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传统手工制香技艺

合集下载

贵州省惠水县布依族枫香染工艺研究

贵州省惠水县布依族枫香染工艺研究

贵州省惠水县布依族枫香染工艺研究
一、介绍
贵州省惠水县布依族枫香染工艺历史悠久,是一种把青蛙油或鱼鳞汤
及其他经处理的植物液浸纳在棉麻布织物上的传统染色工艺。

传说,
几百年前布依族的祖先发明的枫香染工艺,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融
合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款式设计,造就了当地独特的枫香染色文化,可
以说是经过数代人的发展和完善。

二、入漆原料
布依族枫香染色的液体主要有青蛙油,鱼鳞汤,芦苇和竹炭,以及一
些其他的植物液浸纳,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它们甚至还可以混合使用,具体使用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也要根据个人喜好。

三、合成过程
1. 清洁织物:首先要把织物进行消毒、清洗,以确保可以获得较好的
染色效果;
2. 加入染色剂:把染色剂添加到染色液浸置;
3. 加热:把染色液浸放到一定的温度,把它加热,加热处理,以获得
较好的染色效果;
4. 晾晒:最后把染色后的织物晾晒,使得可以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

四、特色
布依族枫香染工艺的特点是在保持传统手工艺品的传统特性的同时,
还融合了传统的染色元素,以深浅不一的颜色组成出绚丽多彩的图案。

其造型独特,色彩丰富,可以体现出布依族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的内涵,从而拉近了民族之间的联系。

贵州的非遗文化

贵州的非遗文化

贵州是一个有着丰富非遗文化的地区。

以下是一些贵州的非遗文化:
1. 侗族琵琶歌:侗族琵琶歌是贵州省的传统音乐之一,是一种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歌曲形式。

它通常是由一个人弹奏琵琶,同时唱出歌词,表达情感和思想。

这种音乐形式在贵州省的侗族地区非常流行。

2. 苗族踩堆节:苗族踩堆节是贵州省苗族地区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或四月举行。

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在广场上堆起一座高大的“堆”,然后在上面跳舞、唱歌、吃喝,庆祝丰收和生命的延续。

3. 布依族唢呐:布依族唢呐是贵州省布依族地区的传统音乐之一,是一种以唢呐为主要乐器的音乐形式。

它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人演奏唢呐,同时唱出歌词,表达情感和思想。

4. 苗族蜡染:苗族蜡染是贵州省苗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之一,是一种用蜡在布上绘制图案,然后将其染色的技艺。

这种技艺在贵州省的苗族地区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现在仍然被广泛使用。

5. 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贵州省侗族地区的传统音乐之一,是一种由多人合唱的歌曲形式。

它通常是在特殊的场合,如婚礼、葬礼、节日等场合演唱,表达情感和思想。

6. 侗族芦笙:侗族芦笙是贵州省侗族地区的传统乐器之一,是一种由竹子制成的管乐器。

它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人演奏,同时演唱歌曲,表达情感和思想。

以上是贵州省的一些非遗文化,它们代表了贵州省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也是贵州省独特的文化符号。

枫香印染似青花

枫香印染似青花

The 360 industry 图说行编辑:王丽(zgmohrss@)一说到青花瓷,我们脑海中就会联想到它的蓝色花纹,明净素雅。

在贵州,有一种传统技艺,叫枫香染,其色泽与青花图案相似,被誉为“画布上的青花瓷”。

2008年6月,枫香染制作工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声名远播。

枫香染制作工艺主要集中在贵州省惠水县、麻江县等地,当地的布依族、苗族、瑶族都有制作枫香染的习惯。

追其溯源,不得不提一个美丽动人的“天染枫香”的故事。

传说,一位长发飘逸的布依族姑娘偶然将织布机摆到百年枫香树下,枫香树油恰巧滴在了刚织完的布上。

姑娘发现后,将白布印染,竟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天然形成的图案呈现出梅花形状,蓝底白花,甚是美丽。

于是,枫香染制作工艺就此留传下来。

据当地史志考证,数百年来,枫香染制作工艺在民间从未中断过,成为当地民俗的重要部分,也是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直到今天,当地仍然使用传统制作工艺,已经成为民族群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蓝色和白色是枫香染的最主要的配色,也是其灵魂所在。

根据需要,可以制作成蓝底白花或者白底蓝花。

花纹浓淡天成,如青花瓷般“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充满了素雅清新之风。

整个枫枫香印染似青花62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9年第7期香染布艺薄似蝉翼、轻若浮云,如画师鬼斧神工地在布料上勾勒和描绘出清丽脱俗的图纹,让素朴布料有了无限生机。

枫香染图案主要以黔南地区山间的花鸟鱼虫为主,旁边再配上独特的锯齿纹、缠枝纹、云纹等纹路,让画面精致秀丽、色彩清新明快、线条流畅细腻,近看似精美工笔画,远看如青花瓷般晶莹雅致,不仅展现了当地民族特色,而且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

枫香油是枫香染的主要原料之一。

没有枫香油的辅助作用,也就没有这么美丽的图案。

收获枫香树脂的最好时节是在春末夏初。

也就是雨季,是枫香树最佳生长时期。

油脂的收集也跟其他很多树木树脂收集的方法一样,采用割的方式,就是在树干划上一道口子,油脂会随之流出来。

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简介

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简介

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简介布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是布依族人民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对美的追求。

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包括纺织、刺绣、染色、编织、木雕和银饰等多个方面。

其中,纺织是布依族手工艺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依族纺织技术以绵长丝线和逐级多彩的色彩为特点。

布依族妇女擅长纺线,他们使用手工纺车将棉花或丝织成丝线。

他们还会把线染成各种亮丽的颜色,然后用手工织布机编织成各种花色斑斓的纺织品,如衣物、帽子、被子等。

布依族纺织品以细腻的质地和华丽的花纹著称,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除了纺织,刺绣也是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中的重要部分。

布依族的妇女们擅长用各种彩线在布上进行绣制,刺绣的图案多为花鸟虫鱼等自然元素,以及寓意吉祥如龙凤麒麟等祥瑞图案。

刺绣在布依族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装饰、保暖和吉祥的作用,也展现了布依族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另外,染色也是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的一大特色。

布依族人民善于提炼植物的天然色素,如木蓝草、番红花和茜草等,用来染布,使布料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

布依族的染色技术独特,色彩鲜艳耐用,是布依族纺织品的重要特点之一。

此外,编织、木雕和银饰也是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依族人民使用竹子和藤条编织各种生活用品,如篮子、储物箱等。

他们还使用木材雕刻出形象逼真的人物和动物雕塑,以及各种神话故事的场景。

而银饰则在布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装饰和保护的作用,布依族的银饰品工艺精湛,款式独特。

总的来说,布依族传统手工艺技术是布依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丰富多样的手工艺技术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些手工艺技术已经成为布依族文化的瑰宝,同时也为世人所喜爱和推崇。

望谟布依手工艺

望谟布依手工艺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布依族刺绣2010-10-11 15:35:14 作者:罗春雷望谟县布依族群众称刺绣为“绣花”,布依族刺绣的内容十分丰富、绣法多种多样、刺绣题材广泛,它不仅绣在衣裤、布鞋、围腰、手帕、挎包上,还绣在枕套、枕巾、被面乃至桌布、靠垫上,就连节日里男女青年抛玩的小糠包上,也绣有十分精美的图案,一件件别具一格的手工艺品,展现了布依人的聪明智慧和心灵手巧。

望谟县布依族刺绣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名,产品有图案大方、生动形象、色泽鲜明、针脚均匀、质感强烈的特点,还有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其流传下来的刺绣技艺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类是素绣法,属布依族最古老的刺绣工艺,也是布依族刺绣中最难掌握的技法。

刺绣者先在白土布床单上绘图,绣花针穿上用蓝靛或枫香叶染过的白线,采用“绣、提纱、火台进、党花”四种技巧,精工细作地绣上喜鹊、蝴蝶、鸳鸯、孔雀、凤凰、映山红、牡丹、荷莲等动物和花草。

素绣的特点是专绣床单,立体感较强,体现布依人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意境。

第二类是彩绣法,由于刺绣中采用的底料、绣线、图纹都是不同的颜色组成,因此被称为彩绣。

绣制者在刺绣前必须选择备足各色面料和各种绣线,并用竹条做成直径为20公分左右的两个圆形环,第一个稍大一点,第二个略小一点,将要刺绣的软质面料放在小一点的圆形环上,再将大一点的圆形环套上去,使刺绣的软质面料在圆形环上得到绷紧,为绣制者圆满完成彩绣打好基础。

彩绣主要是绣制背带、鞋面、帽子、门帘、帐帘、枕头、围腰、鞋垫、糠包、绣球等生活用品。

传统布依族枫香印染工艺发展探究

传统布依族枫香印染工艺发展探究
中 图 分 类 号 :J 5 2 3 .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R e s e a r c h o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B o u y e i L i q u i d a mb a r D y e i n g a n d P r i n t i n g T e c h n ol o gy De v e l opm e n t
LI J i — mi n
( B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f F a s h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Be i j i n g 0 3 0 0 0 1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 he t t r a d i t i o n a l p r i n t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B o u g a i n v i l l e a f r a g r a n t u m i s s t u d i e d a s he t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
候 染长队备取,庶民翘首以待,居 家,嫁娶以拥 二、
三件染品 为奢 ”。足见杨家枫香染在 当地颇有威 望。
因此 ,本研 究 结合 田野 调查 资料 与文 献记 载,从 布
年的传承发展 。 枫 香制品丰富 多样 , 主要制 品有衣裙, 背扇,挎 包,被 面, 门帘等 。传统枫 香染手艺人在 坚
传统布依族枫香印染工艺发展探究
李冀 曼
( 北 京服装 学院,北 京 0 3 0 0 0 1 )
摘 要
关键词
本文以布依 族传统枫 香染印染工 艺为研究对 象,通过 当地调 查和查证有 关文献 史料,分析枫 香染防染

布依族枫香染工艺

布依族枫香染工艺

布依族枫香染工艺
布依族枫香染工艺是以蓝靛染为基础染色工艺、以牛油和枫香树油混合制作的防染剂,加热后用毛笔、竹签等工具绘制于纯棉、纯麻等天然织物上后,经过染色、脱蜡等工序后呈现出蓝底白花图案的装饰性极强的纺织品。

曾就读于都匀一中并被四川美术学院录取的布依青年韦祥龙, 2013年美院毕业后,回到家乡都匀,“归吾乡土,寻吾人生”,自主创立了“贵州吾土吾生民艺工坊” ,接过祖辈的接力棒,重拾布依族蓝靛织染技艺,从本民族的文化元素中汲取营养,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书写对民族艺术的深刻情怀。

这组枫香染图片记录了吾土吾生民艺工坊的制作工艺。

在韦祥龙“让民艺回归日常” 的创作理念下,在传承布依族枫香染的传统工艺基础上加以创新,制作出以布依族传统服饰形制的短衣、长裙、围腰、头帕等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创意的配件,成为都匀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蓝靛染织工艺布依族服饰。

韦祥龙在工作室作枫香画
用作天然植物染料的枫香树
用枫香树油混合制作防染剂
用防染剂作枫香画。

用防染剂作纹样设计
染色前用清水浸泡
沥水
染色
第一次染色
第二次染色
第二次染色
染色中的控制
对第一次染色后的半成品进行第二次绘制。

脱蜡
在沸水中进行脱蜡
脱蜡
脱蜡后清洗
晾哂
用作茶席的蓝靛染织品。

贵州省文化厅关于对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贵州省文化厅关于对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共101人)民间文学类5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布依摩经册亨县黄明亮男布依族1954.12 482 苗族“巴狄熊”口传经典松桃县田如超男苗族1956.11 393 珠郎娘美从江县梁华志男侗族1953.3. 384 苗族贾理丹寨县潘玉祥男苗族1943.10 505 苗族刻道黄平县杨昌雄男苗族1940.12 60 传统音乐类13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布依族勒尤兴义市韦利奎男布依族1968.10 342 布依山歌十八调贵定县罗兰芬女布依族1964.7 353 河边腔苗歌锦屏县李宏美女苗族1964.1 344 启蒙侗歌锦屏县杨春云女侗族1975.1 255 苗族多声部民歌台江县唐翁翁女苗族1968.4 306 苗族多声部民歌剑河县杨开员男苗族1975.6 237 侗族琵琶歌榕江县吴秀能男侗族1959.5 418 侗族琵琶歌黎平县吴增勇男侗族1966.8 309 注溪山歌天柱县杨万超男侗族1938.3 5010 苗族飞歌剑河县张晓梅女苗族1978.6 1611 屯堡山歌安顺市西秀区郭平生男汉族1972.3 3012 屯堡山歌平坝县王恩英女汉族1949.10 3013 乌江船工号子思南县刘明礼男汉族1975.5 30传统舞蹈类8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彝族阿妹戚托兴仁县杜传富男彝族1966.4 302 瑶族猴鼓舞荔波县何吉坐男瑶族1941.4 603 鼓龙鼓虎·长衫龙贵定县兰廷美男苗族1966.12 334 苗族芦笙长鼓舞贵定县雷作良男苗族1967.2 285 苗族芦笙舞罗甸县熊少斌男苗族1968.7 356 苗族格哈舞丹寨县石光荣男苗族1965.8 377 苗族木鼓舞榕江县龙金才男苗族1938.5 608 彝族铃铛舞赫章县苏万朝男彝族1959.2 45传统戏剧类7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阳戏正安县黎岗男汉族1964.12 302 马马灯正安县骆长伦男汉族1945.2 303 仡佬族傩戏道真县程均男仡佬1965.1 354 湄潭傩戏湄潭县杨志刚男汉族1936.9 535 傩堂戏石阡县胡定昌男仡佬族1948.3 366 思南花灯戏思南县寇源男土家族1936.9 607 木偶戏石阡县刘超男侗族1970.10 9 曲艺类1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布依八音册亨县黄龙柄男布依族1959.12 44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6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傩技-上刀山松桃县石伟男苗族1973.10 252 仡佬族高台舞狮道真县申学军男仡佬族1972.12 293 温水小手拳习水县谢春波男汉族1965.5 334 攀岩技艺紫云县罗登萍女苗族1980.12 65 古彩戏法贵州省杂技团秦江杰男汉族1970.7 316 布依族武术安龙县杨刚男布依族1963.1 44 传统美术类14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通草堆画红花岗左惠平女汉族1951.12 512 布依族刺绣兴义市罗绍珍女布依族1959.10 463 布依族刺绣册亨县王江翠女布依族1963.5 454 苗绣凯里市王金花女苗族1965.12 425 苗绣台江县龙通花苗族1960.1 256 苗绣台江县刘忠嫦女苗族1968.2 257 苗绣水城县祝明飞女苗族1963.12 458 苗绣松桃县石丽平女苗族1966.1 259 苗绣雷山县任秀芬女苗族1945.12 6010 水族马尾绣三都县石玉翠女水族1971.12 3011 水族马尾绣三都县韦应丽女水族1963.10 4012 苗族剪纸施秉县张老英女苗族1966.7 3513 苗族织锦技艺麻江县文胜兰女苗族1975.7 3214 苗族泥哨黄平县陈应魁男革家人1964-12 30传统技艺类26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湄潭手筑黑茶传统制作技艺贵州湄江印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赵双宁男汉族1969.12 222 绥阳旺草竹编技艺绥阳县张景发男汉族1965.12 403 竹编工艺赤水市陈文兰女汉族1965.12 434 布依族土布制作技艺册亨县韦仁素女布依族1959.7 415 故央(传统制香)安龙县余荣珍女布依族1950.3 506 蓝靛染工艺贞丰县王建雄男布依族1962.2 367 蓝靛靛染技艺望谟县黄乜学安女布依族1967.7 368 造纸工艺盘县陈江男汉族1972.12 159 彝族彩布贴花水城县张忠群女彝族1954.9 5310 石阡苔茶传统制作技艺石阡县王飞男侗族1966.1 1511 古法造纸印江县田儒林男汉族1953.6 4312 牙舟陶器烧制技艺平塘县张禄洪男汉族1966.5 3013 云雾贡茶手工制作技艺贵定县方开祥男汉族1974.9 3114 翁贵古法造纸长顺县李玉华男汉族1950.4 5015 思州石砚制作工艺岑巩县杨刚男汉族1979.9 2016 岑巩县民间火纸制作技艺岑巩县黄秀龙男侗族1964.3 3517 苗族四滴水芦笙制作技艺丹寨县王方元男苗族1963.10 3518 鸟笼制作技艺丹寨县杨福生男苗族1974.2 2719 苗族马尾斗笠制作凯里市吴远忠男苗族1958.12 412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雷山县李正云男苗族1971.5 2921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雷山县莫里学男苗族1954.9 4322 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雷山县杨昌义男苗族1949.4 4123 苗族蜡染织金县蔡群女苗族1974.10 2824 鸟笼制作工艺黔西县代登祥男汉族1972.11 2625 豆制品制作技艺大方县刘衍敏女汉族1957.10 1526 玉屏萧笛制作技艺玉屏县吴继红男侗族1968.7 30 传统医药类6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苗族医药·骨伤蛇伤疗法雷山县文玉忠男苗族1972.10 282 苗族医药·骨髓骨伤药膏麻江县龙薪臣男苗族1973.10 293 半枫荷熏举浴疗法贵州苗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汉梅女侗族1965.9 104 苗族医药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蒋元生男苗族1963.2 295 黔西王氏食疳医药黔西县王德俭男汉族1949.1 566 遵义王氏中医推拿遵义市文化馆王超文男汉族1963.3 35民俗类15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苗族祭鼓节清镇市王兴贵男苗族1944.12 312 下洞祭风神印江县任贞茂男土家族1948.8 233 江口羌历年江口县胡政法男羌族1967.10 204 苗族跳洞-数岜龙里县吴福兴男苗族1979.6 195 布依族服饰兴义市郎正丽女布依族1961.5 426 侗族服饰黎平县邬克兰女侗族1950.4 407 水书习俗独山县韦光礼男水族1948.3 458 水书习俗三都县韦见男水族1954.8 509 瑶族服饰麻江县赵元秀女瑶族1976.7 2310 彝族服饰赫章县松德英女彝族1963.7 3711 苗族服饰清镇市王荣毕女苗族1972.8 2112 苗族服饰普安县郭真英女苗族1968.4 3813 苗族服饰晴隆县杨兴琴女苗族1966.6 4214 苗族服饰剑河县王亨石女苗族1980.2 1715 青苗刺绣及苗族服饰安顺市西秀区熊体英女苗族1951.3 20。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8.13•【字号】•【施行日期】2014.08.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都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州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强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经州人民政府同意,将“平塘布依族水龙节”等45个项目列为我州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现予以公布。

黔南州人民政府2014年8月13日附件黔南州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5项)一、民俗类(15项)平塘布依族水龙节(平塘县)广顺中元盛会(长顺县)布依族祭祖习俗(贵定县)布依族“各桩”--砍典例(龙里县)苗族跳洞--数岜(龙里县)甚碧让(跳月)(龙里县)海葩苗“呈罡”(情语)(龙里县)草塘火龙(瓮安县)水族历法(黔南州、三都县)苗族服饰(黔南州)苗族“四月八”(黔南州)布依族“六月六”(黔南州)苗族“牯葬”节(黔南州)布依族端午节习俗(惠水县)独山基长迎龙习俗(独山县)二、传统技艺类(13项)匀酒酿造技艺(都匀市)水族银饰制作技艺(都匀市)益肝草凉茶(贵定县)松花皮蛋制作技艺(瓮安县)豌豆凉粉制作技艺(瓮安县)黄粑制作技艺(瓮安县)漤菜制作技艺(瓮安县)黔南酸系列食品制作技艺(黔南州)水族辣糟酸制作技艺(三都县)水族石刻(黔南州、三都县)苗族谷蔺布制作技艺(惠水县)独山猪猫童鞋制作工艺(独山县)独山拉钵土法制香技艺(独山县)三、传统音乐类(3项)水族“夺咚”(都匀市)麻尾布依山歌(独山县)布依族莫歌(独山县)四、传统戏剧类(1项)平定营灯夹戏(瓮安县)五、传统舞蹈类(5项)苗族牵羊舞(长顺县)苗族拦凶舞(长顺县)苗族花棍舞(罗甸县)苗族巫舞--雷公舞(贵定县)苗族跳月(三都县)六、传统体育类(2项)高台舞狮(瓮安县)水族赛马(黔南州)七、民间文学类(3项)白苗古歌(贵定县)布依族甲金的故事(黔南州)水族古歌(三都县)八、传统医药类(3项)胡三帖(贵定县)苗药(妇科)(黔南州)叶咔香秘方(黔南州)。

布依族枫香染研究及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布依族枫香染研究及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布依族枫香染研究及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布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贵州省的山区地带。

布依族以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工艺而闻名,其中之一便是枫香染。

枫香染是布依族传统的染色技术,使用枫香树叶提取的染料为纺织品赋予了独特的颜色和纹理。

枫香染的制作过程十分独特。

首先,布依族的妇女们会采摘新鲜的枫香树叶,并将其研磨成细粉末。

然后,她们会用水将枫香叶粉与纺织品一起浸泡,以使染料渗透进纤维中。

接下来,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固定,纺织品就会呈现出深浅不一的枫香色调。

这种染色技术不仅耐久,还具有自然、环保的特点。

布依族的枫香染技术不仅在传统服饰中广泛应用,而且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也得到了创新应用。

设计师们将枫香染与不同的纺织材料和图案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独特而时尚的服装。

这些服装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现代化的造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枫香染的创新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服装设计,还延伸到了家居纺织品和工艺品领域。

例如,一些家居用品如窗帘、桌布和靠垫等,都可以用枫香染技术进行处理,为家居环境增添一份温暖和独特的风格。

此外,枫香染还被应用于手工艺品制作,如围巾、包包和饰品等,赋予这些物品独特的艺术价值。

除了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外,布依族的枫香染在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手工艺逐渐被遗忘。

然而,通过枫香染技术的传承和创新应用,布依族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个美丽的民族。

总之,布依族枫香染研究及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时尚设计带来了新的灵感。

这种独特的染色技术不仅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还有助于保护传统工艺和文化的传承。

期待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精彩的创新作品,展示布依族枫香染在服装设计中的无限魅力。

布依族枫香染纪录

布依族枫香染纪录

布依族枫香染纪录【摘要】:枫香印染是一种古老的布依族印染技法是毛笔和由枫香树脂与牛油熬制的枫香油,其印染制品的颜色和花纹古朴、雅致,被有关专家誉为“画在布上的青花瓷”。

2022年,惠水县的枫香染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布依族;惠水县;枫香染一、枫香染的选材“我们的枫香染和蜡染是有区别的,因为蜡染是用蜂蜡,而我们的枫香油使枫香树下滴下的枫香油脂,工具呢,蜡染用的是蜡刀而我们用的是毛笔,”这是贵州省惠水县雅水镇播潭村小岩脚组的一名布依族人给我们的解释,他的名字叫杨光成,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的作品《牛油枫香染》曾获得过贵州十大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奖。

出生于印染世家的他,早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开始与父辈们枫香印染,冒着青烟的枫香油晚和大大小小的手工织布,还有装满蓝靛的染缸始终伴随在他的生活里。

“从我的祖父杨再祥,爷爷杨正清,到我的爸爸杨通清,再到我这里,我们几乎都用了我们的一生去从事枫香染,为了传承这个手艺,我从十三岁就开始学习枫香染了”,杨光成告诉我们说。

枫香印染是惠水县布依族传统的工艺,距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印染的布多用于床单,被套,服饰等生活日常用品上,据说早在宋朝时期,枫香染就被作为贡品向皇室进贡了十余次,深受大宋皇帝的喜爱,并被当时的统治者亲笔题上“天然”二字,相比于其他印染,枫香印染的独特之处在于使用枫香油作为纺染剂,而这种油全部取自于百年以上的枫香树上。

在杨光成生活的小岩脚村,高大茂密的枫香树比比皆是,每到秋天,人们都会去山上去采集枫香油,采集枫香油的方法是将枫香树开小口,三天以后枫香油就淌出来了,枫香油采集的季节一般是秋天,而秋天的油脂是产量最高,质量最佳的,这个大树直径在二十公分以上的油脂都是相当好的,树越大油越多越好,杨光成给我们指了一棵直径约为30公分的树说,这棵树可以产五斤油,采集来的枫香油并不能直接使用,而是要加入一些牛油,用文火煎熬,将里面的杂质过滤干净才能使用,因为刚采集来的枫香油含有很多水分,得文火熬制到没有小泡之后,说明水分敖干了才能用,里面除了加入牛油还有一些外人不能得知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祖传秘方,所以传承人杨光成并没有告知我们。

布依枫香染的历史

布依枫香染的历史

布依枫香染的历史布依族的祖先都说:枫香染是上天恩赐给他们的礼物。

《宋史》四九三卷载:南宁府(今惠水)、物产名马、朱砂、枫液染布……文中所指枫液染布,即惠水枫香染是也,布依语称‚庞典‛,它诞生于刀耕火种、火镰取火的远古时代,据《夜郎史考》、《黔西州志》论述,布依族系当地原著民族,文中祥述布依族地区在新旧石器朝代就已有人类活动,根据在布依族地区挖掘出来的出土文物证明,大部分布依族不是外来迁徙民族。

它应该是最早生活在广西、贵州境内的‚土著之民‛(现在还有部分布依族出丧时不洒买路钱),是‚骆越保丫‛的后裔,古称为‚布依‛,‚百依‛民族,系春秋,战国时期,徉柯国、古夜郎王国原著部落民族,纵观现在的布依族,大都傍山而聚、依水居住,居住环境和水源条件相对便利,再环视她们的生活周围,用布依语所取的地名,都早已有之,这些地名称谓,是从布依语中音译过来的,这一事实,可以推理出,其史是迁徙、布依民族也应先于其他民族落脚贵州。

当时来的时候,也许还像猿猴一样四脚爬过来的……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当人类走到了需要衣物遮盖的时代,那时的布依民族也围上了自织的土布衣裙,也懂得了太阳是红色的、山川是绿色的、水是清亮的、生活中也有五颜六色,然而,布依人穿的衣物色彩却很单一,怎么办?后来为什么选用百年枫香树油脂,作为防染剂、是谁发明了枫香染、在许多布依族叙事歌谣里:如《造物古歌》和《摩壮。

温壮》等古歌,就记载了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

唱布依族古歌的人,经常会唱到一个熟悉的名字:‚茶维哨苗‛,她就是枫香染的开山鼻祖,庞典的创始人。

‚茶维哨苗‛布依语中译为:长得像仙女一样美丽的姑娘,据说茶维哨苗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尤其织得一手好布,布依语叫‚维卜尚‛,在布依族屯寨里远近有名气,茶维哨苗善于思想,很有灵气,常为本民族衣饰的单一而发愁。

如果能把天上的五彩云,画染到布上该多好?她望着天上美丽的云彩,感叹道,长期留心观察。

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能改变衣服颜色的染料,她访遍所有的布依老人、足迹,踏遍千山万水、试过若干种植物、矿物颜色,为找到中意的染料,找啊找,由一个美丽的少女,找成了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妇人,‚茶维哨苗‛执着的追求,坚定不动摇的信念,无不为知情者所感动……那一年的深秋,这是一个残阳如血、云霞满天、枫叶红似火的下午,茶维哨苗照例把织布床摆到了层檐下的一棵几人合围不拢的枫香树底下织布,你想象不出这是一幅多美丽的图景,茶维哨苗在飞梭走纱、不知何时、溶化的枫香油脂从老树上滴下一,正好落在已织好的土布上,等她发现白布上的枫香油的痕迹时,如何刮也刮不掉、拿到河里去搓也洗不掉,嘘唏、疲惫之际,无可奈何地拿到蓝靛缸里浸染,几天后,该是起缸了。

道法自然 草木故央

道法自然 草木故央

道法自然草木故央作者:***来源:《乡村地理》2020年第02期除了制香界,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贵州的水磨故央是与西藏的尼木藏香、江苏的竹泓制香、福建的永春篾香齐名的独特制香工艺之一。

“故央”是布依语,译成汉语就是“制香”,也称“擀香”。

布依族对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崇拜,山神、土地神、水神、秧神等等不一而足。

祭祀酬神、婚丧年节,重要时刻都少不了一支香,可以说布依人一生都是和香相依相伴,因此制香对他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漂亮的制香人安龙县戈塘镇静静流淌的香车河,如同温婉的女子,温柔地牵起安龙县戈塘镇两岸的硐广村和附近相邻的村寨,这里流传着从宋代传承至今已有千年的制香手艺。

这里的村民从孩童时代就是闻着“香味”出生长大,5、6岁时就开始帮着家里人揉香粑,8、9岁时帮着大人把擀好的香压平,再大些就学会了整个制香流程。

贵州省省级水磨制香传承人余荣珍也是如此。

初见余荣珍老人,一身典型的布依族传统装扮——青色斜襟长衫,领口、袖口缀有花边,头缠黑色包布,虽已年逾古稀,身形瘦弱,但脸上充满笑意。

香车河村的制香人家有80来户,其中硐广村有6户。

我问她“那为什么你是非遗传承人?”老人亮亮的眼睛里掠过一丝羞涩的答,“他们说漂亮,我漂亮,我的香漂亮”,再想不到是这样率真坦诚的回答。

余荣珍9岁学会制香,14岁从河对岸嫁过来,在操持一大家人生活之余,不忘制香卖钱给家里添补点家用。

余荣珍用一句土话告诉我,“腊肉骨头,舍不得丢”,也就是大钱小钱都别轻易放过。

看似神圣、神秘的非遗技艺就是通过这么朴素而可爱的思想传承下来的。

“故央”制香“六式”“故央”制香工序复杂,却并非精致繁复的斟斤酌两,布依族从制作到燃香都透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洒脱纯粹。

推浆:“故央”制香的第一要务是做木粉饼。

全村就一辆香粑车,只有一个做木粉饼的“爷叔”。

逢着农闲该制香的季节,村周围香樟树、枫香树、冬瓜树、侧柏树……茂密的生长,“爷叔”从这些香树里相准一棵,先敬过树神,才能把树砍倒,树干截成30-40厘米的小节,每节中间打上孔固定在香粑车上。

布依枫香染的历史

布依枫香染的历史

布依枫香染的历史布依枫香染,又被称为"扎染",是布依族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品。

它源自于布依族人民的生活实践,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以下是对布依枫香染历史的深入探索。

一、起源与传说布依枫香染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当时这种印染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还成为了向朝廷进贡的珍贵礼品。

而关于它的起源,布依族人民中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叫做阿瓦的布依族青年,他非常擅长打猎和捕鱼。

一天,他捕到了一条神奇的金色小鱼,小鱼身上闪烁着美丽的色彩。

阿瓦被这种色彩深深吸引,他决定要研究出这种色彩的秘密。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发现这种小鱼身上的颜色是通过一种叫做枫香树的植物提取出来的。

于是,阿瓦便开始尝试用枫香树的汁液来染色,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地制出了美丽的彩色布料。

二、发展与传承自汉代以来,布依枫香染在布依族地区代代相传,不断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印染工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在明朝时期,布依枫香染成为了西南地区的特色手工艺品,并因其精致的工艺和美丽的色彩而名声大噪。

在清代,布依枫香染更是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推崇。

乾隆年间,朝廷设立了专门的生产基地,用于研究和生产布依枫香染。

这一时期,布依枫香染的制作技艺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机械印染技术的普及,传统的布依枫香染工艺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

许多传统的制作技艺和染色方法濒临失传。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意识的提高,布依枫香染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些地方政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开始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种古老的手工艺。

三、制作技艺与文化内涵布依枫香染的制作技艺非常独特,主要包括制靛、画板、织布、浸染、挑绣等步骤。

其中,制靛是关键的一步,需要使用枫香树的汁液来制作天然染料。

画板是制作印染图案的重要工具,由木板或竹片制成。

织布则需选用质地紧密的棉麻布料作为基材。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6.23•【字号】州府发〔2014〕17号•【施行日期】2014.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义龙新区管委会,州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精神,按照省文化厅的部署和我州安排,全州各县(市)申报了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组织论证和严格评审,州人民政府同意将“布依族民歌”等83项列为我州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将名录予以公布。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工作,为弘扬我州民族传统文化,建设和谐黔西南作出积极贡献。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2014年6月23日附件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83项)一、兴义市(9项)(一)布依族民歌(二)苗族口弦(三)兴义市老杠子面(四)布依族摩经(五)七舍古法手工制茶技艺(六)布依族“三粑一饭”(七)阴阳连环板凳拳(子午凳)(八)古方红糖制作工艺(九)布依族便当酒酿制技艺二、兴仁县(9项)(一)八月八苗族风情节(二)苗族板凳舞(三)跳花节(四)火箭节(五)布依呷卟吔(茶)(六)布依祈雨节(七)布依打击乐(八)二月二铜鼓节(九)布依丧俗家祭三、安龙县(10项)(一)安龙八极拳(二)打凼布依拳(三)纳闹板凳拳(四)排冗布依棍术(五)海庄布依押枷(六)布依族狮子锣(七)布依族稻草编(八)苗族手绣工艺(九)安龙红油剪粉(十)安龙民间医药四、贞丰县(14项)(一)布依族花灯(二)布依族婚俗(三)布依族“浪哨”(四)布依族狮灯(五)布依族酒歌(六)布依族童谣(七)布依族干栏式民居建筑(八)苗族婚俗(九)苗族服饰(十)苗族扫寨习俗(十一)苗族庆育习俗(注:“庆育习俗”即:庆祝生育习俗,包括“月米酒”和“满月酒”。

布依族苗族最具特色的工艺

布依族苗族最具特色的工艺

布依族苗族最具特色的工艺布依族和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两个重要民族,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工艺传统。

以下是关于布依族和苗族最具特色的工艺的介绍:布依族的工艺1. 布依织布工艺:布依族人民擅长织布,他们使用手工织机将天然纤维如亚麻、草麻、棉花等编织成布料。

布依族的织布工艺源远流长,织品以其独特的纹理和图案而闻名,常常运用鲜艳的颜色和丰富的刺绣来装饰。

布依族的纺织工艺以手织、手染为主,保留了原始的手工艺技法。

2. 布依银饰工艺:布依族人民也擅长银饰制作。

他们使用纯银制作出精美的饰品,如耳环、项链、手镯等。

布依族的银饰工艺独特而精湛,常常以动植物为设计元素,表达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银饰制作中还常使用琢磨、镶嵌等技法,使作品更加华丽和精美。

3. 布依竹编工艺:布依族人民在竹编工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技艺。

他们采用当地自然生长的竹子,利用手工编织和染色等技法制作各式各样的竹器和工艺品。

布依族的竹编工艺品造型独特、线条流畅,常常运用各种挤条、编织和染色等纹理元素来丰富作品。

苗族的工艺1. 苗绣工艺:苗族的绣花技艺被誉为中国绣艺的珍品之一。

苗绣以其娴熟的刺绣技巧和丰富的图案而闻名。

苗绣的特点在于线条精致、图案瑰丽、色彩鲜艳,常常以动植物、民族风情为主题。

苗绣工艺技法繁多,包括平绣、盘绣、织绣等,每一种工艺都体现了苗族绣娘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2. 苗银饰工艺:苗族人民擅长银饰制作。

他们使用纯银和其他珠宝材料,制作出独特精美的饰品。

苗族的银饰工艺品造型独特、纹饰精致,常以动植物、古代人物和民族传说等为设计元素。

苗银饰制作中还运用了镶嵌、坠饰等技法,使作品更加华丽和精美。

3. 苗木雕工艺:苗族人民在木雕工艺方面有着丰富的传统和独特的技艺。

他们使用各种木材,通过刻刀、琢磨等工具雕刻出精美的雕塑和工艺品。

苗族的木雕作品造型独特、线条流畅,常常以动植物、生活场景和民族传说等为题材。

木雕工艺技法精湛,作品呈现出苗族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界的深厚感情。

贵定稻雕:古老的布依族民间技艺

贵定稻雕:古老的布依族民间技艺

贵定稻雕:古老的布依族民间技艺作者:张德玉耿文福来源:《百姓生活》2016年第04期民间稻雕艺术,是在勤劳智慧的农民生产生活中,产生并传承下来的一种奇特技艺,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民间艺术。

贵州省贵定县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素有“天下粮仓”的美誉。

传统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与稻草编扎、雕塑有关的传统手工艺术和民俗文化,反映出当地群众变废为宝、对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天地自然的崇敬之情。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贵定稻雕包含了舞蹈、说唱、体育、手工等技艺,不仅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布依族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在不断的丰富中。

由于其在民族民间文化中的重要影响,因此逐渐成为贵定布依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成为贵定各族群众特别是布依人民抒发情感、展示才艺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平台,是联系民族感情、增进民族友谊和团结的纽带。

2015年12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贵定县命名为“中国稻雕艺术之乡”,并建立“中国稻雕艺术传承基地”。

贵定民间稻雕艺术,继承和弘扬了布依族、苗族民间传统优秀文化遗产,聚集了布依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

弘扬传承稻雕文化,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价值的认识,从而提高人们传承、保护、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积极性,达到进一步繁荣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目的。

多年来,中国民协与贵定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间稻雕艺术的挖掘、整理,把民间稻雕作坊、稻雕活动,打造升华为稻雕文化艺术节。

挖掘和提高稻雕艺术,正在成为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繁荣民族民间文化的有效途径。

如今,稻雕艺术在贵定民间十分活跃,广大农村活跃着一批稻雕艺术高超的民间艺人。

然而,据当地研究稻雕艺术的专家介绍,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稻雕艺人老化,年轻一代传承人紧缺,使这一民间技艺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稻雕艺人一道,通过举办稻雕艺术节,积极推动稻雕艺术的保护、发展与传承工作,让这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焕发新光彩。

2016年1月1日,由中国民协、贵州省文联主办,贵州省民协、贵州省布依学会、黔南州文联承办,中共贵定县委宣传部、贵定县文联等单位协办的“我们的节日——首届中国稻雕文化艺术节”在贵州省贵定县举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依族传统手工制香技艺
洞广村布依族所生产的香是“竹签香”。

按其长短,可分为长香和短香两种;按颜色可分为青香和红香;按其制作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擀香”和“提香”。

“竹签香”的制作在香方原料的选定、配伍、制作流程等方面都十分考究,有一套比较严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规范。

一、香方原料的选定
关于香的制作,我国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了一套与中医学、道家外丹学一脉相承的理论。

传统制香技艺的一个核心原则是让生产的成品香不仅清香幽雅,更重要的是能安神养生、开窍开慧。

洞广村布依族制香的香方原料主要是:香樟树、枫香树、冬瓜树、侧柏树(叶)、马桑叶、香叶、艾蒿叶、鸡血藤、水麻等。

这些原料不仅易燃,并且香味浓郁,通过配伍制成成品香后,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血行气、驱蚊灭虫、养生安神等功效。

二、香粑、香面的制作
香粑是制香的主料,香面是制香的配料,制作方法如下:
选料、祭祀、裁截布依族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民族,认为万物皆有神灵。

选定用某棵树来制香,都得先敬树神,然后才能把树砍倒。

用锯子把树裁成小节,每节长约30~40厘米,并在每节的中间打上眼(以便固定在香粑车上)。

水磨木浆利用香车河的天然水流为动力,让香粑车转动,使固定在香车上的制香木料与磨石摩擦,产生木浆。

沉淀后,用布袋把很细的木浆装好,捏成团,让其风干或晒干,即成木粉团。

配制香粉上山采集香叶、马桑叶、柏枝叶、艾蒿叶等,将其晒干,按1︰1︰1︰1 的比例混合,用碓舂细,成为香粉。

香粑的配制因为香粉对水后有粘合作用,所以将干木粉、香粉、水按3︰1︰5 的比例进行配制,揉搓、调和成糊状,发酵1小时后,就成了香粑。

香面的配制香面,在洞广又称“尾面”,根据所制香的颜色不同,有两种:第一种是青香香面,可直接用香粉充当;第二种是红香香面,是把一种叫“红土石”的矿石碾碎成粉,与干木粉按1︰1的比例拌匀即可。

三、“擀香”的制作流程
制作“擀香”,一般是坐在小凳上,在专门的香桌上制作。

第一步,用香刀把桌上的香粑刮到香桌边缘的条形香斗上,留下一条筷子大小的条形香粑,然后把多余的香粑刮走。

第二步,左手拿着香签的一头,另一头放在香斗右端的香粑上,右手拿着香刀按在香斗上有香签和香粑的地方,左手顺时针转动香签,让香斗上的条形香粑裹在香签上。

第三步,把香签上有香粑的部分放入香面中滚动,让其粘上一层香面。

第四步,左手拿着香签把,把香平放在香桌上,右手拿着香板轻轻地擀,让香滚动,使其均匀、平整、美观。

第五步,将擀好的香放到庭院中晒干或风干,即成“擀香”。

四、“提香”的制作流程
第一步,首先到山坡上采集鸡血藤、水麻,然后把它们装在陶瓷缸里,按1︰3的比例对水浸泡。

浸泡半个月后,除去杂质,所留的汁为“香汁”。

第二步,把准备好的香签插入“香汁”中,提起后快速放到黑色木碳粉中打滚,让木碳粉附着在香签上;再插入“香汁”中,提起后放到香面中滚动,裹上一层香面;最后拿到香桌上擀均匀。

第三步,拿到庭院中晒干或风干,即成“提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