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考解答题的题型及解法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各大题型详细解题方法总结,建议高考生收藏!

高中数学各大题型详细解题方法总结,建议高考生收藏!

高中数学各大题型详细解题方法总结,建议高考生收藏!高考数学大题考查的包括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数列、圆锥曲线、函数与导数。

每类题都有对应的出题套路,每一种套路都有对应的解题方法: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题有两种考法,其中10%~20%的概率考解三角形,80%~90%的概率考三角函数本身。

1. 解三角形不管题目是什么,要明白,关于解三角形,只学了三个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

所以,解三角形的题目,求面积的话肯定用面积公式。

至于什么时候用正弦,什么时候用余弦,如果你不能迅速判断,都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

2. 三角函数然后求解需要求的。

套路一般是给一个比较复杂的式子,然后问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频率、单调性等问题。

解决方法就是,首先利用“和差倍半”对式子进行化简。

化简成:掌握以上公式,足够了。

关于题型,见下图:立体几何立体几何的相关题目,稍微复杂一些,可能会卡住一些人。

这个题目一般有2~3问,一般会考查某条线的大小或者证明某个线/面与另外一个线/面平行或垂直,以及求二面角。

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两种:空间向量法和传统法。

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向量法:使用向量法的好处在于:没有任何思维含量,肯定能解出最终答案。

缺点就是计算量大,且容易出错。

使用空间向量法,首先应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建系结束后,根据已知条件可用向量确定每条直线。

其形式为AB=(a,b,c),然后进行后续证明与求解。

箭头指的是利用前面的方法求解。

如果有些同学会觉得比较乱,以下为无箭头标注的图。

传统法:在学立体几何的时候,有很多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但是针对高考立体几何大题而言,解题方法基本是唯一的,除了上图中6和8有两种解题方法以外,其他都是有唯一的方法。

所以,熟练掌握解题模型,拿到题目直接按照标准解法去求解便可。

另外,还有一类题,是求点到平面距离的,这类题百分之百用等体积法求解。

数列从这里开始,会明显感觉题目变难了,但是掌握了套路和方法,解决这类题目并不困难。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一、集合问题1. 已知集合A={x|x^25x+6=0},求集合A的元素。

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

然后,将这些值组成集合A。

2. 已知集合A={x|x^25x+6=0},集合B={x|x^24x+3=0},求集合A∩B。

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和x^24x+3=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

然后,找出同时属于集合A和集合B的元素,即求出集合A∩B。

3. 已知集合A={x|x^25x+6=0},集合B={x|x^24x+3=0},求集合A∪B。

解答思路: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和x^24x+3=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

然后,找出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即求出集合A∪B。

二、函数问题1. 已知函数f(x)=x^25x+6,求函数f(x)的零点。

解答思路:函数的零点即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也就是使函数值为0的x的值。

因此,我们需要解方程x^25x+6=0,找出满足条件的x的值,这些值即为函数f(x)的零点。

2. 已知函数f(x)=x^25x+6,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解答思路:函数的单调性是指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否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

我们可以通过求函数的一阶导数f'(x),然后判断f'(x)的符号来确定函数的单调性。

当f'(x)>0时,函数单调递增;当f'(x)<0时,函数单调递减。

3. 已知函数f(x)=x^25x+6,求函数f(x)的极值。

解答思路:函数的极值是指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我们可以通过求函数的一阶导数f'(x)和二阶导数f''(x),然后判断f'(x)和f''(x)的符号来确定函数的极值。

当f'(x)=0且f''(x)>0时,函数在该点取得极小值;当f'(x)=0且f''(x)<0时,函数在该点取得极大值。

高考数学解答题题型

高考数学解答题题型

高考数学解答题题型
高考数学解答题题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三角函数问题:通常会涉及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和差倍半等公式的运用,以及正弦、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最值、对称轴及对称中心等性质的考查。

2. 解三角函数问题:可能会涉及判断三角形形状、正余弦定理的应用等。

3. 数列问题:包括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以及数列的前n项和的求法。

4.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单调性:导数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用来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和单调性,以及切线方程等问题。

5. 定积分和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应用:这部分内容考查对定积分和微积分基本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6. 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证明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通过作差法、作商法等方法进行证明。

7. 直线的斜率与截距:考查直线的斜率与截距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直线的方程。

8. 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考查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方程与性质。

9.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考查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的点、线、面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问题。

10. 排列组合与概率统计:考查排列组合与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等。

以上是高考数学解答题可能出现的题型,但具体题型会根据当年的考试大纲和命题思路有所不同。

在备考时,建议多做历年高考真题,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考数学各类题型的答题套路及技巧

高考数学各类题型的答题套路及技巧

高考数学各类题型的答题套路及技巧高考数学必考题及解题技巧篇一1、解三角形常用知识:正余弦定理、面积公式、边角互换、均值不等式,注意角范围的叙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向量相结合:化一公式、诱导公式、二倍角公式、基本关系式,均值不等式、周期的求法。

2、数列求通项an的方法:公式法、累加法、累乘法、构造法、倒数法、同除法、an与S,和Sn-1的等量关系。

求Sn的常用方法:公式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分组求和法等。

3、立体几何证明平行:做辅助线(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相似三角形等)可证面面平行,线面平行性质等。

证明垂直:勾股定理;等腰,等边三角形性质;菱形,正方形性质;基本图形的垂直;线面垂直得线线垂直;面面垂直性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

求距离:解三角形,等体积法等。

求空间角:做辅助线,建系,标出相应点的坐标,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写出相应的夹角公式,线面角公式等。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篇二1、高考数学答题带着量角器进考场带个量角器进考场,遇见解析几何马上可以知道是多少度,小题求角基本马上解了,要是求别的也可以代换,大题角度是个很重要的结论,如果你实在不会,也可以写出最后结论。

2、高考数学答题取特殊值法圆锥曲线中最后题往往联立起来很复杂导致算不出,这时你可以取特殊值法强行算出过程就是先联立,后算代尔塔,用下韦达定理,列出题目要求解的表达式,就可以了。

3、高考数学答题空间几何空间几何证明过程中有一步实在想不出把没用过的条件直接写上然后得出想不出的那个结论即可。

如果第一题真心不会做直接写结论成立则第二题可以直接用!用常规法的同学建议先随便建立个空间坐标系,做错了还有2分可以得。

4、高考数学答题图像法超越函数的导数选择题,可以用满足条件常函数代替,不行用一次函数。

如果条件过多,用图像法秒杀。

不等式也是特值法图像法。

先易后难我们在答数学试卷的时候,一定要先选择自己会的有把握的,要按照这个顺序,确保自己会都正确,我们在做其他的题。

高考数学常考题型和答题技巧

高考数学常考题型和答题技巧

高考数学常考题型和答题技巧(大全)高考数学常考题型和答题技巧(大全)高考数学常考题型和答题技巧1.解决绝对值问题主要包括化简、求值、方程、不等式、函数等题,基本思路是:把含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问题。

具体转化方法有:①分类讨论法:根据绝对值符号中的数或式子的正、零、负分情况去掉绝对值。

②零点分段讨论法:适用于含一个字母的多个绝对值的情况。

③两边平方法:适用于两边非负的方程或不等式。

④几何意义法:适用于有明显几何意义的情况。

2.因式分解根据项数选择方法和按照一般步骤是顺利进行因式分解的重要技巧。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提取公因式选择用公式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拆项添项法3.配方法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个式子或部分化为完全平方式就是配方法,它是数学中的重要方法和技巧。

4.换元法解某些复杂的特型方程要用到“换元法”。

换元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设元一换兀一解兀一还元5.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是在已知对象形式式的条件下求对象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求点的坐标、函数解析式、曲线方程等重要问题的解决。

其解题步骤是:①设②列③解④写6.复杂代数等式复杂代数等式型条件的使用技巧:左边化零,右边变形。

①因式分解型:(__)(__)=0两种情况为或型②配成平方型:(__)2+(__)2=0两种情况为且型数学中两个最伟大的解题思路求值的思路列欲求值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2)求取值范围的思路列欲求范围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数学解题小技巧1、精神要放松,情绪要自控最易导致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的是入场后与答卷前的“临战”阶段,此时保持心态平衡的方法有三种:①转移注意法:避开临考者的目光,把注意力转移到某一次你印象较深的数学模拟考试的评讲课上,或转移到对往日有趣、滑稽事情的回忆中。

②自我安慰法:如“我经过的考试多了,没什么了不起”,“考试,老师监督下的独立作业,无非是换一换环境”等。

③抑制思维法:闭目而坐,气贯丹田,四肢放松,深呼吸,慢吐气,(最好默念几遍:“阿弥陀佛或祖先保佑”呵呵,还真的管用)如此进行到发卷时。

高中数学高考专题(5)立体几何的高考解答题型及求解策略

高中数学高考专题(5)立体几何的高考解答题型及求解策略

高中数学高考专题(5)立体几何的高考解答题型及求解策略立体几何的解答题型主要采用“论证与计算”相结合的模式,即首先是利用定义、定理、公理等证明空间的线线、线面、面面平行或垂直,再计算几何体的体积.试题背景有折叠问题、探索性问题等,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能力.题型一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题型概览:空间中线面的平行与垂直的证明有两种思路:一是利用相应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去解决;二是利用空间向量法来论证,应用向量证明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关键是把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与空间向量建立对应关系,把空间位置关系的证明转化为空间向量的运算,通过运算解决证明问题.这里以传统方法为例建立审题程序与答题模板,向量方法参照本专题题型二.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四边形MADN是矩形,平面MADN⊥平面ABCD,E、F分别为MA、DC的中点,求证:(1)EF∥平面MNCB;(2)平面MAC⊥平面BND.[审题程序]第一步:利用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四边形MNCB内确定与EF平行的直线;第二步:在平面MAC和平面BND中寻找与另一平面垂直的直线;第三步:应用面面垂直、菱形的性质,由线线垂直解决.[规范解答](1)如图,取NC的中点G,连接FG,MG.因为ME∥ND且ME=12ND,F、G分别为DC、NC的中点,FG∥ND且FG=12ND,所以FG与ME平行且相等,所以四边形MEFG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F∥MG,又MG⊂平面MNCB,EF⊄平面MNCB,所以EF∥平面MNCB.(2)如图,连接BD、MC.因为四边形MADN是矩形,所以ND⊥AD.因为平面MADN⊥平面ABCD,平面ABCD∩平面MADN=AD,DN⊂平面MADN,所以ND⊥平面ABCD,所以ND⊥AC.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所以AC⊥BD.因为BD∩ND=D,所以AC⊥平面BDN.又AC⊂平面MAC,所以平面MAC⊥平面BDN.[答题模板]解决这类问题的答题模板如下:1.(2016·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四边形BDEF是矩形,平面BDEF⊥平面ABCD,BF=3,G,H分别是CE,CF的中点.(1)求证:AC⊥平面BDEF;(2)求证:平面BDGH∥平面AEF;(3)求多面体ABCDEF的体积.[解](1)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AC⊥BD.又平面BDEF⊥平面ABCD,平面BDEF∩平面ABCD=BD,且AC⊂平面ABCD,所以AC⊥平面BDEF.(2)证明:在△CEF中,因为G,H分别是CE,CF的中点,所以GH∥EF.又GH⊄平面AEF,EF⊂平面AEF,所以GH∥平面AEF.设AC∩BD=O,连接OH.在△ACF中,因为OA=OC,CH=HF,所以OH∥AF.因为OH⊄平面AEF,AF⊂平面AEF,所以OH∥平面AEF.因为OH∩GH=H,OH,GH⊂平面BDGH,所以平面BDGH∥平面AEF.(3)由(1)得AC⊥平面BDEF.因为AO=2,四边形BDEF的面积S▱BDEF=3×22=62,=4.所以四棱锥A-BDEF的体积V1=13×AO×S▱BDEF同理,四棱锥C-BDEF的体积V2=4.所以多面体ABCDEF的体积V=V1+V2=8.题型二求空间几何体的体积题型概览:计算几何体的体积,关键是根据条件找出相应的底面和高,应注意充分利用多面体的截面和旋转体的轴截面,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1)直接法:对于规则几何体,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即可.(2)割补法:当一个几何体的形状不规则时,常通过分割或者补形的手段将此几何体变为一个或几个规则的、体积易求的几何体,然后再计算.经常考虑将三棱锥还原为三棱柱或长方体,将三棱柱还原为平行六面体,将台体还原为锥体.(3)等体积法:一般利用三棱锥的“等积性”求三棱锥体积,可以把任何一个面作为三棱锥的底面.注意两点:一是求体积时,可选择“容易计算”的方式来计算;二是利用“等积性”可求“点到面的距离”,关键是在面中选取三个点,与已知点构成三棱锥.(2016·全国卷Ⅲ)如图,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AD∥BC,AB=AD=AC=3,P 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P AB;(2)求四面体N-BCM的体积.[审题程序]第一步:由线线平行或面面平行证明(1);第二步:由N 为PC 中点,推证四面体N -BCM 的高与P A 的关系; 第三步:利用直接法求四面体的体积.[规范解答] (1)由已知得AM =23AD =2.取BP 的中点T ,连接AT ,TN ,由N 为PC 中点知TN ∥BC ,TN =12BC =2.又AD ∥BC ,故TN 綊AM ,四边形AMNT 为平行四边形, 于是MN ∥AT .因为AT ⊂平面P AB ,MN ⊄平面P AB , 所以MN ∥平面P AB .(2)因为P A ⊥平面ABCD ,N 为PC 的中点,所以N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12P A .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由AB =AC =3得AE ⊥BC ,AE =AB 2-BE 2= 5.由AM ∥BC 得M 到BC 的距离为5, 故S △BCM =12×4×5=2 5.所以四面体N -BCM 的体积V N -BCM =13×S △BCM ×P A 2=453. [答题模板] 解决这类问题的答题模板如下:2.(2016·深圳一模)如图所示,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侧面SBC是正三角形,E是SB的中点,且AE⊥平面SBC.(1)证明:SD∥平面ACE;(2)若AB⊥AS,BC=2,求点S到平面ABC的距离.[解](1)证明:连接BD,交AC于点F,连接EF.∵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F是BD的中点,又∵E是SB的中点,∴EF∥SD.∵SD⊄平面ACE,EF⊂平面ACE,∴SD∥平面ACE.(2)∵AB⊥AS,BC=BS=2,且E是SB的中点,∴AE=1.∵AE⊥平面SBC,BS、CE⊂平面SBC,∴AE⊥BS,AE⊥CE.∴AB=AE2+BE2= 2.又侧面SBC 是正三角形,∴CE =3, ∴AC =AE 2+CE 2=2,∴△ABC 是底边长为2,腰长为2的等腰三角形, ∴S △ABC =12×2×4-12=72.设点S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h .由V 三棱锥S -ABC =V 三棱锥A -SBC ,得13h ·S △ABC =13AE ·S △SBC ,∴h =AE ·S △SBC S △ABC =237=2217.题型三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题型概览:如果知道的是试题的结论,而要求的却是试题的某一个存在性条件(如存在某个定点、定直线、定值等),这种试题称为存在探索型试题.解题策略一般是先假设结论成立,然后以该结论作为一个已知条件,再结合题目中的其他已知条件,逆推(即从后往前推),一步一步推出所要求的特殊条件,即要求的存在性条件.若能求出,则存在;若不能求出,则不存在.(2016·石家庄调研)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 1A ⊥平面ABC ,AC ⊥BC ,E 在线段B 1C 1上,B 1E =3EC 1,AC =BC =CC 1=4.(1)求证:BC ⊥AC 1;(2)试探究:在AC 上是否存在点F ,满足EF ∥平面A 1ABB 1?若存在,请指出点F 的位置,并给出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审题程序]第一步:由B 1E =3EC 1及EF ∥平面A 1ABB 1猜想点F 的位置;第二步:在平面A 1ABB 1内探求与EF 平行的直线或寻找经过EF 与平面A 1ABB 1平行的平面; 第三步:由线线平行或面面平行推理论证.[规范解答] (1)证明:∵AA 1⊥平面ABC ,BC ⊂平面ABC ,∴BC ⊥AA 1. 又∵BC ⊥AC ,AA 1∩AC =A ,∴BC ⊥平面AA 1C 1C . 又AC 1⊂平面AA 1C 1C ,∴BC ⊥AC 1.(2)解法一:当AF=3FC时,EF∥平面A1ABB1.证明如下:如图1,在平面A1B1C1内过点E作EG∥A1C1交A1B1于点G,连接AG.∵B1E=3EC1,∴EG=34A1C1.又AF∥A1C1且AF=3,4A1C1∴AF∥EG且AF=EG,∴四边形AFEG为平行四边形,∴EF∥AG.又EF⊄平面A1ABB1,AG⊂平面A1ABB1,∴EF∥平面A1ABB1.解法二:当AF=3FC时,EF∥平面A1ABB1.证明如下:如图2,在平面BCC1B1内过点E作EG∥BB1交BC于点G,连接FG. ∵EG∥BB1,EG⊄平面A1ABB1,BB1⊂平面A1ABB1,∴EG∥平面A1ABB1.∵B1E=3EC1,∴BG=3GC,∴FG∥AB.又AB⊂平面A1ABB1,FG⊄平面A1ABB1,∴FG∥平面A1ABB1.又EG⊂平面EFG,FG⊂平面EFG,EG∩FG=G,∴平面EFG∥平面A1ABB1.∵EF⊂平面EFG,∴EF∥平面A1ABB1.[答题模板]解决这类问题的答题模板如下:3.如图,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侧棱AA1⊥底面ABC,M为A1B1的中点.(1)证明:MC⊥AB;(2)若AA1=26,侧棱CC1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MC⊥平面ABP?若存在,求PC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证明:取AB的中点N,连接MN,CN,则MN⊥底面ABC,MN⊥AB.因为△ABC是正三角形,所以NC⊥AB.因为MN∩NC=N,MN⊂平面MNC,NC⊂平面MNC,所以AB⊥平面MNC,所以AB⊥MC.(2)由(1)知MC⊥AB,若存在点P使得MC⊥平面ABP,则必有MC⊥BP.过M作MQ⊥B1C1,垂足为Q,连接QC,则QC是MC在平面BCC1B1内的射影,只需QC⊥BP即可,此时Rt△QC1C与Rt△PCB相似,QC1C1C =PCCB,所以PC=QC1·CBC1C=3×426=6,点P恰好是CC1的中点.。

高三数学题型解析与解题技巧

高三数学题型解析与解题技巧

高三数学题型解析与解题技巧一、整式与多项式整式是由数字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

多项式是由若干整式相加(减)而成,其中每一项的指数都是整数且不能为负数。

常见的多项式有一次多项式(线性函数)、二次多项式(抛物线函数)等。

解题技巧:1. 合并同类项:将多项式中相同字母的幂指数相等的项合并为一个项。

2. 因式分解:利用公式、公因式提取法等将多项式分解为多个因式的乘积,便于进一步求解。

3. 奇偶性判断:当多项式为偶函数时,可通过观察奇偶性简化运算。

4. 带入法:对于未知数较多的多项式,可以选取一组合适的数值带入进行计算,通过观察计算结果寻找规律。

5. 用图象表示:对于具有几何意义的多项式,可以通过作图来解决问题,直观且便于理解。

二、函数与方程函数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图象、表格或公式等方式表示。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解题技巧:1. 函数求值:将给定的自变量带入函数中,计算出对应的因变量的值。

2. 函数图象分析:观察函数的图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拐点等特点。

3. 方程变形:通过等式的性质,将方程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便于求解。

4. 代入法:将已知条件代入方程,求解未知数的值。

特别是当方程中含有多个未知数时,通过代入可以逐步求解。

5. 图象与方程联系:对于给定的方程,可以将其转化为函数的形式,并通过观察图象的特点来解决问题。

三、几何与三角函数几何是研究空间中点、线、面及其相关性质和变换的学科。

三角函数是以角度为自变量的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解题技巧:1. 几何图形性质运用:根据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变换规律,运用相应的几何定理和定律进行推导和求解。

2. 利用比例关系:在几何问题中,通过建立几何图形间的比例关系,可用于求解未知量。

3. 三角函数的运用: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运用三角函数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和推导。

4. 角度变换:根据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或三角函数值的比较关系,进行角度的相互转化。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一、高考风向分析: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一般共有3--4题(1--2个选择题, 0--1个填空题, 1个解答题), 共计20多分, 考察的知识点约为20个左右,其命题一般紧扣课本, 突出重点, 全面考察。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直线, 圆, 圆锥曲线中的根底知识,大多概念性较强,小巧灵活,思维多于计算;而解答题重点考察圆锥曲线中的重要知识点及其综合运用,重在考察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以向量为载体,立意新颖,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代数、三角、几何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本章节处理方法建议:纵观历年全国各省市文、理高考试卷,普遍有一个规律:占解几分值接近一半的填空、选择题难度不大,中等及偏上的学生能将对应分数收入囊中;而占解几分值一 半偏上的解答题得分很不理想,其原因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析几何是代数与几何的完美结合,解析几何的问题可以涉及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数列、向 量等知识,形成了轨迹、最值、对称、围、参系数等多种问题,因而成为高中数学综合 能力要求最高的容之一〔2〕解析几何的计算量相对偏大〔3〕在大家的"拿可拿之分〞 的理念下,大题的前三道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而排放位置比拟为难的第21题或22题〔有 时20题〕就成了很多人遗忘的角落,加之时间的限制,此题留白的现象比拟普遍。

鉴于解几的特点,建议在复习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高考中解几容弹性很 大。

有容易题,有中难题。

因此在复习中基调为狠抓根底。

不能因为高考中的解几解答题 较难,就拼命地去搞难题,套新题,这样往往得不偿失;端正心态:不指望将所有的题攻 下,将时间用在稳固根底、对付"跳一跳便可够得到〞的常规题上,这样复习,高考时就 能保证首先将选择、填空题拿下,然后对于大题的第一个小问争取得分,第二小题能拿几 分算几分。

三、高考核心考点1、准确理解根本概念〔如直线的倾斜角、斜率、距离、截距等〕2、熟练掌握根本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斜率公式、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到角公式、夹角公式等〕3、熟练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如根据条件灵活选用各种形式、讨论斜率存在和不存在的各种情况、截距是否为0等等〕4、在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中,要善于运用圆的几何性质以减少运算5、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及简单应用6、熟悉圆锥曲线中根本量的计算7、掌握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如:定义法、直接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几何法、待定系数法等〕8、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常见判定方法,能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四、常规题型及解题的技巧方法A:常规题型方面〔1〕中点弦问题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x y 11,(,)x y 22,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消去四个参数。

高中数学解答题答题模板(11个)

高中数学解答题答题模板(11个)

Asin(ωx+φ)+h 的形式或 y=Acos(ωx+φ)+h 的形式. π 如:f(x)=2sin2x+3 +1.
第二步:根据 f(x)的表达式求其周期、最值.
第三步:由 sin x、cos x 的单调性,将“ωx+φ”看作一个整体,转 化为解不等式问题.
第四步:明确规范表述结论.
π (2)∵-1≤sin2x+3≤1, π ∴-1≤2sin2x+3+1≤3.
π π π ∴当 2x+3=2+2kπ,k↔Z,即 x=12+kπ,k↔Z 时,f(x)取得最大值 3; π π 5π 当 2x+ =- +2kπ,k↔Z,即 x=- +kπ,k↔Z 时,f(x)取得最小值-1. 3 2 12
高中数学解答题答题模板 (11个)
【模板特征概述】 数学解答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类重要题型, 通常是高考的把关题 和压轴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层次和选拔功能.目前的高考解答题已经由单 纯的知识综合型转化为知识、 方法和能力的综合型解答题. 在高考考场上, 能否做好解答题, 是高考成败的关键, 因此, 在高考备考中学会怎样解题, 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本节以著名数学家波利亚的 《怎样解题》 为理论依据, 结合具体的题目类型,来谈一谈解答数学解答题的一般思维过程、解题程 序和答题格式,即所谓的“答题模板”. “答题模板”就是首先把高考试题纳入某一类型, 把数学解题的思维过 程划分为一个个小题,按照一定的解题程序和答题格式分步解答,即化整 为零.强调解题程序化,答题格式化,在最短的时间内拟定解决问题的最 佳方案,实现答题效率的最优化.
模板 1 【例 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单调性及最值问题
已知函数 f(x)=2cos x· π sinx+3 - 3sin2x+sin xcos x+1. (1)求函数 f(x)的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 f(x)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3)写出函数 f(x)的单调递增区间. 审题路线图 规范解答 不同角化同角→降幂扩角→化 f(x)=Asin(ωx+φ) +h→结合性质求解.

专题04 导数解答题2013-2022十年全国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文科,全国通用版)(解析版)

专题04  导数解答题2013-2022十年全国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文科,全国通用版)(解析版)
设 , ,
当 时, ,当 时, ,
故 在 上为减函数,在 上为增函数,
所以 ,
而 , ,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即 的解的个数为2.
当 ,由(1)讨论可得 、 仅有一个零点,
当 时,由(1)讨论可得 、 均无零点,
故若存在直线 与曲线 、 有三个不同的交点,
则 .
设 ,其中 ,故 ,
设 , ,则 ,
故 在 上为增函数,故 即 ,
【题目栏目】导数\导数的综合应用
【题目来源】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文科·第20题
10.(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文科·第21题)已知函数 .
(1)讨论 的单调性;
(2)求曲线 过坐标原点的切线与曲线 的公共点的坐标.
【答案】(1)答案见解析;(2) .
解析:(1)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 ,
导函数的判别式 ,
即曲线 过坐标原点的切线与曲线 的公共点的坐标为 .
【点睛】导数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最有效的工具,而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所以在历届高考中,对导数的应用的考查都非常突出,在高考中的命题方向及命题角度从高考来看,对导数的应用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1)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往往与解析几何、微积分相联系.(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判断单调性;已知单调性,求参数.(3)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极值),解决生活中的优化问题.(4)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故 为方程 的解,同理 也为方程 的解,
所以 ,而 ,
故 即 .
【题目栏目】导数\导数的综合应用
【题目来源】2022新高考全国I卷·第22题
5.(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第22题)已知函数 .
(1)讨论 的单调性;
(2)从下面两个条件中选一个,证明: 有一个零点

高考数学解答题(新高考)数列求和(奇偶项讨论求和)(典型例题+题型归类练)(解析版)

高考数学解答题(新高考)数列求和(奇偶项讨论求和)(典型例题+题型归类练)(解析版)

专题08 数列求和(奇偶项讨论求和)(典型例题+题型归类练)一、必备秘籍有关数列奇偶项的问题是高考中经常涉及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难点在于搞清数列奇数项和偶数项的首项、项数、公差(比)等.本专题主要研究与数列奇偶项有关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让学生感悟分类讨论等思想在解题中的有效运用.因此,在数列综合问题中有许多可通过构造函数来解决.类型一:通项公式分奇、偶项有不同表达式;例如:n n na n cb n ⎧⎪=⎨⎪⎩为奇数为偶数角度1:求n n n a n c b n ⎧⎪=⎨⎪⎩为奇数为偶数的前2n 项和2n T角度2:求n n na n cb n ⎧⎪=⎨⎪⎩为奇数为偶数的前n 项和n T类型二:通项含有(1)n -的类型;例如:(1)nn n c a =-类型三:已知条件明确的奇偶项或含有三角函数问题二、典型例题类型一:通项公式分奇、偶项有不同表达式通项公式分奇、偶项有不同表达式;例如:n n na n cb n ⎧⎪=⎨⎪⎩为奇数为偶数角度1:求n n na n cb n ⎧⎪=⎨⎪⎩为奇数为偶数的前2n 项和2n T例题1.(2022·浙江嘉兴·模拟预测)已知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a 满足24692,,,a a a a =成等比数列.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22N n n S b n *=⋅-∈(1)求{}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n c 满足211,,n n n n n n a a c a n b ++⎧⎪⎪=⎨⎪⎪⎩为奇数为偶数,求数列{}n c 的前2n 项和2n T .第(2)问解题思路点拨:由(1)知:,,可代入到第(2)问中,求出的通项公式:,即:注意到奇偶项通项不同,直接考虑分组求和.奇偶项通项不同,采用分组求和可作为一个解题技巧,由于奇偶项通项比较复杂,可设;,则(注意到本例求解的为偶数项和,最后一项一定是代入偶数的通项公式,否则,若是求,最后一项是代入奇数项通项,还是代入偶数项通项,则需要讨论)分组求和当为奇数 当为偶数,两式相减得:综上:【答案】(1)n a n =;2nn b =(2)2255212n n n n T n +=+-+ (1)由题:46922,24,27a d a d a d =+=+=+,∵2649a a a =⋅,即()()()2242227d d d +=++得:1d =,即n a n = 当1n =时,12b =,当2n ≥时,22n n S b =⋅-,1122n n S b --=⋅-,两式相减整理得12nn b b -=, 即数列{}n b 是以首项12b =,公比2q的等比数列∴2nn b =(2)当n 为奇数时,1111(2)22n c n n n n ⎛⎫==- ⎪++⎝⎭1352111111112335212121n n nA c c c c n n n -⎛⎫=++++=-+-++-= ⎪-++⎝⎭ 当n 为偶数时,n c =23521222n n n B +=+++, 231135212122222n n n n n B +-+=++++ 两式相减得:23111113222213121525122222222222n n n n n n n n n B +-+++++=++++-=+--=- 得:2552n nn B +=-2255212n n n n n n T A B n +=+=+-+角度2:求n n n a n c b n ⎧⎪=⎨⎪⎩为奇数为偶数的前n 项和n T例题2.(2022·山东日照·模拟预测)已知数列{}n a 中,11a =,22a =,2n n a ka +=(1k ≠),n *∈N ,23a a +,34a a +,45a a +成等差数列.(1)求k 的值和{}n a 的通项公式;(2)设22log n n na nb a n ⎧=⎨⎩,为奇数,为偶数,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第(2)问解题思路点拨:由(1)知,代入即:注意到奇偶项通项不同,直接考虑分组求和.奇偶项通项不同,采用分组求和可作为一个解题技巧当为偶数时,数列{的前项中有个奇数项,有个偶数项.(注意到本例求解的,最后一项是代入奇数项通项,还是代入偶数项通项,需要讨论)(讨论时优先讨论为偶数)为奇数为偶数当为奇数时,为偶数,注意到为偶数,所以可使用偶数项和的结论,代入左侧求和结果:,则:,整理:综上:21n b -++1n a -+,注意到最后一项n 为偶数,再利用1n n a -+,其中奇数项,偶数项各为【答案】(1)2k =,12222n n n n a n -⎧⎪=⎨⎪⎩,为奇数,为偶数(2)12221,38211,38n n n n nn S n n +⎧+-+⎪⎪=⎨--⎪+⎪⎩为偶数为奇数 (1)解:23a a +,34a a +,45a a +成等差数列, 所以()3423452a a a a a a +=+++,得5342a a a a -=-,得()()2311k a k a -=-, 因为1k ≠,所以322a a ==,所以312a k a ==,得12222n n n n a n -⎧⎪=⎨⎪⎩,为奇数,为偶数. (2)由(1)知,122n n n b n n -⎧⎪=⎨⎪⎩,为奇数,为偶数当n 为偶数时,设n =2k ,可得21321242n k k k S S b b b b b b -==++⋅⋅⋅+++++()022212222422k k -=++⋅⋅⋅++++⋅⋅⋅+ ()()22114141142232k k k k k k ++--=+⨯=+-,即()22138n n n nS +-=+; 当n 为奇数时,设n =2k -1,可得2113212422n k k k S S b b b b b b ---==++⋅⋅⋅++++⋅⋅⋅+ ()0222122224222k k -=++⋅⋅⋅++++⋅⋅⋅+- ()()()2221114141142232k k k k k k +-----=+⨯=+-, 即1221138n n n S +--=+. 综上所述,()12221,38211,38n n n n nn S n n +⎧+-+⎪⎪=⎨--⎪+⎪⎩为偶数为奇数.类型二:通项含有(-1)n的类型通项含有(1)n -的类型;例如:(1)nn n c a =-例题3.(2022·河南·开封高中模拟预测(理))在数列{}n a 中,33a =,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112n n S a n n =+∈N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若()21nn n b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答案】(1)()*n a n n =∈N (2)2*2*,,2,.2n n nn N n T n n n N n ⎧+-∈⎪⎪=⎨+⎪∈⎪⎩且是奇数且是偶数 第(2)问解题思路点拨:由题意知,求,代入:注意到通项中含有“”,会影响最后一项取“正还是负”,通过讨论的奇偶,结合分组求和.奇偶项通项不同,采用分组求和可作为一个解题技巧(注意到本例求解的,代入最后一项,是正,还是负,需要讨论)(讨论时优先讨论为偶数)为奇数为偶数当为奇数时,为偶数,即:注意到为偶数,所以可使用偶数项和的结论,代入左侧求和结果:,则:,整理:综上:(1)因为()112n n S a n =+,所以()12n n nS a =+. 所以当2n ≥时,()11112n n n S a ---=+. 两式相减,得()()1211n n n a na n n a n -=+----, 即()()1211n n n a n a --=--. 所以()111n n n a na +-=-.相减得()()()11121n n n n n a n a na n a +----=--, 即112n n n a a a -+=+. 所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当n =1时,()11112a a =+,解得11a =. 所以公差31131a a d -==-. 所以()()*11n a n n n =+-=∈N . (2)()()2211nnn nb a n =-=-⨯, 当n 为奇数时,()()22222212311212n n nT n n n +=-+-+⋅⋅⋅+-⨯=++⋅⋅⋅+--=-⎡⎤⎣⎦;当n 为偶数时,22222123122n n n T n n +=-+-+⋅⋅⋅+=++⋅⋅⋅+=.综上所述,2*2*,,2,.2n n n n N n T n n n N n ⎧+-∈⎪⎪=⎨+⎪∈⎪⎩且是奇数且是偶数例题4.(2022·重庆八中模拟预测)已知n S 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6S =,2319a a a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24141nnn a b n n +=-∈-N ,数列化{}n b 的前2n 项和为2n T感悟升华(核心秘籍)(1)对比例题3,例题4,通项都含有“(1)n-”,在求和时都使用(连续两项分组求和法:即连续的两项分一组);不同的是,例题3求前n 项和nT ;例题4求前2n 项和2nT ;(2)对于例题3求123n n T b b b b =+++⋅⋅⋅+,其中最后一项代入,是取“正”还是取“负”不确定,故需讨论n 为奇数还是偶数,在讨论时,作为核心技巧,先讨论n 为偶数,再利用n 为偶数的结论,快速求n 为奇数的和;;(3)对于例题4求21234212n n n T b b b b b b -=++++++,注意到最后一项2n b 一定是正,故不需要讨论;【答案】(1)*,N na n n =∈(2)21141n T n =-++ (1)公差d 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a ,由2319a a a =⋅, ()()211182a a d a d +=+,解得1a d =.第(2)问解题思路点拨:由(1)知:,可代入到第(2)问中,求出的通项公式:,注意到通项中含有“”,会影响最后一项取“正还是负”,通过讨论的奇偶,结合分组求和.奇偶项通项不同,采用分组求和可作为一个解题技巧(注意到本例求解的为偶数项和,代入最后一项,一定是正,故不需要讨论)分组求和又31336S a d =+=,可得11a d ==,所以数列{}n a 是以1为首项和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N na n n =∈.(2)解:由(1)可知()()241111412121nn n n b n n n ⎛⎫=-=-+ ⎪--+⎝⎭, 211111111113355743414141n T n n n n ∴=--++--+--++---+1141n =-++, 类型三:已知条件明确的奇偶项或含有三角函数问题例题5.(2022·江西赣州·二模(文))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22n n S a n *=-∈N(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已知()2cos log n n b n a π=⋅,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感悟升华(核心秘籍)第(2)问解题思路点拨:由题意知,求,注意,所以可化简为:,注意到通项中含有“”,会影响最后一项取“正”还是取“负”,通过讨论的奇偶,结合分组求和.奇偶项通项不同,采用分组求和可作为一个解题技巧(注意到本例求解的,代入最后一项,是正,还是负,需要讨论)(讨论时优先讨论为偶数)为奇数为偶数当为奇数时,为偶数,即:注意到为偶数,所以可使用偶数项和的结论,代入左侧求和结果:,则:,,整理:综上:【答案】(1)2n n a =(2),;1,.n n n T n n ⎧=⎨--⎩ 为偶数为奇数(1)当1n =时,1122S a =-,即12a = 当2n ≥时,1122n n S a --=-,即12a =所以1122n n n n n a S S a a --=-=-得()122n n a a n -=≥ 即{}n a 以12a =为首相,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所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n n a =(2)()()()cos 2cos 12nn n b n a n n n ππ=⋅=⋅=-⋅①当n 为偶数时,1232468102n n T b b b b n =+++⋅⋅⋅+=-+-+-+⋅⋅⋅+ 22nn =⋅= ②当n 为奇数时,1231n n n n T b b b b T b -=+++⋅⋅⋅+=+ ()12212n n n -=⋅+-=-- 综上:,;1,.n n n T n n ⎧=⎨--⎩ 为偶数为奇数三、题型归类练1.(2022·湖北·荆门市龙泉中学二模)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112n n S a +=-,且214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0.5*log ,,n n n a n b n N a n ⎧=∈⎨⎩为奇数为偶数,求数列{}n b 的前2n 项和2n T ; 【答案】(1)12nn a ⎛⎫= ⎪⎝⎭(2)211334nn +-⨯ (1)在数列{}n a 中, 由112n n S a +=-可知1212n n S a ++=-, 两式作差可得()()1211212n n n n S a S a +++---=-,即2112n n a a ++=, 当1n =时,1212S a =-,,即112a =,211412a a ==, 所以数列{}n a 是以12为首项,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即1111222n nn a -⎛⎫⎛⎫=⋅= ⎪⎪⎝⎭⎝⎭; (2)由(1)知()*,1,2nn n n b n N n ⎧⎪=∈⎨⎛⎫⎪ ⎪⎝⎭⎩为奇数为偶数, 所以()()21321242n n n T b b b b b b -=+++++++()211113214162n n ⎛⎫=+++-++++ ⎪⎝⎭()111441211214nn n ⎡⎤⎛⎫-⎢⎥ ⎪⎝⎭+-⎢⎥⎣⎦=+-211334nn =+-⨯.2.(2022·全国·模拟预测)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14nn n a a +⋅=,*n ∈N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a ;(2)若2log ,,1,,n n n a n b a n ⎧=⎨+⎩为奇数为偶数求数列{}n b 的前2n 项和2n S .【答案】(1)12,,2,.n n n n a n -⎧=⎨⎩为奇数为偶数(2)1224433n n S n +=+-(1)由题意,当1n =时,24a =,因为14n n n a a +⋅=①,则1124n n n a a +++⋅=②,可得24n na a +=, 所以数列{}n a 的奇数项和偶数项都是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因为11a =,24a =,所以当n 为奇数时,1112142n n n a a +--=⨯=;当n 为偶数时,12242nn n a a -=⨯=.综上,12,,2,.n n nn a n -⎧=⎨⎩为奇数为偶数 (2)由(1)得1,,21,,n n n n b n -⎧=⎨+⎩为奇数为偶数∴()()21321242n n n S b b b b b b -=++⋅⋅⋅++++⋅⋅⋅+()()41422214nn n n ⎡⎤--⎡⎤⎢⎥=++⎢⎥-⎢⎥⎣⎦⎣⎦124433n n +=+-. 3.(2022·山东·肥城市教学研究中心模拟预测)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19nn n a a +⋅=,N n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a ;(2)若13log ,1,n n n a n b a n ⎧⎪=⎨⎪-⎩为奇数为偶数,求数列{}n b 的前2n 项和2n S .【答案】(1)13,3,n n nn a n -⎧=⎨⎩为奇数为偶数(2)1229898n n n S +--= (1)解:由题意,当1n =时,129a a =,可得29a =,因为19n n n a a +⋅=,可得1129n n n a .a +++=,所以,29n na a +=, 所以数列{}n a 的奇数项和偶数项都是公比为9的等比数列.所以当n 为奇数时,设()21N n k k *=-∈,则1221211933k k n n k a a ----==⋅==, 当n 为偶数时,设()2N n k k *=∈,则12299933k k k nn k a a -==⋅===.因此,13,3,n n nn a n -⎧=⎨⎩为奇数为偶数. (2)解:由(1)得1,31,n n n n b n -⎧=⎨-⎩为奇数为偶数,()()21321242n n n S b b b b b b -∴=+++++++()()2462024223333n n n =-----+++++-⎡⎤⎣⎦()()12919229892198nn n n n n +----=-+-=-.4.(2022·福建三明·模拟预测)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22n n S n a +-+=,210a =,1n n b a =-. (1)求证:{}n b 是等比数列;(2)设332,1,log log n n nn b n c n b b +⎧⎪=⎨⎪⋅⎩为奇数为偶数,求数列{}n c 的前21n 项和21n T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32133841n n nT n ++-=++ (1)证明:对任意的N n *∈,1224n n S a n +=+-, 当1n =时,则有12228a a =-=,解得14a =,当2n ≥时,由1224n n S a n +=+-可得1226n n S a n -=+-,上述两个等式作差得122n n n a a a +=-+,所以,132n n a a +=-,则()1131n n a a +-=-, 所以,13n n b b +=且1113b a =-=,所以,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且首项和公比均为3.(2)解:由(1)可知1333n nn b -=⨯=,所以,()3,1,2n n n c n n n ⎧⎪=⎨⎪+⎩为奇数为偶数,所以,()1321211113332446222n n T n n ++=++++++⨯⨯+()()3211113332446222n n n +⎡⎤=+++++++⎢⎥⨯⨯+⎣⎦()21339111119412231n n n +⎡⎤-⨯=++++⎢⎥-⨯⨯+⎣⎦()232333111111331842231841n n nn n n ++--⎛⎫=+⨯-+-++-=+ ⎪++⎝⎭. 5.(2022·江西·新余四中模拟预测(理))在数列{}n a 中,21,,2,n nn n a n -⎧=⎨⎩为奇数为偶数 (1)求1a ,2a ,3a ;(2)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答案】(1)11a =,24a =,35a =(2)212224,,2324,.23n n n n n n S n n n ++⎧+-+⎪⎪=⎨--⎪+⎪⎩为奇数为偶数 (1)因为21,,2,,n n n n a n -⎧=⎨⎩为奇数为偶数所以12111a =⨯-=,2224a ==,32315a =⨯-=,(2)因为21,,2,,n n n n a n -⎧=⎨⎩为奇数为偶数 所以1a ,3a ,5a ,是以1为首项,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2a ,4a ,6a ,是以4为首项,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当n 为奇数时,数列的前n 项中有12n +个奇数项,有12n -个偶数项.所以()()1231322431n n n n n n S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12211141411242214221423n n n n n n n -+⎛⎫++⎛⎫-- ⎪ ⎪++-⎝⎭⎝⎭=⨯+⨯+=+-; 当n 为偶数时,数列{{}n a 的前n 项中有2n 个奇数项,有2n个偶数项.所以()()1231331242n n n n n n S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2224141242214221423nn n n n n n +⎛⎫⎛⎫-- ⎪ ⎪--⎝⎭⎝⎭=⨯+⨯+=+-. 所以212224,,2324,.23n n n n n n S n n n ++⎧+-+⎪⎪=⎨--⎪+⎪⎩为奇数为偶数 6.(2022·安徽省舒城中学模拟预测(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39n n n S S 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若()31log nn n b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答案】(1)13n n a +=;(2),23,2n nn T n n ⎧⎪⎪=⎨+⎪-⎪⎩为偶数为奇数 【详解】(1)当1n =时,11239S a =-.因为11S a =,所以11239a a =-,所以19a =. 因为239n n S a =-,所以11239n n S a ++=-. 两式相减,得11233n n n a a a ++=-,即13n n a a += 又因为19a =,所以0n a >.所以数列{}n a 是以9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11933n n n a -+=⨯=.(2)由(1)可知()()()31log 11n nn n b a n =-=-+故当n 为偶数时,()()()234512n nT n n ⎡⎤=-++-++⋯+-++=⎣⎦当n 为奇数时,()()()()()123451112n n T n n n n -⎡⎤=-++-++⋯+--+-+=-+⎣⎦ 32n +=-所以,23,2n nn T n n 为偶数为奇数⎧⎪⎪=⎨+⎪-⎪⎩ 7.(2022·全国·模拟预测)已知数列{}n a 中,()112,1n n n a n a a a +=-=+. (1)求证:数列1n a n +⎧⎫⎨⎬⎩⎭是常数数列;(2)令(1),nn n n b a S =-为数列{}n b 的前n 项和,求使得99n S ≤-的n 的最小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最小值为67. (1)由()11n n n n a a a +-=+得:()111n n na n a +=++,即()1111n n a a n n n n +=+++ 11111n n a a n n n n +∴=+-++,即有111,1n n a a n n +++=∴+数列1n a n +⎧⎫⎨⎬⎩⎭是常数数列; (2)由(1)知:()1113,31,(1)31n n n n a a a n b n n+=+=∴=-∴=-- 即()31,31,n n n b n n -⎧⎪=⎨--⎪⎩为偶数为奇数,∴当n 为偶数时,()()()()32581134312n nS n n ⎡⎤=-++-+++--+-=⎣⎦,显然99n S -无解; 当n 为奇数时,()()11313131122n n n n n S S a n ++++⎡⎤=-=-+-=-⎣⎦,令99n S ≤-,解得:66n , 结合n 为奇数得:n 的最小值为67. 所以n 的最小值为67.8.(2022·重庆八中模拟预测)已知{n a }是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其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12n n nS a a =+. (1)求证:数列{2n S }为等差数列; (2)设()1nnnb a =-,求{n b }的前64项和64T .【答案】(1)证明见解析;(2){}n b 的前64项和648T =. (1)∵ 12n n nS a a =+,所以221n n n S a a -= 当2n ≥时,有1n n n a S S -=-,代入上式得()12n n n S S S -- ()211n n S S ---=整理得()22112n n S S n --=≥.又当1n =时, 211121S a a -=解得11S =;∴数列{}2n S 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2)由(1)可得211n S n n =+-=,∵{}n a 是各项都为正数,∴n S ,∴12)n n n a S S n -=-=≥, 又111a S ==,∴n a则(1)(1)n nn n n b a -===-,6411)T ∴=-+-+⋅⋅⋅-+=11-+⋅⋅⋅8,即:648T =.∴{}n b 的前64项和648T =.9.(2022·辽宁·模拟预测)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522a a +=,()22n n S n a n =-+. (1)求{}n a 的通项公式; (2)设()1821nn n n n b a a ++=-⋅,求数列{}n b 的前21n 项和21n T +. 【答案】(1)41n a n =-(2)8102421n n +-+(1)解: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 由1522a a +=,得311a =,由()22n n S n a n =-+,得()2222S a =-, 又21222S a a a d =+=-,解得4d =, 所以()3341n a a n d n =+-=-. (2)由(1)得()1821nn n n n b a a ++=-⋅, ()()()8214143+=-⋅-+nn n n ,()1114143⎛⎫=-+ ⎪-+⎝⎭n n n ,所以21123221++=+++++n n n T b b b b b ,111111113771111158183⎛⎫⎛⎫⎛⎫⎛⎫=-+++-++++ ⎪ ⎪ ⎪ ⎪-+⎝⎭⎝⎭⎝⎭⎝⎭n n 118387⎛⎫-+ ⎪++⎝⎭n n , 11387=--+n ,8102421+=-+n n .10.(2022·山东济宁·三模)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31a =,67S =,数列{}n b 满足11222n n b b b ++++=-.(1)求数列{}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2)记()tan n n n c b a π=⋅,求数列{}n c 的前3n 项和. 【答案】(1)3n n a =,2nn b =(2))187n - (1)解: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则3161216157a a d S a d =+=⎧⎨=+=⎩,解得113a d ==,所以,()111333n na n =+-=,当1n =时,21222b ,当2n ≥时,112122n n n b b b b +-++++=-,可得12122n n b b b -+++=-,上述两个等式作差可得1222n n nn b +=-=,12b =也满足2n n b =,故对任意的N n *∈,2n n b =.(2)解:由(1)可得2tan3nn n c π=, 设(323132323132202n n n n n n n p c c c -----=++=⨯+=,所以,18nn p p +==,所以,数列{}n p 是等比数列,且首项为1p =-8, 因此,数列{}n c 的前3n 项和为))31818187n n n T ---==-.11.(2022·陕西西安·三模(理))设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36S =,2a ,4a ,8a 成等比数列,数列{}n b 满足11b =,121n n b b +=+. (1)求数列{}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 (2)求10021πsin 2kk k aa =⎛⎫⋅⋅ ⎪⎝⎭∑的值.【答案】(1)n a n =,21nn b =-;(2)5000-.(1)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0d ≠),由题意得()()()31211133637S a d a d a d a d =+=⎧⎪⎨+=++⎪⎩,解得111a d =⎧⎨=⎩, 故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a n =. ∵121n n b b +=+,∴()1121n n b b ++=+,即1121n n b b ++=+(*n ∈N ),又11b =, ∴{}1n b +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2nn b +=, ∴21nn b =-.(2)当2k m =,*m ∈N 时,()22πsin 2sin π02k k a a m m ⎛⎫⋅⋅== ⎪⎝⎭,当21k m =-,*m ∈N 时,()()()2122π21sin 21sinπ12122m k k m a a m m +-⎛⎫⋅⋅=-=-⋅- ⎪⎝⎭, ∴10022222221πsin 135797992kk k aa =⎛⎫⋅⋅=-+-+⋅⋅⋅+- ⎪⎝⎭∑()()()()()()1313575797999799=-++-++⋅⋅⋅+-+()2135797995000=-⨯++++⋅⋅⋅++=-.12.(2022·江苏·南京市第一中学三模)数列{}n a 满足116nn n a a +=,12a =.(1)求{}n a 的通项公式;(2)若2sin 2n n n b a π=,求数列{}n b 的前20项和20S .【答案】(1)212n n a -=(2)()4022115- (1)116nn n a a +=11216n n n a a +++∴=,两式相除得:216n na a +=, 当21n k =-时, 1357211352316k k k a a a a a a a a ---⨯⨯⨯⨯= 121216k k a --∴=⨯ ,212n n a -∴=当2n k =时, 168242462216k kk a a a a a a a a --⨯⨯⨯⨯= 12816k k a -∴=⨯,212n n a -∴=综上所述,{}n a 的通项公式为:212n n a -=(2)由(1)知:212n n a -∴=2212sin 2n n n b π-∴= ∴ 数列{}n b 的前20项和:20123419201357373949163614002sin2sin2sin 2sin 2sin2sin 222222S b b b b b b ππππππ=++++++=⋅+⋅+⋅+⋅++⋅+⋅1537373993614164002sin 2sin 2sin2sin 2sin 2sin222222ππππππ⎛⎫⎛⎫=⋅+⋅++⋅+⋅+⋅++⋅ ⎪ ⎪⎝⎭⎝⎭()()()104401593337404421222122222221122115⎡⎤--⎢⎥⎣⎦=+++++===--- 13.(2022·广东茂名·模拟预测)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满足()213n n S a =-,*n N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记sin2n n n b a π=⋅,求数列{}n b 的前100项的和100T . 【答案】(1)()2nn a =-,n *∈N (2)101225- (1)当2n ≥时,()()11221133n n n n n a S S a a --=-=---, 整理得12nn a a -=-, 又()111213a S a ==-,得12a =- 则数列{}n a 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则()2nn a =-,n *∈N(2)当4,n k k N *=∈时,()4442sin 02k kk b π=-⋅=, 当41,n k k N *=-∈时,()()444111412sin22k k k k b π----=-⋅=, 当42,n k k N *=-∈时,()()4242422sin 02k k k b π---=-⋅=, 当43,n k k N *=-∈时,()()444333432sin22k k k k b π----=-⋅=-,则()()5973799100123100222222T b b b b =++++=-+++++++()()25254334101442222222212125-⋅-⋅-=-+=--。

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版

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版

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版一、选择题1. 题目内容:已知函数f(x) = ax^2 + bx + c在点x=1取得最小值3,且知道a>0,求a+b+c的值。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函数f(x) = ax^2 + bx + c在x=1处取得最小值,可以得出f(x)的对称轴为x=-b/2a=1,由此可得b=-2a。

又因为f(1)=3,代入得a+b+c=3。

将b=-2a代入,得到a-2a+c=3,即c=5-a。

由于a>0,所以c>5。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a+b+c=a-2a+5-a=3,解得a=1,进而得到b=-2,c=4。

所以a+b+c=1+(-2)+4=3。

2. 题目内容:设集合A={x|x^2 < 4},B={x|x < 0},求A∪B的值。

答案解析:集合A表示的是所有满足x^2 < 4的x值的集合,即-2 <x < 2。

集合B表示的是所有小于0的x值的集合。

求A∪B,即求A和B的并集,也就是所有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由于A的范围是-2到2之间,而B是小于0的所有数,因此A∪B的范围是从负无穷到2,即A∪B={x|x < 2}。

3. 题目内容: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3an-1+2(n≥2),求a5的值。

答案解析:根据递推公式an=3an-1+2,我们可以逐步计算数列的前几项。

首先a1=1,然后a2=3a1+2=5,a3=3a2+2=17,a4=3a3+2=53,最后a5=3a4+2=161。

所以a5的值为161。

二、填空题1. 题目内容:若sinθ=0.6,则cosθ的值为______。

答案解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sin^2θ+cos^2θ=1。

已知sinθ=0.6,所以0.6^2+cos^2θ=1,解得cos^2θ=1-0.36=0.64。

由于cosθ的值在-1到1之间,所以cosθ的值为±√0.64=±0.8。

【高考数学】高考解析几何解答题题型分析及解答策略(学生).doc

【高考数学】高考解析几何解答题题型分析及解答策略(学生).doc

高考解析几何解答题题型分析及解答策略。

©归纳・・1.定点问题(1)解析几何中直线过定点或曲线过定点问题是指不论直线或曲线中的参数如何变化,直线或曲线都经过某一个定点.(2)定点问题是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变的点,那么就可以用变量表示问题中的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这些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不受变量所影响的某个点,就是要求的定点.2.定值问题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是指某些几何量(线段的长度、图形的面积、角的度数、直线的斜率等)的大小或某些代数表达式的值等和题目中的参数无关,不随参数的变化而变化,而始终是一个确定的值.3.最值问题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类型较多,解法灵活多变,但总体上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几何方法, 即利用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以及平面几何中的定理、性质等进行求解;二是利用代数方法,即把要求最值的几何量或代数表达式表示为某个(些)参数的函数,然后利用函数方法、不等式方法等进行求解.4.圆锥曲线中的范围问题(1)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建立目标函数和不等关系.(2)建立目标函数的关键是选用一个合适的变量,其原则是这个变量能够表达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不等关系的关键是运用圆锥曲线的几何特征、判别式法或基本不等式等灵活处理.5.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问题(1)所谓存在性问题,就是判断满足某个(某些)条件的点、直线、曲线(或参数)等几何元素是否存在的问题.(2)这类问题通常以开放性的设问方式给出,若存在符合条件的几何元素或参数值,就求出这些几何元素或参数值;若不存在,则要求说明理由.6.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证明点、直线、曲线等几何元素中的位置关系,如:某点在某直线上、某直线经过某个点、某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等;另一类是证明直线与圆锥曲线中的一些数量关系(相等或不等).7.圆锥曲线与三角、向量的交汇问题8.圆锥曲线与数列、不等式的交汇问题9.圆锥曲线与函数、导数的交汇问题.(1)求椭圆E的方程;(2)过椭圆E的左顶点A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与椭圆E交.于(不同于点A的)M, N两点,试判断直线与x轴的交点是否为定点,若是,求出定点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例2].已知椭圆C:务+相=1(泓>0)的离心率e=斗,左、右焦点分别为Fi,F2,点F(2, 茶),点%在线段PF1的中垂线上.(1)求椭圆。

高中数学高考解答题的常见题型及解答技巧

高中数学高考解答题的常见题型及解答技巧

2016-2017学年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1月份)1.如图,在△ABC中,M是边BC的中点,tan∠BAM=,cos∠AMC=﹣(Ⅰ)求角B的大小;(Ⅱ)若角∠BAC=,BC边上的中线AM的长为,求△ABC的面积.3.已知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为菱形,∠ABC=60°,E 是BC中点,M是PD上的中点,F是PC上的动点.(Ⅰ)求证:平面AEF⊥平面PAD(Ⅱ)直线EM与平面PA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当F是PC中点时,求二面角C﹣AF﹣E的余弦值.3.随着经济模式的改变,微商和电商已成为当今城乡一种新型的购销平台.已知经销某种商品的电商在任何一个销售季度内,每售出1吨该商品可获利润0.5万元,未售出的商品,每1吨亏损0.3万元.根据往年的销售经验,得到一个销售季度内市场需求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已知电商为下一个销售季度筹备了130吨该商品.现以x(单位:吨,100≤x≤150)表示下一个销售季度的市场需求量,T(单位:万元)表示该电商下一个销售季度内经销该商品获得的利润.(Ⅰ)视x分布在各区间内的频率为相应的概率,求P(x≥120)(Ⅱ)将T表示为x的函数,求出该函数表达式;(Ⅲ)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市场需求量分组中,以各组的区间中点值(组中值)代表该组的各个值,并以市场需求量落入该区间的频率作为市场需求量取该组中值的概率(例如x∈[100,110),则取x=105,且x=105的概率等于市场需求量落入100,110)的频率),求T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T).4.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以点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2(Ⅰ)将直线l化为直角坐标方程;(Ⅱ)求曲线C上的一点Q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及此时点Q的坐标.1.如图,在△ABC中,M是边BC的中点,tan∠BAM=,cos∠AMC=﹣(Ⅰ)求角B的大小;(Ⅱ)若角∠BAC=,BC边上的中线AM的长为,求△ABC的面积.【考点】HR:余弦定理;GR: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Ⅰ)由邻补角定义及诱导公式得到cos∠AMC=﹣cos∠AMB,求出cos ∠AMB的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求出tan∠AMB的值,再利用诱导公式求出tanB的值,即可确定出B的大小;(Ⅱ)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等角对等边得到AB=BC,设BM=x,则AB=BC=2x,利用余弦定理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确定出AB与BC的值,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三角形ABC面积即可.【解答】解:(Ⅰ)由题意可知∠AMB+∠AMC=π,又cos∠AMC=﹣,∴cos∠AMB=,sin∠AMB=,tan∠AMB=,∴tanB=﹣tan(∠BAM+∠BMA)=﹣=﹣=﹣,又B∈(0,π),∴B=;(Ⅱ)由(Ⅰ)知∠B=,且∠BAC=,∴∠C=,即∠BAC=∠C,∴AB=BC,设BM=x,则AB=2x,在△AMB中,由余弦定理得AM2=AB2+BM2﹣2AB•BM•cosB,即7=4x2+x2+2x2,解得:x=1(负值舍去),∴AB=BC=2,则S=•4•sin=.△ABC【点评】此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诱导公式,以及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熟练掌握余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2.已知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为菱形,∠ABC=60°,E 是BC中点,M是PD上的中点,F是PC上的动点.(Ⅰ)求证:平面AEF⊥平面PAD(Ⅱ)直线EM与平面PA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当F是PC中点时,求二面角C﹣AF﹣E的余弦值.【考点】MT: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LY: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MI: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Ⅰ)连接AC,推导出AE⊥BC,AE⊥AD,PA⊥AE,由此能证明平面AEF ⊥平面PCD.(Ⅱ)以AE,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二面角C﹣AF﹣E的余弦值.【解答】证明:(Ⅰ)连接AC,∵底面ABCD为菱形,∠ABC=60°,∴△ABC是正三角形,∵E是BC中点,∴AE⊥BC,又AD∥BC,∴AE⊥AD,…(1分)∵PA⊥平面ABCD,AE⊂平面ABCD,∴PA⊥AE,…(2分)又PA∩AE=A,∴AE⊥平面PAD,…(3分)又AE⊂平面AEF,∴平面AEF⊥平面PCD.…(4分)解:(Ⅱ)由(Ⅰ)得,AE,AD,AP两两垂直,以AE,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5分)∵AE⊥平面PAD,∴∠AME就是EM与平面PAD所成的角,…(6分)在Rt△AME中,tan,即=,设AB=2a,则AE=,得AM=,又AD=AB=2a,设PA=2b,则M(0,a,b),∴AM==,从而b=a,∴PA=AD=2a,…(7分)则A(0,0,0),B(,﹣a,0),C(),D(0,2a,0),P(0,0,2a),E(),F(,,a),∴=(),=(,,a),=(﹣),…(8分)设=(x,y,z)是平面AEF的一个法向量,则,取z=a,得=(0,﹣2a,a),…(9分)又BD⊥平面ACF,∴=(﹣)是平面ACF的一个法向量,…(10分)设二面角C﹣AF﹣E的平面角为θ.则cosθ===.…(11分)∴二面角C﹣AF﹣E的余弦值为.…(12分)【点评】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向量法的合理运用.3.随着经济模式的改变,微商和电商已成为当今城乡一种新型的购销平台.已知经销某种商品的电商在任何一个销售季度内,每售出1吨该商品可获利润0.5万元,未售出的商品,每1吨亏损0.3万元.根据往年的销售经验,得到一个销售季度内市场需求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已知电商为下一个销售季度筹备了130吨该商品.现以x(单位:吨,100≤x≤150)表示下一个销售季度的市场需求量,T(单位:万元)表示该电商下一个销售季度内经销该商品获得的利润.(Ⅰ)视x分布在各区间内的频率为相应的概率,求P(x≥120)(Ⅱ)将T表示为x的函数,求出该函数表达式;(Ⅲ)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市场需求量分组中,以各组的区间中点值(组中值)代表该组的各个值,并以市场需求量落入该区间的频率作为市场需求量取该组中值的概率(例如x∈[100,110),则取x=105,且x=105的概率等于市场需求量落入100,110)的频率),求T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T).【考点】CH: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CG: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Ⅰ)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及两两互斥事件概率的可加性得P(x≥120)=P(120≤x<130)+P(130≤x<140)+P(140≤x≤150).(Ⅱ)当x∈[100,130)时,T=0.5x﹣0.3(130﹣x)=0.8x﹣39;当x∈[130,150]时,T=0.5×130,即可得出.(Ⅲ)由题意及(Ⅱ)可得:当x∈[100,110)时,T=0.8×105﹣39,P(T=45)=0.010×10;当x∈[110,120)时,T=0.8×115﹣39,P(T=53)=0.020×10;当x∈[120,130)时,T=0.8×125﹣39,P(T=61)=0.030×10;当x∈[130,150)时,T=65,P(T=65)=(0.025+0.015)×10.即可得出T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解答】解:(Ⅰ)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及两两互斥事件概率的可加性得P(x≥120)=P(120≤x<130)+P(130≤x<140)+P(140≤x≤150)=0.030×10+0.025×10+0.015×10=0.7.(Ⅱ)当x∈[100,130)时,T=0.5x﹣0.3(130﹣x)=0.8x﹣39;当x∈[130,150]时,T=0.5×130=65.∴T=.(Ⅲ)由题意及(Ⅱ)可得:当x∈[100,110)时,T=0.8×105﹣39=45,P(T=45)=0.010×10=0.1;当x∈[110,120)时,T=0.8×115﹣39=53,P(T=53)=0.020×10=0.2;当x∈[120,130)时,T=0.8×125﹣39=61,P(T=61)=0.030×10=0.3;当x∈[130,150)时,T=65,P(T=65)=(0.025+0.015)×10=0.4.所以T的分布列为T 45 53 61 65P 0.1 0.2 0.3 0.4 …(10分)所以,E(T)=45×0.1+53×0.2+61×0.3+65×0.4=59.4(万元).…(12分)【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及两两互斥事件概率的可加性、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计算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4.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以点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2(Ⅰ)将直线l化为直角坐标方程;(Ⅱ)求曲线C上的一点Q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及此时点Q的坐标.【考点】Q4: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QH: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Ⅰ)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ρcosθ+ρsinθ=4,由x=ρcosθ,y=ρsinθ,能示出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设点Q的坐标为(),点Q到直线l的距离为d=,由此能求出曲线C上的一点Q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及此时点Q的坐标.【解答】解:(Ⅰ)∵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2∴ρ(cos+sin)=2,化简得,ρcosθ+ρsinθ=4,…(1分)由x=ρcosθ,y=ρsinθ,∴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4.…(3分)(Ⅱ)由于点Q是曲线C上的点,则可设点Q的坐标为(),…(4分)点Q到直线l的距离为d=…(5分)=.…(7分)当sin()=﹣1时,即,==3.…(9分)dmax此时,cos=﹣,sin,∴点Q(﹣).…(10分)【点评】本题考查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的求法,考查曲线上的一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及此时点的坐标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的合理运用.。

2021高考数学常见题型解法归纳《第15招 分段函数常见题型解法》

2021高考数学常见题型解法归纳《第15招 分段函数常见题型解法》

x D1
y f1(x) x D1
x D2 x Dn
,不要写成
f
(x)
y f
2
(x) x
x Dn
D2
.注意分段函数的每一段的自变量的取值范
x Dn
y fn (x) x Dn
围的交集为空集,并集为函数的定义域 D .一般左边的区域写在上面,右边的区域写在下面.
2、分段函数求值,先要看自变量在哪一段,再代入那一段的解析式计算.如果不能确定在哪一段,就
【例 2】已知函数 f x {lo2gx2231,xx, x2 2 ,若 f 2 a 1 ,则 f a ( )
A. 2 B. 0 C. 2 D. 9
【解析】当 2 a 2
即 a 0 时,
log2
3 2 a
11 a 1 ,a 1
2
2
(舍);
当 2 a 2 即 a 0 时, 22a2 1 1 a 1 f a log2 4 2 ,故选 A.
要分类讨论.注意小分类要求交,大综合要求并.
3、分段函数解不等式和分段函数求值的方法类似,注意小分类要求交,大综合要求并.
4、分段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一:定义法.方法二:数形结合.
5、分段函数的值域(最值),方法一:先求每一段的最大(小)值,再把每一段的最大(小)值比较,
即得到函数的最大(小)值. 方法二:数形结合.
D.
【点评】(1)本题中 f (x) 的自变量 x 不确定它在函数的哪一段,所以要分类讨论. (2)当 2 x 0 时, 计算 f (x) 要注意确定 x 的范围, 0 x 2 ,所以求 f (x) 要代入第一段的解析式.数学思维一定要注
意逻辑和严谨. (3)分类讨论时,一定要注意数学逻辑,小分类要求交,大综合要求并.

高考真题数学答案及解析

高考真题数学答案及解析

高考真题数学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题目:若函数f(x) = ax^2 + bx + c在点x=2处取得极小值,且已知f(1)=3,f(3)=15,则a的值为____。

解析:由题意可知,函数f(x) = ax^2 + bx + c在x=2处取得极小值,所以f'(x)在x=2处为0。

首先求导数f'(x) = 2ax + b。

将x=2代入得到4a + b = 0。

又已知f(1)=3,f(3)=15,将x=1和x=3分别代入原函数得到两个方程:a + b + c = 3和9a + 3b + c = 15。

联立这三个方程解得a=1,b=-2,c=4。

所以a的值为1。

2. 题目:设集合A={x|x=2n, n∈Z},B={x|x=2n+1, n∈Z},则A∪B的元素个数为____。

解析:集合A表示所有偶数的集合,集合B表示所有奇数的集合。

由于整数集包括所有的偶数和奇数,所以A∪B就是整个整数集。

因此,A∪B的元素个数为无穷多个。

3. 题目:已知三角形ABC中,∠A=90°-∠B,AB=AC,点D为BC中点,连接AD,若∠BAD=15°,则∠BAC的度数为____。

解析:由于AB=AC,所以三角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45°。

又因为∠A=90°-∠B,所以∠B=45°。

由于点D为BC中点,AD为中线,所以AD=BD=CD。

又因为∠BAD=15°,所以∠DAC=∠BAC-∠BAD=45°-15°=30°。

因此,∠BAC的度数为30°。

二、填空题1. 题目: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1=2,公差d=3,求S10的值为____。

解析: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n/2 * (2a1 + (n-1)d)。

将n=10,a1=2,d=3代入公式得:S10 = 10/2 * (2*2 + (10-1)*3) = 5 * (4 + 27) = 5 * 31 = 155。

高考数学——解答题题型及方法解析

高考数学——解答题题型及方法解析

高考数学——解答题的基本题型及解法分析数学高考命题特点数学学科命题的依据:循序渐进,平稳过渡,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以考试说明为基础,力求体现“三基为本,能力立意,有利选拔,注重导向”的命题指导思想。

数学学科命题的三个避免:命题时力求做到“三个避免”,即尽量避免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尽量避免呆板试题,尽量避免烦琐计算试题。

数学学科命题的三个反对,两个坚持:三个反对:反对死记硬背,反对题海战术,反对猜题押题;两个坚持:坚持三基为本,坚持能力为纲。

数学高考题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数学解答题常见题型:三角函数综合题概率统计题立体几何题数列综合题解析几何综合题函数(不等式)综合题一、三角函数综合题1.可能出现的题型:(1)三角求值(证明)问题;(2)涉及解三角形的综合性问题;(3)三角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周期、单调区间、最值问题;(4)三角函数与向量、导数知识的交汇问题;(5)用三角函数工具解答的应用性问题。

2.解题关键:进行必要的三角恒等变形.其通法是:发现差异(角度、函数、运算结构)寻找联系(套用、变用、活用公式,注意技巧和方法)合理转化(由因导果的综合法,由果探因的分析法)其技巧有:常值代换,特列是用“1”代换;项的分拆与角的配凑;化弦(切)法;降次与升次;引入辅助角ϕ。

3.考基础知识也考查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考三角函数求值时考查方程思想和换元法。

思路分析1:思路分析2:的面积的值和求中,:在例ABC A AB AC A A ABC ∆===+∆tan ,3,2,22cos sin 1.323131)6045tan(tan ).127(105,6045,1800)(.21)45cos(,22)45cos(2cos sin -=-+=︒+︒=∴=︒=∴︒=︒-∴︒<<︒=︒-∴=︒-=+A A A A A A A A A A π 又”为未知数的三角方程“到这一步得到了一个以注:)2(26cos sin .23cos sin 21)cos (sin .0cos ,0sin ,1800.21cos sin 2.21)cos (sin )1(,22cos sin 22=-∴=-=-∴<>∴︒<<︒-=∴=+∴=+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32cos sin tan .462cos )2()1(,462sin )2()1()cos sin ()2(26cos sin )1(22cos sin )2()1(--==∴-=-+=+⎪⎪⎩⎪⎪⎨⎧=-=+AA A A A A A A A A A 得得一次方程组的一个二元、关于注:到这一步得到一个联立可得方程组、思路分析4:)3(sin 22cos )cos sin ()2(1cos sin )1(22cos sin 22A A A A A A A A -=⎪⎩⎪⎨⎧=+=+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关于注:到这一步得到一个2222sin cos 1,(sin cos )2sin cos 1.112sin cos 1.2sin cos .2212tan 1sin 2..21tan 2(ta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注:这是一个以为元的分式方程.23tan .1tan .432,22cos sin .23tan ,01tan 4tan 2--=∴-<∴<<∴=+-±=∴=++A A A A A A A A ππ思路分析6:.23)45cos(.1804545,21)45sin(.1800.21)45sin(,22)45sin(2cos sin -=︒+∴︒<︒+<︒∴=︒+︒<<︒∴∆=︒+∴=︒+=+A A A A ABC A A A A A 又的内角,为)2(9)1(223,223,22,cos ,sin 222==+=-∴=-∴=-∴==∴AB AD BD AD BD AD BD AB AD AB BD ABAD A AB BD A E CA BD B 点,的延长线于垂直点做过如图,B .23tan )tan (.33tan 11tan .33)45tan(--=∴-=-+∴-=︒+∴A A A A A 为元的分式方程注:这是一个以432cos sin ,1800.21cos sin 2.21)cos (sin ,22cos sin 2ππ<<∴>︒<<︒-=∴=+∴=+A A A A A A A A A A思路分析:研究。

高三数学试题解析详解典型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三数学试题解析详解典型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三数学试题解析详解典型题型及解题方法在高三阶段,数学是学生们需要重点关注和突破的学科之一。

对于数学试题,掌握典型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本文将对高三数学试题中的典型题型进行详细解析,提供解题方法和实例,希望能为学生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提供一些帮助。

一、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是高三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点,也是各类数学试题中常见的题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函数与方程题目,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解题方法。

1.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最基本的函数之一,而一元一次方程是与之相对应的方程类型。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在于构建方程式,可以通过齐次化、增减消元等方法进行求解。

在解题中,要注意正确运用这些方法,避免漏项或误操作。

例题:已知一次函数y=2x+1,求解当y=5时,x的取值。

解析:将y=5代入到y=2x+1中,可得5=2x+1。

化简方程式,得到2x=4,再移项得到x=2。

所以,当y=5时,x的取值为2。

2. 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是高三数学试题中出现较多的复杂题型。

解这类题目时,常用的方法是配方法、因式分解或求判别式等。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同时也要注意化简方程和整理答案。

例题: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经过点(1,2)和(-1,4),求解a、b、c的值。

解析:将点(1,2)和(-1,4)代入二次函数y=ax^2+bx+c中,可得方程组:a+b+c=2a-b+c=4通过消元法或其他方法,可以求解方程组,得到a=1,b=1,c=0。

所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x。

二、数列与数。

高考数学17个必考题型及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17个必考题型及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17个必考题型及解题技巧17个必考题型01题型一运用同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和、差、倍、半等公式进行化简求值类。

02题型二运用三角函数性质解题,通常考查正弦、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最值、对称轴及对称中心。

03题型三解三角函数问题、判断三角形形状、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04题型四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法05题型五数列的前n项求和的求法。

06题型六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

07题型七利用导数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08题型八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09题型九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图像。

10题型十求参数取值范围、恒成立及存在性问题。

11题型十一数形结合确定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12题型十二焦点三角函数、焦半径、焦点弦问题。

13题型十三动点轨迹方程问题。

14题型十四共线问题。

15题型十五定点问题。

16题型十六存在性问题。

存在直线y=kx+m,存在实数,存在图形:三角形(等比、等腰、直角),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17题型十七最值问题。

02选择填空答题技巧选择题01.排除法、代入法当从正面解答不能很快得出答案或者确定答案是否正确时,可以通过排除法,排除其他选项,得到正确答案。

排除法可以与代入法相互结合,将4个选项的答案,逐一带入到题目中验证答案。

例题已知函数f(x)=ax3-3x2+1,若f(x)存在唯一的零点x0,且x0>0,则a的取值范围为()A、(2,+∞)B、(-∞,-2)C、(1,+∞)D、(-∞,-1)解析:取a=3,f(x)=3x3-3x2+1,不合题意,可以排除A与C;取a=-4/3,f(x)=-4x3/3-3x2+1,不合题意,可以排除D;故只能选B(2014年高考全国卷Ⅰ理数第11题)02.特例法有些选择题涉及的数学问题具有一般性,这类选择题要严格推证比较困难,此时不妨从一般性问题转化到特殊性问题上来,通过取适合条件的特殊值、特殊图形、特殊位置等进行分析,往往能简缩思维过程、降低难度而迅速得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选择
填空
解答
班平均分 120以上 100-120 100以下
数学解答题估计仍是六大题:
三角函数综合题 概率统计题 立体几何题 数列综合题 解析几何综合题 函数(不等式)综合题
一、三角函数综合题
1.可能出现的题型: (1)三角求值(证明)问题; (2)涉及解三角形的综合性问题; (3)三角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周期、
2 cos(A 45) 3 .
2
tan(A 45) 3 . 3
tan A 1 3 . 1 tan A 3
(注:这是一个以tan A为元的分式方程)
tan A 3 2.
思路分析6:
sin A cos A 2 , 2
(sin A cos A)2 1 . 2
cos(A 45) 1 . 2
(注:到这一步得到了一个以“A”为未知数的三角方程) 又0 A 180, A 45 60,
A 105 ( A 7 ).
12 tan A tan(45 60) 1 3 2 3.
1 3
思路分析2:
数学学科命题的三个避免:
命题时力求做到“三个避免”,即尽量避免需要死记硬背的 内容,尽量避免呆板试题,尽量避免烦琐计算试题。
数学学科命题的三个反对,两个坚持:
三个反对: 反对死记硬背,反对题海战术, 反对猜题押题; 两个坚持: 坚持三基为本,坚持能力为纲。
数学高考题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某班某次数学高考模拟题得分
单调区间、最值问题; (4)三角函数与向量、导数知识的交汇问题; (5)用三角函数工具解答的应用性问题。
2.解题 关键:进行必要的三角恒等变形.
其通法是: 发现差异(角度、函数、运算结构) 寻找联系(套用、变用、活用公式,注意技巧和方法) 合理转化(由因导果的综合法,由果探因的分析法)
其技巧有: 常值代换,特列是用“1”代换;项的分拆与角的配凑; 化弦(切)法;降次与升次;引入辅助角。
2
4
(注:代入消元后,得到 一个关于 sin A
的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
sin A 2 6 , 或 sin A 2 6 (舍 ).
4
4
cos A 2 6 . 4
tan A sin A 2 3. cos A
思路分析4:
sin2 A cos2 A 1,
(sin A cos A)2 2sin Acos A 1.
1 2sin Acos A 1.2sin Acos A 1 .
2
2
sin 2A 1 . 2
1
2
tan A tan2 A


1 2
.
(注:这是一个以 tan A 为元的分式方程)
tan2 A 4 tan A 1 0, tan A 3 2.
2sin Acos A 1 . 2
0 A 180, sin A cos A
A 3
2
4
如图,过B点做BD垂直CA的延长线于E点,
sin A BD , cos A AD ,
AB
AB B
BD AD 2 , AB AB 2
BD AD 2 ,
sin A cosA 2 , A 3 . Nhomakorabea22
4
tan A 1.
tan A 3 2.
思路分析5:
sin A cos A 2 sin( A 45) 2 , 2
sin( A 45) 1 . 2
A为ABC的内角,0 A 180. 又 sin( A 45) 1 , 45 A 45 180.
3
2
DA
C
BD AD 3 2 (1) 2
BD2 AD2 AB2 9 (2)
(1)、(2)联立可得
:
BD

AD

3 2
2
(1)
BD2 AD2 AB2 9 (2)
2 sin A c os A 6 (2)
2
(1)、(2)联立可得方程组sin A cos A
2 2
(1)
sin A cos A
6 2
(2)
(注:到这一步得到一个关于sin A、cos A的一个二元
一次方程组)
(1) (2)得sin A 2 6 , (1) (2)得 cos A 2 6 .
sin A c os A 2 , (1) 2
(sin A c os A)2 1 . 2
2 sin A c os A 1 . 2
0 A 180, sin A 0, c os A 0. (sin A c os A)2 1 2 sin A c os A 3 .
数学高考解答题的题型及解法分析
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每年数学高考,总有一部分平时学得 好的学生未考好,也有许多平时学习中下 等的学生考得较好.
高考兵法:知彼知己
数学学科命题的依据:
循序渐进,平稳过渡,稳中求变,稳中求 新,以考试说 明为基础,力求体现“三基为 本,能力立意,有利选拔,注重 导向”的命 题指导思想。
4
4
tan A sin A 2 3. cos A
思路分析3:
sin A cos A
2
(1)

2
sin2 A cos2 A 1 (2)
(注:到这一步得到一个关于sin A、cos A
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cos A 2 sin A (3) 2
把(3)代入到( 2)得:sin 2 A 2 sin A 1 0
3.考基础知识也考查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考三 角函数求值时考查方程思想和换元法。
例1:在ABC中,sin A cos A 2 , 2
AC 2, AB 3, 求 tan A的值和ABC的面积
思路分析1:
sin A cos A 2 cos(A 45) 2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