。
但在现实中,甲往往成了“工作量饱满、劳动模范”的象征;而乙却常常恰好相反,这是管理人员认识上的一大误区,长此下去必然带来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
工作效率由员工的自身因素决定,但如何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仍是管理上的问题。
首先是工作分配的合理化,它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让乌龟去赛跑,显然是不合理,所以对工作的合理分配是提高效率的首要条件,这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密不可分,要求管理人员不仅清楚了解管辖范围内的工作内容,而且要对被管理人的基本情况有清楚的认识。
工作分配合理后,那如何主动去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呢?竞争是个好方法,奖惩也是个好方法,另一种就是让员工自身有好的素质,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提高效率便成为很自然的事。
公司怎样开展工作饱和度分析报告
![公司怎样开展工作饱和度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986ba66bd97f192379e94a.png)
公司怎样开展工作饱和度分析公司管理现实中,常常出现有些岗位忙不过来而有些岗位很闲的局面,这种情况从本质上来说是由于定岗定编的偏差导致的,直观表现在不同岗位的工作饱和度不同。
所谓工作饱和度,简单的来说是指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与规定的工作时间之比,同样是在公司满八个小时,有的员工无所事事,而有的员工一直在从事与工作相关的事情,前者的工作饱和度自然就比后者低很多。
由此可以看出,工作饱和度对于公司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定岗定编的基础,也是员工培训开发的直接依据,更是员工工作效率和考核的标准,公司通过对饱和度进行分析能有效得知当前在岗位编制、人员选拔、工作分配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针对这一有效的工具,华恒智信结合多年在人力资源定岗定编方面的咨询经验,向您简单介绍公司开展工作饱和度分析的流程与方法。
工作饱和度分析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严谨而周密的准备,同时更需要有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相匹配的科学的、合理的操作程序。
下图便是工作饱和度分析的一个程序模型,公司组织通常可以按照该程序开展分析:准备阶段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作饱和度分析需要与各岗位工作现场及员工接触,同时需要研究大量的公司岗位相关的书面材料,因此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总体来说,前期的准备阶段需要解决如下几个主要问题:一、建立工作饱和度分析小组饱和度分析需要专门的小组,由于其技术专业性较高,往往是由分析专家组成。
所谓的专家,是指具有人力资源分析专长、并对组织结构及各项工作有明确概念和了解的人员。
这些专家可以是公司部HR部门成员或管理层,更多的是外部咨询公司的专家顾问。
而一旦成员确定小组成立后,公司的所有者与高管就要赋予他们进行分析活动的权限,保证分析工作的协调开展。
二、明确工作饱和度分析的总目的、总任务公司为何要开展工作饱和度分析,这应当是分析工作的前提。
专家小组要结合公司的整体战略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对公司的现状有初步的了解,明确工作饱和度分析的目的和想要实现的效果。
工作饱和度管理书籍讲课文档
![工作饱和度管理书籍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484b1e055270722182ef77c.png)
優點
缺點
對現有資料進行分析 成本低
資料完整性差,可能死板,適用時間 差異大
從事研究的工作 資料客觀準確,適用與短時間上手的工作 不適用需大量訓練和危險的工作
對最重要關鍵的事件 進行評定
現場觀察
訪問本人或主管
收集工作信息或職業 信息
問卷
一般用于非管理工作 的描述
對特別有效或無效的 工作進行描述
對職務行為可觀察和測量,得到職務的靜 態信息和動態特點,可確定任何可能的利 益和作用 可以跟深刻了解,客觀準確 工作者可以提供從任何其他來源無法獲得 的資料 內容完整全面,可操作性強
P59-64
第十二页,共44页。
5.兼顧組織與個人需要的工作設計(1)
工作設計,就是根據組織需要并兼顧個人需要,規定某個工作的任務、責任、 權利以及在組織中與其他職務關系的過程。一般來說,任務、責任、權力以 及關系一經確定,任職資格也就基本確定,因此,工作設計也包括任職資格 的認定。 工作設計的結果就是工作規范,其實質是對現有工作規范的認定、修改或 對新設職務的完整描述。
與工作標準有關的報酬制度,并不泛指一般的工資制度。與 工作標準有關的報酬制度,往往是帶有激勵性質的,其中使 用最多的是計件報酬和個別獎勵制度。
有關操作標準的作業規定主要包含制定標準的目的、運用范 圍及作業細則
在制定工作標準時也需要運用作業測定的方法,對實際作業時間 進行統計,找出一般規律,才能最后建立工作標準。
問卷設計完備可行時將非常方便
直接描述工作具體事件,可觀察衡量,揭 示了工作的動態性
費時,遺漏平均績效水平,對中等績 效人員難以涉及
不適用與周期長和腦力工作者,緊急 和偶然工作不易觀察 分析人員的主觀意識會影響結果的判 斷 對調查表設計要求高,適用于復雜職 務分析 問卷設計,回答者的素質,資料整理 麻煩
实用文档某知名品牌企业工作饱和度分析完整版完整版(一)
![实用文档某知名品牌企业工作饱和度分析完整版完整版(一)](https://img.taocdn.com/s3/m/0490c71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4.png)
实用文档某知名品牌企业工作饱和度分析完整版完整版(一)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使用各种各样的文档。
其中,实用文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档类型,它包含了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技术流程等基本信息。
不同的实用文档在企业中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某知名品牌企业的实用文档工作饱和度进行分析,并为大家详细介绍其中的细节。
第一部分入职培训文档随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员工会成为新入职者。
这些人通常需要接受入职培训,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企业的入职培训文档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公司历史、组织架构、福利制度、工作规范等。
这些文档是新员工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和了解工作流程的重要工具。
在我们所调查的某知名品牌企业中,入职培训文档的工作饱和度为85%。
这意味着只有15%的员工没有接收入职培训。
我们调查的原因是,一些企业可能会为雇用一些老员工,而不需要向他们提供入职培训。
第二部分操作手册在企业的生产环节中,经常需要操作一些机器或者指定的设备。
为了保证操作的正确性,企业通常会编写一些操作手册。
操作手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设备介绍、操作方式、注意事项、故障排除等。
这些文档对一线员工特别重要,操作方式和故障排除能帮助员工做好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我们调查的某知名品牌企业中,操作手册的工作饱和度为95%。
这意味着99%的员工都接收到了操作手册,这个比例非常高。
这个得分高的原因之一是企业认为操作手册对于生产流程的保障必不可少。
第三部分技术方案文档在某些企业中,技术方案文档极为重要。
它们通常包括企业的技术方案、技术规范、技术储备等。
这些文档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需要经过全体员工的讨论,并不断改善。
在我们所调查的某知名品牌企业中,技术方案文档的工作饱和度为60%。
这个分数不是很高,可能是因为文档编制比较繁琐,需要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
但我们也看到,企业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些文档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饱和度分析
![饱和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3a5ed2195f312b3169a52e.png)
工作中加以运用
不定期
中
-加强对本部门员工安全、消防知识的宣讲,提高员工的安 全意识
1
-加强员工8S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合计工作天数 工作负荷度
27 129%
场,保证作业人员劳保佩带干净整齐,车间环境整洁有序
不定期
高
-安排人员配合库房做好拆解原料储备,保证生产线的原料 供应
3
-安排人员配合设备维修部门做好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
--配 积合 极行 参政 加人 公事 司部 组门 织完 的成 各本 类部 培门 训人 ,员 做信 好息 相的 应统 记计 录工 ,作 并在日常
部门 生产部 岗位名称 班长 工作职责
职责性质
适用于此分析的岗位人数 2人
异动类及下发类 预计完成时间
重要程度
任务量
日期
2011年11月
月度内所需工作 天数
备注
督促达成月生产任务
固定类
高 .- 监督生产进度,确保每月生产任务顺利达成
6
协调与生产相关的因素 现场管理
领班绩效评定 人员管理
工作总结与汇报 文件编制、执行
1
结,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改善意见
-协助生产经理完成本部门文件制度的编写、更新
高 -负责公司、生产部发布文件的执行,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
1
馈相关意见
,-了解生产现场易出现工伤的工位,加强劳保防护用具的
监管,降低工伤的发生率
高 -积极采取措施改进作业方法,改善作业环境,做好提示标
2
识,降低工伤发生风险
- 配合公司安排的参观、检查等活动,提前整理车间现
负责生产安全 配合其他部门完成相关工
作 组织培训
固定类 固定类 固定类 固定类 固定类 异动类 固定类 异动类 异动类
工作饱和度分析表-模版
![工作饱和度分析表-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f5becc80eb6294dc886c02.png)
被审核部门 分析部门 分析日期 密级程度
月累计发生项目数 内部接触 外部接触 起草撰写文件资料 月度实 月度标 际工时 准工时 偶 经 非常 偶 经 非常 极 偶 不太 经 非常 尔 常 频繁 尔 常 频繁 少 尔 经常 常 高
工作饱和 度
备注
3
培训 专员1
127.21
156
1
2
2
3
1
0
2
1
1
2
5
81.55%
工作饱和度数据分析表
工作现状 序号 岗位 工作内容 次数 OA每日工作(略) 公众号编辑等 协调、调研 评估及考试统计 协助主管制定培训方案 线上考试统计 线上新员工发布统计 与市场部协调、上海、沈阳协 阶段性、临时工作 讲授新员工培训相关课程 内部档案建立 团建费 部门福利费 部门会议纪要 部门物品统计 内部讲师费用报销 内勤新入职办公软件考试 阶段性、临时工作 每日工作总结 培训课件产品可见撰写 产品说明会讲解 培训需求调研分析 阶段性工作 每日更新课件 完善培训计划 每日工作总结 新人培训(内勤、销售) 讲师技能培训 衔接培训 阶段性工作 本职工作任务所 需时间(小时) 日 周 月 5.00 2.00 3.00 1.00 0.25 1.00 1.00 55.00 2.00 1.00 7.00 7.00 3.00 2.00 15.00 1 0.17 4 3 3 0.67 16 1 3 1 2 1 1 1 1 1 1 0.50 4 1.80 1 1 0.50 4 4 1 1 1 1 1 1.00 1 1 1 1 各项工作 时长 3.54 20.00 6.00 9.00 0.67 16.00 1.00 12.00 55.00 4.00 4.00 7.00 7.00 12.00 2.00 15.00 41.66 37.49 10.42 60.00 28.00 20.00 7.00 8.00 3.00 20.83 60.00 4.00 7.00 7.00
培训部-工作饱和度分析
![培训部-工作饱和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558d437c1cfad6185fa777.png)
总用时
频次
季度
单次 用时
总用时
年度
频次
单次 总用 用时 时
1 88.8 88.8
3 88.8 266.4
1
76
76
3
76
228
12
78 936
159.8 1.08 172.6 479.4 1.08 518 1917.6 1.08 2071
专题性工 (全作年 度)
用时
占工 年度总用时 作总
比重
备注
266.4
936 2071
成熟讲 师
个月过2门课程)认证其他课程,听课3小时, 修订课程讲义16,背课程讲义24,独立练习试 讲24,要求他人旁听试讲3小时,课程认证3小
转正员工过客算是工作 考核指标之一。每2个月
认证2门课程
时,独立授课3小时 备课意为该课程已能讲授。在开讲之前的课程悉时间
。
课程 相关
备课
课程确认5分钟,幻灯片熟悉前后衔接10分钟,讲义背诵 程度自我检验20分钟,案例故事准备10分。《授课行程
表格表单处理2,准备破冰课1程,经过TTT认证 并可以完成独立带班及班务
5小时,听老员工讲课1小时,背课程讲义24小
工作。
认证
时,找师傅串讲一遍课程2小时,自己独立试讲 练习48小时,课程认证1小时,正式独立授课1
小时,认证过破冰后继续认证其他相关课程每
门课程78-88小时
(不包括认证课程意外其他事项,要求每人每2
表》(主要标注此课程重点知识页面,以及考试知识点
课程知识点正确、清晰 、传达流畅深刻。
内容,以及知识点着重时间等用时20分
讲授
研发
专员
带班
招聘专员工作饱和度统计表(含公式)
![招聘专员工作饱和度统计表(含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5552652de80d4d8d15a4f50.png)
12
3.00 0.00 36.00 0.00
0.02 0.2% 1.71 21.4%
薪资待遇,公司信息的说明
12
0.30 0.00 3.60 0.00 0.17 2.1%
身份证刷系统/检查五官/四肢
12
0.30 0.00 3.60 0.00 0.17 2.1%
录取签核
12
0.10 0.00 1.20 0.00 0.06 0.7%
招聘岗位工作量分配及工作饱和度统计
表
工号:xxxxx
姓名:张三
岗位名称:招聘
职级:助理专员1
工作饱和度 (折算为8小时为单位)
NO 工作项目
.
工作内容
发生周期及次数
日月年 A BC
每次所 需时间
(Hr) D
累计时间(Hr)
平均每天 所占工
时数 作比例
日
月
年 H=SUM( I=H/每天
E=A*D F=B*D G=C*D E/1+F/21 时数合计
中介相关费用申请与支付(交通费/校企合作费/劳务管理费等)
1
4.00 0.00 4.00 0.00 0.19 2.4%
员工内部推荐作业(通告内容/宣传)
2 2.00 0.00 0.00 4.00 0.02 0.2%
员工内部推荐作业(内荐费用签核与支付) 1 大专以下员工招聘
测试与面试安排
4 1.00 0.00 0.00 4.00
3
2 0.00 6.00 0.00 0.29 3.6%
5
新员工培训 新员工工资单指纹录入
3
0.5 0.00 1.50 0.00 0.07 0.9%
新员工纪律的监督与代理(处理闹事员工/代理工作)
《工作饱和度分析》word版
![《工作饱和度分析》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18b6a99e314332396893cc.png)
工作饱和度工作饱和的含义是指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与规定的劳动时间相等或近似相等,这里的工作时间是指有效的工作时间,强调“有效”二字,“有效”就包含效率和成效的意思。
一般来说,工作饱和度高,反映工作效率高。
一个人工作8小时,那工作饱和度肯定要达到7个以上,但是现在所有企业几乎都达不到这么高的工作效率。
工作饱和度分析的作用:(1)选拔和任用合格的人员。
通过工作饱和度分析,可以建立明确而有效的标准,从而可以通过心理测评和工作考核,选拔和任用符合工作需要和职务要求的合格人员;(2)工作饱和度分析的结果,可以为有效的人事预测和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3)通过工作饱和度分析,可以明确从事的工作所应具备的技能、知识和各种心理条件,从而设计积极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4)可以为工作考核和升职提供标准和依据;(5)通过工作饱和度分析可以使干部和职工更合理地运用技能,分配注意和记忆等心理资源,增强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6)为建立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和报酬制度提供重要依据;(7)通过工作饱和度分析,可以检查工作中不利于发挥人们积极性和能力的方面,也有利于改善工作设计和工作环境;(8)可以为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提供可靠和有效的信息。
员工工作饱和度调查为能清楚阐明论点。
先举两个例子。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故事里乌龟是正面人物,而兔子作为反面人物受人讥讽,其中的寓意教育人们做事要像乌龟一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如果换个角度分析这个故事。
则会有不同的结论。
兔子在整个赛跑过程中做了两件事,那就是赛跑和睡觉;乌龟则仅做了一件事,就是不停地赛跑。
如果我们试把时间延长(即看看它们在赛后又做了什么),可以想象乌龟由于比赛的疲劳,而跑回家呼呼大睡了;兔子呢?由于比赛中同时也保养了精神,赛后可以做其它更多自己想做的事。
由此,不难得出整个过程兔子的效率更高。
另外,乌龟并不擅长跑步,却安排它去参加这场比赛,其效率必然极低,把这种现象映射到企业管理中去,也颇发人深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饱和度工作饱和的含义是指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与规定的劳动时间相等或近似相等,这里的工作时间是指有效的工作时间,强调“有效”二字,“有效”就包含效率和成效的意思。
一般来说,工作饱和度高,反映工作效率高。
一个人工作8小时,那工作饱和度肯定要达到7个以上,但是现在所有企业几乎都达不到这么高的工作效率。
工作饱和度分析的作用:(1)选拔和任用合格的人员。
通过工作饱和度分析,可以建立明确而有效的标准,从而可以通过心理测评和工作考核,选拔和任用符合工作需要和职务要求的合格人员;(2)工作饱和度分析的结果,可以为有效的人事预测和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3)通过工作饱和度分析,可以明确从事的工作所应具备的技能、知识和各种心理条件,从而设计积极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4)可以为工作考核和升职提供标准和依据;(5)通过工作饱和度分析可以使干部和职工更合理地运用技能,分配注意和记忆等心理资源,增强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6)为建立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和报酬制度提供重要依据;(7)通过工作饱和度分析,可以检查工作中不利于发挥人们积极性和能力的方面,也有利于改善工作设计和工作环境;(8)可以为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提供可靠和有效的信息。
员工工作饱和度调查为能清楚阐明论点。
先举两个例子。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故事里乌龟是正面人物,而兔子作为反面人物受人讥讽,其中的寓意教育人们做事要像乌龟一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如果换个角度分析这个故事。
则会有不同的结论。
兔子在整个赛跑过程中做了两件事,那就是赛跑和睡觉;乌龟则仅做了一件事,就是不停地赛跑。
如果我们试把时间延长(即看看它们在赛后又做了什么),可以想象乌龟由于比赛的疲劳,而跑回家呼呼大睡了;兔子呢?由于比赛中同时也保养了精神,赛后可以做其它更多自己想做的事。
由此,不难得出整个过程兔子的效率更高。
另外,乌龟并不擅长跑步,却安排它去参加这场比赛,其效率必然极低,把这种现象映射到企业管理中去,也颇发人深思。
试看一个说明工作效率与工作饱和相矛盾的例子:某工厂的一位计算机技术人员,现场发生了微机故障,从他的办公室到达故障点的方式有两种选择,其一是步行,需要l0分钟;其二是骑自行车,只需2分钟。
我们设步行到现场的为甲,骑车到现场的为乙,最后统计:两人去处理同样的一个工作,甲用了30分钟,而乙只用了l5分钟,(这里是假设两人故障的修复时间相同,但事实上甲这类人在故障修复中要花更多的时间)。
乙在剩下的l5分钟又可以做其它更多的事情,单从这点出发,甲与乙在工作成效上就不仅是1:2的差距了,而是1:N(即甲做一件事的时间,乙做了N件事)的差距。
但在现实中,甲往往成了“工作量饱满、劳动模范”的象征;而乙却常常恰好相反,这是管理人员认识上的一大误区,长此下去必然带来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
工作效率由员工的自身因素决定,但如何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仍是管理上的问题。
首先是工作分配的合理化,它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让乌龟去赛跑,显然是不合理,所以对工作的合理分配是提高效率的首要条件,这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密不可分,要求管理人员不仅清楚了解管辖范围内的工作内容,而且要对被管理人的基本情况有清楚的认识。
工作分配合理后,那如何主动去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呢?竞争是个好方法,奖惩也是个好方法,另一种就是让员工自身有好的素质,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提高效率便成为很自然的事。
前两种方法是被动的,也是目前企业管理中普遍采用的方法,而第三种方法突出了“人自身的因素,希望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工作效率。
因为当一个人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包括综合知识和技能知识),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那么我们说,从主观上他会自觉主动地提高效率,从效率中求饱和,再从饱和中追求效率。
这样看来采用这种方法,不仅仅能提高效率,而且同时无形中也解决了效率与饱和间的矛盾。
由此可见,通过主观能动性来提高效率,关键就是如何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问题,这个素质并非仅仅指的员工的技术知识水平,更重要的还包含道德修养、情操和理想等一些深层次东西。
目前企业对员工的素质教育,仅仅是偏重于技能知识的教育,认为员工只要有好的技术和熟练的操作,便有了效率,这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素质的提高在于两方面:①个人专业技能及社会知识要丰富,这是效率的基本前提;②同时应丰富其它的各类知识,如自然知识及人文知识等等。
企业管理中在对提高员工素质方面应该投人更多,这样可以更快的从被动地提高工作效率转变为主动地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谈了工作效率问题。
现在再来看看工作量问题。
评价一个人工作饱和度高不高(注意这里是针对同一个工作),答案就只有两种:低效率饱和度高;高效率饱和度低。
可见效率与饱和度存在着矛盾。
而“工作饱和”的含义应该是指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与规定的劳动时间相等或近似相等,这里的工作时问是指有效的工作时间,强调“有效”二字,“有效”就包含效率和成效的意思。
这又体现了效率与饱和度有统一的一面。
而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常常忽略“有效”的重要性,虽然这种“忽略”往往并不是有意的,自然也就无法正确评价如何才算是工作饱和,于是便出现了“整天忙个不停的员工就一定是个好员工”的谬论。
所以如何科学地去看待工作饱和度其实也是管理上的问题,它要求管理人员自身具有好的素质及高的效率,这样才谈得上被管理的人有好的素质及高的效率。
效率与工作饱和度两者有统一的一面,又有对立的一面。
统一面是指它们都能反映工作的成效;对立面是指它们又互相制约,存在着矛盾关系。
解决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可概括为一句话:从效率中求饱和,从饱和中求效率,即正确的判断工作饱和度应从效率人手,在饱和状态下再去探索如何提高效率,两者交替前进.使企业管理不断完善、进步,更加高效快速的推动生产力、人类社会的发展。
调查背景: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大,员工人数相应增加本应是正常现象。
但由于各部门工作职责描述带有人为可操作性,导致部门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
各岗位职位说明书看似工作饱和,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本应一人可完成的工作,偏偏设置成两个岗位,无形中又让企业承担了本可节约下来的人力成本。
老总要求我对总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量是否饱和、工作流程是否能再优化、工作效率如何进行调研。
要求采集相关数据,以了解目前人员增加是否合理。
附件是我公司的相关材料说明及大概的工作思路,但因这项工作工程比较大,涉及比较广;需要各处室配合;可能给被调查部门造成工作压力,各处室有可能配合度不高;做得不好,可能造成压力而且只是走形式;目前没有杠杆进行参照等情况,所以目前比较难操作。
专家能否给点建议:人力资源部如何对企业员工工作饱和度进行调查?咨询一:我还是认为最好不要一开始就把摊子搞太大,先从重点岗位入手,会事半功倍。
做好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工作的基础工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小企业更是应从小抓起!我目前觉得需要了解现况,如各层人员比较制度的标准/各分部人员比例是否达到标准,再计算成本总公司全部人员的比例标准,以作对比各处室规划及定岗定编标准及近期每月人员比例,处室人员目前编制与标准的差异,地区人均效能和公司的人均效能……,从而依据以上数量比较分析出初步数据,确定初步的可能岗位超编现象,从而再进一步采集数据,确定需进行观察的岗位。
咨询二:用各种可行,并有确凿历史数据的方法选择重点岗位为突破点。
例如:1、工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岗位;2、通过各公司同岗位比较,人均生产率差异最大的岗位;3、通过各公司同岗位比较,绩效差异最大的岗位;我目前初步的想法是我要选择重点岗位,以重点岗位为突破点,因为总公司岗位很多人数也有300多人,绝对没有办法一个个的去审,所以想从历史的数据中查看,分析是否可能存在问题,然后才能选择重点岗位。
而这重点岗位的选择还要经初选和再选等选择好后再准备以下步骤的操作细节:1、审核公司岗位说明书是否齐全;2、齐全的话再了解是否依岗位说明书招聘人员,即现有人员的岗位职责与说明书是否匹配;如若不匹配那说明书就是摆设;3、在发现基本匹配后,我想结合岗位说明书,把再选的调查岗位,请在岗人员及其直接上属分别写出这岗位实际人员的工作内容。
这涉及到问卷的设计,目前我还没想好,但是可能会分为专项工作/本职工作和突发工作。
也会结合部门每月的工作计划分解至此人工作内容,再结合工作总结,了解计划与实施的差异,这点估计可以看出工作条理性和岗位与现实的差异;4、什么日志法还是现场观察法等和3并行使用……。
而在确定需调查的岗位后,因岗位相同但职责不一定相同,所以人均生产率没有标杆参照,因此打算通过部门主管的绩效考评分数及评价选择相同岗位但绩效好/中/差三者进行跟踪,这一点主要是给工作效率高低的评估提供依据。
如果说是调查各岗位的工作量是否饱和,恐怕没什么人不抵触,应该考虑换种名目。
我觉得应该以工作分析的名义进行。
这样就是企业的流程改造了,变革太大,会引起人事变动的,所以开始应该由重点岗位分析入手。
建议:1、以流程再造为主线,分业务种类进行流程整合,同时也对各岗位有所了解;2、以部门职能、职位描述进行修改为辅线,对现状进行详细文字描述;3、人力资源部要对以上两条线进行整合,提出职位整合建议,并与部门经理、总监一起研讨,明确各职位整合情况。
这是个系统工程,全部的环节是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的审计。
因此要分段进行。
现在要做好第一步是对现在情况的调查,我的想法也只是限制在这环节里,等这些全部OK,才对各部门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审计,所以是前路茫茫啊。
咨询三:我去年曾做过类似的工作,但是采取的方式是:1、到各单位时说明是核对岗位人员人数,编写岗位说明书。
集团公司对各二级单位在岗人数应准确掌握,大家也因明确各级岗位职责的目的,而不抵触,各二级单位易配合。
2、直接与各单位主管领导接触,由其提供相应的岗位、人数和职责草稿,然后借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到现场去与相关人员(主要是核心人员、组长、线长等)沟通。
借此机会也掌握岗位人员编制是否合理,工作人员素质能力等基本信息。
做此项工作本身就是件大工程,我前后用时半年,才完成。
为保证工作质量,其中反复几次到各岗位摸底。
若你仅需大致测定各岗位工作饱和度,可以先对所有岗位进行梳理和分类,筛选得出各类核心关键的岗位(标准对企业发展价值贡献大,必设的岗位)进行,(我公司最后筛选出100个岗位进行),然后有针对的开展后面的工作,当然到现场之前,你应准备完善,做好问题提纲或相应的表格,当天的工作情况,一定要当天整理好并录入,日清日毕,这样才能保证整体工作质量。
你形成的报告,我想应从分类岗位的整体平均人员匹配程度和工作饱和状况入手,同时也应列出代表性的岗位情况作为应证。
最终要将你的想法和改进意见提出。
个人认为,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工作范围了,依靠一个部门、几个人恐怕任务艰巨……这项工作范围大到足以当成一个项目来做了,应与咨询公司合作进行薪酬设计时机,再次对岗位进行了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