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时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
三年高考(2016-2018)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析版)
![三年高考(2016-2018)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38f9f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d.png)
三年高考(2016-2018)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析版)第一篇:三年高考(2016-2018)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析版)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18年高考题1(2018年高考北京卷政治26)万古奔腾的长江,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全面展示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多位艺术家深入长江流域采风,创作了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
该作品雄浑磅礴、风光万千,画出了一条中国人心中砥砺奋进的文化长河。
《长江万里图》的创作①体现了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统一②说明时代精神是艺术创新的泉③体现了创作者为祖国可山立传的文化自信④说明客观真实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2(2018年高考天津卷政治8)“看中国”是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跨地区跨文化体验项目,是让外国青年以自己的眼睛看中国,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中国,通过自主拍摄来讲述中国故事。
截至2017年已举办七届,来自美国、英国等4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青年受邀参加。
举办这一活动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B.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C.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信。
“看中国”让外国青年以自己的眼睛看中国,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中国,通过自主拍摄来讲述中国故事,举办这一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使中华文化更加主动地走向世界,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B正确且符合题意;举办这一活动既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也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文化无关,其他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3(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23)近年来,基于信任的移动互联社交方式迅速崛起,人们很容易因传播者的亲友身份而轻信其转发的内容,以致于有些似是而非的“科学流言”广泛传播。
2018届高考总复习 专题十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
![2018届高考总复习 专题十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https://img.taocdn.com/s3/m/8a6feacec1c708a1284a4427.png)
一、考纲解读——明确方向有的方矢——教材研读夯基固源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含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
(2)走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和目标的关系。
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
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①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②表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③要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和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
2.根本任务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和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3.主要内容(1)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充分认识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3)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4.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主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要求:投身于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高考政治科目专题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讲解
![高考政治科目专题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c107edc8bd63186bcebbcea.png)
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②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精神文化需求,应该提供多种 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发 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 化。
继续学习
高考复习讲义
考点全通关 3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大众文化的内涵。 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 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喜
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 化生活越繁荣,越不
喜变化
的发展
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易于引导人们的消
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等等
能放任自流,越需要
加强管理、正确引 文化,支持健康有益 文化,努力改造落后
文化生 忧 活中令
文化市
场的自 发性和 传媒的 商业性
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 导;②大力发展先进 ,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些文化产 品借消遣娱乐之名,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
1.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①
面向广大人民,指的是这种“大众文化”的方向问题。
②
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指的是这种“大众文化”的性质问题。
③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指的是这种“大众文化”的形式问题。
继续学习
高考复习讲义
考点全通关 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措施。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 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1. ,繁荣文化市场 ,为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提供内容更加 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的文化产品。 ②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考点二 建设社会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考点二 建设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780ba237fc4ffe473368ab8d.png)
考点精讲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培育“四有”公民
是什么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 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解析:①③是政府履行文化职能的体现;② 化事业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④错误,当前 首位。答案 C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考查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权益的有关知识
【典例1】(2015·海南卷,15) “一月 一镇一场”“一月一镇一赛”“一镇一 演”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 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 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鼓励 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 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县政府的做法 () ①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②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创造性 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 强其精神力量 ④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 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群众的业余生活,③符合
命题探究
【训练】(2012·山东卷,31)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 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 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 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 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 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 助等志愿者精神。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 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
造活力。
考点精讲 4、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
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
近年高考政治复习 第12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课时3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课时分层训练 新
![近年高考政治复习 第12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课时3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课时分层训练 新](https://img.taocdn.com/s3/m/0aa8c2d076c66137ef06193f.png)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2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时3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课时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2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时3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课时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2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时3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课时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A组基础达标1.某市委文明委组织召开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商讨措施以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之所以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心环节②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③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④为我国发展提供智力之源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B[思想道德建设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②说法错误。
④说法错误,科学文化修养才提供智力之源.①③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故符合题意。
]2.每年的9月20日,是我国公民“道德宣传日"。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之所以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是因为( )①历史的传统道德已不适应今天的国情,我们应该抛弃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③道德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容④不同时代的道德规范,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D[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之所以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是因为道德规范具有时代性,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容,故③④符合题意。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2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单元综合提升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2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单元综合提升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118a355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7.png)
第12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原因(1)(为什么)文化的作用角度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影响一国的综合国力。
③文化对个人发展的作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认识、实践和思维,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文化强国角度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②当前,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这需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让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3)意义角度: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措施(如何做)(1)文化发展的一般措施角度:结合材料相关信息,调动《文化生活》第二单元中的推动文化交流、搞好文化继承、推进文化创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等措施中的具体知识。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知识角度①国家或政府角度a.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要在提供多样化的同时,弘扬主旋律,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第2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件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第2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a1a6cd90c69ec3d5bb75e1.png)
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
德素质,也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④正确。①与题意无关;②夸大了文化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 D
命题 2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解题指导:如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①必须对中华文化传统有着清醒而理性的认识和觉悟。中 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培养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和文化自信的基石。
担当
坚定信念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表
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 现
心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 要 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 求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提示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文化自 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有高度的文 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只有建立起高度的文化 自信,才能让文化自觉变成扎实的行动。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
宏伟目标
必由之路
区 别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 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 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 源相匹配
命题 1 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例 1] (2011·安徽高考)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 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中的共 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 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 有助于( )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4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4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ee93e6bb4cf7ec4afed0fa.png)
区 别
包括影视业、音像业、 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 博物馆、文化馆、图书 范围 业、网络文化业、图书 馆、综合文化站等 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 业、艺术培训业等门类 联系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文化事业和文化 产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例3 [2017· 天津文综,1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录
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
从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角度,简述这一“借船出海”讲好中 国故事的成功事例对我们的启示。(12分)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知识。设问角度:文化创新和文
化自信;事件限定:“借船出海”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事例;
题目类型:启示类。首先分析材料,找出“借船出海”讲好中 国故事成功的原因,然后从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是相对于社会主义 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相对于 物质文明、政治文 社会主义经济、政治而言的 明而言的 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把思想道德建设和教 育、科学、文化建设作为科学内涵;都是以马克思主 联系 义为指导思想,把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 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根本任务
国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当有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归纳总结
关于文化创新与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精神尤其强
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没有高 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因此对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要从“是什么、为什么和
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人教版专题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案
![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人教版专题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f839b9f705cc175527096a.png)
本考点是近几年高考的考查重点。
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涉及。
突出考查对知识的变通理解和与运用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从考查方式上看,多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选取材料,切入点较小。
从知识上看,重点把握的主干知识是文化市场的喜与忧;文化建设的要求;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
从能力上看,重点培养能力1,2,3。
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01.净化文化环境的原因设问模式: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净化文化环境。
答题模板:必要性(文化现状)+重要性(文化对人的影响)答题要素:①文化现状(文化市场的“喜”与“忧”、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影响的来源、特点,文化塑造人生)。
02.文化建设的要求设问模式:请为文化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或某地文化建设的做法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题模板:国家+个人+生产、经营者答题要素:从国家角度看:①态度(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③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价值取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⑤思想引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⑥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心环节)⑧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⑨立足中国实践,着眼世界。
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从个人角度看:①能力(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②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提高修养(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⑤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生产者、经营者角度看:①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②产品(多种类型、多样风格、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1.(2017年·天津政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天津在全国首创文化惠民卡,对市民观看演出进行补贴,大大降低了市民走进剧场的门槛。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时分层训练 新人教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课时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时分层训练 新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89a00e38ba1aa8114431d9af.png)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A组基础达标1.文化承载着国家的梦想和精神,实现“中国梦”,不能缺少“文化梦”。
实现“文化梦”需要( )①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大力弘扬现代西方文化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B[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不选①。
实现“文化梦”,既需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需要加强文化交流,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故选②③。
西方文化有些是糟粕,不选④。
]2.从《亮剑》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近年来屡创收视新高的影视作品,无不是记录了一个时代、讴歌了一代人的精神。
这些影视作品贴近生活、真诚感人,让许多观众能感受到自己先辈的真实生活。
这些作品的热播及被追捧说明( ) A.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要发展的先进文化B.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C.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发展先进文化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A[材料中“这些影视作品贴近生活、真诚感人,让许多观众能感受到自己先辈的真实生活”体现了A;B、C、D与题意无关。
]3.(2017·吉安质检)2015年6月,北京市出台公共文化政策文件提出,北京未来将以步行15分钟为服务半径,统筹设置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以构建“15分钟文化服务圈”。
构建“15分钟文化服务圈”()①能较好地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②将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进一步相互交融③搭建了文化惠民、文化利民的有效平台④能够完善科学基础设施,弘扬科学精神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B[构建“15分钟文化服务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①正确;此举有利于搭建文化惠民、文化利民的有效平台,③正确,选B;②强调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与材料无关;④强调了科学基础设施,与题意无关。
]4.(2017·莱芜质检)我国是文化古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十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点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十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点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https://img.taocdn.com/s3/m/f19a0135a76e58fafab00388.png)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考法综述] 本考点常见考法之一是,以某一较小的切入点直接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有关内容,此类题一般较容易;常见考法之二是,以某一文化活动或文化现象,以及有关名人名言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容;常见考法之三是,以各地开展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背景,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
命题法1 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考查典例 1 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
以下所述体现文化自觉的是( )①文化不过是经济的附属、产业的点缀、财政的包袱②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③做国家、民族的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传承者④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锻造了独特的文化精神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有关知识。
②体现的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③体现的是对文化发展的责任担当,依据材料中的定义可知②③符合题意;①否定了文化的重要作用,说法错误;④体现的是文化自信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答案] D【解题法】解答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试题的基本要求第一,准确把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实质。
文化自觉强调要积极主动的认识、研究和发展文化,文化自信强调对自身文化价值及发展的信心,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二,结合材料内容,判断其主旨是强调文化自觉还是文化自信,再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正确解答。
命题法2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查典例 2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本质上就是服务群众的工作。
2017_2018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与生活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2017_2018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与生活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f487f6f8c75fbfc67db204.png)
A.提高广大人民知识文化修养水平的有效手段 B.政府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 措
C.对某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D.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措施 解析: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属于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 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的知识 文化修养水平,可见 AB 符合题意。CD 说法明显错误。故 选 AB。 答案:AB
A.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具体表现 B.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C.将直接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D.体现了对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尊重和维护
解析: 图书馆建设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具体 体现,体现了政府对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尊重和维护, AD 分析正确;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 “四有”公民, 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 素质,B 不符合题意;C 夸大了这一举措的作用,不选。 答案:AD
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借鉴和践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解析:只有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才能提高 全民文明素质,A 符合题意;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有糟 粕, B 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思想道德素质, C 与题意不符; D 说法错误。 答案:A
D.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 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解析: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 有”公民,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 素质。 答案:D
2.近年来,我国一些公民在出境旅游中不讲卫生、 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 闹„„诸如此类的不文明行为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批 评。加快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不仅关系到国内社会和谐, 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为此,当前的文化建设 应当( )
教育最新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2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单元拔高教师用书新人教版
![教育最新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2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单元拔高教师用书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7848c5e009581b6bd9eb6a.png)
第12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构建专题纵横审题突破■特级教师赵永知识构建[复习点睛]本单元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握好如下内容:1.一个核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两个概念: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3.三对关系: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4.四项措施:一是怎样净化文化环境,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二是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四是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专题纵横1.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文化的实质与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4)文化对人具有重要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既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又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选择题1.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转型与新兴媒体融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之所以成功“抢走”众多主流媒体的受众,关键在于依靠技术优势实现互动、参与,使单向的内容传送变成双向的交互传播。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新兴媒体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弘扬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②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手段④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技术优势。
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为此,我们要( )①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③排斥一切外来文化,发展本土乡村文化④以文化强国为中心工作,全心全意搞好文化建设A.①③B.①④C.③④D.①②解析:建设文化强国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①②正确;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向外来优秀文化学习,不能盲目排斥外来文化,③不科学,排除;以经济工作为中心,④错误。
答案:D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
下列能体现文化自觉的是( )①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②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①②切题,③不切题;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而非全面继承,④错误。
答案:A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实现这一道路关键在于( )A.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B.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C.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D.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解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实现这一道路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C项正确。
其他选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C5.在世界交流融合不断深化加剧的今天,我们必须也应该对我们的文化拥有足够的自信,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好声音。
下列能够支撑我们文化自信的是(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包容性②中华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③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至今仍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重要影响④中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解析:②④是文化的共性,①③体现了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符合题目要求,故选B项。
答案:B6.近年来,某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不断加大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该市形成市级支中心——区级支中心——基层服务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格局,基本达到基层服务点资源全覆盖。
该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A.拓展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视野B.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C.是抵御不良文化的重要举措D.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解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有利于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拓展人民群众的文化视野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C项和题意无关,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B7.近年来,W市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或扩建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工程,精心打造“名家论坛”,邀请梁晓声、易中天、李培根等一大批名流大家开展了数百场公益性文化讲座,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开阔了文化视野。
这说明该市( )①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大力发展文化产业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③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④大力宣传先进文化,弱化大众文化的影响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不是文化产业。
④“弱化大众文化”的说法错误。
②③正确且切题,故选C。
答案:C8.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①错误,两者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但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④错误,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②③正确且切题,故选B。
答案:B9.文化既有“魂”,又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
“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魄健体”。
下列有利于“强魄健体”的措施有( )①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②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③奏响大众文化这一主旋律④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属于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利于“强魄健体”,②④正确。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①说法错误。
奏响主旋律是指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说法错误。
本题选D。
答案:D10.近年来,山东省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这说明( )①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基层首要的工作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决定着文化前进的方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及其地位,②③符合题意。
基层首要工作应是发展经济,①错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文化前进的方向,④错误。
答案:B11.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
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 )①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②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③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④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解析:通俗文化不等于落后文化,不应当抵制,①说法错误;对待农村传统习俗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一味承袭,②说法错误;材料信息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保障农民文化权益,③④正确。
答案:C1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影视作品开始“走出去”。
然而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想让更多的影视产品走出国门,我们应该( ) 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②大力引进西方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③坚持以经济效益第一、社会效益第二的原则发展文化产业④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知识点。
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的竞争力,也需要通过提高人的素质进行文化创新,①④符合题意。
②说法不可取,西方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时材料中的方向是“走出国门”,而这里是引进来,与题意不符;③错误,发展文化产业时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长江》《牧人巴让》等六部中国环保纪录片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民间表达”被选送到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进行展映。
六部纪录片通过影视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六个中国人自己的环保故事,蕴含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追求:立足于时代的需要,讲普通人的故事,传递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引导人类求真向善。
中国环保纪录片播出后,赢得了国际舞台阵阵掌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环保纪录片赢得国际舞台阵阵掌声给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解析:解答启示类试题,一般贯彻三个步骤:第一,依据设问明确或猜测设问指向,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把握设问指向,或者根据设问中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抽取主干有效信息,依据设问知识的确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的主干信息,明确主干信息的知识指向;第三,依据主干信息与设问界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解答本题时,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应调动运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媒、文化多样性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①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眼于时代发展的前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
③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在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方面有强大的功能,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积极成果。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文化和世界舞台的沟通桥梁。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决策。
为此两地积极筹备迎接国际奥委会评估团的评估考察。
评估团赞赏京张两地已把《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精髓和目标完全贯穿在申办规划中,并对申办工作得到政府和公众强有力的支持表示欣慰。
评估团表示北京不仅拥有大量的2008奥运场馆遗产,还拥有丰富的办赛经验和办赛人才,这些都将为2022年冬奥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评估团通过考察充分肯定京张两地完全有能力举办一次非常成功的2022年冬奥会。
2015年7月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
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1)谈谈京张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会带来哪些积极效应?(2)从评估团的考察评价中你是如何感受到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答案:(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京张两地联合举办冬奥会将促进两地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②冬奥会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体育盛会,两地联合举办冬奥会,有利于带动和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③冬奥会为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提供了一个平台,有利于文化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