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学业测评的测量学取向

合集下载

2024年《测量学》学习心得(二篇)

2024年《测量学》学习心得(二篇)

2024年《测量学》学习心得在2024年的测量学课程中,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测量学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范围。

通过课程的学习, 我不仅理解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还学会了如何进行测量、如何处理误差以及如何分析测量数据。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 总结了我在测量学方面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 在课程中我学习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测量学是研究测量对象的空间位置、方向、形状和大小等性质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测量的目的、方法和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学习测量学, 我了解到测量学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建筑测量等。

同时, 我也了解到测量学的本质是确定和表示测量对象的属性, 并通过这些属性来比较和评估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异。

其次, 在测量学的学习过程中, 我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课程中, 我学习了测量的种类和分类, 如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等。

我还学习了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如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 我熟练掌握了这些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测量中。

此外, 我在测量学课程中还学习了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测量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可靠地获取测量结果。

在课程中, 我学习了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以及误差的传递和传播规律。

我还学习了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包括求平均值、标准偏差、置信度等。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 我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准确、科学的分析, 得到可靠的测量结果。

最后, 在测量学的学习中, 我也深刻认识到了测量的重要性。

测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它不仅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也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生活中。

测量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 为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依据。

同时, 测量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 通过《测量学》课程的学习, 我深入了解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学会了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第十一章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

第十一章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

第十一章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第一节概述众所周知,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效果以及他们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等诸方面的情况,都需通过测量来进行评定。

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进行测量,才能了解是否真正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及其心理发展的水平,并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新的学习,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因此,测量与评定作为一种手段是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什么是学习测量与评定(一)什么是测量和测验测量是用数学方式对人的行为的描述。

教学过程中的测量是用数学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主要是借助于测验来进行。

测验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如编制题目、施测和评分等)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进行测量。

例如,给一个学生班一项100个题目的测验,其中一位学生得了70分,他的测验分数就是一种测量,也就是对于他的作业水平的一种描述。

(二)什么是评定教学过程中的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

例如,前例中的那一位得了70分,家长问教师他属于哪一个等级,教师说70分是乙等,这就是给这位学生的一个评定。

可见,评定与测量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区别。

评定是在测量的基础上作出的,测量是—种客观的描述,评定是一种主观的判断,但主观判断要以客观描述为依据,否则主观判断就是武断的判断。

二、学习测量和评定的主要功能(一)诊断功能测量和评定不但可以用来了解与评价学生的学习及智力发展水平,还可用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一个班级、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不仅可以作跨区域的横向比较,还可作跨年代的纵向分析。

但在学校中,教师更多的是通过测量的评定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分辨优劣,诊断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上的不足及问题所在,以便因材施教和个别指导。

(二)反馈与鞭策功能测量与评定的反馈和鞭策功能可以从教与学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1.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反馈信息教师总是以测验为工具并通过评定从中分析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

教育学专业教育测量学研究

教育学专业教育测量学研究

教育学专业教育测量学研究教育测量学属于教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教育领域中的测量技术、测验设计和评估方法。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课程和学校的效果评估等。

本文将探讨教育学专业中教育测量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教育测量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测量理论、测验设计、评价方法和教育数据分析等方面。

1. 测量理论测量理论是教育测量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它研究如何通过测量来获取可靠和有效的信息。

测量理论涉及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属性的分类和测量尺度的建立等。

在教育领域中,测量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考试和评估中,帮助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教育质量。

2. 测验设计测验设计是教育测量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测验的出题原则、试题类型和题目难度等。

合理的测验设计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提供可靠的测量结果。

在测验设计中,研究者需要考虑到测验的目的、受试者特点和评分方法等因素,以保证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3.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教育测量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涉及教育活动、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估。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考试测验法等。

研究者通过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对教育活动进行全面和客观的评估,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4. 教育数据分析教育数据分析是教育测量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运用统计学和量化研究方法对教育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教育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教育现象、发现规律和探索解决方法,为教育改革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教育测量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等。

1.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教育测量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搜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构建,来验证或推翻研究假设。

实证研究通常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使用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如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软件等。

2.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教育测量学中用于探究因果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常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的方式,通过人为的实验操作来研究教育活动对学习成果的影响。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测量工具研究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测量工具研究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测量工具研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是指对教育系统中各个层次的基础教育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的一项工作。

在此过程中,测量工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用于收集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等各个层面的数据,以评估教育质量的现状和趋势。

测量工具的研究是为了确保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研究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测量工具的建立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

教育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需要将其细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学生成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施条件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量化测量,可以更好地评价教育质量的水平。

其次,测量工具的研究需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测量对象。

基础教育质量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学生、教师、学校和家庭等多个层次的因素。

因此,测量工具必须能够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不同层次的情况,以便进行全面的评价。

第三,测量工具的研究需要关注工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可靠性是指测量工具是否能够稳定地反映被测量对象的真实情况。

有效性是指测量工具是否能够准确地评价被测量对象的特征。

为了确保工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需要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大样本的测试和验证,确定工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最后,测量工具的研究还需要关注工具的实施和操作。

在实施测量工具时,需要培训测量工具的管理员,确保其正确使用工具并准确记录数据。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存储体系,使得数据更加有效、安全、可靠。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测量工具的使用范围和目的,确保测量工具的正当合理使用。

总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测量工具研究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评价目标、测量对象、工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实施和操作等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才能提高测量工具的质量,更好地评估基础教育质量的水平和趋势。

试论基础教育领域中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念问题分析

试论基础教育领域中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念问题分析

试论基础教育领域中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念问题分析作者:陆晓梅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09期一、测量与评价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1.小学阶段的研究如今,小升初已经取消了,基本上是按学区就近入学,仅在进入小学和小学毕业会组织一个简单的面试或笔试,这项举措在开始阶段的效果是不错的。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在孩子还未出生时就开始早教,对所谓的“名校”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成绩优秀的学校就是“名校”,这就迫使学校和老师片面地追求高分数、高效率。

2.初中阶段的研究初中阶段的招生虽然也是就近入学,但择“名校”现象使初中也面临“升学”的压力。

学校不再对成绩进行直接的排序,但家长仍关注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人数和比例,以此作为选择所谓“名校”的依据。

这是一种终结性评价,这样不利于学生、学校资源的平均分布,也使得一些学生由于转换到新的环境,需要调整很长一段时间。

3.高中阶段的研究随着近几年高校自主招生比例的上升,许多重点高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他们选择的对象比较窄,往往是在实验班、重点班中选择,绝大部分学生还是传统高考大军中的一员,对他们来说,素质教育只是一句空话。

因此,老师和学校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就更少。

4.对教师的测量与评价改革开放以前的学生需要下乡劳动,在劳动实践中学习了许多实用的技能。

现在教育上级部门、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是,所带的班考了几个清华、北大?本科上线率多少?与同类学校相比怎么样?这种评价只重视教师教学的效果,或者说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不注重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不注重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也不注重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的、需要不断提升的专业素质。

二、学生的终身发展如何实现1.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在很短的时间是显现不出来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坚持下去,每天进步一点点,在学习的低潮时想,这么困难的情况都能克服,那以后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在坚持到一定程度时,虽然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可能我们暂时不需要,但困难终归被你克服了,而即使失败了,谁能保证这不是一个新的开始,只要我们坚信,总有一天可以看到风雨之后的彩虹。

基础教育中学业测评的测量学取向

基础教育中学业测评的测量学取向

管我们 打破 了传 统的统一教材一统天下 的局 面, 制定 『 了访谈 , 确定 了项 目以及项 目所 占的权重 , 然后组成 两套平行题本 。 根据题本通过小样本 预试 , 用 难度 、 区 了一个共同的课程标准, 但现行的考试制度还是抹不 : 分度 的指标来筛选题 目, 最后确定正式施测题本 。采 去学业成就测验内容选择的主观色彩; 四 是学科专家 f
系统地 收集学生 在教学和 自学 的影响下认 知行为上 t 学生能力 的发展 。
的变化信息和证据, 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 『
二、 学业成就 测评 的经典测量学基础
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I 经典测量理论( C l a s s i c a l t e s t t h e o r y , c y r ) 起始于 从微观 的课堂教学活动来看 , 对学业成就 的测量 与评 I 2 0 世 纪中叶之前 , 其 主要 特点是 以真值 理论 为基础 , 价是一个重要环节 , 可以帮助老师 了解学生 的学 习情 I 以信度 、 效度 、 难 度和区分度为指标 , 它的基本假设是
和心理测量学专家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导致学科专 f 取 分层 整群抽样 , 进行施 测收集数据 , 分 析数据 , 从而
对什么 家在成就测评 的实施过程 中, 缺乏心理测量学的理论 根据数据分析 的结果来评价学生学会了什么 , 是了解 、 知道 、 理解 、 应用 [ 3 1 。 指导 , 而心理测量学专家对学科知识和课程标准也吃 }


自2 0 0 1 年 国家教育部提出课 程改革 以来 ,教育

当前学业成就测评所面临 的技术难题
心理学工作 者和学科专家在新课 程下学业 成就测评

教育学中的教育测量与评估

教育学中的教育测量与评估

教育学中的教育测量与评估教育测量与评估是教育学中的重要领域,旨在通过科学的测量和评估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和发展,并基于评估结果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改进和教学指导。

本文将从测量与评估的定义、常见的测量方法、评估的目的与策略以及评估的挑战等方面阐述教育学中的教育测量与评估。

一、测量与评估的定义教育测量与评估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有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信息,以便作出有关学生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测量是指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来收集和分析学习者的定量数据,如考试成绩、测试得分等;评估则是对学习者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和评价。

二、常见的测量方法1. 定量测量: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如标准化考试、测试问卷等。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较为客观的学习结果,但其仅涵盖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层面。

2. 定性测量: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方式,采集学生的非数字化数据,如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态度和动机等。

这种方法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其评估结果较为主观,难以进行量化比较。

三、评估的目的与策略教育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

在评估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形ative评估: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多次、连续性的评估,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师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 Summative评估:在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评估,通常采用考试或综合性评价的方式,以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

四、评估的挑战教育测量与评估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以下方面:1. 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评估过程中需要平衡客观性和主观性,既要关注学生的定量数据,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非数字化数据。

2. 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兼顾:评估结果应该既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水平,又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需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以保证评估公正性。

3. 多元化评估方式:评估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测量学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测量学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测量学教育测量学是教育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掌握评估和测量学习成果的理论与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教育测量学的概念、目的和应用,并介绍其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和方法。

一、教育测量学概述教育测量学是研究学习成果评估和学生能力测量的学科。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帮助教育者做出关于学生学习与教学效果的决策。

二、教育测量学的目的1. 评估学习成果:教育测量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测量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教育者可以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习水平和成就。

2. 诊断学生需求:教育测量学还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所在。

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育者可以发现学生的弱点和困惑,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 改进教学方法:教育测量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教育者可以了解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三、教育测量学的应用1. 学业评估:教育测量学在学校教育中广泛应用于学生的学业评估。

通过进行考试、测验和项目评估等方式,教育者可以了解学生在各学科领域的学习情况和业绩表现。

2. 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测量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也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政府和教育机构可以通过教育测量学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针对学生和学校的政策和措施。

3. 教学改进:教育测量学的成果可以帮助教育者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评估结果,教育者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四、教育测量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1. 测量工具:教育测量学使用各种测量工具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测验、问卷调查和观察等。

这些测量工具需要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信度和效度:信度和效度是教育测量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教育学中的评估和测量方法探讨

教育学中的评估和测量方法探讨

教育学中的评估和测量方法探讨评估和测量是教育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对学生学习成果、教学效果以及教育体制的评定和衡量。

通过评估和测量,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政策的有效性。

然而,不同的评估和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育环境和目标。

本文将探讨教育学中常见的评估和测量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1. 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评估和测量方法,用于衡量学生的学习成就和能力水平。

这种方法通常以客观题为主,如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等,答案具有明确的标准。

标准化考试能够提供快速、简便的评估结果,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分析。

然而,标准化考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可能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单一化。

2.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评估方法,通过设计合适的问题,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反馈。

问卷调查可以获取参与者的主观感受和看法,反映他们对教学环境和学习体验的评价。

此外,问卷调查也可以用于收集定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然而,问卷调查存在许多问题,如参与者的回答可能不准确或受主观偏见影响,样本选择可能存在偏差。

因此,在设计问卷调查时,需要仔细考虑问题的设计和样本的代表性。

3. 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一种直接观察和记录教学现场的评估方法。

评估者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参与程度,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

课堂观察可以提供详细的信息,了解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情况。

然而,课堂观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评估者的观察角度和背景可能会影响评估结果,同时,观察者可能无法观察到学生在课堂外的学习情况。

4. 学科测验学科测验是一种针对特定学科的评估方法,用于衡量学生对某一特定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学科测验可以体现学生在特定领域的学习成果,并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设置不同的评估标准和评分体系。

然而,学科测验通常只能评估学科知识和能力的一部分,对综合能力的评估可能不够全面。

5.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一种综合考虑多种评估方法和指标的评估方法。

高中学业倾向测试解读

高中学业倾向测试解读

高中学业倾向测试解读在高中学习阶段,每个学生都会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和决策。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倾向,高中学业倾向测试成为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本文将通过解读高中学业倾向测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业倾向,并为未来的学习规划提供一些建议。

一、测试背景和目的高中学业倾向测试是一种评估学生学习倾向的测试工具。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测试能够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辅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业发展计划。

二、测试流程和内容高中学业倾向测试通过一系列问题和任务,测量学生在不同学科、学习方式和职业方向上的兴趣和能力。

测试内容包括数学、语言、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通过评估学生对不同领域的偏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科特长与不足。

三、测试结果解读高中学业倾向测试的结果包括学科偏好与能力评估。

学科偏好反映了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兴趣程度,从而为有志于某个特定领域发展的学生提供了倾向性的选择指导。

能力评估则是通过测试数据分析学生在不同学科上的潜力,帮助学生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

四、学科偏好的影响学科偏好是指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程度和发展意向。

学科偏好的影响范围包括大学专业选择、职业规划和学术发展方向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偏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方向,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就业中更有动力和成就感。

五、能力评估的意义能力评估是衡量学生在不同学科上的能力和潜力。

通过准确了解自己的学科能力,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规划,提高自己在弱势学科上的表现。

此外,能力评估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学术能力。

六、学习风格分析除了学科偏好和能力评估外,高中学业倾向测试还会评估学生的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工作方式和喜好,如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等。

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有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资源,提高学习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

七、学业倾向与素质教育高中学业倾向测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和能力评估,也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和素质教育。

教育测量与评价_

教育测量与评价_

教育测量与评价_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学中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主要研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业成绩进行量化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下面将重点从测量方法、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测量方法1.主观测量方法:主观测量方法主要依靠人的主观判断和评价,例如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由于主观因素的介入,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客观性。

2.客观测量方法:客观测量方法主要采用定量的数据进行测量,例如考试成绩、实验数据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数据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但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

3.综合测量方法:综合测量方法主要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量,例如学科考试、问卷调查等。

这种方法既能够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评价方法1.绝对评价方法:绝对评价方法主要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但缺点是可能会忽略学生的进步和个体差异。

2.相对评价方法:相对评价方法主要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整体中的位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但缺点是评价结果可能受到其他学生水平的影响。

3.格式评价方法:格式评价方法主要通过考试、测验、作业等标准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客观性,但缺点是忽略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和素质。

三、评价标准1.知识与理解: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

2.运用与分析:评价学生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创新与批判: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考的能力,包括学生对问题进行提问和反思的能力。

4.合作与沟通:评价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包括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5.情感与态度:评价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包括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教师和同学的尊重等。

2024年《测量学》学习心得范本(3篇)

2024年《测量学》学习心得范本(3篇)

2024年《测量学》学习心得范本《测量学》是一门涉及到测量与测试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在我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测量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以下是我对《测量学》学习的心得总结。

首先,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习的重点。

测量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要想掌握测量技术和方法,就必须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例如,测量学的基本概念有测量对象、测量要素、测量结果等。

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有测量假设、测量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等。

通过学习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对测量的本质和目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测量技术和方法的学习是测量学的重要内容。

测量技术和方法是测量学的实践和应用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各种测量技术和方法,如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比较测量法、基准测量法等。

通过学习这些测量技术和方法,我熟悉了测量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点,提高了自己进行测量的能力。

再次,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是测量学的重要内容。

测量学强调准确测量和可靠数据的获得,然而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和限制,很难获得完全准确的测量结果。

因此,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测量学,我学会了如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误差的识别和补偿、数据的平滑和滤波、数据的可视化和统计分析等。

这些技能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了解与掌握是测量学习的必备条件。

测量仪器和设备是进行测量的工具和手段,它们的性能和特点直接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学习测量学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原理和运用,如测量仪器的分类、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择、测量仪器的校验和维护等。

通过对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了解与掌握,我能够熟练地操作测量仪器和设备,有效地实施测量。

通过对《测量学》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提高了测量技术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学会了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能,同时熟悉了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原理和运用。

中小学教育流程的学业发展测量

中小学教育流程的学业发展测量

中小学教育流程的学业发展测量学业发展测量是评估和监测学生在学术领域的成绩和进展的重要方式。

在中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进行测量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习问题和需求,从而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水平。

首先,学业发展测量可以通过形成性评价和评估性评价两种方式进行。

形成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持续和系统性地评估,通过课堂作业、小测验、课堂讨论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不足。

评估性评价则是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业表现进行全面评估,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是对学生知识、能力掌握程度的综合测量。

其次,学业发展测量应该注重全面性和客观性。

全面性是指测量应该涵盖知识、技能、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考核,还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客观性则要求测量工具要具有标准化和客观性,不受主观因素干扰,确保测量结果的公正性和真实性。

此外,学业发展测量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和个性特点进行差异化评价。

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因此测量工具和评价标准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进行测量。

除了传统的笔试考核外,还可以结合观察、访谈、作品展示等形式进行评价,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业发展情况。

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教育信息化系统、在线测评平台等,也可以为学业发展测量提供更多的数据和支持。

总的来说,中小学教育流程中的学业发展测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同时,学生也能通过学业发展测量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有 ge'x号提升自我,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测量工具研究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测量工具研究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测量工具研究(源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1.教育质量监测的基本要求与特点任何一项研究都应该明确三个基本问题,即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做为一项研究,它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质量控制达到教育的优化;它的研究对象既有学生和教师也有管理和教学环境等。

而它的研究方法则主要是测量方法问题。

如果从测量手段上进行分类,可将测量方法分为以下几类。

其中纸笔测量和心理测量在目前的质量监测中使用最为广泛。

生理测量因受到设备条件的限制不能广泛使用,仅用于研究。

这些测量方法的对象主要为学生,而且需要对学生进行抽样。

行为测量和统计测量的主要对象是教师、管理和教学环境等,测量时一般不需要对对象进行抽样。

从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角度审视教育质量监测,测量的重点应该是除“知识”以外的其它各个目标。

三维目标中的“知识”,被称为“显性知识”;而“技能”(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被称为“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通过阅读和听讲获得的知识,可以用常规的考试对其进行测量。

而隐性知识恰好反映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是教育质量监测的主要测量目标。

对于学生能力的测量,国际上通用简称为PISA (Programm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的大型国际性教育成果比较、监控项目。

评价对象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末期的15岁学生,以纸笔测验的形式测量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1]。

所以“知识与技能”都具有较为完整的测量工具,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测量还存在如何有效量化的问题。

教育质量监测的测量目标具有以下特点:多元性;影响测量目标的因素不是单一变量。

模糊性;影响测量目标的诸因素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度量水平低;测量指标不易量化。

样本空间小;被试抽样点数不能太大。

另外,目前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标准还没有建立起来,测量手段和测量工具刚刚开始研究。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测量与评估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测量与评估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测量与评估综合素质评价一直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对初中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测量与评估作为评价初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育测量和评估的角度出发,探讨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内容。

一、教育测量的概念与作用教育测量是指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所进行的各种测试、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测量,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展情况和潜力。

教育测量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为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在评价初中生综合素质时,教育测量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客观的评价,有助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教育评估的概念与方法教育评估是指对教育过程、成果和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教育的实效性和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评估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认识到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评价初中生综合素质时,教育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品德修养、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学校和家庭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与挑战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综合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初中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然而,在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如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方法落后、评价结果不够科学等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效果。

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基础教育领域中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念问题

基础教育领域中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念问题

1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现状1.1 小学教育评价现状我国自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只是在小学毕业时组织了毕业会考,最初几年,应该说还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负担得到了很好的减轻。

但近几年,各区、县、市对学校进行考评,而考评的主要依据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导致了学校和教师都只是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导致了教育行为的异化。

1.2 初中教育评价现状初中是连接小学和高中的纽带,初中的招生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就近入学(也不排除个别择校现象),而且七年级的学生大多类似于一张白纸,他们在进入七年级时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每位学生都应该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然而,现在的初中却也不正常地面对“升学”的压力,部分教育行政部门也开始随波逐流,以升入示范性高中的学生人数或是比率来衡量一所学校,甚至还对中考的成绩进行大范围的排队,这种以结果为评价手段的方法确实看不出教育的进步。

1.3 高中教育评价现状高考是一根指挥棒,高中教育的评价,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评价,以前的高考,属于“一考定终身”,尽管近些年做了一些改革的尝试—— 如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 开始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据笔者了解的情况,真正能开展素质教育的学校的比例可能不及十之一二。

1.4 对教师的测量与评价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升学率普遍较低,因此当时的教育对升学率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反而会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那个时代的学生显示出了现在学生所不具备的技能。

而现在的地市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比较简单:升学率高不高?考了几个清华?几个北大?这种评价只会把教师逼成一个“教书匠”,而忽视专业的成长。

2 如何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在每一个完美的过程中去追求完美的结果,以其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

2.1 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没有过程,就不会有结果,不好的过程将导致一个不好的结果,良好的过程也会导致良好的结果。

学生学业倾向测评方案

学生学业倾向测评方案

学生学业倾向测评方案引言:学生学业倾向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特定学习模式和倾向。

了解学生的学业倾向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服务。

因此,开展学生学业倾向测评方案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分析学生学业倾向测评的目的、方法、影响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建议。

一、目的学业倾向测评的目的在于帮助学校和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业倾向以及相关特点,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通过测评,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偏好,为学校和教师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供依据。

二、方法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学业倾向测评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针对性的问卷,收集学生对各个学科、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的看法和偏好。

问卷调查可以覆盖大量的学生,从中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倾向。

2.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直接观察学生学习行为和表现的方法。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可以推测学生的学业倾向。

观察法能够提供直观的数据,但也容易受到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3.测试法测试法通过给学生进行标准化的测试,测量学生在各个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

通过测试法可以客观评估学生在学业倾向方面的表现。

三、影响学生学业倾向测评方案的开展对学校和教师有着重要的影响。

1.个性化教育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业倾向,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倾向,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服务。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2.资源分配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倾向,精确安排教师和教学资源。

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业倾向的学生,可能需要不同的教师和教学资源的支持。

学校可以通过测评结果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教育资源的效益。

3.教师发展学业倾向测评方案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倾向,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发展。

教师可以根据学业倾向的特点,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挑战学生学业倾向测评方案在实施中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中学学业倾向测试方案

中学学业倾向测试方案

中学学业倾向测试方案近年来,对于中学生的学业倾向进行测试已成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业倾向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兴趣,从而为未来的学业规划提供有力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一种中学学业倾向测试方案,并在每个小节中详细探讨该方案的不同要点。

一、测试目标设定中学学业倾向测试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倾向和兴趣,并根据测试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测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还包括对学科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评估。

二、测试内容和方式学业倾向测试包括学习能力测试、学科兴趣测试和学习风格与策略测试。

学习能力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与数学能力,以及总括性的思维能力。

学科兴趣测试包含科学、文学、艺术和体育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不同学科的兴趣程度。

学习风格与策略测试则关注学生的学习偏好和适应性策略。

三、测试工具的设计与开发设计中学学业倾向测试的工具时,应考虑到测试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可以采用多种问卷调查和量表测试的结合,以确保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同时,测试工具的开发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

四、测试流程的安排中学学业倾向测试应设置明确的测试流程和时间安排。

测试可以分为多个阶段进行,首先进行学习能力测试,然后根据结果进行学科兴趣测试和学习风格与策略测试。

测试过程中应确保学生能够全情投入,并提供适当的指导与反馈。

五、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解读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解读是学业倾向测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学校教育的实际需求,综合评价学生的学术能力、学科兴趣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需要将测试结果与学生的未来学业规划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六、测试结果的应用与反馈测试结果应用于中学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学业规划、课程设置和教学改进等方面。

学校应根据测试结果为学生安排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中学业测评的测量学取向学业成就,指个体在某一学科领域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或者取得成绩的水平[1] 。

学业测评是以国家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它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微观的课堂教学活动来看,对学业成就的测量与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教学活动,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其能力的发展;从宏观的教育活动来讲,学业成就的测量与评价可以给学校或教育机构提供更多的教学效果信息,从而起到监控教学质量的作用。

然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业成就的测量与评价存在很多的技术难题与弊端。

一、当前学业成就测评所面临的技术难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业成就的测评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我们仍然无法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现行的学业成就测评仍然摆脱不了对学生进行排队的嫌疑,通过测评所挖掘的学生的信息仍然不够深,从而导致对学生的能力不能很好地诊断和指导[2] ;二是囿于测评技术的发展局限,现行的学业成就测评还是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能力的掌握还不够深;三是学业成就测量与评价的非标准化,导致了测评内容缺乏客观性。

尽管我们打破了传统的统一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制定了一个共同的课程标准,但现行的考试制度还是抹不去学业成就测验内容选择的主观色彩;四是学科专家和心理测量学专家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科专家在成就测评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心理测量学的理论指导,而心理测量学专家对学科知识和课程标准也吃不透;五是在我国现状下,大规模的学业成就测评的形式非常单一,主要采取纸笔的形式,这也导致人们对测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存有质疑。

综合上述五个问题的出现,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心理测量学的基本理论还没有完全融入到学业成就测量与评价的实践中去,所以,要解决学业成就测评面临的问题,还得从心理测量学的理论与技术的实施中寻找答案,加强心理测量学专家与学科专家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从而做到学业成就测评的客观、公正与公平,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学业成就测评的经典测量学基础经典测量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 , CTT起始于20 世纪中叶之前,其主要特点是以真值理论为基础,以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为指标,它的基本假设是考生的分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值,而是其真实能力或技能的反映与测量误差的和,所以称为真值理论。

根据经典测量理论,人们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测验发展的标准化程序,通过标准化的程序提高所编制的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自2001 年国家教育部提出课程改革以来,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和学科专家在新课程下学业成就测评工具的研发上,下了不少工夫。

经典测量理论在学业成就测评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某地区初中数学成就测验在编制过程中,首先是依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初中数学涉及 4 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应用。

同时结合美国教育学家 B.S.Bloom 的教育目标分类法,选择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为教育目标,确定测量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了双向细目表,之后对该区的数学教学专家进行了访谈,确定了项目以及项目所占的权重,然后组成两套平行题本。

根据题本通过小样本预试,用难度、区分度的指标来筛选题目,最后确定正式施测题本。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进行施测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而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来评价学生学会了什么,对什么是了解、知道、理解、应用[3] 。

在大规模的学业测评中,试题往往要全面覆盖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测试题目非常多,如果要将这些题目让全部学生作答,测试的时间会大大超过学生所能承受的限度,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矩阵取样技术化解了这个难题。

将覆盖多个学科的所有题目按照一定原则分配到多套测验中,学生随机分配,每个学生只需完成一套测验中的试题,这样的设计叫做完全矩阵取样设计。

采用这种设计解决了测验时长的问题,但是不同学生测试结果的比较又成了新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发展出不完全矩阵取样设计,就是每一个题本中都有一部分共同题,利用学生在共同题部分作答的情况,将学生在整个题本中的作答结构等值到同一个量尺上,就可以解决个体之间的比较问题。

即便如此,经典测量理论下的学业成就测验,采用总分指标来评价能力,对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进行排序,不能指出被试具体掌握了哪些内容,更无法诊断其题目作答错误的原因,仍然摆脱不了还只是对学生知识点考查的怪圈,在注重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它缺乏对学生能力的掌握;用难度与区分度的指标来分析学生的反应,保留了一些反映学生能力的题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也都是自出题目,对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只做一个主观的估计,同时,它也缺乏避免曝光的理论技术指导,从而造成学业成就测验的标准化程度很低;另外,如果涉及到语文成就测验时,主观题目的设计以及结果的分析又会面临统计学的难题。

三、学业成就测评的现代测量学指导基于经典测量理论下成就测验只能测查知识点的致命缺点,教育与心理学工作者围绕经典测量理论的一些问题展开了讨论,促进了测量理论的新发展,注重表现学生能力的项目反应理论(Itemresponse theory , IRT)产生了,该理论起始于20世纪60 年代,其特点是:采用严格的数学模型来反映不同能力水平的测试者对测试题目的反应模式。

项目反应理论相对于经典测量理论来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并非没有缺点[4] ,它的 3 个基本假设非常严格——( 1)单一维度假设,即假定测验的所有题目只测查同一种能力或潜在特质。

但实际上,很少有测验只测查单一的能力或特质。

( 2)局部独立性假设,即当控制所测量的能力或特质之后,被试在不同题目上的反应是相互独立的。

换一句话讲,就是被试对题目的反应只受该题目所测的能力的影响。

( 3)单调递增假设,即被试对题目正确反应的概率随其能力水平的增加而单调递增。

这 3 条非常严格的假设,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围绕项目反应理论产生了很多新的研究和新的动向,如:多维项目反应理论(Multi-dimensional IRT , MIRT)、非参数项目反应理论(Non-parametric IRT, NIRT)等。

多维项目反应理论为成就测验中所涉及的每个维度引入能力和项目区分度参数,进而模拟测验题目和被试之间的交互作用,它是一个非线性的用来表征题目参数、被试的多维潜在能力以及其正确作答概率之间关系的数学函数,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对被试的多个特质进行分别推断。

换一句话说,利用多维项目反应模型能同时估计被试在多个维度上的能力参数,并且考虑各能力维度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测验数据是多维的,则多维模型就能更有效地估计被试及项目参数。

这使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被试,结合多方面的信息,为对被试的评估或诊断提供帮助。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总的学业成就测验可以分为多个子测验,如果子测验测量了不同的内容领域或认知技能,则这些项目就有可能代表了不同的维度,这时,对每个项目能够正确作答所需要的内容领域或认知技能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在传统测验中一个知识点的考查可能涉及到对多个能力的考查,用经典测量理论的假设,一个题目对应一个能力,这显然是有很大的误差。

另外,多维项目反应理论能够提供项目在每个能力维度上的区分度参数,可以据此来选择对多维能力差异具有敏感性的项目。

在教育中,课堂上学科教师给学生出的小测验比比皆是,这种测验不仅题目少,而且受测的对象也仅仅是本班的学生,即样本小,这时,非参数项目反应理论就给我们提供了模型,这至少削弱了我们对经典测验中样本分布正态和在参数项目反应理论中关于特质分布正态假设的依赖。

四、学业成就测评的认知诊断技术前沿认知诊断理论(Cognitively diagnostic theory )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关于知识与技能的认知理论为我们研发成就测验工具提供了理论基础。

认知诊断理论就是以现代测量学为基础,结合认知科学对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发现,采用更精致的数学模型,来研究如下问题,(1)学生在答题时,经历哪些认知过程?(2)这些认知过程如何发展?以及能力高的学生与能力低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有哪些差异?认知诊断可以通过学生对试题的作答反应,推论出其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的可能状态。

在学业成就测评中,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都是根据理论中的一些指标来筛选题目,将学生按顺序排列在特定能力(或特质)的连续体上。

这并不能给学生或教师有用的诊断信息,不能帮助学生或教师理解需要学习或教学的知识与技能。

而运用认知诊断理论,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隐含在考生总分背后其认知技能之间的差异。

这为我们深入挖掘受测者信息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认知诊断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Mislevy 的以概率为基础的推理( the probability based inference )、Corbett 和Anderson 等人的学生思维模拟( student modeling )、Britton 和Tidwell 的认知结构诊断( cognitive structure testing ) 以及Tatsuoka 的规则空间模型( rule space model ) [5] 。

Tatsuoka 的规则空间模型最初是用来诊断小学生在解决四则运算问题时答对或者答错的原因,进而发现学生使用错误的规则来解题,因此会产生系统化的错误,这种系统化的错误,他们称之为“失误”。

该模型的方法包括两个阶段[6] :第一阶段是抽取某个领域的认知特征并根据这些认知特征确定潜在的知识结构;第二个阶段是把学生的反应模式划分到所确定的各个知识结构中去,并且计算被试的属性掌握概率。

在构建规则空间的过程中使用了项目反应理论中参数估计的方法,所以严格来讲,规则空间模型的建构方法是项目反应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用规则空间模型的方法编制成就测验时,通过可达到矩阵的距离来澄清各属性之间的关系,使得矩阵中的项目属性关系清晰且符合逻辑。

同时,由于属性间的逻辑关系很清晰,所以在项目的反应上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学生掌握了哪些属性,或者未掌握哪些属性,或者是因为失误而造成的反应错误,这样就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更深层的信息,从而进行补救性的教学[7] 。

在实际工作中开展认知诊断测评,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系统化工作:(1)确定诊断目标。

必须明确要诊断的具体学科内容,如小学数学分数诊断,中学语文句法诊断等。

(2)确定诊断目标所涉及的认知属性及属性间的阶层关系。

这项工作需要认知心理学家、学科专家和教育测量学专家共同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