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

合集下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一、前言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生产和管理的紧要设备,同时也是一个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现场员工和生产设备的安全,订立本规程,规范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行驶。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全部在场(厂)内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包括但不限于叉车、挖掘机、装载机等。

三、安全管理责任1. 公司经理或其委派的专人负责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管理工作;2. 班组长负责本班组内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的日常管理工作,如车辆巡察、日常保养、维护和修理保养等;3. 使用专用机动车辆的驾驶员应当遵守交通规定,严格执行本规程。

四、专用机动车辆的基本要求1. 专用机动车需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2. 专用机动车的载货量不得超过车辆规定的最大载重量;3. 专用机动车的驾驶员必需通过相应的资格考试,持有合格的驾驶证件;4. 专用机动车应当依照规定进行保养和检修,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5. 专用机动车辆应当依照规定使用配套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带、防护罩、避震器等。

五、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行驶1. 驾驶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把握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技能;2. 驾驶员应当佩戴安全帽、安全鞋,不得穿拖鞋、翻盖鞋等不安全的鞋类;3. 行驶速度应当依据路况和载重情况合理掌控;4. 行驶时应当时刻保持警觉,避开发生事故。

六、场内机动车辆的停放1. 专用机动车辆应当依照规定停放在指定的区域或停车场内;2. 停车时应当挂上手刹、切断电源、锁住方向盘,确保车辆的安全;3. 不得将车辆停放在消防通道、紧急出入口等禁止区域内。

七、安全事故处理1. 发生安全事故时,第一时间报告负责人;2. 安全事故应当经过现场勘查和调查,查明原因,适时实行措施避开事故连续发生;3. 对于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应当立刻组织抢救伤员,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八、违规行为处理1. 对于违反本规程规定的行为,将进行严厉处理;2.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视情节轻重进行惩罚甚至解除劳动合同。

TSGN0001_2017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系统技术监察规程

TSGN0001_2017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系统技术监察规程
(4)境外制造且在境使用的场车,由境代理机构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型式备案;
(5)制造、改造与修理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规章制度,并且保证有效运行;
(6)制造、改造与修理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应当保证场车的设计、制造、改造与修理符合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且对场车的安全性能负责。
3使用安全管理…………………………………………………………………(11)
4检验……………………………………………………………………………(13)
5附则……………………………………………………………………………(16)
附件A场(厂)专用机动车辆产品合格证……………………………………(17)
附录aa叉车产品数据表…………………………………………………(18)
(6)观光车辆所有车轮上均应当设置行车制动装置,并且由驾驶人员直接操纵;
1.3.2观光车
应当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1)最大运行速度不得大于30km/h;
(2)额定载客人数(含驾驶人员,下同)大于或者等于6人,但不得大于23人;
(3)最大行驶坡度不得大于10%(坡长小于20m的短坡除外)。
1.3.3观光列车
应当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1)最大运行速度不得大于20km/h;
(2)额定载客人数(含驾驶人员和安全员)不得大于72人,并且牵引车头座位数小于或者等于2个,车厢总节数不得大于3节,每节车厢座位数为20个-35个(含20个和35个);
注1-1:本规程所指叉车不包括可拆卸式属具。
1.2.2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以下简称观光车辆),包括观光车和观光列车。
观光车,是指具有4个以上(含4个)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的非封闭型自行式乘用车辆,包括蓄电池观光车和燃观光车。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工作,确保车辆的日常运行安全,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场(厂)内使用的所有专用机动车辆及其驾驶人员。

第三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车、叉车、吊车、牵引车等。

第四条车辆的安全监察是指对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监察和检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第五条车辆监察的目的是提高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六条车辆监察的原则是以安全为主要目标,合理利用资源,科学管理,并注重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第七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工作由安全部门负责,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车辆的安全检查第八条车辆的安全检查包括日常巡检和定期检查两个方面。

第九条日常巡检是指车辆驾驶人员在每天使用车辆之前,进行简单的外观和机械部分的检查。

第十条日常巡检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车身外观是否完整,有无严重变形、破损等情况;(二)车辆引擎、燃油系统是否正常,有无异味或漏油等情况;(三)车辆轮胎的磨损情况,是否需要更换;(四)车辆的制动系统是否灵敏,刹车是否正常;(五)灯光系统是否正常,车辆灯光是否完好。

第十一条定期检查是指对车辆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具体周期由安全部门根据厂内实际情况制定。

第十二条定期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发动机的检查和维护,包括更换机油、检查皮带、更换火花塞等;(二)车辆底盘的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悬挂系统、检查转向系统、更换刹车片等;(三)车辆电气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电瓶、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常等;(四)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变速器、传动轴、齿轮等。

第十三条车辆的安全检查应有相应的记录,包括巡检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故障维修记录等,存档备查。

第三章驾驶人员的安全培训第十四条驾驶人员是车辆运行的重要保障,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驾驶资格证。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工作,确保生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的目的是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依法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并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进行整改处理。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于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管理工作。

第四条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性质属于工作强制性要求,全体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五条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管理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车辆的安全监察工作。

第六条管理单位应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对车辆的日常检查、维护、维修等工作进行严格管理。

第七条管理单位要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八条管理单位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第九条管理单位要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第十条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档案,对车辆的检测、维修、改造等情况进行记录。

第三章安全检查第十一条管理单位要定期对场内专用机动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第十二条安全检查要包括车辆的外观、内部结构、机械系统、电气系统等各个方面的检查。

第十三条安全检查要注意对车辆的制动系统、照明信号系统、轮胎气压、刹车油及制动片等关键部件的检查。

第十四条安全检查要注重对车辆的安全通行证、操作证等相关证件的检查。

第十五条安全检查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

第四章事故处理第十六条如果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发生事故,管理单位要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第十七条对于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引发的事故,管理单位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八条对于因车辆故障引发的事故,管理单位要及时对车辆进行检修,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

第十九条对于因其他原因引发的事故,管理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五章复核监察第二十条对于经过整改的车辆,管理单位要进行复核监察,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TSG N0001-2017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N0001-2017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N0001-2017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N0001-2017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N0001-2017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旨在统一规范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监察要求,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包括叉车、牵引车、搬运车等,适用于对这些车辆的安全技术进行监察和维护的相关人员。

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与范围该规程的目的是提供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要求,确保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或损坏。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相关机动车辆的监察和操作。

1.2 术语定义本规程中的主要术语及其定义如下:(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指用于场(厂)内物料搬运、运输工具、牵引工具等专用车辆。

(2)安全技术监察:指对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进行检查、维护、修理和监督的过程。

第二章:管理要求2.1 安全技术监察制度(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应制定安全技术监察制度,明确车辆的日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等管理要求。

(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熟悉车辆的操作原理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应急处理技能并持证上岗。

2.2 日常检查和维护(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需定期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轮胎、刹车系统、照明设备、悬挂系统、车身结构等关键部件的检查和维护。

(2)驾驶人员应定期清洁和保养车辆,确保车辆外观整洁,同时保证车辆内部机械结构的正常运行。

2.3 定期检测(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定期进行检测。

(2)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排放标准、动力性能、制动性能、灯光配备、仪表功能等。

第三章:操作要求3.1 车辆操作规程(1)驾驶人员应严格遵守车辆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合理使用车辆的各项功能性和安全性设备。

(2)驾驶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保持警惕,注意人员和设备的周边环境,避免碰撞和伤害。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第一章__ 总__ 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内,使用单位应当持第起的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检验机构提出,也可向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申诉。

第三十六条(人员及安全教育)车辆的司机和维修人员应当持具有相应作业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上岗作业。

使用或者取得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应当对上述车辆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操作技能和预防车辆事故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不同项目作业人员操作技能方面的安全技术培训应当满足下列具体要求:(一) 拟取得场(厂)内专用旅游观光车辆司机资格证的,在考核相应项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前,应当在已经持有相应车辆司机项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两年及其以上的车辆司机指导下,进行3个月以上的操作技能学习并经其签字确认,或者持有准驾车型为B1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内安排试验或者检验,并及时出具相应报告。

第四十五条(检验人员)车辆检验人员应当取得相应检验项目资格后,方可进行相应项目的检验。

第四十六条(安全监察)各级质监部门应当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本规定的有关要求,对车辆制造、改造、维修、使用和检验实施安全监察。

第四十七条(监察人员) 各级质监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必须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安全监察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在实施安全监察时,应当有两名以上参加,并且出示有效证件。

第四十八条(证后监管)各级质监部门按照行政许可分级管理的要求实施行政许可工作,依据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有关事项进行审查,不符合本规定的条件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不得许可、核准和登记。

各级质监部门应当加强对已经取得许可、核准和使用登记的制造、改造、维修、使用单位和检验机构的监督检查,发现其不再符合本规定条件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应当依法撤消或者提请撤销原许可、核准和登记。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

事故原因
叉车操作员未经过专业培 训,缺乏安全操作知识; 叉车维护不当,刹车系统 失灵。
事故教训
加强叉车操作人员的培训 和管理,定期对叉车进行 安全检查和维护。
案例二:某物流公司货车事故分析
事故经过
某物流公司的货车在运输途中发生侧翻,造成车 辆和货物严重损坏。
事故原因
货车超速行驶,路面湿滑导致车辆失控。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 察
contents
目录
•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概述 •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法规 •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要求 •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规程 •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管理 •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案例分析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
01
全监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是指对在工厂、企业、物流园区等场厂内使用的机动 车辆进行的安全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和使用规范。
提高生产效率
场厂内机动车辆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 运输工具,其安全使用能够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因事故导致的生产中断和 损失。
安全监察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阶段
早期的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 主要依靠企业自主管理和行着工业的发展和事故的增多, 政府开始加强场厂内机动车辆安 全监察的立法和监管,制定了一
系列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当前阶段
目前,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 和监管机制,同时也在不断引入 新的技术手段和监管模式,以适
应工业发展的需要。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
02
全监察法规
法规体系
国家级法规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的法律法规 ,如《特种设备安全法》、《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 规程》等,为场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TSG N0001-2017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N0001-2017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N0001—2017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pecial Purpose Motor Vehicles in Defined Fields Safe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Regul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17年1月16日前 言2014年10月颁布的《特种设备目录》实施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定义和监管范围需要进一步明确。

2015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导则》中安全技术规范“紧急制定”的规定,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下达《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起草任务书。

2015年12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组,在上海召开了起草工作会议,形成《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草案。

2016年1月,在北京召开了专题会议,经过相关专家专题研讨,形成《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送审稿。

2016年2月和12月,送审稿提交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两次审议,经修改后形成报批稿。

2017年1月16日,本规程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规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监管范围,规定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设计、制造、改造、修理、使用、检验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规程颁布施行后,将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吴占稳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傅顶和 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吴国军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王 英 上海龙工控股有限公司 谢英华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张 威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景为科 钱剑雄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尚 洪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h t t p ://w w w .a q s i q .g o v .c n /目 录1 总则 (1)2 设计、制造、改造与修理 (2)3 使用安全管理 (11)4 检验 (13)5 附则 (16)附件A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产品合格证 (17)附录aa 叉车产品数据表 (18)附录ab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产品数据表 (19)附件B 叉车检验项目表 (20)附件C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检验项目表 (2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h t t p://ww w.aq si q.go v.cn/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 总 则1.1 目的 为了保障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使用,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背景
随着工业生产和物流业的发展,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越 来越广泛,但其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亟需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定义与范围
定义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在 厂矿、物流园区、车站、港口等 特定区域内使用的,具有特殊功 能和结构的机动车辆。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出厂的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监察 ,以及在用场(厂)内专用机动 车辆的监督检查。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 技术监察规程》
• 引言 •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
要求 •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使用
管理
•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 监察制度
•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 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了规范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监察,提高其安全性能,保障人 民生命财产安全。
02
场(厂)内专用机动动车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并具备完整的技 术资料。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设计、制造、改造、维修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和企业标准。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应按照规定进行检验、检测,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车辆结构要求
吊销许可证
对于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可以依法吊 销相关许可证。
罚款
对于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可以依法进行罚款。
移送司法机关
对于涉嫌犯罪的行为,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 关处理。
05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 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01
02
03
智能化技术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的安全性和效率。

关于做好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的通知

关于做好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的通知

质检办特〔2010〕200号关于做好目录调整阶段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相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有关单位: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的规定,经国务院批准,总局发布了《增补的特种设备目录》(国质检特〔2010〕22号,以下简称《目录》),明确了纳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范围。

为做好目录调整阶段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相关安全监察工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关于制造许可(一)凡列入《目录》的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下简称厂车),即日起以厂车的名称实施制造许可。

许可的条件、程序等继续按照《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国质检锅[2003]174号,以下简称《制造许可规则》)等相关文件或安全技术规范实施,鉴定评审机构和型式试验机构暂不调整。

(二)《制造许可规则》许可范围中未列入《目录》的设备(以下简称非厂车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铲运机和挖掘装载机等,不再实施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自本文发文之日起不再受理制造许可申请,鉴定评审机构不再接受鉴定评审约请;已经完成鉴定评审的,按照相关文件在3月31日前上报审批;已经取得制造许可的,在证书有效期满后自动失效。

二、关于作业人员考核(一)对列入《目录》的厂车设备相关作业人员,各地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0号)的规定,继续开展考核发证等工作,相关工作程序和要求暂不变更。

(二)非厂车设备相关作业人员,自本文发文之日起不再纳入考核发证范围,原取得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在证书有效期满后自动失效。

三、关于安全监察与检验检测(一)对列入《目录》的厂车设备,各地可以继续执行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原规定,按照原执行的相关文件开展检验检测、使用登记、监督检查等工作,相关工作程序和要求暂不变更。

(二)非厂车设备不再纳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范围,不再进行检验检测、使用登记、监督检查等工作,原已登记的设备注销登记。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一、总则场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在工厂、厂矿企业、物流仓储等场所运行的机动车辆。

为了保障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的运行安全,维护生产秩序,制定本规程。

二、车辆管理1. 车辆登记所有场内专用机动车辆需进行登记,包括车辆型号、车牌号码、购置时间等信息。

由车辆管理员负责车辆登记工作。

2. 车辆年检所有场内专用机动车辆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技术检测,确保车辆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安全标准。

年检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年检不合格应及时进行维修,并重新进行安全技术检测。

3. 车辆维护车辆管理员对场内专用机动车辆进行定期维护,包括机油更换、轮胎检修、制动系统检测等。

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进行修理和更换。

4. 车辆保养车辆保养必须按照规定的里程或时间进行。

保养内容包括车辆清洁、雨刷更换、灯光调校等。

车辆管理员要记录保养情况,并保留相关证明文件。

三、驾驶员管理1. 驾驶证要求驾驶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的驾驶员必须持有有效驾驶证,并且符合相应的驾驶年龄限制。

驾驶员应当按照道路交通法规和本规程的要求进行驾驶。

2. 驾驶员培训所有驾驶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的驾驶员必须参加相关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培训内容包括驾驶技巧、安全意识、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3. 驾驶员休息驾驶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的驾驶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驾驶时间,应定期休息,确保精神状态良好。

在疲劳或身体不适时,应立即停车休息。

四、安全监察1.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检查,包括车辆的制动系统、灯光、转向系统等方面。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

2. 环境安全场内专用机动车辆运行的环境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包括道路路面、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等。

必要时应进行环境改善,确保驾驶员和车辆的安全。

3. 交通秩序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的运行应遵守交通规则,包括限速、禁止超车等。

禁止闯红灯、逆行等不文明驾驶行为,确保交通秩序和工作安全。

tsgn0001-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n0001-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机动工业车辆
本规程中机动工业车辆指叉车。叉车,是指通过门架和货叉将载荷起升到一定高度进行堆垛作业的自行式车辆,包括平衡重式叉车、前移式叉车、侧面式叉车、插腿式叉车、托盘堆垛车和三向堆垛车。
注1-1:本规程所指叉车不包括可拆卸式属具。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以下简称观光车辆),包括观光车和观光列车。
2017年1月16日
前言
2014年10月颁布的《特种设备目录》实施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定义和监管范围需要进一步明确。2015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导则》中安全技术规范“紧急制定”的规定,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下达《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起草任务书。2015年12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组,在上海召开了起草工作会议,形成《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草案。2016年1月,在北京召开了专题会议,经过相关专家专题研讨,形成《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送审稿。2016年2月和12月,送审稿提交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两次审议,经修改后形成报批稿。
(3)最大行驶坡度不得大于10%(坡长小于20m的短坡除外)。
观光列车
应当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1)最大运行速度不得大于20km/h;
(2)额定载客人数(含驾驶人员和安全员)不得大于72人,并且牵引车头座位数小于或者等于2个,车厢总节数不得大于3节,每节车厢座位数为20个-35个(含20个和35个);
观光车辆
(1)方向盘不得右置,最大自由转动量从中间位置向左和向右转角均不大于15°;
(2)应当设置转向限位装置。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运行,预防交通事故,维护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工作。

第三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包括各类车辆,如工程车、电动车、装卸车等。

第四条对于违反本规程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处罚:例如警告、罚款、扣分等,严重违规者将会进行停车或禁止使用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处理措施。

第五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工作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

第二章车辆管理第六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必须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并按照规定的用途进行合理使用。

第七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驾驶证,并定期进行驾驶技能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必须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得擅自改变行驶路线或越过标志线。

第九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必须按照规定的速度和安全距离行驶,不得超速、抢行或危险驾驶。

第十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必须遵守交通信号和标志,不得闯红灯、逆行或违反交通规则。

第十一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在夜间行驶时必须开启车灯,确保车辆能够被其他交通参与者及时发现。

第十二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不得在未经安全管理部门允许的情况下擅自改装或更换零部件,保持车辆的原始状态。

第十三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必须经过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第十四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必须严禁酒后驾驶或在服用药物影响驾驶安全的情况下驾驶车辆。

第十五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停放位置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或影响道路通行。

第十六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必须准确填写使用记录和使用申请,确保车辆的使用信息真实可信。

第三章安全教育第十七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必须经过初、复、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为了加强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性,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规程适用于管辖区内所有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第一章一般规定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类型包括:电动车、手推车、叉车等。

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配合使用必须符合相应的要求,做到合理调度、合理运用、安全上岗。

3、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责任由各车辆驾驶员和管理人员共同承担。

第二章驾驶员的管理1、所有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驾驶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证照,同时必须熟悉车辆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2、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车辆的操作。

3、驾驶员必须随车携带证照和工作证,并配戴安全帽。

4、驾驶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周围环境,避免撞击、碰撞等安全事故。

5、禁止饮酒后或饮酒中驾驶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6、在操作过程中,严禁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以免影响驾车安全。

7、驾驶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应及时停车,报告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

8、对违反以上措施的驾驶员,工作人员应当予以警告、扣减相应工资和申请解聘等处罚。

第三章车辆的管理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购置、使用和保管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现行规定。

2、所有车辆必须在每天的上岗前,进行检查、保养、修理,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3、车辆的保养、检修和维护应当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确保车辆的质量和安全。

4、所有车辆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后,方可投入使用。

5、在车辆停放时,必须拉闸、切断电源并设置防护措施,以防止车辆滑动或发生其他的意外事故。

第四章突发事件的处理1、发生突发事故时,必须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在车辆出现故障或意外时,必须及时停车并做好现场保护。

3、在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应当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措施,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4、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必须进行应急演练,从而能够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1.目的与适用范围1.1 目的为确保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使用,保护车辆、生产设施和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规范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监管和管理,制定本规程。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监管和管理。

2.定义2.1 专用机动车辆指用于场厂内运输、搬运、装卸、修理等工作的机动车辆。

2.2 使用单位指使用和管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单位。

2.3 驾驶员指驾驶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人员。

2.4 监察人员指对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人员。

3.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3.1 条件使用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拥有从事相应作业的许可和资质。

•车辆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取得合法的行驶、使用证明。

•驾驶员应当持有相应车辆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

3.2 管理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车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3.3 行驶路线使用单位应当确定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行驶路线,并标明禁行区域和限制速度。

3.4 安全距离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之间应当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和事故。

3.5 载荷限制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装载应当符合其设计规格和载重限制。

严禁超载。

4.驾驶员管理4.1 资格要求驾驶员应当具有相应的车辆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经过相关培训和考试。

4.2 身体条件驾驶员应当身体健康,无色盲、夜盲、人格缺陷和其它不适宜驾驶的疾病。

4.3 准备工作驾驶员应当熟悉车辆的技术性能和操作规程,做好与车辆、路况、气候等相关的准备工作。

4.4 保持警觉驾驶员应当保持警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信号和标志,以确保行车安全。

4.5 报告事故驾驶员在发生事故或交通违法行为时,应当第一时间向监察人员和使用单位报告,并协助处理。

5.监察和管理5.1 监察监察人员应当对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对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查处。

5.2 管理使用单位应当落实安全管理责任,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追溯机制。

丁涛《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3

丁涛《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3

结构、车架结构、车身金属结构之一的,但是不改变场车原主参 数的活动。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二 主要解决的问题
(4)检验
☛ 检验项目和内容不适用 ☛ 缺少观光车辆型式实验的要求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场(厂)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5)各方主体责任
☛需要细化,法和条例。生产、经营、使用、检验、等各方责任。 ☛改造时,产品质量的责任主体。 ☛租赁时,使用管理的主体责任落实。
因此,迫切需要提出厂车各环节的基本安全要求, 为场 车安全监管提供技术依据!
2.1.2.1观光车 应当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1)最大运行速度不得大于30km/h;--限速 (2)额定载客人数(含驾驶人员,下同)大于或者等于6人,但不得大于23人; --限人数 (3)最大行驶坡度不得大于10%(坡长小于20m的短坡除外)。--限行驶坡度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二 主要解决的问题
2、2000年6月29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令《特种 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厂 内机动车辆是特种设备之一”
3质监局锅发[2001] 57号《关于印发<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的通知》,公布了特种设备目录,其中厂内机动车辆包括:轮 式专用机械、履带式自行专用机械、蓄电池车、客车类、汽车 类、方向轮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手把式三轮机动车、其他 机动车。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场(厂)车监管历程 (2)2003年《特种设安全监察条例》出台后
1、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6月1日起施行,未将厂内机 动车辆列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范围之内 2、国质检锅[2004] 31号《关于公布<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关于公布特种设备目录 的通知,2004年1月19日,厂内机动车辆,也不再列入特种设备目录内。 3 鉴于此,国务院令第412号,《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 决定》,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将厂内机动车辆的制造、安装、改造、 维修、使用、检验许可。质监总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保 留并设定行政许可。 4 国质检锅[2003] 174号,《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2003年6月 17日实行。“厂内机动车辆” 包括:牵引车、推顶车、搬运车装载机、挖掘机、 挖掘装载机、铲运机。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1. 简介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是指对厂区内运行的机动车辆进行安全监督和管理的工作。

该监察工作旨在确保场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发生率,保护员工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介绍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的重要性、标准和常见措施。

2. 重要性场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员工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重要原因:2.1 事故预防机动车辆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

通过进行安全监察,可以提前发现车辆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风险。

2.2 法律合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企业需要对场厂内机动车辆进行监察和管理,确保车辆符合各项安全标准和要求。

保持合规性不仅可以避免罚款和法律风险,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2.3 保障员工安全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保障员工的安全是企业的责任。

通过加强对机动车辆的监察,可以降低员工在厂区内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 标准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标准:3.1 安全标准场厂内机动车辆应符合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车辆车身结构、传动系、制动系统、照明信号装置等方面的要求。

安全标准是确保车辆能够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的基础。

3.2 设备维护标准机动车辆的设备维护对于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刹车系统、转向系统、轮胎、灯光等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保养是保障车辆安全的关键因素。

相关设备维护标准应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频率、维护的具体内容等。

3.3 驾驶员资质标准驾驶员的素质和技能对于机动车辆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驾驶员应具备相应的驾驶证和上岗证,并通过相关培训和考核。

驾驶员资质标准应明确要求驾驶员的年龄、驾驶经验、健康状况等。

4. 常见措施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监察可以通过以下常见措施来实施:4.1 安全巡查定期进行场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巡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修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