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点讲义

合集下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利用规划学-居民点用地规划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利用规划学-居民点用地规划5

水文地质条件
包括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矿化 包括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 度、硬度、水温以及动态等条件。地下水常常是 硬度、水温以及动态等条件。 居民点用水的水源,在远离江湖或地面水水量不 居民点用水的水源, 够、水质较差的地区,勘明地下水源尤其重要。 水质较差的地区,勘明地下水源尤其重要。

的设防标准。 的设防标准。

确定建设地区的地震烈度,以便制定各项建设工程 确定建设地区的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有基本烈度与设计烈度之分。 地震烈度有基本烈度与设计烈度之分。前者通常是 以百年一遇的最大地震烈度为准,它是设防的依据。后 以百年一遇的最大地震烈度为准,它是设防的依据。 者则是在地区基本烈度的基础上, 者则是在地区基本烈度的基础上,考虑地区内的地质构 造特点、地形、水文地质、土壤条件等的不一致,所出 造特点、地形、水文地质、土壤条件等的不一致, 现小区域地震烈度的增减,而据此制定更为切实可行的 现小区域地震烈度的增减, 小区域烈度标准。 小区域烈度标准。
冲 沟
由于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 由于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 冲沟切断用地,对土地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 冲沟切断用地,对土地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道路的 走向世界往往受其控制而增加线路长度和跨沟工程, 走向世界往往受其控制而增加线路长度和跨沟工程,尤其 是冲沟发育地带,水土流失严重,给建设带来问题。 是冲沟发育地带,水土流失严重,给建设带来问题。所以 在选择时,应分析冲沟的分布、坡度、活动与否, 在选择时,应分析冲沟的分布、坡度、活动与否,弄清冲 沟的发育条件,采取响应的治理措施, 沟的发育条件,采取响应的治理措施,如对地表水导流或 通过绿化等方法防止水土流失。 通过绿化等方法防止水土流失。
矿 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业务课考试大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业务课考试大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专业 型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土力学》考试大纲
试卷结构:
概念题与选择题 约占 20%
论述题
约占 40%
计内容 土的三相组成、粒组划分、颗粒级配的测定、颗粒级配的表示方法、土按颗粒级配的分类;矿
物类型、矿物成分与粒组之间的关系;水的类型与特征、土中气体;土粒的比表面积、粘粒双电层、 影响扩散层厚度的因素;土粒的连结、土的结构类型。
1.理解地基应力的基本概念。掌握均匀地基的自重应力、成层地基的自重应力的计算方法。 2.掌握在竖向集中荷载作用、矩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作用、矩形面积水平均布荷载作用、矩形 面积竖直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圆形荷载作用、条形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计算方法。理解影响 地基附加应力的因素。 3.掌握基底压力的分布规律和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4.理解有效应力及孔隙水压力、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概念,掌握有效应力原理公式、自重应力作 用下的两种应力、渗流作用下的两种应力、附加应力、孔隙水压力系数求解公式。 5.理解应力路径的概念和几种典型的加载应力路径。 四、地基变形计算 考试内容 地基变形计算的基本概念;土压缩变形的本质、压缩定律、变形模量、前期固结压力及其确定 方法、现场压缩曲线;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分层总和法、规范方法、按应力历史计算、按 变形模量计算、按沉降机理计算;饱和土一维渗透固结理论。容许沉降量及减小沉降危害的措施。 考试要求 1.理解地基变形计算的基本概念。 2.理解土的压缩变形的本质,掌握土的压缩定律、变形模量、前期固结压力及其确定方法,了 解现场压缩曲线。 3.理解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分层总和法、规范方法、按应力历史计算、按变形模量计 算、按沉降机理计算;掌握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方法。 4.掌握饱和土一维渗透固结理论。了解比奥固结理论。 5.掌握容许沉降量等概念,理解减小建筑物沉降危害的措施。 五、土的抗剪强度 考试内容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土的抗剪强度、极限平衡理论;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方法:直接剪切试验、 三轴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大型直剪试验、饱和粘性土剪切试验方法;抗 剪强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 考试要求 1.掌握土的抗剪强度的概念及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2.掌握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 标的方法。 3.了解抗剪强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及如何选用抗剪强度指标。 六、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 考试内容 挡土结构物上土压力的类型;静止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朗肯土压力理论:主动土压力计算、被 动土压力计算;库仑土压力理论:主动土压力计算、被动土压力计算、库尔曼图解法及工程应用;朗 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仑土压力理论之间的比较:分析方法、适用条件、计算误差、指标的选用。 考试要求 1.掌握挡土结构物上土压力的三种类型。 2.理解并掌握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原理,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 3.理解并掌握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原理,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理解库尔曼 图解法及其工程应用。 4.朗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仑土压力理论之间的比较:分析方法、适用条件、计算误差、指标的选 用。 七、土坡稳定性分析 考试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19土地资源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19土地资源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201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619土地资源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地
2.土壤
3.土地经济评价
4.土地储备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6.基本农田
……
二、简答题(40分)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
(2)划分土地资源评价单元的方法
三、问答题(50分)
(1)综述土地资源评价的类型和用途
(2)FAO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序
四、计算题(15分)
题中是个由100个小格子组成的正方形的大格子,有A、B、C、D四个区域,A是23,用土地技术调查中的差平方法计算其中B\C\D各个区域的面积。

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619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土地资源管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地分级
2.土地类型
3.土地分类
4.土地资源评价
5.土地潜力评价
6.土地自然评价
7.水土流失
8.人口资源承载潜力、
二、判断

三、简答题:
1.土地资源学研究特点
2.影响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和结构的因素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程序
4.土地资源评价的意义
四、论述题:
1.论述土地资源学研究中的专门化技术和新技术
2.论述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年考研大纲汇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年考研大纲汇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年考研大纲汇总考研大纲汇总考研英语大纲考研政治大纲考研数学大纲考研专业课大纲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考研大纲汇总,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考研大纲汇总1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14材料学基础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3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19土地利用规划学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20应用水污染控制技术5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21沉积学6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复试大纲:822高分子化学7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24矿床学8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26教育经济与管理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27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10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C语言82911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30计算机软件综合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31《地理信息系统A》1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33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14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36油层物理学15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考研大纲:教育管理学83916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考研大纲:841土力学17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44工程地质学18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45测量平差19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52电路理论20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53地球物理学基础21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54水文地质学22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55气象学23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56遥感技术基础24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57水污染控制工程25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61地质学基础A26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63信息安全27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65宝石学28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67材料学概论29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68有机化学30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考研大纲:870程序设计31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7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32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75机械设计33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经济地理学3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7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35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82管理学原理36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83运筹学37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85信息与交互设计38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86视觉传达设计39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94电路、信号与系统4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95产品设计工程基础41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96工业设计专业基础42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00西方经济学43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01水文地质学基础4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907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45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08量子力学46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11岩土钻掘工程学47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12安全技术与基础48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13勘查地球物理49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18结构力学50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51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23公共管理学52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38分析化学53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36英语语言文学基础54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25新闻学原理55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40大学化学56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45流体力学57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46海洋地理信息系统58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51遥感原理与应用59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952软件综合考研大纲60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56俄语翻译与写作61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57微生物学62中国地质大学2018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958统计学6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964综合勘查学64中国地质大学2018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设计概论65中国地质大学考研大纲完整版下载出国留学网考研大纲频道整理推荐阅读:2018年考研时间安排表2018考研9个重要时间点2018考研全程复习时间规划2018考研报名2018考研报名时间2018考研报名流程2018考研报名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资源学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资源学9

2、修正法
在农用地分等指数的基础上,根据 定级目的,选择区位条件、耕作便 利度等因素计算修正系数,对分等 成果进行修正,评定农用地级别的 方法。
修正法
a)确定修正因素:土地区位条件、耕作便利 条件、土地利用状况; b)划分定级单元:在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基础 上划分; c)计算单元修正因素质量分 d)计算修正系数 = 因素分值/因素平均分值 计算定级指数:连乘修正法、加权修正法
二、土地经济分析指标
1)生产资料的耗费指标:农业集约化水平、单位面 积播种量、单位面积施肥量、单位面积用水量、 单位面积用电量; 2)成本费用与资金占用指标:农作物亩成本、平均 每亩耕地拥有资金量、平均每亩耕地拥有固定资 产量; 3)土地利用及其结构指标:每公顷耕地国家财政对 农业的投入、每平方公里的公路网密度、每平方 公里的修配网点密度、距主要城镇距离;
2、样地法:是以选定的的标准样地为参照,建立分 等因素记分规则,通过比较,计算分等单元因素分 值,评定农用的等别的方法。 划分样地适用区(依主导因素原则和区域分异原则划 分的区域,是区别于其他适用区的最小单元)县域 内每个乡镇布设一个标准样地; 确定标准样地基准分值:确定标准样地的分等属性特 征值、标准样地的基准分值; 确定分等属性加(减)分:根据分等属性图和加(减) 规则表,得到分等属性加(减)分值; 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 CLij
贴现现金分析的步骤:
1) 估计土地改良工程性质及工程量
2) 做出必要的经济假设:贴现率、价 格、劳动力;项目工程寿命; 3) 按年度分配投入和产出的现金流量: 根据工程规模确定投资; 4) 贴现计算
§4、9 农用地分等定级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是对土地的综合评价,包 括:质量评价(自然适宜性评价)、经济评 价、生产力评价、土地利用程度评价; 根据农用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对农用地 的质量优劣进行综合、定量评定,并划分等 级;分等成果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定级成果要求在县域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19土地利用规划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19土地利用规划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土地利用规划》考试大纲
、、 考试目的与要求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本课程的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对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的程度,考察考生运用上述知识分析和 解决土地利用规划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 力。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土地利用规划概述 考试内容: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内容和体系,土地利
用规划的发展。 考试要求: 1. 掌握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和特征。 2.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3. 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内容和体系。 4. 了解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
十一、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考试内容: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土地整治规划。
考试要求: 1. 掌握基本农田的概念、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原则、程序、主要成果。 2. 理解土地整治规划的概念、内涵。 3. 掌握土地整治规划的要求和规划内容。
十二、土地利用规划的论证方法
考试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可行性研究,土地利用规划费用效益分析、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 价。 考试要求:
九、水利工程用地规划
考试内容: 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用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供水工程用地规划、灌排工程用 地规划。
考试要求: 1. 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利工程用地规划和类型。 2. 理解水资源类型及其开发利用方式、水土资源平衡。 3. 掌握供水工程用地的类型和要求、水库用地规划。 4. 了解抽水站用地配置、机井用地配置。 5. 理解供水工程用地面积概算。
考试内容: 土地利用结构的概念、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编制,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土地利用 微观配置。 考试要求:

第1章导论_土地利用规划学.ppt

第1章导论_土地利用规划学.ppt


土 地 资 产

土 地 立 体 观
陆地资产价格 陆地所有权价格 陆地使用权价格 地役权价格
不动产(房、地)价格 陆地空间价格 陆地地下权价格
陆地、海洋资产价格 陆地、海洋使用权价格 陆地、海洋所有权价格 陆地、海洋立体价格 陆地、海洋空间权价格 陆地、海洋地下权价格
二、土地的功能
马克思历来把土地看作广义的劳动手段,从这个意 义上讲,任何产业都不能离开土地。 土地具有下列主要功能: 1 养育功能 万物土中生,土地养育了人类,土地直接参与农 产品的形成,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主要生产资料。 土地的养育功能充分体现于第一性和第二性生产 之中,为人类生存提供必需的农畜产品。 2 承载功能 土地是非农业部门如建筑业等的地基、场所和操 作基础,是一切建筑物的载体,为人类提供居住、 休息、娱乐和第二、三产业的场所。居民点用地、 交通和水利用地为土地承载功能的具体体现。 3 仓储功能 土地是矿产资源如铜、铁、石油、煤等的仓储场 所。
1.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
其他农用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 未利用地 全国总计
2553.09
2601.51 230.85 359.81 26170.76 95067.00
目前学术界对土地利用概念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 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 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刘书楷教授) •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特定土地所投入劳动力资本, 以期从土地得到某种欲望的满足(台湾林英彦教 授) • 土地利用是由自然条件和人为干预所决定土地的 功能(FAO,联合国粮农组织) • 土地利用是指既定时间、空间和特定地点的一切 已开发和空闲土地的表面状况(印度学者曼德尔) 以上各种观点各有侧重,总的来说,土地利用应 当包含人类利用土地特定的质量,以获得必要的产品 和服务。也就是人类劳动和土地质量相结合而创造产 品的过程。从系统论观点看,土地利用的实质是,土 地自然生态子系统和土地社会经济子系统以人口子系 统为纽带和接口耦合而成为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过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资源学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资源学1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
土地的自然资源特性(属性) 土地的自然资源特性(属性) 土地的社会资产特性
土地的自然资源特性
生产性 区域性 动态性 可更新性 多功能性 有限性 不可替代性
土地的社会资产特性
商品特性 产权特性 增值特性 不动产特性
§1.2 土地资源学研究内容与方法
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理论基础) 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 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 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 ;(科学依据和研究对象 科学依据和研究对象) 律;(科学依据和研究对象)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 ;(提供数据 提供数据) 征;(提供数据) 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 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 关系;(定量化依据) ;(定量化依据 关系;(定量化依据) 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目的和归宿) ;(目的和归宿 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目的和归宿) 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 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 保证) 保证)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地资源调查: 查清各类土地的数量、 土地资源调查 : 查清各类土地的数量 、 现状, 质量、 空间分布和利用现状 质量 、 空间分布和利用 现状 , 为区域资 源开发、利用、管理服务。 源开发、利用、管理服务。 调查内容包括: 调查内容包括 :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的调 查和分析, 查和分析 , 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 空间分布、 数量、 质量、 权属等内容 等内容。 空间分布 、 数量 、 质量 、 权属 等内容 。 分类: 分类 : 土地类型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调 查。
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44工程地质学专业课基础班次讲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44工程地质学专业课基础班次讲义
圆圆工作室 内部版本:仅供学习,禁止传播! 安全技术及工程 油气井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20 油气田开发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纺织工程 纺织科学 与工程 0821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服装 制浆造纸工程 轻工技术 与工程 0822 制糖工程 发酵工程 皮革化学与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0823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船舶与海洋 工程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0824 轮机工程 水声工程 飞行器设计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术 0825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兵器科学 与技术 0826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科学与技术 0827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核技术及应用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农业机械化工程 农业工程 0828农业水土工程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森林工程 林业工程 环境科学 0829 0830 木材科学与技术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环境科学 081903 082001 082002 082003 082101 082102 082103 082104 082201 082202 082203 082204 082301 082302 082303 082304 082401 082402 082403 082501 082502 082503 082504 082601 082602 082603 082604 082701 082702 082703 082704 082801 082802 082803 082804 082901 082902 082903 083001
圆圆工作室 内部版本:仅供学习,禁止传播!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大纲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大纲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大纲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土地利用规划》考试大纲试卷结构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解答题(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约70%《土地利用规划》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从对《土地利用规划》知识点掌握的深度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部分,其中掌握部分考点约占70%,熟悉考点约占20%、了解考点约占10%。

第一章导论【重点内容】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认识土地特性与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原则,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意义及基本程序,了解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沿革和前沿动态。

第一节土地与土地利用一、土地的概念(掌握)二、土地的特性(掌握)三、土地功能(掌握)四、土地利用1. 土地利用的概念(掌握)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方式2. 土地的合理利用(熟悉)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学一、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1.规划的概念(掌握)2.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历史(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的定义(掌握)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动态(了解)1. 研究对象(了解)2. 与相关规划的联系与区别(熟悉)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一、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掌握)二、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掌握)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一、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掌握)二、土地利用规划程序(掌握)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重点内容】理解和掌握各种理论依据的科学原理和基本原则的含义。

第一节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掌握、熟悉、了解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

一、地租和地价理论(掌握)二、区位理论1. 农业区位论(掌握)2. 工业区位论(掌握)3. 城市区位论(了解)三、持续利用理论(熟悉)四、生态经济理论(了解)五、人地协调理论(了解)六、系统工程理论(了解)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熟悉)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重点内容】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内容和程序,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

第一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掌握)第二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掌握)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掌握)第三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程序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掌握)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程序(掌握)第四章土地供给量预测【重点内容】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分析的内容,相关数据分析预测方法的类型、基本原理与适用范围。

202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924 土地资源调查基础 考试大纲

202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924 土地资源调查基础 考试大纲

全日制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测绘工程方向研究生考试《土地资源调查基础》考试大纲一、总体说明《土地资源调查基础》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全日制测绘工程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要求考生在具备测绘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国土资源调查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技能,熟悉土地分等定级方法、土地资源主要评价类型和方法、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技术以及综合制图方法,能解决国土资源管理领域资源调查与评价领域有关的工程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笔试闭卷。

试卷题型结构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计算题或绘图题等客观题(占40%)和简答题、综述题等主观题(占60%)。

三、参考书目1、《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吴次芳,中国农业出版社2、《测绘学概论》,宁津生、陈俊勇、李德仁、刘经南、张祖勋,武汉大学出版社四、考试内容1、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知识1)基础知识部分考试内容包括资源调查、资源评价、土地分类、土地类型的概念和基本理论;资源调查的技术方法;资源评价的类型;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工作程序。

2)资源调查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包括土地覆盖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概念;土地更新调查的程序和方法;土地类型调查程序和方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与3S技术应用。

3)资源评价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分等定级、土地承载力评价,土地生态评价、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概念、程序、技术方法。

2、测绘学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部分考试内容包括水准面和大地水准面的概念;测量外业依据的基准线和基准面;大地坐标系的建立方法;高斯投影的原理与方法;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方法;通用坐标的建立方法;高程和相对高程的概念;直线定向、方位角、坐标方位角、象限角;坐标正算、坐标反算。

2)测量误差基本知识考试内容包括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中误差、相对误差、算术平均值、权;偶然误差的统计特性;由真误差和改正数计算中误差的方法;误差传播定律;加权平均值、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单位权中误差。

中地普地考研知识点总结分解

中地普地考研知识点总结分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历年考研真题解析历史比较法(“将今论古”):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代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

从研究现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产物中总结得出的规律,可用来分析保留在地层及岩石中的各种地质现象,从而推断古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古地理环境。

地温梯度:指深度每增加100米时所升高的温度,以℃表示。

软流圈:地下深度为60-250km范围内的地震波速低速层,是一个具软塑性和流动性的层次。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平均重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矿物: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解理:矿物晶体受力后沿一定方向的平面破裂的性能称为解理。

断口:矿物受力后形成凹凸不平的破裂面称为断口。

相对地质年代:表示地质事件和各种地质体发生或形成的先后顺序或新老关系,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地层层序律: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或近水平的,并且,总是老的地层先形成,位于下部,新的地层后形成,覆于上部。

即原始产状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层序规律,称为地层层序律或称叠置原理。

化石:埋藏在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物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称为化石。

生物演化律: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相同时期的地层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化石组合。

风化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及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

差异风化: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岩性(矿物组成)的不同导致风化速度不同,使岩石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称为差异风化。

球形风化:在裂隙发育的岩浆岩和厚层砂岩地区,由于风化作用的影响,岩石表面趋于圆化(球状)的现象。

风化壳:指在陆地表面由残积物和土壤构成的一层不连续的、厚薄不均的薄壳。

残积物:陆地表面的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作用以后,各种矿物发生不同程度的分解,可迁移的成分从原矿物中迁移出来随流水带走,剩下的物质残留在原地称为残积物。

片流:沿斜坡无固定水道的面状流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
土地利 用规划 学
Land use planning
(讲义)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论 .................................................................................. 2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 .................................................. 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11 土地供给量预测...................................................................... 15 土地需求量预测...................................................................... 19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 22 居民点用地规划...................................................................... 26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 32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 ................................................................ 35 农业用地规划 ........................................................................... 39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 43 GIS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 46 土地利用规划的论证方法 ................................................ 53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 ................................................ 55
2
马克思曾指出:土地即“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人类“不能出让 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 1、生产(养育)功能:万物土中生,充分体现在第一性和第二性生产之中,为 人类生存提供必须的农畜产品。 2、承载功能:在非农生产部门,是一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载体。 3、仓储功能:表现在矿产资源的仓储功能 4、景观功能:土地本身的形态和类型;依赖土地而形成的人文景观等,具有舒 适性和美学价值。 四、土地利用(Land utilizatiom,~application,~use)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土地利用的历史。人类占有土地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 土地。 (一)土地利用的概念 1、什么是土地利用 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 用、保护和整治。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 过程。 1)人类对土地的依赖性和土地的功能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认识土地利用规划的意义。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 一、土地的概念(Land) 由于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因而对土地的概念不同学 者从不同角度加以定义。 1.土地的原意:地球表面具有生产力的综合体。有几种观点: ①土地即土壤 ②土地即陆地及其水面 ③土地即地球的纯陆地部分 ④土地即地球表面。 2.土地概念的扩展:地球表面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①土地即土地资产(land estate):土地具有权属和价值。 ②土地即土地系统: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③土地即景观:是地表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 3.认识土地概念需把握的几个要点 ①土地概念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随人们的认识的深入而变化。 ②土地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 ③土地是重要的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源性资产 ④土地与土壤、国土、环境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4.土地的定义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层特定地段的自然经济综合体。不仅是一种珍贵的自然 资源,可以不断地为人类社会提供产品和活动场所,而且尚能产生巨大财富和 增值价值的经济资产或生产性资本。 二、土地的特性 1、土地的自然性:自然产物,人类劳动可以影响土地,但人类绝不能创造新的 土地。 2、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由地球面积所决定。 3、土地的空间性:三维空间,由此派生处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影 响土地利用的方式。 4、土地的永续利用性: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可周而复始地使用。 5、土地属性的两重性:自然和社会属性。 三、土地功能
2)土地利用的实质:土地利用系统
2、土地利用中的问题
3
技术问题:土地利用需要对土地生产要素加以认识,如温度、水分、土壤 质地等,要凭借科学技术水平。 经济问题:土地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相结合后,才能进 入生产过程。 社会问题:土地利用需要协调土地的权属、利益分配等生产关系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全球或区域环境的影响。 3、土地利用的几个派生概念 ①土地利用结构:structure of land use ②土地利用布局:location of land use ③土地利用方式:mode of land use (二)土地的合理利用(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use) 1.什么是土地的合理利用 对土地进行充分的使其发挥最佳功能的利用 2.合理利用的标志 利用的有效性和永续性 3.土地合理利用的基本途径 加强土地管理,对土地利用进行总体的,综合的管理、控制、调节。 ①加强地权管理:主要包括地权分配,监控地权转移和调解地权纠纷等内容。 ②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对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方式和土地利用效果进行控 制、规划、监督。其中,土地利用规划为土地管理的科学化、具体化、法制化 提供了前提条件,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亦是土地管理的最基本依据和手 段。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学 一、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1.规划(planning) 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的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其重要特 性是未来导向性。 2.土地利用规划(land use planning) ⑴土地利用规划的历史:从殷周时期的井田制算起,至今也有 2900 年历 史。 ⑵对土地规划的三种意见: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全面经济规划; 是解决有关土地利用的全部规划问题;是在空间上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措 施。 ⑶土地利用规划的定义: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 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 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二、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的对象 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 象。 (一)研究对象 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合理组织这一特殊矛盾。实质是人类对 未来土地利用及其发展趋势作的预先估算过程。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生存、优化
1
第一章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概念及其
特性,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为进 一步了解和认识土地利用规划的具体内容奠定概念基础。
【重点内容】理解有关的基本概念,认识土地特性与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原
则,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意义及基本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