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制度
中国古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夏商西周是三个重要的朝代,这些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制度。
这篇文档将对这些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详细的讨论,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和演变。
一、夏朝政治制度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朝,成立于公元前21世纪。
夏王朝的政治制度是以“职业”、“领地”、“祖先祭祀”为核心的三种制度。
首先,职业制度是夏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之一。
在夏朝时,人们根据其职业来分工,各司其职,统一负责管理国家的各种事务。
夏朝的职业制度十分严格,每个职业的职责以及服色和服饰都有严格的规定。
其次,领地制度是夏朝政治制度的第二个核心。
夏王朝是农业社会,土地是该朝政治经济的基础。
在夏朝时,皇帝将土地分给贵族或部落首领作为封地,这个制度后来演变为封建制度。
最后,祖先祭祀制度也是夏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夏朝时,祖先崇拜非常盛行。
所有人都需要上香祭祀自己的祖先,以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这个制度在后来的朝代中也很普遍。
二、商朝政治制度商朝政治制度比夏朝更加完备和成熟。
商朝的政治结构分为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两个层次。
中央权力由商朝的王室掌握,王室是商朝的政治中心和最高行政机构。
商王掌管各种事务,监督部长,负责领导全国各地。
地方权力由封建贵族掌握,贵族是商朝地方上的统治者。
他们负责管理自己的封地和领地,同时向朝廷缴纳税赋。
商朝的各个地方往往由一个或多个诸侯统治。
此外,商朝中还有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指的是鸟、山、伯,是商朝王室的三大官员,分别负责文、武、掌政方面的事务。
“九卿”指的是商朝下属的政府机构,包括负责司法、军事、宗教等方面的各种官员。
三、西周政治制度西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朝代,为中国历史上奠定了许多重要基础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分为王室、诸侯和官员三个方面。
西周的王室是朝廷的最高权力中心,阖闾(国君)和上卿(宰相)是朝廷的最高领导者。
阖闾负责政治和军事事务,上卿则负责监督地方贵族,并处理重要政务。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变迁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变迁夏商西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三个朝代。
这三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同的变革和演变。
夏朝采用开国君主制度,商朝则发展出了贵族委任制度,而西周则开始施行封建制度。
下面就这三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变迁作一个简要介绍。
一、夏朝政治制度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政治制度被称为“开国君主制度”。
当时夏禹因其功勋,在传位给夏桀后,被封为诸侯。
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领地逐渐形成,这就是“五等爵位制”。
夏桀在王位上38年,他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强化中央权力,组建军队,控制土地。
他设立官员管辖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责任。
二、商朝政治制度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
在政治制度方面,商朝采用了贵族委任制度。
商汤的政治思想是“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即通过赏罚分明,贞正公正治理国家。
他还引领贵族向中央统一各民族的潮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王也开始削弱贵族的权力,加强中央的权力管理。
但是,商朝最终的政治制度并没有取得成功,因其腐败、军队的衰弱、中央困局而被周武王灭亡。
三、西周政治制度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其政治制度被称为封建制度。
周武王是西周社会中的主导力量,使用西方文明、制度和宗教等方面进行改革。
封建制度下的领主掌握大片土地,可以追溯到前代的封建领地。
西周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中央政府权力极强,实行分封制度,以加强统治。
这种制度逐步发展了周天子~周公署任命制度,这一制度在中国封建时代中非常重要,也被称为传统中国的“政治地图”。
以上就是夏商西周三个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变迁,可以看到这三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重要意义。
不管是夏朝、商朝还是西周,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篇章,对于我们研究历史、了解文化和民族性格等方面都有深刻的意义。
夏商西周时期的制度

夏商西周时期的制度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三个朝代,它们分别是夏朝、商朝和西周。
这一时期的制度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政治制度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政治制度以奴隶制为基础。
夏王作为君主拥有最高权力,掌握全国政权。
各个地区设置有官职,官员负责管理地方事务。
夏朝的政治制度比较简单,官职的设置较少,权力相对较集中。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政治制度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发展。
商王作为最高统治者,分封诸侯,确立了分封制度,各封地的诸侯拥有一定的地方权力。
同时,商朝也出现了类似于宰相的官职,宰相负责辅佐君王处理国家大事。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奴隶社会的朝代,政治制度完善。
西周以分封制为基础,君主将国家分封给诸侯,诸侯拥有自己的封地,各自管理自己的领土。
宰相在西周的政治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负责辅佐君主治理国家。
同时,西周还设立了诸侯议事的制度,各诸侯可以在会盟上商议国家大事,形成了一种相对民主的制度。
二、经济制度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制度主要以农业为主导,农业生产是当时社会经济的支柱。
夏商时期实行耕牧并举的农牧经济,农业生产中以粮食作物为主,牧业则以养殖牛、羊为主。
夏商时期的农业生产相对原始,农作物主要通过人工耕作,缺乏高级农业技术。
西周时期,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农田的开垦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农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的提高。
农业生产实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土地由诸侯分封给农民,但农民需要向诸侯交纳税收或出役。
此外,商朝和西周时期也逐渐形成了农民与地主的阶级对立关系。
三、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夏商西周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和秩序。
夏朝是奴隶社会,奴隶作为最底层的社会阶级,为贵族和王室提供劳动力。
商朝则出现了贵族阶层(即有爵位和封地的人)和平民阶层的明显区分。
西周时期,分封制度使得社会出现了更加明确的三等身份体系,即贵族、士和庶民。
夏商西周的制度

夏商西周的制度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夏商西周这段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相对稳定的制度安排。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探讨夏商西周的制度。
一、政治制度在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首先是夏朝的政治制度。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他采用了分封制,将国土划分为不同的封国,各个封国由贵族统治,夏朝的君主作为最高统治者。
这种封建政治制度形成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基础。
接着是商朝的政治制度。
商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宗法制为主,以世袭的方式继承国家的权力。
商朝的君主扮演着宗法制度中的祭祀者的角色,而其他官员则由贵族继承。
商朝的几个重要制度包括封邑制度、等级制度等。
最后是西周的政治制度。
西周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封建制度。
周天子通过封王的方式来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周天子分封了一些在国家中有实权的贵族,使得这些贵族成为他的亲信,从而更好地维护了统治秩序。
此外,西周还实行了分封制度,将国土划分为诸侯国和藩国,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力度。
二、经济制度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制度主要以农业为主导。
农业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也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定的重要基础。
在夏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工具逐渐改善,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技术逐渐提高。
在夏商时期,农业经济主要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封建贵族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土地资源,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只能从事农业生产,并向贵族纳贡。
而在商周时期,封建贵族的土地所有制系统进一步发展,贵族通过对农民的土地控制来养尊处优。
三、军事制度夏商西周时期的军事制度也在不断发展。
在夏朝,军事制度主要以封建贵族为主体,他们通过招募农民、奴隶、洞主等来组建军队。
商朝在军事组织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开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
而西周时期,随着周天子的东迁,周朝建立了更为规范和稳定的军事制度。
周朝的军事制度主要是以分封制度来组织的,各个封国负责自己的国土防卫。
夏商制度与西周

分封制度(封邦建国) 西周的建立:
01
BC1046年
直接目的:对被征服的广大地 区实行有利的统治
03
根本目的:建立诸侯国,拱卫 周王室
目的 分封制:
05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关系:比商代的附属国关系更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
对象:同姓亲族是主体 异姓诸侯国
(功臣、姻亲、原附属国、古帝王后裔等)
01
02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PART.01
二里头文化遗址挖掘现场
夏商制度
夏: 建立时间: 政权特点:
BC2070年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夏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01
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02
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世袭制)
政权特点:
商汤
夏商制度
内外服制度
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神权强化王权
周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稳定统治,强化贵族地位
扩大西周疆域,巩固周王统治
维护分封宗法的工具
小结
王位的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从内外服到封邦建国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
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旧石器时代(距今200万年—1万年间) 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5500年间) 仰韶文化后期和龙山文化时期 (BC3500—BC2000)
课件8: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内容 a.周王把一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 的后代(对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b.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c.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 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 担作战等义务。(层层分封)
王位世袭制:夏朝形 成的王位在一家一姓 中传承的一种制度。
开始:禹死启继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相卿士等的设立 地方:侯、伯等的设立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开始:周武王、周公旦
礼乐制度
为了更好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制定了各种礼乐制 度。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 一些规则和仪式,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工具。
本课小结
谢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 辅相成。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 分封制是宗法制政治上的体现。 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层层封授、 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的特点。
4.影响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学思训练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还有没有宗法制的影子?有哪些行为 是受到了这种制度的影响? 1.“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 2.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3.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 4 .干部职务终身制
3.内容 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 在本宗族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稳定。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政治是在于理解的,不是说你不停的背就可以弄懂的。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的三个朝代,他们都有各自独特的政治制度。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其政治制度被称为“夏政”。
夏政的核心是王权神授,国家由一位称为“天子”的君主统治,他是天神天子之子孙,代表天意统治天下。
夏朝君主以崇拜神灵为核心,认为自己是天神的代理人,因此具有极高的权力和地位。
夏朝的政治机构包括封建制度、官制、军制和考试制度等。
封建制度是夏政的基础,国家由君主分封诸侯,侯国承担着管理和控制地方的职责。
官制是夏朝的行政机构,实行官僚制,任命文武官员来管理国家事务。
军制是夏朝的防御体系,由夏王统帅各地的武装力量,保卫国家安全。
考试制度是夏朝重要的教育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为国家培养合适的官员。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其政治制度被称为“商政”。
商政继承了夏政的一些制度,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发展。
商朝的政治核心仍然是王权,国家由一位称为“天子”的君主统治。
商朝的政治机构也包括封建制度、官制、军制和考试制度等。
封建制度是商政的基础,国家由君主分封贵族,贵族承担着管理和控制地方的职责。
官制是商朝的行政机构,官员分为文官和武官,由君主任命,管理国家事务。
军制是商朝的防御体系,由君主统帅各地的军队,保卫国家安全。
考试制度也是商朝的重要教育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王朝,其政治制度被称为“西周政制”。
西周政制在夏商政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改革。
西周的政治核心仍然是王权,国家由一位称为“天子”的君主统治。
西周的政治机构包括封建制度、官制、军制和考试制度等。
封建制度是西周政制的基础,国家由君主分封诸侯国,诸侯国承担管理地方的职责。
官制是西周的行政机构,官员分为文官和武官,由君主任命,管理国家事务。
西周的军制也发展得更加完善,君主统帅各地的军队以保卫国家安全。
考试制度是西周政制的一项重要教育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综上所述,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都以王权为核心,实行封建制度、官制、军制和考试制度等。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商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三个重要的朝代,它们的更替和制度变迁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对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进行详细探讨。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公认夏代的建立者是大禹。
夏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制为主体,实行以君主为核心的统治。
1.政治制度:夏朝的统治者以“天命”为依据,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夏朝的国家机构分为九级,分别是“禹、侯、伯、子、男、采、夫、庶、氏”,贵族子弟可以入仕,进行分封制的封建国家。
夏王还设立了相、司马、司徒、司空等官职,负责管理国家的军事、民政等方面的事务。
这些官员同时也是贵族,加强了统治者集权的力量。
2.经济制度:夏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实行井田制,这是一种封建私有制度。
夏朝的国家土地归王室所有,由贵族进行分配,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贵族利用农民劳动力进行生产,同时也要缴纳赋税给王室。
3.思想制度:夏朝的思想以尊崇天命、社会等级为核心。
尊崇天命的思想认为君主是天命所授,统治者有权通过天灾人祸来危及君主地位。
而社会等级制度强调贵族的特权地位,平民与奴隶在社会地位上相对较低。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建立者是商汤。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以王室世袭制为基础的封建制度。
1.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基本遵循九级封建制度,但相较于夏朝,商朝的王权更加强大。
商朝的国家机构设置了丞相、太师、司马、司徒等一系列的官职,负责国家的管理和军事事务。
朝廷统治者凌驾于贵族之上,给予了王室实际的统治权力。
2.经济制度: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并发展了手工业。
在经济方面,商朝推行的是一种以王室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土地制度。
国家土地属于王室,由王室进行分封,地方王借给下级封地的土地归王室,不得私自占有。
3.宗教制度:商朝的宗教制度较为复杂,有科威特国教(以王室系)以及各部族的巫师(不同地区的部落首领)。
祭祀是商朝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商朝统治者利用宗教信仰来巩固政权。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
原创7: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两段材料描述的社会形态有何不同? 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原始社会; 材料二:“天下为家”,是阶级社会。 第二、从何时起出现了材料中所述的不同情况? 夏朝建立前后。 第三、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 现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 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
谢谢观看!
西 周 分 封 示 意 图
周朝分封制度
公
天子统治天下,管辖王畿 天子
侯
管辖国邑
诸侯
伯
子
管辖食邑
﹝卿﹞大夫
男
服务,食禄
士
得田而耕,缴税、 服役庶民奴隶西周分封制一览目的 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内容 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建立诸候国,拱卫王室。贡献财物,随从作战。
影响 积极作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消极影响: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
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 回答:王位应该传给二儿子。西周宗法制规 定王位继承人是嫡长子。
课堂小结
夏商周时期,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 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西周政 治制度基础的是宗法制,而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 子继承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相互渗透, 共同维系西周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3.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立相、卿士等 地方封侯伯
商王
相、卿士
卜、祝、史
侯、伯
师 (中央) (地方)
二、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周朝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
武王伐纣灭商,建立 周朝,史称西周。
周武王
2.西周的分封制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候的制度。它形成于夏商 时期,西周时得到进一步发展。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朝:王位世袭制
商朝:王位世袭制、内外服制度
西周: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王位世袭制:夏朝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来的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的瓦解和奴隶制社会的确立。
内外服制度: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即王室和贵族分为内服和外服两类,内服是王室直系亲属,享有特权和尊荣;外服是王室旁系亲属或其他贵族,受到限制和监督。
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即周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国,并授予爵位和职务,使之成为周天子的臣属。
分封制有利于巩固周王的统治,但也埋下了诸侯割据的隐患。
宗法制:西周实行宗法制,即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等级秩序和礼仪规范。
宗法制体现了周人对祖先、家族、国家的忠诚和敬畏。
礼乐制度:西周实行礼乐制度,即以礼仪、音乐、舞蹈等形式表达对天地、神灵、君臣、父子等之间关系的敬意和谐。
礼乐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中国奴隶社会时期

奴隶社会1、夏商西周的制度(1)井田制(土地制度),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本质是私有制源于生产力的发展,也结束于生产力的发展。
(2)分封制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帝王的后裔分封内容:土地、人民受封者的义务:随从作战、镇守疆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服从命令受封者的权利:政治上:设置官员、实行在分封(除士之外)经济上:收取赋税军事上:建立武装分封制的意义:积极:形成了西周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加强了西周对边远地区的统治,传播了中原文化。
消极:由于诸侯权利过大,西周后期形成各诸侯割据势力,造成了西周的灭亡。
(3)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的政治等级,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对古代的意义:加强了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土地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和垄断地位,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对现代的意义:积极:有利于提倡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维护家庭和睦,也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消极:宗法制所提的浓浓的等级观念与现代的自由民主思想不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PS: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4)礼乐制度礼制重在规范人的秩序,乐制重在调和人际关系。
2、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1)生产方式:刀耕火种(2)生产工具:以木制的和石制的锄、犁为主,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
(3)农作物:西周时期后世的农作物多以具备。
(4)耕作技术:商周时期,人们以会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等。
(5)手工业:被官方垄断,能征集大量优秀工匠,提供上乘原料和大量金钱,做工大都精美,在世界领先。
冶铁:商周时期,青铜技术进入繁荣;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瓷器:商朝已有原始瓷器。
纺织:商朝已有织机;西周时已有斜纹提花的技术。
课件11:第1课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一)宗法制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最大的特点(核心) 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同构) 3.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二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2.共同起到维护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的作用。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一)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实行民主选举,选贤能之人
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的是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选贤与能”。到了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利也越来越大。禹按照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但是没给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左图为戴冠冕的夏禹
(二)王位世袭制 1.夏朝的建立-禹传位给儿子启。 2.“家天下”(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1)传承方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2)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影响:A.“公天下”—“家天下”(实质上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一种历史进步) B.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政治色彩。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
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武王灭商
周武王(姬发)
庶民
士
﹝卿﹞大夫
诸侯
天子
奴隶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6.分封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c.西周成为一个延续百年的强国。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二)商朝BC1600——BC1046主要政治制度和特点
1、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1)含义: 内服是商王直接控制旳地域
外服是附属国管辖旳地域
(2)商王与附属国(外服)旳关 A商王控制着附属国。 B商王对附属国旳控制是有限旳,附属国保持原 来地旳社会构造,附属国有很大旳自主权,甚 至能够对商王发动战争。
A.作为各级贵族旳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分封制旳工具 C.作为处罚违礼贵族旳根据 D.作为统治阶级旳娱乐享有
5.周旳建立者是 A.周公 B.文王
(C )
C.武王 D.汤
6.下列制度中,对我国社会影响最深远旳是
A.礼乐制
B.分封制
(C )
C.宗法制
D.井田制
西周宗法制
小 宗
大 宗
大宗与小宗旳关系是 相正确
考一考:西周时期,一种诸侯王生前娶 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种女儿,后来 他再娶了一种妾,为他生了大儿子,今 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种小儿子。数十年 后,这位诸侯王死去,请问他旳王位和 家业应该由谁继承?假如是目前,这位 诸侯王旳遗产又该怎样划分?
宗法制作用: (1)宗法制度经过血缘旳亲疏, 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 地位旳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 级贵族能够享有“世卿世禄”旳 特权。
(2)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 预防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 “国”和“家”亲密地结合在一 起。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灭,但中国老式文化中 旳宗法思想影响依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社会现 实分析一下它旳主动作用和悲观影响吗?
主动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 爱幼,易于形成强大旳民族凝聚力。 悲观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注重 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 人旳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这与当代旳平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 反。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它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其中的政治制度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从夏朝、商朝和西周三个方面来探讨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的政治制度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朝代,其政治制度主要有以下特点:1. 夏朝的政治权力集中在君王手中。
夏朝君主有着绝对的政治权力,拥有世袭的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
夏朝的帝位以世袭制传承,君王掌握军事、宗教、司法等大权。
2. 夏朝实行封建制度。
夏朝君王将国家划分为九州,分封贵族统治各个领地,贵族们排行分明,互相之间有着封爵关系,各自管理各自的封地。
这种制度保证了君王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3. 夏朝的政权依靠宗教信仰。
夏朝的统治者将自己视为天神的代表,宗教信仰是他们维持政权稳定的重要手段。
夏朝君王积极宣传崇拜上帝,举行各种祭祀仪式,以巩固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二、商朝的政治制度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其政治制度相较于夏朝有了一些新的变化:1. 商朝的政治权力逐渐向贵族阶层下放。
商朝的君王仍然具有最高的权力,但一些政治事务开始由贵族大臣来处理,君王要依靠贵族的支持来维持政权的稳定。
2. 商朝实行世卿制。
商朝君王将国家划分为九伯,然后再下面对封地进行进一步划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体制。
贵族们在各个封地担任着不同的职务,负责管理和统治地方。
3. 商朝大力发展礼仪文化。
商朝的政权通过发展礼仪文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君王举行各种祭祀仪式,以及重视礼乐教育,使得贵族们更加依附于君王,加强国家的凝聚力。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朝代,他们在政治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 西周实行封建分封制。
西周君王将国家划分为诸侯诸国,将贵族推举为诸侯,以分封的方式来管理各个地区。
这种分封制度使得贵族对地方的控制更加稳固,为中央政权的巩固打下了基础。
2. 西周实行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君主集团共同决策的制度。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商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它们的更替和制度有以下几点:一、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由大禹建立。
夏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君主为中心的封建制度,君主世袭,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中。
2. 夏朝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官僚制度,设立了太宰等官职,以负责监察国家政务,管理各项事务。
3. 夏朝有酷刑和牢狱制度,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定。
同时鼓励农耕和生产,发展经济。
二、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1.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朝代,由汤建立。
商朝的政治制度仍然是封建制度,君主世袭。
2. 商朝建立了世卿制度,把国家分为诸侯、大夫和士的三个等级,各级世卿负责管理地方行政和军事事务。
3. 商朝发展了冶铸、商业和手工业,开展了对外贸易,并逐渐形成了以玉器、青铜器和丝绸为代表的商代特色。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1. 西周由周武王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王为名号的中央政权。
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君主世袭。
2. 西周建立了封建军事制度,设立诸侯、卿、大夫等官职,授予封土,以控制地方势力。
3. 西周采用了九品中正制,通过九等爵位和皇室婚姻来控制诸侯,维护中央王权。
4. 西周通过周礼、礼乐制度,规范了社会礼仪和行为规范。
总体来说,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都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君主统治,权力集中。
同时,他们在官僚制度、军事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色和贡献。
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和发展状态。
《夏、商、西周的政 治制度》 讲义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讲义一、夏商的政治制度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出现。
在夏朝,已经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但其政治制度还较为简单。
商朝取代夏朝后,政治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内服与外服制度商朝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商王控制着内服地区,对附属国的控制力则相对有限。
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较大的自主权,但需要向商王纳贡,奉命征伐。
(二)神权色彩商朝的政治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占卜是商朝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商王几乎每事必卜,以此来决定国家大事。
(三)行政管理商朝在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参与商王决策。
地方上的封侯和伯,对商王承担一定的义务。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建立后,在政治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和完善。
(一)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了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二)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夏商西周的制度

夏商西周的制度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制度特征。
以下是对夏、商、西周时期制度的简要描述:
1.夏朝制度:
政治体制: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传说中的建立者是禹。
夏朝政权采用了封建制度,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
社会结构:夏朝社会分为贵族和庶民,贵族享有特权地位,而庶民则为其服务。
社会结构基于血缘和封建关系。
2.商朝制度:
政治体制:商朝是夏朝之后的第二个王朝,政治上也采用了封建制度。
国家由君主统治,但君主的权力相对较弱,贵族家族的势力相当重要。
社会结构:商朝的社会结构呈现封建特征,贵族占有重要地位,社会上层分为王室贵族和地方贵族,而下层是农民和工匠。
3.西周制度:
政治体制:西周分为西周前期(西周初期)和西周后期(西周中晚期)。
西周前期采用封建制度,后期则逐渐演变为分封制度。
君主赐予贵族一定领地,贵族为君主提供军事、政治等方面的支持。
社会结构:西周社会结构也分为贵族和庶民,但在分封制度下,贵族分封于各地,形成诸侯国,加强了地方权力。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夏商制度的特点1. 夏朝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时期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
夏朝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王权至上。
夏朝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国家的统治机构完全掌握在王的手中,这也是夏朝制度的最大特点。
同时,夏朝也有一定的职业分工,石匠、木匠、铜匠等手工艺人都存在。
2. 商朝时期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时期大约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
商朝制度中的最大特点是世袭制度,指的是国家的领导权和地位都是通过世袭来进行传承的。
同时,商朝还有类似于田亩制的土地制度。
二、西周封建制度1. 周朝时期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时期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周朝制度的基础是封建制度,周朝的社会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也就是封建社会中的贵族、平民和奴隶。
周朝也有一定的职业分工,有农民、工人、商人等不同的社会阶层。
2.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封建的形式将土地和权力进行分配,将贵族的土地和特权进行继承和传递。
在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中,大多数王朝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三、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制度的区别1. 主要区别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制度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权利的归属。
在夏商时期,国家的统治权完全掌握在君主的手中,而在西周时期则是采取封建制度,国家的权力分散在各个封建贵族手中。
2. 价值观区别夏商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家族至上,权力向着家族聚拢,而西周时期则是封建的、贵族的价值观。
由于这两种价值观念的不同,所以制度也有相应的不同。
四、总结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制度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封建制度,它们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制度在权力归属、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一个缩影。
了解这些制度的不同之处,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文化、社会和政治都很有意义。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优秀5篇)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优秀5篇)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篇一高三历史:1.2《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复习教案(旧人教版)第一节夏朝的奴隶制国家和农业生产夏朝的建立1、王位世袭制的确立:禹死后,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天下为家"开始。
2、时间和地位:公元前21世纪,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3、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直接目的: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1)目的: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3)内容:设置了军队、制定了刑法、修造了监狱、修筑了城墙,夏王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
(4)实质:奴隶主依靠国家政权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专政(或称我国奴隶制国家最本质的含义)4、农业生产:(1)虽然已产生铜器,但由于很珍贵,未用于农业生产。
(2)用耒、石刀、蚌耕地(3)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最大成就)5、夏朝的亡:根本原因:夏桀暴虐无道(1)原因奴隶反抗斗争的打击直接原因:黄河下游的商部落的进攻(2)标志:公元前16世纪,商汤打败夏桀《夏桀把人当坐骑》表明奴隶地位的低下商朝的兴起和和商文化的世界地位1、商朝的疆域:辽宁陕西西部----殷(安阳西北)-------大海(是当时世界的大国)2、殷墟和甲骨文:(1)殷墟:殷都的废墟19世纪末在殷墟发现至今大约发现了15万片左右是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汉字的前身(2)甲骨文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当时社会情况内容作了闰年和日、月食记录反映了人牲和殉葬情况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研究此前历史的主要资料是考古发掘,此外还有传说故事和史书记载等)3、残酷的商朝奴隶制度:(1)刑法残酷(2)人牲:奴隶主贵族屠杀大批奴隶祭礼祖先(3)殉葬:奴隶主死后用奴隶陪葬人牲和殉葬是我国奴隶制残酷性的显著特点,它反映了奴隶和奴隶主的尖锐对立。
4、奴隶制经济:(1)农业:商朝生产主要部门。
用奴隶集体耕种(根本原因是工具和技术落后),粮食用于食用和酿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征
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和小宗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互为表里。
影响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2020/4/4
6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特点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政治关系的纽带,家国合体。 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早期政治制度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020/4/4
4
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内容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建蕃屏周。 受封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对士分封。 分封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
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
2020/4/4
14
课堂检测
(09年江苏卷)“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 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 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2020/4/4
15
(07年广东)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 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2020/4/4
13
课堂检测
(09年天津卷)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 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2020/4/4
11
课堂检测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 判断被封为诸侯王可能性最小的是 A.甲同学商朝末年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2020/4/4
12
课堂检测
2020/4/4
8
分封制
2020/4/4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民
宗法制
9
课堂检测
江苏省丹徒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底有铭文120余 字,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 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 史价值是
A.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
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
C.体现周朝甲骨文已是成熟文字
影响 加强了……开发了……扩大了……形成了……。
瓦解
原因 表现
受封诸侯在封地内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楚王问鼎,诸侯争战
2020/4/4
5
西周的宗法制
目的 为了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矛盾
含义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宗法制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宗法制是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和继承制度。 宗法制是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政治统治的制度。
考试 说明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020/4/4
2
【自主学习提纲】
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时间及标志性事件); 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影响、瓦解); 西周的宗法制(目的、含义、特征及影响);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020/4/4
3
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 建立周朝(西周)。 灭亡:公元前771年,西部少数民族来犯, 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D.说明周王对于功臣的重视
2020/4/4
10
课堂检测
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 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 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 “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制建设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
课标 了解西周的建立,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 内容 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 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 治制度的特点,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 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2020/4/4
7
礼乐制度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 制,为了巩 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 制,为了 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 制度。
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 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 鼎。这说明了什么?
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为了维 护哪一制度? 宗法分封制度
请回答:(1)材料一周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的什么关系?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 的原因是什么?
2020/4/4
17
【探究问题】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 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 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 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 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 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分封制的特点是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 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 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 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宗法制的特点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 规定等级秩序。
课堂检测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共同目的是 A.扩大统治基础 B.扩大统治区域 C.防止旧贵族反叛 D.巩固奴隶制政权
2020/4/4
16
材料解析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
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
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