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合集下载

《论语》名言警句全集份

《论语》名言警句全集份

《论语》名言警句全集(一)份《论语》名言警句全集 1学而篇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__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恭近於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__为政篇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哀公问曰:“何为__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__服;举枉错诸直,__不服。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_名人名言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_名人名言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_ 名人名言论语名言警句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巧言令色,鲜亦仁!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有智慧的名言警句

论语有智慧的名言警句

论语有智慧的名言警句《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智慧的名言警句。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为你列举一些:1. 学习与修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意味着学习应该持之以恒,不断反复,才能取得乐趣和成果。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篇》)强调言行要真诚,而非虚伪,才能体现仁爱之心。

2. 为人处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篇》)教导人们要对他人怀有同情心和善意,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对待的事情。

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篇》)强调言行要一致,言出必信,行动必果断,遵守诺言。

3. 政治与治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雍也篇》)指出君子注重道义和正义,而小人只追求个人利益。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罕篇》)教导君子要保持谦逊和谨慎,而小人则自负而不知止。

4. 友谊与人际关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述而篇》)意味着每个人身边都有可以向其学习的人,我们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篇》)教导人们要对他人怀有同情心和善意,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对待的事情。

5. 教育与修身: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颜渊篇》)强调人要有容忍和宽容的品质,不为他人的无知而生气,才能算得上是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为政篇》)指出对于知识的追求者不如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而能够从中获得乐趣的人更胜一筹。

以上只是《论语》中的一小部分智慧名言警句,这些经典的句子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也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有着积极的影响。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摘抄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摘抄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摘抄《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下面是为你带来的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摘抄,欢迎阅读。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巧言令色,鲜亦仁!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名言警句-名人名言

论语名言警句-名人名言

论语名言警句_名人名言
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未知生,焉知死
7、小不忍,则乱大谋。

8、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有教无类。

9、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0、言必信,行必果。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6、主忠信。

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论语》的名言警句及翻译

《论语》的名言警句及翻译

《论语》的名言警句及翻译《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其中的名言警句流传至今,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思考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论语》中的一些名言警句,并进行翻译和解释。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如果学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迷茫;如果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而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拓宽思考的范围。

学而不思则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没有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很容易被迷茫困惑;而思而不学则陷入自己思考的局限性,容易陷入错误的结论之中。

2. 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花言巧语和虚情假意的外表,少有真正的仁爱。

•解释:这句话指出了虚假的言辞和外表对于真正仁爱的缺失。

巧言令色往往会有目的性地欺骗他人,而真正的仁爱是内心的真诚和善良,不需要通过做作的外表来展示。

3.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翻译:作为学生,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要谨慎而诚实。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作为学生应该具备的品德。

孝顺父母是传统的美德,尊敬兄长是尊重家庭中较年长者的责任,而谨慎和诚实则是培养学生自律和品行端正的重要要求。

4. 巧言不如直道,无邪比于有功。

•翻译:机智的言辞不如坦率直言,没有邪恶的行为比有功劳更重要。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坦率和正直的重要性。

与用巧妙的言辞迎合别人不同,直言不讳能够实现真正的沟通和理解。

而没有邪恶的行为更为重要,即使有功劳也不能抵消邪恶行为的危害。

5.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翻译: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常常心事重重。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心胸开阔和心境纯净的重要性。

君子通常能够无私地为他人着想,心境开放;而小人由于私心杂念,常常心事重重、戚戚不安。

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不要对他人做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行为。

•解释:这句话强调了对他人的善待和尊重。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导读:1、乡原,德之贼也。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8、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9、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0、礼,与其奢也,宁俭。

11、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12、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13、鸟兽不可与同群。

14、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8、巧言令色,鲜亦仁!19、朝闻道,夕死可矣。

20、食不语,寝不言。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2、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23、不迁怒,不贰过。

24、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2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6、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7、知其不可而为之。

28、君子周急不继富。

29、《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1、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32、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33、巧言令色,鲜矣仁。

34、道不同,不相为谋。

3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36、见义不为,无勇也。

37、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3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4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4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5、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46、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8、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论语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论语名言警句摘抄大全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

小人则与此相反。

)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6、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8、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9、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11、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17、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1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中有哪些名言警句

论语中有哪些名言警句

论语中有哪些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警句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7、朝闻道,夕死可矣。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10、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4、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2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7、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9、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论语》警句

《论语》警句

《论语》警句《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德原则。

下面列举十个《论语》中的警句,希望能给读者们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学而》中的一句名言,教导我们学习应该持之以恒,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就和快乐。

2. 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告诫人们不要只注重外表和口才,而忽视了真正的仁德。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论语·颜渊》中的一句名言,教导我们要以身作则,不要对他人做出自己不希望被对待的事情。

4.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告诫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是《论语·公冶长》中的一句名言,意味着我们应该注重了解他人,而不是一味地关注自己。

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告诫我们要做一个坦诚正直的人,而不是心机深重的小人。

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是《论语·子罕》中的一句名言,意味着君子注重正义和道义,而小人只顾自己的私利。

8.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教导我们要言行一致,多做少说,以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

9.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述而》中的一句名言,意味着一个君子应该能够忍受他人不了解自己,不轻易生气。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告诫我们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陷入盲目和错误之中。

以上是《论语》中的十个警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和智慧,对我们的人生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成为真正的君子。

关于《论语》中的名言警句100句

关于《论语》中的名言警句100句

关于《论语》中的名言警句100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同学们知道《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论语》中的名言警句100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论语》中的名言警句100句一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论语》2、益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论语》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丘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论语》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论语》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论语》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论语》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论语》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论语》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孔丘《论语.季氏》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论语》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论语》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论语》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论语》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论语》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论语》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论语》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论语》19、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论语》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21、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论语》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五篇)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五篇)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五篇)《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1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食不语,寝不言。

3.寝不尸,居不容。

4.未能事人,焉能事鬼?5.未知生,焉知死?6.巧言令色,鲜亦仁!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8.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2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3.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4.德不孤,必有邻。

2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君子周急不继富。

29.子不语:怪,力,乱,神。

3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3.君子居之,何陋之有?3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5.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36.主忠信。

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4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论语的名言警句

论语的名言警句

论语的名言警句1、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6、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0、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1、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12、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4、小人之过也必文。

15、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7、朝闻道,夕死可矣。

1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之恶。

21、以约失之者鲜矣。

2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3、当仁,不让于师。

2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5、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6、巧言令色,鲜矣仁。

27、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8、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奚取于三家之堂!29、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30、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31、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32、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3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4、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35、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36、放于利而行,多怨。

3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8、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39、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4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41、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4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43、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44、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4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6、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矣。

论语里的名言警句

论语里的名言警句

论语里的名言警句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 吾日三省吾身。

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 巧言令色,鲜矣仁。

8.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0.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1.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6.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7.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8.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9. 視亲為亲,视自己为自己。

20. 君子病无能而立,不病无能而不立。

21.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此亦君子之所以楷矣。

2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4. 更善者不可得而自善者可得也。

25. 反躬自省,吾之过也。

26. 君子不器。

27.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8.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则不辱君子之道也。

29. 以约失之者愿公之心,以纵禽兽之心。

30. 君子之道,非常之道也。

31. 执不同,而好同。

32.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33. 见其绝而不掩其志,执由其约而不失其信。

34. 由,知德者也。

子贡以知德行,子路以知言志。

35.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36.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7. 君子不器。

38.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9. 君子所以慎言也。

40.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1.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2. 君子所以慎身也。

4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4.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5. 主忍则民以忍。

46. 君子以厚德载物。

4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8. 主忍则民以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9. 君子之于义也,述而不作,信而好善焉。

《论语》中名言警句40条

《论语》中名言警句40条

《论语》中名言警句40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名言警句

《论语》名言警句

《论语》名言警句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观点不同,也就不要在一起共事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真诚,不虚伪。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孔子《论语》的名言警句

孔子《论语》的名言警句

孔子《论语》的名言警句(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评语大全、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comprehensive reviews,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孔子《论语》的名言警句孔子《论语》的名言警句300句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

最新论语名言警句摘抄及出处(模板7篇)

最新论语名言警句摘抄及出处(模板7篇)

最新论语名言警句摘抄及出处(模板7篇)论语名言警句摘抄及出处篇一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9、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0、言必信,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9、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1、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2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出自论语的名言警句

出自论语的名言警句

出自论语的名言警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巧言令色,鲜矣仁。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身正不怕影子斜。

贫不足羞,无耻辱则无耻辱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子曰:君子之学也,严乎其身,而后尊贤。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子曰:巍巍乎,唯德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学而篇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今译】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今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和气善良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今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今译】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政事,又严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民众;按照农时的忙闲去役使人民。

” 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 【今译】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做了还有馀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不学,吾必谓之学矣。

” 【今译】子夏说:“尊重有贤德的人,而看轻貌美的女色;事奉父母,能尽力而为;为君主做事,能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讲信用。

这样的人即使是说没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

”7、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无惮改。

” 【今译】孔子说:“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态度]不庄重,学习的知识学问就不巩固。

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用。

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8、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今译】子禽问子贡:“我们老师每到一个诸侯国,一定会了解那一国的政事,是他主动询问别人而得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

[也可以说是求来的,但是]老师求得的方法,大概与别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今译】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样做,]。

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今译】孔子说:“不怕别人民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好处],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的好歹]。

” 为政篇第二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今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 2、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 【今译】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今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 4、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今译】孔子说:“[了解人,要]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采取的方法, 考察他安心于做什么。

[这样去了解, ] 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今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今译】孔子说:“君子能[ 在道义上] 团结人但不[ 以私情而] 互相勾结;小人蒃于拢勾结而不[ 在道义上] 团结人。

”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今译】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 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 那就危险了。

” 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今译】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今译】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使人民服从呢?”孔子回答说:“ 选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人民便服了;选拔邪恶的人,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了。

” 1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今译】孔子说:“人不讲信用, 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就好比] 大车上没有輗, 小车上没有軏, 它靠什么行走呢?” 11、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 【今译】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它,就是谄媚。

遇到符合正义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 八佾篇第三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今译】孔子谈论季氏,说他在家庙的庭院里居然冒用了八佾规格的乐舞, 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 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 2、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今译】孔子说:“《关雎》篇,[它的主题表现了] 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

” 3、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今译】鲁哀公问宰我, 祭祀土地神的神主[要用什么木料做牌位] 。

宰我回答:“夏朝人用松树, 商朝用柏树, 周朝用栗子树。

[用栗的意思是] 说: 让老百姓战栗。

”孔子听了以后, [批评宰我] 说:“已求做过的事不用再说了, 已完成的事不必再劝谏了, 已过去的事不要再去责备追究了。

” 里仁篇第四 1、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今译】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

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 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今译】孔子说: “没有仁德的人, 不能长久过穷困生活, 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生活。

有仁德的人才能安心于实行仁德, 有智慧的人才能蒃于利用仁德。

” 3、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今译】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道德教化,小人关心的是乡土田宅;君子关心的是法度, 小人关心的是实惠。

” 4、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 【今译】孔子说: “不担忧没有官职地位, 担忧的是自己没有能用以站得住脚的[学问与本领]。

不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 只求自己能成为值得别人知道的人。

” 5、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今译】孔子说: “君子懂得义, 小人只知道利。

”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今译】孔子说:“看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 7、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今译】孔子说:“君子要谨慎地说话, 而要敏捷地行动。

” 公治长篇第五 1、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 【今译】宰予白天睡大觉。

孔子说: “〔真像是〕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 粪土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

对于宰予这个人, 何必再谴责他呢?” 孔子又说: “开始时, 我对于人, 是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宰予这个人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 2、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 【今译】子贡问道: “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称‘文’呢?” 孔子说:“〔他〕聪敏,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所以称他为‘文’。

” 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 斯可矣。

” 【今译】季文子要三次考虑以后才去做某一件事。

孔子听到这事, 说:“考虑两次, 就可以了。

” 雍也篇第六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今译】孔子说: “品德好呀, 颜回啊! 一竹筒子饭, 一瓢水,住在简陋狭小的巷子里, 一般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困苦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学乐善〕的快乐。

品德好呀, 颜回啊!” 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今译】孔子说:“〔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 就未免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 就未免浮夸虚伪。

只有把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 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 3、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今译】孔子说:“一个人能生存, 是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 不过是由于侥幸而避免了祸患。

”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今译】孔子说:“〔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 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 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今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爱水, 有仁德的人爱山。

聪明智慧的人活跃, 有仁德的人沉静。

聪明智慧的人常乐, 有仁德的人长寿。

” 6、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今译】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 是最高尚了!人民缺少这种道德已很久了。

” 述而篇第七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 【今译】孔子说:“只传述〔旧的文化典籍〕而不创作〔新的〕, 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 我把自己比作老彭。

”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今译】孔子说: “默默地记住〔所见所闻所学的知识〕, 学习永不满足, 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今译】孔子说: “〔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 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 不去启发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