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九大考点分析
高考地理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题知识点总结高考地理题作为考生在理科类目中的一项重要科目,涉及到丰富的知识点和广泛的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对地理题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各种问题。
在本文中,将对高考地理题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形状是学好地理的前提。
同时,掌握地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2. 大气环境与气候:学习大气环境与气候的变化规律,理解气候带和季风气候等概念,能够更好地分析和判断与气候相关的问题。
3.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是生命的源泉,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规律、水资源分布和管理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 地球内部的构造与地壳变动: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壳的变动是地质灾害和地震的重要原因,学习这一知识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地质灾害。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是人类历史中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了解人口的迁移规律和人口问题对于分析人口统计数据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学习城市化和城市问题能够更好地理解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的意义。
3. 经济地理与资源利用:经济地理研究经济与地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对于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 旅游与文化:旅游是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了解旅游资源和旅游管理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区域地理知识点1. 中国地理: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边界、经济和环境状况等内容,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区域发展。
2. 世界地理:了解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边界、自然资源和人文特点等,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发展和变化。
3. 区域差异与地区发展: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了解不同地区的差异和发展现状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分析各地区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总结起来,高考地理题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且复杂,覆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
高考地理九大重点考点梳理
高考地理九大重点考点梳理高考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在高考中,地理是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
它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文化课”总分数上,还体现在各专业的录取门槛上。
因此,考生们需要在复习地理的时候将重点放在重点考点上。
本文将梳理高考地理九大重点考点。
一、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的结果。
在城市化过程中,近年来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
因此,考生们需要了解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由于水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和过度开采,在全球范围内,人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考生们需要了解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气候变化对全球各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和健康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考生们需要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
四、土地利用土地是人类重要的生产生活空间,但其资源非常有限。
在全球范围内,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考生们需要了解土地利用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五、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目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似乎已经超出了后人处理的能力。
考生们需要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现状,以及如何合理保护生态环境。
六、大气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气候变化、酸雨、大气污染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考生们需要了解大气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和影响,以及如何减轻大气环境污染的问题。
七、河流和湖泊管理河流和湖泊是人类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但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和渐进的水资源危机,河流和湖泊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重要问题。
考生们需要了解河流和湖泊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减轻河流和湖泊管理和保护的问题。
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全球性的现象之一,包括地震、洪水、干旱、风暴和火灾等。
高考地理各大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各大知识点总结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科目,是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
而高考地理知识点的掌握对于高中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高考中,地理试题占比较高,而且知识点众多且复杂。
下面将对高考地理各大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帮助考生系统地掌握考点。
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倾斜和地轴的偏转等。
2. 气候与气象:气温、大气压力、降水和风等气象要素,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规律。
3. 水文与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和冰川水等水资源,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
4. 土壤与土地资源:土壤的形成、特性和类型,土地利用和保护。
5. 生态与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数量和分布,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规律。
2. 农业与农村: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区位和农业经济发展。
3. 工业与工业区:工业化进程、工业区位和工业发展。
4. 交通与运输:交通方式、交通网络和交通发展。
5. 区域与区域发展:区域开发、区域规划和区域差异。
三、地理实践1. 实地考察:地理实地考察中常见的题型和方法,如填写实地观测表、绘制实地示意图等。
2. 地图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图例的解读和地图的利用,地图符号和比例尺等。
3. GIS与RS: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如利用遥感影像解读地理场景。
4. 地域研究:对特定地域进行分析,了解其地理特点、经济特点和文化特点。
以上是高考地理各大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复习。
考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巩固知识点,如整理笔记、做题、模拟测试等。
同时,考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地理竞赛、参观地理展览等方式来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总之,准备高考地理要做到系统性和全面性。
通过对各大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内涵和联系,从而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祝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高中地理高考高频考点答题技巧及解析
高中地理高考高频考点答题技巧及解析一、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1、描述某地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①所处的特殊经纬度值或纬度带和热量带②所处的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2)海陆位置:位于大陆内部还是沿岸(大陆东西岸或大洋东西岸)、岛屿、半岛、海岸线长短等。
(3)相对位置:位于某大洲或某大陆的方位,以及某某地形区的某某方位等。
(4)相邻位置:与某某国家(或行政区)接壤(或位于某某边疆),或相邻的某些特殊地点(如民族)。
(5)经济位置:所处(相邻)某经济区,其经济地位。
(6)交通位置:所处某某交通要道(枢纽)。
(7)政治位置:为某某中心(首都、省会)在地区处于某某地位。
(8)板块位置: 位于某某板块(某某板块与某某板块的交界处)2、评价某地地理位置(优越性和不足)(1)纬度位置的影响:对气候和农业的影响,如纬度跨度广,气候类型、农业类型多样(2)海陆位置的影响:对降水的影响;沿海地区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内陆边境地区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3)相领位置的影响: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与合作(4)交通位置的影响:分陆上交通和海上交通,对运输商业贸易的影响,位于某某交通要道(枢纽),沟通了哪里,是通往什么的必经之地(咽喉)(5)政治位置的影响:政治中心(行政中心)的战略意义、辐射带动作用(6)经济位置的影响:辐射带动作用,区域分工与协作,吸引资金,产业转移等(7)板块位置的影响: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如1.观察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描述其特点。
提示:(1)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
(2)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到亚欧大陆的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与解析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与解析高考地理作为文科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对于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高考地理主要知识点的总结与解析。
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半径约 6378千米,极半径约 6357 千米,平均半径约 6371 千米。
2、经线和纬线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形弧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3、经度和纬度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基准,向东向西各分180°。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基准,向北向南各分 90°。
4、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方向有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图例是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二、地球的宇宙环境1、太阳系太阳系由太阳、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表现在地球在体积、质量、密度等方面与其他行星相似;特殊性在于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其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等。
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太阳活动(如黑子、耀斑等)会对地球的磁场、电离层和气候产生影响。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2、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高二地理九大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地理九大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二地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理论,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
以下是高二地理九大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1.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一知识点主要涉及地球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包括地球的层次结构、地表特征与地球运动、地球上的气候、植被和土壤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等。
2. 社会经济地域差异与区域发展:这一知识点主要研究区域内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现象。
包括各地方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和财富分配等问题。
3. 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这一知识点主要学习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包括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等。
4. 地理学科研究方法:这一知识点主要介绍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包括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实地考察和调查等。
5. 人口与城市:这一知识点主要涉及人口与城市的发展和变化。
包括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城市化与城市规模、城市环境与城市管理等问题。
6. 农业与农村:这一知识点主要研究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
包括农业类型与农业发展、农村人口和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村发展政策等。
7. 工业与城市:这一知识点主要学习工业与城市的关系和影响。
包括工业体系与工业分布、城市工业化和城市经济结构、工业环境与工业管理等。
8. 交通与通信:这一知识点主要介绍交通与通信的发展和现状。
包括交通运输方式与交通网络、通信技术与通信设施、交通和通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9. 文化与旅游:这一知识点主要研究文化和旅游的关系和作用。
包括文化传承与文化多样性、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文化旅游与地方经济发展等问题。
以上就是高二地理九大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高二地理学科内容涉及较广,需要学生掌握并运用各种地理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增强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为高考和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高考地理考点分析
高考地理考点分析高考地理考试是中国高中生热衷的科目之一,在决定命运的大学招生考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和熟悉地理考点是提高分数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考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考生在备考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一、自然地理考点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尺度、地理坐标体系以及各种地图的使用等内容是自然地理考点中重要的部分。
考生需要熟悉地球的各种经纬度线、大圆航线等概念,并掌握常用地图的基本要素。
2. 气候与气象气候与气象是空间分布规律和变化规律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气候类型的划分标准、气温、降水和风向等基本概念,以及各种气候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地貌与地质灾害地貌类型、地势、地貌发育阶段等是地理考点中常见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各种地貌类型的空间格局和形成机制,并熟悉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估和防治方法。
4. 水资源与利用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格局、开发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二、人文地理考点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城市发展和区域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格局和迁移规律,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2. 农业与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农业区位模式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 工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工业的布局格局、工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以及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4. 交通运输与物流交通运输是联系不同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的结构、主要交通干线和物流体系的组成,以及交通网络优化和建设的重要性。
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考点1. 环境问题与保护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共同挑战和人类关注的焦点。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环境问题的类型、原因和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措施。
高考地理考点分析
高考地理考点分析随着高考的逐渐临近,各个科目的复习也开始进入了紧锣密鼓的阶段。
其中,地理作为一门极为重要的科目,无疑也备受关注。
在地理考试中,考点的配置会影响考生的分数情况。
因此,分析高考地理考点对于考生而言非常必要。
一、物理地理知识点在高考地理考试中,物理地理部分占比比重较大,考生需掌握一定的地形地貌知识,具体包括:地壳运动,板块构造,地球内部结构等等。
此外,考生还需要掌握地质现象相关知识,如地震,火山喷发等等。
在日常看报看新闻时,考生可以关注一些国际地质环境中的突发事件,以帮助自己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点。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是高考地理考试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
考生必须了解中国及世界大陆、国家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和民族构成。
其中,人口地理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还需要熟悉地理环境与城市化,经济和产业地理,政治地理,以及城乡规划等知识。
三、农业地理知识点农业地理是高考地理考试中比较难的部分。
要掌握农业地理学方法论、农业自然环境与自然要素、农产品与生产体系、农村生态与农村建设、城市农村和区域农业发展、对外农业合作与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农业地理相关的知识点,考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善于总结、归纳,进行备考。
四、地理技术与时空信息知识点地理技术与时空信息技术是高考地理考试中的新领域。
要求考生熟悉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地理信息科技进行地理问题分析和科学决策。
考生需要了解GIS基础知识,熟悉和掌握一定的比例尺和坐标系等等技术细节。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从上述四个方面出发,对考点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复习。
同时,还需要了解考试的命题方向和出题方式,多阅读历年真题,熟悉考试题型与难点,增加自信心。
总之,高考地理考试是一个宽广而复杂的学科,考生需要认真复习,注重细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取得好成绩。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地球的宇宙环境。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阳系中,与其他行星相比,质量、体积等方面的相似性)和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等);太阳活动(黑子、耀斑等)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等)。
2.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各圈层的特点。
例如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等。
-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
大气圈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等)。
3.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例如,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越明显。
- 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进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产生空气的水平运动),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 大气运动。
- 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假设地球表面均匀,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和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分布、成因和季节移动规律。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高考地理大题必背知识点总结1、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2、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2)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4)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5、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8、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9、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10、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11、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12、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13、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14、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15、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高考地理必备九大知识点
2019高考地理必备九大学问点2019高考地理正在复习中,小编整理了2019高考地理必备九大学问点,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1、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剧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
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淡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2、如何推断地球运动速度1、受地球形态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随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改变。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1°/日。
3、日照图中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需留意点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留意以下两个方面:1、绘制转换新图时,肯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
归纳起来主要有:(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肯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依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假如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9大高考地理知识点梳理
9大高考地理知识点梳理高考地理的9大知识点梳理一: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
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二: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1°/日。
三:日照图中进行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
归纳起来主要有:(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
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高考地理考点分析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分析一年一度的高考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一道关口,下文是一篇高考地理考点分析,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大命题方向1.自然地理:地球运动原理、大气运动原理、水体运动原理、地壳物质循环原理。
2.人文地理:以PRED为核心,考察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以区位为核心的切入点,注重对城市区位、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交通区位的考查;注重对区位要素的分析和理解;并且注重自然和人文等区位要素条件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3.区域地理:了解中国和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能够准确定位区域的大体位置二、选修内容仍然是自然灾害和旅游地理(有的省份考察环境保护)为考查重点,分数在10分左右。
1)自然灾害:考查常见灾害的成因、影响范围、特征及应对措施。
2)旅游地理:考查旅游资源、区位考法条件、资源保护、旅游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
3)环境保护:考查各种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如酸雨,雾霾等。
学生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最有把握得高分的一道题选择作答。
三、2019年高考地理重点考试题型:以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读图及分析能力1.综合题:往往以某一个区域作为考查的切入点,考查自然和人文的相关知识。
2.选择题:地理往往也会以各种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四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问题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2、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3、中巴铁路走廊4、APEC蓝5、尼泊尔地震6、港澳回归15周年7、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8、最严环保法实施以上就是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提供的高考地理考点分析,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高考地理必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必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是考生必须认真复习和准备的科目之一。
在地理考试中,有一些必考点是考生们需要着重掌握的。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必考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相关知识的概述和重点内容。
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内部结构是地理学的基础,地图是地理学研究的工具。
地球的几何形状和地图投影是地理必考的重点内容。
2. 气候与气象气候和气象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气候系统、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等。
重点学习气候带、降水分布规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等内容。
3.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要素及其相关内容。
重点学习河流的形成、特征和分类,湖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地下水的循环和开发利用等内容。
4. 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涝、干旱等。
重点学习自然灾害的成因、预测和防治对策等。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人口增长等。
重点学习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规律等。
2. 农业与工业农业与工业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包括农业生产、农业区划和工业发展。
重点学习农业类型、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影响等内容。
3.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包括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等。
重点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方法和可行性等内容。
4. 城市与乡村发展城市与乡村发展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和乡村振兴等。
重点学习城市化的影响、城市规划的理念和乡村振兴的策略等。
以上内容仅为高考地理必考点的归纳总结,详细内容还需参考教材和习题集。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通过刷题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应试能力。
祝愿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3十大地理热点事件及评析
2023十大地理热点事件及评析(最新版)目录1.2023 年高考地理九大时事热点事件2.2023 社会热点事件及点评3.2023 年高考地理热点事件预测4.2023 年高考地理热点事件背后的地理知识5.总结正文随着 2023 年的到来,高考地理的热点事件也成为了学生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为您盘点 2023 年高考地理的九大时事热点事件,并邀请专家进行评析,为您的高考复习提供一些帮助。
一、2023 年高考地理九大时事热点事件1.俄乌战争与欧洲的能源危机2.西氢东送3.深圳探索工业上楼”新模式4.自然奇观与地理原因5.全球气候变暖6.科技创新成就7.粮食和能源安全8.产业创新发展9.推动绿色转型发展二、2023 社会热点事件及点评2023 年,社会上发生了许多热点事件。
这些事件既与国家政策有关,也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及其点评:1.留美大熊猫丫丫”事件2.感动中国人物 2023 年 3 月 4 日晚,感动中国 2022 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三、2023 年高考地理热点事件预测2023 年的高考地理热点事件可能会涉及到以下领域:1.地缘政治:俄乌战争、中东局势等2.环境保护:全球气候变暖、绿色转型发展等3.科技创新: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4.社会热点:留美大熊猫丫丫”事件等四、2023 年高考地理热点事件背后的地理知识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热点事件通常会涉及到相关的地理知识。
例如,俄乌战争背后的欧洲能源危机,需要考生掌握世界能源分布及战略通道的地理知识;全球气候变暖则涉及到大气环流、洋流等知识点。
五、总结对于 2023 年的高考地理热点事件,考生需要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掌握相关地理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高二地理九大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二篇)
高二地理九大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地震震级和烈度巧区别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两个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概念。
震级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即一次地震震源释放多少能量。
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一次地震发生,不论在哪里观测,震级只能有一个,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有:(1)震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条件相同时,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
(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4)地质构造:地面有断层处,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区烈度大。
(5)地面建筑:危房或质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筑物处烈度大。
(6)人口密度:人口、建筑物密集区比人口稀少、建筑物少的地区烈度大。
高二地理九大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二)日照图中进行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
归纳起来主要有:(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____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
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2)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12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
高考地理全国卷近三年考点分析
高考地理全国卷近三年考点分析
考点1: 地球与地图知识
在近三年的高考地理全国卷中,地球与地图知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该考点主要涉及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以及地图的制作和使用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地球的经纬度、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理坐标系统等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考点2: 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另一个重要的考点。
该考点主要涉及自然地理特征、地貌、水文地理、气候与气象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特征与形成原因,了解水文地理的基本知识,以及气候与气象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现象。
考点3: 人文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也是高考地理全国卷中的考点之一。
该考点主要涉及人口、城市化、产业分布、交通运输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人
口统计学指标、城市化的影响和问题、产业分布的特点以及交通运输的类型和发展状况。
考点4: 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是另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考点。
该考点主要涉及国内外不同区域的特征、发展状况、问题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中国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问题等,并且会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分析。
考点5: 地理技术与方法
地理技术与方法是近三年高考地理全国卷中的一个考点。
该考点主要涉及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地图解译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地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够使用地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近三年高考地理全国卷的考点分析,考生在备考时应该重点关注这些内容,并结合相关练习题进行复习和巩固。
高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分析
高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分析高中地理是中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学科之一。
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中,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高中地理必考知识点进行详细分析,并列出每个知识点的考试重点。
一、自然地理1. 自然地理概念自然地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学分支。
它主要涉及环境与地球现象、气候、水文、土壤、生物、林业和地理信息等相关内容。
考试重点:对常见自然地理概念的掌握,了解各自然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2. 大地构造大地构造是地球地壳的起伏和变迁过程。
大地构造包括板块构造、火山地貌、地震活动等方面,是理解地球地质构造的重要基础知识。
考试重点:掌握各类大地构造现象,如地震、火山等,并了解它们的形成原因。
3. 地球气候地球气候是由大气运动、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因素影响形成的。
它是完全的空气与水汽的自然组成,并在地球的表面和大气中形成稳定的平衡。
考试重点:掌握常见的气候地区、气象系统、台风的原理、季风的形成等,同时,掌握气象与地理的基础知识,如大气运动原理,大气环流等。
4.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主要研究水体分布、水文循环和地下水等方面的内容。
它对水资源的开发建设、防洪枯水、自然灾害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考试重点:掌握有关地理水文的基础知识,如水循环、湖泊、河流、水资源、水污染与治理等。
5. 生物地理生物地理是生物与地理结合的学科领域。
它主要是研究生物和寄生虫在地理环境的各方面变化,以及它们的分布、生长、繁殖和迁徙等方面的问题。
考试重点:掌握有关生物地理的基础知识,如生态系统、生物圈、不同气候区域的植被类型,以及气候变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等。
二、人文地理1. 社会地理社会地理主要研究社会现象和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它涉及人口地理、城市地理、人文环境和贫困等社会问题。
考试重点:掌握城市人口、城市化过程、城市火车站间等有关城市地理方面的基础概念知识,了解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等方面的人口地理问题。
2.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涉及到生产、交通、商业、资源、市场和区域经济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地理九大考点分析
1、地震震级和烈度巧区别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两个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概念。
震级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即一次地震震源释放多少能量。
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一次地震发生,不论在哪里观测,震级只能有一个,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有:
(1)震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条件相同时,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
(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4)地质构造:地面有断层处,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区烈度大。
(5)地面建筑:危房或质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筑物处烈度大。
(6)人口密度:人口、建筑物密集区比人口稀少、建筑物少的地区烈度大。
2、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
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1°/日。
3、日照图中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点
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
归纳起来主要有:
(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
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
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2)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12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
(3)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确定后,就可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但要注意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始终垂直。
(4)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永远位于极圈上及其以内。
4、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技巧
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区域的分布状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2、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主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变化及与图示时间相关的地理现象的判断等。
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应注意:
(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
(2)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
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
在有数值标注的图上,如果其最大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就不是晨昏线。
这种局部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
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赤道除外),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直射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
太阳直射北(南)半球时,北(南)极点位于最北(南)点以南(北),北(南)极点与最北(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南(北)极点。
5、判读锋面气旋的四大思路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
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
2、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3、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
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来自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
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遇到来自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
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
4、判断雨区位置: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6、判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三个突破口
1、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变成岩浆;
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
3、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但沉积岩、变质岩不可能直接变成岩浆岩。
7、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的四大技巧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
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8、何谓雪线及影响雪线的因素
1、雪线的含义:雪线实际上为一个地带。
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降雪多,每年降雪量大于融雪量,因而形成终年积雪区。
雪线既是终年积雪区的下界,也是固体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发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线,故又将雪线称为固体降水的零平衡线。
雪线是控制冰川发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线,只有雪线以上的地区,才会形成多年积雪和冰川。
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围视线以内有一半以上被积雪覆盖且终年不化,这个高度就称为雪线高度。
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气温: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降水: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则雪线高度高;降水量大,则雪线高度低。
如副热带地区降水少,雪线最高,为5000—6400米;赤道地区降水多,雪线高度一般为4400—4900米。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
线高。
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为4600米,北坡雪线则高达5800米
地貌:地形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向、坡度等方面。
如阳坡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阴坡则相反。
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积雪,陡坡雪线较高,缓坡则相反
气候:气候变化直接影响雪线高度,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
注意: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包含了气温、降水量等因素,非上表中的“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9、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
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