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卷1化学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6年高考全国卷i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全国卷i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全国卷i化学试题及答案2016年高考全国卷I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碳酸钙答案:C2.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氢气C. 氮气D. 碳酸氢铵答案:D3.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氩气答案:C4.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氢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答案:A5.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氢气C. 氧气D. 氩气答案:A6.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A7.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8分)8. (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硫酸(2分)(2)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氢氧化钠(2分)(3)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碳酸钙(2分)9.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乙醇(2分)(2)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物的是碳酸钙(2分)(3)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聚乙烯(2分)10. (1)下列物质中,属于还原剂的是氢气(2分)(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剂的是氧气(2分)(3)下列物质中,属于催化剂的是二氧化锰(2分)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11. 在实验室中,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2分)(2)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2分)(3)观察到有气泡产生(2分)(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2分)(5)证明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2分)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12. 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原卷版)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原卷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SO 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 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Na 2SO 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H 2SO 4产品C .负极反应为2 H 2O –4e –=O 2+4H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D .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O 2生成12.298K 时,在20.0mL 0.10mol 1L -⋅氨水中滴入0.10 mol 1L -⋅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 mol 1L -⋅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 .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C .M 点处的溶液中c(NH 4+)=c(Cl -)=c(H +)=c(OH -)D .N 点处的溶液中pH<12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 mol·L–1r溶液的pH 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26.(14分)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 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 x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②预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 1、K 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 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 管中①Y 管中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 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集打开K 2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27.(15分)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 3+(蓝紫色)、Cr(OH)4−(绿色)、Cr 2O 72−(橙红色)、CrO 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Cr 3+与Al 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 2(SO 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2)CrO 42−和Cr 2O 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 −1的Na 2CrO 4溶液中c (Cr 2O 72−)随c (H +)的变化如图所示.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 2CrO 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_____.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 4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 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利用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恰好完全沉淀(浓度等于1.0×10−5 mol·L−1)时,溶液中c(Ag+)为_______ mol·L−1,此时溶液中c(CrO42−)等于__________ mol·L−1.(已知Ag2 CrO4、AgCl的K sp分别为2.0×10−12和2.0×10−10).(4)+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28.(14分)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_____.(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工艺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原料软锰矿与氢氧化钾按1∶1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 .(2)“平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3)“平炉”中需要加压,其目的是.(4)将K2MnO4转化为KMnO4的生产有两种工艺.CO歧化法”是传统工艺,即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①“2碱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2MnO4,MnO2和(写化学式).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阴极逸出的气体是.CO歧化法”中,K2MnO4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③“电解法”和“2(5)高锰酸钾纯度的测定:称取1.0800 g样品,溶解后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摇匀.取浓度为0.2000 mol·L−1的H2C2O4标准溶液20.00 mL,加入稀硫酸酸化,用KMnO4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24.48 mL,该样品的纯度为(列出计算式即可,已知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锗(Ge)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GeCl4GeBr4GeI4熔点/℃−49.5 26 146沸点/℃83.1 186 约400(4)光催化还原CO2制备CH4反应中,带状纳米Zn2GeO4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Zn、Ge、O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5)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6)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下图为Ge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2,0,12);C为(12,12,0).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②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Ge单晶的晶胞参数a=565.76 pm,其密度为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秸秆(含多糖物质)的综合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 n H2m O m的通式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3)D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4)F 的化学名称是______,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 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 gCO2,W共有______种(不含立体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反,反)-2,4-己二烯和C2H4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对二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9高中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作为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提示,也应该利用空暇时刻渐渐品读一些好书,吸收书中的精华。

2016全国卷1化学试题解析版全解

2016全国卷1化学试题解析版全解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答案】D考点:考查化学在生活的应用的知识。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相同,均是CH2,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14214AN⨯⨯=2N A,正确;B、N2与H2反应生成的NH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 A,B错误;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电子转移数为3N A,错误;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的知识。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2-甲基丁烷也称异戊烷,错误;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正确;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的知识。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精准解析)(Word版)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精准解析)(Word版)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精准解析)(Word版)D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中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答】选B.解:A.异丁烷含有4个C原子,2﹣甲基丁烷含有5个C原子,故A 错误;B.乙烯与水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B正确;C.同分异构体是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故C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解答】选C.解:A.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不互溶,应该采用分液方法分离,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故A错误;B.NO易和空气中O2反应生成NO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不易溶于水,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FeCl3属于强酸弱碱盐,Fe 3+易水解生成Fe(OH)3而产生浑浊,为了防止氯化铁水解,应该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故C正确;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会带出部分水蒸气,所以得不到纯净的氯气,应该将饱和食盐水出来的气体再用浓硫酸干燥,故D错误;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解答】选B.解:A、阴离子向阳极(即正极区)移动,氢氧根离子放电pH减小,故A错误;B、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通电时,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区放电生成水和氧气,使得氢离子浓度增大,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氢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氢气,使得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与钠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钠,故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故B正确;C、负极即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C错误;D、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25mol 的O 2生成,故D错误.12.298K时,在20.0mL 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解答】选D.解:A.强酸弱碱相互滴定时,由于生成强酸弱碱盐使溶液显酸性,所以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所以氨水滴定盐酸需要甲基橙作指示剂,故A错误;B.如果M点盐酸体积为20.0mL,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中铵根离子水解导致该点溶液应该呈酸性,要使溶液呈中性,则氨水应该稍微过量,所以盐酸体积小于20.0mL,故B错误;C.M处溶液呈中性,则存在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H4+)=c(Cl﹣),该点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而促进水电离,但水的电离程度较小,该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H4+)=c(Cl﹣)>c(H+)=c(OH﹣),故C错误;D.N点为氨水溶液,氨水浓度为0.10mol•L﹣1,该氨水电离度为1.32%,则该溶液中c (OH﹣)=0.10mol/L×1.32%1.32×10﹣3 mol/L,c(H+)=mol/L=7.6×10﹣10mol/L,所以该点溶液pH<12,故D正确;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 ﹣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解答】选:C.解: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则n为Cl2,Z 为Cl,氯气与p在光照条件下生成r与s,0.01mol•L﹣1r溶液的pH为2,则r为HCl,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则p为CH4,氯气与m反应生成HCl与q,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则m为H2O,q为HClO,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O元素.A.所以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W(H)<Y(O)<X(C),故A错误;B.氯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表现负化合价,氧元素非金属性比氯的强,高氯酸为强酸,碳酸为弱酸,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碳的强,故非金属性Y(O)>Z(Cl)>X(C),故B 错误;C.氧元素氢化物为水,常温下为液态,故C正确;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碳酸属于弱酸,故D错误.二、解答题必选题(共3小题,满分43分)26.(14分)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 (OH)2+2NH4Cl CaCl2+2NH3↑+2H2O.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①Y管中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6NO27N2+12H2O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2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压强小于外压【解答】解:(1)①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物状态为固体与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选择A为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A;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②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制备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应选择盛有碱石灰干燥管干燥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可以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的发生,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故答案为:d→c→f→e→i;(2)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则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无色氮气,所以看到现象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8NH3+6NO2=7N2+12H2O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装置内压强降低,所以打开K2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故答案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①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6NO2=7N2+12H2O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2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27.(15分)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4﹣(绿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又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2)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72﹣)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2CrO42﹣+2H+=Cr2O72﹣+H2O.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4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0×1014.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H<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利用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恰好完全沉淀(浓度等于1.0×10﹣5mol•L﹣1)时,溶液中c(Ag+)为 2.0×10﹣5mol•L﹣1,此时溶液中c(CrO42﹣)等于5×10﹣3mol•L﹣1.(已知Ag2 CrO4、AgCl的K sp分别为2.0×10﹣12和2.0×10﹣10).(4)+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r2O72﹣+3HSO3﹣=2Cr3++3SO42﹣+4H2O.【解答】解:(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可知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先生成Cr(OH)3灰蓝色沉淀,继续加入NaOH后沉淀溶解,生成绿色Cr(OH)﹣;故答案为: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又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4溶液;(2)①随着H+浓度的增大,CrO42﹣转化为Cr2O72﹣的离子反应式为:2CrO42﹣+2H+⇌Cr2O72﹣+H2O,故答案为:2CrO42﹣+2H+⇌Cr2O72﹣+H2O;②溶液酸性增大,平衡2CrO42﹣+2H+⇌Cr2O72﹣+H2O正向进行,CrO4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A点Cr2O72﹣的浓度为0.25mol/L,根据Cr元素守恒可知CrO42﹣的浓度为0.5mol/L,H+浓度为1×10﹣7mol/L,此时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0×1014,故答案为:1.0×1014;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方向放热,则该反应的△H<0,故答案为:<;(3)当溶液中Cl﹣完全沉淀时,即c(Cl﹣)=1.0×10﹣5mol/L,依据Ksp(AgCl)=2.0×10﹣10,计算得到c(Ag+)===2.0×10﹣5mol/L此时溶液中c(CrO42﹣)===5.0×10﹣3mol/L,故答案为:2.0×10﹣5 ;5.0×10﹣3;(4)利用NaHSO3的还原性将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Cr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r2O72﹣+3HSO3﹣=2Cr3++3SO42﹣+4H2O,故答案为:5H++Cr2O72﹣+3HSO3﹣=2Cr3++3SO42﹣+4H2O.28.(14分)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3价.(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2NaClO3+SO2+H2SO4=2NaHSO4+2ClO2↑.(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ClO2﹣(或NaClO2).(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O2.(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 1.57.(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答】解:(1)在NaClO2中Na为+1价,O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Cl的化合价为+3价,故答案为:+3;(2)NaClO3和SO2在H2SO4酸化条件下生成ClO2,其中NaClO2是氧化剂,还原产物为NaCl,回收产物为NaHSO4,说明生成硫酸氢钠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SO2+H2SO4=2NaHSO4+ClO2↑,故答案为:2NaClO3+SO2+H2SO4=2NaHSO4+ClO2↑;(3)食盐溶液中混有Mg2+和Ca2+,可以利用过量NaOH溶液除去Mg2+,利用过量Na2CO3溶液除去Ca2+,ClO2氧化能力强,因此电解装置中阴极ClO2得电子生成ClO2﹣,阳极Cl﹣失电子生成Cl2.故答案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ClO2﹣(或NaClO2);(4)依据图示可知,利用含过氧化氢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O2,产物为ClO2﹣,则此反应中ClO2为氧化剂,还原产物为ClO2﹣,化合价从+4价降为+3价,H2O2为还原剂,氧化产物为O2,每摩尔H2O2得到2mol电子,依据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1;O2;(5)1gNaClO2的物质的量=mol,依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NaClO2~Cl﹣~4e﹣,Cl2~2Cl﹣~2e﹣,可知氯气的物质的量为mol×4×=mol,则氯气的质量为mol×71g/mol=1.57g,故答案为:1.57g.三.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1.[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工艺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原料软锰矿与氢氧化钾按1:1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2)“平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3)“平炉”中需要加压,其目的是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4)将K2MnO4转化为KMnO4的生产有两种工艺.①“CO2歧化法”是传统工艺,即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MnO4,MnO2和KHCO3(写化学式).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MnO42﹣﹣e﹣=MnO4﹣,阴极逸出的气体是H2.③“电解法”和“CO2歧化法”中,K2MnO4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3:2.(5)高锰酸钾纯度的测定:称取1.0800g样品,溶解后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取浓度为0.2000mol•L﹣1的H2C2O4标准溶液20.00mL,加入稀硫酸酸化,用KMnO4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24.48mL,该样品的纯度为95.62%(列出计算式即可,已知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解答】解:(1)原料软锰矿与氢氧化钾按1:1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2)流程分析可知平炉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锰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故答案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3)“平炉”中加压能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故答案为: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4)①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MnO4,MnO2,二氧化碳在碱性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钾,化学式为:KHCO3,故答案为:KHCO3;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在电解槽中阳极,MnO4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MnO4﹣.电极反应式是:MnO42﹣﹣e﹣=MnO4﹣;在阴极,水电离产生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逸出,电极反应式是:2H2O+2e﹣=H2↑+2OH﹣;所以阴极逸出的气体是H2;总反应方程式是:2K2MnO4+2H2O2KMnO4+2H2↑+2KOH,故答案为:MnO42﹣﹣e﹣=MnO4﹣;H2;③依据电解法方程式2K2MnO4+2H2O2KMnO4+2H2↑+2KOH,可知K2MnO4的理论利用率是100%,而在二氧化碳歧化法反应中3K2MnO4+2CO2=2KMnO4+MnO2+K2CO3中K2MnO4的理论利用率是,所以二者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3:2,故答案为:3:2;(5)依据离子方程式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可知KMnO4与草酸反应的定量关系是2KMnO4~5H2C2O4,配制溶液浓度为c=mol/L,1.0800g样品中含有KMnO4的物质的量n=×mol=0.006536mol,KMnO4的质量m=0.006536mol×158g/mol=1.03269g,纯度为:×100%=95.62%,故答案为:95.62%.1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锗(Ge)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2,有2个未成对电子.(2)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3)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GeCl4、GeBr4、GeI4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依次升高.GeCl4GeBr4GeI4熔点/℃﹣49.5 26 146沸点/℃83.1 186 约400(4)光催化还原CO2制备CH4反应中,带状纳米Zn2GeO4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Zn、Ge、O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O>Ge>Zn.(5)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共价键.(6)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如图为Ge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0,);C为(,,0).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②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Ge单晶的晶胞参数a=565.76pm,其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解答】解:(1)Ge是32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IV A族,基态G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2,在最外层的4s能级上2个电子为成对电子,4p轨道中2个电子分别处以不同的轨道内,有2轨道未成对电子,故答案为:3d104s24p2;2;(2)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Ge原子半径大,难以通过“肩并肩”方式形成π键,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故答案为: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3)锗的卤化物都是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对于组成与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由于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故沸点:GeCl4<GeBr4<GeI4,故答案为:GeCl4、GeBr4、GeI4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故答案为:GeCl4、GeBr4、GeI4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4)元素非金属性:Zn<Ge<O,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O>Ge>Zn,故答案为:O>Ge>Zn;(5)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Ge原子与周围4个Ge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延伸的立体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Ge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Ge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采取sp3杂化,故答案为:sp3;共价键;(6)①D与周围4个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D与顶点A的连线处于晶胞体对角线上,过面心B、C及上底面面心原子的平面且平行侧面将晶胞2等分,同理过D原子的且平衡侧面的平面将半个晶胞2等等份,可知D处于到各个面的处,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故答案为:(,,);②晶胞中Ge原子数目为4+8×+6×=8,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可知出晶胞的质量为,晶胞参数a=565.76pm,其密度为÷(565.76×10﹣10 cm)3=g•cm﹣3,故答案为:.13.[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秸秆(含多糖物质)的综合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cd.(填标号)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 n H2m O m的通式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D中官能团名称为酯基、碳碳双键,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4)F 的化学名称是己二酸,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nHOOC(CH2)4COOH+nHOCH2CH2CH2CH2OH+(2n﹣1)H2O.(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gCO2,W共有12种(不含立体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反,反)﹣2,4﹣己二烯和C2H4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对二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解答】解:(1)a.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纤维素等,组成通式不一定都是C n H2m O m 形式,如脱氧核糖(C6H10O4),故a错误;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故b错误;c.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葡萄糖,说明淀粉水解了,不能说明淀粉完全水解,再加入使碘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完全水解,故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cd;(2)B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由D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的官能团有酯基、碳碳双键,D脱去2分子氢气形成苯环得到E,属于氧化反应,故答案为:酯基、碳碳双键;氧化反应;(4)F的名称为己二酸,己二酸与1,4﹣丁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为:HOOC(CH2)4COOH+HOCH2CH2CH2CH2OH+(2n﹣1)H2O,故答案为:己二酸;HOOC(CH2)4COOH+HOCH2CH2CH2CH2OH+(2n﹣1)H2O;(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gCO2,生成二氧化碳为1mol,说明W含有2个羧基,2个取代基为﹣COOH、﹣CH2CH2COOH,或者为﹣COOH、﹣CH(CH3)COOH,或者为﹣CH2COOH、﹣CH2COOH,或者﹣CH3、﹣CH(COOH)2,各有邻、间、对三种,共有12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2;;(6)(反,反)﹣2,4﹣己二烯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Pd/C作用下生成,然后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合成路线流程图为:,故答案为:.。

2016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含答案与解析

2016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含答案与解析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理科综合〔化学局部〕I卷〕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答案】D【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由纤维素改性得到,灼烧时有刺激性气味,可由此区分二者,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碳链会变成环状,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故B正确。

C、加热、强酸碱、重金属盐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加热可杀死流感病毒,故C正确。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工业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故D错误。

因此,此题选D。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NA与4molH 3B、1molN反响生成的NH分子数为2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N A2D、标准状况下,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NA 【答案】A【解析】9.以下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响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10.作能到达实验目的的是〔〕A 、用长颈漏斗别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响的产物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响产生的 NO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 、将Cl2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洁的 Cl2 【答案】C 【解析】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下图,采用惰性电极, 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Na 和SO4能进入中间隔室。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SO4B 、该法在处理含NaSO 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HSO 产品42 4C 、负极反响为2HO –4e–O2+4H+,负极区溶液pH 降低D 、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的O2生成【答案】B【解析】直流电作用下电解硫酸钠溶液,由于钠离子与硫酸根在水溶液中均不放电,因此其本质为电解水。

2016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新课标1卷精编版)

2016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新课标1卷精编版)

绝密★启用前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新课标1卷精编版)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在灼烧时会蜷缩成一个小球,有浓烈的黑烟,有与蛋白质灼烧不一样的气味,故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正确;B .食用油高温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甚至是致癌的稠环芳香烃物质,进而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C .加热或高温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正确;D .医用消毒酒精通常是用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浓度太大,杀菌能力强,但渗透性差,浓度太小,渗透性强而杀菌能力又弱。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渗透性差,会导致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体内将细菌彻底杀死,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在生活的应用正误判断的知识。

【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

我们生活就要吃饭、穿衣,在生活过程中在与周围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往往会试卷第2页,总19页接触微生物,因注意不当而患有疾病,消毒、治疗或用一定的物质进行处理,这些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腈纶化学纤维等,棉花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糖类,灼烧有烧被套的气味;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腈纶等是人工合成的物质,灼烧有浓烈的黑烟,会蜷缩成一个小球,冷后是一个小硬球。

判断衣服布料的材料就可以用灼烧的方法鉴别,在洗涤时也可以根据物质面料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

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含答案及解析

2016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含答案及解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答案】D【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由纤维素改性得到,灼烧时有刺激性气味,可由此区分二者,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碳链会变成环状,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故B正确。

C、加热、强酸碱、重金属盐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加热可杀死流感病毒,故C正确。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工业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D。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答案】A【解析】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10.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解析】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SO 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2016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卷Ⅰ 附详解解析 必考知识点 真题再现

2016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卷Ⅰ 附详解解析 必考知识点 真题再现

(2)①2CrO42-+2H+ Cr2O72-+H2O; ② 增大;1014 ;③< ;
GeI4 146
沸点/℃
83.1
186
约 400
第7页共9页
(4)光催化还原 CO2 制备 CH4 反应中,带状纳米 Zn2GeO4 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Zn、Ge、 O 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5)Ge 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 Ge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粒
已知
2Mn
4
+5H2C2O4
+6H+
= 2Mn 2
+10CO2
+8H2O
)。
37.[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
锗(Ge)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 Ge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1)
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 分)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 95% 8.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 2NA B.1 molN2 与 4 molH2 反应生成的 NH3 分子数为 2NA C.1 mol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 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4NA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 有 3 中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 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完整版)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精准解析)(Word版)

(完整版)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精准解析)(Word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Cr52 Mn55 Ge73 Ag108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6分,共42分)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解答】选D.解:A.蚕丝含有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的羽毛气味,为蛋白质的特有性质,可用于鉴别蛋白质类物质,故A正确;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生成苯并芘等稠环芳香烃物质,可致癌,故B正确;C.加热可导致蛋白质变性,流感病毒是蛋白质,故C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故D错误.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解答】选A.解: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CH2物质的量==1mol,含氢原子数为2N A,故A正确;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氮气不能全部反应生成氨气,生成氨气分子数小于2N A,故B错误;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电子转移为3mol,电子转移数为3N A,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2.24LCCl4含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D错误;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中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答】选B.解:A.异丁烷含有4个C原子,2﹣甲基丁烷含有5个C原子,故A错误;B.乙烯与水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B正确;C.同分异构体是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故C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解答】选C.解:A.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不互溶,应该采用分液方法分离,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故A错误;B.NO易和空气中O2反应生成NO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不易溶于水,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FeCl3属于强酸弱碱盐,Fe3+易水解生成Fe(OH)3而产生浑浊,为了防止氯化铁水解,应该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故C正确;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会带出部分水蒸气,所以得不到纯净的氯气,应该将饱和食盐水出来的气体再用浓硫酸干燥,故D错误;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解答】选B.解:A、阴离子向阳极(即正极区)移动,氢氧根离子放电pH减小,故A错误;B、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通电时,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区放电生成水和氧气,使得氢离子浓度增大,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氢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氢气,使得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与钠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钠,故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故B正确;C、负极即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C错误;D、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25mol的O2生成,故D错误.12.298K时,在20.0mL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解答】选D.解:A.强酸弱碱相互滴定时,由于生成强酸弱碱盐使溶液显酸性,所以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所以氨水滴定盐酸需要甲基橙作指示剂,故A错误;B.如果M点盐酸体积为20.0mL,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中铵根离子水解导致该点溶液应该呈酸性,要使溶液呈中性,则氨水应该稍微过量,所以盐酸体积小于20.0mL,故B 错误;C.M处溶液呈中性,则存在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H4+)=c(Cl﹣),该点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而促进水电离,但水的电离程度较小,该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H4+)=c(Cl﹣)>c(H+)=c(OH﹣),故C错误;D.N点为氨水溶液,氨水浓度为0.10mol?L﹣1,该氨水电离度为1.32%,则该溶液中c(OH﹣)=0.10mol/L×1.32%1.32×10﹣3mol/L,c(H+)=mol/L=7.6×10﹣10mol/L,所以该点溶液pH <12,故D正确;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 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解答】选:C.解: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则n为Cl2,Z为Cl,氯气与p在光照条件下生成r与s,0.01mol?L﹣1r溶液的pH为2,则r为HCl,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则p 为CH4,氯气与m反应生成HCl与q,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则m为H2O,q为HClO,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O元素.A.所以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W(H)<Y(O)<X(C),故A错误;B.氯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表现负化合价,氧元素非金属性比氯的强,高氯酸为强酸,碳酸为弱酸,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碳的强,故非金属性Y(O)>Z(Cl)>X(C),故B错误;C.氧元素氢化物为水,常温下为液态,故C正确;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碳酸属于弱酸,故D错误.二、解答题必选题(共3小题,满分43分)26.(14分)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H4Cl CaCl2+2NH3↑+2H2O.2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 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①Y 管中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6NO27N2+12H2O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2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压强小于外压【解答】解:(1)①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物状态为固体与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选择A为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A;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②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制备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应选择盛有碱石灰干燥管干燥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可以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的发生,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故答案为:d→c→f→e→i;(2)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则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无色氮气,所以看到现象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8NH3+6NO2=7N2+12H2O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装置内压强降低,所以打开K2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故答案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①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6NO2=7N2+12H2O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2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27.(15分)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4﹣(绿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又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2)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 (Cr2O72﹣)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2CrO42﹣+2H+=Cr2O72﹣+H2O.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4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0×1014.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H<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利用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恰好完全沉淀(浓度等于1.0×10﹣5mol?L﹣1)时,溶液中c(Ag+)为 2.0×10﹣5mol?L﹣1,此时溶液中c(CrO42﹣)等于5×10﹣3mol?L﹣1.(已知Ag2CrO4、AgCl的K sp分别为2.0×10﹣12和2.0×10﹣10).(4)+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r2O72﹣+3HSO3﹣=2Cr3++3SO42﹣+4H2O.【解答】解:(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可知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生成Cr(OH)3灰蓝色沉淀,继续加入NaOH后沉淀溶解,生成绿色Cr(OH)4﹣;故答案为: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又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2)①随着H+浓度的增大,CrO42﹣转化为Cr2O72﹣的离子反应式为:2CrO42﹣+2H+?Cr2O72﹣+H2O,故答案为:2CrO42﹣+2H+?Cr2O72﹣+H2O;②溶液酸性增大,平衡2CrO42﹣+2H+?Cr2O72﹣+H2O正向进行,CrO4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A点Cr2O72﹣的浓度为0.25mol/L,根据Cr元素守恒可知CrO42﹣的浓度为0.5mol/L,H+浓度为1×10﹣7mol/L,此时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0×1014,故答案为:1.0×1014;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方向放热,则该反应的△H <0,故答案为:<;(3)当溶液中Cl﹣完全沉淀时,即c(Cl﹣)=1.0×10﹣5mol/L,依据Ksp(AgCl)=2.0×10﹣10,计算得到c(Ag+)===2.0×10﹣5mol/L此时溶液中c(CrO42﹣)===5.0×10﹣3mol/L,故答案为:2.0×10﹣5;5.0×10﹣3;(4)利用NaHSO3的还原性将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Cr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r2O72﹣+3HSO3﹣=2Cr3++3SO42﹣+4H2O,故答案为:5H++Cr2O72﹣+3HSO3﹣=2Cr3++3SO42﹣+4H2O.28.(14分)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3价.(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2NaClO3+SO2+H2SO4=2NaHSO4+2ClO2↑.(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ClO2﹣(或NaClO2).(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O2.(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 1.57.(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1)在NaClO2中Na为+1价,O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Cl+3价,故答案为:+3;和SO2在H2SO4酸化条件下生成ClO,3NaHSO4,说明生成硫酸氢钠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SO4=2NaHSO4+ClO2↑,故答案为:食盐溶液中混有Mg2+和Ca2+,可以利用过量氧化能力强,因此电解装置中阴极ClO2.故2NaOH溶液;Na2CO3溶液;ClO2﹣(或NaClO(4)依据图示可知,利用含过氧化氢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O2,产物为ClO2,则此反应中ClO2为氧化剂,还原产物为ClO2﹣,化合价从+4价降为+3价,H2O2为还原剂,氧化产物为O2,每摩尔H2O2得到2mol电子,依据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1;O2;(5)1gNaClO2的物质的量=mol,依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NaClO2~Cl﹣~4e﹣,Cl2~2Cl﹣~2e﹣,可知氯气的物质的量为mol×4×=mol,则氯气的质量为mol×71g/mol=1.57g,故答案为:1.57g.三.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以软锰矿(主)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工艺路线如下: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2)“平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3)“平炉”中需要加压,其目的是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4)将K2MnO4转化为KMnO4的生产有两种工艺.①“CO2歧化法”是传统工艺,即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MnO4,MnO2和KHCO3(写化学式).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MnO42﹣﹣e﹣=MnO4﹣,阴极逸出的气体是H2.③“电解法”和“CO2歧化法”中,K2MnO4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3:2.(5)高锰酸钾纯度的测定:称取1.0800g样品,溶解后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取浓度为0.2000mol?L﹣1的H2C2O4标准溶液20.00mL,加入稀硫酸酸化,用KMnO4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24.48mL,该样品的纯度为95.62%(列出计算式即可,已知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解答】解:(1)原料软锰矿与氢氧化钾按1:1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2)流程分析可知平炉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锰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故答案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3)“平炉”中加压能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故答案为: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4)①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MnO4,MnO2,二氧化碳在碱性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钾,化学式为:KHCO3,故答案为:KHCO3;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在电解槽中阳极,MnO4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MnO4﹣.电极反应式是:MnO42﹣﹣e﹣=MnO4﹣;在阴极,水电离产生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逸出,电极反应式是:2H2O+2e﹣=H2↑+2OH﹣;所以阴极逸出的气体是H2;总反应方程式是:2K2MnO4+2H2O2KMnO4+2H2↑+2KOH,故答案为:MnO42﹣﹣e﹣=MnO4﹣;H2;③依据电解法方程式2K2MnO4+2H2O2KMnO4+2H2↑+2KOH,可知K2MnO4的理论利用率是100%,而在二氧化碳歧化法反应中3K2MnO4+2CO2=2KMnO4+MnO2+K2CO3中K2MnO4的理论利用率是,所以二者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3:2,故答案为:3:2;(5)依据离子方程式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可知KMnO4与草酸反应的定量关系是2KMnO4~5H2C2O4,配制溶液浓度为c=mol/L,1.0800g样品中含有KMnO4的物质的量n=×mol=0.006536mol,KMnO4的质量m=0.006536mol×158g/mol=1.03269g,纯度为:×100%=95.62%,故答案为:95.62%.1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锗(Ge)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2,有2个未成对电子.(2)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3)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GeCl4、GeBr4、GeI4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依次升高.GeCl4GeBr4GeI4熔点/℃﹣49.5 26 146沸点/℃83.1 186 约400(4)光催化还原CO2制备CH4反应中,带状纳米Zn2GeO4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Zn、Ge、O 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O>Ge>Zn.(5)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共价键.(6)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如图为Ge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 为(0,0,0);B为(,0,);C为(,,0).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②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Ge单晶的晶胞参数a=565.76pm,其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解答】解:(1)Ge是32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IV A族,基态G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2,在最外层的4s能级上2个电子为成对电子,4p轨道中2个电子分别处以不同的轨道内,有2轨道未成对电子,故答案为:3d104s24p2;2;(2)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Ge原子半径大,难以通过“肩并肩”方式形成π键,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故答案为: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3)锗的卤化物都是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对于组成与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由于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故沸点:GeCl4<GeBr4<GeI4,故答案为:GeCl4、GeBr4、GeI4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故答案为:GeCl4、GeBr4、GeI4都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GeCl4<GeBr4<GeI4,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4)元素非金属性:Zn<Ge<O大,故电负性:O>Ge>Zn,故答案为:O>Ge>Zn;(5)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Ge原子与周围4个Ge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延伸的立体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Ge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Ge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采取sp3杂化,故答案为:sp3;共价键;(6)①D与周围4个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D与顶点A的连线处于晶胞体对角线上,过面心B、C及上底面面心原子的平面且平行侧面将晶胞2等分,同理过D原子的且平衡侧面的平面将半个晶胞2等等份,可知D处于到各个面的处,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故答案为:(,,);②晶胞中Ge原子数目为4+8×+6×=8,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可知出晶胞的质量为,晶胞参数a=565.76pm,其密度为÷(565.76×10﹣10 cm)3=g?cm﹣3,故答案为:.13.[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秸秆(含多糖物质)的综合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cd.(填标号)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 n H2m O m的通式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D中官能团名称为酯基、碳碳双键,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4)F的化学名称是己二酸,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nHOOC(CH2)COOH+nHOCH2CH2CH2CH2OH+(2n﹣1)H2O.4(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mol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gCO2,W共有12种(不含立体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反,反)﹣2,4﹣己二烯和C2H4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对二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解答】解:(1)a.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纤维素等,组成通式不一定都是C n H2m O m形式,如脱氧核糖(C6H10O4),故a错误;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故b错误;c.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葡萄糖,说明淀粉水解了,不能说明淀粉完全水解,再加入使碘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完全水解,故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cd;(2)B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由D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的官能团有酯基、碳碳双键,D脱去2分子氢气形成苯环得到E,属于氧化反应,故答案为:酯基、碳碳双键;氧化反应;(4)F的名称为己二酸,己二酸与1,4﹣丁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为:HOOC(CH2)4COOH+HOCH2CH2CH2CH2OH+(2n﹣1)H2O,故答案为:己二酸;HOOC(CH2)COOH+HOCH2CH2CH2CH2OH+(2n﹣1)H2O;4(5)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0.5mol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44gCO2,生成二氧化碳为1mol,说明W含有2个羧基,2个取代基为﹣COOH、﹣CH2CH2COOH,或者为﹣COOH、﹣CH(CH3)COOH,或者为﹣CH2COOH、﹣CH2COOH,或者﹣CH3、﹣CH(COOH)2,各有邻、间、对三种,共有12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2;;(6)(反,反)﹣2,4﹣己二烯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Pd/C作用下生成,然后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合成路线流程图为:,故答案为:.。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2021年整理)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2021年整理)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

5 K 39 Cr 52 Mn55 Ge 73 Ag 108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在灼烧时会蜷缩成一个小球,有浓烈的黑烟,有与蛋白质灼烧的不一样的气味,故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正确;B.食用油高温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甚至是致癌的稠环芳香烃物质,进而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C.加热或高温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家禽的危害作用,故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通常是用体积比浓度为75%中乙醇溶液,浓度太大,杀菌能力强,但渗透性差,浓度太小,渗透性强而杀菌能力又弱.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渗透性差,会导致病毒的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当病毒退壳后,里边的蛋白质仍然会危害人体健康,错误。

2016高考全国卷1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6高考全国卷1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6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一、选择题: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8.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4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A 2N B. 1mol 2N 与4mol 2H 反应生成的3NH 分子数为A 2N C. 1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A 2N D. 标准状况下,2.24L 4CCl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A 0.4N9.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 49C H Cl 有3种同分异构体D.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 将2Cl 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2Cl11.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24Na SO 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24SO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24SO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B. 该法在处理含24Na SO 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24H SO 产品C. 负极反应为+222H O 4O +4H e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D. 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2O 生成12. 298K 时,在20.0mL 10.10mol L -⋅氨水中滴入10.10mol L -⋅的盐酸。

2016新课标全国1卷化学试卷与答案解析(清晰版)

2016新课标全国1卷化学试卷与答案解析(清晰版)

2016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一、选择题: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8.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4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A 2N B. 1mol 2N 与4mol 2H 反应生成的3NH 分子数为A 2N C. 1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A 2N D.标准状况下,2.24L 4CCl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A 0.4N9.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确的是( ) A. 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 49C H Cl 有3种同分异构体 D.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2Cl 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2Cl11.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24Na SO 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24SO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24SO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B. 该法在处理含24Na SO 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24H SO 产品C. 负极反应为+222H O 4O +4H e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D.当电路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2O 生成12. 298K 时,在20.0mL 10.10mol L -⋅氨水中滴入10.10mol L -⋅的盐酸。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1 Word版 含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1 Word版 含解析)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试题参考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A正确;B、食用油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B正确;C、高温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杀菌消毒,C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D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判断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答案】A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2-甲基丁烷也称异戊烷,A错误;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正确;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C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乙酸乙酯,A错误;B.NO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所以用排水法收集,B错误;C.铁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因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C正确;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只能除去氯气,但不能除去水蒸气,不能得到纯净的Cl2,D错误,答案选C。

2016全国卷1化学试题答案 解析全解

2016全国卷1化学试题答案 解析全解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新课标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答案】D考点:考查化学在生活的应用的知识。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相同,均是CH2,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14214AN⨯⨯=2N A,正确;B、N2与H2反应生成的NH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 A,B错误;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电子转移数为3N A,错误;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的知识。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2-甲基丁烷也称异戊烷,错误;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正确;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的知识。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

2016 全国一卷 化学试题解析

2016 全国一卷 化学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答案】D考点:考查化学在生活的应用的知识。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相同,均是CH2,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14214AN⨯⨯=2N A,正确;B、N2与H2反应生成的NH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 A,B错误;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电子转移数为3N A,错误;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的知识。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2-甲基丁烷也称异戊烷,错误;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正确;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的知识。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Cr 52 Mn 55 Ge 73 Ag 108一、选择题: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答案】D【解析】A 、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由纤维素改性得到,灼烧时有刺激性气味,可由此区分二者,故A 正确。

B 、食用油反复加热,碳链会变成环状,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故B 正确。

C 、加热、强酸碱、重金属盐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加热可杀死流感病毒,故C 正确。

D 、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工业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故D 错误。

因此,本题选D 。

95%的酒精常用于擦拭紫外线灯。

这种酒精在医院常用,而在家庭中则只会将其用于相机镜头的清洁。

2.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4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A 2NB. 1mol 2N 与4mol 2H 反应生成的3NH 分子数为A 2NC. 1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A 2ND. 标准状况下,2.24L 4CCl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A 0.4N 【答案】A【解析】A 、乙烯和丙烯最简式均为为2CH ,14g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团2CH 的物质的量为1mol ,含有的氢原子数为A 2N ,故A 正确。

B 、若1m o l 的2N 与4mol 的2H 完全反应则生成2mol 3NH ,但此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完全,所以3NH 分子数小于A 2N ,故B 错误。

C 、Fe 溶于过量硝酸,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最终氧化产物是3Fe ,因此1mol Fe与过量硝酸反应转移A 3N 电子,故C 错误。

D 、标准状况下,4CCl 呈液态,2.24L 4CCl 不能由气体摩尔体积得出其物质的量为0.1mol ,故其含有的共价键数也不为A 0.4N ,故D 错误。

因此,本题选A 。

3.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 49C H Cl 有3种同分异构体D.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解析】A 、2-甲基丁烷,其结构简式为3233CH CHCH CH |CH ,共5个碳,习惯命名法应该为异戊烷,故A 错误。

B 、乙烯生成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为:22232CH ==CH H O CH CH OH +−−−→催化剂,符合加成反应的定义,故B 正确。

C 、49C H Cl 有4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3222CH CH CH CH Cl 、323CH CHCH CH |Cl、323CH CHCH Cl|CH 、333CH |CH C Cl |CH —,故C 错误。

D 、高分子化合物要求分子量在10000以上,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 错误。

因此,本题选B 。

4.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 将2Cl 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2Cl 【答案】C【解析】A 、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为乙酸乙酯,分离乙酸乙酯应该用分液漏斗,长颈漏斗不带有活塞,无法用于分离操作,故A 错误。

B 、NO 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2NO ,且NO 密度与空气相近,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 错误。

C 、氯化铁易发生水解,所以配制时应在较浓的盐酸中溶解,抑制其水解,防止生成沉淀,再加水稀释,故C 正确。

D 、将2Cl 与HCl 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 ,但是得到的2Cl 未干燥,会含有水蒸气,故D 错误。

因此,本题选C 。

5.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24Na SO 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24SO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24SO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24Na SO 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24H SO 产品 C. 负极反应为+222H O 4O +4H e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D. 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2O 生成【答案】B【解析】直流电作用下电解硫酸钠溶液,由于钠离子与硫酸根在水溶液中均不放电,因此其本质为电解水。

A 、电流从正极流出,负极流入,24SO -为阴离子,其移动方向应与电流相反,因此24SO -向正极区(阳极)移动。

正极区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22H O 4O 4H e -+-===+↑,则正极附近酸性增强,pH 下降。

故A 项错误。

B 、负极区(阴极)的电极反应为222H O 2===H 2OH e --++↑,剩余OH -,中间区域的Na +迁移到负极区,得到NaOH ;正极区的电极反应为222H O 4O 4H e -+-===+↑,余下H +,中间区域的24SO -迁移到正极区,得到24H SO ,故B 项正确。

C 、负极区发生还原反应:222H O 2H 2OH e --+===+↑,负极附近碱性增强,pH 升高,故C 错误。

D 、由正极区的电极反应可知,转移电子与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因此转移1mol 电子时会有0.25mol 氧气生成,故D 项错误。

因此,本题选B 。

6. 298K 时,在20.0mL 10.10mol L -⋅氨水中滴入10.10mol L -⋅的盐酸。

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10.10mol L -⋅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 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C. M 点处的溶液中()()()()++4NH Cl=H =OH c =c c c -- D. N 点处的溶液中pH <12 【答案】D 【解析】A 、向氨水当中滴加稀盐酸,两者等物质的量反应则达到滴定终点,产物为4NH Cl ,其溶液显酸性,应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

而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在碱性范围内变色,不能作为该滴定的指示剂,故A 项错误。

B 、盐酸体积为20mL 时恰好反应生成4NH Cl ,4232NH H O NH H O H +++⋅+导致其溶液pH 小于7,而M 点处pH=7,故B 项错误。

C 、因为溶液pH=7,所以71(H )=(OH )=10mol L c c +---⋅,又由于电荷守恒4(H )(NH )=(OH )(Cl )c c c c ++--++,可得4(NH )=(Cl )c c +-,二者浓度约为10.05mol L -⋅,远大于7110mol L --⋅,故C 错误。

D 、若开始时pH 为12,则21(OH )10mol L c ---=⋅,此时对应氨水的电离度为10%,由于题中给出氨水电离度为1.32%,远低于10%,则pH 应小于12,故D 正确。

因此,本题选D 。

7. 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m p r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

n 是元素Z 的单质。

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 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0.011mol L -⋅r 溶液的pH 为2,s 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的大小W <X <YB. 元素的非金属性Z>X >YC. Y 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 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答案】C【解析】Z 的单质n 为黄绿色气体,n 为2Cl ,因此Z 为氯元素。

10.01mol L -⋅r 的水溶液pH值为2,说明r 为一元强酸。

2Cl 与p 在光的条件下反应得到r 以及难溶于水的混合物s ,因此p 为烷烃(如4CH ),r 为HCl ,s 为发生取代反应后的有机混合物。

2Cl 与m 反应可得HCl 以及具有漂白性的q ,可知m 为2H O ,q 为HClO 。

综上,W 、X 、Y 、Z 分别为H 、C 、O 、Cl 。

A 、原子半径大小排序为H<O<C ,即W<Y<X (C 与O 同周期,原子序数大者半径小,H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故A 错误。

B 、元素非金属性中O>C ,即Y>X ,故B 错误。

C 、Y 为氧元素,其氢化物为2H O 或22H O ,常温下均为液态,故C 正确。

D 、X 为碳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是弱酸,故D 错误。

因此,本题选C 。

26. (14分)氮的氧化物(NO x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3NH 将NO x 还原生成2N 。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3NH 与2NO 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3NH 充入注射器X 中,硬质玻璃管Y 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2NO (两端用夹子12K K 、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26.(1)①A ;24232Ca(OH)2NH Cl CaCl 2NH 2H O ===+++△↑;②d→c→f→e→i (2)①气体红棕色逐渐变浅;②32228NH 6NO 7N 12H O +===+催化剂;③NaOH 溶液倒吸入Y 管;④当产物中的2H O 为液体时,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恢复原体积后装置中气压小于大气压。

【解析】(1)①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常用方法是2Ca(OH)与4NH Cl 混合加热,或者CaO 中滴入浓氨水(不需要加热)。

这里提供的装置只有A 适合第一种方法。

②要收集干燥的氨气应用碱石灰进行干燥,干燥管应“大进小出”,即d 进c 出;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f 进e 出;最后应进行尾气处理,并要防止倒吸,应接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