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曲》阅读答案
《秋词二首》阅读附答案
《秋词二首》阅读附答案
阅读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完成第14—16题。
(8分)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4.对两首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都是七言绝句B.首句都不入韵C.都是仄起平落D.都很讲究对仗
15.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道尽了千古文人的共同心结,也反映了作者的
心声。
B.《秋词二首》一反前人悲秋情绪,是一曲昂扬乐观的秋的赞歌。
C.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两首合一,相得益彰。
D.其一,志向远大,如一鹤冲天;其二,心地高洁,如明山净水。
16.古人云:“气以励志,色以冶情”。
请结合《秋词二首》对此加以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14.(1分)A
15.(3分)A
16.(4分)赞秋气以美志向远大,咏秋色以颂情操高洁。
(1分)振翅高举的白鹤,排云直上秋日晴空,矫健凌厉,奋发有为,一展鸿图大志;(1
分)山明水净的秋景,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泠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
(1分)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
(1分)(意思。
高考高中诗歌鉴赏100题(唐诗)剖析
古诗鉴赏(唐诗)100首目录1.罗邺《早发》2.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3.王绩《野望》4.包佶《再过金陵》刘翰《石头城》5.贾至《春思》6.钱起《山路见梅感而有作》7.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8.姚合《闲居》9.严武《军城早秋》10.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11.郎士元《柏林寺南望》12.杜甫《曲江对酒》13.戎昱《移家别湖上亭》14钱珝《未展芭蕉》15.刘眘虚《阙题》16.李商隐《霜月》17.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8.薛逢《长安夜雨》19.卢纶《逢病军人》张乔《河潢旧卒》20. 雍陶《天津桥春望》21.薛涛《送友人》22.柳中庸《听筝》23.白居易《梦微之》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24.杜荀鹤《自叙》25.孟云卿《寒食》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26.郑谷《题杭州樟亭》27.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8.李商隐《风雨》29.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30.张蠙(pín)《登单于台》31.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32.刘方平《梅花落》33.陆龟蒙《吴宫怀古》34.许浑《旅夜怀远客》35.栖一《武昌怀古》36.李白《清溪行》37.韦应物《春游南亭》38.贾岛《寄韩潮州愈》39.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40.雍陶《塞路初晴》41.杜甫《孤雁》42.杜甫《叹庭前甘菊花》43.韦庄《忆昔》44.戎昱《塞下曲》45.王勃《咏风》46.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47.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48.窦巩《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因以赠别》49.吴融《子规》50.杜甫《九日》51.陈子昂《感遇》52.李商隐《落花》宋祁《落花》53.赵嘏《长安秋望》54.崔湜《边愁》55.司空曙《峡口送友人》雍陶《送蜀客》56.曹松《南海旅次》57.白居易《琴茶》58.綦毋潜《过融上人兰若》59.裴磷《裴给事宅白牡丹》白居易《惜白牡丹》60.元稹《高荷》61.李中《舟次彭泽》62.高骈《风筝》63.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64.杜荀鹤《闽中秋思》65.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66.温庭筠《赠少年》67.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68.崔道融《梅花》69.崔道融《溪居即事》70.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71.张仲素《秋闺思》施肩吾《望夫词》72.李中《舟次彭泽》73.寒山《杳杳寒山道》74.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75.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76.刘沧《江楼月夜闻笛》77.万楚《骢马》78.李嘉祐《晚登江楼有怀》79.徐通《春日闲居》80.陆龟蒙《离别》81.张乔书边事①82.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怀》83.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84.李涉《题鹤林寺僧舍》李端《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85.高适《塞上听吹笛》李益《听晓角》86.顾况《听角思归》87.戎昱《耒阳溪夜行》88.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89.元稹《送孙胜》沈宇《武阳送别》90.张仲素《秋夜曲》91.薛媛《写真寄外》92.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93.孟郊《秋怀(其二)》94.崔涂《除夜有怀》95.王勃《别薛华》96.韩偓《春尽》97.马戴《楚江怀古》98.吴融《华清宫》李约《过华清宫》99.李益《汴河曲》皮日休《汴河怀古》100.卢照邻《雨雪曲》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感梅忆王立之》《南乡子》《闾门即事》《回乡偶书》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张籍《秋思》张仲素《秋夜曲》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阅读理解题目】: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夜曲(唐)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以上两首七言绝句均以秋天为背景,以思念为内容,试比较两诗不同之处。
答:从描写的对象来看,前者写的是游子,表达了他在外思家怀乡之情,后者写的是思妇,表达了她对在外的丈夫的思念牵挂之情。
从写法上看,前者以叙说为主,寄情于事,通过一个寄发家书的场景,表现了游子复杂心态,后者以描写为主,借景抒情,摹声绘色,写出思妇的情浓意重。
【对比赏析】:《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描写的是宦游在外的诗人,面对秋天的景物写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及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秋夜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创作的一首闺怨诗,此诗前三句描写了漏壶滴水,天边轻云,秋虫夜鸣的秋夜景象,此诗最后一句却直接表露出闺阁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的真挚情感,借景抒情,细腻温婉。
这首七绝诗写闺中人一夜间的情思,开头两句中,分别连用了“丁丁”、“漫漫”两个叠词。
前者形容漏水的声音,后者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
表面上描写秋夜时间之长,实际上是为了暗衬闺中女子思念戍夫的时间之长。
篇中的女主人公因丈夫远行,离情萦怀。
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
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长啊!”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
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无不引动并加重着她的凄清孤寂的感情,并且写出了秋夜十分漫长、寂静、清冷的特点。
随着月光的露出,诗人又把笔转到了对秋虫的描写。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2015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语言艺术(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结构形式、写作技巧等四个方面。
例题:下面这首诗从哪些角度入手,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参考答案:从题目(秋思)、意象(枯藤……夕阳……)、句(断肠人在天涯)体会到了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抓住诗歌中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
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方法。
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炼字的答题步骤] 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4)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品味词语答题格式:] 这个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是……,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或情态,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型示例] 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题步骤]:(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东阳市南马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马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A.汲.取/嫉.恨后嗣./有恃.无恐俊俏./悬崖峭.壁B.苍苔./笞.刑犄.角/有史可稽.柏.油/纵横捭.阖C.湍.急/揣.摩裨.益/沁人心脾.弹.弓/昙.花一现D.鬈.曲/缱绻.辛亥./骇.人听闻抨.击/怦.然心动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灸做奖赏。
B.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
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C.这时,远远的前方,层峦迭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
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
D.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罄石上的时候。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大学宣布2010年自主招生实行“校长推荐制”,再次将国人历来关心的大学招考制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社会各界对此不以为然....。
B.自古以来,螃蟹被誉为百鲜之尊,最鲜的美味也比不上蟹的美味。
金秋时节,阳澄湖的螃蟹不仅个儿大,而且只只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C.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心中有数,决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樊篱,从而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
D.《密战》尝试大幅度引入科技元素,这既与当今时代保密防谍工作高科技和信息化特色相结合,又呈现了令观众焕然一新....的现代化荧屏景观。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杜绝学生早上上课不再迟到的现象,学校召开了专门的会议,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B.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超过七米。
《塞下曲》《边上闻笳》阅读附答案
《塞下曲》《边上闻笳》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张仲素
阴积①茫茫塞草用,桔槔烽上暮烟飞。
交河北望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
边上闻笳
杜牧
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
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②十九年。
【注】①阴碛:塞外的沙漠。
塞外寒冷,故称②争禁:怎幺经受得起。
(1)张诗一二两句是怎样描写景物的?反映了边塞什幺样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游人一听头堪白”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幺样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两首诗都运用了苏武这一典故,但作用有所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4分)。
2018-秋夜曲,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1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秋夜曲,阅读答案篇一:秋夜曲阅读答案秋夜曲阅读答案(1)第三句中,“逼”字妙在何处?(3分)(2)简析这首诗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3分)参考答案:6.(6分)(1)“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了秋虫的叫声,衬出思妇难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妇转而想到丈夫缺少寒衣,自然引出抒情的末一句。
(3分,大意对即可)(2)这首诗前三句以情取景,末一句画龙点睛,读者读至未句顿时明白:原来是思妇在漫漫秋凉的夜晚,担忧着远征的爱人尚无御寒的衣物。
诗人在诗中所要弹奏的,正是思妇心上那根幽思绵绵的情弦。
(3分,言之有理即可。
)篇二: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答案古诗词专项练习诗词赏析考什么?1.内容。
2.感情。
3.写法。
解题思路:内容:意象+意境感情: 诗歌的标题、意象、关键语句、背景注释、联系已学相关诗歌等。
写法:写法+表达作用(一)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5、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2分)6、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2分)(二)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6.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一句,借景抒情,极具情致,请你试作赏析。
(3分)(三)春日偶成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6.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7.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3分)(四)[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秋夜曲古诗原文
秋夜曲古诗原文【导语】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秋夜曲古诗原文(共9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秋夜曲古诗原文秋夜曲古诗原文《秋夜曲》年代: 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分类标签:描写秋天思念诗唐诗三百首作品赏析【注解】:1、桂魄:月的别称。
【韵译】: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丝绸已嫌太薄了却懒得更衣。
更深夜阑还在殷勤拨弄银筝,原来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归。
【评析】:这是写宫怨的诗。
前两句写秋夜微凉,景物凄清;后两句写寂寞难寝,所以殷勤弄筝。
所谓“心怯空房”,其实是无人临幸的`委婉说辞而已。
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掩蔽得严严实实。
一经点破,怨情即跃然眼前。
【简析】:本题属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宛转含蓄的闺怨诗,结句尤其精妙。
篇2:《秋夜曲》原文赏析《秋夜曲》原文赏析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唐张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即漏水丁丁,丁丁是水漏滴水的声音。
古代人没有钟表,就用许多别的方法来计时,夜漏计时就是其中的一种。
即用铜壶的滴水声来计算时间。
“丁丁漏水夜何长”,作者一入笔就动了真情感。
计时的夜漏在寂静的晚上发出清脆的“丁丁”声,一滴一滴像是滴在了女主人公的心坎上。
何以觉得夜长?因为她一个人在月下,独守空房,独品寂寞,百无聊赖,数着夜漏的声音,心思早已飞到了镇守边关的夫君身上。
而“夜夜思君不见君”,所以埋怨说“夜何长”。
心烦意乱、魂不守舍的她将目光移向了天空。
遥无边际的薄薄的云彩的缝隙里露出了一缕一缕的月光。
月光?这实在是一种特别的所在,因为自古以来的中国人对它寄寓了太多太滥的情感。
望月思人,对月怀远,更加浓了她对夫君的思念。
第三句和第二句一样,依然是一句景语。
秋天的长夜里,暗处的秋虫彻夜彻夜地鸣叫。
“通夕响”是说秋虫鸣叫的时间之长,同时也表现了女主人公彻夜不眠的相思之苦。
她听着秋虫凄凄的鸣叫,以为它们也是因为天气转凉而发出的'哀号,所以很自然地想到了她的夫君身上。
高考高中诗歌鉴赏100题(唐诗)
古诗鉴赏(唐诗)100首目录1.罗邺《早发》2.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3.王绩《野望》4.包佶《再过金陵》刘翰《石头城》5.贾至《春思》6.钱起《山路见梅感而有作》7.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8.姚合《闲居》9.严武《军城早秋》10.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11.郎士元《柏林寺南望》12.杜甫《曲江对酒》13.戎昱《移家别湖上亭》14钱珝《未展芭蕉》15.刘眘虚《阙题》16.李商隐《霜月》17.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8.薛逢《长安夜雨》19.卢纶《逢病军人》张乔《河潢旧卒》20. 雍陶《天津桥春望》21.薛涛《送友人》22.柳中庸《听筝》23.白居易《梦微之》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24.杜荀鹤《自叙》25.孟云卿《寒食》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26.郑谷《题杭州樟亭》27.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8.李商隐《风雨》29.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30.张蠙(pín)《登单于台》31.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32.刘方平《梅花落》33.陆龟蒙《吴宫怀古》34.许浑《旅夜怀远客》35.栖一《武昌怀古》36.李白《清溪行》37.韦应物《春游南亭》38.贾岛《寄韩潮州愈》39.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40.雍陶《塞路初晴》41.杜甫《孤雁》42.杜甫《叹庭前甘菊花》43.韦庄《忆昔》44.戎昱《塞下曲》45.王勃《咏风》46.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47.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48.窦巩《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因以赠别》49.吴融《子规》50.杜甫《九日》51.陈子昂《感遇》52.李商隐《落花》宋祁《落花》53.赵嘏《长安秋望》54.崔湜《边愁》55.司空曙《峡口送友人》雍陶《送蜀客》56.曹松《南海旅次》57.白居易《琴茶》58.綦毋潜《过融上人兰若》59.裴磷《裴给事宅白牡丹》白居易《惜白牡丹》60.元稹《高荷》61.李中《舟次彭泽》62.高骈《风筝》63.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64.杜荀鹤《闽中秋思》65.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66.温庭筠《赠少年》67.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68.崔道融《梅花》69.崔道融《溪居即事》70.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71.张仲素《秋闺思》施肩吾《望夫词》72.李中《舟次彭泽》73.寒山《杳杳寒山道》74.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75.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76.刘沧《江楼月夜闻笛》77.万楚《骢马》78.李嘉祐《晚登江楼有怀》79.徐通《春日闲居》80.陆龟蒙《离别》81.张乔书边事①82.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怀》83.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84.李涉《题鹤林寺僧舍》李端《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85.高适《塞上听吹笛》李益《听晓角》86.顾况《听角思归》87.戎昱《耒阳溪夜行》88.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89.元稹《送孙胜》沈宇《武阳送别》90.张仲素《秋夜曲》91.薛媛《写真寄外》92.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93.孟郊《秋怀(其二)》94.崔涂《除夜有怀》95.王勃《别薛华》96.韩偓《春尽》97.马戴《楚江怀古》98.吴融《华清宫》李约《过华清宫》99.李益《汴河曲》皮日休《汴河怀古》100.卢照邻《雨雪曲》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3年随州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专题讲义之六
【2013年随州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专题讲义之六】2013年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1)【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并能正确默写80篇(段)文言诗文,但推荐的只有50篇。
2.其余30篇在不同的考区可能有所不同,考生必须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以便及时进行复习。
【中考说明】《随州市2013年中考说明语文》对古诗词试题有以下要求:默写常见的古诗词名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语言;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以课外阅读材料为主。
【课时】5课时【教学过程】一、题型归纳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品味炼字类[中考题型](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秋夜曲》《秋思赠远(其一)》比较阅读答案
《秋夜曲》《秋思赠远(其一)》比较阅读答案篇一:秋夜曲阅读答案第二部分阅读(40分)四、(17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1-12题。
(5分)秋夜曲张仲素①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
其诗多为乐府歌词。
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
(3分)1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 11.①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野何其漫长;②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③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
(3分,每点1分)12.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关心之情。
(2分,“思念”“关心”各1分)(二)(12分)篇二:古诗文阅读理解:秋思赠远(含答案解析)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秋思赠远王涯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①边人不见,拂云堆②畔战初酣。
【注】①“走马台”系指汉时张敞“走马章台街”之事。
②拂云堆,在朔方,指代征战之地。
(1)诗的一、二句中哪两个字最为生动传神,,为什么? (4分)(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完满地表达了“秋思赠远”的题意,请加以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4分)“厌”“闲”两个字用得好。
“厌”有“讨厌”之意,一贯全句,“杨柳”触起离思,自然厌之有理;“清阁”似送别时的长亭,临清阁惹人伤情。
(1分)写出了诗人极力想逃避这离思之苦的愁苦之情。
(1分)一个“闲”字,看似“清闲”,实则无聊,描摹出了诗人那种情不自禁的动作,(1分)这繁忙战事中的无聊赖反衬出的正是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1分)。
(2)(4分)诗歌后两句不去描写对千里之外的亲人的思念,却腾出笔墨去描写边关战事,(1分)反映了诗人以国事为重的男儿情怀,(1分)表现的正是诗人极力要从思念中解脱出来,(1分)恰是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而完满地表达了“秋思赠远”的题意。
【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1.(4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鸟鸣溪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当月亮升起时,它会惊动山鸟。
当它来的时候,它在泉水中歌唱。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4分)2.(4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
天净沙·秋白在蒲谷村,夕阳渐渐落下,老树寒鸦的轻烟笼罩在一只小飞鹅的阴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老路、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花变得越来越吸引人,只有浅草才能没有蹄子。
(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
(2分)3.(5分)阅读以下歌词并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月亮什么时候到?问问青天关于葡萄酒的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想在风中回去,我担心琼楼玉玉在高处会太冷。
与清晰的阴影共舞就像置身于世界之中。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对单词中划线句子的内容提出疑问(只有一个问题,没有答案)。
(2分)(2)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分)阅读以下唐诗并完成问题。
秋夜曲张仲素①丁丁漏水o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天迫使黑暗的昆虫在傍晚鸣响。
在你送衣服之前不要放冰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
其诗多为乐府歌词,以写闺情见长。
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请描述这首诗前三句中描绘的场景。
(3分)。
(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5.(4分)阅读下列古诗并完成下列问题。
春望杜甫这个国家山川起伏,城市春天植被茂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秋夜曲阅读答案-王维
秋夜曲阅读答案-王维(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秋夜曲阅读答案-王维秋夜曲王维(唐代)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苏教版八上语文 第四单元 江山多娇-
八年级语文(上)(配套江苏版教材)第四单元江山多娇检测题(90分钟 100分)第一部分(共2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依次写在题后的田字格内。
(3分)花色世界不仅风mǐ服装界,连家居装饰也非常流行。
美丽的花色点zhuì,温柔地诠释着家的温馨;明朗而亮丽的颜色搭配,让家居拥有百变表情。
小巧的图案能让居室显得宽敞、清新、明亮,心情也如花般绽放。
缤纷的花色,显出与众不同,居家风格也彰显纯cuì,洋溢着浓浓春色。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内江是一个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巴蜀腹心城市,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内江文化底蕴深厚,,,以名人故里而备受敬仰。
“”“”的美誉几乎是内江的代名词。
内江有“甜城”的称谓,还是川中水陆要冲。
陆路为成渝必经之道,古驿道至今犹存,素有“”“”之称。
A.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川中枢纽川南咽喉大千故里书画之乡B.川中枢纽川南咽喉大千故里书画之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C.大千故里书画之乡川中枢纽川南咽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D.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大千故里书画之乡川中枢纽川南咽喉3.古诗文填空。
(7分)(1)潭西南而望,,。
(2)《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三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4.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4分)近日,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将武汉地铁2号线过江隧道左线工程掘进到汉口江滩,这标志着这一工程成功横穿长江。
这是我国第一条穿越长江的地铁隧道。
这条地铁隧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公路隧道之间,是连接武昌□汉口两镇中心区域地铁2号线的过江通道,全长约3100米左右。
(1)在□内填写合适的标点符号。
(1分)(2)语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2分)(3)请给这则新闻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1分)5.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诗词赏析题加答案
七年级诗词赏析题加答案七年级语文诗词赏析【考点阐释】考点集中在思想感情的把握、语言的品味、表现手法的理解方面。
【考向分析】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类型和抒发的情感有:【答题点拨】1、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有以下方法:①、看题目②、看注释(课外)③、明意象④、看诗眼诗词赏析试题1、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①.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②.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答案:1、(1)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2)人的要常常读书多读书作为知识的源头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活力。
答案:3、(1)、“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互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个要点,得l分。
意思对即可。
共2分。
(2、)【答案】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答: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答案:4、(1).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1分)、似有似无(1分)的特点。
(意思相同也可)(2.)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分,答“热爱”也可)5、阅读下面古诗.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下列可作为这首诗标题的一项是()(2分)A.晚春B.初夏C.晚秋D.初冬2.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分)答案:5、(1.)A(2).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
6、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2、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6、(1、)“横”字用得好,从全诗看,因在“野渡”且又“无人”,故能“自横”,加上诗人当时闲居两涧的境遇,自然使他偏爱这寂寞“幽草”,符合他当时心境(2分)。
张仲素《秋夜曲》阅读试题及答案(5篇)
张仲素《秋夜曲》阅读试题及答案(5篇)第一篇:张仲素《秋夜曲》阅读试题及答案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第三句中,“逼”字妙在何处?(3分)(2)简析这首诗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3分)参考答案:6.(6分)(1)“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了秋虫的叫声,衬出思妇难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妇转而想到丈夫缺少寒衣,自然引出抒情的末一句。
(3分,大意对即可)(2)这首诗前三句以情取景,末一句画龙点睛,读者读至未句顿时明白:原来是思妇在漫漫秋凉的夜晚,担忧着远征的爱人尚无御寒的衣物。
诗人在诗中所要弹奏的,正是思妇心上那根幽思绵绵的情弦。
(3分,言之有理即可。
)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
(3分)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1.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夜何其漫长;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
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
2.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关心之情。
第二篇:张仲素《秋夜曲》阅读试题及答案及赏析秋夜曲张仲素①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
其诗多为乐府歌词。
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翻译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天幕上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
暗处的秋虫通宵一直在鸣叫着。
突然想起还没有给丈夫准备寒衣,此时千万不要下霜。
一: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
(3分)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3、一、二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秋夜?(2分)4、赏析“秋逼暗虫通夕响”中“逼”字的妙处。
(2分)答案1.①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野何其漫长;②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③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
(3分,每点1分)2.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关心之情。
王维《秋夜曲》和杜牧《秋夕》古诗词比较阅读
王维《秋夜曲》和杜牧《秋夕》古诗词比较阅读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曲王维桂魄①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①桂魄:即月亮。
相传月中有桂树,又月初生时的微光日魄,故称初生之月为桂魄。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诗的首句写景,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
B.王诗的三、四句抒情,主人公殷勤弄筝,沉浸于所弹乐曲之中而忘记归房。
C.杜诗中的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D.杜诗中的二、四句写宫女,虽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的话,但情蕴其中,耐人寻味。
2.简析两首诗的尾句表达的感情有何共同之处?在表达感情上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手法?【答案】1.B2.思想感情:都抒发了女子独守空房的孤独寂寞之情。
手法:王诗是直抒胸臆,直言“心怯空房不忍归”(或王诗运用心理描写,来展示女主人公独守空房的孤独与悲苦);杜诗是通过动作描写婉曲达意,以女子卧看牛女,委婉曲折地表达渴望夫妻团圆的愿望。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
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沉浸于所弹乐曲之中而忘记归房”错误,应为“似迷恋乐曲,实际上以乐曲寄情”,“忘记归房”应为害怕空闺冷寂不敢(愿)归房。
故选B。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夜曲》阅读答案
在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秋夜曲》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23.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作者又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请简要分。
(3分)
24.有人认为本诗中的“逼”字用得非常“妙”,请你说说它“妙”在哪里?(3分)
参考答案:
23.这首诗抒发的是闺中少妇思念远方戍边丈夫的`情感。
(1分)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滴水声、月、云、秋虫鸣叫,来描写思妇的彻夜难眠,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2分)
24.“逼”字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天来临,秋虫彻夜鸣叫的情景,衬托出思妇难耐的寂寞;也写出思妇因秋天来临、秋虫鸣叫而想到丈夫缺御寒之衣,自然引出末句的抒情。
(3分)
这篇《秋夜曲》阅读答案供大家练习,希望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