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思潮下历史研究_碎片化_倾向探析_王雪
历史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
历史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作者:李增增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8期一、多斯与《碎片化的历史学》多斯的《碎片化的历史学:从〈年鉴〉到“新史学”》[1]被学术界视为一部全面评价年鉴学派和新史学的权威性著作,他对历史的终结、人类的隐退、结构的作用、抛弃政治史等年鉴学派提出的众多观念和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使我们看到,在年鉴学派的促进下,历史学在实现了奇异的复兴后,也呈现出四分五裂的状况。
本书为捍卫历史学展开了一场充满激情的战斗。
《年鉴》杂志是由马克布·洛赫和吕西安·费弗尔于1929年创立的,后来围绕着这个刊物形成了年鉴学派(不过他们自己并不这样称呼自己)。
《年鉴》杂志诞生于这一年并不是偶然。
1929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席卷欧美,这种总体危机或者“文明危机”不仅颠覆了整个知识界的信念,也影响到史学界。
人们对理解危机以及对其作出反应的需求十分强烈,时代的目光从政治转向了经济。
这本杂志的诞生正好回答了时代的要求。
《年鉴》杂志具有很大的反叛性,他们反对以拉维斯、瑟诺博斯、朗格诺瓦等老一辈为代表的实证史学。
他们的创新首先体现在注重经济和社会现象,主张更为全面的历史;其次是倡导问题史学,历史学家不应只是满足于根据史料写作,而应当向史料提出问题,要把史料纳入一个总问题。
不过多斯指出,他们并不是“全面史学”的首倡者,只是更为激进而已。
拒绝政治也是这本杂志的一个明显特征,他们抨击政治运作、一会活动和政治党派,甚至对国家也提出质疑。
因此布洛赫和费弗尔“制定出以经济和社会为中心的方法,完全抛弃了他们视为多余、附属和死角的政治领域”。
年鉴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是布罗代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痉挛的历史再次打乱了西方对历史的认识,西欧衰落的更加明显,世界的命运掌握在美国和苏联手中。
非殖民化、科技革命和经济高速增长改变了欧洲和美苏,以及第三世界的经济和社会面貌。
“新的形势使历史学感到,应当用新的分析方法来把握目前的演变……必须重新确定方向:单纯的民族国家史不再受亲睐;历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更加靠近。
“后学”留痕后现代史学在国内的传播、实践及影响
杨华I"后学"留痕:后现代史学在国内的传播、实践及影响历史“后学”留痕:翩代史学i国内的传播、实酿影响文/杨华后现代主义兴起于2()世纪60年代,逐渐波及各个领 域。
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影响既深且巨:一是对现代史学 宏大叙事的瓦解,开拓出复线的历史叙述方式和多元的历 史研究领域;二是后现代主义带来的语言学转向在史学领 域开花结果,历史学文本化颠覆了现代史学的书写与解释 方式。
后现代史学理论引发一系列历史研究方法的革新,形成多元的研究理念,开启诸多新兴的研究领域。
近些年国内的史学研究和叙事方式,受到西方后现代 史学或隐或显、或大或小的影响,很多论著尽管并不带有 后现代的字眼,却仍摆脱不了后现代史学的痕迹。
拾级而上:后现代史学在国内的传播(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水土不服后现代史学在国内的传播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詹明 信1985年在北京大学的讲演将后现代主义真正带入大陆。
然而,后现代主义在进入国内后一直水土不服,原因有 二。
一是从社会背景来看,20世纪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 现代化带来的种种弊端日益显现,后现代主义思潮随之兴 起;而八九十年代,国内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是 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二是从学术语境来看,西方学界 开始反思现代性的价值和追求,尤其质疑现代性下的进步 和理性信条;然而当时国内学界大多认为,学术层面上的 中国文化重建,应以现代性为中心。
在国外,西方的现代历史学是后现代主义挑战的最后 堡垒。
同样,国内史学界讨论后现代主义也较晚。
理性和 客观性是现代历史学存在的根基,后现代史学与现代史学 的属性天然相斥。
在当时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看来,后现代史学对历史客观性的否定,有滑向唯心主义和历史 虚无主义的危险。
(二)1999年:激起波澜1999年前后,后现代史学正式挺进国内学界,标志 性事件是关于何伟亚《怀柔远人》一书的争论。
海外中国 学界对后现代主义的实践,使国内学者开始发声打破沉 默,主动参与到对后现代史学的讨论中。
后现代主义的真谛
作者: 王晓华
作者机构: 深圳大学博士
出版物刊名: 探索与争鸣
页码: 31-33页
主题词: 后现代主义;知识分子;“后学”;深度模式;宏伟叙事;碎片化;现代化;知识界;贬义词;
中国;自身
摘要:在不少少看来,后现代主义是富裕社会中知识分子所玩的无聊游戏,所谓的“碎片化”、“深度模式削平”、“反宏伟叙事”等,乃是知识分子逃避自身历史使命的借口,因此,它绝对不适合刚刚走上现代化之路的中国。
这种观点在中国的知识界占了上风,“后学”即后现代主义也已变成一个贬义词。
部分曾经鼓吹过后现代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为自己过去的立场感到耻辱,反“后学”的知识分子则乘胜追击残存的后现代主义者。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 以贝克特、尤奈斯库及其戏剧《等待 戈多》、《秃头歌女》等为代表。其 剧作立意认为人与世界往往处于一种 敌对状态,人被一种异己的强大力量 所左右,并且在相互关联的情境中却 无法沟通;因此人的存在方式就体现 为一种荒诞性,且在毫无意义的世界 中飘浮不定。 • 基于对社会生活与人生的深沉思考和 关爱,在满足当时代人的精神需求与 渴望的同时,也将碎片化、虚无化、 荒诞化的时代特征鲜明地展现出来。
• 不再追求或典型、或崇高、或优雅、或玄 奥的审美趣味,取而代之的是从本能角度 表现人性及人的生存状态的本真面貌,不 再注重甚至是全面放弃“文学性”的提炼 或者修饰,将本能、丑陋、猥琐、堕落、 罪恶等,赤裸裸地、直白浅显粗鄙地呈现 在文学书写之中。
• (4)作家中心论受到挑战:大众传播媒体 的介入已经使作家的创作不再可能成为纯粹 的自主行为,甚至不再可能成为独自一个人 就能完成的行为。作家必须适应媒体,适应 媒体的受众。另一方面,在大众传媒上,特 别是在互联网上,发表作品不再是某一部分 人的特权,因此,不仅仅作家中心论的观念 被消解了,甚至连作家的身份也受到质疑。 • (5)复制与模仿代替独创与个性。 • (6)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 (7)文学自身的危机:解构性即文学的后 现代性。
第六章 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
• 历史进入20世纪中期,西方的资本主义已 经把科技和理性推到极端,科技革命使人 的理性主体地位消失了,人被全面异化, 人们肆无忌惮地征服自然、社会和人类自 己,导致了人类自然生存家园的破坏和精 神家园的丧失。 • 在这种情形下,西方社会开始反省现代性, 对现代性的中心价值观念理性和普遍性作 出质疑和摈弃,以一种全新的观念对人类 体验和解释世界做出了重新的思考。
• • • • • • •
现代主义 有目的 有意设计 隐喻 所指 形而上学 确定性 超验性
《社会史研究导论》单选题(含答案)
《社会史研究导论》单选题1.1946年,《经济社会史年鉴》更名为《(B )年鉴》。
A、经济、社会、政治B、经济、社会、文明C、经济、历史、政治D、经济、历史、文明2.20世纪(D )以后,社会史学者提出“自下而上”的问题意识。
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3.20世纪的年鉴派学者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C )。
A、北欧B、西欧C、地中海D、东欧4.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学者关注人民群众的作用集中在(C )上。
A、科技进步和物质丰富B、精神需求和经济进步C、农民战争和农民起义D、王朝战争和朝代更替5.20世纪前期史学的两种新路向是(C )。
A、社会稳定和眼光向下B、社会稳定和眼光向上C、社会变迁和眼光向下D、社会变迁和眼光向上6.按照法国年鉴历史学派的方法论,(B )算得上是一个中时段。
A、五年B、十年C、五十年D、一百年7.北京地区大量宦官修建寺庙主要是为了(C )。
A、建立良好的形象B、消除现世的罪孽C、寻找死后的归宿D、收敛信徒的钱财8.彼得·伯克的观点不包括(D )。
A、作者和作品是可以相分离的B、对出版后的作品的理解和诠释应该来自作者以及所有读者C、读者有权判断作者的作品D、作者无权判定自己是否属于某一个流派9.彼得·伯克认为后现代主义史学可以让历史学家不会过于漠视(C )。
A、普通人和一般事件B、英雄人物和一般事件C、普通人和个别事件D、英雄人物和个别事件10.不属于20世纪中叶以后的西方社会是研究的是(A )。
A、现代主义B、边缘群体研究C、叙事史的复兴D、都市史与乡村史研究11.传统的都市研究主要集中于(A )方面。
A、沿革地理与近现代变迁B、沿革地理与人口变化C、个人生活与近现代变迁D、个人生活与人口变化12.传统的角度研究中世纪史学是以(D )的方式进行的。
A、微观B、阶段C、渐进D、倒推13.传统的社会结构研究一般被简化为(C )。
A、政治制度史B、经济制度史C、阶级关系史D、社会演变史14.传统的史学研究对于死亡表现出的态度是(C )。
浅论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
浅论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摘要]“客观性”是历史学科独立的基础,但是历史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有所不同。
由于历史活动中必须要有人的参与,历史研究是关于人类的活动历史研究。
这样就无法完全的排除主观性的的存在。
但是历史研究过程中要重视对史料的收集,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进行鉴别运用,在历史叙述中保持客观公正,对史学思潮辩证对待,提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史学家在进行历史研究中应该持有的学术的良知和史学技艺。
[关键词]历史研究;客观性;历史学家一、绪论历史的客观性问题是历史学科重要标志,也是其学科独立的基础。
历史学要在科学之林立足,就必须符合科学的起码要求,对客观实际持有应有的关注。
“真实对于历史,就像人的眼睛那样重要,人没有眼睛变成终身残废,而历史缺乏真实,则成了无稽之谈。
历史研究的客观性是在任何时候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首先,“历史”一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往事”,二是“对往事所做的记录和对这种往事真相的追寻”即“实在的历史”和“描述的历史”。
因为“实在的历史”就是历史本身即过去存在但是现在又离我们而去的人物事件以及制度等。
历史本身已经不能存在于现在的时空下,因此它是确实的不存在;但却也是确确实实过去发生的。
随着历史相对主义的兴起,对历史的动力和规律已经不做过多的探讨。
“同时由于“实在的历史”是一个复杂的杂乱无章实在,同时包含人类所有的活动;所以对历史本身的探索是一个多学科协同还原的过程,是人类学、民族学、古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多学科的协作的过程。
在一定程度还原的历史本身也是杂乱无章的,这样的探索和还原也只是为历史提供原料,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历史研究。
本文探索的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主要指是“描述性历史”的客观性问题。
描述性的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发生或经历事情的记载和对往事真相的追寻,“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历史规律的探索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
”可见历史研究是在一定的参照系、一定价值取向和一定目的探究,那么对历史事实的判断标准也就有所不同,如李大钊所说:“历史总是记述以何理由惹人注意的事,至于如何的事才惹人注意,则古今不同。
《2024年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扬名立万》的影像文本探析》范文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电影《扬名立万》的影像文本探析》篇一一、引言电影《扬名立万》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丰富的视觉元素和深刻的主题内涵,成为了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作品。
本文将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对电影的影像文本进行深入探析,分析其叙事策略、视觉风格和主题内涵,以期为观众提供更为全面的观影体验。
二、后现代主义与电影《扬名立万》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强调多元、碎片、反传统等特征。
电影《扬名立万》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视觉风格,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影片通过多元的叙事视角、碎片化的情节结构和反传统的主题内涵,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和思考的世界。
三、影像文本的叙事策略(一)多元的叙事视角电影《扬名立万》采用了多线索、多角度的叙事方式,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呈现故事。
这种叙事策略使得影片的情节更加丰富多元,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二)碎片化的情节结构影片的情节结构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各个情节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而是通过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这种情节结构使得影片更加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联想。
四、影像文本的视觉风格(一)色彩运用电影《扬名立万》在色彩运用上非常出色,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和运用,营造出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影片中的色彩不仅具有象征意义,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感官体验。
(二)画面构图影片的画面构图简洁明快,通过运用对比、对称等构图手法,使得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和张力。
同时,影片还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和慢镜头,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呈现得淋漓尽致。
五、主题内涵的探析电影《扬名立万》的主题是关于名利与人生的思考。
影片通过讲述一群人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选择,探讨了名利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同时,影片还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这些主题内涵使得影片具有了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2024年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症候批判》范文
《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症候批判》篇一一、引言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以质疑、否定历史事实和价值为核心,通过碎片化、相对主义的手段,对历史进行解构和重塑。
这种思潮的出现,不仅对历史学研究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也对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建设带来了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症候,揭示其背后的逻辑和实质,以期为历史学研究和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症候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将历史事件、人物、思想等进行碎片化处理,以达到质疑、否定历史的目的。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割裂历史整体性历史虚无主义将历史事件、人物、思想等进行割裂,将其置于孤立、片面的视角下进行解读,忽视了历史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
这种做法导致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形象被扭曲、歪曲,历史的真实面貌被掩盖。
2. 相对主义的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主张历史的相对性,认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这种相对主义的历史观导致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被削弱,甚至被彻底否定。
3. 扭曲历史事实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歪曲、篡改和捏造,以达到否定历史的目的。
例如,对某些历史事件进行夸大或缩小,对某些历史人物进行诋毁或美化,以达到其政治或文化目的。
三、批判与反思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症候,我们应当进行深刻的批判与反思。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历史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其次,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避免被相对主义的历史观所迷惑。
最后,我们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研究,避免对历史事实进行歪曲、篡改和捏造。
四、结论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症候是对历史的亵渎和扭曲,是对历史学研究和文化建设的严重威胁。
我们必须坚决抵制这种思潮,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历史学研究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历史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为社会的文化建设和价值观念的塑造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当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研究,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
《2024年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症候批判》范文
《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症候批判》篇一一、引言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以怀疑、否定、甚至曲解历史为手段,企图瓦解社会的历史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在当今社会,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日趋碎片化,其影响不容小觑。
本文旨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症候,揭示其背后的思想根源和危害,以期为维护历史真实性和社会稳定提供参考。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症候1. 历史事件的割裂与歪曲历史虚无主义将历史事件割裂开来,片面地强调某些细节而忽视整体,甚至对历史事件进行歪曲。
这种做法导致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产生偏差,无法形成全面的历史观。
2. 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与抹黑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人物进行重新解读,甚至进行抹黑。
这种做法不仅是对历史的亵渎,还会导致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形象产生误解,进而影响对历史的认知。
3. 历史观点的碎片化传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传播愈发严重。
一些片面、偏激的观点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导致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更加混乱。
三、思想根源与危害1. 思想根源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根源在于对现实的逃避和对抗。
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一些人选择通过否定和歪曲历史来寻求心理安慰和情感寄托。
此外,一些西方思潮的渗透也为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思想支持。
2. 危害(1)破坏社会历史认同感: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割裂和歪曲历史,破坏了社会历史认同感,导致人们无法形成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2)误导公众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传播误导了公众的历史观,使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产生偏差。
(3)影响社会稳定:历史虚无主义试图通过否定和歪曲历史来动摇社会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四、批判与应对1. 坚持全面、客观的历史观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症候,我们应该坚持全面、客观的历史观,以史实为依据,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尊重历史,珍视历史遗产。
2. 加强历史文化教育历史文化教育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加强历史文化教育,提高公众的历史素养和鉴别能力,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
后现代视域下碎片化的历史——评赫勒的《碎片化的历史哲学》
作者: 王海萍
作者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版物刊名: 学术交流
页码: 223-223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8期
主题词: 历史哲学;碎片化;后现代;现代性理论;现代性问题;视域;历史理论;历史研究
摘要:�碎片化的历史哲学》与它前后的《历史理论》《现代性理论》一同构成赫勒历史哲学三部曲。
《历史理论》主张以“历史理论”替代大写的“历史哲学”,表达了赫勒从宏观历史视阈走向微观的总趋势。
《现代性理论》是赫勒深入阐释现代性问题的代表作,但赫勒早在《碎片化的历史哲学》中就已将对历史哲学的理解与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相结合。
同时,《碎片化的历史哲学》开启后现代的理论视角来研究历史哲学,对历史进行碎片化的理解,实现了赫勒历史研究从宏观视阈到微观视阈的真正转变。
后现代思潮下历史研究_碎片化_倾向探析_王雪
后现代思潮下历史研究“碎片化”倾向探析王雪(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随着后现代史学的发展,传统历史学“宏大叙事”方式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史学研究“微观化”渐成大势,却导致断裂历史的“碎片化”现象滋长,引起学界争议不断。
文章通过探索后现代史学思潮影响下“宏大叙事”危机和面临的挑战,分析后现代史学“微观化”研究视角的发生发展,梳理史学“碎片化”现象和方家论争,希冀运用后现代史学合理科学的研究方法,避免由于割裂历史导致难以对历史进行重建和复原,推动史学研究与时俱进。
【关键词】后现代史学;宏大叙事;微观化;碎片化中图分类号:K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004(2014)03-0056-05近年来史学界“碎片化”研究倾向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特别是《近代史研究》杂志在2012年的第4期和第5期专门开设了“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笔谈”专栏,吸引了众多史学工作者参与讨论。
两期杂志涉及的13篇文章中,近一半以上并不认同这种“碎片化”研究倾向,主张重建宏大叙事的总体史观,防止“碎片化”导致的史学整体学脉断裂。
不少学者也提到或指出:“近二三十年间,在后现代史学的冲击下,宏大叙事的历史,备受质疑,微观史却独领风骚。
”[1]二战之后,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给传统史学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种主张非理性、文本化、倡多元和去中心化的新史学,向传统的“大写历史”发起了尖锐的冲击,有学者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如此,人类的历史,应是遭遇到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2]337。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世界大势波澜激荡的20世纪60年代,一部分学者开始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理性主义进行反思和抨击。
70年代后,在学术文化等各个领域兴起了广泛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史学是后现代主义攻击的最后堡垒。
在此思潮涌动下,后现代史家不再注重兰克学派的“据实直书”、年鉴学派的“整体叙史”,而是追求史学文本化,主张反映“当代社会四分五裂、无中心、不确定但又激动人心、转瞬即逝的场景”[3]9;不再追求宏大、整体、全面叙事,而是把研究注意力集中于“微观化”的史学研究上,强调史学多样性、史家主观性和研究对象独立性。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一、概述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文化和社会运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对西方社会的思想、艺术和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历史学作为记录、解释和理解过去的学科,也在不断地与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框架进行对话和碰撞。
当后现代主义思潮遭遇历史学,两者之间的交融与碰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反思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目的。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对传统历史叙事、客观性和连续性的质疑上。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历史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可以独立于观察者之外的事实,而是一种被各种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所塑造和建构的叙事。
后现代主义主张一种更加多元、相对和开放的历史观,强调历史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历史解释的主观性和情境性。
在这种背景下,历史学不得不重新审视其研究方法和目的。
一方面,历史学家开始尝试引入更多的跨学科视角和方法,如人类学、社会学、文学批评等,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历史现象。
另一方面,历史学家也开始关注那些被传统历史叙事所忽视或边缘化的群体和事件,如少数族裔、妇女、底层人民等,以更加公正和包容的态度来书写历史。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之间的对话和碰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重新审视和思考历史学的本质和价值。
通过这种对话和碰撞,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和思想内涵,也可以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认识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简述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及其发展背景。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文化思潮,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特别是在建筑设计领域。
后现代主义并非仅仅指时间上的“现代”之后,而是对现代主义风格的发展和演变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它的出现是对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反抗,旨在颠覆传统的现代性观念。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背景与20世纪后期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这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变革的时代,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文学理论中的后现代主义研究
文学理论中的后现代主义研究一、引言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思维方式。
在文学领域,后现代主义对于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文学理论中的后现代主义研究进行探讨,分析其特点、产生背景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的定义与特点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哲学和艺术的思潮,对于定义后现代主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然而,从文学角度出发,后现代主义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对现代主义的回应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关注多元性、不确定性和相对性,拒绝统一性和确定性的权威性观念。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碎片化、非线性和混合多种文学风格的形式表达。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还包括追求游戏性、反传统和反理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呈现出一种不断流动的、变幻莫测的特质,突显了人类存在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
三、后现代主义研究的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后现代主义研究的高峰期。
当时,社会变革和意识形态的颠覆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价值体系。
这些变革使得后现代主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文学领域,后现代主义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如托马斯·品钦的《受批评谱系》,以及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
四、后现代主义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后现代主义拓展了文学的表达方式。
传统的线性叙事被打破,碎片化的结构和多元的叙事方式成为了主流。
其次,后现代主义关注主观性和个体经验的表达,突出个体和现实的碰撞。
再次,后现代主义强调文学作品的游戏性和阅读的主体性,引导读者参与到文学创作中。
五、后现代主义在文学理论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后现代主义研究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家和文学评论家,他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和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罗兰·巴特、吉尔伯特·达林和朱迪斯·巴特勒等人的贡献被广泛认可。
六、后现代主义研究的争议与批评虽然后现代主义研究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批评和争议。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3)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3)【摘要】“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兴起是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反映和延续。
在当时中国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后现代”思潮对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与“80后”思潮和“乌托邦”思潮展开了相互影响、冲突与共存。
在中国文化领域,“后现代”思潮的推广和影响逐渐显现,为当时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带来新的活力和思考。
本文将探讨“后现代”思潮在当时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以及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展望“后现代”思潮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后现代思潮、中国、20世纪90年代、思潮、社会文化、80后思潮、乌托邦思潮、文学艺术创作、推广、影响、地位、作用、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介绍“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出现“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急剧变革而开始崭露头角的。
这一思潮的出现,是对传统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一种挑战和颠覆,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下,中国知识分子和文化人在思想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革新尝试。
“后现代”思潮的诞生背景,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改革密不可分。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开始逐步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型,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开放、涌现的局面。
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后现代”思潮迅速兴起,成为当时思想文化界的热门话题和讨论焦点。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出现,不仅是知识分子对西方后现代思想的接纳和回应,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一种交融和碰撞。
这一思潮的涌现,不仅为当时中国的思想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维范式,更为中国未来的文化领域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
1.2 解读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思潮交织交错,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图景。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思潮,对世界各种文化领域,包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俄罗斯文学而言,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俄罗斯文学中对形式的影响表现在多样化、碎片化的叙事手法上。
后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打破传统叙事结构,注重表达一种没有明确线性结构的非逻辑化思维方式。
这种叙事手法消解了传统文学的规范与固定,使得俄罗斯文学作品呈现出极具创造性的形式,比如费多尔·蒲捷金的小说《时间:曲线的方程式》,其中对于时间概念的碎片式处理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俄罗斯文学中对内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权威主义与神话故事的解构上。
后现代主义文学打破了过去神话故事的结构,对权威主义的故事进行了解构。
弗拉基米尔·索洛金的小说《地板上的冰岛石》,通过对现实与幻想的融合,对历史的非线性叙述,对传统的权威主义故事进行了幽默而犀利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俄罗斯文学中还对意义与真理的理解提出了质疑。
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人类无法获得绝对的意义和真理,意味着现实的多元性与相对性。
尤金·沙维奇的小说《棋盘上的游戏》就是一部富有后现代主义特色的作品,它以一系列散碎的片段展现了现实的复杂和多样性,强调了世界并没有统一的、众多事件道德和美的判断标准。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俄罗斯文学中引入了大量的新潮流、新颖的文学的形式与内容。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游戏性质的叙述,如维克托·佩列韦尔斯基的小说《10·20·30》,林奈德·洛金的小说《莱斯科夫斯基是谁》,这些小说通过语言的游戏、双关语等手法诠释了现实的多样性,传达了一种对于现实的怀疑与嘲弄的态度。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形式上,后现代主义文学展现了多样化、碎片化的叙事手法,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
在内容上,后现代主义文学对权威主义与神话故事进行了解构,对意义与真理的理解提出了质疑。
后现代语境下的历史消费--电子游戏历史题材的精神审视
后现代语境下的历史消费--电子游戏历史题材的精神审视王雪;王姝
【期刊名称】《贵州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电子游戏对历史题材的采用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解读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更真切地把握到电子游戏的后现代特征,它的消费意识形态隐性控制和历史精神改写.历史的碎片在电子游戏中已然转化为消费的对象,对人类精神传承而言是一场根本变革.
【总页数】3页(P116-118)
【作者】王雪;王姝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后现代语境下电子游戏的历史消费观审视 [J], 王姝
2.后现代语境下穿越题材影视的历史观念探究 [J], 苗玉勤
3.历史题材电影应准确体现历史的核心文化精神r——以战国历史题材电影《荆轲刺秦王》为例 [J], 魏红星
4.后现代语境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叙事分析 [J], 陈义伊
5.历史题材与时代精神——历史题材电影社会功能问题琐议 [J], 穆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如所周知,60年代是一个激进主义的年代。
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从北京、纽约到巴黎,都能感受到它的影响。
这一激进主义也反映在西方学术界。
自那时以来,西方文化便开始为一股思潮所缠绕,其代表人物是极具批判性的福柯、德里达、布希亚等人,而他们的矛头则直指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文化。
到了70年代,人们开始将这一思潮统称为“后现代主义”,其影响力也开始触及学术文化的各个领域。
受此影响,许多自文艺复兴以来被视为理所当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条、信仰和概念开始为人所怀疑。
到了目前,这一趋势似乎呈现一种淡化的趋势,有人甚至开始讨论所谓“后后现代”。
,第4—15页。
)但在很大程度上,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的退却,正好表现出它的一些思想概念,已经开始潜移默化,逐渐在人们的态度上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从“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学术界的蔓延来看,也有一个过程,开始在人类学、社会学,然后到教育学、政治学,最后才到历史学。
可以这样说,后现代主义疑问和挑战的最后堡垒,就是西方的现代历史学。
更确切一点说,后现代主义攻击的主要对象是西方现代历史编纂学的理论和实践及它所阐明的一些重要的历史观念。
虽然有一些关注史学理论的学者对后现代主义有所关注,但西方历史学家开始注意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当在90年代中期左右。
在1989年便在美国的《历史与理论》上发表了历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论文,见28:2,第137—153页。
但是有关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关系的专着则直至1990年代中期左右才出现,如托波尔斯基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历史学:对历史研究方法论的贡献》。
另外Joyce Applyby,LynnHunt, Margaret Jacob的《论历史学的真相》也谈到后现代主义,并非专论。
)这一时期的中文学术界,特别是文学界,也已经开始注意后现代主义,出版了不少翻译和研究的着作。
如果要想作一个比较的话,可以发现这么一个不同:台湾学界更注意经典原着的翻译,而大陆学界则偏向于评述,并且多数持一种批判态度。
对抗碎片化:后现代体育的哲学批判及其公共性旨趣
对抗碎片化:后现代体育的哲学批判及其公共性旨趣作者:吕永强,王家宏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吕永强1,王家宏2摘要:近现代以来社会的碎片化趋势加重,身体的单向度与体育公共性式微问题出现,这在“日常生活的肯定”和体育片面的职业化发展中表现突出,也成为后现代体育在危机中实现自我扬弃必须要积极面对的关键所在。
社会的多元差异化发展与社会交往的普遍化、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与体育社会影响力的迅速集聚、体育性社会团体的不断壮大以及体育性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和体育的法治化进程加快,为后现代体育公共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可能。
面向未来确立人本体育、本真体育、卓越体育的理念,才能引导后现代体育的和谐科学发展。
关键词:碎片化;身体;后现代体育;公共性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5-0040-05收稿日期:2015-05-15作者简介:吕永强(1980-),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社会体育文化研究。
作者单位:1.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烟台264025;2.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06体育运动是身体在空间中的完美呈现,是个体自我在生命展开过程中所实现的突破与超越,表达了“现实的个人”在对既定存在状态的实践打破中所展示的理想追求,这种对卓越与超拔的向往与追求包含了个体自我对“有意义他者”的积极承认的渴望,具有厚重的公共性意蕴。
当前我们正处于后现代社会发展的状态之中,个体生活的绝对私人化与公共生活的消解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而这也正是困扰我们这个社会实现进一步完善发展的关键所在。
几乎与人类发展相伴而生、相协而进的体育,对于催生后现代社会的公共生活体现出了巨大的力量。
体育运动在力量彰显和精神提升的高度融合中为自我与他者的和谐存在开辟了广阔的公共空间,是人类自救于日益碎片化的后现代社会的重要出路之一。
后现代体育延续着人类体育发展的悠久传统,体现着后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并在自我超越性发展中成为应对后现代社会碎片化状态的重要力量。
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
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一、本文概述《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所经历的变革及其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回顾了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的影响,指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传统的历史理性观念受到了挑战,史学实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接着,文章分析了后现代主义之后,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的新变化,包括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历史解释的多元性、历史叙述的碎片化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后现代主义之后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若干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未来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旨在通过对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规律,为史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促进史学界对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推动史学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思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哲学和社会理论思潮,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对历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质疑了传统历史学的客观性、连续性和普遍性,提倡多元性、相对性和碎片化。
然而,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思之一是对其极端相对主义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强调历史的多元性和相对性,认为一切历史叙述都是主观的和文化特定的,从而否定了历史学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然而,这种极端的相对主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否认了历史学的任何普遍性和规律性。
这种否定不仅削弱了历史学的解释力,也使得历史研究陷入了无法交流的困境。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思之二是对其碎片化倾向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历史学的宏大叙事和总体性理论,主张通过微观的、碎片化的研究来揭示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然而,这种碎片化倾向往往导致历史研究的碎片化和无序化,缺乏整体性和深度。
碎片化的历史研究虽然能够揭示历史的细节和丰富性,但却难以把握历史的整体脉络和发展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思潮下历史研究“碎片化”倾向探析王雪(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随着后现代史学的发展,传统历史学“宏大叙事”方式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史学研究“微观化”渐成大势,却导致断裂历史的“碎片化”现象滋长,引起学界争议不断。
文章通过探索后现代史学思潮影响下“宏大叙事”危机和面临的挑战,分析后现代史学“微观化”研究视角的发生发展,梳理史学“碎片化”现象和方家论争,希冀运用后现代史学合理科学的研究方法,避免由于割裂历史导致难以对历史进行重建和复原,推动史学研究与时俱进。
【关键词】后现代史学;宏大叙事;微观化;碎片化中图分类号:K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004(2014)03-0056-05近年来史学界“碎片化”研究倾向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特别是《近代史研究》杂志在2012年的第4期和第5期专门开设了“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笔谈”专栏,吸引了众多史学工作者参与讨论。
两期杂志涉及的13篇文章中,近一半以上并不认同这种“碎片化”研究倾向,主张重建宏大叙事的总体史观,防止“碎片化”导致的史学整体学脉断裂。
不少学者也提到或指出:“近二三十年间,在后现代史学的冲击下,宏大叙事的历史,备受质疑,微观史却独领风骚。
”[1]二战之后,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给传统史学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种主张非理性、文本化、倡多元和去中心化的新史学,向传统的“大写历史”发起了尖锐的冲击,有学者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如此,人类的历史,应是遭遇到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2]337。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世界大势波澜激荡的20世纪60年代,一部分学者开始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理性主义进行反思和抨击。
70年代后,在学术文化等各个领域兴起了广泛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史学是后现代主义攻击的最后堡垒。
在此思潮涌动下,后现代史家不再注重兰克学派的“据实直书”、年鉴学派的“整体叙史”,而是追求史学文本化,主张反映“当代社会四分五裂、无中心、不确定但又激动人心、转瞬即逝的场景”[3]9;不再追求宏大、整体、全面叙事,而是把研究注意力集中于“微观化”的史学研究上,强调史学多样性、史家主观性和研究对象独立性。
在史界风潮和全球多样化大势的影响收稿日期:2013-07-31作者简介:王雪(1989-),女,山东东营人,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Vol.33No.32014年5月第33卷第3期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ay.2014下,史学研究逐渐转向一个个断裂的、独立的“碎片化”现象,这无疑背驰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中国经典史家们的初衷,引起了传统学者的警惕。
本文将从历史学宏大叙事的危机、后现代史学的“微观化”视角和“碎片化”与“微观化”三部分探讨后现代史学“碎片化”倾向,不揣浅陋,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一、历史学宏大叙事的危机“通常情况下,‘历史’以一种‘宏大叙事’的方式履行其文化导向功能”[4]15。
纵观近两个世纪世界史学发展,19世纪初伴随自然科学兴起,历史学的研究更加注重理性和科学,由此兰克史学崛起;20世纪后,全球化浪潮席卷,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使人们走向质疑“西方中心论”和“科学万能论”,进而导致兰克史学走向衰落。
年鉴学派顺势而起,强调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整体性叙述蔚为壮观。
然而,当年鉴学派在60年代达到高潮时,伴随世界范围民主化浪潮对传统的反思,尊重多元化的倾向日益明显,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这种后现代的批判包含有非常之重要的有效论点,它指出了单一的历史观是不可取代的,历史不仅是被连续性而且也是被各种断裂所标志着的”[5]。
回首国内史学界,中国古代历史也多强调历史的通贯整体性,“疏通知远,《书》教也”,以求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家治学终极理想。
直到现代,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依旧老生常谈,他主张的“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入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在历经激烈争辩后亦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
“自1949年政权鼎新以来,中国史学在意识形态的引领下转型为阶级斗争的宏大叙事,史学完全成为政治的婢女”,改革开放后,“社会史异军突起”,“微观史逐成为主流”[1]。
大约90年代,后现代主义在大陆传播开来,产生了一批介绍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著作,如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年版)等,国内学界自觉不自觉地偏离传统宏大框架的构建。
在以社会史为代表的微观史学领域亦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市民社会、宗族社会研究,甚至是一个村或一份族谱的研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港台学者对中国史学的“微观化”处理视角,如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胡若望的疑问》,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等等。
在这种重视“微观”视角的研究导向下,历史学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王学典教授在其《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中曾提到,“历史学的‘危机’说,绝非危言耸听,而是确确实实存在,并且日益深化。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史学价值观念的危机;二是流行史学体系的危机”[6]。
而后现代史学思潮下的历史研究,这种危机也是同样的。
自古传统宏大叙事的研究叙述方式已渐渐不再流行并受到重视,相反的,越细小的“碎片”则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深刻钻研。
在探讨史学宏大叙事危机时,笔者认为有两点也不得不提到。
其一,众所周知,美国历史不过200多年,西欧历史虽久远但各国交集颇多,并未形成大范围的统一集权以把脉历史进程,故而由于时间的短暂性和空间的分割性,西欧史家专注于有限的年代和既定的区域,因此在研究一贯的通史和整体史时,更易把握和产生研究成果。
其二,西方自希腊文明时代尤重理论体系的构建,而史学理论是随着世界形势和社会发展不断进化的,新理论的产生必然抨击旧有之弊,这也不难解释为何近代以来新理论大多由西东渐。
因而,基于西方学者研究通史的便利性和史学理论自身的进化性,西方史学在我们通俗认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更容易贯通的整体史写作上,至近代或许已达到了某种瓶颈,因此,受新史学理论、现代科技进步和全球交往影响的史家便把注意力集中于日常点滴的、不同于传统史学视角的微观史或日常史上,寻求新的课题,倡导史家个体的主动性以挣脱传统的束缚,于是对传统宏大史学的挑战不言自喻。
国内史学界亦是同样,在古代社会,我们借用台湾大学古伟瀛教授提出的“儒家史学”概念理解,这种“儒家史学传统是指传统中国史学或者如学者所言的19世纪以前的‘中国古代史学’而言的”[7],它在支配传统中国史学时,讲求的是大一统、伦理纲常、官方主宰修史、重视精英人物的特征;同时,面对中国朝代更迭频繁、官方少数史家占主流的状况,形成了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官方史学或儒家史学,纵观二十四史,虽多为断代史,亦是宏大叙史的另一种型号,算不上现今所谓的“碎片化”倾向。
直到近代史学界受西方影响,知识分子公共话语权力加强,史学研究的注意力才逐渐多元。
这种现象的滥觞,在1918年张申府的文章就已提及“西方学者著作之方今古已有不同。
古之学者毕一生之力,汇其所成,成一大典,以为不朽之业。
今之学者学有所得,常即发为演讲,布诸杂志,以相讨论,以求增益”[8]。
改革开放后,此趋势更有增无减,除摆脱阶级史学壁垒、观念解放以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随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扩招,大量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进行选题时,由于学识所限,难以宏观把握,故视野放窄,走向“窄而深”,学术方向稍有偏离,便不免碎片化;第二,当代社会巨变,人心浮躁,追求“速食”,形成了一种追求“量”而非“质”的学术风气,“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已成明日黄花。
因而“宏大叙事”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不再被大多数研究者特别是年轻学者看成可操作性的选题。
二、后现代史学的“微观化”视角基于以上论述,宏大叙事面临多重挑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史学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值后现代主义正在发展上升、影响渐深的阶段,我们无法忽视其作为新型的、被学界公认的史学流派对传统史学产生的冲击。
在此之前,西方史学主流是倡导整体观念的年鉴学派,国内主导是一元阶级斗争史学。
而后现代史学能够长驱直入、动摇传统的原因,必可在其特征中挖掘探讨。
后现代史学有诸特征和对传统史学的颠覆,此处针对其对宏观史学的冲击将从“微观化”视角试图加以理解。
河北大学的雷戈教授曾提出“三种历史”概念,“第一种历史指的是历史本身”,“第二种历史指的是历史学”,“第三种历史也就是被历史遗忘的历史和被历史学误解的历史”[9]。
在其作品《第三种历史:一个历史新闻学的文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中,提出史学的文本性并倡导公民写史,这与后现代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暂时把这种被传统宏大史学所忽视的微观化、细碎化的历史归结为第三种历史,那么当前第三种历史的书写成为大势。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第二种历史对第一钟历史的条框限制导致了历史研究的单一,而第三种历史的目的在于解放,解放第一种历史的不易察觉的、微小的环节,解放第二种历史忽略的主观和人性,从而第三种历史倡导的便是一种主观写史的苏醒和由写史人本体出发而洞察的个体和微观现象。
而后现代史学之前的史学研究,由于受到科学和理性的支配,史家的注意力多集中于“大历史”和“大社会”研究,关注一种结构性和规律性的发展变化。
归根结底,虽然这是历史科学化的一种表现,但在另一方面,科学化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被压抑的史家的主观支配意识也在复苏。
史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史家一种主观写作或创作,首先史家有选择论题的权力,历史和社会之巨,史家可以从任何角度来从事探讨;其二,以往的“大历史”“大社会”忽略了许多日常的、微观的、生活化的、普通人的细节,后现代主义正是要对前人观察角度进行一种更新换代,“这种由下往上的历史,即所谓‘小历史’,慢慢成为历史研究的模式”[3]121。
无论是小历史、微观史还是日常史,这种史学方法的形成,虽然不可能适用于对宏观史研究的把握,但是可以提醒我们去关注被忽略的“第三种历史”的状态。
细析之,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微观化”的解读和运用,一方面是继承年鉴学派重视“非常识因素”的特点,最明显的例子是年鉴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的《菲力普二世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书中强调对地理环境的重视和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后现代史学亦是在某种意义上继承前师这种“不通俗”的切入点;另一方面,后现代史学微观化和年鉴学派倡导的整体史学是有根本区别的,后现代主义史家主张对历史进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一种细微角度的密集化深入,“后现代主义者开创了写史的新方法,从各个角落,自不同阶层,撰写人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