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置管讲解PPT课件

合集下载

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 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  ppt课件

静脉靠解剖 动脉靠手摸
平面内 & 平面外
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和准入情况
• 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在临床上已经有十多年的使用经 验,根据发表的文章及指南,与基于体表标记的方法相 比较,在中心静脉穿刺期间使用超声引导,产生的并发 症更少,成功插入套管的尝试次数更少,过程持续时间 更短且操作的失败次数更少。因此,美国医疗保健研究 与质量局(AHRQ)和英国临床优化研究所(NIC E) 已发布了声明,提倡超声引导下进行静脉插管操 作。
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
技术原理
• 超声引导置管(Ultrasoundguided cannulation)被定义为 在针穿刺皮肤之前用超声扫描来 确定针的存在及其位置,然后进 行即时的超声引导的血管穿刺过 程。超声协助置管(Ultrasoundassisted cannulation)是指在 没有超声即时引导的情况下,用 针穿刺之前,用超声扫描来确定 目标血管的存在及其位置。超声 血管内定位(Ultrasound verification of intravascular placement)是用超声成像描述来 确定导引钢丝和导管在目标血管 内的正确位置。
Backgroud
Arterial cannulation may be very difficult and time-consuming in severe trauma patients with palpation method due to weak pulse. Complications were relate to multiple attempts to cannulate the arter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a new artery cannulate method with ultrasound guided, avoiding traditional going through and draw backtechnique. compare ultrasound guided versus traditional palpation placement of arterial lines for time to placement, number of attempts, sites used.

动静脉插管术PPT课件

动静脉插管术PPT课件

操作方法
锁骨下穿刺途径
操作步骤
➢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有条件应在手术室进行。 ➢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铺手术巾。 ➢ 局部麻醉后,用注射器细针做试探性穿刺,使针头与
皮肤呈30°~45°角向内向上穿刺,针头保持朝向胸 骨上窝的方向,紧靠锁骨内下缘徐徐推进,这样可避 免穿破胸膜及肺组织,边进针边抽动针筒使管内形成 负压,一般进针4cm可抽到回血(深度与患者的体形 有关)。如果以此方向进针已达4~5cm时仍不见回血 时,不要再向前推进,以免误伤锁骨下动脉。
监测 危重病人抢救和大手术期行CVP监测 Swan-Ganz导管监测 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 急救 放置起搏器电极 急救用药
禁忌症
广泛上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穿刺局部有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 不合作,燥动不安病人
常用穿刺置管途径
❖ 锁骨下静脉 • 锁骨上路 • 锁骨下路
❖ 颈内静脉 • 前路 • 中路 • 后路
➢ 抽吸与导管连接的注射器,如回血通畅,说明管端位于静脉内。
操作步骤
➢取下注射器将导管与输液器连接,先滴入少量等渗 液体。
➢妥善固定导管,敷贴覆盖穿刺部位。 ➢导管放置后需常规行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的位置
。 ➢插管深度:左侧不宜超过15cm,右侧不宜超过
12cm,以能进入上腔静脉为宜。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操作方法
右颈内静脉穿刺中路途径
后路
❖ 体位: • 同前路,穿刺时头部尽量转向对侧。
❖ 穿刺点与进针: • 在胸锁乳突肌的后外缘中,下1/3的交点或在锁骨 上缘3~5cm处作为进针点。在此处颈内静脉位于胸 锁乳突肌的下面略偏外侧,针干一般保持水平,在 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锁骨上窝方向。 • 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甚 至穿入气管内。

动静脉置管的护理PPT课件

动静脉置管的护理PPT课件
Ampicillin (氨苄青霉素) Bactrim (磺胺合剂) Cipro (环丙沙星) Dilantin (地伦丁) Dobutamine(多巴酚丁胺) Dopamine (多巴胺) Doxycycline(强力霉素) MorPhine (吗啡) Phenergan (非那根即异丙嗪) Potassium(钾) Tobramycin(托普霉素) Vancomycin(万古霉素) 10.0 10.0 3.3-4.6 10-12 2.5 2.5-4.5 1.8 2.0-6.0 4.0 4.0 3.0 2.5-4.5
.
导管类型
抗感染 导管
总长度20cm,成人一般置入18-20cm
德国贝朗 V330
总长度30cm,股静脉置入长度30cm
美国BD 双腔导管
总长度20cm,成人一般置入18-20cm , 需要双通道化疗的病员
.
导管类型
.
PH值
血液PH值为7.35-7.45
• pH6.0-8.0:内膜刺激小 • pH<7.0为酸性 <4.1为强酸性,无充分血流下可使静脉内膜组织发生明显改变 • pH> 8.0为碱性:使内膜粗糙,血栓形成可能性增加 pH>9.0为强碱性 • 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
.
PH值(常用药物的pH值)
.
.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定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X片最佳 位置: 前肋3-4肋、后肋6-8肋 常用静脉: 贵要静脉(首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1年
.
.
静脉解剖
内膜与IV 相关的因素

《动静脉置管护理》课件

《动静脉置管护理》课件

步骤四
成果并症预防
1 术后护理
观察术后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定时更换输液、药物和换药。
2 合并症
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穿通、出血、越界等,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和处理。
动静脉置管的拔管注意事项
脱落压迫 拔管时间
停用7~10分钟后,缓慢拔管,压迫穿刺部位,以 恢复止血功能。
动静脉置管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需要经常输液、输血或使用需要长期静脉通路的患 者,如有需要进行血透、化疗等治疗的患者。
禁忌症
患有严重脑疾病、颅内出血、严重心脏病、全身感 染、彗星细胞增生、白血病等疾病的患者不适合动 脉和静脉置管。
动静脉置管的准备工作
1
设备准备
准备好置管所需的药品、器械,或准备收集血液和输液所需胶管等。
2
环境准备
确保环境整洁、灭菌,并有充足的光线,以免影响置管操作。
3
个人准备
进行置管操作的医务人员应穿戴好手术衣、手术帽和手套,进行手部消毒。
动静脉置管的操作步骤
步骤一
确认准备工作,如就 位、准备好材料和设 备
步骤二
使用麻醉药物,作局 部麻醉和神经阻滞
步骤三
卡压血管采用 Seldinger 穿刺技术
拔管时间应根据病情而定,以避免各种合并症的 发生。
动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穿刺点渗液、血肿
局部压迫止血、冷敷患处,必要 时可以重新换车。
药物滞留
血流清晰不良
利用最短路径、依次注射液体、 借力使力等方法,促进药物流动。
可拔后重新确定穿刺点位置,使 用其它穿刺技术重新穿刺。
《动静脉置管护理》PPT 课件
本PPT课件介绍动静脉置管护理的基本知识、操作流程和术后护理,帮助护士 提高动静脉置管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动静脉置管护理课件

动静脉置管护理课件
➢ 三通、三通板应每日更换,如有污染应立即更换。 ➢ 一般导管留置时间为3-5日,拔管后按压十分钟以上,直至无出血,同时加压包扎
《动静脉置管护理》
动脉导管护理
压力监测设备
➢ 保持管道通畅,连接正确 注意各管道连接正确、衔接紧密,防止漏液; 封管要严密,避免回血。
➢ 每次测压前均要校对零点测压前用肝素盐水冲洗管腔,以保证测定数值 的准确性
• 股动脉:病人仰卧,下肢伸直稍外展,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 2cm的动脉搏动处。
• 足背动脉:足背动脉一般在第一、二跖骨之间通过,少数偏向内侧或外侧,一 般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腹延其走行轻轻触摸。
《动静脉置管护理》
动脉导管护理
压力监测设备
➢ 对成人,不要常规更换导管来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 当敷料变潮、松动、污染或需要观察插管部位时,更换敷料 ➢ 使用一次性压力传感器。 ➢ 每96小时更换一次性使用的传感器。 ➢ 更换传感器时同时更换系统的其他元件(包括管道、连续的冲洗设备、冲
置管部位的选择
锁骨下静脉 头静脉
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 前臂正中静脉
颈内静脉 颈外静脉
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动静脉置管护理》
敷料、输液接头的应用与选择
敷料的更换
推荐意见
• 敷料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周期更换 • 纱布敷料常规每48小时更换一次 • 如纱布敷料与半透明敷料一起使用,应被视同于纱布敷料 • 透明的半透膜敷料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 • 选择适当的消毒剂,推荐使用氯已定,也可使用1-2%的聚维
安全的封管。
《动静脉置管护理》
导管的拔除 • —外周导外管周导管
成人72-96小时更换; 当任何一个患者主诉有与外周静脉短导管相关的不适或者疼痛时,应

动静脉穿刺术课件-PPT文档

动静脉穿刺术课件-PPT文档
一般选用中路穿刺。因为此点可直接触及颈总动脉, 可以避开颈总动脉,误伤动脉的机会较少。另外此 处颈内静脉较浅,穿刺成功率高。
右颈内静脉穿刺中路途径
后路
体位: 同前路,穿刺时头部尽量转向对侧。
穿刺点与进针: 在胸锁乳突肌的后外缘中、下1/3的交点或在锁骨 上缘3~5cm处作为进针点。在此处颈内静脉位于胸 锁乳突肌的下面略偏外侧,针干一般保持水平,在 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胸骨上窝方向。 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甚 至穿入气管内。
解剖结构
锁骨下路
优点: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
穿刺部位为锁骨下方胸壁,该处较为平坦,可以进行满意的消 毒准备;
穿刺导管易于固定,敷料不跨越关节,易于清洁和更换; 不影响患者颈部和上肢的活动,敷料对患者是舒适的; 利于置管后护理; 只要操作者受过一定训练,本治疗方法是相对安全的。
锁骨下路
锁骨下路
取下注射器将导管与输液器连接,先滴入少量等渗 液体。
妥善固定导管,敷贴覆盖穿刺部位。 导管放置后需常规行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的位置。 插管深度:左侧不宜超过15cm,右侧不宜超过
12cm,以能进入上腔静脉为宜。
锁骨上路
体位: 同锁骨下路。
穿刺点选择:
在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处进针 。 以选择右侧穿刺为宜,因在左侧穿刺容易损伤胸导管。
缺点: 穿刺过深时有误伤锁骨下动脉的危险,且误伤后不 易压迫止血,容易形成皮下组织内血肿,甚至假性 动脉瘤。
如果针干与胸壁皮肤角度过大有穿破胸膜和肺组织 的可能。
锁骨下路
体位:
平卧,最好取头低足高位床脚抬高约15~25度,以 提高静脉压使静脉充盈。这一措施同时保证静脉内 的压力高于大气压,从而使插管时不易发生空气栓 塞的危险,但对重症患者不宜勉强。

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图文

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图文

Methods
This wa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at a tertiary university hospital.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severe trauma adult patients requiring arterial catheter insertion for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2 groups, group1 used ultrasound imaging to guiding arterial cannulation,group 2 used traditional palpation method.U-test,Wilcoxon signed rank sum test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Sichuan 610041, China
Arterial cannulation may be very difficult and time-consuming in severe trauma patients with palpation method due to weak pulse. Complications were relate to multiple attempts to cannulate the arter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a new artery cannulate method with ultrasound guided, avoiding traditional going through and draw backtechnique. compare ultrasound guided versus traditional palpation placement of arterial lines for time to placement, number of attempts, sites used.

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 课件

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 课件
禁忌症
对于存在严重出血倾向、血管条件差、 无法配合穿刺操作的患者,以及存在 感染、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慎 用或禁用。
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能够准确定位,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减 轻患者痛苦,同时可实现快速建立血管通路,满足紧急治疗需要。
局限性
该技术需要专业医生操作,且设备成本较高,对于肥胖、水肿、骨骼等特殊患 者可能存在操作困难。此外,长时间留置导管可能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需要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
对于需要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患者,如休克、重症监护 等,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能够快速建立血管通路, 为抢救和治疗提供保障。
临床应用实例
肿瘤化疗
对于肿瘤化疗患者,超声引导下 动静脉穿刺置管能够快速建立血 管通路,保证化疗药物的顺利输
注,同时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重症监护
对于重症监护患者,超声引导下 动静脉穿刺置管能够快速建立血 管通路,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
对操作者进行专业培训
确保操作者熟练掌握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提高操作 成功率。
加强患者宣教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事项,避免因患者不配合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完善设备维护和更新
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及时更新设备,提高操作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
PART 05
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 管未来发展与展望
技术改进与创新
PART 03
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 管临床应用
临床适应症
血管条件差
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如血管硬化、血管塌陷等,常规 的穿刺方法难以成功,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能够提 高成功率。
需要长期输液治疗 对于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如肿瘤化疗、全胃肠外营 养等,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能够减少反复穿刺对血 管的损伤。

动静脉置管护理操作 PPT

动静脉置管护理操作 PPT

PICC置管后图片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PICC置管固定图片
肘窝上
肘窝下
适应症
2005年4月由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 INS制定
2006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 是当今美国静脉输液护理教育临床操作 的标准指南
• 是权威性的指导书籍和具有法律效应的 纲领性指南
透明敷料和纱布敷料的比较
纱布或封闭式敷料 易污染 无法观察与有效的触诊 48小时更换-浪费人力和物力 纱垫无粘性-增加外渗、导管移位和静
脉炎机会。
透明敷料和纱布敷料的比较
透明敷料 不影响患者的沐浴和活动; 有利于持续观察穿刺部位; 7天更换一次敷料:节省时间和人力; 有粘性-导管不易移位。
封管的目的 给予正压保持畅通的静脉通路。
冲管与封管
冲管液:等渗盐水 5-10ml 封管液种类
等渗盐水 用量5-10ml,6-8小时封管一次
稀释肝素溶液 每毫升含肝素10-100单位,用量25ml。 抗凝作用持续12小时以上
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 ——是减少堵管发生的护理要点
缺乏置管和护理经验、护理人员不足、 人员流动→CRBS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有得到证实。 在插管或操作前让消毒剂自然风干。
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置管前和导管使用过程中经鼻腔或全身 性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是不必要的。
监测
通过视诊或触诊来监测插管部位敷料的情况。 如果病人出现插管局部的疼痛,不明原因的发
热,或其他提示发生局部或血流感染的迹象, 应去除敷料检查插管部位。 鼓励病人向主管医生或护士报告导管部位的任 何变化或不适。 记录操作者,日期,导管置入和拔除的时间, 并按标准更换。 不常规进行导管尖端的培养。

动静脉穿刺置管术(共22张PPT)

动静脉穿刺置管术(共22张PPT)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休克时,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3、需定期监测中心静脉压者。 4、因病情需要进行全静脉营养或输注高渗及
有刺激性液体、药物者。 5、须行右心导管检查术者。 6、经静脉安置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器。
(二)禁忌症
1、凝血功能严重异常或近期有血栓形成病史。 2、穿刺血管区域有恶性肿瘤病史。 3、穿刺血管区域局部感染或有外伤。 4、穿刺血管解剖位置异常。 5、躁动不安极不配合者。
(一)、适应症
1、严重创伤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血流动力学 不稳定的患者。
2、心脏大血管手术及其它大手术患者的术中和 术后监护。
3、需经动脉采血化验如血气分析。 4、进行有创血压监测。 5、用于某些特殊检查,如选择性动脉造影及左
心室造影等。
(二)、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者。 2、局部有感染。 3、侧枝循环差者。 4、凝血功能障碍者或溶栓治疗期间。
4、进行有创血压监测。
2、穿刺点:以穿刺点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分三种 敷料及输液管的观察:穿刺部位的敷料应每天更换1-2次。
③后路:取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中、下1/3交界处进针,针身水平位,指向胸骨上窝
避固免定同 固一定部,位无反菌复敷穿料①刺包形扎成。前血肿路。 :取胸锁乳突肌的前缘中点为穿刺点,针身与
第三节 静脉与动脉穿刺
置管护理
一 、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 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重要的 有创诊疗措施,主要适用于危重和患者和 重大手术后的患者,在快速扩容、中心静 脉给药、术后营养支持、监测中心静脉压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通常选用的深静脉穿刺路径有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
(一)适应症
皮面成30~50°角,指向同侧乳头; 6、为保证管道通畅,可持续用肝素液冲洗。

动静脉置管护理操作 ppt课件

动静脉置管护理操作 ppt课件
• 是权威性的指导书籍和具有法律效应的 纲领性指南
• 标准可用于制定输液治疗护理的专业教 育计划
动静脉置管护理操作
目的
为危重抢救、治疗、支持提供一条有效 的通路
预防静脉留置针的相关性感染
动静脉置管护理操作
1 更换导管和置管位置 2 插管部位的敷料的更换 3 给药设备的更换 4 液体悬挂时间 5 冲管和封管 6 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7 手卫生和无菌技术 8 皮肤消毒剂的选择 9 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10 监测
B、建议使用盛有皂液/消毒液的取液器,应根据医疗机 构的制度、程序和实践指南对这种容器添加、再添加、 丢弃和替换
C、在没有流动水或流动水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建议使用 一次性洗手包或免洗抗菌产品
动静脉置管护理操作
在插管和护理过程中坚持无菌技术。
中心静脉置管时采用最大限度的无菌隔 离屏障(无菌手套、无菌隔离衣、大铺 巾、口罩和帽子)。
封管的目的
给予正压保持畅通的静脉通路。
动静脉置管护理操作
冲管液:等渗盐水 5-10ml 封管液种类
等渗盐水 用量5-10ml,6-8小时封管一次
稀释肝素溶液 每毫升含肝素10-100单位,用量25ml。 抗凝作用持续12小时以上
动静脉置管护理操作
不间断的冲洗方 法
推一下,停一下的脉冲 式冲洗方法
动静脉置管护理操作
冲洗频率的决定 下列情况下应冲洗管腔并封管:
每次通过PICC导管输液、输血或TPN治疗 后;
每次通过PICC导管采血后; 每24小时至少冲洗管腔并封管一次。
动静脉管护理操作
缺乏置管和护理经验、护理人员不足、 人员流动→CRBS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教育医务人员使用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 正确置管和维护操作、预防感染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桡动脉置管示意图
9



适当固定穿刺部位,在桡骨背 侧用柔软物垫高使腕部伸直
针头与皮肤略成30°,斜面向下, 进针方向应同动脉走行方向一致


见到鲜红色血快速涌出时说明 导管在动脉血管内
套管末端连接肝素帽,用胶
布固定导管于皮肤上
10
股动脉置管
股动脉位于股静脉外侧,可触及明显搏动 采用seldinger方法 消毒范围应上至腹部脐水平,下至双膝(至少腹股沟韧带
至膝关节中点) 用枕头等垫高臀部,局部麻醉 穿刺点:腹股沟韧带中内1/3触及股动脉搏动处;腹股沟
韧带下方2~3cm进针,针头与皮肤略成30°
11
股动脉置管
股动脉置管姿势
股动脉置管穿刺点
12
腋动脉置管
较少采用 外展上肢,暴露腋窝 在腋窝皮肤皱褶的远侧触摸腋动脉搏动点,在该点远侧
2cm为穿刺进针点,指向腋尖,方法同前 腋动脉易滑动,应用手指充分固定
同一动脉避免反复穿刺 穿刺成功后,注意固定套管针 动脉血,鲜红色,压力高,血流呈喷射状;静脉时血
流呈黑色,滴速慢 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 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时可用微量注射泵将肝素盐水
(1~2u/ml)以1ml/h的速度注入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16
中心静脉(深静脉)
右心房连接的上下腔静脉 常用的穿刺路径:
脐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经胸直接心腔内置管
17
深静脉置管的适应症
治疗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长期输液治疗
大量、快速扩容通道
胃肠外营养治疗
颈内静脉置管
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
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
监测
中心静脉压监测
Swan-Ganz导管监测
PiCCO监测
置管均采用20~30cm以上导管以达到能够下腔静 脉
23
中心静脉导管包
24
单腔、双腔、三腔静脉导管
25
普通深静脉导管与血液透析管流速区别
导管 Arrow单腔20G
Arrow单腔18G
流速(ml/min) 适用
28
婴儿
38
幼儿
Arrow单腔16G 金宝双腔血透管6.5F
48
儿童
150
婴儿
金宝双腔血透管8F
200
幼儿
金宝双腔血透管11.5F
260
儿童
26
儿童不同年龄导管型号使用表
年龄
体重(kg)
身高(cm)
型号
早产儿
≤2.5
≤50
2.0-2.5F/20-22G
出生-30d
3-4
50-55
3.0F/20G
1m-1y
4.5-10
55-75
3.0-4.0F/18-20G
1-7y
11-25
76-120
4.0-5.0F/16-18G
动静脉置管
重症医学科
1
内容简介
适应症 禁忌症 设备与耗材 置管部位 操作步骤 并发症 注意事项
2
动脉置管的适应症
需进行持续有创血压监测 采取动脉血标本
桡动脉置管
3
动脉置管的禁忌症
该动脉是唯一的血液供应来源 Allen试验阳性 高凝状态 出血倾向或抗凝治疗期间
4
Allen试验
股静脉:安全,易污染
20
置管前准备
谈话签字 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感染指标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21
深静脉置管的设备与耗材
深静脉穿刺包:包括穿刺针、导引钢丝、扩皮器 、抗感染导管、空针
消毒包
22
深静脉导管
粗细:用F表示 抗菌导管:Arrow导管 功能:常规/特殊用途 长度:上腔静脉置管均选择短的静脉导管,下腔
18
深静脉置管的禁忌症
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穿刺部位感染 穿刺静脉血栓形成
相对禁忌症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比如肝衰、血友病等 不合作、躁动不安的病人
19
常见深静脉置管部位
颈内静脉:可能气胸或误穿动脉,右侧优于左侧, 不损伤胸导管
锁骨下静脉:成功率低(<6月),并发症多;病 人耐受性好,易固定
7-15y
26-60
125-175
5.0-8.0F/12-16G
27
导丝
有多种品牌,如COOK,Terumo等导丝
笔套管使用
28
穿刺针和消毒包
29
颈内静脉置管(解剖)
30
颈内静脉穿刺步骤
体位
去枕平卧,头转向对侧 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
低位30°
导管深度
从穿刺点测量至胸骨旁第2~3肋之间 (上腔静脉进入右房口)的距离
腋动脉置管位置
13
肱动脉置管
上肢外展,掌心向上 从肱二头肌内侧缘触摸肱动脉搏动,肘上2cm进针,指向
动脉搏动穿刺
肱动脉置管位肿,血管损伤 内送或外抽导丝过于用力,可发生导丝断裂 腋动脉发生假性动脉瘤的几率较高 拔管时按压不好也会形成血肿
15
注意事项
7
动脉置管操作步骤(桡动脉)
采用seldinger穿刺法 常规消毒、铺巾、戴手套 22G套管针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缓慢进针 见到鲜红色血快速涌出时说明导管在动脉血管内 退出针芯的同时将套管缓慢向前推进至仅留后部接口 淡肝素封管,套管末端可连接压力传感器或肝素帽 用胶布固定导管于皮肤上 如未见出血,退至皮下重新穿刺
在胸锁乳突肌的后外 缘中下1/3的交点(颈外静脉穿过胸锁乳突肌 处)作为进针点。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锁 骨上窝方向
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 甚至穿入气管内
双手同时按压桡动脉和尺动脉
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指5~7次
至手掌变白
松开压迫尺动脉,继续压迫桡动脉
5
动脉置管的设备与耗材
套管针
儿童采用16~20G 婴幼儿一般选用20G 桡动脉置管一般采用22G
6
常见动脉置管部位
桡动脉最常用 其他:足背动脉、股动脉、尺动脉、肱动脉、腋
动脉、锁骨下动脉等
常用途径,误伤动脉的机会较少;穿刺成功率高
33
中路
穿刺点与进针:
锁骨与胸锁乳突肌的 锁骨头和胸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进针时针 干与皮肤呈30°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方向。如果穿 刺未成功,将针尖退至皮下,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足 端
此路径进针造成气胸的机会不多,但易误入颈总动脉
34
后路
穿刺点与进针:
31
颈内静脉穿刺步骤
定位
颈内静脉穿刺的进针点和方向,根据颈内静脉与胸锁 乳突肌的关系,可分为前路、中路、后路三种
32
前路
穿刺点与进针
操作者以左手示指 和中指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相当于甲状软骨上 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在颈总动脉外缘约0.5cm 处进针,与冠状面呈30°~40°角,针尖指向同侧 乳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