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做到终身学习
古人是如何学习的
古人是如何学习的人从出生到死亡,学习从未间断。
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我国的灿烂文化与一群爱学习爱思考的古人有着莫大的联系,古人的学习方法影响深远,在当下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孔子的“四结合”法近代著名学者胡朴安认为:“千古读书方法之善,当首推孔子。
”孔子的读书方法很多,尤为人们称道的是他的“四结合”读书法。
①学与思结合;②学与问结合。
问的对象有问书本——读书,问老师——听课,问同学——请教,问社会——参加课外活动及社会调查等;③学与习结合;④学与行结合。
2、孟子的自求、自得法孟子主张读书学习必须在“自求”“自得”上下功夫,改变被动的听讲和单靠背记的方法。
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离娄下》)意思是说,读书深造的方法,在于经过自己独立地刻苦思考去“自求”,只有提高了自学能力才能“自得”。
这样“自得”而来的知识,能变成自己的血肉,求得取之不尽的地步;能融会贯通地运用,求得左右逢源的境界。
3、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这是一种分清主次、掌握重点的读书方法。
其具体步骤是:①抓住重点。
即阅读一部书或一篇文章要尽力抓住这几点:一是作者的生平、事迹、写作意图;二是时代背景;三是作品中的难词难句;四是作品的中心论点或主题;五是作品的语言结构、重要文句及所起作用等;②去繁就简;③独立思考。
如对作品的评价,不要受某一观点所左右,轻易作出判断,而要经过自己的分析和体会,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4、郑板桥的精当法郑板桥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郑板桥强调读书贪多不求精,就会胸中撑塞如麻。
他认为,所有史书,“句句都读,便是呆子”;所有诗人,“家家都学,便是蠢材”。
他主张“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
他最反对的是“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他说:“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往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于我何与也。
古代读书人要做的四件事
古代读书人要做的四件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古代,读书人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他们拥有高深的学识和修养,被认为是社会的楷模和榜样。
古代读书人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才华,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古代读书人要做的四件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事情包括:一、勤学苦练,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才华。
古代读书人深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他们明白只有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术造诣。
古代读书人要勤奋苦学,不断地阅读各种书籍,不断地练习各种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才华,以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修身养性,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道德。
古代读书人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是其修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其立身处世的重要指南。
古代读书人要注重修身养性,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道德,努力做到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宽容谦和、自律自德,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古代读书人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修身养性,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道德。
三、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古代读书人被视为社会的精英和领袖,他们具有高深的学识和广泛的视野,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挑战,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古代读书人要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人民的福祉和幸福。
古代读书人要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四、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古代读书人通常具有丰富的学识和高深的修养,他们不仅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才华,还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古代读书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积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古代读书人要做的第四件事,就是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古代读书人要做的四件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事情涵盖了知识、品德、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是古代读书人应该努力做到的。
古代读书人要通过勤学苦练、修身养性、关心社会和传承文化,成为一个有知识、有品德、有责任感、有文化底蕴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从蒲松龄的科举心路看蒲松龄的终身学习
从蒲松龄的科举心路看蒲松龄的终身学习蒲松龄是我国一位杰出的文化英才,他的终身学习也激励了很多的读者。
蒲松龄是近代中国状元科举考场的省状元、散文诗歌类状元,他在读书写作之路上拥有了超群的才干。
那么,从蒲松龄的科举心路上来看,他是如何做到终身学习的呢?蒲松龄作为近代中国状元科举考场的省状元,他在读书写作上的成就都是出类拔萃的。
他凭借自己的准备,在考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中,他的科举心路最为精彩,他把平时精心积蓄起来的功课,刻苦钻研、细致查求,在科举考场的发挥上屡屡得胜,及时传递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实践精神。
另外,蒲松龄在审美观念上也有一定的独特性,他深刻理解诗歌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
他把做文学的不同形式和内容融为一体,使其变得生动而富有魅力,并能激发出一种独有的审美情趣。
他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意象,有效地把古代学术和审美统一起来,使其有了更深层次和更丰富的内涵。
此外,蒲松龄还有着一种深沉的求知欲望,他不满足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努力做到精通所学之术,还往往探索新的领域,汲取更多的知识。
他用自己的革新和创新思想,融会贯通中外经典,构筑出一套新的知识体系,以及一套完备的文化框架,他真正做到了一生学习,永不停息。
总而言之,从蒲松龄的科举心路来看,他能达到终身学习的原因有三:一是他坚持以知识为主,精心准备加以深入探索,而不是一厢情愿;二是他有着独特的审美观,能够把古代学术和审美有机的统一起来,使其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三是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不满足于已经学过的知识,还会探索新的领域,建构自己的新知识体系,以及完备的文化框架。
蒲松龄以他的勤奋学习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成就了卓著的功绩,令我们感受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孔子的治学方法
孔子的治学方法
孔子的治学方法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治学方法有六个特点;
一、勤奋学习。
孔子说过:“不耻学习,不耻问老师。
”他持之以恒地学习和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努力,不辱使命,把自己的理由融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以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二、做好准备工作。
孔子提倡以备而学、以备而治,强调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习更加有效。
他认为,学习不仅要多读书,同时还要观察实际情况,即从实践中汲取知识。
三、广泛搜集知识。
孔子认为,要学习知识,首先要广泛搜集,要以具体实际的行动去求知。
他曾指出:“考古为源,求实究事。
”
四、及时反思。
孔子在学习中强调及时反思,即及时认识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错误。
他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五、善用书籍。
孔子认为,书籍只是学习的一个工具,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
他曾说:“不去观察,不可以成学。
”
六、结合实际。
孔子认为,要学习知识,还必须要从实践中积累经验。
他说:“树立典范,惟先学者能。
我国古代学者是如何勤学苦读的
我国古代学者是如何勤学苦读的?关于学习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学者有很多很好的意见。
《学记》上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不懂道理——编者注,下同。
)。
”又说:“虽有嘉肴(肴,音yáo摇,做熟的鱼肉),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然有好吃的鱼肉,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高明。
)《中庸》上说:“好学近乎智”(爱好学习接近于智慧),把智慧看作是学习的结果。
荀子在《劝学篇》中谈学习的作用说:一天到晚地空想,不如学习片刻得益大。
踮起脚来望,不如登上高处看得远。
我们登高招手,胳膊并没有加长,但人家在比较远的地方也看得见;我们顺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人家听起来就清晰得多。
乘坐车马的人,不一定是快腿,但是跑完了千里迢迢的路程;乘坐船只的人,不一定会游泳,但是渡过了洪波浩荡的江河。
有成就的人并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天资,而是善于通过学习来增强自己的本领[1]。
《孔子家语》上记载着孔子说服轻视学习作用的子路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孔子的门徒子路去看孔子,孔子问:“你爱好什么?”子路说:“我爱好长剑。
”孔子说:“我不是问你这个。
我只是说,以你这样的才能,再加之以学问,还有谁能及得上呢?”子路说:“南山的竹子,用不着加工,天生就是直的,砍下来做箭,可以射穿用犀牛皮做的盔甲。
由此看来,学习有什么用呢?”孔子说:“把这个竹子削出箭尾,插上羽毛,再装上箭头,把箭头磨得尖尖的,这样,射入得不是更深了吗?”子路恍然大悟,连连下拜说:“我一定记住你的教导。
”[2]正因为我国古代学者看到了学习对于一个人的认识和能力的重要作用,所以他们提倡勤学苦读。
我们要了解我国古代学者勤学苦读的精神,首先要了解我国古人在学习条件上的很多困难。
首先是书的困难。
我国古代最早的书,是用竹简或木牍做的,这些书很笨重,以后有了帛(一种丝织品)比较方便了,但价钱很贵;纸是到了东汉时才有的。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著书的人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刻,或者用竹子削尖了蘸(音zhàn战)着漆,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上去。
活到老学到老的古文
活到老学到老的古文
活到老学到老
千百年前,有一位智者言之凿凿:“活到老,学到老。
”此言至今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回响不衰。
观古人言,不难发现这句简洁而深刻的古训,蕴含着人生的真理。
人之为学,自生而来,莫不具备求知的天性。
自启蒙之日始,知识之树开始在心田生根发芽。
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古训“活到老,学到老”愈显珍贵。
这是一种对知识永不止步的信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习是一种不断前行的过程,如舟行逆水,前行不畏波涛。
正如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变化,知识更新迅猛,不断学习便是在逆水行舟中不断超越自己,保持生命的活力。
又有谚语云:“活到老,学到老;蓄势待发,不止于老。
”这是对人生不同阶段的鼓励。
即便年事已高,也不妨学习新知,蓄势待发。
生命的活力不止于年龄,而在于内心的求知欲。
人无论年轻还是年老,都应怀揣着一颗不停思索、不停学习的心。
如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不论我们身处何地,无论岁月如何推移,心怀学习的信念将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保持年轻、积累智慧。
活到老,学到老,使我们在生命的舞台上谱写出更加辉煌的乐章。
这或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值得铭记的古训。
中国古代圣贤是怎么学习的
中国古代圣贤是怎么学习的爱好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数千年来,囊萤夜读、凿壁偷光、燃薪而读等故事传为美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直为人们所推崇。
勤学、善思、贵疑、好问等优秀的学习精神和学习品格,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年生生不息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人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树立准确的学习观、掌握准确的学习方法,进而学有所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立德增智,学不可少中华民族“爱好学习、善于学习”的传统由来已久。
《论语》开卷第一篇的标题就是“学而第一”,把学习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论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意思是人的自然属性相差无几,后天的学习才使人有了优劣高低之分。
荀子把人性分为“性”和“伪”两个方面,“性”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伪”指的是在人出生以后通过学习、教育形成的品德。
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有缺陷的,故而“恶”;“伪”就是对这种自然属性的加工改造,目标是“善”。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自然属性是加工改造的基础,没有加工改造,“性”的完善美好就无从谈起。
而化“恶”为“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接受教育,努力学习。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曾说:“非学无以广才”。
古人重视学习,是因为学习是增加学识修养、成为有用之才的重要途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在古人看来,学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途径。
人刚生下来并无贵贱、智愚与贫富之分,之所以有的人由贱而贵、由愚而智、由贫而富,“其唯学乎”。
明朝思想家王廷相认为智能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他说:“使无圣人修道之教,君子变质之学……虽禀上智之资,亦寡陋而无能矣。
”意思是:即使是一个禀赋很好的人,如果不去学习,也会浅薄而无能。
清代思想家戴震明确主张人的智能是后天学习和持续扩充的结果。
他说:“然人与人较,其材质等差凡几?古贤圣知人之材质有等差,是以重问学,贵扩充。
解读孔子终身学习思想内涵
解读孔子终身学习思想内涵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
作为教师,他热爱教育事业,培养大批学术人才,提倡终身学习。
他不仅鼓励学生现在学,而且鼓励学生终身学习。
当时终身学习作为生存概念已经萌芽。
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在2500多年前就开始萌芽,比柏拉图早近两百年。
一、孔子终身学习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终身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心理基础、社会基础与政治基础。
首先,孔子终身学习的心理基础,主要是他通过实践观察后提出“性相近,习相远”(《阳货》)的主张。
也就是说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的,由于习惯不同就相互疏远了。
当然“性相近”并非“性相同”,人生来差不多的本性,却也包含一定的差异性。
比方说:“苗有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子罕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雍也》)。
但从“习相远”来看,这句话表明了人的后天社会习性差异很大,他把这种后天的习染主要归结为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发展的影响。
关于环境的影响孔子提倡“择里处仁”、“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必须注意从环境去接受其善的影响,拒绝其不善的影响。
后天习染的第二个原因是教育因素“学而知之”、“敏以求之”,孔子指出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的话,那就不能真正形成仁、知、信、直、勇、刚等各种人格的品质,反而产生种种弊端。
所谓,“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篇》)”[1]。
他认为终身学习在人的智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去努力学习才能提高自己。
终身学习的心理基础主要是“性相近,习相远”。
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不断改变自己的。
当然,孔子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在今天来说,终身学习的心理基础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为智力在人口中趋向于正态分布。
其次,学而优则仕表达了终身学习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君子,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也就成了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
名人老年读书的事例
名人老年读书的事例
“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和进修的哲学,许多名人都在他们的晚年坚持这一信念。
以下是一些名人老年读书的事例:
1. 梭伦: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曾经说过:“我愈老愈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这句话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爱。
2. 苏洵:宋朝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从此,他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有一次端午节,他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由于过于专心,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
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3. 鲁迅: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少年时,他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为了坚持夜读,他会嚼辣椒来驱寒,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4. 伽利略: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
这些例子都显示了,无论年龄大小,都应把学习当作一件无止境的事情。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增长知识,才能让自己在晚年享受到充实的生活。
关于古代终身学习奋力奔跑的例子
关于古代终身学习奋力奔跑的例子刘绮燃荻读书。
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
“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
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常林带经耕锄。
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
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
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
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
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
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囊萤映雪: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
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
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
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
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孔子的终身学习思想_常国良
[收稿日期]2007-07-12[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博士基金项目(200707800004)[作者简介]常国良(1972-),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博士。
孔子的终身学习思想常国良(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 要]孔子的终身学习思想是现代终身学习理论的历史滥觞。
它包括“修己安人”,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教无类”,提倡全员的学习;“不知老之将至”,提倡全程的学习;“学无常师”,提倡全方位的学习;“为仁由己”,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深入挖掘孔子的学习思想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中图分类号]G40-0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16(2007)05-0111-04 如同心理学的发展一样,作为一种理论和思潮,终身学习有一个短暂的过去;但作为一种思想,终身学习却有一个悠久的历史。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就有好学、乐学、善学的优良传统。
孔子是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被誉为在东方发现和论述终身学习必要性的先驱,其学习思想蕴涵有丰富的现代终身学习理论的思想因素。
一、“修己安人”,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终身学习以人为本,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孔子开始,儒家就以学习为人生的重要活动,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先达到学习者的自我完善,然后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被后世儒家称为“内圣外王之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学习固然是为兼济天下,但其基点首先是学习者的自我完善。
不得志时需要“善其身”以待时;得志时更是需要“善其身”以济时,“善其身”是“兼济天下”的基础。
孔子提出“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以下引自《论语》者,皆只注篇名),强调只有“修己”才能“安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要求把学习者的自我完善作为学习的首务。
活到老学到老的古文
活到老学到老的古文
夫学者,志在不满,行于无穷。
人生百年,虽岁月荏苒,学识之途却似无穷无尽的长河,充满了源源不断的智慧之泉。
夙兴夜寐,勤学苦练,乃是致知的不二法门。
盖知识之海深广无边,唯有不断汲取,始能渐至巅峰。
若止于一日之功,岂能见长远之效?故曰:活到老,学到老。
古人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学无止境,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方能悟出生活的真谛。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生命或许有始有终,然而知识之无涯,却能使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现出无限的可能。
学到老,并非死记硬背,而在于不断质疑,不断思索,不断超越。
古人有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不断追问中,人生才能有所深化,有所升华。
活到老,学到老,是对自己的不懈追求,是对智慧的不竭渴求。
学到老,意味着时刻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年龄虽渐长,心智却可一日复一日地焕发着青春的光彩。
曾有先贤言:“童子贾者,天下无
贾焉。
”学习无龄,正所谓不老心态,始终怀有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勇于尝试,方能活得更加充实。
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对自身和社会的责任担当。
唯有不断进取,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如古时贤者,长寿而有德,受人景仰。
他们活到老,学到老,使自己的一生成为人类知识的宝库。
因此,让我们怀着一颗学习的心,活出生命的真谛,摆脱时代的枷锁,活到老学到老,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一份深邃的足迹。
学无止境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不断学习
学无止境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不断学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无止境是一种重要的美德。
这个价值观强调持续学习和追求知识的重要性,它植根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并且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学无止境在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内涵,并解释为什么这一观念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这一观念源于儒家思想。
儒家认为,学习是为了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即以爱和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并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儒家强调,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因此,学习被视为一种修行和追求完善自我的过程。
学无止境的观念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强调持续的学习和不断的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比如《论语》和《大学》,都强调了持续的学习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论语》中有一句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为持续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是一种快乐。
这句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学习不断进步的重视。
学无止境的观念也与中国古代士人的修学之道有关。
在古代中国,学习被视为士人的责任和义务,他们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个人修养。
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专门的学习机构,比如古代的学宫和书院,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给有志于学习的学生。
这些学习机构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学无止境的观念不仅仅是个人的修行,更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石。
在现代社会,学无止境的观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信息时代,知识不断更新和演变,持续学习已经成为一个人不可或缺的技能。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职场环境。
同时,学习也是提升个人素质和扩大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与更多的人建立联系和交流。
学无止境的观念不仅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组织和社会。
终身学习的典例
终身学习的典例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终身学习的典例是一个百科全书,世界各地的人们正在勤奋地探索新知识和经历,以提升他们的生活和思想。
在西方,终身学习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希腊到现代,教育家们不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有理论认为,我们应该把学习当作一种仪式,而不是一种要求。
人们应该永存追求知识,凭借毅力坚持不断的学习,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在中国,学习也是一种文化精神,自古以来就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
“无源之水,即无涯之河”,这句话概括了中国人尊崇知识的文化精神。
从孔子到唐高宗诸葛亮,从宋代司马迁到现代张自忠,终身学习的概念始终得到尊崇。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学者,他们都牢记了“终身学习”的典例,他们对学习有着无穷的探索与渴望,他们努力推进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也为世界智慧的积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彰显无遗。
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的快速发展,终身学习也变得更加重要。
当今世界,学习已发展为一种必要的社会生活方式,必须为自身发展保持一颗好学的心。
因此,XX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终身学习是指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素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也是一种价值观念。
正如老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重知识的探索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完美的学习之道。
以“终身学习”为核心,我们可以将自身的潜力充分调动,发现自身的潜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实现真正的终身发展。
终身学习,首先意味着求知欲和努力学习的精神,在面对新的知识时,应当勤奋勇敢,以积极的态度去接受,才能更好地掌握它。
其次,终身学习还意味着要积极推进自己的学习,保持情感和身体课。
只有保持良好体力和身心状态,身体才能发挥出潜力,才能推动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此外,为了实现终身学习,我们还必须积极探索,以打破认知的局限,从而使学习变得更有趣。
在知识的大海中探索,能够激发学生的智慧,让他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丰富终身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
试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身学习观念及意义作者:黄昏流泪…文章来源:天涯部落点击数:2551 更新时间:2010-3-29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终身学习观念的挖掘,并对终身学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的意义作一番初步的探讨,为终身学习观念找到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从而确证终身学习是中华民族在文化领域里的集体无意识,并作为中华民族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必需。
关键词:终身学习观念意义集体无意识必需一、导语人类文明的传承形式极为多样,但不脱三个范畴,一是以实物的形式保留下来,二是以知识的传扬泽被后人,三是观念的传承,也可称之为精神的传承,或者称之为集体无意识[1]。
实物传承和知识传扬可统之为显性传承,观念传承却是一种隐藏在实物和知识背后的隐性传承。
而恰恰是这种隐性传承,具有比显性传承更为根深蒂固和顽强的生命力,也正因为这样,“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2]没有让人们颠倒是非,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没有断绝儒家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没有使中国的文化万马齐谙唯儒家文化马首是瞻,明清文字狱也阻止不了文学文化盛开出艳丽的奇葩——汤显祖、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戴震、龚自珍等一大批文化巨子纷纷争取个体独立的话语权。
因此可以说,是这种我们称之为隐性传承的观念和精神在支撑着中华文明的赓续,并使之成为中华文明最深厚的一部分,显示出持久的生命力。
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我国古代文明中也十分突出,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传承动力,这种赓续几千年的学习精神,其观念之深固,其形式之多样,其爆发的创造力之巨大,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散发出令世界惊叹的耀眼光辉。
二、终身学习的定义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到世纪末,学习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1 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生存》的报告,预言说未来社会“最终将走向学习式社会”。
但终身学习的概念是由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的,并于1 994年11月在意大利举行了“首届世纪终身学习会议”,提出了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
孟子的博学多才观与终身学习
孟子的博学多才观与终身学习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学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孟子的学说强调人性的善良和道德修养,主张通过教育和修身来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和谐。
在我的研究中,我深入探讨了孟子的博学多才观和他对终身学习的看法。
首先,孟子的博学多才观体现了他对学习的高度重视。
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本善,但要实现善良的品德和道德修养,需要通过学习来培养和发展。
他认为,人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多样的才能,以便能够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孟子提出了“三才”观,即仁、义、礼。
他认为,仁是人的基本道德,义是人的正义和诚实,礼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尊重。
为了实现这些品德和价值观,人们需要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其次,孟子对终身学习的看法也非常重要。
他认为,学习是人一生的任务和责任,而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特定的考试或追求功名利禄。
他强调,人应该不断地学习和修身,以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孟子提出了“知止而后有定”的观点,即人们应该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向,不盲目追求无谓的知识和权威。
他还提出了“养心莫善于学”的说法,强调学习对于培养人的内在品质和修养的重要性。
孟子的博学多才观和终身学习观念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更新和变化非常快速,人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
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和伦理困境,人们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才能,以便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孟子的观点提醒我们,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在我的研究中,我还发现孟子的博学多才观和终身学习观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契合。
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孟子的观点提醒我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公民。
国学典故|古代学霸的十大学习方法,你知道几个?
国学典故|古代学霸的十大学习方法,你知道几个?说起古人刻苦学习的典故,大家首先就会想到悬梁刺股、闻鸡起舞等等,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最后都通过自己的勤奋用功而学有所成,用现代的词语形容,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学霸”!1、凿壁借光——匡衡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县里有个大户人家名叫文不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匡衡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并不要报酬。
后来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匡衡成了一代大学问家。
2、悬梁刺股——孙敬、苏秦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
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3、闻鸡起舞——祖逖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4、韦编三绝——孔丘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
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
古代名人学习方法
古人或名人有关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学知不足,业精于勤。
作者:(唐)韩愈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作者:(唐)杜甫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
作者:蔡尚思(现代史学家)转引自《青年文摘》年第期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作者:《论语》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作者:《对联集锦》学习有时候只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中思想与信念的成分,而没有改变情感与行为倾向,因此时间一过,态度又回复原状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
作者:孙中山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作者:《神童诗·劝学》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
作者:(汉)徐干生存法则:上去或者出去(uporout)知识企业中的一切都与学习相关,所以生存的第一要义就是学习和理解。
懒于学习的人,实际是在选择落后,实际是在选择离开。
作者:选自《共好资讯军规.三十条生存法则》春庭早色和烟暖;午夜书声带月寒。
作者:《对联集锦》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作者:毛泽东引自《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作者:华罗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毛泽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者:孔子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作者:郭沫若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作者:(三国)诸葛亮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作者:《格言联璧》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
作者:盖亚斯(ariedegens) 壳牌石油策划经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作者:孔子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作者:《对联集锦》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有句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这句话提倡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们身处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社会环境也是瞬息万变。
要赶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经常提醒自己要不断学习,与时并进,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
认为自己已有足够的识见,又或满足于一时的成功,不再追求进步,只会令自己逐渐落后于时代。
中国人说学习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正是这个道理。
古代一些成就非凡的人,仍然坚持不断进修,结果为自己带来更大的成就和突破。
张仲景“山外有山”
张仲景是东汉医学家。
他医术高明,被誉为“医圣”。
他成名后,仍然勤奋好学,只要听说哪位医生医术高明,不管路途多远,定要登门求教。
襄阳有位名医叫王神仙,医好了张仲景弟弟背上的毒疮。
张仲景知道后,当天就动身到王神仙的药堂,并且隐姓埋名,留在王神仙身边当伙计,偷偷向他学习医术,最后两人还成为了好朋友。
又有一次,张仲景的好友患了消渴症,这是一种极难医治的绝症,连张仲景都束手无策。
后来,他的朋友竟被一位茅山道士治愈了。
张仲景知道后叹道:“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啊!我还差得太远!”于是,他立即前往茅山拜师,游学三年之后才回家。
吕蒙“吴下阿蒙”
吕蒙是三国时代孙权手下的名将,他身经百战,受到孙权赏识,23岁就被提拔为中郎将。
可是他小时候没机会上学,学识不多。
孙权就对他说:“你已经掌管军事了,应该多读些书,没有学问是不行的。
”吕蒙听了很受启发,发愤学习。
军中事务繁杂,整日忙碌,他就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抓紧一切机会看书,甚至常常读书到深夜。
几年内他读了很多历史书和兵法书,学识大有长进。
一次,鲁肃将军与他讨论问题,吕蒙不但言之成理,而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鲁肃不禁对他刮目相看,并且高兴地说:“现在你学识渊博,已不是以前那个有勇无谋的‘吴下阿蒙’了!”
陆游的“老学庵”
陆游是南宋的爱国诗人,他流传下来的诗共九千多首,是中国留下诗篇最多的文学家。
南宋时,中国北方国土已被外族侵占,陆游于是立志学习剑术和兵法,希望有一天可以在战场上打败外敌,收复失地。
可惜南宋君臣大都贪图享乐,不敢向敌人开战,于是主战的陆游经常被其他大臣排挤。
陆游报国无门,晚年便退居家乡,但他勤奋好学的精神,一直保持到晚年。
他的书房里堆满了书,一进去就被书包围,寸步难行,陆游戏称它为“书巢”。
他还有一间房取名“老学庵”,意思是“活到老、学到老”。
他在里面阅读、著书和写诗,他的作品《老学庵笔记》就是在这儿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