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分布式电源并网对电网潮流的影响研究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c6f875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9.png)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呼吁,分布式电源已经逐渐成为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分布式电源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是指将分散在用户侧的小型电源单元(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接入到配电网中,能够在保证用电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用户自主供电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
与传统集中式发电相比,分布式电源具有接近负载、减少输电损耗、提高用能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优势。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涉及到配电网的设计、规划、控制、保护等方面。
具体而言,研究内容包括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逆变器控制策略、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管理、配电网保护策略等。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并网技术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是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基础和关键。
常见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包括同步运行并网技术、逆变器并网技术、微网并网技术等。
同步运行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使其与配电网同步运行。
这种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的分布式电源,并具有技术成熟、操作稳定的优势。
同步运行技术对分布式电源的容量、负荷动态特性等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小规模的分布式电源接入。
逆变器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的直流输出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并与配电网进行并联运行。
逆变器并网技术适用范围广泛,可实现对多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微网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以及配电网设备通过微网控制器进行智能管理,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自治能力的小型微网系统。
微网并网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并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三、逆变器控制策略逆变器是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之间的桥梁,其控制策略直接影响到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性能和稳定性。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324ec7a960590c69ec376d5.png)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摘要:本文主要对配网自动化影响分布式并网接入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相应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与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相适应的调整情况进行研究,并且重点研究以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趋势,让配电自动化系统与渗透率不同条件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改造方案进行结合。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影响;应对措施1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自动化影响1.1馈线自动化影响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馈线自动化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已经建成使用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一般情况下故障定位的策略主要是根据短路电流在配电网当中的具体分布来对故障进行定位,具体原理如下,若是某一个区域的端子上出现了短路电流,然而在相应区域内,其他的端子没有出现短路电流信息的上报,则可以判断在这个区域内出现了故障,如果其他断路中也有进行短路电流信息上报的情况,则可以判断这个故障在其他的区域。
如果发现分布式光伏发电馈线接入的条件下,出现了某一个区域的故障,除了需要关注这个区域当中主电源侧端点可能会出现的主网电源供出短路电流外,还需要注意会在这个区域的其他发电连接端点产生某些相应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短路电流,在配电网短路的条件下,分布式电源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馈线和开关过程中流过的短路电流情况如下图1所述,如果2号馈线的c和b开关位置出现短路电流时,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驻点间都会出现在短路点当中进行短路电流的注入,会短时间内让短路电流进一步增大其次,如果短路点的b开关闭合开关s处有主电源或者本馈线上有接入的光伏,其他光伏等的短路电流,会让整个故障段的馈线的电压进一步上升而造成主控主电源的供出短路电流相比于没有光伏时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图1分布式光伏发电影响配电网短路电流的情况如果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发现主网电源出现的短路电流和分布式光伏出现的短路电流之间偏差非常大,就需要注意让短路电流的上报阈值提高,通过这种方法来对主网电源和分布式电源发电的电流进行有效区分,并且依照短路电流的具体位置定位故障点,如果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供出短路电流和主网电流之间没有较大的区别,难以进行一定的区分,可以依照传统的故障定位方式,对可能出现误判的故障定位进行判断。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6e9d4253169a4517723a3c0.png)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摘要】本文介绍了分布式电源的概念,阐述了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及特性,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安全稳定性、保护、电能质量、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产生影响的主要技术关键。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保护电能质量可靠性随着张家口地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进入了规划、建设、投运阶段,认真研究张家口地区分布式电源的现状、发展及期对电网的影响,对于保障张家口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是指安装在用电地点附近,与配电网直接相连的发电形式。
单机容量一般为数千瓦至多50MW,通常能同时提供供电、供热和制冷的能源系统,一般采用清洁能源,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燃料电池发电和小型燃气轮机发电等多种发电方式。
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源转换效率和良好的环境保护性能。
2 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及特性现在全世界供电系统是以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为主要特征的集中式单一供电系统,与常规大电厂集中供电系统相比,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对大电网的有益补充,可以就地供应,具有低的能源损失,补充大电网在负荷高峰时的供电能力,可以弥补大电网在局部地区和特殊情况下的安全稳定性不足,在意外灾害发生时继续供电;土建与安装成本低,能量输送投资很少,可以满足某些用户特殊性的要求,可在农村、牧区、山区供电供热,大大地减少输电线路的建设;适合于多种热电比的变化,可灵活地根据热、电需求进行调节,减少以电力来转换到低品位热、冷应用而造成的能源转换浪费,设备利用小时高;可为电力、热力、燃气、制冷、环境、交通等多系统实现优化整合提供技术支持。
3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配电网中各支路的潮流不再是单方向的流动,因此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必然给整个电网带来深刻的影响。
除了各种分布式电源形式的技术本身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外,从与传统电网连接的角度,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运行还面临如下问题。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34e414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5.png)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一、概述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和电力市场的逐步推行,传统的集中式大电网供电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电力的需求。
分布式发电技术具有环保、高效、灵活的特点,已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
由于分布式电源的引入,配电网中将出现许多新的节点类型,传统的潮流算法在处理这些节点时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潮流计算是开展配电网其他研究工作的基础,因此研究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进行论述,包括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必要性、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和特性、传统潮流计算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改进和优化的潮流计算算法等内容。
通过研究和分析,旨在为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思路,以促进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1. 分布式电源的发展背景与现状分布式电源的兴起是地球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技术进步的产物。
在21世纪初,随着高效绿色的小型独立电源的发展,分布式电源的概念应运而生。
分布式电源主要指传统的分散独立小型电源,以及采用分布式技术联网上网的一“群”或成组的小型分散电源。
这些电源包括自然能源(如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化石燃料发电(如内燃发电机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燃料电池等)、废弃物发电(如垃圾发电等)和贮能电源(如抽水蓄能发电、蓄电池组等)。
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受到世界能源、电力界的关注,并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得到热议。
其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各种小型分散型绿色环保电源的迅速发展,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大电网的发展受到环保和需求的限制,为分布式电源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分布式电源可以充分利用用户附近各种分散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因远距离输送电力产生的线路损耗,具有经济和环保意义。
近年来,分布式电源在能源系统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正在给能源工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特别是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的大背景下,分布式电源项目得到大力推广。
例如,我国在2013年以后,国家电网公司积极为分布式电源项目接入电网提供便利,并在项目的前期受理及工程建设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
分布式电源对配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对配网继电保护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94390b3f5335a8103d22044.png)
分布式电源对配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分布式发电(DG)主要指分散式、模块化、发电功率不大(一般30~50MW)的发电单元。
分布式发电清洁无污染,且点多面广,能有效缓解能源危机,也可作为集中式大电网的有效补充(大电网故障时,分布式电源继续工作,可减少停电范围)。
但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将改变配电网的传统单源辐射状结构,进而改变短路时的潮流参数,最终影响继电保护的正确动作。
因此,推广分布式电源,首先就要研究其对配网保护的影响程度。
标签:分布式电源;继电保护;影响一、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现状我国配网的拓扑结构主要分树状、放射状、环网状3类,但就实际运行来说,这3类均可归结为单源型(环网的分段开关是断开的)。
适合单源型的保护配置因无需判断方向,一般都较为简单。
(1)三段式保护。
即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Ⅰ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Ⅱ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Ⅲ段)。
这3类保护中,Ⅰ段保护按躲过本线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无延时动作,不能保护全线;Ⅱ段保护按躲过相邻线路Ⅰ段保护定值整定,有延时,能保护全线且延伸到下一级线路的一部分;Ⅲ段保护按躲开本线最大负载电流整定,动作时限遵循“阶梯”原则(即比下一级线路的Ⅲ段保护多一个Δt)。
现阶段,Ⅰ段和Ⅱ段一般作为馈线主保护(大多情况下只选Ⅱ段保护),Ⅲ段一般作为本线近后备以及下一级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2)反时限保护。
即動作时限与短路电流大小成反比的一种保护。
在这种保护方式下,故障点距离保护安装处的远近决定了保护动作的特性。
(3)自动重合闸。
对于全架空线路或电缆占比较小的混合线路,一般要投自动重合闸(断路器跳开后1.5~3s启动重合),以确保线路以较大概率躲过瞬时性故障的影响。
二、分布式发电对三段式保护的影响2.1 DG接入馈线中间的情形构建如图1所示含DG的配网结构。
首先对DG1接入系统的情形(将DG2忽略)进行探讨。
(1)若DG1下游处有故障。
当f2点短路,电源ES和DG1均对故障点“贡献”短路电流,这样会造成流经保护P1的短路电流较DG1未接入时要小(DG1起到了分流作用),使P1的动作能力降低,甚至拒动。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aa0ffb065ce0508763213e5.png)
The IEEE 34 Node model waschosento bediscussed how different factorscaninfluence the power quality.This article analyzesdistributed generation’sinfluenceto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energy lost and voltage level.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分布式电源接入对
配电网的影响
2010年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摘要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配电系统从放射状无源网络变为分布有中小型电源的有源网络。带来了使单向流动的电流方向具有了不确定性等等问题,使得配电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但同时,分布式电源又具有提高电网可靠性,绿色节能,等等优点,所以为更好的利用分布式电源为人类造福,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
Keywords:distributed generation,distribution system,Newton-Laphsonmethod
第1章
1.1分布式电源及其特点
DG是指某些中小型发电装置靠近用户侧安装,它既可独立于公共电网直接为少量用户提供电能,也可将其接入配电网络,与公共电网一起共同为用户提供电能【1】。它是以资源和环境效益最大化、以能源利用效率最优化确定方式和容量的新型能源系统。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61faad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8.png)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摘要:改革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如今,电力能源已然成为世界发展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经济,电力需求进一步增大。
分布式能源的出现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更加符合现代化建设中的环保要求。
其中,光伏发电单元是现在研究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其并网过程中可能对配网的电能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研究光伏并网对其配网本身电压分布情况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电源;配电网;电气参数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愈来愈大,分布式电源也逐渐受到了电力行业的重视。
分布式电源具有清洁、方便调度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光伏、风机等分布式电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当其接入配电网后,会使配电网内部产生一定的变化:一方面,分布式电源调度灵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风机、光伏等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具有随机性及波动性,不稳定的出力可能会对配电网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本文介绍了分布式电源的类型,阐述了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法的计算原理,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功率及接入位置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
1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1.1对电网规划的影响长期以来,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都占据我国能源电力的主体地位,对于电网的规划与运行一直都是围绕二者展开。
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并网后,会明显增大配电网的节点数目,若仍采用原有的电网规划模式,配电网难以进行负荷预测,规划结果容易出现较大误差或无法得到最优网络布置方案。
此外,分布式电源接入了大量不同规模的企业发电机组,这些企业的中期和远景规划的较大差异也会导致配电网整体长期规划更加困难。
还需注意的是,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并网后,将会造成电网电路变化,如果规划不合理,则容易引发故障。
1.2系统运行方式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固定光伏电源的容量和接入位置,仅考虑不同运行方式下光伏发电单元对配电网的影响。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毕业设计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966f1e581b6bd97f19ea91.png)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摘要在分布式电源系统当中,主要是它和大电网的供电系统起到了一个相互补充和协调的作用,主要是利用了现有的综合设备以及资源,从而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并且可靠的电能应用方式。
因为分布式电源通过了并网以后,它对于在各个地区的电网运行和在其结构当中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分布式的电源潮流计算就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也是作为评估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优化电网运行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长期的研究证明,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有利于电网长足的发展。
现在,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已经成为了电力工业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目前,国内外在研究基于分布式电源的潮流计算方法主要围绕在牛顿拉夫逊法(newton-raphson method,NR)、前推回代法、高斯Zbus 3 种方法。
在配电网潮流计算方面,本文分局接口的模型的不同将DG分为PQ,PV,PI和PQ(V)等四种节点类型,并为每种节点类型DG建立了潮流计算模型。
在传统潮流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各点类型DG的潮流计算模型,提出了适用于含不同类型DG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并以IEEE33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潮流计算IIIABSTRACTIn the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mainly it and large power grid power supply system to a mutual supplement and coordination role, mainly is the use of existing integrated equipment and resources, and can provide users with a more good and reliable electricity can be used.Because of the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through the grid after it for power grid operation in various regions and in the structure have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certain influence, so distributed power flow calculation will be able to play a certain role, it is also regard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evaluate the, a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power grid operation optimization, through long-term research proof, technology has been more mature, is conduciv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rid.Now, new energ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new research focus in the power industry. At presen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distributed power flow calculation method mainly focus on Newton Raphson (Newton-Raphson,NR), forward and backward substitution method, ZBUS Gauss 3 kinds of methods. In terms of power flow calculation, this paper divides DG into PQ, PV, PI and PQ (V) and other four kinds of node types, and establishes the power flow calculation model for each node type DG. In the traditional power flow calculation method based on, combined with the trend of the type of DG calculation model, is proposed, which can be used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DG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flow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IEEE 33 examples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lgorithm.Key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Power Flow CalculationIV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目录 (V)第一章绪论 (7)1.1选题背景及意义 (7)1.2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研究的现状 (8)1.2.1 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及应用概况 (8)1.2.2 分布式电源的潮流算法研究现状 (9)1.3本文主要工作 (10)第二章分布式电源的建模 (11)2.1 太阳能光伏发电 (11)2.1.1 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 (11)2.1.2 光伏发电的模型 (12)2.2 燃料电池 (14)2.2.1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14)2.2.2 燃料电池的模型 (15)2.3 风力发电 (16)2.3.1 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 (16)2.3.2 风力发电的模型 (16)第三章配电网潮流计算 (19)3.1 配电网潮流计算的概述 (19)3.1.1 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基本要求 (19)3.2基于回路分析法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20)3.2.1回路分析法基础 (20)3.3基于回路分析法的潮流直接算法 (21)第四章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24)4.1分布式电源的模拟 (24)4.1.1 PQ恒定型分布式电源 (24)4.1.2 PI恒定型分布式电源 (24)4.1.3 PQ(V)分布式电源 (25)V4.1.4 PV恒定型分布式电源 (25)4.1.5 分布式电源的处理方法 (26)4.2含DG的潮流计算方法 (27)4.2.1 配电网拓扑结构的矩阵描述 (27)4.2.2 潮流算法的实现 (28)4.2.3 潮流算法的流程 (30)4.2.4 含DG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的实现 (31)4.3算例分析 (32)结论 (34)参考文献 (35)附录 (37)致谢 (38)VI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负荷的快速增长以及电力市场的逐步推行,传统的集中式发电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电力及能源供应的需求。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56af3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f.png)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能源结构和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分布式电源具有灵活、节能、环保等优势,为配电网的运行和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然而,分布式电源的引入也给配电网潮流计算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潮流计算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潮流计算、问题、解决方案在电力系统中,潮流计算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它用于确定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
在传统的配电网中,潮流计算主要考虑的是集中式电源供电,而忽略了分布式电源的影响。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配电网的潮流计算需要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的位置、容量和特性等因素,以确保配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给配电网潮流计算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分布式电源的功率因数难以准确评估,这会对配电网的潮流分布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分布式电源之间的互动往往被忽略,导致配电网的潮流计算出现偏差。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也使得配电网的拓扑结构更加复杂,给潮流计算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功率因数评估:通过实时的功率因数监测和优化控制,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分布式电源的功率因数。
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潮流计算软件实现对配电网的优化控制。
考虑分布式电源互动:在潮流计算中,应该将分布式电源作为整体考虑,而不仅仅是作为独立的节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分布式电源之间的互动,优化配电网的运行。
应用智能算法: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拓扑结构的复杂化,可以应用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优化潮流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我们搭建了一个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实验平台,进行了潮流计算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案,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进行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潮流计算,优化配电网的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ff3707802768e9950e7380c.png)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研究摘要:分布式电源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经济的发电方式,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的电力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多数的配电网尤其是农村配电网其结构为单电源、放射状,配电网的继电保护是以此结构为基础设计运行的。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配电网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配电网的潮流分布和短路电流分布也将随之改变,因而也将影响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继电保护;并网保护;准入容量;1dg 的定义分布式电源本身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形式,我国早期的小火电、小热电以及在重要的行业和场所,用户为了增强供电的可靠性自己安装的电源设备都属于分布式电源。
尽管如此,学术界对 dg 的定义仍然存在争议。
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把dg 定义为:最大容量为 50~100mw、通常联接于配电网络并且不受统一调度和控制的发电机组。
根据这一定义,接入输电系统的含上百台风电机组的大规模风电场就不在 dg 之列。
ieee 定义的 dg 是小容量的、可以在电力系统任意位置并网的发电机。
另外还有很多学者对 dg 给出了自己的定义。
dg 的定义很多,总体而言主要基于两个标准:容量和并网的电压等级。
对 dg 的额定容量,ieee、epri 和 cigre 等国际组织都曾撰写过报告对其进行说明,但是三者之间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如 ieee定义的 dg 容量范围≤10mw,epri 定义的 dg 容量范围在几 kw~50mw 之间,cigre 给出的 dg 容量范围≤50~100mw[7]。
从 dg 并网的电压等级考虑,国际上大多数学者认为 dg 包括联接到配电系统和安装在负荷附近联接到输电系统的发电机组。
2 dg 的种类和特点在不同的研究领域,dg 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一般可以根据 dg 的技术类型、所使用的一次能源和电力系统的接口技术进行分类。
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入方案的研究
![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入方案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8daa61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68.png)
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入方案的研究摘要:社会发展如此之快,也使人们的各项需求越来越大,其中就包含电能资源。
对于供电可靠性与稳定性也有了更高要求。
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绿色无污染能源,光伏发电技术不断成熟,其发电模式由并网型与离网型三类,对于并网型光伏而言,得益于专用线路的积极协同,在配电网内部完成高效并入操作,影响管理工作以及配网潮流,全面细致地了解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入方案很有必要。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相关工作实际,就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入方案展开了相关探讨。
明确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对电网产生的影响,总结了分布式电源并网规划目标、原则,最后提出了分布式电源并网规划方案。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入方案;研究1.前言电能作为这个社会生产、生活的主要供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量日渐增大。
为此,电能成为这个社会及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保障。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清洁发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各类分布式清洁电源中应用最广,最受社会关注的发电形式,其成熟度不断提升。
2.分布式电源并网对电网的影响2.1光伏电源发电特征光伏发电凭借自身优势,应用广度越来越深。
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
但是对于分布式电源而言,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才决定了其不稳定、易波动、难预测的特征。
2.2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对配电网规划工作而言,需要统筹考虑目标区域现阶段电网网架结构以及区域负荷发展实际,做好区域配电网变电站布局、网络接线形式的分析。
与负荷增长实际对应起来。
考虑到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不集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发电可靠性不佳,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一味地沿用传统方式完成电网规划,导致电网负荷预测同配电网规划的实际情况不对应,一定要将分布式电源对电网造成的影响考虑充分。
如果接入位置、配置规模等不当,往往会造成配电网部分设备利用效率不高的情况,潮流预期方向也肯定会发生变动,从而使得网络发生较大损耗,网络内电压节点波动异常,干扰流经故障位置的电流。
分布式电源对配网电压及配网滚动规划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对配网电压及配网滚动规划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2593d2bbcd126fff7050bda.png)
分布式电源对配网电压及配网滚动规划的影Ⅱ向晏锋李永斌:吕迪(1.江西九江供电公司,江西九江332000;2.青海省电力公司,青海西宁810008)[}f奄要】随着分布式电源白G)的逐渐引入,大量的分布式发电并网运行。
配电网中存在的D G将对配电网的结构、电压,电能质量等有重大的影响。
在分布电源和变电站住置已经确定下,从配电网期划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地点和方式接_、D G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通过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合适的D G接入方式将能更好的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能和创造最大的效益,也为配网滚动女2划提供一个重要参考方向。
[关镭间]分布式电源;配电网;配电网电压;配电网滚动舰瑚I近年来,分布式发电在国内发展迅速。
分布式发电(D i st ri but e d G ener at i on,D G)是指直接布置在配电网或分布在负荷附近的发电设施,经济、高效、可靠地发电。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节点电压、电能质量、保护、短路电流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且影响程度与分布式电源的位置和容量密切相关。
如何从规划上减少这种不利影响,文献中提议将D G纳入配电调度管理中,由于认为D G机组类型及所采用能源的多样化,使得如何在配电网中确定合理的电源结构、如何协调和有效地利用各类型的电源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有关规定,配电网内分布式电源不应主动参与电压调节,因此分布式发电的接人必然影响稳态电压分布,进而影Ⅱ向到供给用户的电能质量。
传统的配电网规划考虑的年限一般为5年到20年,分布式电源的兴起带给配电网一系列问题,给传统的配电网规划带来了实质性挑战。
本文将在分布电源,变电站和负荷地点已经确定下来的情况下,通过详细分析D G不同接入点对电压的影响。
本文提出从配电网规划上解决分布式电源带给电网的问题,从而为配电网滚动规划提供支持,确保给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
1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稳态电压和负荷的影响分布式电源接入到电网中主要有:安全性,电能质量,可靠性。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探讨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5318d6b48d7c1c708a14567.png)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探讨作者:程晓春来源:《华中电力》2013年第05期[摘要]我国电网调度技术及电力生产技术的日渐成熟,有力推动了电力系统的发展与进步,伴随着创新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和分布式电源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范围的扩大,分布式电源在电力系统配电网的运行中也逐渐普及。
本文主要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电网运行产生的影响,并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出现的电源输出问题进行简要讨论,为分布式电源设计技术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运行;电源输出;影响1.分布式电源的含义及种类分析科学技术推动下电网的智能化建设,有效巩固了我国的通信技术基础,通信网络的高度集成化也有力推动了电气设备技术的进步,加之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持,更是促进了我国电气设备的普及和发展,分布式电源技术的开发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得以发展的。
分布式电源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以分散形式存在的小容量电能输出系统,由于其具有自身独立性,因此在电能供给中能够通过自身独立系统实现电力供应,分布式电源技术的开发,使得我国的电力供应更具灵活性,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发展中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电力需求,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就分布式电源的不同种类分析,其种类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与电网的连接方式,电力供应所需能源种类以及电力产品构成角度等。
分布是电源与电网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单独分布形式的连接和联网形式的连接,单独分布式连接是指分布式电源分布在脱离电网区域的边远区域,通过风能或太阳能等能源利用实现电力供给。
联网式电源分布中,电源的能源类型则主要为备用电源等。
在分布式单元的产品构成中,电能生产的主要形式有热电,供电联产和热电冷三联产两种方式,不同的电力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电力具有不同特点,电能产生所消耗能能源以及废物的产生也不尽相同。
2.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运行产生的影响2.1电压偏差问题分析由于配电网的电力传输过程具有单一性,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电网成为一个多源的电网结构,电源数量的增加增加了电力传输过程的复杂程度,这也使得电源在进行电力传输过程中易受到其他电源的影响,因此分布式电源在接入的配电网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电压偏差和电压分布不均等电力问题,加之分布式电源的电能属性存在一定差异,这也及进一步加强了电能输送过程中电压和电流传输的波动性和多变性。
分布式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探讨
![分布式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375291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4.png)
分布式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探讨目前,由于国家对绿色能源进行着大力的推广,可再生能源在我国东部平原及沿海地区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大规模集中接入的特点。
随着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受到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它的出力波动的随机性将给电网的电压、电能质量、系统保护、损耗及供电可靠性形成非常大的威胁。
本文就分布式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做了分析探讨,并且对其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阐述。
标签:分布式能源;电网;影响;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在21世纪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分布式能源的兴产生了的广泛关注。
因为现代工业的快速迅速,所以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在环境保护方面新能源分布式发电非常有优势。
从未来的发展方面来看,分布式能源发电必将成为未来发电的主要形式。
分布式能源的基本想法其实古已有之,古人生炉取暖就体现了分布式能源的思想。
随着技术的进步,规模化的集中能源利用渐渐的把分散的能源利用模式所取代。
随着进一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能源供应在经济发展中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期,并且和能源利用有关的环保问题也被人们所广泛关注。
分布式能源作为一种方法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重新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分布式能源发电的概念分布式能源系统是相对于能源集中生产来说的,它是在一个区域内通过综合运用一种能源转换技术来进行同时供电、热、冷等多种极端能源,从而使能源实现梯级利用和高效利用。
其中以天然气为主要的输入能量而把可再生燃料作为辅助的输入能量,把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都利用起来。
分布式能源的优点分别是:效率高且有利于促进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使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达90%以上。
具有环保性,特别把天然气、燃料电池、可再生能源作为燃料的热电联产系统,采用分布式能源有利于分散一部分污染使它资源化,从而实现减排的目标,来有效的抑制气候变暖。
分布式能源发电通常是指一种小型化、分散式、高效可靠的发电装置,它的发电功率在数千瓦至几十兆瓦,位于用户周围或在配电网中进行直接布置,能够对用户进行高效、独立和经济的供电。
分析分布式电源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分析分布式电源对电网运行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3bfb643b9d528ea80c779be.png)
分析分布式电源对电网运行的影响摘要:电源在整个电网系统中的分布方式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分布式电源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分布式电源会给整个电网带来较大的影响。
本文就针对分布式电源对电网运行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电网;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科技技术的发展,企业单位、人民群众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很好地为社会提供大负荷的用电需求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部门的主要难题之一。
而随着风电、光伏等一些可再生能源新型的发电技术发展,分布式发电因为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果、能够大程度上的满足电力负荷的增长需求而日渐的成为一种可供提高供电的有效方式,在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分布式电源是建立在先进的材料技术、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灵活的制造工艺等高新技术的基础上的发电技术,具有发电方式灵活、投资较少、节能环保等特点,对于能源结构的改善和促进电力系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分布式电源概述及特点1.1分布式电源概述国际上对分布式电源做出定义如下:由以下发电系统构成,这些系统可以在消费点或者就近发电,这些系统包括:第一,有效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能源发电发热;第二,工程现场的可再生能源;第三,利用现场废热余压进行发电的能源循环系统。
这些体系均为分布式能源系统,但是不考虑项目规模及系统是否联网等条件。
分布式发电体系是集中供电的补充,是为了给部分特定用户供电,支持已有电网运行体系,用分散式装置布置在用户周边,发电功率为千瓦至数十万瓦,和环境匹配的独立电源体系。
分布式电源多种多样,有水力发电、光伏发电等。
因为分布式电源分布范围广阔、环境不同,所以分布式电源在使用过层中有分散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
不同的分布式电源介绍如下:1.1.1小水电小水电的运营维护较简单、调节能力差,许多小水电无法调节库容,当来水时,会受到较大制约,发电水平也受到季节影响,一年之内供电电能不均,使得系统负荷偏差大,系统安全受到影响。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网继电保护的影响研究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网继电保护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920770deff9aef8941e0627.png)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网继电保护的影响研究摘要:配电网接入单dg或多dg后,配电网传统的单电源辖射型供电方式变为双电源或多电源供电结构。
传统的配电网保护是基于福射型结构配置,配电网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会导致潮流的分布情况发生改变,基于此,将会对传统的电流保护产生不利的影响,影响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文章建立了双馈线不含dg、含dg 配网的接线电网模型和等值电网模型,比较两种模型下短路电流值大小,分析对原有保护配置的影响。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继电保护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研究背景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简称dg)[1]主要指区别于集中发电、大容量装机、远距离传输、大规模互联的传统发电形式,其功率通常为几千瓦到几十兆瓦,具有经济、高效、灵活、可靠、清洁环保等特点[2],有节约能源、减少线损、缓建输配电设备、提高供电可靠性、削峰填谷等多个功能。
由于dg电压等级低,容量小,一般直接通过变压器连接再接入配电网系统。
目前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一般为35kv及以下,电网结构为单侧电源、福射型供电形式,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接入dg后变为双端或多端有源网络,使原有的单向潮流方向发生改变,当网络发生短路故障时,流过各保护的短路电流会发生变化,势必会对原有的保护配置产生影响。
而原来并不考虑同期问题的重合阐设计结构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3]。
而我国在分布式发电领域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相对成熟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方案,使得分布式电源普遍存在“并网难”的难题,这种状况会制约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基于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方法,在使得分布式发电技术给电网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不会降低接入电网的安全标准。
2.配电网保护配置原则目前,我国的中低压配网大多采用单侧电源福射状供电方式。
馈线保护安装于电源侧出线母线断路器处或分支箱断路器处,配置传统的三段式电流保护:即瞬时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5ab6a3c83c4bb4cf7ecd110.png)
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分布式发电技术得到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配电网上接入的分布式的电源数量。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电源的概念,阐述了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及特性,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安全稳定性、保护、电能质量、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产生影响的主要技术关键。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接入;影响引言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性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持续偏低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常规能源供应量日益紧张,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视程度升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同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硬性指标,与之相适应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
所谓分布式电源就是电源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就地使用所发的电能,通常情况下,将10千伏及以下等级的电压接入电网,总装机容量方面单个并网点不超过6兆瓦的发电项目,主要包括太阳能、天然气、风能等综合利用发电等类型。
本文就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进而为同业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1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1.1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将会直接影响到系统负荷的增长模式,原有配电系统的负荷预测和规划面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进而影响配电网规划的合理性。
1.2 在配电网系统中,由于本身的节点数量比较多,进而导致配电系统中出现数量较多的分布式发电机节点,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网络结构中寻找最优网络布置方案的难度。
1.3 电网位置的不确定性受接入分布式电源的的影响将会增大,变压器容量、分接开关调压范围、线路输送容量等内容的配电网合理规划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受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将会明显增加。
1.4 对含多种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对各种类型电源的协调使用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2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由于分布式电源在运行方式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配电网的可靠性:2.1 在配电系统中,如果分布式电源作为备用电源使用,在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分布式电源通过向外送电,配电网的过负荷和堵塞就可以部分消除,配电网的裕度就可以增加。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的分析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db626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e.png)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的分析一、综述本节将回顾分布式电源的定义、类型和特点,包括逆变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并讨论其在配电网中的作用和优势。
分析传统配电网继电保护策略所面临的挑战,如分布式电源并网对保护整定配合、故障电流分布和方向元件、以及保护装置性能等方面的影响。
深入探讨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方式、整定值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分布式电源对线路保护、主变保护、母线保护等的影响机理。
基于上述挑战和分析,提出针对分布式电源的优化继电保护配置和控制策略,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介绍为应对分布式电源带来的挑战而兴起的新型继电保护技术,如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故障诊断和智能保护控制,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前景。
1.1 背景和意义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及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扶持,分布式电源(DG)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分布式电源以其清洁、可再生的特点,逐渐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微电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逐年提高,其对传统配电网继电保护方式带来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一方面,分布式电源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配电网故障分析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和位置也在发生变化,给传统的继电保护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对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作用及其对继电保护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可以提出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继电保护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配电网技术的日益进步,分布式电源(DG)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逐渐提高,其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国内外学者和工程师对于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继电保护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风能发电
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技术。风能蕴藏量巨大,可再生,分布广,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且发电成本低,规模效益比较显著。风能发电技术现在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
风力发电形式有并网型和离网型两种。其中并网型风力发电是大规模开发风电的主要形式,是近年来风电发展的主要趋势。离网型风力发电可以为偏远地区或无电网的地区提供电能。
除水力发电和生物质发电以外,多数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技术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能量密度低,且具有随机性,稳定性差,此外,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还受天气的影响。而使用化石燃料的分布式发电技术性能则比较稳定,易于控制。
3.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对分布式发电的研究和应用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分布式发电在电力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1. 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
传统配电网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期间网络中空间负荷预测的结果和现有网络的基本状况确定最优的系统建设方案, 在满足负荷增长和安全可靠供电的前提下,使配电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费用最小。
但分布式发电的接入,使得配电网规划突破了传统的方式,对配电网规划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2)太阳能发电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太高,但是光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而且不受地域限制,发电装置安全可靠,规模灵活,其发展前景仍然被广泛看好。
(3)生物质发电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例如:秸秆、垃圾、沼气、农林废弃物等,直接燃烧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其发电成本低,容易控制,环保综合利用效果好。但电能转换的效率低,生物质燃料的获取、存储和稳定的供给较困难。生物质发电的容量和规模受到限制。
(3)改变了配电网的故障水平。分布式电源数量和种类的不同会提高或降低配电网的故障水平。大容量的分布式电源将导致故障电流产生大幅度的变化。
(4)非同期合闸下会扩大事故停电范围。若故障跳闸后,分布式电源没有停止运行或从电网中切除,造成的非同期重合闸将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扩大事故停电范围。
《Effects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on Protective Device Coordination in Distribution System》指出,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具体位置和容量大小将密切影响保护装置的协调和控制方法。
一、引言
以集中发电、远距离输电和大电网互联为主要特征的电力系统是目前世界上电力生产、输送和分配的主要方式。这种集中式的大系统负担着世界上绝大部分用户的电能需求,但是其自身的一些弊端也日益呈现:①技术复杂,安全稳定性不足。偶然的故障可能引起大范围的停电以及整个电网的崩溃;②随着负荷的增长,这种集中式的电网不能在高峰负荷时期灵活跟踪满足负荷需求;③环境问题日益暴露。
(1)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影响系统的负荷增长模式,使原有的配电系统的负荷预测和规划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2)配电网本身节点数非常多,系统增加的大量分布式发电机节点,使得在所有可能网络结构中寻找最优网络布置方案更加困难。
(3)对含多种类型分布式发电混合联网供电系统,根据各类型能源分布特征建立模型,在配电网中确定合理的电源结构,协调有效利用各种类型电源成为待解决的问题。
3. 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电网,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对配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
在传统配电网中,有功和无功负荷随时间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电压波动。沿线路末端方向,电压波动越大。若负荷都集中在配电系统的末端附近,电压的波动将更严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主要以下面两种方式对系统电压造成影响:①分布式电源与当地的负荷协调运行,即分布式电源的输出量随负荷的变化相应地变化(增加或减小),此时分布式电源将抑制系统电压的波动;②分布式电源不能与当地的负荷协调运行。分布式发电功率随机变化、分布式发电机的启停均会影响与当地负荷的协调运行,引起电压波动、电压闪变以等电能质量问题。
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电系统后,对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能引起原有的继电保护装置灵敏度降低或拒动。分布式发电产生的故障电流可能会减小流过馈线继电器的电流,使速断保护无法启动,从而导致故障不能及时切除。
(2)可能导致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误动作。相邻馈线的故障可能会导致分布式电源所在的线路保护误动作。
(2)谐波问题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系统后产生谐波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分布式电源的能量转换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二是分布式电源中采用了整流-逆变技术和大量的电力电子设备,不同类型分布式发电机、不同的分布式发电联网方式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谐波畸变。如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其变流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产生的谐波电流大小与机组输出功率基本呈线性关系,即风速大小有关。
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基于新能源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分析分布式发电技术可能对配电网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分布式发电技术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 分布式发电技术及特点
1.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定义
目前,对分布式发电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分布式发电DG(Distribute Generation)指满足用户特定的需要、支持现有的配电网经济运行或者同时满足这两方面要求,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户现场配置的功率为小型,与环境兼容的发电机组。从广义来说,分布式发电可以指任何安装的用户附近的发电设施,包括冷热电联产、热电联产及各种蓄能技术,而不论这些发电形式的规模大小和一次能源的使用类型。
美国是最早发展分布式发电的国家之一,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开发以来,美国已有6000多座分布式能源站,美国分布式发电的市场已达10多亿美元,全球大多数商用分布式发电设备是由美国提供的。据美国分布式电力联盟(DPCA)的研究估计,未来20年中分布式能源将占未来新增发电容量的20%,总量为几十GW。美国的电力研究院(EPRI)估计,2010年分布式能源的市场可达2.5-5GW/年,美国能源部也制订了相应的发展目标。日本因为能源资源不足,较早的采用了分布式能源系统,研制了各种先进的分布式发电产品,如各种用于发电的燃料电池等,并大量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2004年全世界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为1200MW,其中日本生产的为610MW,占50%。 欧盟各国特别注意采用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应用,如德国、荷兰等利用安置在屋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开发零排放的供电系统;英国大量采用天然气作为发电的燃料;丹麦是利用生物质能较好的国家。
4. 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
大量的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电网后,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靠性分析模型和方法也就随之也变得很复杂。
《A PV Dispersed Generator》分析了光伏发电单元(PV)接入配电网是否降低电网的电能质量。作者研究了美国西德克萨斯州的200kW日光场其所处的配电网,通过长时间和大量的监测工作,从监测数据分析得到结论:此日光场入网并没有造成所在的配电网电能质量下降。
《The effect of dispersed generation on Power quality in distribution system》讨论了接入分布式发电的大型配电网的一些重要母线的谐波电压水平,并提出了可以在谐波电压水平较高的母线上安装特殊的滤波器来抑制谐波电压。
(4)微型燃气轮机发电
以天然气、甲烷、汽油、柴油为燃料的超小型燃气轮机发电技术。其发电效率较高,且体积小、质量轻、污染小、运行维护简单。
(5)燃料电池发电
燃料电池是一种在恒温状态下, 直接将存储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高效、 环境友好地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优点是:效率高、能快速跟踪负荷的变化、清洁无污染、占地少。
《MV Network Planning Under Uncertainties on Distributed Generation Penetration》在《Optimal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llocation in MV Distribution Networks》基础上,对系统运行中分布式发电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采用启发式最优算法。应用决策原理,从而提出了一套新的配电网规划算法。
《Loss Allocation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Embedded Generation》对配电网网损进行了定量分析。基于比例分享原理,用跟踪算法,确定放射状配电网络各组成部分的有功和无功,以此来确定对网损起决定作用的电流值。
3. 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日益呈现,随着燃煤、核电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及用户对电力供应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基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分布式发电技术以其可以降低环境污染,降低用户终端费用,同时兼具高效性和灵活性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世界电力工业正经历着由集中式供电模式向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供电模式发展的趋势。依据西方国家的经验:大电网系统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相结合,分布式发电技术作为大电网的有益补充,是节省投资,降低能耗,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方法,并将成为未来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此外,国家能源政策和规划也将直接影响配电网规划决策过程。
《Optimal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llocation in MV Distribution Networks》介绍了一种可在中压配电网中接入分布式电源的最优安装地点算法。此算法以馈线容量极限、馈线电压形态以及三相短路电流等约束,以网络扩建和网损费用最少为目标函数,采用基因算法对分布式发电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容量大小寻求最优。
配网分布式电源并网对电网潮流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