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卧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报告解析

合集下载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垫江府办发〔2018〕46号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垫江府办发〔2018〕46号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县属各企事业单位:《垫江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0月18日垫江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绿化管理,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高县城绿化的总体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和《重庆市城市绿线管理实施办法》等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以及对城市生态和景观产生积极作用的区域的控制线,分为现状绿线和规划绿线。

现状绿线是指现有已经建成的各类城市绿地范围界线;规划绿线是指规划规定的各类城市绿化用地以及根据规划需要进行控制的对城市生态和景观产生积极作用的区域的控制线。

具体指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地等各类城市绿地明确界定的控制管理线。

第三条县城市规划、园林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绿线的监督管理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由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的绿化工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并与县国土、交通、水利、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一同协助做好城市绿线管理工作。

第四条城市绿线由县城市规划、园林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现有绿地、风景名胜、自然地貌以及已批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所涉及的绿化地域,予以划定。

(完整)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

(完整)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

目录1 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

2 分析评价依据 (5)1。

2.2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 (5)1。

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6)1.4其它 (9)2 基本情况 (10)2。

1 建设项目概况 (10)2。

2 河道基本情况 (11)2。

3 水利规划及实施情况 (17)3 工程涉河建设方案 (23)3。

1 总体建设方案 (23)3。

2 涉河建设方案 (23)3.3 施工方案 (23)3.4主要参数及控制坐标 (24)4 河道演变 (25)4。

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25)4。

2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26)4.3河道演变预测分析 (26)5 防洪评价计算 (28)5。

1 水文分析计算 (28)5。

2 回水分析计算 (36)5。

3 桥底高程复核 (37)5.4 河势影响分析 (38)6 防洪综合评价 (42)6.1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42)6。

2 与防洪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 (42)6.3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42)6。

4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43)6.5对其他工程及设施的影响分析 (43)6.6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43)6.7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43)6.8 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43)7结论与建议 (45)7。

1 结论 (45)7。

2 建议 (45)附件⑴丹桂街桥平面布置图⑵丹桂街桥桥型布置图⑶丹桂街桥标准横断面图⑷实测河道纵断面图委托书1 概述1.1 项目背景1。

1。

1 地理位置垫江县三合片区道路改扩建工程位于重庆市垫江县桂溪街道三合片区,设计道路全长1478.795m,包含桂阳路、丹桂街两条道路,桂阳路西接桂东大道,东接东方大道,长1066.778m,路幅宽度24m;丹桂街南接牡丹大道,北接桂阳路,横跨迎春河,全长412.017m,路幅宽度18m.1。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垫江县三合片区现状桂阳路道路路幅宽为8m,最大纵坡6%,道路幅宽度较窄,线形较差,路段通行条件、景观效果差;拟建的垫江县三合苑二区安置房需要一条对外联系通道,目前现有的道路不能满足未来周边居民出行需求。

岸线利用可行性论证报告

岸线利用可行性论证报告

岸线利用可行性论证报告引言岸线利用是指对沿岸地区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需求。

岸线资源丰富,包括土地、水域、景观等多种资源,因此岸线利用的可行性论证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岸线利用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旨在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经济可行性岸线利用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岸线资源,可以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吸引投资和就业机会。

例如,将岸线用于建设港口、码头和海洋经济产业园区,可以促进海运、渔业、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此外,岸线利用还可以提供土地资源,用于建设住宅、商业和工业用地,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

2.社会可行性岸线利用对社会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

首先,合理规划和利用岸线资源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例如,建设岸线公园、滨水步行道和休闲广场,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绿化环境,增加居民活动空间。

其次,岸线利用还可以满足人们对旅游和文化娱乐的需求,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形象。

例如,利用岸线资源打造海滨度假村、观光景点和文化艺术中心,可以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条。

3.环境可行性岸线利用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在岸线利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系统,防止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例如,建设海洋保护区、湿地公园和生态修复项目,可以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岸线利用还需要考虑海洋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应急预案,确保岸线利用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4.技术可行性岸线利用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确保规划和利用的有效性。

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岸线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为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利用先进的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确保岸线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提高岸线利用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岸线利用具有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可行性。

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河道的生态环境和防洪能力对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越发重要。

本次河道整治工程旨在改善河道的行洪能力、生态环境,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二、河道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河道基本情况本次整治的河道全长____公里,流域面积____平方公里。

河道平均宽度____米,河底高程在____至____米之间。

(二)存在的问题1、防洪能力不足部分河道堤岸低矮、单薄,甚至出现坍塌现象,无法抵御较大洪水的侵袭。

2、河道淤积严重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疏浚,河道内泥沙、垃圾等淤积物较多,导致行洪断面减小,水流不畅。

3、生态环境恶化河岸植被破坏严重,水生生物栖息地减少,水质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失衡。

4、河道管理缺失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维护机制,乱占乱建、乱倒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整治目标及任务(一)整治目标1、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确保在设计洪水标准下,河道两岸的安全。

2、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

3、提升河道的景观效果,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整治任务1、河道疏浚工程对淤积严重的河段进行疏浚,清除淤积物,拓宽行洪断面。

2、堤岸加固工程对低矮、单薄的堤岸进行加固,提高堤岸的防洪能力。

3、生态修复工程在河岸种植植被,恢复水生生物栖息地,改善水质。

4、河道管理设施建设设置河道管理标识牌,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四、工程设计方案(一)河道疏浚设计根据河道的淤积情况和行洪要求,确定疏浚的深度和宽度。

采用机械疏浚和人工疏浚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疏浚效果。

(二)堤岸加固设计堤岸加固采用重力式挡土墙、生态护坡等形式。

重力式挡土墙结构稳定,能够有效抵御洪水的冲击;生态护坡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能够减少水土流失。

(三)生态修复设计在河岸种植柳树、杨树等乔木,以及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

设置生态浮岛,增加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四)管理设施设计在河道两岸设置管理标识牌,明确管理范围和责任。

垫江县20162020年度水资源管理

垫江县20162020年度水资源管理
鹤游800万立方米,坪山1000万立方米
砚台1300万立方米,曹回600万立方米
杠家500万立方米,包家500万立方米
白家700万立方米,永平500万立方米
三溪500万立方米,裴兴500万立方米
长龙500万立方米,大石400万立方米
黄沙600万立方米,沙河400万立方米
2018年全县用水总量21700万立方米
备注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0.495
0.498
0.501
0.503
0.506
三、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指标
全县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指标
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指标
备注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77%
79800万立方米,五洞900万立方米
澄溪1500万立方米,太平900万立方米
鹤游800万立方米,坪山1100万立方米
砚台1300万立方米,曹回600万立方米
杠家500万立方米,包家500万立方米
白家700万立方米,永平500万立方米
三溪500万立方米,裴兴500万立方米
长龙500万立方米,大石400万立方米
桂阳1500万立方米,桂溪1200万立方米
新民1200万立方米,沙坪900万立方米
周嘉900万立方米,普顺900万立方米
永安700万立方米,高安1400万立方米
高峰800万立方米,五洞900万立方米
澄溪1600万立方米,太平800万立方米
鹤游800万立方米,坪山1000万立方米
砚台1300万立方米,曹回600万立方米

垫江卧龙河桥三汇桥罗家桥危桥整治工程一阶段设计项目

垫江卧龙河桥三汇桥罗家桥危桥整治工程一阶段设计项目

垫江县卧龙河桥、三汇桥、罗家桥危桥整治工程一阶段设计项目公开竞争性发包公告理局会议室,在监督部门监督下开启本项目竞争文件接收邮箱。

十一、承包人确定办法1、本工程按照重庆市垫江府发〔2016〕4号文件实行公开竞争性招标。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反对不正当投标,在符合相应资质条件并承诺接受招标人在本招标文件中的相关约定及条款的参与人中,所有通过初步审查合格的且投标总报价不高于最高限价的有效投标报价中,最低价者中标。

3、依据投标报价将投标单位按由低到高排列中标候选人顺序,报价最低者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如果投标报价出现并列,按随机抽取原则由发包人在到场的监督管理部门同志的监督下现场抽取确定中标候选人顺序。

4、递选中标人的中标价确定原则:递选中标人的中标价以第一中标候选人的投标报价作为中标价。

递选的中标人仍需交履约保证金。

5、若第一中标候选人无故放弃承包该项目、提供虚假资料、文件或15日内拒签合同的,视为放弃承包资格且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

十二、履约保证金1.担保形式:银行转帐至发包人指定的账户。

2.担保金额:履约担保金额为中标价格的10%。

3.缴纳时间:领取中标通知书之日起三日内。

4.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履约保证金将不予退还。

(1)缴纳履约保证金之日起五日内未签订合同的;附件1:投标报价函垫江县公路管理局:1.我方已经仔细研究了垫江县卧龙河桥、三汇桥、罗家桥危桥整治工程一阶段设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及发布的本项目合同条款全部内容,我方愿以人民币大写元, 在投标性招标文件确认的范围内,作为垫江县卧龙河桥、三汇桥、罗家桥危桥整治工程一阶段设计项目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所需的全部费用。

如果我们被确定为承包人,我方承诺:愿意招标文件所约定的条件承包上述工程设计内容,按照要求及时签订合同,承担相应责任,拟派设计人员及时完成任务。

除非另外达成协议并生效,招标文件及本投标文件将构成约束我们双方的合同。

2.我方承诺在承包该工程后在规定的期限内与你方签订合同。

浅谈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中的若干问题

浅谈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中的若干问题

浅谈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中的若干问题赵斌韬
【期刊名称】《低碳世界》
【年(卷),期】2015(000)005
【摘要】为了解决涉河建设方案对河道防洪造成的不利影响,应按有关规程编制防洪评价报告,并按审批权限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本文根据在编制防洪评价报告中最易出现的问题,如拟建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主要参数与控制坐标不全面、在防洪综合评价中未作拟建项目自身防洪安全分析等进行梳理、分析说明,以利更进一步完善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

【总页数】2页(P88-89)
【作者】赵斌韬
【作者单位】重庆市垫江县水文管理总站,重庆市垫江县408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61
【相关文献】
1.黄河下游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大桥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及关键技术指标的确定
2.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若干问题探讨
3.浅谈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及其认识
4.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问题
5.《上海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技术规定》编制解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岸线规划报告(报批稿)

岸线规划报告(报批稿)

岸线规划报告(报批稿)前⾔为合理利⽤和科学管理河道岸线资源,实现岸线资源优化配臵、集约开发和可持续利⽤⽬标,全⾯发挥河道岸线的综合功能,以更好地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重庆市⽔利局关于下达2010年度中⼩河流河道岸线利⽤管理规划⼯作⽬标任务的通知》(渝⽔河…2010?1号),奉节县2010年需要完成甲⾼河(奉节段)岸线利⽤管理规划⽬标,根据此⽬标编制完成了《重庆甲⾼河(奉节段)⼲流河道岸线综合利⽤管理规划》。

规划依据《重庆市河道岸线利⽤管理规划⼯作⼤纲》和《重庆市河道岸线利⽤管理规划技术细则》,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遵循全⾯、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与⾃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着眼于甲⾼河(奉节段)⼲流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在保障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供⽔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岸线资源。

规划主要内容,⼀是划定了甲⾼河(奉节段)岸线利⽤功能区和控制线;⼆是结合各功能区实际情况,提出不同岸段的开发利⽤条件和适宜利⽤的⽅向,阐明开发利⽤的制约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利⽤指导意见和措施。

⽬录1 概要 (1)2 河道基本情况 (4)2.1 流域概况 (4)2.2 ⽔⽂⽓象 (6)2.3 河道地质与边界条件 (9)3 岸线利⽤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3.1 沿河地区经济社会概况及发展趋势 (11)3.2 岸线资源情况及利⽤现状 (14)3.3 岸线资源综合评价 (15)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8)4 河道演变分析 (20)4.1 河道演变特性 (20)4.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20)4.3 三峡⽔库蓄⽔运⾏对河道的影响 (20)5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平年及⽬标 (22)5.1 规划范围 (22)5.2 规划指导思想 (22)5.3 规划原则 (22)5.4 规划⽔平年 (24)5.5 规划⽬标 (24)6 河道⽔⽂分析 (26)6.1 径流特性 (26)6.2 洪⽔特性 (26)6.3 历史洪⽔ (27)6.4 三峡⼯程运⾏后对甲⾼河(奉节段)河道的影响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5.17•【字号】垫江府办发〔2022〕19号•【施行日期】2022.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其他规定正文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垫江府办发〔2022〕19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垫江县“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已经十八届县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5月17日垫江县“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十三五”取得的主要成绩第二节存在问题第三节面临形势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一节大力推动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第二节切实增强电力保障能力第三节保障成品油稳定供应第四节大力推动节能降碳第五节积极推动能源智慧化发展第六节提升能源治理能力第四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强化规划引领第三节强化规划实施第四节强化能源安全生产第五节加强宣传引导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分析第二节规划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第三节规划实施的环境保护成效“十四五”时期是全县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新时代能源发展对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支撑和驱动作用。

为指导我县“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根据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垫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十三五”取得的主要成绩“十三五”期间,垫江县能源工作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能源供应的保障能力,积极促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保障民生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重庆市垫江县回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

重庆市垫江县回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

目录前言 (4)1 概要 (6)2 河道基本情况 (7)2.1 流域概况 (7)2.2 水文气象特征 (7)2.3 河道地质情况 (8)2.4 河道特性 (9)3 岸线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9)3.1沿河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趋势 (9)3.2 岸线资源情况 (10)3.3 岸线利用现状 (10)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7)4 河道水文特性分析 (18)4.1 径流分析 (18)4.2 洪水分析 (21)4.3 壅水分析计算 (23)5 河道演变 (28)5.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28)5.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29)5.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29)6 岸线资源综合评价 (30)6.1评价标准 (30)6.2水深条件 (30)6.3河势条件 (30)6.4其它条件 (31)6.5综合评定 (31)7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水平年及目标 (32)7.1规划范围 (32)7.2规划指导思想 (32)7.3规划编制原则 (32)7.4规划编制依据 (33)7.5规划水平年 (34)7.6规划目标 (34)8 岸线功能区规划 (35)8.1岸线功能区分类及定义 (35)8.2岸线功能区划分原则 (35)8.3岸线功能区划分 (37)8.4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1)9岸线控制线规划 (42)9.1岸线控制线的定义 (42)9.2岸线控制线的确定 (43)10岸线利用调整意见 (45)10.1岸线利用建设项目复核 (45)10.2岸线利用建设项目调整与清退方案和意见 (47)11岸线控制利用管理意见 (47)11.1岸线功能区利用和保护的约束条件和基本要求 (47)11.2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7)11.3完善河道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河道管理 (49)附图1、垫江县回龙河道利用与保护规划岸线划分及功能区划分图2、垫江县回龙河道利用与保护规划纵断面图3、垫江县回龙河道利用与保护规划典型横断面图注:本报告除已注明的高程系统外,均为黄海高程系统,坐标为北京坐标系。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3.25•【字号】垫江府办发〔2023〕9号•【施行日期】2023.03.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垫江府办发〔2023〕9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垫江县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3月25日垫江县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22〕1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2〕76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22〕124号)精神,全面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排污口监督管理,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深化排污口设置和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责任明晰、设置合理、管理规范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切实解决河流沿岸污水违规溢流直排等突出问题,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生态美、经济强、百姓富现代化新垫江。

按照市上工作统一要求,在2023年前,完成我县境内龙溪河流域范围内所有排污口排查;2024年前,完成部分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2025年前,基本完成我县龙溪河流域排污口整治工作,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的排污口全过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配合市上建成统一的排污口信息管理平台。

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二期)工艺设计总说明

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二期)工艺设计总说明

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二期)工艺设计总说明一、项目概况近年来,垫江县大力整治龙溪河并取得了显著效果,龙溪河水质总体有明显的改善,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治理成果,还需对龙溪河现存污染源进行杭理和整治,进一步稳固已取得的治理成果,稳定龙溪河流域水质。

经现场排查与分析,龙溪河流域现状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龙溪河流域高峰镇、砚台4真、包家镇、黄沙镇段沿岸的养殖废水未得到治理直接进入龙溪河,水质较差,对龙溪河水质存在一定影响。

(2)现部分场镇居民在沿岸河滨带开垦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经地表径流汇入龙溪河,造成污染。

同时也破坏了河岸生态和环境美观,影响了龙溪河的整体观赏性。

(3)现沿岸部分村落生活污水为自然排放,未经处理直接流入龙溪河,对龙溪河水质存在较大影响。

龙溪河及其支流(高峰一六剑滩)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二期)项目,设计要点在于“防、治结合”。

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污水处理站设计和水生态植物设计。

防:在于重要污染点、面源的污水不直接排入现状水体,通过修建污水管道和污水厂站,收集、处理原始污水;治:在于对现状水体进行生态处理,通过种植各类水生植物的辅助手段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达到美观和环保的目的。

本篇为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通过工艺、建筑、结构、电气、植物等专业的紧密配合,根据相关法规、政策、设计规范、标准等,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前提,经济节能为目标,完成本项目。

本次设计污水处理站可处理50m17d的农村生活污水量。

二、设计依据及规范1、资料依据(1)与业主签订的合同;(2)现场踏勘资料;(3)业主提供的地形图等资料;(4)《龙溪河及其支流(高峰一六剑滩)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二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直接详细勘察)》四川宏图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22年10月;(5)《龙溪河及其支流(高峰-六剑滩)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二期)初步设计》四川宏图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23年2月。

2、规范依据(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8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5月29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1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年12月22日修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2008年1月);《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3月修订);《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0-2011);《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848-202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J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O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重庆市长江三峡水库库区及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公告[2011]第26号);《重庆市地面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渝府发[1998]89号)及《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调整部分地表水域功能类别的通知》(渝环发[2009]11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前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投资[2004]194号);《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重庆市次级河流(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指南》;《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技术指南》环办[2014]lll号;《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环发[2008]16;《重庆市地面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渝府发[1998]89号;(2)设计规范、标准《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6-2022);《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GB/T51347-2019)《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4-2008);《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农村生活污水组合式复合生物滤池处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农村行业标准;四、设计范围及内容1、设计范围本项目为龙溪河及其支流(高峰-六剑滩)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二期),包含污水处理站设计和水生态植物设计,本篇为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

XX县中小河流规划情况报告

XX县中小河流规划情况报告

XX县中小河流规划情况报告中小河流是指流域面积小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虽然规模较小,但在农业灌溉、生态环境保护、城乡供水等方面却发挥着重要作用。

XX县位于省东部,地处山区,拥有众多中小河流,其中北溪、南河、西溪等为主要河流,流域面积在100至500平方公里之间。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小河流资源,提升生态环境质量,XX县进行了中小河流规划工作。

一、中小河流资源现状调查为了深入了解XX县中小河流的现状,规划编制工作组先后对主要中小河流进行了路线测量、水质采样、沿岸环境调查等工作。

经过调查,发现XX县的中小河流水质整体较好,部分河段出现了污染现象,主要是因为河岸垃圾乱排、农药农药过量使用等原因导致。

此外,部分中小河流在干旱季节存在水源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农田灌溉和流域生态环境。

二、中小河流规划编制基于对中小河流资源现状的全面了解,XX县制定了中小河流规划编制方案。

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小河流的保护与修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沿岸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

具体规划内容如下:1.中小河流保护与修复:通过建立中小河流保护与修复机制,加强对河流的巡查监测和管理力度,减少人为污染源的排放,改善中小河流水质,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水资源利用规划:通过合理调配水资源,推进灌溉农业水资源节约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用水的供应安全。

3.沿岸生态环境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沿岸绿化工作,植树造林,修建生态步道,改善沿岸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4.水土保持规划:制定中小河流流域内的水土保持规划,通过合理布局农田、植树造林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持中小河流的生态平衡。

5.水产资源保护规划:对中小河流内的水产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加强禁渔区域的划定和管理,保护珍稀水生物的栖息地,促进中小河流水产资源的多样化和丰富化。

三、中小河流规划实施XX县制定的中小河流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经县委、县政府审定通过后,将于近期正式实施。

垫江县卧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报告

垫江县卧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报告

垫江县卧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报告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1 概要卧龙河发源于桂溪镇十路口村5社铁门坎,流经太平、五洞等镇后,在澄溪镇高兴村3社转河咀处注入龙溪河。

全长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分水岭海拨高程米,河口处高程米,总落差米,河流平均坡度‰,多年平均流量立米/秒,年径总流量亿立米。

卧龙河干流河道婉蜒曲折,岸线资源丰富、流域内工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利用这一地区区位优势、加快沿河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把垫江县打造成为渝东北地区经济型高地,达到富民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卧龙河流域面向新世纪、谋求新发展、增创新优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卧龙河干流岸线总长,其中,左岸岸线长,右岸岸线长。

本次卧龙河岸线规划从十路口水库溢洪道末端开始至澄溪镇高兴村3社转河咀(桩号3+768-30+411m)岸线总长,其中,左岸岸线长,右岸岸线长。

已开发利用,占总岸线%。

其中:堤防(护岸)工程,占总岸线%;涵闸(泵站)和取排水口,占总岸线%;跨(穿)河建筑物,占总岸线%;其他建筑(场镇房屋),占总岸线%。

本规划围绕加快沿河开发战略目标,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根据《重庆市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工作大纲》的要求,着眼于岸线的可持续利用,在保障防洪安全和河势稳定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岸线资源和水域资源,保护水环境,提出了卧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意见,以推进沿河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规划内容,主要是在总结卧龙河岸线开发利用实践和近年来岸线管理工作基础上评价岸线资源条件,分析岸线开发利用与卧龙河河势控制、河道整治的相互关系;联系整治进程、空间产业布局和生态建设规划,提出不同岸段开发利用的条件和适宜利用的方向、布局,阐明开发利用的制约条件,以及需要配合进行的整治和防护措施;并就结合进一步整治,改善开发利用条件,提供更多优良岸线,提出研究方案和措施。

垫江县城乡总体规划文本1126

垫江县城乡总体规划文本1126

垫江县城乡总体规划文本条文(讨论稿)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2007年11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功能定位与总体发展目标 (2)第一节功能定位 (2)第二节总体发展目标 (2)第三章城乡发展战略 (3)第一节城乡总体发展战略 (3)第二节村镇体系结构规划 (4)第三节城乡分片发展策略 (5)第四章县域空间总体规划 (7)第一节城乡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7)第二节城乡用地空间布局规划 (8)第三节城乡综合交通规划 (10)第四节城乡工程基础设施规划 (12)第五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5)第六节城乡绿地系统规划 (17)第七节城乡环境保护规划 (18)第八节城乡综合防灾规划 (19)第五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20)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规模 (20)第二节城市空间结构 (20)第三节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20)第四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2)第五节市政工程规划 (22)第六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3)第七节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24)第八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24)第九节近期建设规划 (25)第六章规划实施 (25)第一节主体功能分区规划 (25)第二节空间管制分区规划 (26)第三节规划实施政策与制度设计建议 (27)第七章附则 (29)附表 (30)附表一:垫江县人口发展目标一览表 (30)附表二:垫江县村镇体系结构规划一览表 (30)附表三:垫江县城乡分片人口与建设用地容量规划控制一览表 (30)附表四:垫江县域城乡用地规划控制一览表 (30)附表五:垫江县城乡分片发展策略一览表 (3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为了统筹垫江县的城乡发展,提升垫江县的区域竞争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垫江县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配合垫江县完成作为“试验区中的试验区”的历史使命,率先探索出一条统筹城乡的规划改革之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特制定《垫江县城乡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垫江县卧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报告

垫江县卧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报告

垫江县卧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报告一、引言卧龙河作为垫江县的重要水系,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卧龙河岸线资源,本报告制定了垫江县卧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以期实现河岸线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二、规划背景1.垫江县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卧龙河岸线风景优美,具有很大的旅游和休闲开发潜力;2.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河岸线的不当利用,卧龙河岸线环境逐渐恶化,生态建设任务紧迫;3.规划的制定将有效引导卧龙河岸线的开发和管理,促进垫江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目标1.保护卧龙河岸线的自然环境,提高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能力;2.合理开发利用卧龙河岸线资源,推动旅游、休闲、观光等相关产业的发展;3.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居民生活品质;4.提高卧龙河岸线的旅游吸引力和知名度,促进垫江县旅游业的发展。

四、规划内容1.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通过加强岸线的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和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

建立河道水质监测系统,定期检测和监控河水质量,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2.旅游开发和规划开发和规划卧龙河沿线的旅游资源,建设休闲度假村、景区、游船码头等设施。

加强旅游宣传,提高卧龙河岸线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

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

3.城市管理和市政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功能,提供更好的市政设施。

包括道路、桥梁建设,沿岸景观建设,公园绿地建设等,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卧龙河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水、供电、通讯等。

提高沿岸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为卧龙河岸线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

五、规划实施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卧龙河岸线的规划、管理和监督工作。

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形成合力,推动规划的实施。

2.宣传和教育加强卧龙河岸线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

开展环保活动,提高居民对卧龙河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0.20•【字号】垫江府办发〔2017〕47号•【施行日期】2017.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垫江府办发〔2017〕47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县属各企事业单位:《垫江县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0月20日垫江县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管理,突出自然山水本底特色,体现城市自然美、人文美,建设好生态宜居城市,根据《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结合《垫江县城总体城市设计》《垫江县城美丽山水城市规划》《垫江县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我县规划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垫江县城市规划建设用地3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构)筑物的空间形态及景观风貌规划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县规划局负责组织、协调、统筹全县城市空间形态及景观风貌管理工作。

县发展改革委、城乡建委、国土房管局、环保局、市政园林局、水务局、建设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严格公共空间管控第四条城市道路控制(一)“六纵六横”城市主干路两侧建筑退让道路控制边线不得小于20米,城市次干路、支路两侧建筑退让道路控制边线不得小于10米。

(二)城市主干路与主干路之间、主干路与24米以上次干路之间的道路交叉口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控制,道路交叉口建筑退让道路控制边线的最小距离为建筑计算高度的0.5倍,且最小退让距离不得小于20米。

(三)牡丹大道、天马大道机动车道不得少于双向八车道,其余“六纵六横”城市主干路和32米城市道路的机动车道不得少于双向六车道。

垫江开发利用

垫江开发利用

垫江开发利用
垫江位于重庆市南部,是重庆的一个重要的水系,垫江的改造开发利用已经成为重庆发展的关键。

在垫江流域的河湖湿地开发利用中,重庆要充分发挥其高度有效的自然资源,实现开发利用和形成融入山水环境的重点开发项目。

首先,垫江要进行开发利用,以保护和改善河湖湿地,构建山水绿化环境。

要实施湿地绿化工程,包括湿地植物恢复、水质改善和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改善垫江河湖湿地的水环境质量,维护湿地的生态平衡;同时,控制污染源,增强治理措施,以改善垫江河湖湿地的水质。

其次,实施湿地生态建设,如植被恢复、湿地保护、生态修复、湿地景观等湿地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工程,带动垫江河湖湿地的生态建设,促进其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加快垫江河湖湿地生态建设步伐,形成良好的山水环境。

再次,实施湿地旅游开发,挖掘湿地的旅游价值,增加湿地的经济价值,丰富湿地旅游资源,增加湿地景观的空间和环境质量,开拓湿地旅游项目,如观鸟、观鱼、漂流等,吸引更多的游客,为湿地经济多元发展和社会服务创造更多的机遇。

此外,要加强河湖湿地开发利用的管理和检查,将湿地开发利用纳入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体系,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以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在垫江的湿地开发利用中,要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积极开发技术,提高湿地开发利用的效率,
确保湿地开发利用的健康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垫江河湖湿地开发利用是重庆发展的关键,政府要实施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充分发挥其高度有效的自然资源,实施湿地绿化工程、湿地生态建设、湿地旅游开发等开发利用工程,以期实现开发利用和形成融入山水环境的重点开发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要卧龙河发源于桂溪镇十路口村5社铁门坎,流经太平、五洞等镇后,在澄溪镇高兴村3社转河咀处注入龙溪河。

全长30.4公里,流域面积114.38平方公里。

分水岭海拨高程1134.4米,河口处高程357.6米,总落差776.8米,河流平均坡度4.26‰,多年平均流量1.68立米/秒,年径总流量0.53亿立米。

卧龙河干流河道婉蜒曲折,岸线资源丰富、流域内工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利用这一地区区位优势、加快沿河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把垫江县打造成为渝东北地区经济型高地,达到富民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卧龙河流域面向新世纪、谋求新发展、增创新优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卧龙河干流岸线总长60.822km,其中,左岸岸线长30.411km,右岸岸线长30.411km。

本次卧龙河岸线规划从十路口水库溢洪道末端开始至澄溪镇高兴村3社转河咀(桩号3+768-30+411m)岸线总长53.286km,其中,左岸岸线长26.643km,右岸岸线长26.643km。

已开发利用2.29km,占总岸线4.3%。

其中:堤防(护岸)工程0.4km,占总岸线0.75%;涵闸(泵站)和取排水口0.05km,占总岸线0.09%;跨(穿)河建筑物1.11km,占总岸线2.08%;其他建筑(场镇房屋)0.73km,占总岸线1.37%。

本规划围绕加快沿河开发战略目标,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根据《重庆市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工作大纲》的要求,着眼于岸线的可持续利用,在保障防洪安全和河势稳定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岸线资源和水域资源,保护水环境,提出了卧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意见,以推进沿河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规划内容,主要是在总结卧龙河岸线开发利用实践和近年来岸线管理工作基础上评价岸线资源条件,分析岸线开发利用与卧龙河河势控制、河道整治的相互关系;联系整治进程、空间产业布局和生态建设规划,提出不同岸段开发利用的条件和适宜利用的方向、布局,阐明开发利用的制约条件,以及需要配合进行的整治和防护措施;并就结合进一步整治,改善开发利用条件,提供更多优良岸线,提出研究方案和措施。

本规划高程系统采用黄海高程系统,坐标系采用北京54坐标。

2 河道基本情况2.1 流域概况卧龙河是龙溪河右岸一级支流(长江上干左岸二级支流)。

流域面积114.38km2,河道干流总长30.411km,天然落差776.8m,平均比降4.26‰,多年平均流量1.68立米/秒,年径总流量0.53亿立米。

河床宽10~50m。

卧龙河流经垫江县桂溪、太平、五洞、澄溪等4个镇,穿越桂溪、五洞2个场镇。

直接流入卧龙河干流的共有大小溪流16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 km2且河道长大于5km以上有太平桥河、大河沟河等2条支流;流域面积小于10 km2的小溪流有14条。

垫江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区,随着西部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垫江县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已建成了以化工、建材、食品、纺织为支柱的四大产业,卧龙河干流沿岸乡镇2010年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78亿元。

垫江县交通发达,有沪蓉高速公路、渝宜高速公路、318国道、302省道、渝巫路省道。

境内各乡镇道路全部硬化,村级公路硬化正在全面推进。

2.2 水文气象特征垫江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光照较少的特点,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春早冷暖多变,盛夏连晴,高温多伏旱,雨量集中,多暴雨易洪涝,秋多连绵雨,降温较快,冬冷无严寒,霜雪较少。

多年平均降水量1176.43mm;多年平均气温17℃;多年平均蒸发1035.5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21.6h;多年平均霜日14.1d;无霜期在290d;无霜期在290d左右。

2.3 河道地质情况本流域地处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的东部,为川东弧形褶皱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境内西有明月峡背斜,西南为卧龙河短轴背斜,东有苟家场、黄泥塘两背斜。

几个背斜的大致特点是东翼陡俊,西翼平缓;而次级的卧龙河短背斜构造则为西陡东缓。

由于受东西大构造隆起的回返挤压力较大,故而岩层破裂,出现正断层,平行和斜交走向。

垫江县境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有中生代三叠系(T)、侏罗系(J)和新生代第四系(Q)等各时代地层。

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三叠纪、侏罗纪、第四纪的沉淀物。

三叠纪以雷口坡组及部分嘉陵江组的灰色、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石灰岩以及部分灰、黄、绿色钙质页岩为主体,布于背斜轴部;须家河组为灰黄色,灰白色中一厚层粗粒石英,长石砂岩为主,间夹灰黑色层状沙质页岩,紧靠背斜两翼。

侏罗纪岩层主要是紫红色泥岩间夹灰白色,黄绿色泥质砂岩,细粒石英砂岩,分布在背斜翼较远地区,是构成垫江向斜的主要地层;第四纪,主要是各纪岩就地风化,经过剥蚀、搬运、沉积的沙质粘土,砾石和灰褐色腐泥,布于侏罗纪地层,经冲刷、剥蚀后的宽谷区和沿河两岸,形成大片良田,是垫江县农业的繁盛之地。

森林植被区,为常绿针阔叶林植被带。

由于开垦历史悠久,原生植被数量少而不完檗,除低山区外,多为人工植被。

全县林草地面积52万亩,森林覆盖率30.9%。

资源有天然气、石灰石、石英砂、煤、铁、盐矿、钾矿、石膏矿藏,但除天然气、石灰石、煤、盐矿等量大质优。

2.4 河道特性卧龙河河道总体表现由西北向东南流向,河道婉蜒曲折。

流域内河道穿梭于浅丘和平坝中,大部分河道浅窄,岸坡坡积物和残积物土较厚,岸坡风化层卸荷裂隙较发育,局部有小型滑坡和垮塌现象,河道水流不畅,暴雨洪水对两岸农田和部分房屋建筑淹没损毁威胁较大。

3 岸线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1沿河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趋势卧龙河流域在垫江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沿河开发既能促进沿线高新技术产业的提升,又能带动其它地区加快发展,是卧龙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卧龙河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见表3.1。

表3.1 卧龙河行政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说明:此表内容根据2011垫江统计年鉴。

3.2 岸线资源情况卧龙河岸线从桂溪镇十路口村5社铁门坎至澄溪镇高兴村3社转河咀处总长60.822km,其中左岸线长30.411 km,右岸线长30.411km。

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和卧龙河实际情况,岸线利用划分为堤防(护岸)工程;涵闸(泵站) 和取排水口工程;跨(穿)河建筑物工程;其他(房屋建筑)工程共四类开发利用类型。

3.3 岸线利用现状卧龙河岸线利用率较低,在卧龙河岸线总长53.286km中,已开发利用2.29km,占总岸线4.3%。

其中:堤防(护岸)工程0.4km,占总岸线0.75%;涵闸(泵站)和取排水口0.05km,占总岸线0.09%;跨(穿)河建筑物1.11km,占总岸线2.08%;其他建筑(场镇房屋)0.73km,占总岸线1.37%。

本次卧龙河岸线规划从十路口水库溢洪道消力池末端开始至转河咀(桩号3+768~30+411m)岸线总长53.286km,其中,左岸岸线长26.643km,右岸岸线长26.643km。

卧龙河岸线开发利用现状情况详见表3.2。

卧龙河规划岸线河段已规划了五洞镇从东门口至柏树滩(桩号23+922~25+322m)长1400km山洪沟治理规划,目前已开始逐步实施。

此外,目前尚无新的水工程建设规划。

表3.2卧龙河岸线开发利用现状统计表63.3.1 堤防工程卧龙河岸线共建有堤防工程2处,长400km(不包含跨河建筑物),一是位于桂溪镇天马桥右岸上下游段长,堤防利用右岸岸线长度320m,桩号为5+887~6+207m;河堤结构型式采用重力式防洪墙护岸,用M7.5浆砌条石砌筑。

二是位于五洞镇河街(五洞桥上游段),堤防利用左岸岸线长度80m,桩号为24+674~24+754m;河堤结构型式采用重力式防洪墙护岸,用干砌条石砌筑。

详见表3.3。

表3.3 卧龙河堤防工程情况统计表83.3.2涵闸(泵站) 和取排水口工程;卧龙河无取排水口和涵闸工程,有泵站(提灌站)工程5处,利用岸线50m。

设计灌面0.2万亩,年引水量35万m3,这些提水设施主要是以农田灌溉为目的。

由于受卧龙河洪水淹没,缺乏维修管理资金,加上农村土地实行分户承包后,疏于管理,现在多数设备残缺不全,不能正常运行。

详见表3.4。

表3.4 卧龙河涵闸(泵站)和取排水口情况统计表3.3.3航运及码头卧龙河沿岸无航运码头。

3.3.4跨(穿)河建筑物卧龙河有跨(穿)河建筑物25处,利用河道两岸岸线1110m。

其中公路桥17处,利用河道岸线900m;人行桥8处,利用河道岸线210m。

详见表表3.6表3.6 卧龙河跨(穿)河建筑物统计表3.3.5其他建筑工程卧龙河其他建筑(场镇房屋)工程有3处,共利用河道岸线长0.68km, 利用面积15250m2。

其中,桂溪镇天马桥段企业及居民沿河建设的房屋,这些房屋基本上建设在90年代以前,共利用河道岸线长0.48km, 利用面积10750m2;桂溪镇交通桥段企业及居民沿河建设的房屋,这些房屋基本上建设在90年代以前,共利用河道岸线长0.10km, 利用面积1500m2;五洞镇五洞桥左岸上下游段河街企业及居民沿河建设的房屋,这些房屋基本上建设在60年代以前,共利用河道岸线长0.15km, 利用面积3000m2。

详见表3.7。

表3.7 卧龙河其他(场镇房屋)涉水工程情况统计表3.4 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岸线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上,除了产业和生产力布局方面,需要统筹规划、调整结构、改变不当布局和开发方式以外,在保障防洪安全,控制和促进河势、岸线稳定,保护岸线资源和水环境,落实协调发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河道治理投入不足,防洪与河势稳定的保障能力与开发利用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愈显突出。

河势的动态变化受不同年份洪水、沙变化的影响,使河势控制任务更为艰巨。

随着沿河经济带的加速建设和发展,对河势稳定、防洪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建立河道治理与开发利用相适应的投入和运行机制。

2.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不够协调。

对岸线治理保护研究不够,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无序开发和随意侵占河道岸线的现象日益增多。

3.岸线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高效利用。

对岸线的防洪、供水、航运、生态环境以及开发利用功能缺乏统筹协调,且缺乏统一的岸线资源利用规划,造成岸线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开发利用布局不适宜;部分岸线利用项目立足于局部利益,缺乏与经济发展及其他相关行业规划的协调,常以单一功能进行岸线的开发利用,不能达到岸线资源的优化配置,存在多占少用和重复建设现象,岸线利用效率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岸线资源的效能,造成岸线资源的浪费。

4.水环境问题凸现。

沿河开发带来的水质污染,特别是岸边污染带问题,情势愈趋严重。

5.部分开发利用项目对岸线资源条件分析论证不足,影响运行安全和效益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