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项目不为人知的秘密与真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项目不为人知的秘密与真相

上海石洞口项目是国内第一个实施并运行的进口污泥干化+焚烧项目,为业内人所广泛熟知。但是有关这个项目的真实运行成本、运行效果和处理能力,存在不同的说法。有说这个项目成功的,有说是失败的;有说运行成本很低,有说运行成本很高。总之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造成这种情况的,其实是环保界的一个通病:

大家都不想承担责任,对外只能拣好听的说。业主因为花了国家的钱,如果选择的东西不行,或实际效果不佳,属于严重失职,因此不能承认选型错误;设计方因为在这个项目上也是“股东”,所以说话非常谨慎,决不承认设计与实际情况有严重偏离,结果造成了一大堆问题;总包商因为还要卖设备,不能承认其设备有严重质量缺陷,以及任何在工艺组合方面存在的缺点等。

本人长期关注这个项目,因此积累了很多资料。现在把这些资料串起来总结一下,或能给业内人一个闲聊的谈资。

一、各种版本的投资、运行数据

对此项目第一次做出完整介绍的是刊载在《给水排水》杂志2003年第9期上杨新海、张辰的文章“上海市石洞口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工程”。文章给出的两个实现污泥热能供给自平衡的条件是:1)脱水污泥含固率25%干基热值大于3000 kcal/kg;2)脱水污泥含固率30%干基热值大于2450 kcal/kg。关于投资和运行费的提法是:

预计投资8000万元(含干化和焚烧设备、土建、自控及辅助设施),运行费用160元/吨湿污泥(含水率70%)。

【点评】作者特意采用了“预计投资”的说法,以示对最终投资不做限定;对热能自平衡的说法,也给出的是两组理论值,对最终湿泥是什么性质不承担任何责任,但美好的前景——“热量自平衡”还是给勾画出来了;对运行费用的勾勒也很“艺术”,特别标注是在含水率70%的条件下,如果达不到这个含固率和热值,运行费用当然无法保证。

根据中国水网

2005年9月14日转述的报道(这标志着该项目终于开始运行,承包商开始做广告了),“以北京金州工程有限公司为牵头人的联合总承包方中标,并于

2003年3月25日签约。项目于

2003年7月4日开工,

2004年9月27日点火成功,12月4日通过96小时试运行,12月22日通过上海市环保局测试,进入生产阶段。项目引进了国外流化床污泥干化技术,而且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北京金州工程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上海金州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工艺,日处理脱水污泥(含水率约75%)213吨/日。

污泥干化所需热量由干化后的污泥焚烧余热提供,不用辅助燃料,系统可实现热量自平衡。北京金州工程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上述系统污泥干化焚烧系统的全部专有技术,并具有丰富的实施经验”。

【点评】项目从签约到完成调试,用于21个月的时间。但从金州和瓦巴格(现为安德里茨)做市场宣传的时间看,此后又经过了8~9个月的改造。实际运行大概可以从

2005年9月算起。

金州版本的宣传已将含水率简化为75%,且不加限定地宣称“不用辅助燃料,系统可实现热量自平衡”。这是“干化+焚烧”设备供应商们开始忽悠整个业界的开始。发表在2005年第12期《中国给水排水》杂志上的许洲的文章“上海石洞口污水厂污泥处置系统的调试”第一次以业主身份,给出了“目前处理系统运行正常,运行费用低于设计值”的评价。这篇文章很难说是一篇科技文献,倒像是小学生考试交卷,纯粹是为了给个说法。至于这个“设计值”是哪个,完全没有提,读者自然会联想一定是上海院那篇文章给出的160元/吨,因为市场上也没有其它版本的说法。

韩晓强和陈晓平在《锅炉技术》2006年第1期上的文章“上海石洞口干化污泥焚烧炉的调试”则提出了一个颇为值得玩味的问题:

“焚烧炉的一个特点就是增加了喷水枪,100%MCR下,用水量为400kg/h。燃料中适量掺水可以促进燃烧,它们的高效、低污染燃烧机理已得到理论和实践证明”。

【点评】在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MCR)下,每小时需要向炉内(单炉)喷入400公斤水。

我们知道,污泥先干化后焚烧,为的就是降低入炉燃料的水分,达到必要的炉温。支付了大量热能和电能、好不容易获得的干化污泥,怎么进入焚烧炉还要额外加水?2005年8月金州对该项目的公开介绍材料中提到,“本污泥干化系统的最大蒸发量是5980kg/h(125%负荷、输出功率4980KW),在满负荷下蒸发量是4775kg/h(100%负荷、输出功率4045KW)”。

我们由此可推算出,干燥机的升水蒸发量净热耗实际大约在

728."5 kcal左右,按照干化设计值入口含固率30%、出口92%,则满负荷时的污泥干基量为2129公斤,焚烧炉喷雾水加400公斤,实际入炉含固率从92%降到了

78."2%。

在2010年9月10日上海中国水网主办的水业热点会议上,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周丕仁高级工程师发言,对全干化和半干化焚烧做了特别对比说明,力挺全干化焚烧。不知道周先生如果看了他的焚烧炉设计师们的这篇文章会作何感想。2006年12月26日上海石洞口33605吨污泥非法倾倒河塘案发生,该案案情在

2007年8月才见诸网络媒体。石洞口干化焚烧项目既然已经投产,为什么还要向河塘倾倒污泥?对石洞口运行情况的种种猜疑看来并非空穴来风。

根据内部消息,我们知道这是因为石洞口项目的干化机内置换热器出现了严重磨蚀。这一问题在公开场合被谈起已经是

2009年9月的事情了,早在2008年年初该换热器就已经被换掉。从运行的有效时间上看,该换热器的实际运行寿命仅为1年半左右,远低于合同保证值的8年。

2009年9月17日中国水网对上海污泥论坛进行了报道:

“在前段时间的某国际污泥会议上,来自上海城环水务运营有限公司的许洲常务副总经理介绍了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系统的运行成本以及运行以来遇到的磨损问题。

脱水污泥在干化系统中被干化的过程就是水分逐渐蒸发的过程。由于脱水污泥始终在流化状态下进行热交换和分离收集,所以设备的磨损问题就凸现出来了,石洞口污泥经测定,其干基的含砂率达到了

22."4%,而在欧洲这个数值仅为6~8%左右。高含砂量的污泥在高速流化状态下使设备受到很大程度上的磨损。在现场具体反映在对于干化器中管式流化床热交换器的管壁产生的磨损、螺旋分离器的内壁及高速旋转的给料分配器的上部内壁磨损的影响最大。

07年8月开始由于磨损加剧,多次发生导热油泄漏事故,干化系统多次被迫停运,

08年2月更换了新热交换器(新热交换器优化了排列结构,并采用了耐磨性能更强的材料),对干化系统运行参数进行了调整优化,同时也正在着手提高脱水污泥前道工序沉砂池的效率,在源头减少污泥的含砂量。

据悉目前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工艺中,吨泥处置成本

238."8元/吨,其中人工成本为

57."9元/吨、原料成本为

52."45元/吨、动力成本为70元/吨、修理成本为

25."64元/吨、大修成本为

32."8元/吨”。

【点评】这是业主方首次在公开场合确认流传多年的干燥器磨蚀的传闻。将全部责任推给污泥,决策者和承包商无任何责任的逻辑早就在公众的意料之中,自不必评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