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07:《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讲课稿

合集下载

中国制造2025计划解析(深度版)

中国制造2025计划解析(深度版)

中国制造2025计划解析(深度版)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使中国的制造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背景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

然而,中国的制造业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低端产品过剩、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

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通过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2. 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业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绿色制造: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倡导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环保理念,推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4.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

5. 市场开放: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合作,推动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外资投资和技术引进。

影响与挑战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将对中国制造业产生积极影响,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然而,该计划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结论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

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制造等举措,中国制造业有望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提升整体竞争力。

然而,实施该计划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规划目标是引导和促进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是推动规划落实努力的重要方向。

为明确“制造强国”的任务和重点,《中国制造2025》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条件,根据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制造强国”的若干发展目标,加快实现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

一、指标选取的总体考虑《中国制造2025》指标体系的设立,综合考虑了以下几方面因素:第一,能够体现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

指标的选取,既要能够反应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持续的发展能力等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又要借鉴参考国外的评价指标,形成与国际之间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体系。

第二,能够体现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指标的选取,要充分体现创新驱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效益、两化深度融合的根本要求。

第三,指标数据具有可获得和可比较性。

指标的设立考虑了历史数据的可获得和可量化性,如制造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R&D投入、专利、能耗等指标,能够实现与历史数据的对比及与国外发展情况的比较。

第四,体现系统性和全面性相结合。

指标的设立要能够满足系统评价制造强国的需要,同时还要体现制造业当前发展情况、国际竞争力、发展潜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体现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良好结合。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经研究,《中国制造2025》采用了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4大类共12项指标。

二、主要规划目标(一)体现创新能力的指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核心,是实现我国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加快推动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举措。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掌握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从定量指标看,确定了两个目标任务:一是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是什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是什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是什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通过三步走最终实现中国制造业强国的核心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2049年),制造业强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第一步目标是制造强国战略实现的关键,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中制定了细化的目标。

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

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 融合迈上新台阶。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见图1-4)。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

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强化基础工程:简称强基工程。

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领域应用。

组织重点突破,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急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引言《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本文档将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深度解析,分析其主要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以期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1. 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2. 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发展先进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水平。

3. 提高制造业质量品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形象。

4. 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制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提高制造业开放合作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制造业的全球布局和资源共享。

6. 提升制造业人才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1. 高端装备制造业:包括航空航天、高端船舶、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

2. 新材料产业:包括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领域。

3.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硬件等领域。

4. 生物医药产业:包括生物技术、高端医疗设备、化学药品等领域。

5. 绿色环保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6. 高端消费品制造业:包括高端家电、高端纺织、高端食品等领域。

三、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措施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研发投入,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鼓励产学研合作。

2. 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广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

3. 提高质量品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4. 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5. 加大绿色制造力度: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加强环保监管。

6.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

王小兰-中国制造2025解读

王小兰-中国制造2025解读
第 5节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工业
☛ 第2章
内容总览
总体思路
第 1节
第2节 基本原则
第 3节 战略目标
第4节 战略任务和重点
第 5节 政策扶持和保障
☛ 第3章
第1节 第2 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第7 节 第8节 第9节
九大任务
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服务业 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究基地)建设工程
第2节 智能制造工程
第 3节 第 4节 第 5节 工业强基工程 绿色制造工程 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 第6章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第8节
八大政策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 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 健全组织实施机制
☛ 第 4章
十大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航空航天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电力装备 农机装备 新材料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第8节 第9节 第10节
☛ 第5章
பைடு நூலகம்
五大工程
第1节 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
中国制造2025解读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 第1章
☛ 第 2章 ☛ 第 3章
出台背景
内容总览 九大任务
☛ 第4章 ☛ 第5章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首先,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包括实现制造业年均增长7%,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实现制造业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

通过这些目标的设定,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化方向发展。

其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系列发展重点,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和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10个领域。

这些领域被确定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方向,将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新增长点和竞争优势所在。

此外,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质量监管和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为中国制造业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

最后,中国制造2025还提出了一系列国际合作举措,包括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强国际技术创新合作、推动国际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加强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等。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中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将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

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将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有助于推动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和变革。

相信通过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中国制造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由大变强的跨越。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发展战略,旨在推进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模式转型升级。

该战略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通过引进和研发尖端技术,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这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带动先进制造技术产业的发展。

2. 提高制造业的质量水平。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将推进制造业从规模性发展转向质量性发展,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质量改进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 加强制造业的品牌建设。

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指导思想是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通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4. 推动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

通过推广绿色制造技术和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友好度。

5. 促进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

中国制造2025还提出要加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的服务型制造业转型。

通过发展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推动中国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该战略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并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舞台上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目标是将“中国制造”打造成创新驱动、品质升级、绿色发展、面向全球的高端制造,以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那么,《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呢?本文将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品质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详细解读。

一、技术创新目标1.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实现自主创新。

2.强化标准与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中国制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加速技术转化和推广: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将先进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4.推进国际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创新合作,加速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二、产业结构升级目标1.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加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

2.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加强供应链管理和优化:完善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效率,优化供应链结构。

4.增强产业链融合和协同创新能力:加强产业链融合和协同创新,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三、品质提升目标1.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优化设计、制造和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促进品牌建设和营销: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提升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加强质量监测和监管:加强质量监测和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智能制造目标1.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制造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2.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产业上下游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

中国制造2025PPT版学习分享宣讲材料

中国制造2025PPT版学习分享宣讲材料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2
MADE IN CHINA
“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自从2014年12月 被首次提出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015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 “中国制造 2025”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将在 国际合作中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欢迎各国企业积极参与, 利用国际产能合作等机会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希望有关国家放宽 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倡导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共同反对保 护主义。中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世界。
是《 我 国中 实国 施 制制 造造 强 国 战 略 第》 一 个 十 年 的 行 动 纲 领
2025
——
MADE IN CHINA
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11
MADE IN CHINA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 产业变革,形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 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 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 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 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 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 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我国制造业转型 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 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 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 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 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 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 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 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 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中国制造2025书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制造2025书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制造2025书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的行动纲领,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此计划是在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改革需求的背景下制定的,旨在加快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实现从“大国制造”到“强国制造”的转变。

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由此引发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以及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等因素。

中国政府意识到必须加快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应对这些挑战。

因此,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时,政府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作为关键发展方向。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在10年的时间里,实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

通过整合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培养人才、优化产业结构和改善企业环境等措施,政府希望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提高整个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战略举措,包括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绿色制造、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等。

通过这些战略举措,中国将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制造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推动了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然而,中国制造2025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技术创新的难度、资源和环境压力、企业转型的困难等。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制造2025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和取得更大的成果。

总而言之,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

它旨在加强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从“大国制造”向“强国制造”的转变。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创新驱动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来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并分析其实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中国制造2025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二、优化产业结构中国制造2025旨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兴产业,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

三、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四、加强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要求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队伍。

通过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思维。

同时,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五、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2025着重强调绿色制造的发展。

通过推动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措施,实现中国制造业的绿色转型。

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六、推动国际化发展中国制造2025还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市场拓展,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

通过加强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总结: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涵盖了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国际化发展等方面。

《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中国制造2025战略内容

《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中国制造2025战略内容

《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作者:来源:《中国电子报》2015年第35期规划目标是引导和促进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是推动规划落实努力的重要方向。

为明确“制造强国”的任务和重点,《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强国”的若干发展目标,加快实现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

一、指标选取的总体考虑《中国制造2025》指标体系的设立,综合考虑了以下几方面因素:第一,能够体现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

指标的选取,既要能够反应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持续的发展能力等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又要借鉴参考国外的评价指标,形成与国际之间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体系。

第二,能够体现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指标的选取,要充分体现创新驱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效益、两化深度融合的根本要求。

第三,指标数据具有可获得和可比较性。

指标的设立考虑了历史数据的可获得和可量化性,如制造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R&D投入、专利、能耗等指标,能够实现与历史数据对比及与国外情况比较。

第四,体现系统性和全面性相结合。

指标的设立要能够满足系统评价制造强国的需要,同时还要体现制造业当前发展情况、国际竞争力、发展潜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体现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良好结合。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经研究,《中国制造2025》采用了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4大类共12项指标。

二、主要规划目标(一)体现创新能力的指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核心。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掌握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从定量指标看,确定了两个目标任务:一是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为与国际具有可比性,该指标的预测使用OECD的统计数据。

浅谈中国制造2025(5篇)

浅谈中国制造2025(5篇)

浅谈中国制造2025(5篇)第一篇:浅谈中国制造2025浅谈中国制造2025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所谓“中国制造2025”,指的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该《纲要》又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

即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力争到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背景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

这场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体现为四大转变、一条主线和八大对策。

(1)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

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2)一条主线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3)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对中国制造2025的看法如今,全球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新阵地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双重挑战。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中国制造2025》重大部署。

中国制造2025PPT版学习分享宣讲材料PPT课件精品

中国制造2025PPT版学习分享宣讲材料PPT课件精品

工业4.0简介
第 11页
08
工 业 4. 0
工 业 4. 0 应 用 场 景
动态生产线
当前汽车生产线也是高度静态配置,不可能将同一厂商不同产品组的部件相互置换。比如,
客户不能将同是大众品牌下的保时捷的坐椅用于大众其它车型。工业4.0之下,将形成动态 生产线,实现车辆的混装并确保匹配。
工业4.0简介
借鉴了德国的工业4.0计划,我国也制定 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2015年5月 19日正式印发,在部分地区已经展开了 试点工作,要在2025年对制造业完成升 级转型。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用人成 本的上升,我国的制造业亟需转型。 虽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工业4.0对 于中国的制造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相 信就在不远的未来大家就会体验到工业 4.0带来的便利!
1
2
3
产设施的实现;
工业4.0简介
第 8页
05
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完美融合
工 业 4. 0
工 业 4. 0 三 大 趋 势
制造运行管理系统 (MOM)将帮助 生产价值链中的供 应商获得并交换实 时的生产信息。供 应商所提供的全部 零部件都将在正确 的时间以正确的顺 序到达生产线。
在未来,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将在虚拟世界被设计、仿真以 及优化,为真实的物理世界包括物料、产品、工厂等建立起一个 高度仿真的数字“双胞胎”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1959年第一个可编程 逻辑控制器PLC
第四次工业革命
系统基于信息物理 融合
用电子和IT技术实现 1870年第一条生产线 制造流程的进一步 美国辛辛那提屠宰场 自动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784年第一台纺织机
随着基于劳动分工 的、电力驱动的大 规模生产的出现

中国制造2025整体战略目标

中国制造2025整体战略目标

中国制造2025整体战略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整体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中国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强国。

具体目标包括:
1. 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提高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实现技术的自主可控。

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中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力度,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3.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性: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转型,加大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提高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加强制造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人才。

5. 市场开放和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市场开放,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外资和外国技术,加强国际合作,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引言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政府制定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本文档将全面解析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战略、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为深入了解这一战略提供详细参考。

一、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三个主要目标:1. 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制造业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以上,制造业利润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3. 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比例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二、战略中国制造2025实施“三步走”战略:1. 第一步(2016-2020年):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 第二步(2021-2025年):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3. 第三步(2026-2035年):制造业创新能力世界领先,质量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结构全面优化。

三、重点领域中国制造2025聚焦十大重点领域: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智能硬件、5G等。

2.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

3. 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制造:航空器、卫星、高端装备等。

4. 新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

5. 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生物技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

6.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7. 电力装备:高效节能变压器、智能电网设备等。

8. 农业机械装备:高效农业机械、智能农业设备等。

9. 环保和节能装备:大气治理设备、水处理设备等。

10. 新能源与节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四、政策措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下政策措施:1. 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第一篇:解读中国制造2025解读中国制造2025 【导入】:视频《赴日抢马桶盖》【提问】你觉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中国人赴日抢马桶盖都说明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国产货还没有取得本国国民的信任,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中国制造的耻辱。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因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让这一概念走入公众视野。

2015年5月19日,《中国制造2025》正式公布,对于中国来说,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述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中国要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这不仅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还提出了“3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构想。

一、中国制造2025提出背景(一)、国际背景1、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提问】:回顾人类社会工业革命的时间及标志?【教师总结】: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

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化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

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

【小资料】1、神奇的大数据:PRADA在纽约的旗舰店中每件衣服上都有RFID码。

每当一个顾客拿起一件PRADA进试衣间,RFID会被自动识别。

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解读

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解读

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解读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一、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和部署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今后我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1.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制造大国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8万亿美元(见图1-1),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比约为20%,成为世界制造大国。

002 中国制造20251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中国制造2025 003图1-1 2001—2012年世界各国制造业增加值变化示意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工业化发展道路,已经具备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和条件:(1)我国制造业拥有巨大市场,需求是最强大的发展动力;(2)我国制造业有着世界上最为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体系,具备强大的产业基础;(3)我国一直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4)我国在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5)我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方面成就辉煌,上天、入地、下海、高铁、输电、发电、国防装备等都显示出我国制造业巨大的创新力量。

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 09201020112012亿美元年份智能制造004 中国制造2025192.我国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和巨大的困难:(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2)产品质量问题突出;(3)资源利用效率低;(4)产业结构调整刻不容缓,战略性新兴产业弱,传统产业亟待升级换代,服务型制造业刚刚起步,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低,总体处于世界制造产业链的中低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
主要目标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9日】【来源:规划司】【字体:大中小】
规划目标是引导和促进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是推动规划落实努力的重要方向。

为明确“制造强国”的任务和重点,《中国制造2025》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条件,根据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制造强国”的若干发展目标,加快实现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

一、指标选取的总体考虑
《中国制造2025》指标体系的设立,综合考虑了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能够体现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

指标的选取,既要能够反应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持续的发展能力等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又要借鉴参考国外的评价指标,形成与国际之间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体系。

第二,能够体现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指标的选取,要充分体现创新驱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效益、两化深度融合的根本要求。

第三,指标数据具有可获得和可比较性。

指标的设立考虑了历史数据的可获得和可量化性,如制造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R&D投入、专利、能耗等指标,能够实现与历史数据的对比及与国外发展情况的比较。

第四,体现系统性和全面性相结合。

指标的设立要能够满足系统评价制造强国的需要,同时还要体现制造业当前发展情况、国际竞争力、发展潜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体现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良好结合。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经研究,《中国制造2025》采用了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4大类共12项指标。

二、主要规划目标
(一)体现创新能力的指标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核心,是实现我国价值链低端向
高端跃升,加快推动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举措。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掌握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从定量指标看,确定了两个目标任务:
一是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为与国际具有可比性,该指标的预测,使用OECD的统计数据。

未来十年,以OECD统计的1999-2012年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年均增速5.9%进行测算,2020年和2025年指标将分别达到1.26%和1.68%。

图1 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趋势图
二是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

据统计,2006-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从0.16件增加到0.36件,年均增长12.4%,平均每年增加约0.029件。

未来十年,按照12.4%的年均增速测算,2020和2025年指标分别达到0.83件和1.48件;按照年均增加0.029(件)测算,2020和2025年分别达到0.57件和0.71件。

为提高指标预测的准确性,取两者均值,2020和2025年指标分别达到0.70件和1.10件。

图2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二)体现质量效益的指标
工业发展质量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制造业增加值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三个指标。

一是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该指标为国内独创,是反映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标,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6个维度12项具体指标计算得出。

未来10年,预计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局面难有根本改观,传统低端产业竞争优势走弱不可避免,质量竞争力将继续保持中低增长速度,为此以年均增长0.19分(2010-2013年平均增长0.19分)计算,2020年和2025年分别达到84.5分和85.5分。

图3 1999~2013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二是制造业增加值率。

受世界金融及经济危机影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2008-2011年下降速度较快,近两年来开始止跌回稳。

从2012年情况看,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日本甚至超过45%,我国仅为其一半左右。

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重化工业和加工贸易比重降低,制造业将逐步向价值链高端提升,预计“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率将走出低谷期,2020年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到2025年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图4 各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变化趋势(2000-2012)
三是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我国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但增速远远高于仅为0.5%-2%的美、日、德等发达经济体。

未来十年,随着我国工业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将逐步放缓,而制造业就业人口规模将相对稳定并突出结构优化,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制造业增加值变化正相关并略高于后者增长速度。

预计“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分别为7.5%和6.5%左右。

图5 各国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对比(1998-2012)(单位:万元/人,人民币)
(三)体现两化融合的指标
未来十年,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宽带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关键工序制造装备数控化在规上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宽带用户数。

“十三五”期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
案》发展目标,2020年我国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将达到4亿户,其中家庭宽带用户约3.3亿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将超过70%。

“十四五”期间,我国固定宽带发展进入缓慢增长的饱和阶段,预计宽带用户年均净增规模在1100万,据此估算2025年我国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将达到4.8亿户,其中家庭宽带用户将达到3.9亿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82%,达到发达国家当前的平均发展水平。

表1 相关国家宽带人口普及率水平
数据来源:根据ITU公布的统计数据整理,其中2014年数据为ITU公布的预测数。

其次,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参照2011-2014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年均增加3.1个百分点,并遵循指标超过60%增速将放缓的普遍规律,预计“十三五”期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年均增加2.7个百分点,“十四五”期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年均增加2.4个百分点,2020年和2025年指标将分别达到72%和84%。

表2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及其增长情况
再次,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参考2011-2014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增长趋势,预计“十三五”期间指标年均增加3.3个百分点,2020年指标达到50%。

“十四五”期间,遵循指标超过60%增速将放缓的普遍规模,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年均增加2.8个百分点,到2025
年指标达到64%。

表3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及其增长情况
(四)体现绿色发展的指标
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

由于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70%以上,工业排放污染是我国污染的主要来源。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制造2025》还确定了4个定量指标,即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020年和2025年分别较“十二五”末降低18%和34%;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2%和4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23%和4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十二五”末的65%分别提高到73%和79%。

三、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
《中国制造2025》规划期限长,且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我国经济也处于快速发展之后的转型期,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为促进《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加强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与调整。

一是加强组织实施保障。

成立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中国制造2025》各项战略任务实施。

设立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为规划实施提供持续的、高水平的决策咨询。

二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规划提出了深化体质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
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等保障措施,通过制定部门分工,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推动规划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三是加强监测评估。

建立《中国制造2025》第三方评价机制,利用社会智库、企业智库等第三方机构,定期发布《中国制造2025》实施进展,推动公民广泛参与实施和监督,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注1:数据来源:国际宽带人口普及率为ITU公布的统计数据,其中2014年数据为ITU 公布的预测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