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1.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有老师或者家长陪同,要。
用石头、铜针或者钢针的时要。
2.适合刻制印章;3.石头的软硬标准(用刻画法):答:4.观赏石的、、或者非常特别,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
5.我们周围的通常都是岩石,、、是常见的岩石。
观察岩石的、、,测试它们的。
6.测试岩石软硬所需要的材料:、、、、等。
7.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表面特征:8.制作岩石标本:/采集岩石标本(把岩石洗干净,弄成小块),准备收纳盒;/将岩石装入收纳盒;/查阅资料或者请教老师,确定岩石名称;/为岩石标本贴上标签。
9.是由一种或者多种矿物组成的。
10.是成分集中且有一定结构的石头。
矿物有:、、、、、、、、等。
11.给岩石制作一张“身份证”,包含哪些内容呢?12.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可以用来、、。
石灰岩可以用来烧、生产,还是制造的原料。
13.思维导图:14.思维导图:先用一个图形表示,并标注上文字,再用若干个箭头和图形表示跟中心概念的二级概念,并标注文字,着用继续下去,思维导图就做好了。
15.假山可以用,很奇特,很漂亮。
16.矿产是指: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或等自然资源。
17.矿产资源可以分为3大类:、、、。
名称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了解)18.研究煤的档案19.指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或等自然资源。
20.矿产:可以作燃料,更给人们热能,如煤、石油、天然气这类矿产;矿产:可以提炼出金属,如铁矿石、铜矿石、钨矿石、锡矿石这类矿石;矿产:可以开采金刚石、各种岩石、石墨、盐晶等非金属矿产。
21.铁矿石的开采、冶炼的过程和用途:铁矿石22.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各种重要的资源。
23.矿产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然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却是、的,我们要合理开采和利用。
24.地球上可用的能源还有、、、、、... ...25.为什么不能过度开采矿产资源?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矿产资源?答:26.我们应该合理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答:27.保护矿产资源提几条建议?答:28.新型能源有:、、、等。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1.[氧气]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需的原料,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2.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胸腔[扩张]。
3.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子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此时胸腔[收缩]。
4.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和肺]等。
第二课《呼吸与健康生活》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2.平静状态下,青少年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在[20次]左右。
剧烈运动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4.运动后,人需要更多的氧气。
[呼吸次数]会增加,及时补充所需要的[氧气]。
第三课《测量肺活量》1.[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肺活量是人体[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四年级学生肺活量的要求,男生[1100-2600]毫升,女生[900-2000]毫升。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肺]得到锻炼,增加[肺活量],能向身体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精力更加充沛。
第四课《一天的食物》1.[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2.按照食物的来源,食物可以分成[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也称为[荤食]和[素食]。
3.按照食物食用的生熟情况,可以分成[熟食]和[生食]。
4.按照日常食用的数量,食物可以分成[主食]和[副食]。
5.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米饭、面食、水果、蔬菜、肉类、蛋类]等。
第五课《食物中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2.[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是我们身体[能量的来源]。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课:雨滴形成的过程1.雨滴形成的要素包括湿空气、冷凝核、上升运动;2.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滴;3.随着水滴不断增大,最终形成雨滴;4.雨滴较重会下落到地面上,形成雨水。
第二课:参观地方晴雨表1.地方晴雨表是用来观察当地天气变化的仪器;2.地方晴雨表包括温度计、湿度计和风向风力表;3.通过观察地方晴雨表的指示,可以预测天气情况;4.温度计可以测量空气温度;5.湿度计可以测量空气湿度;6.风向风力表可以测量风的方向和强弱。
第三课:空气中的水蒸气1.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2.温度越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高;3.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高;4.水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水蒸气会在空气中上升;5.高温、高湿度的地方容易形成大量的水蒸气。
第四课:蒸发和凝结1.液体在加热时会变成气体,这个过程称为蒸发;2.蒸发后的水蒸气会上升到空气中;3.气体在冷却时会变成液体,这个过程称为凝结;4.凝结后的水滴会形成云、雾或雨滴。
第五课:云的形成与雨的关系1.云是由水滴或冰晶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2.云的形成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冷凝核有关;3.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后,形成云;4.高空的云由冰晶组成;5.云的颜色、形状和高度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判断;6.云中的水滴增大而重时会形成雨滴,从而下雨。
第六课:细菌和真菌1.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可以在水、土壤和其他物体上生存繁殖;2.不同种类的细菌有不同的形状,有的呈球状,有的呈杆状;3.细菌可以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两类;4.有益菌可以帮助身体消化食物,制造药物等;5.有害菌可以引起疾病;6.真菌包括霉菌和酵母菌,它们可以生长在潮湿的地方;7.霉菌和酵母菌可以对食物进行腐烂和发酵。
第七课:食物的变质与保鲜1.食物的变质是指食物中的细菌或霉菌繁殖导致的;2.变质的食物可能产生有害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3.食物变质的条件包括高温、湿度和空气中的细菌;4.保鲜的方法有冷藏、冷冻、脱水、烧烤和加盐等;5.化学防腐剂可以延缓食物的变质;6.常见的化学防腐剂有食品添加剂、糖精和硫磺等。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必备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6.不用种子怎样繁殖必备知识点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中关于“不用种子怎样繁殖”的必备知识点归纳如下:一、不用种子繁殖的概述除了种子繁殖,植物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繁殖,这些方式主要包括营养繁殖和组织培养。
营养繁殖是由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植物不用种子繁殖后代的重要途径。
二、营养繁殖的方式1. 用根繁殖:一些植物的根具有繁殖能力,如胡萝卜、甘薯等。
这些植物的根可以直接埋入土壤中,或者通过浸泡在水中促使生根,然后移植到土壤中生长成新的植株。
实例:胡萝卜的头部切下一段,浸在盘子里的水中,当长出小芽之后,用小刀切下带芽的小块,埋入土中即可长成新的胡萝卜植株。
2. 用茎繁殖:许多植物的茎也具有繁殖能力,可以通过扦插、压条等方式进行繁殖。
实例:马铃薯(块茎)和落地生根的茎可以直接种在土里;月季、吊兰、姜等植物的茎可以通过剪取一段插入土壤中,生根后长成新的植株。
3. 用叶繁殖:一些植物的叶也能繁殖后代,通常是将叶片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并长成新的植株。
实例:宝石花的叶片可以直接插入土中,一段时间后就能长出新的根和芽,进而长成完整的植株。
三、组织培养技术1. 定义:组织培养是一种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的一部分组织或细胞放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的繁殖方式。
2. 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3.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用于植物的快速繁殖,还可用于培育无病毒植株、创造植物新品种以及保存珍稀植物资源等。
四、实例与观察1. 实例:竹子是一种典型的通过营养繁殖的植物。
竹林里的新竹子通常是从地下的竹鞭(一种特殊的茎)上长出的笋芽发育而成的,而不是通过种子繁殖的。
2. 观察: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观察身边的一些植物,如月季、吊兰等,它们常常通过茎的扦插繁殖出新的植株。
四年级上册科学书第二单元内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书第二单元内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书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溶解”。
这个单元主要探讨了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现象和规律。
以下是单元内容的总结:溶解的定义: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透明、均一、稳定的溶液。
溶解的现象:当我们将物质放入水中时,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如物质逐渐消失,水的体积增加等。
溶解的规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则不能。
例如,糖可以溶解在水中,而石头则不能。
影响溶解的因素:物质的溶解度受到温度、压力和溶剂的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度越高。
压力也会影响溶解度,但不如温度明显。
溶剂的性质对溶解度也有影响,例如,盐在水中比在油中更容易溶解。
溶液的形成:当物质溶解在水中时,会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而溶剂则是承载溶质的物质。
溶液的应用: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糖水、盐水、饮料等。
在科学实验中,溶液也经常被用来进行各种化学
反应。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到物质的溶解现象和规律,以及影响溶解的因素和溶液的形成与应用。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物质的变化。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三年级起点)《第二单元 冷和热》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冷和热1、冷热与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为(℃)。
2、温度计是由(玻璃泡)、(玻璃管)、(刻度)等部分构成的。
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3、光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4、一杯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并且呈(先快后慢)的规律下降。
5、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答:⑴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并且要(轻拿轻放)。
⑵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⑶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⑷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液面),并且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6、(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6℃-37℃之间),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也就是说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冰点是(0℃)。
2、热的传递1、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2、(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3、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4、烧水时,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下降),通过热水和冷水的(循环)流动,使全部的水逐渐变热,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对流)。
5、分析下图中热的传递方式。
⑴对流。
⑵辐射。
⑶传导。
⑷辐射。
3、加热和冷却1、(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2、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温度计)就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3、(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
(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4、糖、蜡烛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册)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册)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声音》第一课《听听声音》1.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
有来自(动物)的叫声,有来自(自然界)的声音,还有来自(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2.声音有(高低)、(强弱)等特点。
3.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悦耳、动听),比如(黄鹂鸟叫声);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刺耳、难听),比如(汽车喇叭声)。
4.在车站、菜市场等地经常会听到(嘈杂)的声音。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弹拨)橡皮筋,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3.(拔动钢尺、击鼓、敲打音叉)都能发出声音,同时看到物体在(振动)。
4.吹竖笛是(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5.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把手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第三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2.在(真空)的环境中,声音(不克不及)传播。
3.我们制作的“土德律风”,声音主如果通过(棉线)传播的。
4.不断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会(越来越轻)。
直至(听不见)。
5.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第四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
依赖它我们可以听到各类声音。
2.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3.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强)则引起鼓膜振动幅度(大)。
4.外界的声音引发(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号,(大脑)吸收到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第五课《声音的强与弱》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描述。
2.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拨动橡皮筋和敲击鼓面)等,都可以说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和声音强弱的关系。
第六课《声音的高与低》1.声音的(上下)可以用(音高)描述。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1.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1.感受我们的呼吸
1.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胸
腔扩张,腹部收缩。
2.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此时胸
腔收缩,腹部放松。
3.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植物制作养料所必须的原料。
这
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4.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1. 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
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测量肺活量
1.肺活量是人体尽力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
个指标。
2.经常锻炼身体,可以提升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4.一天的食物。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知识要点总结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要点(一)呼吸与健康 1.感受我们的呼吸1.参与呼吸的器官有你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人体参与呼吸的气管有(鼻腔、口腔、气管和肺)等。
呼吸: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膈肌向下,胸腔(扩张),腹部收缩,肺变大。
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此时膈肌向上,胸腔(收缩),腹部放松,肺变小。
2.(氧气)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需的原料,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呼吸与健康生活1.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2.平静状态下,青少年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在(20次)左右。
剧烈运动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
3.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运动会加快呼吸次数。
4.运动后,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运动后,人需要更多的氧气。
(呼吸次数)会增加,及时补充所需要的(氧气)。
5.伴随呼吸次数的改变,心跳速度变化吗?不同状态下不仅呼吸次数会发生变化,心跳次数也会发生变化。
6.拓展:(1)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即肺活量)(2)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这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3.测量肺活量1.(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肺活量是人体(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我们的(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四年级学生肺活量的要求,男生(1100-2600)毫升,女生(900-2000)毫升。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点整理
气管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点整理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1、无论是走路、玩耍、学习还是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
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3、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需要通过身体一点一点地转化为生命所需的养料和能量,这个过程叫作消化。
4、呼吸和消化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感受我们的呼吸1、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
2、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3、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吸气:鼻腔或口腔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4、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呼气:肺一支气管一气管鼻腔或口腔5、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6、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鼻:过滤吸入的空气咽喉:有对气体加热的功能。
气管和支气管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功能是运送气体。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2呼吸与健康生活1、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呼吸也会发生变化。
2、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4、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支气管5、如果呼吸功能弱,我们身体的一些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増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册)
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册)
第一单元:科学的探究方式
本单元让学生研究科学的探究方式及如何观察对象,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二单元:新陈代谢
本单元让学生了解营养和新陈代谢的关系,研究不同营养物质的功能和来源,明白各种食物对人体的影响。
第三单元:环境恶化与环境保护
本单元使学生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并理解环境恶化的原因,研究环境保护知识,探讨如何保护环境。
第四单元:日常生活中的电
本单元为学生提供电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电的应用,探究电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第五单元:物质的三态变化
本单元让学生探究物质存在的三个状态和状态间的转化关系,并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特征,为下一单元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六单元:实际中的浮力和空气压力
本单元让学生研究浮力和空气压力的概念与作用,了解浮力和空气压力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第七单元:光的传播和防护
本单元以日常生活为背景,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防护知识,做到科学防护,安全生活。
第八单元:关爱眼睛,科学用眼
本单元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用眼问题,让学生了解视觉疲劳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树立科学用眼观念,保护视力。
这八个单元是本学期科学课程的重点内容,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将对科学有更全面的了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教学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1. 食品:人类需要吃饭才能维持生命,食物可以提供能量和养分。
2. 住房:人类需要有一个温暖、安全的居住空间。
3. 服装:人类需要穿衣服来保护身体和调节体温。
4. 教育:人类需要接受教育以获取知识和技能。
5. 医疗:人类需要得到医疗照顾来维持健康。
二、食物的来源1. 农业:粮食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禽牲畜是农业的主要内容。
2. 捕捞:渔业可以提供各种海鲜食物,包括鱼、虾、蟹等。
3. 狩猎:部分地区的原住民仍然依靠狩猎获取食物。
4. 采集:一些水果、蔬菜和可以通过采集获得。
三、食物的分类1. 谷物类: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是人类主要的能量来源。
2. 豆类:例如大豆、豆角等,富含蛋白质。
3. 肉类:包括猪肉、牛肉、鸡肉等,提供蛋白质和脂肪。
4.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有助于保持健康。
5. 奶类:例如牛奶、酸奶,富含钙质和蛋白质。
6. 其他:包括蛋类、鱼类、虾类等。
四、食物的加工1. 粗加工:指的是简单地改变食物的外观和形状,如剥皮、切块等。
2. 精加工:指的是在食物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复杂的加工,如煮、炒、炸等。
五、食物的安全与卫生1. 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新鲜程度,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2. 食用加工食品时要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3.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并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
4. 合理储存食品,避免食物受潮或受到虫害。
以上是教学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必备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4.动物的繁殖必备知识点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中关于“动物的繁殖”的必备知识点归纳如下:一、动物的繁殖方式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分为卵生和胎生两大类。
1.卵生:定义: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进行发育的过程。
特点:卵生动物通常会在体外产卵,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化出幼体。
实例:青蛙、鸡、鸭、企鹅、蛇、鱼等都是卵生动物。
青蛙每年春季会与雌青蛙抱对,将精子排入水中,受精卵在水中孵化成幼体;公鸡和母鸡交配后,受精卵在母鸡体内形成,但随后排出体外并在适宜条件下孵化成小鸡。
2.胎生:定义: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后出生的过程。
特点:胎生动物的幼体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直至发育成熟后出生。
实例:猫、狗、羊、牛、熊猫、老鼠、马、狮子等都是胎生动物。
黄牛、绵羊等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体后从母体生出。
二、动物的繁殖行为1.求偶行为:许多动物在繁殖季节会表现出特定的求偶行为,以吸引异性配偶。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展示美丽的羽毛、发出特定的声音、进行舞蹈等。
2.交配行为:求偶成功后,雌雄动物会进行交配,将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交配行为可能因动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孵化与抚育:对于卵生动物来说,孵化是受精卵在体外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而胎生动物则会在母体内完成幼体的发育。
孵化或出生后,许多动物还会表现出抚育幼体的行为,如喂食、保护等。
三、动物的繁殖与环境的关系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环境密切相关。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食物供应等都会影响动物的繁殖成功率。
例如,一些动物在特定的季节或气候条件下才会进行繁殖;而食物供应的充足与否也会影响动物的繁殖能力和幼体的存活率。
四、珍稀动物的保护与繁殖对于珍稀动物来说,由于其数量稀少且面临灭绝的危险,因此保护其繁殖行为和提高繁殖成功率至关重要。
这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开展科学研究以了解珍稀动物的繁殖习性等。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
点汇总
1. 物质的属性和变化
- 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 物质有一些共同的属性,例如颜色、形状、硬度、气味等。
- 物质可以经历一些变化,包括状态变化、溶解、燃烧等。
- 物质的状态变化包括固体转液体、液体转气体、气体转液体、液体转固体等。
2. 物质的测量
- 物质的重量可以用天平进行测量。
- 物质的长度可以用尺子进行测量。
- 物质的体积可以用进行测量。
- 物质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3.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 可以通过筛分将不同颗粒大小的物质分离开。
- 可以通过手工挑选将不同性质的物质分离开。
- 可以通过过滤将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与固体分离开。
- 可以通过蒸发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离开。
4. 物质的保存
- 节约用水和用电,避免浪费资源。
- 妥善保管物质,避免不必要的损耗。
- 善于利用废物和回收利用资源。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总结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总结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1课时感受我们的呼吸我们可以通过鼻子和胸腔运动感受到呼吸。
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和横膈膜。
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子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吸气流程: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
呼气流程:人体不需要的气体→肺部→支气管→气管→咽喉→鼻腔→体外。
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而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2课时呼吸与健康生活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我们的呼吸平静时一般为每分钟20次左右,人在睡觉中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最少的。
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做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这就是为什么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运动前和运动后,我们的呼吸会发生变化。
运动前呼吸次数比较少,运动后呼吸次数都变多。
第3课时测量肺活量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一般情况下,成年男子的肺活量较大,幼年和老年人都较小。
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深吸一口气,吹响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
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以上。
可以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学会使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越多。
用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学会使塑料袋里的气体越多,塑料袋越大。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溶解1、溶解是指物质(匀称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与(沉淀)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别出来。
2、过滤试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与(防腐),但不能用手干脆取,须要用(小匙)来取。
4、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
充分搅拌后:不能看到它的颗粒,全部溶解、变成了(匀称分布)、(紫色透亮)的高锰酸钾溶液。
5、区分“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改变)、(在水中是否匀称分布)、(是否有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别)。
6、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局部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终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7、(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酒精、醋、高锰酸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亮、稳定)的溶液,(面粉、食用油、沙子、泥土、铁钉、橡皮、塑料)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8、把食用油参加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与水的混合物中参加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参加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9、一样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实力比小苏打要(强)。
10、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11、水除了能溶解(固体)与(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与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展呼吸的。
12、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翻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
元知识点总结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第二单元溶解
一、填空题。
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水能溶解很多物质。
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
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2.过滤实验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滤纸,铁架台。
3.过滤实验中,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
让漏斗颈的底部紧贴烧杯的内壁。
过滤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1.为了清晰的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实验。
2.高锰酸钾紫红色,呈颗粒状。
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匙来取。
1.溶解就是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变成的颗粒
大小看不见,不会沉淀,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某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能够形成均匀、透明、稳定的溶液。
2.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3.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比如高锰酸钾、食盐、酒精等,但也有许多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比如石头、面粉、油等。
4.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了解某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4.拉注射器活塞,压力减小,气体析出;推注射器活塞,压力增大,气体溶解。
气体既能溶解在水中,又能从水中析出。
2.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
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6.水能溶解一些固体、液体、气体。
5. 溶解的快与慢
1.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
2.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搅拌、加热、切碎。
3.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是:液体是否被搅拌、水的温度、物质颗粒大小。
6.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一杯水不断加进食盐,直到再也不能溶解为止,这种食盐溶液,叫做食盐的饱和溶液。
2.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100毫升水能溶解 36克食盐。
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4.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3.实验时,我们可以用量筒量水,用天平称盐。
实验
完,应把盐水收集起来,做下一个实验。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
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3.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人们就是利用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4.已经在水里结出的食盐,继续加水,食盐还会溶解。
5.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6.空气、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都是可逆
的过程。
二、图表题。
1.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
2.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
3.过滤实验装置和酒精灯
4.蒸发实验装置
三、简答题
1.通过实验与观察,你对溶解有什么认识?
答:溶解就是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变成的颗粒大小看不见,不会沉淀,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怎样观察和区别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
答:(1)观察物质进入水中后能否看见颗粒;
(2)分布是否均匀;
(3)是否有沉淀出现;
(4)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3、往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涤剂,震荡后会怎样?答:加入少量洗涤剂后,混合物变成了乳状的液体,已经无法分辨油和水了。
4、怎样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
答:观察液体能否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若能,就说明能溶解于水。
5.你知道我们食用的盐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
答: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人们就是利用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6.在使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实验中,应注意哪些事项?(课本37页)4.生活中,什么情况下需要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你是怎么做
的?举例说说。
(试卷第二单元)
8.溶解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大吗?举例说明一下。
(试卷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