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185套筒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40H7孔的夹具设计

合集下载

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数控技术班级:数控姓名:学号:一、设计题目(附图):套筒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第工序工艺装备设计。

二、设计条件:l、零件图;2、生产批量:中批量生产。

三、设计内容:1、零件图分析:l)、零件图工艺性分析(结构工艺性及技术条件分析);2)、绘制零件图;2、毛坯选择:1)、毛坯类型;2)、余量确定;3)、毛坯图。

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1)、加工方案分析及确定;2)、基准的选择;3)、绘制加工工艺流程图(确定定位夹紧方案)。

4、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确定: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关系图绘制);2)、利用尺寸关系图计算工序尺寸;3)、基准不重合时(绘制尺寸链图)并计算工序尺寸。

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6、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确定每道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7、工艺文件制订:1)、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2)、填写工艺规程;(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8、指定工序机床夹具设计:1)、工序图分析;2)、定位方案确定;3)、定位误差计算;4)、夹具总装图绘制。

9、刀具、量具没计。

(绘制刀具量具工作图)10、某工序数控编程程序设计。

四、上交资料(除资料2使用标准A3手写外,其余电子文稿指导教师审核后,打印上交)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2、工艺文件一套(含工艺过程卡片、每一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工序附图);3、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4、夹具总装图一张(打印图纸);零件图两张以上(A4图纸);5、刀量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6、刀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量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

7、数控编程程序说明书五、起止日期:2010年月日一2010年月日(共8周)六、指导教师:七、审核批准: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年月日八、设计评语:九、设计成绩:年月日目录第一章工艺设计说明书 (6)1.零件图的工艺性分析 (6)1.1零件结构功用性分析 (6)1.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6)1.3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7)2毛坯的选择 (7)2.1毛坯的类型 (7)2.2毛坯余量的确定 (7)2.3毛坯-零件合图 (7)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8)3.1加工方法分析确定 (9)3.2加工顺序的安排 (9)3.3定位基准选择 (9)3.4加工阶段划分 (9)3.5主要机加工工序简图 (10)4.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 (12)4.1选择机床和夹具 (12)4.2刀具的选择 (12)4.3量具的选择 (13)5.切削用量的选择 (14)5.1主轴转速的确定 (15)5.2进给速度的确定 (16)5.3背吃刀量的选择 (16)第二章第50号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 (17)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17)2.定位方案确定 (17)3.定位误差分析 (17)4.加紧方案及元件确定 (17)5.夹具总装草图 (17)第三章第20、25号工序刀具设计说明书 (19)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19)2.刀具类型的确定 (19)3.刀具设计参数确定(数据来源参考书[3]) (19)4.刀具工作草图 (20)第四章第45号工序量具设计说明书 (21)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21)2.量具类型确定 (21)3.极限量具尺寸公差确定 (21)4.极限量具公差带图 (21)5.极限量具结构设计 (22)第五章第30、35、65、70号工序数控编程设计说明书 (23)1.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 (23)2.走刀路线的确定 (23)3.刀具及切削用量确定 (23)4.编程原点的确定及数值计算 (24)5.程序编写及说明 (25)第六章毕业设计体会 (29)第七章参考资料 (30)致谢 (31)套筒零件的工艺规程、夹具及程序设计摘要本文主要讲述套筒零件的加工工艺,通过开篇对其零件图纸进行工艺分析,然后设计出毛坯,制定出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分析工序尺寸与确定公差,选择加工设备,再到夹具、刀具、量具的设计,最终编制出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运用程序在数控机床上进行数控加工,最后完成该零件的所有工序,得到合格的零件。

固定套筒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参考Word)

固定套筒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参考Word)

摘要套筒零件是一种常用零件,研究套筒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生产技术,可以改进套筒零件的生产方法,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零件的精度,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套筒零件加工工艺及钻床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

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本次设计的套筒主要起到连接作用,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可以进行大量的投入生产,这对机械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The Design of Fixed sleeve parts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andFixtureStudent:QING Zhi-bin Teacher:LING Ming-taoAbstract:Sleeve parts is a common part,process research and fixture sleeve parts production technology,we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sleeve part,improve plant productivity,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arts,important for practical production.Set of parts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 the design of drilling jig design, including design process is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and the three part special fixture.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should first of all parts to analyze, understand parts of the process and then design a blank structure, and choose the good parts machining datum, designs the process routes of the parts; then the parts of each step process dimension calculation, the key is to determine the process equipment and cutting the amount of each working procedure; design then a special fixture, fixture for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design, such as the connecting part positioning device, clamping device, a guide element, clamp and the machine tool and other components; the positioning error generated when calculate fixture positioning, analysis of the rationality and deficiency of fixture structure,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and will design in.The sleeve is designed to connect major role to play,simple structure and ease of processing,they can put a lot of production,this has some value fo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Keywords: process;process;cutting parameters;clamping目次摘要 (I)ABSTRACT (II)1 引言 (1)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2国内外发展现状 (1)1.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2 工艺规程设计 (3)2.1零件的分析 (3)2.2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2.3基面的选择 (4)2.4制定工艺路线 (5)2.5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5)2.5.1 机床选用 (5)2.5.2 选择刀具 (5)2.5.3 选择量具 (6)2.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6)2.6.1 工序30 (6)2.6.2 工序40 (8)2.6.3 工序50 (8)2.6.4 工序60 (9)2.6.5工序120 (11)3钻孔夹具设计 (13)3.1研究原始质料 (13)3.2机床夹具定位元件 (13)3.3定位、夹紧方案的选择 (13)3.4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4)3.5误差分析与计算 (15)3.6钻套、钻模板设计与选用 (16)3.7对夹具体的设计的基本要求 (18)3.8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18)4总结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附录1 固定套筒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卡 (23)附录2 本次设计相关图纸 (33)1引言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本次我选定的题目固定套筒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这属于机械制造业的内容。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和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和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

--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和工序专用夹具的设计。

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和刀具的选用、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为了能够完成铣床拨叉壳体机械加工工艺及钻床夹具的设计任务,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其它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正确的制订铣床拨叉壳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通过对立式升降台铣床拨叉壳体两种加工工艺路线的比较分析,确定了设计方案。

该方案是以三个面作为基准,实现基准统一原则,在保证所要求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夹具为钻床使用的专用夹具,其特点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及生产率高,满足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关键词:拨叉壳体;加工工艺;专用夹具--AbstractThe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preparation and special fixture design process. Design content involves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machine tool clamp design, metal cutting machine tools and tool selection, tolerance matching and measure the and so on various knowledge. In order to be able to complete the milling machine fork shell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 drilling fixture design task, the integrated use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basic curriculum of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the formulation of the milling machine right fork to shell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Through to the vertical lift milling machine fork shell two kinds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rout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etermined the positioning scheme. The scheme is based on three face as a benchmark, realize the benchmark principle, ensure the required quality and the labor productivity under the prerequisite of the lower production costs. This fixture for drilling machine use special jig, its characteristic is compact structure, simple operation and high productivity, meet machine tool fixtures overall design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and have good technology structure.Key words: Extract fork shell;Processing technology;Special fixture--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1章绪论 (1)1.1 壳体类零件综述 (1)1.2 壳体类零件国内外发展概况 (1)1.2.1 壳体类零件国内发展概况 (1)1.2.2 壳体类零件夹具国外发展概况 (2)第2章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4)2.1 铣床拨叉壳体的工艺分析 (4)2.1.1 拨叉壳体的作用 (4)2.1.2 拨叉壳体的工艺分析 (4)2.2 材料及毛坯种类的选用 (5)2.3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订 (6)2.3.1 选择定位基准 (6)2.3.2 制订工艺路线 (8)2.3.3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13)2.3.4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13)2.3.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6)第3章机床专用夹具的设计 (41)3.1 确定设计任务、明确加工要求 (41)3.2 确定定位方案 (41)3.3 夹紧机构的设计 (41)3.4 计算切削力和夹紧力 (41)3.5 定位误差的计算 (42)3.6 夹具体的设计 (43)3.7 夹具与机床连接元件的选择 (44)3.8 夹具的使用说明 (44)3.9 夹具的结构特点 (44)--结论 (45)致谢 (46)参考文献 (47)--CONTENTS Abstract (Ⅱ)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1 Shell parts review (1)1.2 Shell parts box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verview (1)1.2.1 Shell parts unit housing process for development overview (1)1.2.2 Shell parts unit housing fixture Development Abroad (2)Chapter 2 Part of the process planning (4)2.1 Milling shell parts unit housing process analysis (4)2.1.1 Shell parts unit housing role (4)2.1.2 Shell parts unit housing process analysis (4)2.2 Materials and blank kinds of choose (5)2.3 Turbo gear unit housing process analysis (6)2.3.1 Select locating datum (6)2.3.2 Develop a process route (8)2.3 3 Select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process equipment (13)2.3.4 Determine the roughcast allowances blank dimensions (13)2.3.5 To determine the cutting parameters and the basic (16)Chapter 3 Machine dedicated fixture design (41)3.1 Determine the design task, and explicit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41)3.2 Positioning program (41)3.3 Clamping design (41)3.4 Of cutting force and clamping force calculation (41)3.5 The positioning error calculation (42)3.6 Folder specific design (43)3.7 Fixture and machine connected component selection (44)3.8 Jig instructions (44)3.9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xture (44)Conclusion (45)--Thanks (46)References (47)--第1章绪论1.1 壳体类零件综述壳体是一种起支撑、连接其他零件和承受负荷的零件。

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加工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加工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这次毕业设计内容包括:深入学习了解了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和可互换的测量和技术等相关的课程。

套筒部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铣削表面沟槽工艺的夹具设计包括有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和专用夹具设计这些环节。

在进行工艺设计时,第一步要对零件进行分析,先通过对零件加工工艺的了解设计出零件毛坯的结构,在这之后选择零件的加工工艺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加工路线;第二步是对零件各个步骤中的步骤进行尺寸设计计算,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每个工艺的切削加工用量和加工设备数量。

在进行专用夹具设计时,第一步设计出组成该夹具的各个部件,例如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定位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第二步计算过程目的是夹具的精确定位误差;最后分析出该夹具结构的合理之处和不足之处,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的设计中加强注意。

关键词:工艺;工序;夹紧;定位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 1 - 第一章国内外工艺夹具设计的现状及前景.................................................... - 2 -1.1 国外工艺夹具设计的现状及前景.................................................................... - 2 -1.2 国内工艺夹具设计现状及前景........................................................................ - 3 - 第二章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 4 -2.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4 -2.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4 - 第三章零件的分析................................................................................................... - 6 -3.1 零件的作用及特点............................................................................................ - 6 -3.2 零件的工艺分析................................................................................................ - 6 - 第四章工艺规程设计 .............................................................................................. - 8 -4.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8 -4.2 基准的选择........................................................................................................ - 8 -4.3 制定工艺路线.................................................................................................... - 9 -4.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1 -4.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 17 - 第五章夹具设计 ..................................................................................................... - 35 -5.1工序XIII夹具设计......................................................................................... - 35 -5.2 工序XIV夹具设计.......................................................................................... - 37 - 第六章结论.. (40)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套筒是一种常用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设备等领域。

套筒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对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1.材料选择:套筒常用的材料有铸铁、合金钢等。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2.工艺规划:在确定套筒的形状和尺寸后,进行工艺规划。

包括确定加工顺序、加工方法、工艺参数等。

3.车削:套筒类零件的加工通常采用车削加工。

首先是粗车削,将套筒的外径、内径和长度粗略加工到指定尺寸。

然后进行精车削,将尺寸加工到精度要求的范围内。

4.放电加工:对于一些工艺要求高、难以进行车削的套筒类零件,可以采用放电加工。

通过电火花的烧蚀和溶解作用,使套筒的表面精度得到提高。

5.热处理:对于一些要求硬度和耐磨性的套筒类零件,可以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调质等,可以提高套筒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6.光洁处理:对于一些外观要求高的套筒类零件,可以进行光洁处理。

包括抛光、喷砂等方法,使套筒表面变得光滑。

二、套筒类零件的夹具设计1.夹具类型选择: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

常用的夹具类型有卡盘夹具、槽铣夹具等。

2.夹紧力设计:根据套筒的材料和形状,设计夹具的夹紧力。

夹紧力要足够大,保证工件的刚性和位置精度。

3.夹具定位设计:设计夹具的定位方式,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精度。

常用的定位方式有销针定位、销楔定位等。

4.夹具结构设计:根据套筒的特点和工艺要求,设计夹具的结构。

包括夹具机构、夹具部件的尺寸和材料等。

5.夹具刀具设计: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设计夹具的刀具。

包括车刀、铣刀等。

刀具要具备良好的切削性能和耐磨性。

6.夹具的安装和调试: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夹具的安装和调试。

确保夹具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加工要求。

以上是关于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详细介绍。

加工工艺的合理选择和夹具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套筒类零件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指导书资料.doc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指导书资料.doc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指导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海尔学院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指导(一)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工艺学”与“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学生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本课程设计主要培养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处理生产工艺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工程性设计,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机床夹具设计的方法。进一步巩固有关的理论知识,并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好基础。通过本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1)熟练地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和其它有关先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分析和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以及工件的定位、夹紧等问题,从而保证零件制造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2)通过夹具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能够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3)进一步提高设计计算、制图能力,能比较熟练地查阅和使用各种技术资料,如有关国家标准、手册、图册、规范等。(4)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2.设计的要求设计题目为:设计某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某道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生产纲领为中批或大批生产,零件难度为中等复杂程度。设计的零件由指导教师选定,经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字后向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每位学生应完成的具体内容为:(1)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套及主要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若干张;(2)绘制零件毛坯图1张;(3)设计主要工序用专用夹具1套,绘制夹具总装配图1张及主要零件图若干张;(4)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5)撰写夹具使用说明书1份。为了搞好本课程设计,首先要求学生充分认识本课程设计的重要意义,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参加设计,独立完成各项内容。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各种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广泛查阅参考资料,认真、细致、正确地进行设计计算,严格按照制图标准绘图。要求所完成的设计应是技术上较先进、经济合理且切实可行的,设计图样、工艺文件应做到正确、清晰、完整、统一。设计说明书内容全面、语言简练、文字通顺、字迹工整。3.设计进度与考核设计的总学时数一般为3周左右,其进度大致分配如下:(1)熟悉被加工零件及题目,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卡及工序卡约占30%;(2)画毛坯图约占7%;(3)确定专用夹具方案,绘制总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图约占42%;(4)编写设计说明书、夹具使用说明书约占14%;(5)准备及参加答辩约占7%。每位学生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后参加答辩,答辩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由教研室安排,学生设计成绩主要依据完成的工艺文件水平、夹具图样的质量、设计说明书的质量、答辩成绩及设计态度与工作作风等方面综合评定。(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指导1.熟悉原始资料并对零件进行工艺性分析学生在得到设计课题后,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1)熟悉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及工作条件,分析研究零件的形状、大小及结构特点。(2)审查并分析研究零件图样的技术要求、公差制定的依据,找出其中主要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问题。(3)分析研究零件各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要求,分析研究零件的设计基准。(4)分析研究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等方面的问题。2.选择零件毛坯的类型,画毛坯图工艺设计时,毛坯的选择是指确定毛坯的材料、种类、制造方法以及余量确定后毛坯的形状与尺寸,并画出毛坯图。(1)选择毛坯的类型毛坯的种类很多,有铸件、锻件、焊接件、锻焊件、型材等。影响毛坯选择的因素很多,主要考虑下列几方面:1)零件图样规定的材料及机械性能根据零件图样规定的零件材料(牌号及标准号),毛坯的种类一般可大体确定。例如,材料为铸铁、铸铝或青铜的零件,一般应选择铸造毛坯。至于钢质零件还要考虑到机械性能的要求。简单的小尺寸件可用型材,尺寸较大、形状简单的一般选择锻造毛坯,形状复杂的选择铸造毛坯。2)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外形尺寸例如,常用的各种阶梯轴,若各台阶直径相差不大,可以直接选取圆棒料,若直径相差较大,为减少材料消耗和机械加工劳动量。宜选用锻造毛坯。至于一些非旋转体的板条形钢质零件一般多为锻件。尺寸较大的零件,一般只能选取毛坯精度和生产率都比较低的自由锻造和砂型铸造。而中小型零件,则可选择模锻、精锻、压力铸造等先进毛坯制造方法。3)生产纲领的大小当零件生产纲领较大时,应采用精度与生产率都比较高的毛坯制造方法。通过提高毛坯精度使毛坯的形状与尺寸尽量与成品接近,力求实现少切屑或无切屑加工。在单件小批生产时,应尽量采用型材或用型材焊接件。4)零件制造的经济性和现有生产条件选择毛坯应使材料费用、毛坯制造费用和零件加工费用之和为最小。5)尽量选用先进的毛坯制造工艺。(2)确定毛坯形状、大小毛坯的形状应尽可能接近零件的最终形状,从而减少机械加工工作量,节约金属材料,但必须考虑到毛坯制造时的工艺要求(如泥芯的安放,分型面的选择等),在毛坯的孔、槽、凹坑等表面应加上必要的拔模斜度,对毛坯制造中难以做出的小尺寸孔、槽、凹坑应做成实体,由机械加工来实现。毛坯的大小可根据零件来确定,毛坯图上不加工表面的形状、尺寸应与零件图上一致,加工表面之间的尺寸应在零件图上相应尺寸上加上加工总余量。为了保证零件的机械加工要求,有时必须考虑增加设计工艺凸台、工艺孔等。(3)规定毛坯的精度等级铸造毛坯的尺寸公差按GB6414—86分为16级,用“CT×”表示。加工余量(代号“AM”)为A 、B、c、D、E、F、G、H和J9个等级。锻造毛坯分为精密模锻、模锻、自由锻,自由锻毛坯分为E 、F两个等级。设计时应根据下列因素来选定毛坯的精度等级。1)毛坯对装夹可靠性的影响;2)对定位误差的影响;3)对实际加工余量的影响;4)对最大切削力和所需要的夹紧力的影响。在总的精度等级选定以后,如果零件上某一部分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或较低)还可以局部提高一级(或降低一级)。(4)确定加工表面的总余量确定加工表面的总余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毛坯的精度等级查表,另一种是按照各加工工序的余量计算总余量。具体计算方法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已详细讲述。对有较长实践时间的人还可以接经验确定。(5)给定毛坯的技术要求按照零件的工作要求和加工要求来确定毛坯的技术要求,主要是指毛坯制造方面的技术要求。(6)绘制毛坯图1)绘图方法绘制毛坯图时,应先用双点划线绘出零件的主要结构要素,然后在零件图各加工表面上加上加工总余量,毛坯轮廓应以粗实线表示,对一些小尺寸、孔、槽、凹坑等应按尺寸画出,如不能画出,应标出其位置大小,以便在毛坯制造时提醒工人注意,在这些部位不得有气孔夹杂等。2)标注尺寸毛坯图上,其不加工表面的尺寸应按照零件图上相应的尺寸进行标注。加工表面应标注加上总余量以后的表面尺寸,相应的零件尺寸加括号标注在毛坯尺寸之下(只标注基本尺寸,如Φ300)。毛坯图上需要检验的主要尺寸应标注公差,其公差值应根据毛坯的精度等级查表,一些次要尺寸可不标注公差。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总余量也应在毛坯图上分别标出。3)标注技术要求在毛坯图上应标注材料及必要的技术条件,毛坯制造的分型(模)面,圆角半径和拔模斜度等。3.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零件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制定工艺规程总体布局的非常关键的一步,其主要任务是选择定位基准,选择各个表而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划分加工阶段,拟定工艺路线及工序组合。(1)定位基准的选择选择定位基准必须从零件整个工艺过程的全局出发,根据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先行工序为后续工序创造条件,使每个工序都有合适的基准和定位夹紧方式。当有基准转换时,要分析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2)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加工路线选择零件表面加工方法时,要首先根据表面种类和技术要求,先确定零件上精度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主要表面的最终加工方法和各先导工序的预加工方法,组成加工路线,再确定次要表面的加工路线。有几种加工方法和路线可供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经分析比较后,再从中选择比较合理的加工方案。(3)拟定工艺路线1)加工阶段的划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一般可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当有些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时,还需要增加超精加工和光整加工阶段。在拟定零件工艺路线时,一般应划分加工阶段,但具体运用时叉要灵活掌握,不能绝对化。例如,对于一些毛坯质量高,加工余量少,加工精度要求较低而刚性又较好的零件,则不必划分阶段。又如对于一些刚性好的重型零件,由于装夹吊运费工费时,往往也不分加工阶段,而在一次装夹中完成表面的粗、精加工。2)加工顺序的安排安排加工顺序时,应遵循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基面后其他及先面后孔的原则。如对于箱体、支架类零件,应遵循先面后孔的加工顺序,即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安排加工顺序还要考虑到车间设备的布置情况。当设备呈机群式布置(把相同类型机床布置在同一区域)时,应尽量把相同工种安排在一起,避免工件在车间内往返流动。当机械加工顺序确定后,再在其中合理地安排热处理工序,检验工序和其他辅助工序。除检验工序以外的辅助工序主要有划线、清洗、防锈、表面处理、去毛刺等。它们一般可作如下安排。①划线工序一般安排在机械加工之前或加工工序之间;②油漆工序主要用于铸造的箱体、床身等基础零件,在内外表面粗加工及时效处理后,即可安排清理型砂、毛刺、然后涂底漆。③去毛刺、倒棱工序安排在机械加工完成后,特别是经过铣削或刨削加工的工件。④发蓝、发黑及表面涂镀等表面处理工序,一般安排在工艺过程的最后进行。⑤在零件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后,最终检验前应安排清洗工序,在零件成品入库前要安排清洗上油工序。(4)工序的组合在确定加工顺序后,还要把加工内容进行适当的组合。以形成以工序为单位的工艺过程。在工序的组合中,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几个工步是否能在同一机床上加工,以及是否需要在一次安装中加工,以保证高的相互位置精度。对于有较高相互位置精度要求的一组表面,应安排在一个工序内加工。与主要表面有位置关系的次要表面(如外圆上的沟槽、键等)也应安排在同一工序之中。2)是用工序集中原则还是采用工序分散原则来组合工序。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各有特点。在工序组合时,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即工序数目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生产规模和零件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由于工序集中的优点较多,现代生产和发展多趋向于工序集中。在工序组合过程中,对初步选定的加工顺序或基准可能还要作个别变动。这种相互影响、不断修改的情况,在拟定工艺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4.工序设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拟定后,就要对其每一工序进行设计,具体包括确定每一工步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选择机床及工艺装备、确定切削用量以及计算工时定额等项工作内容。(1)加工余量的确定根据工艺路线的安排,要求逐工序、逐表面地确定加工余量。一个表面的加工总余量,应为该表面各工序的加工余量之和。其工序间尺寸公差,可根据加工的经济精度利用查表法查得。在用查表法选择工序间加工余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表中数据是基本值,对称表面(如轴或孔)的余量是双边的,实际切削层厚度是余量的一半。非对称表面的余量是单边的,等于切削层的厚度。2)决定加工余量时,应考虑到机械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零件可能发生的变形,否则可能产生废品。3)决定加工余量时应考虑到被加工零件的大小。零件愈大,则加工余量也愈大。另外还应考虑工件装夹的情况。(2)工序尺寸的计算零件某一表面最后一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公差是零件的设计尺寸及公差,各中间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均要通过计算确定。当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时,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比较简单,只需考虑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所达到的加工精度。计算顺序是由最后一道工序开始往前推算,一直推算到毛坯尺寸大小。如外圆和内孔表面的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即属于这种情况。当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需利用工艺尺寸链原理来进行分析和计算。必须注意,若在工序间安排检验时,如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也应用尺寸链进行计算,以确定检验尺寸及公差。并注意防止产生“假废品”。(3)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在工艺文件中,需要规定每一工序所使用的机床及刀具、夹具、量具。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用应当既要保证加工质量,又要经济合理。在成批生产条件下,一般是采用通用机床和专用工艺装备。(4)切削用量的确定在工艺文件中,还要规定每一工步的切削用量,切削用量可查表选择。其步骤为:1)由工序余量确定背吃刀量。全部工序(或工步)余量最好在一次走刀中去除;2)按本工序加工表面粗糙度确定进给量;3)确定切削速度,并按机床实有的主轴转速表选取接近的主轴转速;4)最后检验机床功率。(5)时间定额的确定时间定额是完成某一工序所规定的时间。定额的制定应考虑到最有效地利用生产工具,并参照工人的实践经验,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工人意见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予以确定。在成批生产中单件计算时间Tc=Tb+Ta+Ts+Tr+Te/n(min)式中:Tc为单件计算时间,Tb为基本时间,可用计算方法求出,Ta为辅助时间,可参阅有关手册中的时间定额表查出,Ts为布置工作地时间,一般按作业时间的2%~7%计算;Tr为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一般按作业时间的2%~4%计算;Te为准备与终结(简称“准终”)时间,n为每批的件数。在大量生产中,由于n的数值大,Te/n可以忽略不计,所以Tc=Tb+Ta+Ts+Tr在计算出每一工序的Tc后,还必须对各个工序的单件计算时间进行平衡,具体方法是首先计算出零件的年生产纲领所要求的单件时间TdTd=60Tη/N (min)式中:T为年基本工时,N为零件的年产纲领,η为设备的负荷率,一般取0.75~0.85。将每个工序的Tc与Td进行比较,若Tc大于Td在一倍以内,可采用先进刀具、适当提高切削用量、采用高效加工方法缩短工作行程等措施,缩短Tc;若Tc大于Td二倍以上,则可采用增加顺序加工工序或增加平行加工工序的方法来成倍地提高生产率,缩短Tc;对于Tc小于Td的工序,因其生产率较高,则可采用一般的通用机床及工艺装备,来降低成本。5.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规程制订后,要以表格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作生产、工艺管理等各种技术文件的依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的种类很多,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一般只填写简单的工艺过程卡片。在大批、大量生产中,每个零件的每个工序都要有工序卡片。中批生产中只要求主要零件的每个工序有工序卡片,而一般零件仅是关键工序有工序卡片。工艺文件填写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内容要简要、明确。(2)文字正确,应用国家正式公布推行的简化字。字体应端正、笔划清楚,排列整齐。(3)所用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等,应符合有关标准。(4)“设备”栏一般填写设备的型号、名称,必要时还应填写设备编号。(5)“工艺装备”栏内填写各工序(或工步)所使用的夹、辅具和刀、量具。其中属专用的,按专用工艺装备的名称(编号)填写;属标准的,填写名称、规格和精度,有编号的也可填写编号。(6)“工序内容”栏内,对一些难以用文字说明的工序或工步内容,应绘制示意图。绘制工序图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零件加工情况可画基本视图、剖视图、局部视图等,允许按相对比例绘制。(2)为表达直观,其位置应符合加工时的实际状态。(3)加工面用粗实线表示,非加工面用细实线表示。(4)应标明定位基准、加工部位、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测量基准等。(5)定位和夹紧符号按JB/T5061---91《机械加工工艺定位、夹紧符号》的规定选用。(三)专用夹具设计指导要求学生设计一套主要工序的专用夹具,具体的设计项目可根据工件的特点和加工的需要,由指导教师给定。夹具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1.明确设计任务,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指定工序的加工技术要求、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前后工序之间的联系以及该工序所用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安装夹具部位的有关尺寸,收集有关夹具设计的技术资料,如夹具零部件的标准、典型夹具图册等。2.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绘制结构草图夹具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工件的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的结构,计算定位误差。(2)确定刀具的对刀、导向方式,选择对刀、导向元件。(3)确定工件的夹紧方式、夹紧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计算夹紧力,选择合适的夹紧机构。(4)确定其他元件或装置的结构形式,如连接件、分度装置等。(5)协调各装置、元件的布局,确定夹具体结构尺寸和夹具体的总体结构,必要时,对夹具体进行刚度、强度验算。在确定夹具设计方案时应遵循“确保加工质量,结构尽量简单,操作省力高效,制造成本低廉”的原则。应多考虑几个总体方案,通过分析比较,从中选择最佳方案。3.加工精度分析在夹具结构方案确定后,要把有关尺寸公差及相互位置精度要求确定下来,然后根据本工序加工要求,分析夹具中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与计算,以验算结构方案中有关尺寸的公差配合及相互位置精度要求是否合理,便于在绘制正式图样之前能发现问题并得到及时解决。夹具结构中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主要有:(1)定位误差△D;(2)夹紧误差△J;(3)对刀(或引导)误差△T(4)夹具安装误差△A;(5)加工方法误差△G。为了保证工件的加工要求,总误差应不超出工件公差δK,即△∑=△D+△J+△T +△A +△G≤δK4.绘制夹具装配图设计方案确定后,便可绘制夹具装配图。在绘制夹具装配图时应注意以下各点:(1)夹具装配图应按国家标准GB/T14690—93规定比例绘制。除特殊情况外,尽量按1:1比例绘图,使装配图有良好的直观性。(2)夹紧机构应处于“夹紧”位置上,必要时应绘出夹紧、拆装活动部位的轨迹。(3)注意投影的选择,应当用最少的视图和剖面将夹具的工作原理、整体结构和各种装置、元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清楚地表达出来。因此,在画图之前。应当仔细考虑各视图的配置与安排,并留出标题栏、明细栏和技术要求的位置。主视图的选择与夹具在机床上实际工作时的位置相同。(4)运动部件的运动要灵活,不能出现干涉和卡死现象,要有润滑装置。(5)夹具的装配工艺性和夹具零件(尤其是夹具体)的加工工艺性要好。绘制夹具装配图的具体顺序是:(1)先用双点划线画出工件的外形轮廓和主要表面(即定位表面、夹紧表面和被加工表面)。被加工表面上的加工余量,可用网纹线或粗实线表示。(2)夹具装配图上的工件是一个假想的透明体,不遮挡夹具部分的任何线条。可按照工件的形状和位置,依次画出定位元件、导向(或对刀)元件、夹紧机构和其他辅助元件的具体结构,最后绘出夹具体,把夹具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并标明夹具编号的位置。(3)标注尺寸、公差配合和技术要求,以及夹具总重量等。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的尺寸及公差配合有五个方面:1)最大外形轮廓尺寸(夹具的总长度、总宽度和总高度),包括可动部分处于极限位置时的尺寸,用这类尺寸去检查夹具在机床上所占空间尺寸的大小和可能活动的范围,以保证夹具在机床允许的范围内安装和使用。2)保证工件定位精度的有关尺寸和公差。如:定位表面的尺寸和公差配合,定位表面间的位置尺寸及公差。3)保证刀具导向(或对刀)精度的有关尺寸和公差。如:钻套(或镗套)的内径尺寸和公差,钻套(或镗套)之间的位置尺寸和公差。钻套(或镗套、对刀块)与定位元件定位表面之间的位置尺寸和公差。4)保证夹具安装精度的尺寸和公差配合。如夹具安装面与定位元件定位面之间的位置尺寸和公差。夹具安装面的形状尺寸和公差及其与机床连接的配合尺寸和公差。5)其它影响加工精度的尺寸和公差配合,主要指夹具内部各组成元件之间的配合性质和位置关系。如:定位元件与夹具体之间、钴套与衬套之间、分度盘与转轴及转轴与轴承之间等的尺寸和公差配合。夹具上与工件工序尺寸有关的位置尺寸的公差应作对称分布,其基本尺寸应为工件相应尺寸的平均值。公差的大小一般可按工件相应尺寸公差的1/2~1/5估算,其角度尺寸的公差及工作面的相互位置公差,可按工件相应公差值的1/2~1/3确定。具体各类尺寸公差值的选取参见《机床夹具设计》有关内容。夹具装配图上标注的技术要求包括形位公差和技术条件。通常有以下几方面:1)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2)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与夹具安装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3)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与引导元件工作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4)引导元件与引导元件工作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5)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或引导元件的工作表面对夹具找正基准面的位置精度要求。6)与保证夹具装配精度有关的或与检验方法有关的特殊的技术要求。7)与夹具润滑有关的技术要求。8)与夹具操作力和旋紧力矩等有关的技术要求。具体标注时应根据夹具的类型特点合理选择标注,对于车床夹具,一般应标注以下几方面的形位公差:1)定位表面相对于夹具轴线(或找正基面)的跳动公差。2)定位表面相对于顶尖或锥柄轴线的跳动公差。3)定位表面相对于安装端面的平行度、垂直度公差。4)定位表面之间的垂直度、平行度公差。5)定位表面的轴线相对于夹具轴线的对称度公差。对于钻床夹具,一般应标注以下几方面的形位公差:1)钻套轴线相对于定位表面的平行度、垂直度、对称度公差。2)钻套轴线相对于夹具底面的垂直度或平行度公差。。

钻床主轴套筒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和滚齿用夹具设计

钻床主轴套筒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和滚齿用夹具设计

XXXX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题目钻床主轴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滚齿用夹具设计学院 XXXXXX专业_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姓名____ XXXX_______ __学号__ XXX_ __指导老师______XXX_____ __日期__ XXXXX机械制造工业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种机械装备的部门,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针对钻床主轴套筒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分析和滚齿用夹具设计,进行了零件图分析、毛坯选择、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确定、工序尺寸的确定、选择机械加工工艺设备、填写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指定工序机械加工工序卡片,进行了滚齿夹具设计,并进行了定位误差分析等。

关键词:钻床套筒设计、加工工艺、滚齿夹具中文摘要 (2)1. 引言 (4)2. 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4)3. 零件的分析 (4)4. 选择毛坯 (5)5. 工艺规程设计 (5)5.1 定位基准选择 (5)5.2零件的加工方法的选择 (5)5.3定制工艺路线 (6)5.4确定机械加工的余量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零件综合图 (7)6. 工序设计 (8)6.1选择加工设备工艺装备 (8)6.2工序尺寸的确定及计算 (9)6.3选择切削用量、确定时间定额 (10)7. 滚齿用夹具设计 (11)7.1拟定滚齿夹具的结构方案 (11)7.2确定刀具的导向方式或对刀装置 (12)7.3夹具精度的计 (12)7.4夹具总图 (13)7.5夹具零件图 (14)8. 课题总结 (14)参考文献 (15)附表 (16)机械制造工业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种机械装备的部门。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是反映国民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本次毕业设计题目是钻床主轴套筒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和滚齿用夹具设计,我认为好的工艺规程可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连接座的加工工艺及钻40孔的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连接座的加工工艺及钻40孔的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题目:连接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孔工艺装备设计全套图纸,加153893706班姓学级:名:号:渉机07-1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0-3-16一、设计题目连接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孔工艺装备设计二、原始资料( 1)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草图)( 2)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 三、上交材料1张( 1)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 2 )毛坯图1张 1张 1张 (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4)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 5)夹具装配图1张 1张 ( 6)夹具体零件图1张 1份( 7)课程设计说明书(约 5000~8000 字) 四、进度安排(参考) ( 1)熟悉零件,画零件图 2天5天9天3天2天 ( 2)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 3)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 4)编写 说明书 ( 5)准备及答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冷岳峰日 期摘要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学生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课程设计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处理生产工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有关理论知识,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方法,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另外,这次课程设计也为以后的毕业设计进行了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1)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

(2)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包括设计计算、工程制图等方面)的能力。

(3)能比较熟练的查阅和使用各种技术资料,如有关国家标准、手册、图册、规范等。

(4)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Abstract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design,mechanical class students in their finished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 the production after the internship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This course is primarily designed to train the pupils to apply the learned knowledge to analyze issues dealing with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echnology to enable students to further consolidat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master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work independently, perform professional technical work for the future lay a solid foundation.In addition, the curriculum design for the design of future graduates a comprehensive training and preparation. Through this program shall be designed to enable students to receive training in the following areas:(1) The skilled use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bas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relevant Placement Program in the basic theory.(2) through fixture design training to further enhance the structural design (including design calculations, engineering drawings, etc.) capabilities.(3) be able to compare access and use a variety of skilled techn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manuals, books, norms and so on.(4) In the design process, students rigorous work style and ability to work independently.目录一、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1)2、零件的形状 (1)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1.左端的加工表面: (1)2.右端面的加工表面: (1)三、毛坯设计 (2)1、毛坯的选择 (2)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2)3、确定毛坯尺寸......................................... . (3)4、确定毛坯尺寸公差................................... ...... ... (3)四、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4)1、粗基面的选择 (4)2、精基面的选择 (4)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5)五、加工设备及刀具、量具的选择 (5)1、选择机床,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 ..... ....... .... (6)2、选择刀具: (6)六、切削用量的选择 (6)七、基本时间的确定................................................................................. .7八、夹具设计 (7)1、设计思想 (8)2、定位分析 (9)(1)定位基准的选择 (9)(2)定位误差的分析...... ............................. ..... . (9)3、夹具操作说明 (9)九、心得............................................................................... .......... .. (10)十、参考文献设计资料及主要参考书 (11)一、零件的分析1、零件的作用题目给的零件是连接座零件。

轴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40H7孔的工艺装备设计

轴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40H7孔的工艺装备设计

轴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40H7孔的工艺装备设计一、设计题目轴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40H7孔的工艺装备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2) 毛坯图1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参附表1) 1张(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4) 夹具装配图1张(5) 夹具体零件图1张(6)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四、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液压传动等专业技术课之后,我们开始分析设计轴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孔的夹具设计。

我的课程设计任务是安排一个轴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设计加工Φ40H7孔的夹具,并绘制出调速杠杆零件图、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填写工艺卡片,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AbstractOn completion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d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 and hydraulic transmission, and other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urses, we began to design hub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of ord er-processing and the fixture design. My task is to design courses for a hub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 Φ40 H7 hole fixture, and to map out plans governor lever parts, rough map, fixture assembly, filled out a card process, the preparation of curriculum design specification.The design so that we can make comprehensive use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d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 in basic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roduction secondary to the practice of knowledge, independent anal ysis and solution of the mechanical par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issues, machine design for this fixture typical of equipment, Improve the structural design capability for future design and graduated from the work of the future laid a good foundation. Therefore, in our four years of university life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1. 零件工艺性分析1.1. 轴套的工艺性分析和生产类型的确定 1.1.1. 轴套的用途轴套是套在转轴上,起到定位或保护轴的作用,比如转轴和填料之间就要用轴套。

套筒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套筒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目录摘要 (2)第1章 (3)1.1零件的分析 (3)1.2零件的作用 (3)第2章 (4)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2.2定位基准的选择 (5)2.2.1粗基面的选择 (5)2.2.2精基面的选择 (5)2.2.3拟定工艺路线 (6)2.3工艺方案的比较分析 (7)2.4选择刀具具、量具 (8)2.4.1刀具的选择 (8)2.4.2选择量具 (8)2.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9)2.5.1外圆表面加工余量 (9)2.5.2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 (9)2.5.3内孔的加工余量 (9)2.6确定切削时间及基本时间 (10)2.6.1粗加工切削用量的的选择 (10)2.6.2精加工切削用量的选择 (10)2.7零件图 (14)第3章专用夹具设计 (15)3.1夹具概述 (15)3.2夹具的分类 (15)3.2.1 通用夹具 (15)3.2.2专用夹具 (15)3.2.3可调夹具 (16)3.2.4组合夹具 (16)3.3定位基准的选择 (16)3.4工件在夹具上加工的精度分析 (16)3.4.1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16)3.5切削力和加紧力计算 (18)3.6夹具体的设计 (18)3.7夹具设计中的特点 (18)3.8夹具图 (19)毕业设计总结 (19)致谢 (21)参考文献 (22)摘要机械制造工装夹具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它一方面要求我们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应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工装夹具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这也是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通过本次设计可以把自己在平时课堂学习的知识都实践,提高夹具设计的能力。

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思考工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动作,提高安全系数。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法强度,需做一种专用夹具,省去加工中繁琐的工序。

我们已经学习了机械制造工艺和夹具,对夹具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

钻床主轴套筒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和滚齿用夹具设计

钻床主轴套筒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和滚齿用夹具设计

XXXX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题目钻床主轴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滚齿用夹具设计学院 XXXXXX专业_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姓名____ XXXX_______ __学号__ XXX_ __指导老师______XXX_____ __日期__ XXXXX机械制造工业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种机械装备的部门,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针对钻床主轴套筒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分析和滚齿用夹具设计,进行了零件图分析、毛坯选择、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确定、工序尺寸的确定、选择机械加工工艺设备、填写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指定工序机械加工工序卡片,进行了滚齿夹具设计,并进行了定位误差分析等。

关键词:钻床套筒设计、加工工艺、滚齿夹具中文摘要 (2)1. 引言 (4)2. 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4)3. 零件的分析 (4)4. 选择毛坯 (5)5. 工艺规程设计 (5)5.1 定位基准选择 (5)5.2零件的加工方法的选择 (5)5.3定制工艺路线 (6)5.4确定机械加工的余量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零件综合图 (7)6. 工序设计 (8)6.1选择加工设备工艺装备 (8)6.2工序尺寸的确定及计算 (9)6.3选择切削用量、确定时间定额 (10)7. 滚齿用夹具设计 (11)7.1拟定滚齿夹具的结构方案 (11)7.2确定刀具的导向方式或对刀装置 (12)7.3夹具精度的计 (12)7.4夹具总图 (13)7.5夹具零件图 (14)8. 课题总结 (14)参考文献 (15)附表 (16)机械制造工业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种机械装备的部门。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是反映国民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本次毕业设计题目是钻床主轴套筒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和滚齿用夹具设计,我认为好的工艺规程可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

毕业论文(设计)——某筒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某筒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

三江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筒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三江学院起讫日期2012.12.17 ~2013.4.5摘要本设计主要研究某筒形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和工艺夹具设计,该筒形零件主要作用是保证对箱体起密封作用,使箱体在工作时不致让油液渗漏。

对内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对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也较高。

填料箱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

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

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1]。

本次设计旨在提高填料箱盖的加工效,设计正确的加工工艺路线,由此我们首先对填料箱盖的结构特征和工艺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然后确定了一套合理的加工方案,加工方案要求简单,操作方便,并能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填料箱盖的加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机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制定加工工艺规程的顺序共采用四大步骤进行加工,分别是(1)CAXA实体设计零件的分析(3)工艺设计:包括制定工艺路线,选择基准面,选择机床,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及计算基本工时等(4)专用夹具设计。

(5)编制工艺文件[2]。

关键词:筒形零件;制造工艺;夹具;设计ABSTRACTFiller lid,its main role is to ensure that the seal the box,the box will not let the oil leakage in the work.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machining accuracy requirements are relatively high,is also higher on the mating face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 requirements. Stuffing box packing,lantern ring,packing tube,packing gland sealing water pipe.The stuffing of the role is mainly in order to close the gap between the pump housing and shaft, the water does not flow to the outside to prevent pump does not allow outside air to enter the pump.Always maintain a vacuum within the water pump!When the pump shaft packing friction generates heat to rely on water seal pipe to live water into the filler cooling water seal circle,to maintai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pump[1].The design i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the filler lid design correct processing routes, which we first carried out a careful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ller lid and process, and then determine a reasonable processing, processing the program requires a simple,easy to operate,and can guarantee machining quality.Processing of filler lid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performance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machine. Processing a total of four steps in order to develop a process planning are(1) CAXA entity designed components analysis(3)process design: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cess route,select the reference plane,select the tools,machining allowances,process size and rough determination of the dimensions and calculate the basic working hours(4)special fixture design.(5)preparation of process documentation[2].Key words:shaft;caxa;vacuum目录第一章零件图样分析 (1)1.1 零件的功用 (1)1.2 零件结构分析 (1)第二章毛坯的选择 (2)2.1选择毛坯应考虑的因素 (2)2.2毛坯的制造方法及其工艺特征 (2)2.2.1毛坯的制造方法 (3)2.2.2 工艺特征 (3)2.3毛坯尺寸、公差与加工余量 (3)2.3.1 毛坯公差 (4)2.3.2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4)2.3.3确定毛坯尺寸 (4)第三章工艺过程设计 (5)3.1定位基准的选择 (5)3.1.1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6)3.1.2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7)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3.3工艺规程的拟定 (8)3.3.1 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 (8)3.3.2 制订工艺路线 (8)3.3.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9)第四章工序设计 (13)4.1选用机床 (13)4.2工艺装备的选择 (13)4.2.1选用道具 (13)4.2.2选用夹具 (13)4.2.3选用量具 (13)第五章专用夹具设计 (14)4.1问题的指出 (14)4.2夹具设计 (14)4.3定位误差的分析 (14)4.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14)结束语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 (18)第一章零件图样分析1.1 零件的功用套筒类零件在机械装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几乎所有机械都离不开它。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摘要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在机械加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零件工艺编制得合不合理,这直接关系到零件最终能否达到质量要求;夹具的设计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关系到能否提高其加工效率的问题。

本文对套筒类零件作了简要概述,并对零件的工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制作流程,其设计方式更加简化、高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保证加工精度。

关键字:工艺设计;基准选择;切削用量;定位误差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一、概述(一)套筒零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套筒零件是机械加工中经常碰到的一种零件,它的应用范围很广。

例如:支承旋转轴的各种形式的轴承、夹具上的导向套、内燃机的汽缸套以及液压系统中的油缸等。

机器中的套筒零件起支承或导向作用。

由于功用不同,套筒零件的结构和尺寸有很大的差别,但结构上仍有共同的特点:零件的主要表面为不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内、外旋转表面;零件壁的厚度较薄:零件的长度一般大于直径等。

(二)套筒零件的技术要求套筒零件的主要表面是内孔和外圆,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内孔内孔是套筒零件起支承作用或导向作用最主要的表面,它通常与运动着的轴、刀具或活塞相配合。

内孔直径的尺寸精度一般为2级,精密轴套有时取1级,油缸由于与其相配的活塞上有密封圈,故要求较低。

内孔的形状精度,一般应控制在孔径公差以内,有些精密轴套控制在孔径公差的1/2-1/3,甚至更严。

对于长的套筒除了圆柱度和同轴度外,还应注意孔轴线直线度的要求。

为保证零件的功能和提高其耐磨性,内孔表面粗糙度一般为3.2~0.2aaRR,有的高达0.05aR以上。

2、外圆外圆表面一般是套筒零件的支承表面,常以静配合或过渡配合同箱体或机架沙锅内的孔相连接。

外径的尺寸精度通常为2~3级;形状精度控制在外径公差以内;粗糙度一般为6.3~0.8aaRR。

1)内外圆之间的同轴度当内径的最终加工系将套筒装入机座后进行时,套筒内外圆间的同轴度要求较低;如果最终加工是在装配前完成时要求较高,一般为0.01~0.05mm。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机械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指导加工人员按照规程进行加工操作,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工艺要求。

机床夹具则是机械加工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夹具总体方案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加工工艺流程:包括零件的加工顺序、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工序及其次序,以及检验和测试过程。

2.机床设备要求:根据不同的加工零件特性和工艺要求,设置不同的加工设备,选用不同的刀具和夹具,以及掌握设备、刀具和夹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操作规程要求:包括放置、定位、夹紧、调整机床、刀具和夹具等步骤,确保加工过程中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4.检验要求:加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尺寸、位置公差、形位公差以及表面质量等,确保加工零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需要考虑加工零件的类型、形状、尺寸和材料等因素。

在选用加工设备和刀具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选择不同的机床和刀具。

在制定操作规程和检验要求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加工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水平。

此外,为了确保加工零件的质量和工艺要求,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机床和刀具的维护和保养,以及夹具的选择和使用。

机床夹具是机械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机床夹具的设计应该根据需要加工的零件形状、尺寸和材料特性来进行。

对于大批量、标准化的零件加工,可以使用通用的机床夹具;对于小批量、非标准化的零件加工,则需要针对不同零件进行设计单独的机床夹具。

机床夹具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夹紧方式:夹紧方式可以分为机械式夹紧、气动夹紧、液压夹紧等。

不同的夹紧方式对于加工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等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2.夹口结构:夹口结构应该与加工零件的形状相适应,确保夹持力和稳定性。

套筒座工艺规程及夹具毕业课程设计_(镗孔)

套筒座工艺规程及夹具毕业课程设计_(镗孔)

套筒座⼯艺规程及夹具毕业课程设计_(镗孔)(此⽂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井冈⼭⼤学机械制造⼯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 09机制本(1)班学⽣:袁成飞指导⽼师:周太平学号:井冈⼭⼤学机电学院⼆零⼀⼆年三⽉⽬录1 课程设计任务书 (3)2 课程设计要求 (4)3 零件的分析 (5)3.1 分析零件的作⽤及技术要求 (5)3.2 零件的⼯艺分析 (5)3.3 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机械加⼯⼯艺性 (5)4 选择⽑坯的制造⽅式、初步确定⽑坯形状 (6)5 机械加⼯⼯艺规程设计 (7)5.1选择定位基准 (7)5.2⼯件表⾯加⼯⽅法的选择 (8)5.3制定加⼯⼯艺路线 (8)5.4必要⼯序尺⼨,加⼯余量及公差的计算 (10)5.5 确定切削⽤量、时间定额 (15)6.专⽤夹具设计 (31)6. 1 设计要求 (31)6. 2 夹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31)6. 3 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33)7 设计⼩结 (34)8 主要参考⽂献 (35)1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题⽬:批⽣产“套筒座”零件机加⼯⼯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学院:机电学院教研室:机制专业:机械制造及⾃动化班级:09机制本(1)班学号:学⽣姓名:袁成飞起讫⽇期:⾄指导教师:周太平分管主任:审核⽇期:2 课程设计要求1、总体要求1)能熟练地运⽤机械制造⼯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个零件在加⼯中的定位、夹紧及合理安排⼯艺路线等问题,以保证零件的加⼯质量。

2)能完成基本的结构设计。

学⽣通过亲⼿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零件的加⼯要求,设计出⾼效、省⼒,既经济合理,⼜能保证加⼯质量的夹具的结构设计能⼒。

3)学会使⽤⼿册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出处,并能够做到熟练运⽤。

4)按时完成规定的设计⼯作量2、零件图和⽑坯图要求1)在分析产品零件图纸的基础上,完成零件图的绘制。

套筒零件加工工艺及车床夹具毕业设计

套筒零件加工工艺及车床夹具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讲师从事专业工程力学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套筒零件加工工艺及车床夹具设计一、设计目的、意义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新产品的发展很快,品种的规格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很短,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逐渐占了优势。

许多先进的工业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在现代的机械工业中,约有80%的企业属于这类生产类型的。

鉴于目前机械加工中大多是采用通用机床加上各种夹具、辅助夹具及刀具等进行产品零件的生产,工艺准备工作比较繁重。

其中夹具设计和制造的工作量显得更为突出,往往成为生产准备工作的关键。

因此,如何提高夹具设计水平,缩短设计时间,就成为当前新产品试制和成批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做好夹具的设计工作,一般而论,应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熟悉大量的结构示例,掌握合理的设计方法,了解产品生产的具体条件。

此外,还应考虑到夹具的制造工艺,并应与生产工艺规程的设计及刀具,辅助工具和测量工具设计中的某些有关问题相联系。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总结。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能力,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

因此,进行某一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就有一定的意义。

二、设计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设计内容: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3、工装设计装配图;4、工装设计零件图;主要技术参数:1、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量生产;2、要求零件的成本低,效率高;图1套筒零件图。

套筒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套筒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3.3.1问题的提出................................................................................................20
3.3.2镗套的结构...............................................................................................21
××××学 院
毕 业 设 计(论 文)说 明 书
题目套筒 加 工 工 艺
及夹 具 设 计
学 生
系 别机 电 工 程 系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学号
指 导教 师
××××学 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套筒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系:机电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级:
学生:学号:指导教师:
2.5.5工序5车16
2.5.6工序6检查19
第三章夹具设计......................................................................................................20
3.1概述....................................................................................................................20
在机床上对零件进行机械加工时,为保证工件加工精度,首先要保证工件在机床上占有正确的位置,然后通过夹紧机构使工件在正确位置上固定不动,这一任务就是由机床夹具完成。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应尽量使用通用夹具,这样可以降低工件的生产成本。但是由于通用夹具适用各种工件的装夹,所以夹紧时往往比较费时间,并且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也难以保证加工精度,为此需设计专用夹具。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套筒零件加工工艺及钻40孔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套筒零件加工工艺及钻40孔夹具设计

起止日期


第1章引言.......................................................... 1 第2章零件的分析................................................... 2
2. 1零件的作用..................................................... 2
9检
检查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名 工
序 容
序称



1 锻造
锻造成型
2 时效
热处理
3车
4车
粗车外圆及端面 粗锐内孔
5
< 36x36方孔
6
6钻
7车
8车
9 钳工
1

0
钻4 —巾4 0孑L 精车外圆成型 精锐4)60孔 去毛刺
检查
工艺方案的比较分析: 为了提高后面加工方便可靠,在进行加工前安排一道时效去应力工 序。轴类零件便于装夹先加工出两端外圆的加工精度作保证。这样就 为加工精度和测量精度作基础,就要很容易到达技术要求。在车外圆 可用车床进行车削,因为在后面的几道工序中都是用了车削加工,可 以减少运输工件的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所以最终确定采用方案 二为最后方案。 以上工艺过程详见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的表面有着好多个不用机械加工的区域面,那么就要选取里面的一个 面和铢钻表面连着的区域精度需求高一点的表面做基准。以求壁厚均 匀、外形对称、少装夹等。
(2) .采取加工时的余量需求平等主要面做粗加工的基准。这种方
式就可以确保平等地减去少一点的加工余量,能把上表面留下比较光 滑细致的零件,这样能大大加大零件的耐磨使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套筒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40H7孔的夹具设计学生:学号:专业:班级:指导老师:摘要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套筒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40H7孔的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

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ABSTRCTThis design content has involved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craft and the engine bed jig design, the metal-cutting machine tool, the common difference coordination and the survey and so on the various knowledge.The reduction gear box body components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its the processing ¢140 hole jig design is includes the components processing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he working procedure design as well as the unit clamp design three parts. Must first carry on the analysis in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o the components, understood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edesigns the semi finished materials the structure, and chooses the good components the processing datum, designs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oute; After that is carrying on the size computation to a components each labor step of working procedure, the key is decides each working procedure the craft equipment and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Then carries on the unit clamp the design, the choice designs the jig each composition part, like locates the part, clamps the part, guides the part, to clamp concrete and the engine bed connection part as well as other parts; Position error which calculates the jig locates when produces, analyzes the jig structure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deficiency, and will design in lat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Keywords: The craft, the working procedure,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clamp, the localization, the error目录序言 (1)一. 零件分析 (2)1.1 零件作用 (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2)二. 工艺规程设计 (2)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2.2毛坯的设计 (3)2.3基面的选择传 (5)2.4制定工艺路线 (5)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三夹具设计 (10)3.1问题的提出 (10)3.2定位基准的选择 (10)3.3定位元件的设计 (10)3.4定位误差分析 (11)3.5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11)3.6钻套设计 (12)3.7夹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13)总结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序言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

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

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套筒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钻Ф40H7孔的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进行课程设计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

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

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

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

本次设计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缺点错误,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套筒类零件是指在空心回转体零件中的空心薄壁件,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一类零件,在各种机器类应用广泛,主要起支撑和导向作用,常与运动轴主轴活塞滑阀相配合。

有些套筒的端面与凸圆端有定位和承受载荷的作用。

它的应用范围很广。

如支承旋转轴的各种形式的滑动轴承、夹具上引导刀具的导向套、内燃机气缸套、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缸以及一般用途的套筒。

由于其功用不同,套筒类零件的结构和尺寸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其结构上仍有共同点,零件长度一般大于直径,零件壁的厚度较薄且易变形;零件的主要表面为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表面。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由于工件内表面和内外表面的同周度要求较高,所以应采取互为基准的原则。

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内外圆表面与端面。

这种工艺方案由于消除了安装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因而能保证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

在这种情况下,影响零件内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和孔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的主要因素是机床精度。

但是此零件初主要工作表面外其余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都比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而主要表面的加工精度相对要求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低的经济方法保质保量的生产出来。

因此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二. 工艺规程设计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选45号钢做套筒,以离心铸造法在钢内壁上浇注巴氏合金轴承合金材料,既可节省有色金属,又能提高轴承的寿命。

45刚的可锻性好,因此可用锻造的方法因为是成批生产,采用模锻的方法生产锻件毛坯,既可以提高生产率,又可以提高精度而且加工余量小等优点。

毛坯的拔魔亵渎为5度。

2.2:毛坯的设计1、公差等级有套筒的公用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锻件质量已知机械加工后套筒的重量为8.0千克,由此可初步估计机械加工前锻件毛坯的重量为11千克。

3、锻件形状复杂系数对套筒零件图进行分析计算,可大致确定锻件外轮廓包容体的直径和高度,即d=137 mm,h=299mm,由公式2-3和2-5可计算出该套筒锻件的形状复杂系数S=mt/mN=11/(πXdXdXhXρ/4)=11/(3.14X138X138X299X7.8/4)=0.32 由于t/d<0.2 所以形状复杂系数属于S4级4、锻件的材质系数由于该套筒材料为45钢,是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65%的碳素钢,故该锻件的材质系数属于M1级5、锻件分模线形状根据该套筒的形位特点,选宽度方向的对称面为分模面,属于平直分模线。

6、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均大于等于1.6um.根据上述诸因素,可查表确定该锻件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所得结果列于下表中2.3:基面的选择的选择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的正确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

1.粗基准的选择为保证孔的加工精度保证各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先选择外表面作为粗基准。

来加工内孔等,为后面的工序准备好精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套筒的内空和外圆表面要求较高的位置要求,因此应该用互为基准的原则,先以孔为基准加工外表面,在以外表面加工孔。

为了提高套筒的精度,利用基准统一的原则,即利用孔和外表面一次定位,尽量加工较多的表面。

2.4:制定工艺路线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通过仔细考虑零件的技术要求后,制定以下两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工艺路线图如下2.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端盖零件材料为HT200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采用砂型机铸造毛坯。

1、端盖的底面和顶面因端盖的底面和顶面的精度要求都不是很高,其加工余量为2.5mm 。

2、端盖的Φ16孔因为孔的尺寸太小,毛坯铸造为实心,不铸造出孔。

孔的精度要求介于IT7—IT8之间,Φ16的粗糙度要求为1.6,需要钻,扩,绞3次加工,参照参数文献。

钻孔Φ15 扩孔Φ15.85 绞孔Φ162.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 工序16:钻Φ40H7孔 工步一钻孔至φ35确定进给量f :根据参考文献Ⅳ表2-7,当钢的MPa b 800<σ,mm d 350φ=时,r m f /47.0~39.0=。

由于本零件在加工Φ35孔时属于低刚度零件,故进给量应乘以系数0.75,则()r mm f /35.0~29.075.047.0~39.0=⨯=根据Z525机床说明书,现取r mm f /25.0=切削速度:根据参考文献Ⅳ表2-13及表2-14,查得切削速度min /18m v =所以min /8.163351810001000r d v n w s =⨯⨯==ππ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min /175r n w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min /23.191000175351000m n d v ww =⨯⨯==ππ切削工时:mm l 100=,mm l 91=,mm l 32=,则机动工时为min 19.125.0375*******=⨯++=++=f n l l l t w m工步二:扩孔mm 38φ利用钻头将mm 35φ孔扩大Φ38mm 至根据有关手册规定,扩钻的切削用量可根据钻孔的切削用量选取()()rmm f f /87.0~585.075.065.08.1~2.18.1~2.1=⨯⨯==钻根据机床说明书,选取r mm f /57.0=min /4~61231~2131~21m v v =⨯⎪⎭⎫⎝⎛=⎪⎭⎫ ⎝⎛=钻则主轴转速为min /34~6.51r n =,并按车床说明书取min /68r n w =,实际切削速度为min /1.8100068381000m n d v ww =⨯⨯==ππ切削工时:mm l 100=,mm l 61=,mm l 32=,则机动工时为min 81.257.0683610021=⨯++=++=f n l l l t w m 工步三:铰mm H 710φ孔根据参考文献Ⅳ表2-25,r mm f /4.0~2.0=,min /12~8m v =,得min /65.254~8.169r n s =查参考文献Ⅴ表4.2-2,按机床实际进给量和实际转速,取r mm f /35.0=,min /198r n w =,实际切削速度min /33.9m 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